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面部功能(康复治疗)
口腔颌面部重建术后的口腔功能评估

口腔颌面部重建术后的口腔功能评估口腔颌面部重建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用于恢复因疾病或意外事件导致的颌面部缺陷。
该手术旨在改善患者的外貌和口腔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然而,手术后是否可以实现预期的口腔功能恢复,对术后患者至关重要。
因此,本文将探讨口腔颌面部重建术后的口腔功能评估。
1. 综合评估方法口腔颌面部重建术后的口腔功能评估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咀嚼、吞咽、言语和面部表情等功能。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评估方法:1.1 咀嚼功能评估咀嚼功能的评估可以使用咀嚼动作的表现作为指标,衡量患者咬合的稳定性和咀嚼食物的能力。
同时,可以使用一些特殊食材,如软质食品和坚硬食品,来评估患者在不同食物质地下的咀嚼能力。
1.2 吞咽功能评估吞咽功能评估主要包括评估患者的咽喉协调和食物通过食道的顺畅程度。
可以通过咽饮水试验、吞咽速度测试和X线吞咽检查等方法进行评估。
1.3 言语功能评估言语功能评估主要衡量患者术后发音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可以使用一些标准的言语评估工具,如艾尔塔言语测试,来评估患者的言语能力。
1.4 面部表情功能评估面部表情功能评估主要衡量患者重建后面部肌肉的运动是否恢复正常。
可以通过观察患者面部表情的多样性和活跃性来评估面部表情功能的恢复情况。
2. 评估结果与处理根据口腔颌面部重建术后的口腔功能评估结果,医生和患者可以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评估结果和相应的处理方法:2.1 咀嚼功能评估结果和处理如果患者术后的咀嚼功能恢复良好,可以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如果患者的咀嚼功能受损,可能需要进行咀嚼训练或采取辅助咀嚼装置。
2.2 吞咽功能评估结果和处理如果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良好,可以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如果患者的吞咽功能出现问题,可能需要进行吞咽训练或接受康复治疗。
2.3 言语功能评估结果和处理如果患者的言语功能恢复良好,可以逐渐恢复正常的日常交流。
如果患者的言语能力仍受限制,可能需要进行言语康复治疗或进行语音辅助技术的使用。
面瘫患者的康复治疗和康复计划

01
02
03
保持面部保暖
急性期患者应避免受到寒 冷刺激,出门应佩戴口罩 或围巾。
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抗 病毒药物、糖皮质激素等 药物进行治疗。
物理治疗
如超短波、红外线等,有 助于减轻面部水肿和炎症 。
恢复期的康复计划
针灸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灸治 疗,有助于促进面部肌肉 的恢复。
面部肌肉训练
心。
06
面瘫的预防和预后
面瘫的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保持饮食均衡,戒烟限酒 ,以降低面瘫的发生风险。
避免过度使用空调和风扇
避免长时间吹空调或风扇,以免面部受到寒冷刺激而引发面瘫。
定期进行体检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特别是中老年人,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导致面瘫 的潜在疾病或病因。
心理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面瘫的相关知识,提高对面瘫康复治疗的了解和 信心。
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
情绪管理
01
指导患者及家属学会识别、表达和管理情绪,以减轻焦虑、抑
郁等负面情绪。
应对技巧
02
教授患者及家属应对面瘫相关问题的应对技巧,如面对社交压
力、自我护理等。
家庭支持
03
鼓励家庭成员给予患者支持和关爱,增强患者的情感支持和信
感觉异常:面瘫患者可能会感到面部肌 肉麻木、刺痛或过敏等症状。
02
面瘫的康复治疗
