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物爆破振动安全控制标准

合集下载

振动对建筑物施工的影响及控制措施

振动对建筑物施工的影响及控制措施

振动对建筑物施工的影响及控制措施一、振动对建筑物施工的影响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各种类型的振动,包括地震、机械振动、爆破振动等。

这些振动对建筑物的结构和稳定性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1. 结构破坏:振动会对建筑物的结构造成破坏,导致建筑物的损坏甚至倒塌。

特别是在地震和爆破振动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建筑物的耐震性能会大大降低。

2. 设备损坏:振动还会对建筑物内部的设备和机械设施造成损坏,比如管道的漏水、设备的脱落等,给施工过程带来了额外的麻烦和成本。

3. 延误工期:当振动达到一定程度时,施工工作不得不中断或减速,以减少振动对建筑物的影响。

这就导致了施工工期的延误,增加了施工的成本和风险。

二、振动对建筑物施工的控制措施为了减少振动对建筑物施工的影响,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非常重要。

1. 设计合理:在建筑物的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振动,并采取相应的设计措施来增加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稳定性。

比如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增加结构的刚度等。

2. 地基处理:通过合理的土壤处理和加固方法,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减少振动向建筑物传播的可能性。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加固土地基、改良土地基、地基隔离等。

3. 施工技术控制:施工过程中应采用合适的技术措施来减少振动的产生和传播。

比如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控制施工用机械的振动强度,采用减振支座等。

4. 监测与预警:建立振动监测体系,进行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的振动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修正。

5. 人员培训: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振动控制的认识和技术水平,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振动控制得以有效实施。

三、案例分析以某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为例,采取了有效的振动控制措施。

在施工前,首先进行了地基的加固处理,使用了振动隔离材料来减少振动向地基传播的可能性。

建筑物的设计考虑了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振动,采用了加剛的结构形式,增加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建筑物爆破振动安全控制标准

建筑物爆破振动安全控制标准

建筑物爆破振动安全控制标准1、概述《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第 6.2.2 条规定“地面建筑物的爆破振动判据,采用保护对象所在地质点峰值振动速度和主振频率:”,并给出了不同建筑物承受不同频率范围爆破振动的安全允许标准。

然而,已有工程实例表明采用上述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进行爆破安全控制,部分需保护建筑物仍产生了损坏。

为此,作者结合部分工程实例并参照建筑物抗震设计思想,提出了适合大规模城区频繁爆破以及高耸建筑物拆除爆破的振动安全允许标准的制定方法。

2、地震抗震设计思想目前,世界各国普遍趋向于采用多级设防的抗震设计思想,即采用“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级设防。

这一抗震设计思想常表示为以下三个要求:“在小震(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物不需修理,仍可正常使用:在中震(偶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物无重大损坏,经修复后仍可继续使用:在大震(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物可能产生重大破坏,但不致倒塌”。

小震是发生机会较多的地震,一般将小震定义为地震烈度概率密度曲线上的峰值所对应的烈度,即众值烈度地震,当基准设计期为50 年时,众值烈度的超越概率为63.2%。

中震烈度一般采用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所规定的基本烈度,当基准设计期为50 年时,基本烈度的超越概率为10%。

大震烈度在 50 年内的超越概率约为2%-3%。

基本烈度与众值烈度相差不足 2 度,与罕遇烈度相差约 1 度。

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发生时,在波及范围内一定地点地面振动的激烈程度。

地面振动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人的感觉的强弱,器物反应的程度,房屋的损坏或破坏程度,地面景观的变化情况等。

我国目前采用的是 12 个烈度等级划分烈度表。

3、爆破震动安全控制实例3.1 向家坝水电站爆破安全控制向家坝水电站是坝址位于** 省**县与 ** 省** 县交界的金沙江向家坝峡谷出口处,左岸为 ** 省** 县。

