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解释

合集下载

各项经营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各项经营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各项经营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经营指标是用来评估企业经营状况和绩效的量化指标。

通过分析和计算这些指标,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运营效率等关键方面,以便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经营指标,并说明其计算公式。

1. 销售额(Sales):销售额是企业在一定时间段内通过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总收入。

销售额可以衡量企业的市场份额和销售业绩。

计算公式如下:销售额=单位售价×销售数量2. 毛利润(Gross Profit):毛利润是企业销售额减去与销售直接相关的成本,用来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

计算公式如下:毛利润=销售额-销售成本3. 净利润(Net Profit):净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时间段内,扣除销售成本、管理费用、税收等后所得到的盈利额。

净利润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计算公式如下:净利润=毛利润-营业费用-税收4. 资产回报率(Return on Assets,ROA):资产回报率是用于评估企业资产利用效率和盈利能力的指标。

计算公式如下:资产回报率=净利润/总资产5. 存货周转率(Inventory Turnover):存货周转率是用来衡量企业存货管理和资金利用效率的指标。

计算公式如下:存货周转率=销售额/平均存货6. 应收账款周转率(Accounts Receivable Turnover):应收账款周转率是衡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和资金回收能力的指标。

计算公式如下:应收账款周转率=出售商品或服务所得的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7. 总资产周转率(Total Asset Turnover):总资产周转率是用来衡量企业资产利用效率的指标,即衡量企业每单位资产产生的销售收入。

计算公式如下:总资产周转率=销售额/平均总资产8. 资本收益率(Return on Equity,ROE):资本收益率是用来衡量企业投资回报的指标,即衡量企业在投入一单位资金后所获得的收益。

计算公式如下: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经营指标及其计算公式,不同企业和行业可能会有其他特定的指标和公式。

产业化统计指标解释

产业化统计指标解释

产业化统计指标解释1.产业结构比重:产业结构比重指的是一个地区或国家不同产业在GDP中的比例。

常见的分类包括第一产业(农业、林业、渔业)、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

产业结构比重的变化可以反映一个经济体从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转型的情况。

2.工业化水平:工业化水平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工业部门在经济中的比重。

工业化水平高表示工业部门对经济的贡献较大,反之则表示农业或服务业对经济贡献较大。

工业化水平的提高通常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的加速。

3.劳动力结构:劳动力结构是指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中的分布情况。

它描述了一个经济体中农民工、蓝领工人和白领工人的比例。

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一个经济体的产业结构变化和劳动力的结构调整。

4.投资结构:投资结构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不同产业领域的投资比例。

投资结构的变化可以反映出投资者对不同产业发展前景的判断。

例如,如果高技术产业的投资比例增加,可能表示投资者对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

5.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规模和速度。

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水平可以反映出一个地区或国家对工业化进程的支持程度。

例如,高速公路、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和速度。

6.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投入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在科研领域的投资额度。

科技创新投入的增加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

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也可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从而提高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7.技术进步水平:技术进步水平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在生产技术、管理技术以及产品和服务创新方面的发展水平。

