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康复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北体大运动康复提纲

北体大运动康复提纲

肌肉骨骼康复考查学生对肌肉骨骼系统功能障碍的康复诊疗过程和思路,评价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骨骼系统的常见损伤的诊断要点与分类,主观检查和客观检查思路与评定方法,康复治疗计划的制定、进,重点要求掌握以下损伤和功能障碍:肩周炎、肩袖损伤、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肱骨内上髁炎、肱骨部肌腱损伤、非特异性腰痛、颈椎病、脊柱侧弯、髋关节撞击征、髋关节置换术后、髌股疼痛综合征、换术、踝关节扭伤、跟腱病变、足底筋膜炎等。

常见骨折的康复评价方法及康复治疗措施。

骨质疏松症碍,骨质疏松症康复及护理措施。

康复评定学考查学生对康复评定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掌握程度,内容包括:康复用与目的,ICF,SOAP原则,三期评定,康复评定的类型及方法;关节活动度的基本概念及分类、影证及禁忌证、步骤和注意事项,各关节的具体测量方法;疼痛的定义及主观成分、分类和影响因素,疼结果记录;肌力的概念和影响因素,肌力评定的目的、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上肢、下肢、躯干方法与步骤;躯体感觉的分类和评定方法,感觉障碍的临床意义,注意事项;反射的检查方法,反射异支撑面的概念,维持平衡的基本条件,平衡功能的分类,平衡评定的目的、适应症及评定方法;协调功及步态周期的概念,正常步态特征及参数,步态分析的方法,异常步态的原因及表现;肌肉骨骼损伤的伤客观检查的要素(观察、触诊、主动运动、被动运动、抗阻运动、特殊检查、临近关节筛查)。

运动解剖学人体9大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各系统中重要器官的位置、基本结构、功能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和肌肉)的位置、形态结构、功能、运动特征以及血液供应和神经支配特点,运动器官的形态结构对人对其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骨、关节和肌肉在运动中容易产生运动损伤的解剖学机理;骨骼肌的运动解剖学分析的基本原则、方法和实例分析;神经系统中重要器官的基本结构与功能,脊神经损伤定位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运动康复专业综合能力测试大纲

运动康复专业综合能力测试大纲
运动康复专业综合能力测试大纲
运动康复专业综合能力测试旨在考核该专业学生的运动康复、临床康复等 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实践技能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测试包括理论考核与实践技能考核,各占 50%。理论考试主要包括系统解 剖学、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康复评定、临床康复、理疗及运动疗法等主干课 程,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题型包括判断(25 分)、单选(60 分)、多选 (15)。实践技能测试采用现场抽签,根据所抽题目进行现场操作及讲解。
糖尿病的康复 实践测试范围 一、康复评定学 关节活动度评定(要求掌握角度的测量方法) 肌力评定(要求掌握上肢、下肢主要肌群的肌力评定方法、Lovett 徒手肌力分 级) 二、运动疗法 肌力训练 关节松动技术 关节活动度训练 协调训练 转移训练 PNF Rood 技术
学分:2 学分(毕业必备)。且本年度无补考机会,本年度测试不合格者 将在下一年度的低年级本专业综合能力测试中参加测试。
理论测试范围 一、系统解剖学 第一章:骨学 第一节:总论 ; 第二节:中轴骨 第二章: 关节学 第一节:总论;第三节:附肢骨连接 第三章:肌学 第一节:总论;第二节:头肌;第四节:躯干肌;第五节:上 肢肌;第六节:下肢肌 第四章:内脏学总论 第七节:肝; 第五章:消化系统 第一节:口腔;第二节:咽;第四节:胃;第五节:小 肠; 第七节:肝 第六章:呼吸系统 第一节:鼻;第二节:喉;第三节:气管与支气管;第四 节:肺 第七章: 泌尿系统 第一节:肾; 第九章:女性生殖系统 第一节:女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殖器 ; 第十章: 腹膜 第一节:概述; 第十一章: 心血管系 第二节:心;第三节:动脉; 第十二章: 淋巴系统 第一节:总论
肌力评定 ADL 评定 2、理疗学 光疗 电疗(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高频、中频、低频) 3、运动疗法 肌力训练 关节松动技术 关节活动度训练 协调训练 转移训练 PNF Rood 技术 四、临床康复学 康复医学导论——第五章 脑血管疾病的康复 颅脑损伤的康复 脊髓损伤的康复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 骨关节伤病的康复 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 手外伤的康复 颈肩腰腿痛的康复 冠心病的康复 呼吸功能障碍的康复

