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落花生(精选)

合集下载

落花生

落花生

谢谢大家
2011年10月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
15 落花生
洋县金水镇中小 杜巧花
麻屋子,红帐子, 里面住着白胖子。
谜底 ( 花生 )
落花生名字的由来
陆地上的植物, 几乎都在地上开花, 地下结果,唯独花生 是在地上开花地面下 结果,所以人们叫它 落花生。
作者简介:
许地山(1893-1941)是我国现 代著名的作家、学者。 他出生于 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许地山小 时候,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喻 教育子女,给许地山留下了深刻印 象。1921年许地山开始创作时,就 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勉 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花生品格的人 。
说说种植花生的过 程,用四个词语来归 纳。
买种、翻地、播种、浇水
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练习册上的作业。 3、预习课文的第三93—1941)现 代作家、 学者。 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华生。 1921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命命鸟》,接 着又发表了,具有朴实淳厚风格的散文名 篇《落花生》。作品结集出版的有短篇 小说集《缀网劳蛛》、《危巢坠简》, 散文集空山灵雨》,小说剧本集《解放 者》、《杂感集》,论著《印度文学》、《道教史》(上) ,以及《许地山选集》、《许地山文集》等。
自读提示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 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2.指名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读 错或读破句的地方。
3、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 些事?
你会读吗?

Fēn fù
pì zhà
má o

一亩 开辟 榨油 爱慕
ng liú chá
吩 咐 茅亭 石榴 尝花生
词语过关
居然 吩咐 榨油 便宜 可贵 石榴 爱慕 分辨 体面

《落花生》教案(精选)

《落花生》教案(精选)

《落花生》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落花生》。

本课主要讲述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从中得到的启示。

通过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等环节,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教育人们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花生的生长过程和特点;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良好品质;教育学生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花生的生长过程和特点;学会生字词。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启示,学会做有用的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花生种子、花生长势图片。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盒。

五、教学过程3. 学习生字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让学生跟读、组词、造句。

5. 实践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花生种植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花生的生长过程。

学生分组种植花生,观察花生的生长变化,并记录下来。

7.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完成。

六、板书设计落花生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做有用的人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写一篇关于花生种植的观察日记。

3. 家长协助孩子了解花生的其他用途,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花生种植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花生的生长过程,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但在时间安排上,可以更加合理,确保实践活动的时间充足。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花生种植实践活动,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增强家校合作。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花生加工厂,了解花生的其他用途,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落花生词语盘点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落花生词语盘点

五年级上册语⽂第15课落花⽣词语盘点 五年级上册语⽂第15课《落花⽣》在表达上颇具匠⼼:详略分明,以物喻⼈,同时⾔辞朴实⽆华。

店铺在此整理了五年级上册语⽂第15课《落花⽣》词语盘点,供⼤家参阅,希望⼤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五年级上册语⽂第15课《落花⽣》词语盘点 开辟:开拓发展。

课⽂中指把原来荒着的地,开垦出来。

翻地:⽤⼯具把⼟翻松。

居然:表⽰出乎意料;竟然。

收获:农作物成熟时,收取果实。

也⽤来⽐喻⼼得、战果,课⽂中指前者。

吩咐:⼝头指派或命令。

榨:翘⾆⾳ zhà,第四声,防⽌读成第⼆声。

⽤⼒压出物体⾥的汁液。

爱慕:由于喜爱或敬重⽽愿意接近。

分辨:辨别。

体⾯:(相貌、样⼦或穿着)好看;有⽓派。

五年级上册语⽂第15课《落花⽣》课⽂ 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

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就开辟出来种花⽣吧。

”我们姐弟⼏个都很⾼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没过⼏个⽉,居然收获了。

母亲说:“今晚我们过⼀个收获节,请你们的⽗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好不好?”母亲把花⽣做成了好⼏样⾷品,还咐附就在后园的茅亭⾥过这个节。

那晚上天⾊不⼤好。

可⽗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亲说:“你们爱吃花⽣吗?” 我们争着答应:“爱!” “谁能把花⽣的好处说出来?” 姐姐说:“花⽣的味⼉美。

” 哥哥说:“花⽣可以榨油。

” 我说:“花⽣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

这就是它的好处。

” ⽗亲说:“花⽣的好处很多,有⼀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不像桃⼦、⽯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地挂在枝头上,使⼈⼀见就⽣爱慕之⼼。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也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

” 我说:“那么,⼈要做有⽤的⼈,不要做只讲体⾯,⽽对⼈没有好处的⼈。

” ⽗亲说:“对。

第15课_落花生_答案

第15课_落花生_答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作业本第15课落花生答案15 落花生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1)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kōnɡ kònɡ√)地。

(2)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zhǒnɡ√ zhònɡ),翻地,播种(zh ǒnɡ√ zhònɡ),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3)花生的价钱便(pián√ biàn)宜。

2、给带点的词语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1)怪(很/挺)开辟(开垦)(2)居然(竟然)(3)希望(愿望)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围绕花生主要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等内容。

4、给句子选择正确的含义,打上“√”。

(1)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①父亲希望“我们”外表不好看,但很有用。

()②父亲希望“我们”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2)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①人不必讲体面,只要做对他人有用的人。

