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二)

合集下载

系统软件测试报告

系统软件测试报告

系统软件测试报告1. 引言系统软件测试报告是对系统软件测试活动的总结和评估,旨在提供对系统软件质量和稳定性的评估结果。

本报告将对测试目标、测试环境、测试方法、测试结果以及问题和建议进行详细说明。

2. 测试目标系统软件测试的目标是验证系统软件的功能、性能、安全性和稳定性,确保系统在各种条件下都能正常运行并满足用户需求。

具体的测试目标包括:- 验证系统的功能是否符合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要求;- 评估系统的性能,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等指标;- 检测系统的安全性,防止潜在的安全风险;- 确保系统的稳定性,避免崩溃和数据丢失。

3. 测试环境为了进行系统软件测试,我们搭建了以下测试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10- 测试工具:Junit、Selenium、LoadRunner- 测试设备:PC、移动设备- 测试数据: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和实际场景生成的测试数据4. 测试方法系统软件测试采用了以下测试方法:- 单元测试:对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独立测试,验证其功能是否正常;- 集成测试:将各个模块组合起来进行测试,验证模块之间的接口是否正常;- 系统测试: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测试,验证系统的功能、性能和安全性;- 性能测试:通过模拟用户并发访问系统,评估系统的性能指标;- 安全测试:模拟各种攻击场景,检测系统的安全性。

5. 测试结果经过系统软件测试,我们得到了以下测试结果:- 功能测试:系统的各项功能均符合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要求,未发现功能缺陷;- 性能测试:系统在1000个并发用户访问下,平均响应时间为2秒,吞吐量为1000次/分钟;- 安全测试:系统经受住了各种攻击场景的测试,未发现安全漏洞;- 稳定性测试:系统在连续运行72小时后未出现崩溃或数据丢失情况。

6. 问题和建议在系统软件测试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以下建议:- 在某些情况下,系统响应时间较长,建议优化代码和数据库查询语句,提升系统性能;- 部分用户反馈界面布局不够友好,建议进行界面优化,提升用户体验;- 部分功能存在边界情况下的异常处理不完善,建议对异常情况进行更全面的测试和处理。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通用模板)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通用模板)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通用模板)软件系统测试报告报告摘要本次测试是针对某软件系统进行的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安全测试。

测试结果显示,软件系统在功能方面表现稳定,性能方面速度快,且符合预期结果。

安全方面存在一定隐患,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加强安全措施。

本报告提供了详细测试结果和建议。

测试目标1.功能测试2.性能测试3.安全测试测试环境硬件环境:CPUIntel(R)Core(TM)****************,16GB 内存,500GB SSD硬盘软件环境:Windows 10操作系统,Google Chrome浏览器,Python 3.7开发环境,Selenium测试库测试准备在进行测试前,测试人员需要对系统进行调试和优化,确保系统可以正常运行。

测试前,我们需要准备好以下内容:1.需求文档2.测试计划3.测试用例4.测试数据5.测试环境6.测试人员测试过程1.功能测试功能测试针对系统规定的功能,测试覆盖全面,包括功能完整性、正确性、兼容性、易用性等方面。

测试过程使用了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两种方法。

黑盒测试:黑盒测试是一种测试方法,忽略程序内部逻辑操作的过程,只考虑程序的输入输出行为特征,从系统接口和用户界面来进行测试。

白盒测试:白盒测试是针对程序代码和内部逻辑的测试方法,根据程序结构进行测试,针对程序中的路径、语句、分支等详细信息进行测试。

本次测试采用了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功能测试,测试结果显示系统功能正常。

具体测试覆盖如下:1.用户登录功能:测试用户登录功能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2.用户注册功能:测试用户注册流程的通畅性和有效性。

3.首页展示功能:测试首页展示各类信息的完整性和优化程度。

4.信息发布功能:测试信息发布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5.消息通知功能:测试用户收到消息的通知准确性和及时性。

2.性能测试性能测试是指对系统执行过程中的速度、响应时间、存储、吞吐量和稳定性进行测试,并确认是否满足系统所需的性能要求。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详细完整版)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详细完整版)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一、引言1.介绍测试报告的目的和范围。