运动康复师考试大纲

运动康复师考试大纲

运动康复师考试大纲运动康复师是负责帮助运动员和受伤者恢复身体功能的专业人士。

他们通过评估、制定康复计划和实施康复措施,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并重返运动赛场。

为了确保运动康复师的专业水平和知识能力,各国普遍设立了运动康复师的考试大纲。

一、考试概述运动康复师考试是对候选人运动康复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的综合评估。

考试内容涵盖了解剖学、生理学、康复评估、康复计划和康复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考试形式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通过考试即可取得运动康复师资格证书。

二、考试内容1. 解剖学和生理学在解剖学和生理学部分,考生需要掌握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等。

考试重点涉及这些系统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2. 运动康复评估考试要求考生能够进行全面的运动康复评估,以确定患者的康复需求和目标。

评估内容包括疾病或创伤的病史记录、身体状况评估、运动功能评估和相关的医学检查等。

考生需要了解各种评估工具和方法,并能够准确识别问题和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

3. 运动康复计划考试将测试考生制定运动康复计划的能力。

考生需要能够根据评估结果,设计出符合患者特点和康复目标的个性化康复计划。

这包括康复目标的设定、治疗方法的选择、治疗计划的制定以及预期的康复时间等。

4. 运动康复技术运动康复技术是运动康复师必备的实践技能。

考生需要熟悉常见的康复技术,例如热敷、按摩、拉伸、电疗和物理治疗等。

考试将通过实际操作来评估考生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

5. 康复知识的应用考试还将考察考生对康复知识的应用能力。

考生成绩将根据他们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评估。

这些问题可能涉及到康复计划的调整、应对突发状况的应对措施以及体育运动中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等。

三、考试准备为了考试顺利通过,考生需要充分准备。

以下是备考的一些建议:1. 熟悉考试大纲:掌握考试大纲的各个部分和要求,清楚了解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

2. 学习资料:选择合适的教材、参考书籍和学习资料进行系统的学习。

康复综合考纲医学技术(康复治疗方向)

康复综合考纲医学技术(康复治疗方向)

101000 医学技术(康复治疗方向)学科简介上海体育学院在1989年经国家教委批准, 在国内率先招收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理学)本科生。

经过20余年的发展,我校康复学科不断地加强学科建设,在研究方向、研究平台和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形成了良好的基础,形成了完整的康复相关方向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体系。

2014年,我院陈佩杰教授领衔的“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创建体医结合运动康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本专业将运动科学与康复医学相结合,主要培养临床康复治疗和运动伤害防护等多方面人才,所培养的学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又有创新和实践能力。

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康复治疗基础、康复治疗临床技术、康复工程和传统养生康复。

学科的主要特色体现在运动学科和医学学科的交叉方面。

学科发展的科学技术涉及到生物学、康复医学和运动科学等多个领域。

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开拓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能从事基础理论教学与科研工作,又能在各级医院、康复机构、体育科研机构、运动训练基地、疗养院、社区,从事创伤、疾病、残障、衰老等造成的身心功能障碍的预防与康复治疗工作,为我国康复事业做出贡献。