药物治疗
口服药物
医生可能会给患者开一些口服药 物,如皮质类固醇、抗癫痫药物 等,以减轻面神经肿胀和改善神 经功能。
局部用药
如眼药水和眼药膏等,有助于保 护角膜和预防感染。
物理治疗
电刺激
康复治疗——吞咽器官运动训练

吞咽器官运动训练吞咽器官运动训练的目的是加强唇、下颌及舌的运动,改善软腭及声带闭合的运动控制,强化肌群的力量及协调性,从而改善吞咽的生理功能。
(一)下颌及颜面部练习加强上下颌的运动控制、力量及协调性练习,从而提高进食及吞咽的功能。
1.把口张开至最大,维持5秒,然后放松。
2.将下颌向左右两边移动,维持5秒,然后放松,重复做10次。
3.夸张地做咀嚼动作,重复做10次。
4.张开口说“呀”,动作要夸张,然后迅速合上,重复做10次。
5.紧闭嘴唇,鼓腮,维持5秒,放松,再作将空气快速地在左右面颊内转移,重复做5到10次。
6.下颌肌痉挛的训练方法①牵张方法:小心将软硬适中的物体插入患者切齿间令其咬住,逐渐牵张下颌关节使其张口,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②轻揉按摩咬肌,可降低肌紧张;③训练下颌的运动,开口与闭口时均做最大的阻力运动,如用力咬住臼齿及开口时给以最大阻力。
(二)唇部练习唇部练习的目的是加强唇的运动控制、力量及协调,提高进食吞咽的功能。
具体方法为:1.咬紧牙齿,说“衣”声,维持5秒,做5次。
2.拢起嘴唇,说“乌”声,维持5秒,做5次。
3.说“衣”声,随即说“乌”声,然后放松,快速重复5~10次。
4.闭紧双唇,维持5秒,放松。
重复做5~10次。
5.双唇含着压舌板,用力闭紧及拉出压舌板,与嘴唇抗力,维持5秒放松。
重复做5~10次。
6.压舌板放嘴唇左面,用力闭紧拉出对抗嘴唇咬合力,然后放右面再做,重复做5~10次。
7.重复说“爸”音10次。
8.重复说“妈”音10次。
9.吹气练习:吹气、吹风车、吹肥皂泡、吹哨子等。
10.唇肌张力低下时的训练方法:①用手指围绕口唇轻轻叩击;②用冰块迅速敲击唇部3次;③用压舌板刺激上唇中央;④令患者在抗阻力下紧闭口唇。
(三)舌训练加强舌的运动控制、力量及协调,从而提高进食及吞咽的功能。
包括训练做舌肌的侧方运动、练习舌尖和舌体向口腔背部升起、面颊吸入、舌体卷起、抗阻等动作。
具体方法如下:1.把舌头尽量伸出口外,维持5秒,然后缩回,放松,重复做5~10次。
中国康复治疗技术

中国康复治疗技术今天讨论的目的一是让大家全面了解康复、认识康复,二是统一康复师、治疗师管理病人的康复思路,三是便于康复师、治疗师、护士三者之间的交流,四是有利于康复医嘱的顺利实施。
现代康复和中国传统康复融为一体的康复理念是中国康复事业发展的导向,更是发展的必然。
★★★康复治疗分类1、现代康复治疗:包括PT、OT、ST。
物理疗法==物理治疗Physical Therapy(PT)、作业疗法==作业治疗Occupational Therapy(OT)让人们通过具有某种目的性的一种作业和活动,来促进其健康生活的一种保健专业(训练患者的吃、喝、拉、撒、睡、穿衣、转移、做工等都属于作业治疗,提高功能,防止失用,让患者有日常生活的能力,达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的目的)、言语疗法==言语治疗Speech Therapy (ST)2、传统康复治疗:包括针灸、推拿按摩(器械按摩)、药浴、足疗等。
★★★物理疗法(PT):康复医学的核心是物理医学,物理治疗是康复治疗的主体,使用各种物理因子进行治疗。
包括声、光、电、磁、力(含运动、压力)、热、冷等。
人称三大项(3M):运动治疗(Movement Therapy)、器械治疗、(Modality Therapy)手法治疗(Manual Therapy)。
一、运动治疗(Movement Therapy):运动治疗在恢复、重建功能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物理治疗的主体,涵盖的主要内容包括:1、关节活动技术:⑴主动运动:常用徒手体操、器械体操。
根据患者关节活动受限的方向、程度、肌力的大小及可使用的器械,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动作(OT)。
可简可繁,可个人练习,也可指导练习。
⑵主动助力运动:常用有悬吊练习、滑轮练习、器械练习。
⑶被动运动:根据力量来源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治疗师完成的被动运动,如关节范围内的运动和关节松动技术;一种是借助外力有患者自己完成的被动运动,如滑轮练习、关节牵引、持续性被动活动CPM。
康复科口僻面瘫诊疗常规

康复科口僻(面瘫)诊疗常规中医部分本病是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