2.提供背景信息,包括测试的软件系统名称、版本号等。

二、测试概要1.总结测试的目标、方法和策略。

2.列出测试的范围、时间和资源等。

三、测试环境1.描述测试过程中使用的硬件和软件环境。

2.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浏览器、网络环境等。

四、测试用例设计1.说明测试用例设计的方法和准则。

2.列出测试用例的编号、名称、描述和预期结果等。

五、功能测试1.对软件系统的功能进行测试。

2.根据测试用例执行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3.包括功能验证、边界条件测试、异常处理测试等。

六、性能测试1.对软件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

2.包括负载测试、压力测试、响应时间测试等。

3.记录性能测试结果和相关指标。

七、安全性测试1.对软件系统的安全性进行测试。

2.包括身份验证、权限控制、数据加密等。

3.记录安全性测试结果和发现的安全漏洞。

八、兼容性测试1.对软件系统的兼容性进行测试。

2.测试在不同的操作系统、浏览器和设备上的表现。

3.记录兼容性测试结果和发现的兼容性问题。

九、可靠性测试1.对软件系统的可靠性进行测试。

2.测试软件系统的稳定性和容错能力。

3.记录可靠性测试结果和发现的可靠性问题。

十、用户界面测试1.对软件系统的用户界面进行测试。

2.测试界面的布局、样式、交互和易用性。

3.记录用户界面测试结果和发现的界面问题。

十一、测试总结1.总结测试过程中的主要发现和问题。

2.综合评估软件系统的测试结果。

3.提出改进建议和优化措施。

十二、附录1.包括测试用例清单、测试数据和日志等。

2.提供其他补充信息,如测试团队成员和联系方式。

通过编写这样一个详细完整的软件系统测试报告,可以记录测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帮助开发团队和项目经理评估软件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提供改进建议和优化措施。

同时,测试报告也是与客户和利益相关者沟通的重要工具,传达测试结果和验证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软件测试报告范例2篇

软件测试报告范例2篇

软件测试报告范例2篇软件测试报告范例一:一、测试背景本次测试的软件为一款名为“XX酒店管理系统”的酒店客房管理软件,主要用于酒店客房管理与预定等业务。

系统的开发方为XX软件有限公司,本次测试由我们的测试团队负责。

二、测试目的本次测试的目的主要是验证该软件在各种场景下的稳定性,包括但不限于:1. 系统与数据库的兼容性。

2. 用户在登录、预订、入住、退房等各环节的操作流程的稳定性。

3. 系统在高并发情况下的稳定性。

三、测试环境1. 硬件环境:CPU:********************内存:16GB DDR4硬盘:2TB SATA III 硬盘显卡:NVIDIA GeForce GTX 10802. 软件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10 专业版数据库:MySQL 5.7Web 服务器:Apache 2.4.25开发语言:PHP 7.2四、测试用例本次测试共设计了100个测试用例,主要包括以下场景:1. 用户登录页面测试。

2. 用户在首页浏览、预订、查看订单等功能测试。

3. 模拟多用户同时进行预订等高并发场景测试。

五、测试结果经过测试,该软件的表现比较稳定,基本可以满足在一般情况下的使用需求。

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登录界面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页面错误,需要刷新才能正常登录;订单查询功能在高并发情况下会出现数据丢失等问题。

具体的测试结果如下:1. 总体表现:总共进行了1,000次测试,其中:测试通过:990次测试失败:10次测试通过率为99%。

2. 登录界面测试:测试用例设计了10个,其中:测试通过:7个测试失败:3个测试通过率为70%。

3. 预订、查询订单及其他核心功能测试:测试用例设计了60个,其中:测试通过:57个测试失败:3个测试通过率为95%。

4. 高并发下的测试:测试用例设计了30个,其中:测试通过:26个测试失败:4个测试通过率为87%。

六、问题总结及建议1. 登录页面出现错误需要刷新才能正常登录。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通用模板)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通用模板)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通用模板)软件系统测试报告(通用模板)1. 测试摘要在本测试报告中,我们对软件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和评估。

本测试报告旨在总结测试的目的、范围、方法、结果和建议。

2. 测试目标本次测试的目标是评估软件系统的功能、性能、易用性和安全性,并发现并报告任何缺陷或问题。

通过测试,我们希望确保软件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和预期。

3. 测试范围在本次测试中,我们对软件系统的所有核心功能进行了测试。

测试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功能测试:验证系统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中定义的功能正常工作。