技术进步的水平直接影响到一个经济体整体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并推动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总之,产业化统计指标是评估一个地区或国家产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动态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和比较,可以了解经济结构的演变和产业发展的趋势,从而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指标的分类体系,核心指标,重要指标 ,一般指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指标的分类体系,核心指标,重要指标 ,一般指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4.综合性和综合评估:重要指标应该能够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给出一个全面的评估结果。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复杂性。例如,在教育领域,综合素质评价是一个重要指标,因为它可以综合考虑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和表现。
通过以上的影响因素的考虑,我们可以筛选出一些与特定问题或领域关联性强、敏感性高、数据可靠性好、可综合评估的重要指标。这些重要指标能够帮助我们做出更准确、更可靠的决策和评估。
2.3重要指标
2.3.1影响因素和关联性
在指标的分类体系中,重要指标是一类具有较高权重和广泛应用的指标。它们通常与我们关心的主要问题或目标密切相关,并对决策和评估具有重要影响。
重要指标的选取需要考虑多个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关联性:重要指标应该与我们追求的目标密切相关。比如,在经济领域,GDP是一个重要指标,因为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总体水平。
3.研究重要指标:重要指标是对特定问题或者问题领域的关键性指标,它们能够反映出影响因素和关联性。我们将分析重要指标的影响因素和关联性,探讨监测和应用重要指标的案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重要指标。
4.研究一般指标:一般指标是广泛运用于不同领域和问题的指标,它们可以提供一般性的信息和参考。我们将定义和划定一般指标的范围,探讨使用场景和局限性,帮助读者了解一般指标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1)功能分类法:按照指标的功能和用途进行分类,如评估指标、监测指标、控制指标等。
(2)层次分类法:按照指标所涉及的层次进行分类,如宏观指标、中观指标、微观指标等。
(3)领域分类法:按照指标所应用的领域进行分类,如经济指标、环境指标、教育指标等。
(4)性质分类法:按照指标的性质和特征进行分类,如定量指标、定性指标、综合指标等。
此外,核心指标还可以用作评估和对比不同组织、地区或国家在特定领域的绩效和发展情况。通过对核心指标的比较和分析,可以识别出优势和问题,并为改进和优化提供参考和依据。

交通量主要指标解释

交通量主要指标解释

交通量主要指标解释主要指标解释(⼀) 交通量及交通量调查1.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公路某⼀断⾯的实际车辆数。

计算单位:辆/⼩时或辆/⽇。

由于交通量具有时间分布的不均匀性,需以时间平均值来确定同⼀衡量基准。

按照不同的时间取值,在本制度中使⽤了以下交通量概念:平均⽇交通量ADT:观测期间的交通量总数除以观测天数。

⽉平均⽇交通量MADT:⽉交通量总数除以当⽉的天数。

年平均⽇交通量AADT:全年交通量总和除以全年总天数。

2.交通量调查是指对选定公路的某路段的交通流量及其特性的调查。

通过交通量调查可掌握公路⽹、各条路线、各路段交通流量的⼤⼩、构成、时间分布、空间分布、道路拥挤状况等特性。

交通量调查分为连续式调查和间隙式调查。

每年分⼩时不间断进⾏的交通量调查称为连续式交通量调查。

按规定的时间定期进⾏的交通量调查称为间隙式交通量调查。

(⼆) 车型分类及折算系数在交通量调查中,应按不同车型进⾏交通量分类统计。

为准确衡量道路的通⾏能⼒,还需要把不同车型的交通量换算为标准车当量交通量。

交通量调查中,⽬前按表1规定划分车辆类型。

交通量观测时,应采⽤⾃然车量数(⾃然数)计量。

在统计分析中,可根据需要采⽤⾃然车辆数及换算标准车当量数(当量数)计量。

⾃然车辆数的单位以V表⽰;换算标准中型车当量数的单位以MTE 表⽰;换算标准⼩客车当量数的单位以PCE表⽰。

标准中型车指解放CA-1013型载货汽车;标准⼩客车指桑塔纳型⼩矫车。

公路交通量换算标准车当量数⼀般应以标准中型车当量数计算。

但在单独评价⾼速公路交通量时,可根据需要采⽤标准⼩汽车当量数计算。

各类车辆换算成当量车的换算系数见表2。

(三) 路况资料路况资料是计算公路通⾏能⼒的重要依据,在本制度中需⽤公路路⾯宽度、路基宽度、技术等级、桩号和观测路段长度及起讫点名称等路况资料。

本制度中的路⾯宽度、路基宽度和技术等级等,是指在对应观测路段的各技术等级分段中,其⾥程最长路段的对应路⾯宽度、路基宽度和技术等级。

PSY指标详细解释(完整)