右岸为 ** 省** 县,距** 县城仅 3 公里,整个开挖工期约 6 年。

爆破振动的防护措施

爆破振动的防护措施

爆破振动的防护措施在爆破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可能会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降低爆破振动对环境和建筑物的破坏,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防护措施:1. 调整爆破时间和爆破顺序在爆破作业时间方面,应尽量选择在人们不工作和建筑物不使用的时间进行爆破,避免因爆破作业而造成人员伤亡和建筑物损坏。

同时,可以根据建筑物和环境的实际情况,调整爆破顺序,以减小爆破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 控制爆破规模和装药量在保证爆破作业安全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爆破规模和装药量,以降低爆破振动强度。

可以通过优化爆破方案,采用更先进的爆破技术等方法来实现。

3. 设置减震沟、减震穴在爆破作业地点设置减震沟、减震穴等减震设施,可以有效地减小爆破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减震沟、减震穴的深度和宽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以达到最佳的减震效果。

4. 建筑物方向与振动方向错开在建筑物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尽量使建筑物的方向与振动方向错开,以减小爆破振动对建筑物的影响。

同时,也可以通过改变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和材料等方法来提高建筑物的抗振性能。

5. 建筑物采用柔性基础在建筑物的地基处理方面,可以采用柔性基础来提高建筑物的抗振性能。

柔性基础可以有效地减小爆破振动对建筑物的影响。

6. 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改善生态环境通过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等措施改善生态环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抗振能力,从而减小爆破振动对环境的影响。

7. 增加建筑物与爆破点的距离增加建筑物与爆破点的距离是减小爆破振动对建筑物影响的最直接方法。

在爆破作业前,应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确定合理的爆破距离,以保证周围环境和建筑物的安全。

综上所述,为了降低爆破振动对环境和建筑物的影响,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调整爆破时间和爆破顺序、控制爆破规模和装药量、设置减震沟、减震穴、建筑物方向与振动方向错开、建筑物采用柔性基础、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以及增加建筑物与爆破点的距离等。

隧道施工中的爆破振动监测与控制

隧道施工中的爆破振动监测与控制

隧道施工中的爆破振动监测与控制一、引言隧道施工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工程之一,然而,随着隧道越来越多地穿越城市核心地区,人们对施工振动的影响也越来越关注。

特别是在爆破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地震波振动,对周围建筑、地基和地下管线可能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因此,对隧道施工中的爆破振动进行监测与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二、爆破振动的影响与监测1. 爆破振动对周围建筑的影响隧道施工中的爆破振动对周围建筑物可能产生的影响包括建筑物裂缝、墙体破坏、基础沉降等。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周围建筑物进行实时监测,以及对可能受到影响的建筑物进行前期调查。

监测手段包括地基测点、墙体倾斜仪、全站仪等。

2. 爆破振动对地基和地下管线的影响爆破振动不仅会对地表建筑物产生影响,也会对地基和地下管线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因此,在施工前,需要对周围地下管线的位置以及地基的稳定性进行调查,以确定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护。

3. 爆破振动的监测手段隧道施工中的爆破振动监测主要通过地震仪、振动传感器和测量仪器进行。

地震仪可以直接监测到地面产生的地震波振动,振动传感器可以测量到建筑物的振动幅值和频率,测量仪器可以对爆破振动进行实时记录和分析。

三、爆破振动的控制措施1. 爆破设计的优化通过优化爆破设计,减少爆破振动对周围建筑物和地基的影响。

可以通过调整爆炸药量、起爆时间、孔径和孔距来控制爆破振动的强度和分布。

同时,选择合适的爆破药剂和起爆方式,也可以有效减小爆破振动的危害。

2. 施工监督与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爆破振动的峰值和持续时间。

通过设置合理的监测点和阈值,及时发现超限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同时,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向周围居民通报施工情况,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和误解。