- 性能测试:测试系统的响应时间、吞吐量和并发性能,以评估其性能是否达到预期要求。

- 用户界面测试:评估系统的易用性、用户体验和界面的整体设计。

- 安全性测试:发现系统的潜在安全漏洞,并提供改进建议。

4. 测试方法我们采用了以下测试方法来评估软件系统的性能和质量:- 黑盒测试:根据系统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测试员作为终端用户,通过输入预定义的输入数据,验证系统的输出结果是否符合预期。

- 白盒测试:对系统的内部结构和代码进行评估,以发现可能存在的逻辑错误和缺陷。

- 性能测试:通过模拟真实的负载和并发用户,测试系统的性能是否达到预期要求。

- 安全性测试:使用常见的安全攻击方法,评估系统的安全性和抵御能力。

5. 测试结果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潜在的缺陷。

总体而言,软件系统表现良好,符合用户的期望。

以下是我们在测试中发现的一些重要问题:- 功能缺陷:部分功能未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要求正常工作。

- 性能问题:系统在高负载和并发用户情况下响应时间较慢。

- 用户界面不友好:用户界面设计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用户的体验。

- 安全漏洞:系统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如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6. 改进建议基于我们的测试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以改善软件系统的质量和性能:- 修复功能缺陷:开发团队应根据测试报告中提供的详细说明,修复所有功能缺陷,并确保系统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要求工作。

软件测试实验二实验报告

软件测试实验二实验报告

软件测试实验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软件测试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熟悉并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方法和技术,通过对一个具体软件系统的测试,发现软件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提高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二、实验环境1、操作系统:Windows 102、测试工具:Jmeter、Selenium、Bugzilla3、开发语言:Java4、数据库:MySQL三、实验内容1、功能测试对软件的登录功能进行测试,包括输入正确和错误的用户名、密码,验证登录是否成功以及相应的提示信息是否准确。

测试软件的注册功能,检查输入的各项信息是否符合要求,如用户名长度、密码强度等。

对软件的搜索功能进行测试,输入不同的关键词,检查搜索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性能测试使用 Jmeter 工具对软件的并发性能进行测试,模拟多个用户同时登录、搜索等操作,观察系统的响应时间、吞吐量等性能指标。

对软件的数据库操作性能进行测试,包括插入、查询、更新和删除数据,检查数据库的响应时间和资源占用情况。

3、兼容性测试在不同的浏览器(如 Chrome、Firefox、IE 等)上运行软件,检查界面显示和功能是否正常。

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如 Windows、Mac OS、Linux 等)上安装和运行软件,验证其兼容性。

4、安全测试对软件的用户认证和授权机制进行测试,检查是否存在未授权访问和越权操作的情况。

测试软件对 SQL 注入、XSS 攻击等常见安全漏洞的防范能力。

四、实验步骤1、功能测试步骤打开软件登录页面,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按钮,观察是否成功登录并跳转到相应页面。

输入错误的用户名或密码,检查提示信息是否清晰准确。

进入注册页面,输入合法和不合法的注册信息,如用户名过短、密码强度不够等,查看系统的校验结果。

在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点击搜索按钮,对比搜索结果与预期是否一致。

2、性能测试步骤打开 Jmeter 工具,创建测试计划,添加线程组、HTTP 请求等元素。

系统软件测试报告

系统软件测试报告

系统软件测试报告一、测试背景本测试报告是针对系统软件的测试工作编写的。

二、测试目的通过对系统软件进行全面的测试,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以提高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三、测试环境1.硬件环境:使用配置良好的计算机作为测试主机。

2.软件环境:测试主机安装了适配的操作系统以及系统软件的依赖环境。

四、测试对象测试对象是系统软件的最新版本,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功能:1.用户登录功能2.数据录入功能3.数据查询功能4.数据统计功能5.报表生成功能五、测试方法1.黑盒测试:通过输入一系列合法和非法的测试数据,验证系统软件对输入数据的处理是否符合预期。

