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口的分布不同肤色的人们
2022年中考地理真题专题04 居民与聚落(通用版)(2)(解析版)

2022年中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4居民与聚落(2022·江苏无锡)邦奇等著名学者为了揭示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创建了人类大陆图。
即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口密集的地区,面积较大的人口密集区称人类大陆。
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分别是东亚和东南亚大陆、南亚大陆、欧洲大陆、北美东部大陆。
图为世界人类大陆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大陆最可能是()A. ①南亚大陆②东亚和东南亚大陆③北美东部大陆④欧洲大陆B. ①欧洲大陆②北美东部大陆③南亚大陆④东亚和东南亚大陆C. ①东亚和东南亚大陆②南亚大陆③欧洲大陆④北美东部大陆D. ①北美东部大陆②欧洲大陆③南亚大陆④东亚和东南亚大陆2. 图中①~④地区成为人口密集区的共同原因是()A. 高原地形B. 发达国家C. 气候适宜D. 历史悠久【答案】1. D 2. C【解析】【1题详解】根据图形轮廓,可以辨认①①①①分别为北美东部大陆、欧洲大陆、南亚大陆、东亚和东南亚大陆。
故选D。
【2题详解】图中①①人口密集的原因主要是自然条件优越和经济发展水平高,①①人口密集的原因主要是自然条件优越和开发历史悠久,因此四个地区共同原因是自然条件优越,其中气候温暖湿润是最重要的自然条件,C对。
人口密集区大多以平原为主,A 错;东亚和南亚经济欠发达,B错;北美东部开发历史短,D错。
故选C。
【点睛】全球有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六块大陆组成,判断此题主要结合图形轮廓。
(2022·新疆)3. 下列属于联合国工作语言的有()①汉语②日语③德语④英语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世界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日语和德语都不属于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比较四个选项,①①符合题意,排除①①。
故选C。
(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4.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A. 汉语B. 英语C. 法语D. 阿拉伯语【答案】B【解析】【详解】世界联合国六大语言是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和汉语。
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专题练习(及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西双版纳)如图中的阿拉伯人主要生活在西亚和北非地区,他们属于什么人种()A. 黑色人种B. 白色人种C. 黄色人种D. 混血人种【答案】B【解析】【分析】居住于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主要使用的语言是阿拉伯语,普遍信仰伊斯兰教。
故选:B【点评】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其中白色人种是目前分布最广泛的人种,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以白色人种为主,非洲以黑色人种为主。
2.某地的五个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悠久,至今仍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
读该地等高线与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个聚落,其中发展条件最好、规模最大的一个是()A. 甲B. 乙C. 丙D. 丁(2)据调查,在五个古聚落中丁聚落保存得最为完好,其原因是丁聚落()A. 气候湿热B. 地形平坦C. 交通闭塞D. 经济发展快(3)来到丙地的游客在地面上借助望远镜向其它四个聚落所在的方位观察,最可能见到的是()A. 甲地--海上明月B. 乙地--炊烟袅袅C. 丁地--小桥流水D. 戊地--激流飞瀑【答案】(1)A(2)C(3)D【解析】【分析】(1)图中甲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且位于河流入海处和公路线的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因此甲地是图中发展条件最好、规模最大的一个,故选A。
(2)图中丁聚落位于河流支流的上游河谷之中,地形较为封闭,且只有乡道与外界沟通,交通闭塞,与外界交流较少,因此丁地的古聚落保存的最为完好,故选C。
(3)读图可知,图中的五个聚落的海拔均在0~50米之间,从丙地向甲、乙、丁地观察,视线均会被地形阻挡。