3. 应急预案的制定针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需要制定合理有效的应急预案。

包括紧急疏散措施、建筑物加固方案等,以保障人员的安全和建筑物的完整性。

四、国内外经验与案例1. 国外经验在国外,隧道施工中的爆破振动监测与控制已经非常成熟。

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

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

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引言:爆破振动是在爆破作业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振动现象。

爆破振动不仅对周围的建筑物和地下设施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可能对地震监测、地质灾害预警等相关工作带来干扰。

因此,确定爆破振动的安全允许距离是进行破岩爆破作业的重要依据之一。

本文将从爆破振动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国内外规范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来探讨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的问题。

一、爆破振动的基本原理爆破振动是指由于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在地下岩体或者建筑物中的传播而引起的振动现象。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在地下岩体中传播时,会产生一定的振动。

这种振动会沿着冲击波的传播方向向外扩散,并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减弱。

爆炸振动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爆炸振动的频率范围较宽,通常在1Hz至100Hz之间。

(二)爆炸振动的振幅在炸药能量消耗过程中逐渐减小。

(三)由于地质力学条件的差异,不同地层中的岩石对爆破振动的传播和衰减有着不同的响应。

(四)受到限制的爆破振动传播会在地下岩石中产生反射和折射,导致振动能量的分散。

爆破振动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在地下岩石中的传播。

冲击波与岩石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引起岩石的破碎和变形,从而产生振动。

爆破振动的强度与冲击波的能量、冲击波的传播距离以及地质条件等因素有关。

二、影响爆破振动的因素爆破振动的强度与很多因素有关,主要包括:(一)爆炸药量和炸药性质:爆炸药量越大,爆破振动的强度越大;不同性质的炸药对振动的影响也不同,一般来说,爆速较高的炸药会产生较强的振动。

(二)爆破距离:爆破振动的强度随着爆破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三)岩石性质:不同类型的岩石对振动的响应有所差异,例如,花岗岩、片麻岩等硬岩比石灰岩、页岩等软岩对振动的响应更为敏感。

(四)地质条件: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的差异也会影响爆破振动的强度,例如,岩层的厚度、断裂带的存在等。

(五)爆破设计参数:爆破设计参数包括孔的布置、装药量、装药方式、引爆顺序等,这些参数的选择会直接影响爆破振动的强度。

浅谈建筑物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

浅谈建筑物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

( . a g z v rS in i cRee rh I siue, h n 4 0 1 ,C i a 1 Y n teRie ce t sa c n tt t Wu a 3 0 0 h n ; fi 2 .Unv riy o S in ea d T c n lg f ia,An u f i2 0 2 ,C i a ie st f ce c n e h oo y o Ch n hi He e 3 0 6 h n ; 3 .Ke La o a o y o oeh ia c a isa d En n e ig b r tr f Ge tc n c lMe h n c n gie rn o eM i ity o Wa e s u cs,Wu a 3 0 0,Ch n ) f Th n sr f trReo re h n4 0 1 ia
爆 破 以及 高 耸 建筑 物 拆 除 爆 破 , 按 建筑 物设 计 地 震 烈 度 降 2 来 确 定 其 爆 破 振 动 安 全允 许 标 准 . 应 度
关键 词 :爆破 ; 地震烈度 ; 振动 ; 安全允许标准 中 圈 分 类 号 : 3 2 . ; D 3. 1 0 8+ 1T 254 文献标识码 : A
并 参照地 震的抗 震设 计 思 想 , 出 了适 合 城 区大 规 提 模 土岩频 繁爆破 以及高 耸建筑 物拆 除爆破 的振 动安 全允 许标 准的制定 方法 。
收 稿 日期 :2 0 - 0 -2 08 1 1
不需 修理 , 可 正 常 使 用 ; 中震 ( 遇 地 震 ) 用 仍 在 偶 作 下 , 构物无 重大 损坏 , 修复 后 仍 可继 续 使用 ; 结 经 在
震 设计 思想 , 即采 用 “ 震 不坏 、 小 中震 可 修 、 震 不 大