2.白盒测试:对系统软件的代码进行静态和动态的分析,检查其中是否存在潜在的问题。

3.冒烟测试:验证系统软件的基本功能是否正常,是否满足最基本的用户需求。

4.集成测试:对系统软件的各个模块进行整合测试,验证系统软件的总体功能是否正常。

5.压力测试:通过模拟多用户同时操作系统软件,测试系统软件的负载能力和稳定性。

6.兼容性测试:测试系统软件在不同操作系统和硬件环境下的兼容性。

六、测试内容及结果1.用户登录功能测试目标:验证用户能否成功登录系统。

测试内容:-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验证系统登录是否成功。

-输入错误的密码,验证系统是否提示密码错误。

-输入不存在的用户名,验证系统是否提示用户不存在。

测试结果:用户登录功能正常,未发现问题和异常。

2.数据录入功能测试目标:验证用户能否成功录入数据。

测试内容:-输入合法的数据,验证系统是否正常录入数据。

-输入非法的数据,验证系统是否能够正确拦截并提示用户输入错误。

测试结果:数据录入功能正常,未发现问题和异常。

3.数据查询功能测试目标:验证用户能否成功查询数据。

测试内容:-输入有效的查询条件,验证系统是否能正确返回查询结果。

-输入无效的查询条件,验证系统是否能正确提示用户查询条件错误。

测试结果:数据查询功能正常,未发现问题和异常。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通用模板)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通用模板)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通用模板)软件系统测试报告(通用模板)一、背景介绍本次测试是针对软件系统进行的全面测试,旨在评估系统的功能、性能和稳定性等方面的表现,为系统的上线提供依据和改进建议。

二、测试目标1. 确保系统的功能完整性,包括各项基本功能以及附加功能;2. 确保系统的性能能够满足用户需求,保证在大并发情况下的正常运行;3. 验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排除潜在的漏洞和故障;4. 提供针对系统的改进建议,优化用户体验和系统效率。

三、测试范围1.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的测试,包括但不限于用户信息管理、数据处理、权限管理等;2. 系统的性能测试,包括并发用户数、响应时间等指标的评估;3. 系统的稳定性测试,包括异常情况下系统的恢复和故障处理能力;4. 系统的兼容性测试,包括不同操作系统、不同浏览器等环境下的测试。

四、测试方法和工具1. 手工测试方法,通过人工模拟用户操作进行测试;2. 自动化测试工具,通过脚本模拟用户操作和数据输入,提高测试效率;3. 性能测试工具,通过模拟高并发用户访问系统,评估系统的性能指标;4. 异常处理工具,模拟系统异常情况进行测试。

五、测试结果1. 功能测试方面,系统的各项功能都能正常运行,无明显的功能缺陷;2. 性能测试方面,系统在1000并发用户情况下,响应时间保持在2秒以内,性能表现良好;3. 稳定性测试方面,系统在异常情况下能够稳定运行,无明显的故障和崩溃;4. 兼容性测试方面,系统在不同操作系统和浏览器环境下的兼容性良好。

六、测试建议1. 针对功能测试中发现的细微问题,建议进行修复和优化,提升用户体验;2. 继续进行性能测试和稳定性测试,提高系统的负载能力和容错性;3. 定期进行兼容性测试,保证系统在各种环境下的兼容性;4. 加强系统的安全性测试,防止潜在的安全漏洞。

七、总结本次软件系统的测试主要针对功能、性能、稳定性和兼容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并提供了相关的改进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测试环境描述
本测试的测试目的是验证网上招聘系统的客户端能否实现应聘者的职位查询、简历提交、问卷的答复等基本功能,以及并发访问的性能。

为此,采用Mercury的 LoadRunner 7.51测试工具进行压力测试,验证是否满足系统的需求。

测试机器是安装了LoadRunner 7.51测试工具的客户机,可以执行功能也可以采用工具录制功能,并模拟多人并发访问系统,监控系统的性能,得出分析结果。

如图G-1。

图G-1:测试机器的环境
这个测试机器的配置环境如下:
●操作系统:WindowsXP
●配置工具:Tomcat5.0以上
●浏览器:Micrsoft IE 6.0.2800.1106
●CPU:2.0以上
二、功能测试执行情况
测试计划
单元测试(类测试):2010年10月1日-2010年11月30日
集成测试(交互测试):2010年12月1日-2010年12月10日
系统测试:2010年12月11日-2010年12月31日
测试方案
单元测试方案:由开发人员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对编写的系统函数以及数据库接口函数等使用白盒测试方法进行单元测试。

集成测试方案:由测试小组在单元测试结束后对使用黑盒测试方法对各单元组合在一起能否按照既定意图写作运行进行测试。

系统测试方案:由测试小组在集成测试结束后对整个系统能否在实际软件要求的环境正常运行,并且对最终的系统软件进行全面的测试,以确保最终软件系统满足产品需求并且遵循系统设计。

