第十二讲 工作中应注意的因素
中考物理讲义课件 中考考点解读 第十二讲 内能 内能的利用

命题点:热学综合 4.下列关于如图所示实验的说C 法错误的是()
A.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液化的结果 B.该实验基本能反映热机的工作原理 C.木塞冲出的过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该实验可以说明做功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命题点:能量守恒定律 5.如图是小球在地面弹跳的频闪照片,分析图片后 得到小球弹起的高度逐渐降低,同时小球会变热, 这是机因械为能小球在弹跳过程中有一部分不_变__________ 转 化 为 内 能 , 而 能 量 的 总 量 ______ ( 选 填 “ 增 大”“减小”或“不变”)。
情况定有义关 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焦内耳(J) 能。内能的单位是_________
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此
影响因素 外,物体的内能还与物体的内质能量、材
料、状态有关
热
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 特点
______
热传递和做功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热传递
做工
实
能量的_转__移___
重点难点素养拓展
指点迷 津
温度
热量
内能
性质
状态量
过程量 状态量
“升高”“升高 “吸收”“放 “具有”“改
表述 到”“降低”“ 出”,不能 变”“增加”“
降低到” 用“含有” 减少”
联系与区
☞样题1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
错的打“×”。
×
(1)0℃的冰块没有内能。() √
(2)物体的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了热量。()
夺分点 拨
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不同点: ①汽油机汽缸顶部是火花塞,而柴油机汽缸顶部是 喷油嘴; ②汽油机吸气冲程吸入汽缸里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 合物,而柴油机吸入汽缸里的是空气; ③汽油机的点火方式是点燃式,而柴油机的点火方 式是压燃式。
第12讲 突发事件流行病学知识

特大台风
1896年6月,今上海市的 宝山、嘉定、崇明、吴淞及川 沙等地,遭特大台风海潮袭击, 被淹死亡者达10万之多。
特大水灾
1931年,长江中下游的鄂、 湘、豫、赣、皖、苏、浙7省205 个县遭受水灾,受灾人口2800万 人,淹没良田5000多万 亩,直接 死于水灾的有14.5万人。
唐山大地震 • 1976年7月28日,唐山市7.8 级大地震,市内房屋全部倒 塌,死亡24.2万人,需救治 伤员达70.8万人,其中重伤 16万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4月20日,中国政府采取果断措施,赢得国内外一 致好评。 • 4月25日,吴仪副部长兼任卫生部部长,国家防治 “非典”指挥部成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防 治“非典”取得进展。 • 5月23日,WHO宣布解除广东和香港“旅行警告”。 • 6月24日,WHO宣布解除北京“旅行警告”,并摘 掉北京SARS疫区帽子,至此中国大陆无SARS疫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特征 (2)
涉及多个方面 :危害的复杂性 。 传播的广泛性 :如洪灾后的传染病等。 突发事件频繁产生 :频发性 。 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的问题相当普遍 : 食品主导性 。 • 处理的综合性:协调性 • 界定具有时空性:相对性 • • •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
• 自然灾害:海洋、气象、地质、森林、宇 宙、农业等; • 人为事故:由人类的敌对、恶意、疏忽、 失误和无知造成的人为事故(accident)。 • 疾病暴发(outbreak):以传染病为主。 • 分类有时不明,还可按发生的规模、时间、 地点等进行分类。
• 4、深入调查 • 调查事发地区的发病率、死亡率、受伤率 及居民的营养状况; • 调查卫生及其他公共设施的损害情况; • 设立长期的流调项目,调查事件的远期效 应; • 对人为事故,要调查原因,追究责任;对 自然灾害要分析成灾机制,为将来的预测 和预防提供依据;
数学:第12讲《燕尾模型》讲义

A Q P M B D N E C G F
【答案】 9 70 【分析】 连接 CP,CQ,CM,CN.
A Q P M B D N E C G F
(3)若已知 S△ABD S1, S△ACD S2 ,BE a ,CE b ,请 填空: ;右 左图中,S1 : S2 图中 S1 : S2 ; 你能用 自己的话叙述一下证明过程 吗?
A
A
S1 B a D E
S2 b C
S1 D B a E
S2
b
C
【答案】 (1)都是 6; (2)都是 6; (3) a : b ; a : b 【分析】 (1)根据等高模型, BD S△ABD 15 3 ,所以 CD S△ACD 20 4 S△EBD 3 3 , 所以 S△EBD 8 6 ; S△ECD 4 4 1. 注意不再是 D 点在 BC 上, 而是 E 点在 BC 上. 左图中,根 据风筝模型,
例5 已知四边形 ABCD,CHFG 为正 方形,S甲 : S乙 1: 8 ,a 与 b 是两 个正方形的边长,求 a : b .
A B D甲 O 乙 E H F C G
【答案】 1: 2 【分析】 观察图形,感觉阴影部分像蝴蝶
模型,但是细细分析发现用蝴蝶 模型无法继续往下走,注意到题 目条件中给出了两个正方形的 边长,有边长就可以利用比例, 再发现在连接辅助线后会出现 燕尾,故本题应当用燕尾模型来 求解.
A
F O 140 126 189 B D
360
E
C
第十二讲 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管长远