PSY指标详细解释(完整)
4.当PSY指标百分比值<10,是极度超卖.抢反弹地机会相对提高,此时为短期较佳地买进时机;
如果PSY指标百分比值>90,是极度超买.此时为短期卖出地有利 时机.
5.当PSY曲线和PSYMA曲线同时向上运行时,为买入时机;相 反,当PSY曲线与PSYMA曲线同时向下运行时,为卖出时机.而当PSY曲线向 上突破PSYMAS线时,为买入时机;相反,当PSY曲线向下跌破PSYMA曲线后,为卖出时机.jLBHrnAlLg
2、PSY值大于50为PSY指标地多方区域,说明N日内上涨地 天数大于下跌地天数,多方占主导地位,投资者可持股待
涨.EmxvxOtOco
3、PSY值小于50为PSY指标地空方区域,说明N日内上涨地 天数小于下跌地天数,空方占主导地位,投资者宜持币观
望.SixE2yXPq5
4、PSY在50左右徘徊,则反映近期股票指数或股价上涨地天 数与下跌地天数基本相等,多空力量维持平衡,投资者以观望为
7.当PSY曲线和PSYMAS线再度同时向上延伸时,投资者应持股待涨;
当PSY曲线在PSYMAJ线下方运行时,投资者应持币观望.LDAYtRyKfE
8.当PSY曲线和PSYMAS线始终交织在一起,于一个波动幅度不大地空 间内运动时,预示着股价处于盘整地格局中,投资者应以观望为主.Zzz6ZB2Ltk注意要点
2.PSY指标在25〜75之间为常态分布.
PSY指标主要反映市场心理地超买超卖,因此,当心理线指标在常态区域
内上下移动时,一般应持观望态度•
3.PSY指标超过75或低于25时,
表明股价开始步入超买区或超卖区,此时需要留心其动向•当PSY指标百 分比值超过83或低于17时,表明市场出现超买区或超卖区,价位回跌或回升 地机会增加,投资者应该准备卖出或买进,不必在意是否出现第二次信号•这 种情况在个股中比较多见.5PCzVD7HxA