考试科目康复综合(包括康复基础和临床康复两部分)1、康复基础课程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2、临床康复课程包括:康复评定学、运动疗法学、肌肉骨骼康复学、神经康复学康复综合考试大纲1、康复基础《运动解剖学》:细胞和细胞间质、组织、运动系统总论、运动系统各论、体育动作解剖学分析参考书目:潘珊珊主编,运动解剖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运动生理学》: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循环;呼吸生理;物质和能量代谢;肾脏生理;感觉器官;神经生理;内分泌;肌肉收缩;体温调节;运动技能的形成;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变化的规律;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定;特殊环境的运动训练;主要运动项目的生理特点;儿童少年、女子的解剖生理特点。

参考书目:陆耀飞主编,运动生理学,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72、临床康复《康复评定学》:康复评定学的基本概念、内容、人体形态评定、心肺功能评定、反射发育评定、肌力的评定、关节活动度的评定、肌张力评定、感觉评定、平衡与协调功能的评定、神经电生理检查、步态分析、手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评定、截瘫及四肢瘫评定、偏瘫运动功能评定、环境评定参考书目:王玉龙主编,康复功能评定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运动疗法学》:关节活动技术、体位转移技术、肌肉牵伸技术、关节松动技术、肌力训练技术、牵引疗法、平衡与协调训练、步行功能训练、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本体神经促进技术、运动再学习技术、、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心肺功能训练、引导式教育参考书目:燕铁斌主编,物理治疗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神经康复学》:脑卒中康复、颅脑损伤康复、脑性瘫痪康复、帕金森病康复、老年痴呆康复、多发性硬化康复参考书目:倪朝民主编,神经康复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肌肉骨骼康复学》:上肢创伤康复、下肢创伤康复、脊柱和骨盆创伤康复、脊髓损伤康复、运动创伤康复、周围神经损伤康复、关节置换康复、骨关节康复、脊椎病康复、下背痛康复、慢性运动系统损伤康复、脊柱侧凸康复参考书目:张长杰主编,肌肉骨骼康复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康复医学专业高级职称考试大纲

康复医学专业高级职称考试大纲

康复医学专业高级职称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和要求康复医学专业高级职称考试旨在评价考生对康复医学理论、实践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康复医学领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

考试要求考生具备深入理解和应用康复医学理论知识的能力,能够解决实践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并具备实践经验和临床技能,能够独立开展康复治疗工作。

二、考试内容和形式1. 康复医学基础知识(1)康复医学学科概论(2)康复评估与诊断(3)康复治疗原则与方法(4)功能康复与心理社会适应(5)康复医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2. 康复医学临床应用(1)脊髓损伤与脑损伤康复(2)骨折与创伤康复(3)运动损伤与运动康复(4)神经系统疾病康复(5)心脏与肺部疾病康复(6)老年康复(7)儿科康复(8)肿瘤康复(9)康复辅助器具与技术3. 康复医学专业能力(1)康复治疗方案制定与实施(2)康复护理技能培训与指导(3)康复治疗效果评价与调整(4)康复病案管理与数据分析(5)康复医学科研与学术交流三、考试方式和评分标准康复医学专业高级职称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考试时间为4小时。

考生需回答试卷中的主观题和客观题,主观题占总分40%,客观题占总分60%。

评分标准如下:(1) 理论知识掌握程度(2) 康复治疗方法的合理应用(3) 实践经验与技能(4) 临床案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5) 康复医学科研与学术交流能力四、考试参考资料1. 《康复医学学科发展历程与理论基础》2. 《康复医学评估与诊断》3. 《康复医学治疗原则与方法》4. 《康复医学技术与辅助器具》5. 《康复医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以上为康复医学专业高级职称考试的大纲内容,考生应该按照大纲的要求进行复习和准备,全面提升自己在康复医学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祝各位考生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为康复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运动康复专业《运动解剖学》考试大纲

运动康复专业《运动解剖学》考试大纲

运动康复专业《运动解剖学》考试大纲课程性质: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是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和发展规律,探索人体机械运动与体育动作的关系的一门基础学科。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参考书目:《运动解剖学》李世昌,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考核内容:运动系统第一节概述考核要点:1、方位术语;2、人体的基本面和基本轴的概念。

