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实训四 葡萄糖注射液含量的测定(旋光法)
葡萄糖注射液含量的测定,水杨酸钠含量的测定

葡萄糖注射液含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利用旋光法、折光法、快速分析法考查一批葡萄糖注射液的质量。
2.掌握旋光法、折光法、快速分析法测定葡萄糖注射液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1.旋光法:旋光度:平面偏振光通过含有某些化学活性的化合物或溶液时,能引起旋光现象,使偏振光的平面向左或向右旋转,旋转的度数称为旋光度。
使偏振光向右旋转以“+”号表示;使偏振光向左旋转以“–”号表示。
比旋度:当偏振光透过长1dm且每1ml中含有旋光性物质1g的溶液,在一定波长和温度下测得的旋光度称为比旋度。
比旋度(或旋光度)可以用于区别或检查某些手性药物的纯杂程度,也可以用于测定其含量。
2.折光法:光线自一种透明介质进入另一透明介质时,由于两种介质的密度不同,光的进行速度发生变化,即发生折射现象。
折光率n=sini/sinr,其中i为入射角;r为折射角n的影响因素:温度和光线波长,T越高,n越小;λ越小,n越大测定折光率可以区别不同的油类或检查某些药品的纯杂程度3.快速分析法:葡萄糖为多羟基醛,具有还原性。
在酸性介质中,过量的标准碘溶液将葡萄糖氧化成葡萄糖酸,剩余的碘在酸性介质中用硫代硫酸钠返滴定。
三、实验步骤:1.旋光法:测定管(葡萄糖注射液冲洗数次)中缓缓注入供试品没过测定管内径,无气泡生成,放入旋光以内,测旋光度,三次取平均值,蒸馏水为空白校正。
其中L 为测定管长度(单位为分米)。
2.折光法:调节零点:将折光计棱镜面用擦镜纸擦净,棱镜中央滴蒸馏水1-2滴,合闭棱镜,旋转分界调节旋钮,使标尺读数为1.3330(20℃时蒸馏水的折光率),调节补偿棱镜螺旋,使明暗分界线清晰(用小钥匙插入观察镜的筒旁小孔内的螺钉上,轻轻转动),直到明暗线恰好移到十字交叉的交叉点上,零点校正结束。
测折光率:分开两面棱镜,用擦镜纸擦净折光计棱镜面,棱镜中央滴葡萄糖注射液1-2滴,合闭棱镜,调节补偿棱镜螺旋,使明暗分界线清晰,旋转分界调节旋钮,使明暗线对准在十字交叉的交叉点上,读数到小数点后四位。
两种方法测定葡萄糖注射

实验六两种方法测定葡萄糖注射液含量一、目的要求掌握旋光法和折光法测定葡萄糖注射液含量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并比较两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
二、基本原理1.旋光法本品为葡萄糖的灭菌水溶液。
葡萄糖的分子结构中五个碳(C*)都是手性碳原子,具有旋光性。
当直线偏振光通过该具有光学活性的化合物溶液时,能引起旋光现象,使偏振光的平面向左或向右旋转。
此种旋转在一定条件下,有一定的度数,称为旋光度。
旋光度(α)与溶液的浓度(c)和偏振光透过溶液的厚度(l)成正比。
当偏振光透过厚1dm 并每1ml 中含有旋光性物质1g 的溶液时,在一定波长与温度下测定的旋光度称为比旋度。
[α]t D=α/(l·c)。
式中D为钠光谱的D线(589.3nm),t为测定时的温度。
葡萄糖的比旋度[α]25D=+52.75º。
所以测定待测葡萄糖溶液的旋光度即可求得其含量。
2.折光法光线自一种透明介质进入另一透明介质的时候,由于两种介质的密度不同,光速发生变化,即发生折射现象。
一般折光率系指光线在空气中的速度与在供试品中的速度之比值,用n t D表示。
D为钠光谱的D线(589.3nm),t为测定时的温度。
折光率与水溶液中溶质浓度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n t D=n t D水+F·P)/F因此,P = (n t D-n t D水式中P表示百分浓度,即100ml水溶液中含的溶质克数;n t D为供试液的折光率;n t D水为同温度时水的折光率;F为折光因素,即被测溶液浓度每增加1%时,其折光率的增长数。
20℃时,n20D水=1.3330,葡萄糖的折光因素F=0.00142,所以测定20℃时供试液葡萄糖注射液的折光率就可求得其含量。
三、主要仪器和药品1.主要仪器旋光计(含测定管)、折光计、分析天平、量筒(10ml、50ml、100ml)、烧杯、滴管、容量瓶(25ml、100ml)、滤纸、漏斗、温度计。
2.主要药品葡萄糖注射液(5%、10%)。
10%葡萄糖旋光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10%葡萄糖旋光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引言:
旋光度是一种测量物质对光的旋转能力的方法,常用于分析化学和生化领域。
本实验旨在测定10%葡萄糖溶液的旋光度,以探究其对光的旋转性质。
实验方法:
1.准备10%葡萄糖溶液:称取10克葡萄糖溶于100毫升蒸馏水中,
搅拌至完全溶解。
2.使用旋光仪:将10%葡萄糖溶液倒入旋光仪样品池中。
3.调零:将旋光仪读数调至零点。
4.读取旋光度:根据仪器操作手册,记录葡萄糖溶液的旋光度数
值。
结果:
在实验中,我们测得10%葡萄糖溶液的旋光度为+15.0 °。
讨论:
根据实验结果,10%葡萄糖溶液表现出正旋光性质。
这意味着光在通过溶液时,由于葡萄糖分子的结构,光的偏振方向发生了旋转。
本实验结果与已有研究和理论相符。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实验中可能存在一些误差来源,如仪器精度、操作误差、溶液制备的不均匀性等。
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可以重复实验多次并取平均值,以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
