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5年10月00633《新闻学概论》
《新闻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新闻学概论》课后习题第一章名词解释1.原始新闻媒介:是指原始社会中人类利用天然介质记录和传播信息的形态及载体,可分为人身载体和身外载体,它们都是落后生产力中的自然之物。
人身载体包括“手势语"媒介和口语媒介,身外载体包括实物勿媒介、声光媒介、图示媒介。
手势媒介具有直观性和简单的模拟功能,容易被同伴理解和反馈。
口语新闻随时都可能在人际间进行,这种人人自有的媒介在今天也是交流新闻的普遍形式。
实物新闻媒介依赖具体语境才能辨别其意,表达和接受意义的人,所处的环境、对象关系和心态达到相互理解。
声光新闻扩大原始新闻的传播速度和距离,作为人类视觉和听觉媒介的最初开发,是人类追求传播时效的开始。
图示媒介满足人类新闻传播的需要:让更多不在场的人知道已发生或存在的事物:把事件永久地记载下来,让后人知道。
2.原始新闻:主要是指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漫长时期,人类利用自然物或初级人造介质传播的新闻,包括手势新闻、口语新闻、实物新闻、声光新闻和图画新闻。
随着人类活动空间的不断扩大,推动新闻媒介向外界延伸,原始新闻的形态逐渐演变。
最早的原始新闻传播形态主要包括:游群人身传播、闻讯传播、初级符号传播、高级符号传播。
3.意媒:是人类表达思维的示意工具,思维的对象及其结果是意媒的内容,符号则是思维的形式。
意媒是人类表意的符号系统,是创造人类认识事物的交流手段,用于了解对方的发现或向对方告知某些事情。
语言为原始新闻的传播提供思想媒介,构成信息传播的符号,是人类最早的意媒。
除此以外,意媒还包括手势、文字等。
4.群体传播:是指距今大约300万至350万年左右原始社会时期出现的一种传播形式。
当时出现的原始组织称为“游群”,由血缘家庭构成,通常有男女20-45人左右,为生存而群居。
游群相互传播手势和口头新闻,身体成为天然的载体,传播范围仅仅限于“游群”内。
用手势和口语传播信息,游群成员都能看到和听到,这是群体传播。
5.闻讯传播:是指约在4万年前,原始人的群居进入规模更大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一种传播形式。
全国自考《新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新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总分:100分题量:33题一、单选题(共20题,共38分)1.有论者认为新闻起源于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这种起源观属于()。
A.本能说B.社会需求说C.意志说D.信息交往说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新闻价值是传播者选择事实和接受者选择新闻的()。
A.主观意向B.客观标准C.心理需求D.政治标准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提出“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一观点的是()。
A.普利策B.博加特C.本杰明D.庞德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20世纪初,第一个将新闻价值理论引入中国的是()。
A.徐宝璜B.邵飘萍C.戈公振D.蔡元培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新闻传播行为,“三要素说”(事实、新闻报道者和新闻接受者)的提出者是()。
A.甘惜分B.王中C.邓拓D.范长江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近代新闻事业诞生的时间标志是()。
A.手抄新闻出现B.口语新闻出现C.印刷新闻纸问世D.新闻书的问世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新闻学的母体是()。
A.语言学B.文学C.政治学D.心理学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新闻价值要素中的时新性指的是新闻事件的()。
A.发生时间B.报道时间C.发生与报道的时差D.延续时间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9.新闻立法是指()。
A.国家制定和颁布的有关新闻传播的法律条文B.统治阶级制定、颁布和修订新闻法律的程序和过程C.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和控制新闻事业的程序原则和机制D.运用新闻媒体对国家立法的宣传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0.新闻的价值指的是()。
A.新闻事实的价值B.新闻作品通过传播满足社会及其需求的程度C.新闻满足传播者的需求程度D.新闻自身的价值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本身所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
新闻价值的要素有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等。
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新闻价值观和价值尺度。
自考00633《新闻学概论》授课笔记.