3、骨的构造;4、骨的化学成分、物理特性及年龄特;5、骨的生长发育和功能;6、掌握动关节、关节运动幅度的概念;7、骨连结的分类、关节的结构、运动及影响关节运动幅度的因素;8、掌握骨骼肌的大体结构、物理特性;9、熟悉肌肉工作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上肢的结构与运动考核要点:1、上肢骨的组成和名称;2、肩关节、肘关节、桡腕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方式;3、肩胛骨、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各主要肌群的组成及运动功能;4、运动上肢的主要肌肉的位置形态及起止点、功能和力量与伸展性练习方法。

第三节下肢结构与运动考核要点:1、下肢骨的组成、各骨的形态特征及体表标志;2、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足弓的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方式;3、运动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各主要肌群的组成;4骨盆的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与性别差异;5、运动下肢主要肌肉、的位置、形态起止点、功能和发展力量与伸展性的练习方法。

第四节躯干和颅的结构与运动考核要点:1、椎骨、胸骨的主要形态特征和体表标志;2、脊柱的胸廓、胸腔的结构与功能;3、运动脊柱的肌肉位置、形态及起止点和功能;4、头:颅骨、颅骨的连结、头颈肌的结构与功能。

第五节体育动作解剖学分析考核要点1、原动肌、对抗肌、固定肌和中和肌的概念;2、动力性工作、静力性工作的分类和特点;3、动力性解剖学动作分析步骤与方法;4、多关节肌、单关节肌的概念与工作特点。

运动康复专业《运动生理学》考试大纲课程性质:《运动生理学》是运动康复专业的基础课程,它涵盖人体生理学的基本内容和人体运动生理内容,主要研究人体运动机能状态变化规律和人体运动适应规律等问题,为运动康复专业学生继续进行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617康复综合考纲医学技术(康复治疗方向)

617康复综合考纲医学技术(康复治疗方向)

617康复综合考纲医学技术(康复治疗方向)-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101000 医学技术(康复治疗方向)学科简介上海体育学院在1989年经国家教委批准, 在国内率先招收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理学)本科生。

经过20余年的发展,我校康复学科不断地加强学科建设,在研究方向、研究平台和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形成了良好的基础,形成了完整的康复相关方向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体系。

2014年,我院陈佩杰教授领衔的“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创建体医结合运动康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本专业将运动科学与康复医学相结合,主要培养临床康复治疗和运动伤害防护等多方面人才,所培养的学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又有创新和实践能力。

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康复治疗基础、康复治疗临床技术、康复工程和传统养生康复。

学科的主要特色体现在运动学科和医学学科的交叉方面。

学科发展的科学技术涉及到生物学、康复医学和运动科学等多个领域。

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开拓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能从事基础理论教学与科研工作,又能在各级医院、康复机构、体育科研机构、运动训练基地、疗养院、社区,从事创伤、疾病、残障、衰老等造成的身心功能障碍的预防与康复治疗工作,为我国康复事业做出贡献。

考试科目康复综合(包括康复基础和临床康复两部分)1、康复基础课程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2、临床康复课程包括:康复评定学、运动疗法学、肌肉骨骼康复学、神经康复学康复综合考试大纲1、康复基础《运动解剖学》:细胞和细胞间质、组织、运动系统总论、运动系统各论、体育动作解剖学分析参考书目:潘珊珊主编,运动解剖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运动生理学》: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循环;呼吸生理;物质和能量代谢;肾脏生理;感觉器官;神经生理;内分泌;肌肉收缩;体温调节;运动技能的形成;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变化的规律;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定;特殊环境的运动训练;主要运动项目的生理特点;儿童少年、女子的解剖生理特点。