降低爆破振动方案

降低爆破振动方案

以我给的标题写文档,最低1503字,要求以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不要带图片,标题为:降低爆破振动方案# 降低爆破振动方案## 引言在进行爆破作业时,爆破振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爆破振动不仅会对爆破作业周围的建筑物、地下管线等设施造成损害,还会对周围环境和人员健康造成影响。

因此,为了保证爆破作业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发展,必须采取措施降低爆破振动。

本文将介绍一些降低爆破振动的方案,包括优化装药方案、改善装药参数、选择合适的起爆方式和采用阻尼措施等。

## 优化装药方案装药方案是指在进行爆破作业时,选择合适的装药方式和装药位置。

合理的装药方案可以降低爆破振动的程度,减少对周围环境和结构的影响。

在优化装药方案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控制装药量**合理控制装药量是降低爆破振动的关键。

通过减少装药量,可以降低爆破作业产生的冲击波和振动。

2. **选择合适的装药方式**根据爆破作业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装药方式,如直接炸药装药、水平装药、平面装药等。

不同的装药方式会对爆破振动产生不同的影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 **合理选择装药位置**对于需要进行多点爆破的作业,合理选择装药位置可以减少爆破振动的传播。

通过调整装药位置,可以减少振动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的影响。

## 改善装药参数除了优化装药方案外,改善装药参数也是降低爆破振动的重要手段。

合理选择装药参数可以减少爆破振动的产生和传播。

在改善装药参数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减少装药密度**装药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的装药量。

通过减少装药密度,可以降低爆破作业产生的振动。

2. **调整爆破延时时间**合理调整爆破延时时间可以使爆破振动衰减,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试验,选择合适的爆破延时时间。

3. **选用低振速材料**选择低振速材料可以减少爆破作业产生的振动。

低振速材料在爆破作业中的振速较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较小。

## 选择合适的起爆方式起爆方式是指在进行爆破作业时,选择合适的起爆方法和起爆装置。

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

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
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
【分享】:
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
序号
保护对象类别
安全允许振速(cm/s)
<10Hz
10Hz~50Hz
50Hz~100Hz
1
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a
0.5~1.0
0.7~1.2
a
2.0~2.5
2.3~2.8
2.7~3.0
3
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a
b省级以上(含省级)重点保护古建筑与古迹的安全允许振速,应经专家论证选取,并报相应文物管理部门批准。
c选取隧道、巷道安全允许振速时,应综合考虑构筑物的重要性、围岩状况、断面大小、深埋大小、爆源方向、地震振动频率等因素。
d非挡水新浇大体积混凝土的安全允许振速,可按本表给出的上限值选取。
7.0~12
注1:表列频率为主振频率,系指最大振幅所对应波的频率。
注2:频率范围可根据类似工程或现场实测波形选取。选取频率时亦可参考下列数据:硐室爆破<20Hz;深孔爆破10Hz~60Hz;浅孔爆破40Hz~100Hz。
a选取建筑安全允许振速时,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重要性、建筑质量、新旧程度、自振频率、地基条件等因素。
3.0~4.0
3.5~4.5
4.2~5.0
4
一般古建筑与古迹b
0.1~0.3
0.2~0.4
0.3~0.5
5
水工隧道c
7~15
6
交通隧道c
10~20
7
矿山巷道c
15~30
8
水电站及发电厂中心控制室设备
0.5
9
新浇大体积混凝土d:
龄期:初期~3d
龄期:3d~7d
龄期:7d~28d
2.0~3.0
3.0~7.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建筑物爆破振动安全控制标准发布时间:2008-04-2816:13吴新霞(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来源:中国工程爆破协会四届二次常务理事会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本文参照地震的抗震设计思想并结合部分工程实例分析,提出了适合大规模城区频繁爆破以及高耸建筑物拆除爆应按建筑物抗震设计烈度降2 度来确定其爆破振动允许标准。