‘2第一章绪论新闻学是研究新闻现象的本质和揭示新闻活动规律的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
2.《论出版自由》),主要观点是(“观点的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的新闻自由口号是一个伟大的口号。
4。
567),(1924年)出版的美国著名教育家(约斯特的《新闻学原理》)标志世界新闻学的成熟89梁启超:从1901年到1911年,发表了多篇新闻专论,阐述了许多深刻的新闻学术问题。
他提出了著名的报纸监督政府和国民向导两大天职说,认为报纸“非政府之隶属,而与政府立于平等之地位”;他提出了比较全面的舆论观;还提出了衡量报纸好坏的标准,倡导一系列宣传方法。
,研究和新闻教育正式开始。
三本书:1919年,1923192712131415.16从1998年起,1718的理论体系反映新闻现象的本质及其活动规律19业发展的规律应用新闻学既含应用理论,也含应用技术,它所研究的是新闻学传播业务过程的操作方法和一般规律20早期新闻学以报纸为唯一的研究对象,因此早期新闻学又称为报学。
报学最初侧重于业务技术探讨,直接为培训从业人员服务。
1845年德国普尔兹的《德国新闻事业史》出版,标志着新闻学开始超越单纯业务研究的微观视野。
《解放日报》改版前后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新闻宣传主张,集中解决了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若干重大原则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改革:1956年7月,以《人民日报》改版为标志的新闻工作改革全面启动,改革中的报纸和通讯社以清新的面貌出现在公众面前。
其主要内容:a 力求突出受众的多样性需要,扩大报道范围,多发新闻,发多方面的新闻 b 开展自由讨论,可以发表不同观点的文章,通过群众性讨论把社会见解引向正确道路 c 杜绝党八股,努力改进文风力求突出受众的多样性需要,扩大报道范围,多发新闻,发多方面的新闻 b 开展自由讨论,可以发表不同观点的文章,通过群众性讨论把社会见解引向正确道路c 杜绝党八股,努力改进文风洪仁玕、王韬、梁启超、孙中山。
新闻学概论 考试重点(背诵版)

1、新闻起源于人类的信息需求。
2、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3、新闻的定义: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4、新闻的基本特征:真实准确、内容新鲜、报道及时、传播公开。
5、真实准确的含义:1、指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必须是客观存在着的。
2、指新闻对事实的报道必须准确无误、真是客气。
3、指新闻不仅要求对具体事实的报道真实准确,而且在事实的整体和相互联系上也应该客观全面、符合实际。
6、内容新鲜: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鲜则是新闻的天性。
7、传播公开:新闻不同于内部情况和机密情报,也不同于私人信函,它必须面向社会,公开传播,这是新闻固有的特性。
8、新闻真实性原则:1)对事实的报道必须准确无误:①、构成新闻的要素“五个W”要准确无误。
②、事实的细节描述要有根有据,符合实际。
③、新闻中使用的背景材料要真实可靠。
④、新闻中所概括的事实要符合客观实际。
2)从总体上、本质上和发展趋势上反应事实。
3)对事实的报道必须全面、客观、公正。
4)坚持新闻报道客观性和倾向性的统一①、倾向性:指的是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反映客观事实的立场、态度在新闻中所表现的一种特性。
1)新闻价值:是事实所具有的、能满足社会与公众对新闻需要的要素的总和。
2)新闻价值的一般要素: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
3)新闻价值的新鲜性:1、是指事实在时间上的“新近”。
2、是指事实在内容上的“新鲜”。
4)新闻事实向新闻文本转换的步骤(新闻价值的呈现):1、准确判断各种价值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2、选择恰当的表现形式,制成新闻文本。
3、寻求恰当的传播方式,展示新闻文本。
5)影响新闻价值取向的因素:阶级立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新闻政策、新闻宣传价值、新闻媒体定位等。
6)新闻事业:是一切新闻机构及其全部业务活动的总称。
7)新闻事业作为一项社会事业产生标志是:在社会分工中体现了专职的新闻采集、写作和传播者。
8)新闻事业的性质:1、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应。
2、新闻事业是以传播新闻信息为主要手段满足人们新闻信息需要的社会文化事业。
006330000新闻学概论说明

006330000 新闻学概论课程考试说明一、本课程使用的教材、大纲新闻学概论课程指定使用的教材为《新闻学概论》(附大纲),陈霖著,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二、本课程的试卷题型及试题难易程度1.试卷题型结构表2.试卷分别针对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认知及能力层次命制试题,四个层次在试卷中所占的比例大致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
3.试卷难易度大致可分为容易、中等偏易、中等偏难、难四个等级,试卷中不同难易度试题所占的分数比例,大致为容易占20%,中等偏易占30%,中等偏难占30%,难占20%。
三、各章内容分数的大致分布根据自学考试大纲的要求,试卷在命题内容的分布上,兼顾考核的覆盖面和课程重点,力求点面结合。
教材具体各章所占分值情况如下:四、考核重点及难点第一章新闻的定义(1)新闻活动的产生;(2)新闻的定义;(3)新闻的本质;(4)新闻与信息;(5)新闻的类型;(6)新闻对社会的影响。
第二章新闻的特性(1)新闻的真实性;(2)新闻失真与非新闻失真的原因;(3)新闻的公开性;(4)新闻的新鲜性。
第三章新闻的选择(1)新闻价值的概念;(2)新闻价值的含义和影响因素;(3)新闻价值的实现;(4)新闻政策与新闻法规。
第四章新闻的传播(1)新闻传播的构成;(2)新闻的客观性原则;(3)新闻的倾向性;(4)新闻报道的类型;(5)客观报道;(6)调查性报道;(7)解释性报道;(8)新闻编辑。
第五章新闻传播的媒介(1)报纸的特点;(2)广播电视的发明与发展;(3)新闻纪录片;(4)互联网与新闻传播;(5)互联网新闻传播的特点。
第六章新闻传播者(1)新闻传播者的意识构成;(2)新闻传播者的素质构成;(3)我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状况;(4)新的媒体环境对新闻职业道德提出的要求;(5)“有偿新闻”现象。
第七章新闻受众(1)受众的定义;(2)受众的基本特点;(3)受众心理的基本类型;(4)受众心理的复杂性及其对新闻传播媒介提出的要求;(5)受众调查的必要性和主要方法。
《新闻学概论》试卷二