2020年上海体育学院考研专业课615 运动康复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2020年上海体育学院考研专业课615 运动康复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615运动康复学专业综合:运动解剖学+康复评定学+运动疗法学,总分300分运动解剖学(100分):(可能不限于如下内容)运动系统总论,包括:1.骨的分类、构造、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发生和发育、影响骨生长的因素、骨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骨的功能、体育锻炼对骨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2.骨连结; 3.骨骼肌分类和命名、构造、工作术语、物理特性、影响肌力的解剖学因素、骨骼肌的配布规律、确定骨骼肌功能的方法、体育运动对骨骼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运动系统各论、体育动作解剖学分析。

运动系统各论,包括:1.头:颅骨、颅骨的连结、头颈肌的结构与功能;2.躯干:脊柱、胸廓、胸腔的结构与功能;3.上肢:上肢带、肩关节、肘关节、手关节的结构与功能;4.下肢:骨盆、髋关节、膝关节、小腿骨的连结、足关节、足弓的结构与功能;5.体表标志与定位;6.发展肌肉力量与柔韧性的原理和方法。

(三)体育动作解剖学分析,包括:1.体育动作解剖学分析的基本理论;2.体育动作解剖学分析的基本方法;3.体育动作解剖学分析举例参考书目:潘珊珊主编《运动解剖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年丁文龙主编《系统解剖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康复评定学(100分):(可能不限于如下内容)(一)总论,包括:1.康复评定学的基本概念、康复评定的对象和康复评定方法的分类; 2.康复评定的内容和制定康复治疗计划。