第十二讲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管长远、管根本的大事做好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对于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新中国民族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党和国家始终把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来抓。
一、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1.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工作人员,是少数民族中的先进分子,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知识,懂得马克思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正确的民族观和宗教观;同时,少数民族干部来自本民族群众,长期和本民族的人民生活在一起,同本民族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和天然的联系,通晓本民族语言,懂得本民族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和实际,善于理解而且能够充分反映本民族群众的意愿和要求,也具有改变本民族地区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在本民族群众中受拥戴,为本民族群众所信任,是本民族群众的代表。
少数民族干部这种兼二任于一身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必然是党和国家联系少数民族群众,沟通民族关系的桥梁和纽带,是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际出发,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保证。
他们能够起到的作用,是别的民族的干部所不能代替的。
他们一方面可以及时地把本民族群众的要求和意愿反映给党和政府,使党和政府了解民情民意;另一方面,他们能够更好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本民族、本地区的实际结合起来,从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出发,正确地贯彻落实下去,做好党的各项工作,完成各项任务。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只有通过少数民族干部这个桥梁和纽带,才能同少数民族群众改变落后面貌的积极愿望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改革开放、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建设事业的现实物质力量,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项建设事业不断发展进步。
2.少数民族干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
第十二讲 电压和电阻

[变式3]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S2,电路正常工作.现只将S2断开,则( A ) A.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不变 B.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不变 C.电流变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减小 D.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增大
电流规律
电压规律
串 联
各处电流相等
I1=I2=…=In
总电压等于各
用电器两端的 U=U1+U2+…+Un 电压之和
并 联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 路电流之和
I=I1+I2+…+In
各支路两端电 压相等
U1=U2=…=Un
[变式2] 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为10 V,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示数为6 V, 则( B ) A.灯L1两端的电压为6 V B.灯L2两端的电压为6 V C.灯L2两端的电压为4 V D.电源电压和灯L1两端的电压之和为6 V
负极 .
[点拨] 电压表的电阻很大,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故可以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但
不能串联在电路中,因为当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时,电路中的电流会很小,相当于
电路处于断路状态.
5.电压规律
(1)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 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
(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相等 .
(3)串联电池组的总电压等于 各节电池电压之和
答案:如图所示
(1)连接分析电路时,可以将电压表和电流表进行处理.电压表电阻很大,并联在 电路中相当于断路;电流表电阻很小,串联在电路中,相当于短路. (2)判定电压表测量对象的方法 ①并联法:电压表与谁并联就测量谁两端的电压. ②去电源法:把电源去掉,电压表与哪部分电路组成一个闭合的电路,就测量哪部 分两端的电压.
超实用商务礼仪

超实用商务礼仪1、与人握手一定要在()米之内,两人要在一个水平线上,要么都坐着,要么都站着。
A、1(正确答案)B、0.5C、1.5D、2答案解析:第十讲2、送他人上车时,一定要等人家的车驶出()米以外,才可以转身离开。
A、1B、1.5C、3.6(正确答案)D、5答案解析:第十讲3、在沟通中,如果遇到气场特别强的人,可以盯着对方的()来说话,这样可以减轻自己压迫感、让自己更加自信。
A、眼睛B、鼻子C、头发D、鼻梁(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第三讲4、握手时应该颠()下,并打招呼说“你好”,这样会显得自信,同时又尊重对方。
A、1B、3C、5D、2(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第十讲5、在三方介绍礼仪中,核心口诀是()有优先知情权。
B、领导C、主方D、客方答案解析:第十一讲6、在递交名片时,要双手递交,字朝向对方;自己的名片要略微()于对方的名片,以示尊敬。
A、高B、低(正确答案)C、大D、小答案解析:第十一讲7、沟通中最好的状态是()。
A、身体前倾(正确答案)B、环抱双手C、撑起肩膀D、抖腿答案解析:第四讲8、一般情况下,尤其是要求严格的企业,座机响到()声之内是必须去接听的。
A、2B、4C、5D、3(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第十二讲9、在手机礼仪中,重要场合应提前把手机调成()模式。
A、静音(正确答案)B、振动C、飞行模式D、铃声答案解析:第十二讲10、微信礼仪中使用微信时应注意工作中不要轻易发()。
B、文字C、图片D、文档答案解析:第十二讲11、一般来说,每天发朋友圈的数量最好不要超过()条。
A、3(正确答案)B、5C、7D、10答案解析:第十三讲12、人脉建档的重要环节是()。
A、添加B、描述(正确答案)C、备注D、标签答案解析:第十三讲13、在添加完对方微信后,要在每()天之内与对方进行互动。
A、7B、14(正确答案)C、21D、30答案解析:第十三讲14、如果是主人开车接客人,主客同一级别,客人应做在()位置。
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 教材解读 第12讲 违法与犯罪