电厂各项指标解释及公式

电厂各项指标解释及公式

电厂各项指标解释目录一、发电设备能力 (1)1、发电设备容量: (1)2、期末发电设备容量 (1)3、期末发电设备综合可能出力 (1)4、发电设备实际可能出力 (1)5、股权比例 (1)二、供热生产能力 (2)1、供热生产能力 (2)2、供热机组容量 (2)3、锅炉生产能力 (2)4、期末锅炉设备容量 (2)5、锅炉平均容量 (2)6、期末锅炉可能出力 (3)7、期末锅炉实际可能出力 (3)三、产量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1、发电量 (3)2、基本(合约)电价 (3)3、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 (3)4、发电设备平均容量 (4)5、最高负荷 (4)6、发电最低负荷 (4)7、平均负荷 (4)8、负荷率 (4)9、发电用厂用电量 (5)10、发电厂用电率 (5)11、综合厂用电量 (5)12、综合厂用电率 (5)13、上网电量 (5)14、扣罚电量 (6)15、奖励电量 (6)16、购网电量 (6)17、售电量 (6)18、标准煤量 (6)19、发电用标准煤量 (7)20、低位发热量 (7)21、发电标准煤耗 (7)22、供电标准煤耗 (7)23、发电用原煤量 (7)24、发电燃油耗(发电燃油耗率) (8)25、发电燃气耗(发电燃气耗率) (8)26、发电原煤耗 (8)27、非生产用煤量 (8)28、煤损率 (8)29、供热量 (8)30、供热厂用电率 (9)31、发电(供热)水耗率 (10)32、供热耗用标准煤量 (10)33、供热负荷 (11)34、供热标准煤耗 (11)35、供热原煤耗 (11)36、供热燃油耗 (11)37、供热燃气耗 (11)38、热电比 (11)39、电力生产总成本 (11)40、发电单位成本(元/兆瓦时) (12)41、售电单位成本 (12)42、供热单位成本(元/吉焦) (12)43、发电单位燃料成本(元/兆瓦时) (12)44、利润总额 (12)45、职工平均人数 (12)46、现价总产值 (12)47、不变价总产值 (12)48、电力工业增加值 (13)四、电、热费指标 (14)1、应收电费 (14)2、实收电费 (14)3、电费回收率 (14)4、往年陈欠电费 (14)5、本月回收陈欠电费 (14)6、本月陈欠电费回收率 (14)7、本年累计回收陈欠电费 (14)8、陈欠电费余额 (15)9、本年新欠电费 (15)10、本月回收新欠电费 (15)11、欠电费总额 (15)12、应收热费 (15)13、实收热费 (15)14、热费回收率 (15)15、往年陈欠热费 (15)16、本月回收陈欠热费 (15)17、本月陈欠热费回收率 (15)18、本年累计回收陈欠热费 (15)19、陈欠热费余额 (16)20、本年新欠热费 (16)21、本月回收新欠热费 (16)22、欠热费总额 (16)五、可靠性指标 (16)1、运行小时 (16)2、备用小时 (16)3、计划停运小时 (16)4、非计划停运小时 (16)5、统计时期小时 (17)6、可用小时 (17)7、强迫停运小时 (17)8、发电设备可调小时 (17)9、可用系数(%) (17)10、发电设备等效可用系数(%) (17)11、强迫停运率(%) (18)12、调峰系数 (18)13、可调系数 (18)14、冷态、热态启动 (18)六、水库调度情况 (18)1、正常高水位: (18)2、死水位: (18)3、有效库容: (18)4、防洪水位: (18)5、防洪限制水位: (19)6、总库容: (19)7、水头: (19)8、发电用水量: (19)9、发电耗水率: (19)10、水量利用率: (19)11、保证出力: (19)七、发供电设备考核统计指标 (19)1、发(供)电设备完好率 (19)2、发(供)电设备事故率 (20)3、发(供)电设备占用人数 (20)八、电能效率指标 (20)1、汽轮发电机组热耗率 (20)2、汽轮机的汽耗率 (21)3、汽轮发电机组(绝对)电效率 (22)4、管道效率 (22)5、锅炉效率 (22)6、发电热效率 (24)7、供热热效率 (24)8、热电厂全厂热效率 (24)九、火电厂技术经济小指标 (24)1、主蒸汽压力 (24)2、主蒸汽温度 (24)3、排汽温度 (25)4、高加投入率 (25)5、锅炉平均蒸发量 (25)6、发电机漏氢率 (25)7、自动投入率 (25)8、排烟温度 (26)9、烟气含氧量 (26)10、冷风温度 (26)11、飞灰可燃物 (26)12、灰渣可燃物 (26)13、漏煤损失 (26)14、真空度 (26)15、凝汽器端差 (26)16、凝结水过冷度 (27)17、循环水入口温度 (27)18、给水温度 (27)19、排污率 (27)20、汽水损失率 (27)21、补给水率 (28)22、给水泵用电单耗 (28)23、循环水泵耗电率 (28)24、磨煤机用电单耗 (28)25、排粉机用电单耗 (28)26、送风机用电单耗 (28)27、引风机用电率耗 (28)28、除灰用电单耗 (28)29、输煤用电单耗 (29)30、制水用电单耗 (29)31、灰份 (29)32、挥发份 (29)33、空气预热器漏风率 (29)1、 发电设备容量:发电设备容量是从设备的构造和经济运行条件考虑的最大长期生产能力,设备容量是由该设备的设计所决定的,并且标明在设备的铭牌上,亦称铭牌容量。

财务指标解释

财务指标解释

财务指标解释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该指标反映短期偿债能力,一般认为生产企业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是2;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一般认为是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周转速度。

2、速动比率 =(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一般认为企业合理的最低速动比率是1。

影响速动比率的可信度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

3、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该指标反映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得来的。

4、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该指标从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动态角度对企业的实际偿债能力进行考察,反映本期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足以抵付流动负债的倍数。