戊地与丙地之间,没有地形阻挡,可以对视,且戊地河谷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水流湍急,可能形成激流飞瀑的景观,故选D。
【点评】(1)聚落大多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
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初一地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地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试题答案及解析1.二战前夕,非洲只有埃及、埃塞俄比亚、()三个国家独立A.南非B.利比亚C.利比里亚D.肯尼亚【答案】C【解析】从15世纪起,西方殖民者开始侵入非洲地区,开始长达400多年的殖民统治,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非洲只有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三个国家保持独立,故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非洲主要的国家。
2.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地处热带,但其顶部却终年积雪,其原因是()A.山顶气压低B.地处高纬度C.海拔高D.该区降雪量大【答案】C【解析】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地处赤道附近,山脚下终年高温多雨,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山顶上(海拔5895米)冰峰峭立,白雪皑皑,这主要是因为地形因素造成的气候差异,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3.非洲乞力马扎罗山地处赤道附近,但山顶终年白雪皑皑,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地势因素B.纬度因素C.海陆因素D.气候因素【答案】A【解析】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是非洲的最高峰,虽然乞力马扎罗山地处赤道附近,但海拔高气温低,山顶终年仍白雪皑皑。
【考点】该题考查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4.以下别称所描述的地理事物都位于非洲的是()A.“地球之巅”、北半球的“寒极”B.“富饶大陆”、“赤道雪峰”C.“世界人种大熔炉”、“高原大陆”D.“玉米的故乡”、“热带大陆”【答案】B【解析】A、“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位于亚洲、北半球的“寒极”--奥伊米亚康位于亚洲.故A错误.B、非洲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多样,被誉为“富饶大陆”.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山顶却终年被积雪覆盖,成为“赤道雪峰”.故B正确.C、南美洲总人口只有3亿,却是世界上种族成分非常复杂的大洲,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故C 错误.D、墨西哥是玉米的原产地,玉米是该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故D错误,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非洲的主要岛屿、山脉、裂谷、河流.5.读“非洲气候类型”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候类型:A ,D B ,G(2)C点和B点气候相同,但与同处低纬的A点不同,主要原因是。
世界人口的分布不同肤色的人们

考一考:他们属于哪个人种?
美洲的印第安人 北美洲北部的爱斯基摩人
印度人
■小组讨论
黑人主要集中在非洲,但还有不少 黑人生活在美洲、大洋洲,形成这样的 分布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世界人口的分布不同 肤色的人们
人 口 密 度
世界人口的分布
人口密度: 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用
人/平方千米表示
=该地区的总人口数/该地区的总面积
人口稠密地区:
1、亚洲东部和南部 2、欧洲西部 3、北美洲的东南部。
人口稀少地区:
1、青藏高原地区 2、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 的北部 3、非洲北部 4、南美洲亚马孙平 原地区 5、大洋洲中西部地区 6、南极洲
体质特征
主要人种
皮肤
头发
鼻子
嘴唇
面庞
白种人 黄种人白Βιβλιοθήκη 弯曲而 金黄高、直
薄
颧骨高
黄
乌黑通直 短、平 中等
扁平
黑种人
黑 乌黑卷曲 鼻翼宽
厚
圆滑
◇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人种?