()②人不能一味追求体面,而更应该注重自己对社会的贡献。

(√)③做人就要对社会有所贡献,不能做徒有外表而无德无能的人。

(√)5、抄写课文第十自然段,完成练习。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1)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造句。

①成熟(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秋天,我家屋后的柿子成熟了,像一盏盏灯笼挂在枝头,十分惹人喜爱。

②成熟(发展到了完善的程度)—经过这次教训,我成熟了许多。

(2)这段话中,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是它藏而不露,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名利。

6、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你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例一:蜡烛蜡烛的一生很平淡,白的、红的,五颜六色的,头上竖起一个羊角辫。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5《落花生》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5《落花生》
居然——竟然——果然
近义词 反义词
☆父亲和孩子一起吃饭是很平常的事,为什么要用“请 你们的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为什么说父亲也 来了“实在很难得”? 许地山的父亲叫许南英,进士出身,是位爱国诗人, 也是位颇受百姓爱戴的好官。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他 曾率领台湾人民苦撑危局,死守孤城台南。他将多年积 蓄全部充作官饷,坚决抵抗日本鬼子的入侵。台湾被日 本侵占后,他不愿当亡国奴,就携眷搬到祖籍福建龙溪。 在许地山十四五岁时,他出任广东省三水县县令,全家 住在衙内大院里。他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许地山的 母亲建议开辟出来种花生,这就是课文中所写的事。
合作学习清单
外表
果实
吃花生,议花生
请你们说一说:花生有哪些好处?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 说出来?
“花生的味儿美。”
花生最可贵的是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
“花生的价钱便宜, 谁都可以买来吃, 都喜欢吃, 这就是它的好处。”
“花生可以榨油。”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
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 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 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 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 ,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 ,居然收 获了。
我们家的后园的有半亩空地。母 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 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 ”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 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 ,居然 收获了。
知道。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
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父亲希望我们像花生一样做怎样的人?
父亲仅仅是在赞美花生吗 ?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 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1、 “体面”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讲体 面”? 2、什么叫“有用的人”?“有用的人”和花 生有什么关系呢? 3、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在生活中有哪些人也像花生那样不图虚名、 默默奉献呢?

重点背诵-15.落花生

重点背诵-15.落花生

15.《落花生》姓名:学号:
一、本文的作者是许地山。

二、课文围绕花生讲了哪些内容。

答:课文围绕花生主要讲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四个方面的内容。

三、读读第十自然段,说说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
答:花生最可贵的是它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

四、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1.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答:我们做人要做像花生那样,能够默默无闻,毫无怨言地努力,给别人带来好处。

2.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答:做人不能单单讲体面,只追求外表的美,却没有实际用处,要做对他人和社会有好处和贡献的人。

五、背诵第10自然段。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去来才知道。


一、抄写一遍:
(不够写就在后面划线抄写)二、背诵情况(),家长签名()。

落花生 每课一练(含答案)

落花生 每课一练(含答案)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
全国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 天量课件、教案、试卷、学案 免费下载 |
15、《落花生》
四、平静、珍贵、内在、可耻、痛恨、讨厌。

五、1翻地、播种、浇水、收获;2《论语》《史记》《西游记》《红楼梦》;3金鱼、松鼠、羚羊、大象、鲸鱼。

六、1竟然;2居然;3虽然、但是;4不但、而且;5因为、所以。

七、1汽车;2地球;3老人;4鸽子;5冬瓜。

八、1A ;2B ;3C 。

九、1、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2、桃子、石榴、苹果;告诉人们要像花生那样,不要只讲外表,而要讲究内心美,要做一个有用的人。

《落花生》读后感(精选15篇)

《落花生》读后感(精选15篇)

《落花生》读后感(精选15篇)《落花生》读后感1《落花生》这篇文章,是我最喜欢读的,因为文章的每一段话,都包含着一种深刻的道理。

文章写道:“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花生矮矮地长在地里,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这句话表面是说花生不像桃子、石榴那样炫耀自己的果实,而实际上是指社会上有的人能说到,但缺乏吃苦耐劳,是实于的精神,做一点微不足道的工作就自已为了不起,整天像蝉一样叫;而有的人,虽然不善于言淡,却一心扑在事业上,苦干、实干,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这句话也提醒我们做人不要做华而不实的人,而要做不图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落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这句话说明了一个人生的道理:一个人的外表并不重要,只有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能成为受人尊敬的人。

一个人,虽然长得美,可是心灵丑恶,这样,即使她打扮的花枝招展,人们也会厌恶她。

“人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做只讲体面地人,而要做有真实本领的人,只有兢兢业业地做有益于人民的事,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同时还告诉我们做人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的,做一个心灵美、语言美、品德高尚、知识渊博的人。

这种人,人民需要、社会需要、祖国更需要。

《落花生》读后感2今天,我读了一篇好文章,名字叫《落花生》,文章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做对别人有好出的人。

《落花生》这篇文章讲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和议花生。

议花生是文章最重要的内容,是我们和爸爸讨论花生的好处。

花生虽然长在泥土里,但它可以榨油、味道美、价格便宜,花生始终默默无闻的做着贡献。

爸爸告诉我们要做和花生一样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职业,许多人都是对我们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我们不能忘记他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