关键词:爆破地震烈度振动标准1、概述《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第6.2.2 条规定“地面建筑物的爆破振动判据,采用保护对象所在地质点峰值振动速度和主振频率:……”,并给出了不同建筑物承受不同频率范围爆破振动的安全允许标准。

然而,已有工程实例表明采用上述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进行爆破安全控制,部分需保护建筑物仍产生了损坏。

为此,作者结合部分工程实例并参照建筑物抗震设计思想,提出了适合大规模城区频繁爆破以及高耸建筑物拆除爆破的振动安全允许标准的制定方法。

2、地震抗震设计思想目前,世界各国普遍趋向于采用多级设防的抗震设计思想,即采用“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级设防。

这一抗震设计思想常表示为以下三个要求:“在小震(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物不需修理,仍可正常使用:在中震(偶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物无重大损坏,经修复后仍可继续使用:在大震(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物可能产生重大破坏,但不致倒塌”。

小震是发生机会较多的地震,一般将小震定义为地震烈度概率密度曲线上的峰值所对应的烈度,即众值烈度地震,当基准设计期为50 年时,众值烈度的超越概率为63.2%。

中震烈度一般采用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所规定的基本烈度,当基准设计期为50 年时,基本烈度的超越概率为10%。

大震烈度在50 年内的超越概率约为2%-3%。

基本烈度与众值烈度相差不足 2 度,与罕遇烈度相差约 1 度。

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发生时,在波及范围内一定地点地面振动的激烈程度。

地面振动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人的感觉的强弱,器物反应的程度,房屋的损坏或破坏程度,地面景观的变化情况等。

我国目前采用的是12 个烈度等级划分烈度表,具体见表2.1。

表2-l 中国地震烈度表房屋震害程度烈度在地面上的感觉无感室内个别静止中人有感觉III室内少数静止中人有门、窗轻微作感觉响水平向地面振动其他震害现象峰值加速度m/s2峰值速度m/s震害现象平均震害指数III悬挂物微动IV室内多数人、室外少数门、窗作响人有感觉,少数人梦中惊醒V室内普遍、室外多数人门窗、屋顶、有感觉,多数人梦中惊屋架颤动作醒响,灰土掉落,抹灰出现微细裂缝,有檐瓦掉落,个别屋顶烟囱掉砖VI多数人站立不稳,少数损坏—墙体出人惊逃户外现裂缝,檐瓦掉落,少数屋顶烟囱裂缝、掉砖VII大多数人惊逃户外,轻度破坏—局骑自行车的人有感觉,部破坏,开裂,行驶中的驾乘人员有感小修或不需要觉修理可继续使用0.11~0.300~0.10河岸和松软土出现0.63裂缝,饱和沙层出现喷沙冒水;有的独立砖烟囱轻度裂缝河岸出现塌方;饱1.25和沙层常见喷沙冒水;松软土地上地裂缝较多;大多数独立砖烟囱中等破坏。

VIII 度及以上(略):房屋损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坏等。

3、爆破震动安全控制实例3.1 向家坝水电站爆破安全控制不稳定器物摇动或0.31翻倒悬挂物明显摆动,器皿作响0.03(0.02~0.04)(0.22~0.44)0.06(0.05~0.09)(0.45~0.89)0.13(0.10~0.18)(0.90~1.77)向家坝水电站是坝址位于四川省宜宾县与云南省水富县交界的金沙江向家坝峡谷出口处,左岸为四川省宜宾县.右岸为云南省水富县,距水富县城仅3 公里,整个开挖工期约6 年。

工程施工初期,由于左岸公路与水富县城仅一江之隔,爆破施工控制不当,发生了爆破飞石过江,并有居民反映房屋受到爆破振动影响产生裂缝以及爆破噪声影响正常生活等问题。

水富县城位于峡谷地带,由于反射作用使得爆破噪声得以加强,人们在心理上感觉爆破产生了很大危害。

紧邻坝址下游右岸为云天化工厂,厂内部分在线设备要求无震动(允许振动位移为2mm),大规模开挖爆破位于左右岸坝肩边坡和坝基,这些开挖区距离云天化生活与生产区更近,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同时保护周围建筑物安全,减少人们心理上的反应,在大规模开挖爆破施工前,根据现场试验和需保护物调查制定了严于《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而又宽于云天化厂方要求的爆破安全控制标准,见表3-l。