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10%葡萄糖溶液的旋光度为+15.0 °,表明该溶液具有正旋光性质。
这一结果对于研究葡萄糖和相关化合物的光学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总结:
本实验通过测定10%葡萄糖溶液的旋光度,展示了旋光度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然而,实验中还存在一些改进空间,如提高实验仪器的精度、使用更精确的浓度测定方法等。
进一步研究可以探究不同浓度葡萄糖溶液的旋光度变化趋势,以及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等。
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设计性实验报告题目: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课程名称:姓名:学号:系别:专业:班级:指导教师(职称):实验学期:至学年第学期不褪色即为终点[1]。
根据滴定消耗223Na S O 溶液的体积计算试样中葡萄糖的含量。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且准确度较高。
第二种方案:旋光法:由于葡萄糖分子结构中的五个碳都是手性碳原子,具有旋光性,可采用旋光法测定含量。
操作方法:取出旋光计的测定管,先用蒸馏水为空白对仪器进行校正。
用供试液(5%葡萄糖注射液)冲洗数次,缓缓注入供试液适量(注意勿使发生气泡)。
置于旋光计内,读取旋光度,连续测定3次,取平均值。
在一定温度下,根据[2]计算试样中葡萄糖的含量。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实验误差小。
本实验采用第一种方案进行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本方法的相对误差约为0.1%,在误差要求范围之内﹚。
2 实验原理2.1 223Na S O (0.1mol/L)的标定因为在酸性溶液中227Cr O -会将223S O -氧化为246S O-及24SO -等混合物,使得反应无定量关系。
所以不能用227K Cr O 直接标定标准溶液。
通常采用227K Cr O 作为基准物,以淀粉为指示剂,用间接碘量法标定溶液。
有关反应如下:232722614237Cr O I H Cr I H O--++++=++222324622S O I S O I ---+=+∴相关计算式:2272272232236K Cr O K Cr O Na S O Na S OC V C V ⨯=2272272232236K Cr O K Cr O Na S O Na S OC V C V ⨯=2.2 2I (0.05mol/L)的标定2I 溶液可用23As O 为基准物进行标定,但23As O 有剧毒,故采用标准溶液进行标定。
反应如下:222324622S O I S O I ---+=+∴相关计算式:222232232Na S O Na S OI I C V CV ⨯=2.3 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将一定量过量的2I 在碱性条件下加入葡萄糖溶液中,2I 与OH-作用可生成IO-,而葡萄糖分子中的醛基能够定量地被IO-氧化为羧基。
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实验报告

设计性实验报告题目: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课程名称:姓名:学号:系别:专业:班级:指导教师(职称):实验学期:至学年第学期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班,学号)摘要 运用氧化还原滴定的原理设计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方案并具体实施。
从而进一步掌握223Na S O 及2I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巩固氧化还原滴定的操作技能。
学会间接碘量法测定葡萄糖含量的方法和原理,进一步掌握返滴定法技能。
其中,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能被IO-定量地氧化为羧基。
故可将一定量过量的2I 在碱性条件下加入葡萄糖溶液中,使醛基完全转化为羧基。
再将其酸化,用223Na S O 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2I 。
所用指示剂为淀粉。
根据所加2I 标准溶液的量及滴定所耗223Na S O 标准溶液的量结合反应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计量关系,便可计算葡萄糖的含量。
该方法简便易行且准确度高,基本符合实验要求。
关键词 葡萄糖注射液样品(5%)2I (0.05mol/L)标液 223Na S O (0.1mol/L) 标液 间接碘量法 返滴定法1 引言目前已知测定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案:间接碘量法:移取一份稀释10倍后的葡萄糖溶液25.00mL ,再加入25.00mL2I 标准溶液。
一边摇动,一边缓慢加入1mol/LNaOH 溶液,直至溶液呈浅黄色。