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们生存环境的差异
我们白种人长期生活在寒冷地区,因为 在高纬度,受日照少,所以皮肤白;鼻子高 而狭窄,使冷空气经过预热后再进入气管和 肺部;习惯狩猎,吃动物蛋白多,长得高大 肤色浅白,可使皮肤少受冻伤。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高台民居是我国某地古代民居建筑,就地取材,以黄粘土制作的土坯墙、土块墙为主,厚度达1米。
该建筑依山之势、傍水之边,建在高40多米、长800多米黄土高崖上,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高台民居位于我国()A. 福建省B. 安徽省C. 内蒙古自治区D.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高台民居建在高台上的主要原因是()A. 登高望远B. 防御洪水C. 通风采光D. 方便交通【答案】(1)D(2)B【解析】【解答】(1)由题目可知,高台民居就地取材,以黄粘土制作的土坯墙、土块墙为主,以上四个省区中,该民居应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故选D。
(2)高台民居建在高台上的主要原因是离水近,这样做可以更好防御洪水,对于登高望远和通风采光不是主要目的,故选B。
【分析】(1)高台民居是新疆喀什市老城东北端一处建于高40多米、长800多米黄土高崖上的维吾尔民族聚居区,距今已有600年历史,是喀什展示维吾尔古代民居建筑和民俗风情的一大景观。
高台民居这里的维吾尔族人世代聚居,房屋依崖而建,家族人口增多一代,便在祖辈的房上加盖一层楼,这样一代一代,房连房,楼连楼,层层叠叠,这些房屋大多是土房,也有不少新建的砖房。
(2)聚落大多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
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2.下列世界遗产不属于四川省的是()A. 九寨沟B. 皖南古村落C.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D. 青城山—都江堰【答案】B【解析】【分析】皖南古村落属于安徽省,而不是四川省。
故答案为:B【点评】考查地方地理,这种考法地方性比较突出,需要学生有广泛的课外阅读和见识,提醒学生要多走出去看看。
3.小明计划到澳大利亚留学。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世界人口的分布 不同肤色的人们

自然环境对人种的形成和分布的影响
我们长期生活在热带地区,形成了一系列适应 热带地区自然环境的生理特征,黑色的皮肤可保护 其免受日光的灼伤,浓密的卷发可散热。
从介绍中 请你总结 出哪些自 然环境影 响着人种 的特征?
一般来说,太阳 辐射、气候、地形等 自然因素影响着人种 的特征。
人的肤色大致从赤道到 极地逐渐变浅,与太阳 辐射有关,头发和鼻子 的特点也与气候有 关……
三大人种外貌特征
主要 人种 皮 眼睛 肤
灰褐色)
体质特征 头发 鼻子 嘴 唇
高、直 短、平
面庞
颧骨高
白种人 白 浅(蓝绿或
薄
中等
厚
扁平
黑且卷曲
鼻翼宽
圆滑
三大人种不同的体貌特征 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由于生存环境差异等原 因,形成了不同的人种。
三大人种的分布
世界第60亿位居 民在波黑时间1999年 10月12日凌晨零点零 2分降生在波黑。这 名男婴的特殊身份是 由联合国指定的。联 合国秘书长安南11日 专程前往医院看望母 子。男婴的母亲说: “我曾听到过其他人 谈论有关第60亿个人 的事情,没想到他就 是我的孩子。”世界 人口从10亿到20亿用 了整整100多年的时 间,而从50亿到60亿 只用了短短的12年。
(二)世界人口分布的总体特征
青藏高原地区 亚欧大陆的北部
人口稀少地区
北美大陆的北部 非洲北部
大洋洲的中西部
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地区
(三)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因素
自然因素
什么地形和气候的地方人口分 布比较稠密?并请你举例说明。 一般来说,地势平坦和气候比 较温暖湿润的地方人口较多, 比如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平原地 区,气候温暖湿润,人口较为 稠密。
河南省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四章居民与聚落考点突破

河南省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四章居民与聚落考点突破选择题1、下图所示建筑,属于哪种宗教的代表性建筑()A.基督教B.伊斯兰教C.佛教D.道教答案:B世界上的宗教种类很多,大部分宗教都有本宗教派别的标志性建筑,如图所示的是星月映照的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代表性建筑,基督教的标志建筑是教堂,佛教的标志建筑是寺庙或佛塔,道教的标志建筑是道观,故选B。
小提示:2、读“世界人口分布图”,A、B、C、D世界四大人口密集区中,以黄色人种为主的是A.A地区B.B地区C.C地区D.D地区答案:C分析:根据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混血人种不属于世界三大人种,进行分析解答。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其中C地区主要是黄色人种;其中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非洲以黑色人种为主。
故选C。
小提示:本题考查世界的人种分布。
3、乡村聚落主要从事( )A.纺织工业B.饮食服务业C.耕作业D.邮电业答案:C乡村聚落居住的较分散,人口稀疏,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农业生产活动,污染较轻;城市聚落居住集中,人口密集,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污染较重,故选C。
4、如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