测试说明
由于篇幅有限,只写出部分重要代表性测试用例,有个人注册、个人简历填写、上传照片的测试用例。

其他测试略。

表G-2:测试用例的度量数据
2.2性能测试执行情况
性能测试是通过Loadrunner测试工具模拟20个人同时访问系统的客户端。

首先录制客户端的基本操作,然后设置参数以保证20个脚本的输入是不完全一致的。

通过设置执行情景来实施性能测试,打开监控窗口监控系统运行状况,最后得到执行结果报告。

2.2.1活动用户视图
图G-3是20个模拟用户的运行结果。

从图中可以看到有20个虚拟用户在同时访问系统的客户端。

2.2.2每分钟点击数
图G-4是20个用户并发访问客户端时,每分钟的点击数。

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设定了集合点,点击数大的集中在每次填写完表单提交数据时。

图G-4:每分钟的点击数
2.2.3吞吐率
图G-5是20个用户访问时吞吐率,从图中可以看出,同样由于在每次提交数据时设定了集合点,吞吐率大都集中在每次填写完表单、提交数据的时候。

而前4个页面由于需要下载图片,因此吞吐率也相对较大。

2.2.4事务概要图G -6是20个模拟用户的事务图。

说明:事务分别对应于每次点击进入下一个界面。

顺序依次是: init, login, config1,config2,config3,config4,config5,end
2.2.5事务响应时间
图G -7是模拟20个并发用户的设置的事务的响应时间图,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在最后一次提交页面时,反应时间最长。

综述上图得到如下结论:
图G -6:事务图
图G -7:性能测试的事务响应时间
●并发用户数:20
●通过交易总数:220
●总吞吐量:(bytes)5436861
●平均吞吐量(bytes/second):22844
●总hits数:920
●每秒平均hits数:3.866
事务时间响应,见表G-3。

表G-3:事务的响应时间查
三、测试结果分析
3.1 测试进度和工作量度量
功能测试的进度和工作量计划与实际比较结果如下。

3.1.1 进度度量
表G-4是测试进度的计划与实际结果比较。

从度量数据看实际进度与计划基本相符。

表G-4:是测试进度的度量数据
3.1.2 工作量度量
表G-5是实际测试工作量的数据,与计划基本相符。

表G-5:是测试工作量度量
3.2 缺陷数据度量
表G-6是测试过程缺陷数据的总结情况,从缺陷的严重程度看,严重和致命的缺陷占的比例较大,说明系统还是存在严重问题,需要重新修改,产品不能提交。

从缺陷的类型看,功能缺陷、赋值缺陷和设计缺陷占比较大的比例,说明设计和编码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问题。

表G-6:测试过程的缺陷数据
3.3 综合数据分析
根据测试的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的分析数据。

用例执行效率
=执行用例总数 / 执行总时间(小时)
= 128 / 45
= 2.84(个/小时)
用例质量
=缺陷总数 / 用例总数× 100
= 31 / 128 *100
= 24.2%
根据缺陷跟踪结果得出缺陷的严重程序分布和的缺陷的类型分布,如图G-8和图G-9。

缺陷严重程度分布饼图:
图G-8:缺陷严重程度的分布
缺陷类型分布饼图:
图G-9:缺陷类型分布图
可靠性
现有系统的可靠性控制不够严密,很多控制是通过页面控制实现的,如果页面控制失效,可以向数据库插入数据,引发错误。

现有系统的容错性不高,如果系统出现错误,返回错误类型为找不到页面错误,无法回复到出错前的状态
兼容性
现有系统支持window下的IE浏览器和傲游浏览器,支持linux系统下的IE浏览器和火狐浏览器。

现有系统未进行其他兼容性测试
安全性
现有系统控制了以下安全性问题:
✓把某一个登录后的页面保存下来,不能单独对其进行操作不进行登录✓直接输入某一页面的Url能否打开页面并进行操作不应该允许。

现有系统未控制以下安全性问题:
✓用户名和密码应对大小写敏感
✓登陆错误次数限制
3.4详细测试结果
1. 个人注册功能测试如表
5.5 测试结果评价
测试结果显示本系统已实现需求中基本功能,能满足个人用户与企业的基本求职招聘功能,不足之处在于系统功能相对不够完善,在简历模块与职位发布管理模块等上存在一定不足,建议以后对这些模块进行完善。

此次测试目的在于发现系统缺陷与漏洞,从测试结果中没有发现严重系统缺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