将碘量瓶加塞放置10~15min 后,用少量水冲洗瓶盖及碘量瓶内壁,然后加入2mL 、6mol/LHCl 使溶液成酸性,立即用223Na S O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时,加入3mL 、5g/L 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蓝色恰好消失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为终点[1]。
根据滴定消耗223Na S O 溶液的体积计算试样中葡萄糖的含量。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且准确度较高。
第二种方案:旋光法:由于葡萄糖分子结构中的五个碳都是手性碳原子,具有旋光性,可采用旋光法测定含量。
实验10旋光度法测定葡萄糖的浓度.docx

实验十旋光度的测定、实验目的1、了解旋光仪的构造和旋光度的测定原理2、掌握旋光仪的使用方法和比旋光度的计算方法、预习要求理解旋光度的定义;了解影响旋光度的因素;了解旋光度的测定意义;了解碳水化合物的变旋光现象;思考本实验中如何保护旋光仪。
三、实验原理当一束单一的平面偏振光通过手性物质时,其振动方向会发生改变,此时光的振动面旋转一定的角度,这种现象称为旋光现象。
物质的这种使偏振光的振动面旋转的性质叫做旋光性,具有旋光性的物质叫做旋光性物质或旋光物质。
许多天然有机物都具有旋光性。
由于旋光物质使偏振光振动面旋转时,可以右旋(顺时针方向,记做“+”),也可以左旋(逆时针方向,记做“一”),所以旋光物质又可分为右旋物质和左旋物质。
由单色光源(一般用钠光灯)发出的光,通过起偏棱镜(尼可尔棱镜)后,转变为平面偏振光(简称偏振光)。
当偏振光通过样品管中的旋光性物质时,振动平面旋转一定角度。
调节附有刻度的检偏镜(也是一个尼可尔棱镜),使偏振光通过,检偏镜所旋转的度数显示在刻度盘上,此即样品的实测旋光度α其旋光原理如图10-1所示。
图10-1 旋光原理旋光度的大小除了取决于被测分子的立体结构外,,还受到待测溶液的浓度、偏振光通过溶液的厚度(即样品管的长度)以及温度、所用光源的波长、所用溶剂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在测定结果中都要表示出来。
常用比旋光度来表示物质的旋光性,比旋光度和旋光度的关系如下:纯液体的比旋光度n ]tk d汉丨溶液的比旋光度[I ]=—人CX l上两式中,[:•]〔表示旋光性物质在温度为t C、光源的波长为λ时的比旋光度; α为旋光仪所测得的旋光度;I为液层厚度(dm ) ; d为纯液体的密度;C为溶液的浓度(g/ml ); t为测定时的温度(C); λ为所用光源的波长(nm )。
例如25 C用波长为589nm的钠灯(D线)作光源测定某样品的旋光度为右旋38 °,则比旋光度记作[α25D=+ 38 °。
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实验报告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设计性实验报告题目: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课程名称:姓名:学号:系别:专业:班级:指导教师(职称):实验学期:至学年第学期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班,学号)摘要运用氧化还原滴定的原理设计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方案并具体实施。
从而进一步掌握及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巩固氧化还原滴定的操作技能。
学会间接碘量法测定葡萄糖含量的方法和原理,进一步掌握返滴定法技能。
其中,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能被IO-定量地氧化为羧基。
故可将一定量过量的在碱性条件下加入葡萄糖溶液中,使醛基完全转化为羧基。
再将其酸化,用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
所用指示剂为淀粉。
根据所加标准溶液的量及滴定所耗标准溶液的量结合反应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计量关系,便可计算葡萄糖的含量。
该方法简便易行且准确度高,基本符合实验要求。
关键词葡萄糖注射液样品(5%)(0.05mol/L)标液 (0.1mol/L) 标液间接碘量法返滴定法1 引言目前已知测定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案:间接碘量法:移取一份稀释10倍后的葡萄糖溶液25.00mL,再加入25.00mL 标准溶液。
一边摇动,一边缓慢加入1mol/LNaOH溶液,直至溶液呈浅黄色。
将碘量瓶加塞放置10~15min后,用少量水冲洗瓶盖及碘量瓶内壁,然后加入2mL、6mol/LHCl使溶液成酸性,立即用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时,加入3mL、5g/L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蓝色恰好消失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为终点[1]。
根据滴定消耗溶液的体积计算试样中葡萄糖的含量。
葡萄糖溶液旋光度的测定——实验原理最新实用版

实验原理
一、实验目的
了解旋光仪的构造 掌握旋光仪的使用方法 会用比旋光度公式计算溶液浓度
二、仪器与试剂
仪器:WZZ-2S数字式旋光仪 试剂:10%葡萄糖溶液
三、实验原理
旋光性物质
α
目镜(亮)
起偏镜
盛液管
检偏镜
图图19-1旋旋光光仪仪的的构结造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
b
葡图萄2 糖旋溶光液性的物旋质光的度旋为光:性测定= 图+5解2.