又称“口、“卒口僻”、“口眼斜”。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以20一40岁者居多,男性比女性发病多。
面部左右两侧的发病率大致—致。
本病无明显季节性、复发者极为少见。
面瘫—症,在《内经》中已有记载。
《灵枢•经脉》说:“胃足阳明之脉,是主血所生病者,……口唇胗。
”《灵抠•经筋》说:“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僻,眦急不能卒视。
”又说:“足阳明之筋,其病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缓不胜收,故僻。
”其后《甲乙经》载有“口僻”,《诸病源候论》记载有“风口候”。
《医学纲目》谈到“口眼斜”时说:“凡半身不遂者必口眼斜,亦有无半身不遂而口眼斜者。
”《针灸大成》亦载有“口眼斜”,历代医籍对本病均有详细记载。
本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面神经麻痹症。
系由病毒感染、面神经缺血或水肿或附近组织有炎症病变等引起的面部肌肉运动障碍。
至于由中风引起的中枢性面瘫,与本病病理不同。
但可参考本病进行治疗。
[病因病机]本证是由正气不足,络脉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中脉络,气血痹阻而发生。
《诸病源候论•偏风口候》说:“偏风口喎是体虚受风,风入于夹口之筋也。
足阳明之筋,上夹于口,其筋偏虚,而风因乘之,使其经筋急而不调,故令口咀僻也。
”可见古人多认为本证是由络脉空虚受风而得。
但有感受风寒、风热的不同,风痰痰血阻滞脉络亦能导致口僻。
[辨证治疗]主证起病突然,多在睡卧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呆板,麻木。
不能作戚额、皱眉、露齿、鼓腮等动作,口角向健侧歪斜,患侧额纹、鼻唇沟变浅或消失,流泪,少数病人初起时在耳后、耳下及面部疼痛,严重可出现舌前2/3味觉障碍和听觉过敏。
[治疗部分]中药治疗治法:祛风通络,养血和营方药:选用宋•杨谈《杨氏家藏方》牵正散为主方。
“牵正”其意是将已歪斜的口眼部肌肉恢复如初,本方用全蝎、僵蚕、白附子三药以祛风化痰。
急性期可用汤剂。
言语康复治疗内容和方法

言语康复治疗内容和方法
言语康复治疗是针对言语障碍或言语功能受损的患者进行的康复干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言语康复治疗内容和方法:
1. 评估:首先进行全面的言语评估,以确定患者的言语问题和需求。
这可能包括语音、语调、语速、流利度、词汇、语法等方面的评估。
2. 语音训练:如果存在语音问题,如发音不准确或声音异常,可以进行语音训练。
这包括练习正确的发音姿势、口腔运动和声音的产生。
3. 语言训练:对于语言理解和表达困难的患者,进行语言训练。
这可能包括词汇扩展、语法练习、句子构建和对话练习等。
4. 流利性训练:如果患者有口吃或言语不流畅的问题,可以进行流利性训练。
这包括呼吸控制、缓慢说话、语音延长等技巧的训练。
5. 认知训练:对于存在认知障碍的患者,进行认知训练,以提高注意力、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口语练习:通过重复、模仿、对话等方式进行口语练习,以提高言语的流畅性和自然度。
7. 视听训练:利用视听材料,如录音、视频等,进行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的训练。
8. 社交沟通训练:培养患者的社交沟通技能,包括眼神交流、非言语沟通、话题引导等。
9. 家庭训练:鼓励患者在家中继续进行言语练习,并与家人进
行互动交流。
10. 群体治疗:参与言语康复小组或群体治疗,与其他患者一起进行练习和交流,互相支持和鼓励。
11. 辅助技术:根据需要,可能会使用一些辅助技术,如语音放大器、沟通板等,帮助患者更好地表达自己。
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言语治疗技术》教学体会

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言语治疗技术》教学体会摘要:言语治疗技术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必须学习的重要课程。
文章通过本人四年来的《言语治疗技术》教学实践,初步总结了这门课程的教学心得,并与同仁探讨。