在近 3 年(目前还在进行)的爆破安全监测中(每天均在规定时间多处进行爆破),朱发现超安全控制设计标准的爆破振动,原有房屋裂缝未产生进一步扩展,云天化内在线设备末发生因爆破而引起的停机事故,爆破朱对爆区周围的居民生活和心理带来不利影响,表明向家坝水电站开挖爆破安全控制标准是可行的,即保证了需保护物的安全,又保证了施工正常进行。

表3-1 向家坝水电站左岸开挖爆破对右岸影响安全控制标准部位允许振速(m/s)设计标准校核标准GB6722-2003云天化厂区在线设备云天化生活区内0.1250.50.51.92.50.52.0~2.52.3~2.8云天化生活区外围临爆区侧1.03.2 某烟囱爆破触地震动影响某热电厂1=烟囱为钢筋混凝土结构,1OOm,高因治污减排需要而拆除。

待拆除烟囱西北侧10m处为待拆主厂房、150m 处为网控室(位于烟囱定向倒塌的右前方):西南侧140m 处为2#钢筋混凝土烟囱(正在运行,后续将拆除。

位于烟囱倒塌的正前方);东南侧11m 为地下管线(与烟囱倒塌方向平行)、33m 处为水处理室:东北侧70m 为点火油库(油灌)。

爆破设计1#烟囱采用向西南侧(2#烟囱方向)定向倒塌的爆破拆除方案。

爆破时共布置了 4 个振动测点,分别为:(1)1#测点布置在爆区西南侧2#烟囱的基础上:(2)2#测点布置在距离爆区最近的正在运行机组的控制室内;(3)3#测点布置在水处理室距离烟囱顶部触地点最近的基础上;(4)4#测点布置在水泵中继控制室的基础上。

各测点进行 3 个方向(竖直向、水平径向和水平切向)的爆破振动监测。

实测烟囱定向倾倒触地震动见表3-2。

表3-2 烟囱定向倾倒触地振动监测成果表测点编号1# 2# 3#4#测点部位2#烟囱基础上8#机炉控制室水处理控制室基础水泵中继控制室基础水平纵向振动峰值速度(mm/s)28.59.720.821.3峰值频率(Hz)8.87.35.37.1水平径向振动峰值速度(mm/s)28.98.114.517.3峰值频率(Hz)6.26.86.98.2垂直向振动峰值速度(mm/s)48.827.120.844.2峰值频率(Hz)6.97.110.67.1爆后宏观调查发现,水处理室天花扣板振落多块,窗户玻璃振破一块:水泵控制室内天花扣扳振落多块:2#烟囱顶部爬梯局部震脱,向外悬挂,但未掉落。

各机电设备运行正常,需保护建筑物主体结构未产生破坏。

从实测数据和宏观调查资料来看:房屋基础质点振动速度达到GB6722-2003 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的下限20rnm/s 时,位于1 楼的天花板就有多块振落,此外,曾经有多个工程(其中有洞室爆破和城区大规模土岩控制爆破),发生了在实测爆破振动接近GB6722-2003 允许值时,发生吊灯脱落或房屋墙壁产生细微裂纹扩展现象。