5、强制性现金支付比率=现金流入总额/(经营现金流出量+偿还债务本息付现)该指标反映企业是否有足够的现金应付必须发生的偿还债务、支付业务活动费用等项支出。

在持续不断的业务活动过程中,企业的现金流入量至少应满足业务活动支出和偿还债务。

这一比率越大,其现金支付能力就越强。

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周转率=销售成本/预付账款平均余额应付帐款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应付帐款预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预收账款平均余额8、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平均资产总额=(资产总额年初数+资产总额年末数)/2一般情况下,总资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越高。

9、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销售收入10、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成本费用总额=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为取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越小,成本费用控制得越好,盈利能力越强。

11、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益越好,整个企业盈利能力越强。

12、销售收入增长率=(销售收入年末数-销售收入年初额)/销售收入年初数13、净利润增长率=(净利润年末数-净利润年初额)/净利润年初数14、利息保障倍数=(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财务指标 指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财务指标 指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财务指标指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财务指标是评估一个企业或机构财务状况的重要工具之一。

财务指标通过量化分析企业的财务数据,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效益等重要方面。

通过对财务指标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层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判断企业发展的趋势,并指导管理层制定正确的战略决策。

财务指标通常基于企业的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这些财务报表所包含的数据经过整理和加工,通过一系列计算和比较,形成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财务指标,从而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财务指标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如盈利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运营能力指标等。

每个类别的指标都有其特定的计算方法和含义,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指标,可以全面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在实际应用中,财务指标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的财务管理、投资决策、融资决策等领域。

通过对财务指标的分析,管理层可以及时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发现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投资者可以通过财务指标评估企业的投资价值,决定是否进行投资。

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进行贷款审批时,也会参考借款企业的财务指标,评估其偿还能力。

尽管财务指标在企业管理和投资决策中具有重要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财务指标只是一个参考工具,不能单一地反映企业的全部情况。

在使用财务指标时,还需要结合企业的具体业务和市场环境进行综合分析。

通过对财务指标的合理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和投资者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增加投资回报率。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财务指标展开讨论,并对其定义、作用、常见类型以及重要性进行深入分析。

文章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将首先提供对于财务指标的概述,明确财务指标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然后,介绍本文的结构和目的,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导读。

正文部分将详细探讨财务指标的定义和作用。

首先,我们将给出对财务指标的准确定义,并解释其在财务决策中的实际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指标解释1.园林绿化管理机构指由城市(县、镇)人民政府设置的指导、管理本行政区域规划区范围内城市园林和城市绿化的行政主管部门。

2.城市绿线管理城市绿线是城市中各类绿地范围的管理控制界线。

城市绿线管理是指城市按照《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2号)和《城市绿线划定技术规范》(GB/T51163-2016)要求划定并严格控制管理。

3.城市园林绿化制度建设指在城市政府及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等主管部门颁布实施的与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建设、管养相关的法规制度、标准规范等。

纳入考评的园林绿化制度主要包括绿线管理、绿地建设及养护管理、城市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古树名木保护、义务植树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4.城市数字化管理指城市园林绿化、道路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包含地面及地下设施)实施数字化管理的状况及效果,包括数字化管理体系建设、运行管理及效果评估等。

城市园林绿化专项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指建立城市园林绿化数字化信息库及监管平台等,利用遥感或其他动态信息对城市各类绿地进行实时监管。

5.公众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满意率本考核指标是针对市民群众对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建设与管养的满意程度进行抽查评估。

抽查方式为随机抽查,抽查比例不低于城市人口的千分之一。

计算方法:公众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满意度(%)=城市园林绿化满意度总分(M)大于等于8分的公众人数(人)/城市园林绿化满意度调查被抽查公众的总人数(人)×100%。

注:满意度总分为10分。

6.建成区绿化覆盖率(1)城市建成区是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配套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区域。

城市建成区界线的划定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不能突破城市规划建设用地的范围,且形态相对完整。

(2)绿化覆盖面积是指城市中乔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包括屋顶绿化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以及零星树木的垂直投影面积,乔木树冠下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以及灌木树冠下的草本植物垂直投影面积均不能重复计算。