× 1.违法就是犯罪,犯罪就是违法。() × 2.所有违法行为都是犯罪。()
3.“小错不断,大错不犯”是不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
4.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我们的生活很
× 遥远。()
5.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必然发展为犯罪行为。()
× ×
6.一般违法行为情节较轻,因此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违法行为的分类
D 4.(2019·江西·6)下列案例与违法类别对应正确的是()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本题 考查违法行为 的分类。依据 所学知识可知, ①属于行政违 法行为;②属 于民事违法行 为;③属于刑 事违法行为; ④属于行政违 法行为。故选 D。
5.(2018·江西·7)自2017年1月1日起,被称为南昌“史上最严”的禁燃 烟花爆竹新规正式实施。2018年元旦以来的一个多月里,全市共查处 非法燃放烟花爆竹案件96起,罚款84起,拘留15人。在禁燃区燃放烟 花爆竹的行为属于()
归纳总结
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归纳总结
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 (1)无论是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行为都是危害社会的侵权行为,都具 有社会危害性。 (2)无论是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行为都触犯了法律,都是违法行为, 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启示:我们应勿以恶小而为之,从小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自 觉遵纪守法,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气,防患于未然。
怎样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1)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3)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4)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 于未然。
第十二讲冲击韧性

作业
1、结合数控专业实训,请问为什么数控加工 用的刀具有一定的韧性要求? 2、结合模具专业实训,请问为什么模具材料 韧性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 3、影响金属疲劳强度的因素
五、疲劳现象
许多零件如轴、齿轮、轴承、弹簧等零件,是在大小和方 向变化的交变应力循环作用下工作的。 零件在循环应力作用下,常在远小于该材料的抗拉强度σb, 甚至小于屈服强度σs的情况下发生断裂。 零件在循环应力作用下,在一处或几处产生局部永久性累 积损伤,经一定循环次数后产生裂纹或突然发生完全断裂 的过程,称为金属疲劳 金属疲劳。 金属疲劳 由于疲劳断裂前无明显的塑性变形,断裂时突然发生的, 危险性很大。疲劳强度是衡量金属疲劳的依据。
七、影响金属疲劳强度的因素
金属疲劳强度的影响因素很多,如零件外形、表面质量、受力状态与周围 介质等。合理设计零件结构,避免应力集中,降低表面粗糙度值,进行表 面滚压、喷丸处理、表面热处理等,可以提高工件的疲劳强度。
八、模具的冷热疲劳失效
对于热作模具,工作时由于与热的坯料相互作用,引起了模具表面温度 常升至600~900℃的范围。为了不使模具的强度下降,必须要对脱模后 的模具喷洒冷却剂,使其降温。这样周而复始,使模具表面反复经历急冷 急热的过程。于模具表层便累积了相当的循环热应力。该应力最终以冷热 疲劳的方式进行释放,形成冷热疲劳裂纹。至于高温氧化、冷却剂的腐蚀 以及模具与高温坯料间的摩擦作用则更是加速了冷热疲劳的这一过程。 冷热疲劳裂纹通常都表现为网状(龟裂状)、平行状或放射状。常出现在 模具上受载荷较大和冷热温度变化最大之处。是热作模具中最为常见的一 种疲劳失效形式。
二、摆锤式一次冲击试验原理 摆锤式一次冲击试验原理
冲击试验是在摆锤式冲击试验机上 进行的。它利用能量守恒原理。 试验时,将试样安放在试验机的 机架上,使试样的缺口位于固定支座之间,背向摆锤的冲击 方向,试样被冲断过程中吸收的能量等于摆锤冲击试样前后 的势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