爆破在水处理控制室及水泵中继控制室基础产生的质点振动速度值处于V 度地震的峰值速度范围,产生的震害现象与V 度地震所描述的震害现象一致。

爆破时观察发现,2#烟囱受爆破震动时,烟囱内的粉尘从烟囱上部裂缝中逸出,很明显受到了有害影响,好在该烟囱也即将拆除。

从烟囱爆破过程中的震害现象来看接近Ⅵ度,实测烟囱基础的质点震动速度也接近Ⅵ度地震的峰值速度下限。

从实测数据和宏观调查资料还可以得出:运行中的机电设备能承受超规范允许值的振动,其它工程实例也证明了这一点。

从以上监测资料和宏观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高耸建筑物定向倾倒触地产生的质点震动速度峰值所对应的震害现象与中国地震烈度表所描述的基本一致。

4、天然地震与爆破振动波形比较向家坝爆破安全监测期间经历了 2006 年 7 月 22 日、8 月 25 日和 29 日,盐津发生的三次地震, 监测区所在的水富县有明显震感。

云天化生活区 79 号楼六楼(13#)和 35 号楼一楼(17#)两测点为 24 小时监测点,3 次地震均记录到完整的震动波形,实测天然地震震动峰值见表 4-1。

表 4-1 盐津地震实测震动峰值日期 (时:分:秒) 7 月 22 日 (09:08:56)8 月 25 日 (13:47:32)8 月 29 日 (09:14:16)盐津二次地震均位于豆沙镇(北纬 28.0 度,东经 104.2 度),距离水富约 100km ,因此,17#测点(35 号楼一楼)的实测值可以代表整个云天化生活区和生产区的地表震动,也就是说,17#测点的实测 值可以代表 79 号楼一楼的振动情况。

从表 4-1 可以看出,随一楼的震动峰值增加,振动放大系 数增加,也可以说,振动能量越大,高楼的振动反应越强烈。

79 号楼长期统计得出的爆破振动 放大系数为 1.44,小于地震时的放大系数,说明同样震动峰值条件下,爆破振动危害要小一些。

从另一个方面米讲,震源能量越大,在不同距离上的同样震动量级产生的危害是不同的,如:1kg 炸药爆破,在 8m 处房屋基础产生了 5cm /s 的质点振动速度,1000kg 炸药爆破,在 100m 处房 屋基础同样产生了 5cm /s 的质点振动速度,而后者对房屋的危害要大得多。

图 5-1 和图 5-2 给出了云天化生活区 79 栋 6 楼的实测地震波和爆破震动波形,实测到的均是震 动响应,二者水平向的振动均大于竖直向震动,天然地震虽然总作用时间较长,达几十秒,但产 生相对较大震动的时间也仅为几秒钟。

由于爆破还产生了空气超压,在爆破震动响应过后,还产 生了空气超压引起的二次震动,爆破噪声也会对人们心理产生一定影响。

虽然爆破振动产生的危害要小一些,由于一般人们对天然地震的心理承受能力大于爆破振动的心 理承受能力,因此,有必要按多级设防的抗震设计思想中的“小震不坏”来进行爆破安全控制。

3.824.2 80 1.14 2.1 40 3.35 2.68 4.3 90 1.09 2.4 70 2.46 最大振速 (mm/s) 1.25 1# 频率 (Hz) 3.4 持续时间 (s) 30 最大振速 (mm/s) 0.78 2#频率 (Hz) 1.6 持续时间(s)21 振速比值 1#/2# (放大系数) 1.60 5、结束语(1)城区大规模土岩爆破震动和高耸建筑物拆除爆破定向倾倒产生的触地震动峰值范围与对应的 震害现象与中国地震烈度表描述的基本一致;(2)应按多级设防的抗震设计思想中的“小震不坏”来确定爆破质点振动允许标准,即按众值地震 烈度(基本地震烈度降 2 度)来确定爆破振动允许标准范围;(3)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按Ⅵ度设防,爆破应按Ⅳ度地震的允许值进行安全控制,建筑物基础的 允许振动速度(水平向)仅为 1Omm /s ~20mm /s ,爆破近区取上限,远区取下限:地震基本烈度 Ⅶ度以上高烈度区可按 GB6722-2003 中表 4 的规定进行爆破安全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