该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的时段是()A.①~②和②~③B.①~②和③~④C.①~②和④~⑤D.②~③和④~⑤答案:A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时,表示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时,表示人口数量不断减少,从图中得知,①~②段和②~③段,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数,表明人口在不断增加,所以A正确,故选A。
小提示:5、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巨大,深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列对四地判读不正确的是()A.图①中有骆驼、帐篷,说明该地区气候干燥,所以图①位于西亚地区B.图②中有驯鹿、雪橇,说明该地区气候寒冷,所以图②位于北亚地区C.图③中有小船,说明该地区降水丰富,所以图③位于南亚地区D.图④中有马、蒙古包,说明该地区是草原地区,所以图④位于东南亚地区答案:D分析:图①中有骆驼、帐篷,说明该地区气候干燥,所以图①位于西亚地区,这句话对; 图②中有驯鹿、雪橇,说明该地区气候寒冷,所以图②位于北亚地区, 这句话对; 图③中有小船,说明该地区降水丰富,所以图③位于南亚地区,这句话对; 图④中有马、蒙古包,说明该地区是草原地区,所以图④应位于西北地区,而不是东南亚地区,这句话不正确;故答案选D.6、下面关于世界语言、人种、宗教、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使用范围最广的是汉语B.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撤哈拉以南的非洲C.道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D.聚落主要分为乡村和城市两类答案:D分析:世界分为七大洲,不同地区的语言、人种、宗教育不同区别。
2023-2024学年上学期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期中必刷常考题之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2023-2024学年上学期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期中必刷常考题之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一.选择题(共12小题)1.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道教2.佛教主要分布在()A.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B.欧洲和美洲C.欧洲、美洲和大洋洲D.欧洲、美洲和亚洲3.假如你是一名联合国的工作人员,下列语言中不属于工作语言的是()A.法语、俄语、阿拉伯语B.德语、汉语、葡萄牙语C.汉语、英语、阿拉伯语D.俄语、法语、西班牙语4.宗教建筑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景观之一,如图中的建筑分别代表的宗教是()A.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B.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C.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D.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5.区别人种的主要根据是()A.经济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B.居住地区和生活水平C.风俗习惯、语言文化、宗教信仰D.肤色、眼色、毛发、脸型等体质特征6.谷爱凌夺得2022年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
接受采访时,她流利的说着两种不同的语言,其中一种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另一种是使用最普遍的,它们分别是()A.汉语、法语B.汉语、英语C.汉语、俄语D.汉语、西班牙语7.下列关于人种、语言与宗教的搭配中,正确的是()A.西亚﹣﹣白色人种﹣﹣佛教B.俄罗斯﹣﹣黄色人种﹣﹣西班牙语C.美国﹣﹣白色人种﹣﹣基督教D.日本﹣﹣黄色人种﹣﹣汉语8.读世界部分区域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两地主要是黄色人种,人口稠密B.③⑦两地纬度高,气候寒冷,人口稀疏C.⑤⑥两地纬度低,气候炎热潮湿,人口稀疏D.④⑧两地主要信仰基督教,工业发达,人口稠密9.在以下条件中,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①交通便利②气候温暖湿润③地形崎岖④自然资源丰富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0.与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属于同一人种的是()A.非洲人B.欧洲人C.阿拉伯人D.印第安人11.下列关于亚洲不同地区的住房、服饰等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活在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以爬犁为主要交通工具B.生活在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聚居的高脚屋,长达200米C.生活在东西伯利亚的雅库特人,居住帐篷,身着宽大袍子,过着游牧的生活D.生活在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饰,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12.下列《世界遗产名录》中的聚落与其所在地搭配正确的是()A.丽江古城—中国云南省B.平遥古城—中国江西省C.巴黎塞纳河沿岸—意大利D.威尼斯城—法国二.解答题(共4小题)1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