(二)人体形态,1.人体形态的测量方法; 2.体型评定的分类方法和身体成分评定方法。

(三)关节活动度的评定,1.关节活动度测量的原则和方法、影响关节活动度的因素;2.关节运动的类型、引起关节活动度异常的原因以及关节活动度评定的工具。

(四)肌力的评定,1.临床常用的关节或肌群手法肌力检查方法;2.等长、等张和等速肌力测试。

(五)肌张力评定,1.肌张力的概念、影响肌张力的因素、肌张力异常的表现和临床评定;2.痉挛的评定量表和生物力学和电生理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康复学专业综合考试
大纲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运动康复学专业综合
《运动解剖学》:细胞和细胞间质、组织、运动系统总论、运动系统各论、体育动作解剖学分析
《康复评定学》:康复评定学的基本概念、内容、人体形态评定、心肺功能评定、反射发育评定、肌力的评定、关节活动度的评定、肌张力评定、感觉评定、平衡与协调功能的评定、神经电生理检查、步态分析、手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评定、截瘫及四肢瘫评定、偏瘫运动功能评定、
环境评定
《运动疗法学》:关节活动技术、体位转移技术、肌肉牵伸技术、关节松动技术、肌力训练技术、牵引疗法、平衡与协调训练、步行功能训练、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本体神经促进技术、运动再学习技术、、强
(一)绪论
1.人体的基本构成
2.常用解剖学术语
(二)细胞和细胞间质
1.细胞的大小和形态、细胞的基本结构
2.细胞间质
(三)组织
1.上皮组织
2.结缔组织
3.肌组织
4.神经组织
(四)运动系统总论
1.骨的分类、构造、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发生和发育、影响骨生长的因素、骨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骨的功能、体育锻炼对骨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2.骨连结
3.骨骼肌分类和命名、构造、工作术语、物理特性、影响肌力的解剖学因素、骨骼肌的配布规律、确定骨骼肌功能的方法、体育运动对骨骼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五)运动系统总论
1.头:颅骨、颅骨的连结、头颈肌的结构与功能
2.躯干:脊柱、胸廓、胸腔的结构与功能
3.上肢:上肢带、肩关节、肘关节和桡尺关节、手关节的结构与功能
4.下肢:骨盆、髋关节、膝关节、小腿骨的连结、足关节、足弓的结构与功能
5.体表标志与定位
6.发展肌肉力量与柔韧性的原理和方法
(六)体育动作解剖学分析
1.体育动作解剖学分析的基本理论
2.体育动作解剖学分析的基本方法
3.体育动作解剖学分析举例
康复评定学考试大纲
(一)总论
1.康复评定学的基本概念、康复评定的对象和康复评定方法的分类
2.康复评定的内容和制定康复治疗计划
(二)人体形态
1.人体形态的测量方法
2.体型评定的分类方法和身体成分评定方法
(三)心肺功能评定
1.运动强度分类和运动试验
2.心电运动试验
(四)反射发育评定
1.脊髓、脑干和中脑等水平反射检查方法
2.脑性儿童瘫痪评定的方法和内容
(五)肌力的评定
1.临床常用的关节或肌群手法肌力检查方法
2.等长、等张和等速肌力测试
(六)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1.关节活动度测量的原则和方法、影响关节活动度的因素
2.关节运动的类型、引起关节活动度异常的原因以及关节活动度评定的工具(七)肌张力评定
1.肌张力的概念、影响肌张力的因素、肌张力异常的表现和临床评定
2.痉挛的评定量表和生物力学和电生理评定
(八)感觉评定
1.各种深浅感觉检查的方法及诊断标准
2.躯体感觉、疼痛评定
(九)平衡与协调功能的评定
1.平衡与协调的定义、分类和功能分级
平衡量表评定标准、评定内容与方法
3.平衡与协调常见测试方法
(十)神经电生理检查
1.肌电图临床意义
2.神经肌电图与低频电诊断检查结果的分析及判断
(十一)步态分析
1.步长、步幅、步频、步速、步行周期、步行时相
2.步态分析的基本方法
(十二)手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2.其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的常用量表和评分标准
(十三)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评定
1.生活质量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概念
2.生活质量的评定内容和常用评定量表
(十四)截瘫及四肢瘫评定
1.脊髓损伤神经学检查
2.神经源性膀胱相关知识
(十五)偏瘫运动功能评定
1.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
2.中枢性瘫痪
(十六)环境评定
1.环境的定义、分类、作用、无障碍环境的作用
2.环境评定的目的和分级
运动疗法学考试大纲
(一)概论
1.物理治疗学的基本概念
(二)关节活动技术
1.关节活动技术的概念、治疗作用、临床应用及四肢和躯干活动技术
2.关节活动基础
(三)体位转移技术
1.体位转移技术与方法的分类及其基本原则
2.偏瘫、截瘫、脑瘫患者各种体位转移方法与技术
(四)肌肉牵伸技术
1.肌肉牵伸作用、种类与方法
2.肌肉牵伸的临床应用
(五)关节松动技术
1.关节松动技术的基本概念及手法等级
2.脊柱的解剖学概要和运动学概要
(六)肌力训练技术
1.肌力、肌肉耐力概述
2.常用的辅助训练方法
(七)牵引疗法
1.牵引疗法分类
2.牵引疗法作用、适应证与禁忌证
(八)平衡与协调训练
1.平衡与协调定义与分类,平衡训练方法,协调训练方法。

(九)步行功能训练
1.步行的基本概念
2.减重步行的组成、机制、方法和注意事项
(十)Bobath技术
方法的基本概念
2.应用不同体位下的活动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
(十一)Brunnstrom技术
1.偏瘫后的不同恢复阶段的特点
2.姿势反射对运动的影响
(十二)Rood技术
1.感觉刺激的基本概念
2.感觉输入与运动输出的关系
(十三)本体神经促进技术
1. PNF的基本概念
2. PNF技术应用
(十四)运动再学习技术
1.运动学习和运动再学习的概念
2.运动控制和运动功能重建的机制
(十五)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
1.习得性废用和塑型训练技术概念
2.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实施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的入选标准(十六)心肺功能训练
1.呼吸康复常用的训练技术和方法
2.呼吸功能、心功能和有氧训练的生理基础和评定
(十七)引导式教育
1.引导式教育概述
2.引导式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