旋光度 性与物比质旋(光检度偏的镜关旋系转为一:定角度后偏振光能通过检偏镜)
物a 质的旋光度与溶液的浓度、溶剂、温度、旋光测定管b 长度及所用光源的波长等都有关系,所以用比c 旋光度 来表示各物质的旋光
性掌。握旋光仪的使用方法
旋光度与比旋光度的 会旋用光比 性旋物光质度(公检式偏计镜算旋溶转液一浓定度角度后偏振光能通过检偏镜)
c
图2 旋光性物质的旋光性测定图解
a.非旋光性物质(偏振光能通过检偏镜) b.旋光性物质(偏振光不能通过检偏镜) c.旋光性物质(检偏镜旋转一定角度后偏振光能通过检偏镜)
四、 旋光度与比旋光度
旋光度与比旋光度的关系为:
旋试试光剂剂度 : :与1100比%%葡葡旋物萄萄光糖糖度质溶溶的液液关的系为旋: 光度与溶液的浓度、溶剂、温度、旋光测定管长
测量管序号 1
2
3
AV
C
旋光度α
C葡萄糖
C葡萄糖
谢 谢 / THANKS
制作人〡郝利娜
会葡用萄比 糖旋溶光液度的公旋式光计度算为溶:液浓=度+52.
关系为: 通 掌过握对旋旋 光光 仪度 的的 使测 用定 方计 法算旋光性物质的浓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训四葡萄糖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旋光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旋光仪的构造和旋光度的测定原理
2.熟练掌握葡萄糖的含量测定(旋光法)
二、实验仪器及试剂
旋光仪、洗瓶、胶头滴管、滤纸、移液管;
蒸馏水、氨试液、葡萄糖注射液
三、实验步骤
1. 旋光仪的结构
旋光度可以由旋光仪来测定。
旋光仪有两种:一种是数字自动显示测定结果的自动旋光仪,另一种是目测刻度而得结果圆盘旋光仪。
2.旋光度的测定
(1)预热
打开旋光仪电源开关,预热5~10分钟,待完全发出钠黄光后方可观察使用。
(2)调零
在测定前应将仪器和供试液置规定温度的恒温室里至少1h,使温度恒定。
在测定样品前,必须先用蒸馏水来调节旋光仪的零点。
洗
净样品管后装入蒸馏水,使液面略凸出管口。
将玻璃盖沿管口边缘轻
轻平推盖好,不要带入气泡,旋紧(随手旋紧不漏水为止,旋得太紧,玻片容易产生应力而引起视场亮度发生变化,影响测定准确度)上螺
丝帽盖。
将样品管擦干后放入旋光仪,合上盖子。
开启钠光灯,将刻
度盘调在零点左右,会出现大于或小于零度视场的情况。
(3)葡萄糖注射液含量测定
样品的测定和调零方法相同。
每次测定之前样品管必须先用蒸馏
水清洗1~2遍,再用少量待测液润洗2~3次遍,以免受污物的影响,
精密量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葡萄糖10g ),置100ml 量瓶中,
加氨试液0.2ml (10%或10%以下规格的本品可直接取样测定),用水
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0分钟后,在25℃时,依法测定旋光度(附
录Ⅵ E ),与2.0852相乘,即得供试量中含有C 6H 12O 6·H 2O 的重量(g )。
(4)关机 仪器使用完毕后,应依次关闭示数开关、光源、电
源开关。
同时取出试管洗净晾干
五、数据处理
(1) 计算公式
[]100t D c l α
α=⨯含水葡萄糖分子量
葡萄糖的浓度无水葡萄糖分子量 100198.1752.751180.16
c α=⨯⨯葡萄糖的浓度
.0c α=⨯2852葡萄糖的浓度
实验结果:
α1 = α2= α3=
(2)计算结果:
C1
C2
C3
平均:
修约:
六、注意事项
(1)试管中若有气泡,应先让气泡浮在凸颈处;通光面两端应先擦干;试管螺帽不宜旋得过紧。
(2)氨试液的配制取浓氨溶液400ml,加水使成1000ml,即得。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
一、绪言:
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2、我国有些化学工艺发明较早,象造纸、制火药、烧瓷器;我国劳动人民在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会冶铁炼钢。
3、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得出了重要结论: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
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就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A、蒸发
B、潮解
C、水变成冰
D、物质燃烧
判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产生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白色固体
D、镁带消失
质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变成了氧化镁;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
E、木棒受力折断
F、铁生锈;
G、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
三、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2、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