计算方法: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建成区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km2)/建成区面积(km2)×100%7.建成区绿地率计算方法:建成区绿地率(%)=建成区各类城市绿地面积(km2)/建成区面积(km2)×100%考核说明:允许将建成区内、建设用地外的部分“其它绿地”面积纳入建成区绿地率统计,但纳入统计的“其他绿地”面积不应超过建设用地内各类城市绿地总面积的20%;且纳入统计的“其他绿地”应与城市建设用地相毗邻。

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公园绿地指向公众开放,具有游憩、生态、景观、文教和应急避险等功能,有一定游憩和服务设施的绿地。

公园绿地的统计方式应以现行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为主要依据,不得超出该标准中各类公园绿地的范畴,不得将建设用地之外的绿地纳入公园绿地面积统计。

计算方法: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m2/人)=公园绿地面积(m2)/建成区内的城区人口数量(人)考核说明:(1)关于水面的统计,公园绿地中纳入到城市建设用地内的水面计入公园绿地统计,未纳入城市建设用地的水面一律不计入公园绿地统计。

(2)人口数量按照建成区内的城区人口计算。

按照《全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要求,从2006年起,城区人口包括公安部门的户籍人口和暂住人口。

9.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计算方法: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的居住用地面积(hm2)/居住用地总面积(hm2)×100%考核说明:(1)公园绿地按现行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统计,其中社区公园包括居住区公园和小区游园。

(2)对设市城市,5000㎡(含)以上的公园绿地按照500m服务半径考核,2000(含)-5000㎡的公园绿地按照300m服务半径考核;历史文化街区采用1000㎡(含)以上的公园绿地按照300m服务半径考核;对县城,1000-2000㎡(含)的公园绿地按照300m服务半径考核;2000㎡以上公园绿地按500m服务半径考核。

(3)公园绿地服务半径应以公园各边界起算。

10.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中乔、灌木所占比率计算方法: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中乔灌木所占比率(%)=建成区乔灌木的垂直投影面积(hm2)/建成区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hm2)×100%11.城市各城区绿地率最低值计算方法:城市各城区绿地率(%)=城市各城区建成区内各类城市绿地面积(km2)/城市各城区的建成区面积(km2)×100%考核说明:(1)未设区城市应按建成区绿地率进行评价;(2)历史文化街区可不计入各城区面积和各城区绿地面积统计范围。

12.城市各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最低值计算方法:城市各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m2/人)=城市各城区建成区内公园绿地面积(m2)/城市各城区的常住人口数量(人)考核说明:(1)未设区城市应按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评价;(2)历史文化街区面积超过所在城区面积50%以上的城区可不纳入城市各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最低值评价。

13.园林式居住区(单位)达标率(%)或年提升率(%)计算方法:园林式居住区(单位)达标率(%)=建成区内园林式居住区(单位)的数量(个)/建成区范围内居住区(单位)总数量(个)×100% 园林式居住区(单位)年提升率(%)=建成区内每年新增园林式居住区(单位)的数量(个)/建成区范围内总居住区(单位)总数量(个)×100%考核说明:园林式居住区(单位)的标准详见《园林式居住区(单位)标准》;园林式居住区(单位)考核管理办法各地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研究制定。

14.城市道路绿地达标率按照现行的《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要求,道路绿地率达到以下标准的纳入达标统计: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红线宽度在40m~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为达标。

计算方法:城市道路绿地达标率(%)=绿地率达标的城市道路长度(km)/城市道路总长度(km)×100%考核说明:(1)道路绿地率是指道路红线范围内各种绿带宽度之和占总宽度的百分比。

(2)考虑到数据统计的难度和一些特殊情况,道路红线宽度小于12米的城市道路和历史传统街区,不纳入评价范围。

15.城市防护绿地实施率防护绿地是为了满足城市对卫生、隔离、安全要求而设置的,其功能是对自然灾害、城市公害等起到一定的防护或减弱作用,不宜兼作公园绿地使用。

城市防护绿地实施率是指依《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建成区内已建成的防护绿地面积占建成区内防护绿地规划总面积的比例。