关键词:言语治疗技术教学体会言语治疗技术是康复医学职业教育教材设置的一门临床专业课,是康复医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言语治疗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即使在发达国家也属于较新领域。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康复医学得到了迅速发展,言语治疗也在一些大中型康复医疗机构越来越受到重视。
目前我国仅有十几家高职院校的康复治疗专业开设了言语治疗技术这门课程,但相对于其他学科的发展本学科尚属年轻,而且专门从事本学科研究的人员较少、可供参考的专业书籍不多,致使言语治疗技术学科发展缓慢,一直没有形成规范、成熟的教学实施体系与方法。
本人从事高职言语治疗技术课程已有四年时间,现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浅谈言语治疗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心得。
1 理论与实践结合临床上,言语治疗师主要负责对言语障碍病人进行康复评定和治疗,这就要求言语治疗师不仅要熟悉掌握言语障碍的病因、临床表现、常见类型、鉴别诊断等理论知识,更要具有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操作的能力,这样才能提高言语治疗的针对性和治疗效果。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重视理论和实际之间的联系,以防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脱节,保证学生在掌握各种治疗技术操作技能的同时掌握该操作的理论依据。
如对脑瘫儿童进行构音障碍康复治疗过程,患儿可能会出现全身性的姿势异常,所以在进行构音训练之前,必须重视患儿的全身状态,只有全身状态趋于正常,患儿才能正常发音,下颌、口唇、舌才能正常运动,肌张力低下的患儿应采取一定的辅助将患儿的躯干或头部保持中立;肌张力过高的患儿应先对其异常姿势予以控制。
教师相对临床言语治疗师而言缺乏临床经验,这是教师的职业缺陷,因此言语治疗教师应利用一切机会多参加临床实践,多与临床一线治疗师交流,探讨言语治疗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吞咽障碍评定技术康复治疗操作规范

吞咽障碍评定技术康复治疗操作规范一、口面部评定1、定义观察有无口面部位异常,并评定其对吞咽功能的影响程度。
2、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各种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损伤或病变等导致的口面部位解剖结构保留但感觉或功能受损。
(2)禁忌证:无。
3、设备与用具压舌板、手电筒、乳胶手套、牙科镜、食醋和糖水。
4、操作方法与步骤(1)顺序:颊→唇→颞下颌关节→颊粘膜→牙齿→舌→软腭。
(2)操作方法:1)观察颊部:上提口角或挤眉弄眼动作;2)口唇闭合能力:抿嘴动作、鼓腮动作、有无流涎、交替重复发“u”和“j”音、观察会话时唇的动作;3)唇部活动能力:撅唇吹口哨动作和露齿动作;4)颞下颌关节活动:主动开合动作、主动左右研磨动作,被动开合活动,被动左右研磨活动;5)颊粘膜:血肿、破损或溃疡、齿颊沟内食物残留;6)牙齿检查:龋齿、松动、假牙、牙列问题;7)舌检查:伸舌、舔住上下唇并左右舔动、舌面向上抵住压舌板、舌尖顶挤左右颊部、味觉敏感程度;8)软腭:发“啊”时软腭上抬的特征、言语时是否有鼻腔漏气、用压舌板刺激舌根诱发恶心反射并检查舌根上抬的力量。
5、评定标准(1)正常情况:唇颊部闭合良好,尤其是可以做抿嘴动作。
嘴角无流延,鼓腮不漏气,可完成吹口哨和露齿动作。
颞下颌关节主、被动活动正常,可顺利张口并且咬合有力。
颊部粘膜无破损,齿颊沟内无食物残留。
舌部活动灵活有力。
(2)异常情况:1)唇颊部闭合不良(如流涎、齿颊沟食物残留、鼓腮漏气);2)颞下颌关节活动受限(如张口受限或咬合无力);3)口腔粘膜破损或溃疡,有龋齿、牙齿松动、牙齿缺少或假牙;4)舌部运动受限或力量不足;5)软腭上抬不良,恶心反射发生时舌根上抬力量不足。
(3)吞咽肌功能分级标准(表4-1-1)表4-1-1 吞咽肌功能分级标准I级别II级III级IV级舌肌可紧抵上腭及左右牙龈可紧抵上腭但不能抵左右牙龈可上抬但不能达上腭不能上抬咀嚼肌及颊肌可左右充分偏口角,鼓气叩颊不漏气,上下牙齿咬合有力鼓气可紧缩,叩颊漏气,上、下牙齿咬合一侧有力,一侧力弱鼓气扣不紧,有咬合动作,但力弱鼓气完全不能,咬合动作不能咽喉肌双软腭上抬有力一侧软腭上抬有力软腭上举无力软腭上抬不能6、注意事项(1)颈部需置于放松位置,可采取30°仰卧位稍屈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观看!
3.缺乏表情控制. 表现为暴发性的、无法控制的哭泣,它 很难由患者调整或停止。
4.呼吸控制差 . 表现为深呼吸、屏息和控制延长呼吸困难, 因此使言语交流困难。
训练方法 。1.训练吞咽. 帮助患者闭颌并使其在中立位靠近寰 枕关节,使嘴对称张开。还可以使用球囊扩张等方法刺 激患者吞咽反射活动,用棉签压患者的舌头中端等刺激 方法。也可在棉球部加冰或醋来增加吞咽刺激感。 2.训练唇闭合. 的面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口面部肌肉功能易化技术---运动再学习
口面部功能的分析
1.吞咽困难 . 主要是患者对口面部肌肉控制不良,表现为 张颌,闭唇差,舌固定不动。因此会导致患者流口水,食物 存于面颊与牙床之间及过度敏感。 2.面部运动和表情不协调. 患 侧面部的下部缺乏运动控制 以及健侧面部肌肉过度的和无对抗活动的结果。
3.训练舌运动.
使患者闭颌,再闭唇,注意放松健侧
治疗师用示指用力下压舌前1/3以关 闭口腔后部,并向患者指出吞咽时他的舌头位置就在这, 此过程不超过5秒钟,然后帮助患者闭颌。
4.训练吃和喝.
应从黏稠的食物如土豆泥开始,逐渐 过渡到其他固体和液体食物.如果咀嚼困难,可将患者
颌轻轻合上,比较容易咀嚼。 5.训练面部运动. 在患者张口和闭口时,练习降低健侧 面部的过度活动。治疗面部偏瘫的还有直流电刺激机,热 敷,冷敷等。 6.改善呼吸控制. 患者躯干前倾,上肢放在桌子上。 练习深吸气后尽量长时间呼气,呼气时配合发声,如 “啊”,“母”。 7.改善控制感情暴发. 当患者失去感情控制要哭 时,使他深吸一口气,然后平静地呼吸,并帮助他闭颌。
第八组
口面部功能
组员:黄洁,黄宇菲,朱思雨,邓颖诗, 陈漪滢,顾菲菲, 郭杰和
谢晶,赵少霞,
偏瘫脑卒中(中风)初症状
脑卒中的症状包括 1、头痛:无论是脑出血或脑梗死,头痛非常常见,亦是一个重要的脑中风 症状和信号。脑中风症状 2、呕吐:一般是伴随头痛一起出现的,也非常常见,其特点是多为喷射状 呕吐。如遇有呕吐咖啡色(酱油样或棕黑色)液体,表示病情非常为重。 3、眩晕:眩晕还多伴有呕吐或耳鸣,是脑卒中的症状中比较常见的。 4、一侧肢体和面部的感觉异常。 5、口角流涎(流口水):出现口角斜、流口水或食物从口角流出的现象, 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6、突发的视感障碍:表现为看不见左或右的物体或视觉缺损,也可以表现 为一过性的眼前发黑或眼前突然飞过一只蚊子的感觉。 7、突发的言语不清和吞咽呛咳症状:表现为病人说话不清,吐词困难,喝 水或吞咽时呛咳。 8、意识障碍:变现为神志模糊不清、呼吸不应、打呼噜,严重的可出现深 度昏迷。
吞咽障碍的球囊扩张
将训练转移到日常生活中去。
将训练转移到日常生活中去 。 治疗师要运用 上述训练吞咽的技术来帮助患者吃饭,在所有的 训练时间里,当患者致力于各种作业时,治疗师 要监测患者的面部姿势,当他张嘴时,向他指出 并提醒他闭嘴:向护士和家属解释控制感情暴发 的方法,坚持这样做就会使阻止感情暴发成为习 惯。改善的口面部控制和外观会帮助患者重新 树立自尊和与人交往的信心,并改善他的营养状 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