计算方法:城市防护绿地实施率(%)=城市建成区内已建成的防护绿地面积(hm2)/城市建成区内防护绿地规划总面积(hm2)×100%16.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综合评价值指标解释:是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水平、城市园林绿地养护管理水平、城市绿地功能实现水平、城市绿地景观水平及城市绿地人文特性(文化性、艺术性和地域特色性)进行综合评价。

该指标由实地考查专家组负责按抽样统计法现场考查、评估、打分、核算;最终结果以住房城乡建设部专家考查组的综合评价值为准。

计算方法:E综合=E综1×0.2+E综2×0.2+E综3×0.2+E综4×0.2+E综5×0.217.公园建设管理规范化公园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维修管养及运行管理符合《公园设计规范》以及国家和地方现行的公园管理条例等法规规章。

其中:(1)根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历史名园是体现一定历史时期代表性的造园艺术,需要特别保护的园林。

(2)根据《国家重点公园评价标准》,国家重点公园是指具有重要影响和较高价值,且在全国有典型性、示范性或代表性的公园。

18.公园免费开放率计算方法:公园免费开放率(%)=城市建成区内免费开放的公园数量(个)/城市建成区内公园总数量(个)×100%考核说明:(1)公园指具有良好的园林环境、较完善的设施,具有游憩、生态、景观、文教和应急避险等功能并向公众开放的场所。

(2)历史名园、动物园等特殊公园不列入考核范围。

19.绿道指以自然要素为依托和构成基础,串联城乡游憩、休闲等绿色开敞空间, 以游憩、健身为主,兼具市民绿色出行和生物迁徙等功能的廊道。

20.古树名木和后备资源保护(1)根据《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古树是指树龄在一百年以上(含)的树木,名木是指国内外稀有的以及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及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

(2)古树后备资源是指城市绿地中树龄50(含)—99年的乔灌木(包括木本花卉)。

21.城市生态评估指坚持以城市生态系统为对象,以恢复、完善和提升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目标,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山体、河流、湿地、绿地、林地等生态空间开展摸底普查,分析城市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及生态退化主要原因,分级分类梳理,并据此识别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确定城市生态修复的重点区域,列出实施城市生态修复的项目清单及其优先等级。

基本路径:现状调查→问题梳理和分析→生态安全格局识别→分类分级确定实施生态修复任务的优先次序和空间区域→确定生态修复项目和四至坐标。

22.城市生态修复指合理保护城市自然资源的前提下,采取自然恢复、人工修复的方法,优化城市绿地系统等生态空间布局,修复城市中被破坏且不能自我恢复的山体、水体、植被等,修复和再利用城市废弃地,实现城市生态系统净化环境、调节气候与水文、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建设方式。

23.综合物种指数(1)综合物种指数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衡量一个地区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与恢复水平。

本指标选择代表性的动植物(鸟类、鱼类和植物)作为衡量城市物种多样性的标准。

综合物种指数为单项物种指数的平均值。

计算方法:其中,H为综合物种指数,Pi 为单项物种指数,Nbi为城市建成区内该类物种数,Ni为市域范围内该类物种总数。

本指标选择代表性的动植物(鸟类、鱼类和植物)作为衡量城市物种多样性的标准。

n=3,i=1,2,3,分别代表鸟类、鱼类和植物。

鸟类、鱼类均以自然环境中生存的种类计算,人工饲养者不计。

(2)本地木本植物指数本地木本植物应包括:①在本地自然生长的野生木本植物种及其衍生品种;②归化种(非本地原生,但已逸生)及其衍生品种;③驯化种(非本地原生,但在本地正常生长,并且完成其生活史的植物种类)及其衍生品种,不包括标本园、种质资源圃、科研引种试验的木本植物种类。

计算方法:本地木本植物指数=本地木本植物物种数(种)/木本植物物种总数(种)考核说明:纳入本地木本植物种类统计的每种本地植物应符合在建成区每种种植数量不应小于50株的群体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