《新闻学概论》试卷二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15 分)
1、施拉姆在《报刊的四种理论》中提出了四种不同的新闻理论,他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我国新闻业的双重属性分别指的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请问《论出版自由》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
4、广播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 (FM )、_______________ (AM )和________________(DAB)。
5、新闻学的学科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和交叉新闻学。
6、新闻区别于文学之处在于,新闻是以_________为基础的;新闻区别于历史之处在于新闻具有__________性;新闻区别于情报之处在于,新闻具有__________性。
二、简答题(每小题10 分,共40 分)
1、请分析新闻业产生的条件。
2、请分析新闻业经营中的两次销售。
3、请简要陈述受众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
4、请问新闻价值要素有哪些?并请作简要分析。
三、论述题(每题15 分,共45 分)
1、论述题请简要陈述新闻真实的意义。
2、简述新闻、舆论、宣传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3、请论述新闻业的社会功能。
(完整word版)《新闻学概论》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大学课程考核试卷(学年第学期)考核科目新闻学概论课程类别必修课考核方式闭卷卷别一、填空题(共10分,每空1分)1、从世界各国看,新闻媒介的所有制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私营媒介、公营媒介和国营媒介。
2、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包括:传递信息、进行宣传;舆论监督;传播知识和提供娱乐。
3、从时间性的角度看,新闻可以被划分为两大类,分别是突发性新闻和延缓性新闻。
4、新闻选择的标准包括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和新闻法规。
5、我国新闻事业的工作路线是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4分)1、舆论2、新闻真实性3、宣传4、受众5、新闻体制1、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2、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
3、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
4、受众指的是大众传播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其中最主要的,是指三大新闻媒介即报纸的读者、广播的听众和电视的观众。
5、新闻体制:媒介机构的隶属关系、传播宗旨、管理方式和经营运作模式,其核心是资产的所有权和新闻报道的支配权。
三、简答题:(共40分,每题10分).1、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体现在哪些方面?1、(1)沟通情况,提供信息。
(2分)(2)进行宣传,整合社会。
(2分)(3)实施舆论监督。
(2分)(4)传播知识,提供娱乐。
(2分)(5)作为企业,赢得利润。
(2分)2、新闻价值的五要素是什么?2、(1)时新性。
包括时间新和内容新。
(2分)(2)重要性。
事件和当前社会生活和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密切关系。
(2分)(3)接近性。
包括地理上接近和心理上接近。
(2分)(4)显著性。
包括名人、胜地和著名团体、单位的动态。
(2分)(5)趣味性。
奇事趣闻,富有人情味和高尚的生活情趣等。
(2分)3、受众对于新闻媒介有哪些决定性的影响?(1)决定着新闻媒介内容的取舍。
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633

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633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63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新闻的基本特性是( )A.新鲜、真实、及时公开传播B.新鲜、重要、公开传播C.真实、重要、公开传播D.重要、有趣、公开传播2.新闻选择有三个环节,除搜录、比较之处,另一个是( )A.确认B.衡量C.预测D.反馈3.新闻与情报在传播方式上的差别是( )A.公开与未必公开B.及时与不及时C.有选择与无选择D.纪实与非纪实4.资产阶级新闻价值理论的许多论点直接来源于( )A.资产阶级新闻工作者的灵感B.资产阶级革命家的论述C.资产阶级新闻学者的研究成果D.资产阶级报纸经营者的生意经5.在新闻事业形成的标志中最为重要的是( )A.非手工操作的传播工具B.专业人员和专门机构的出现C.广阔的新闻市场D.持续不断的新闻传播活动6.马克思、恩格斯所共同创办的无产阶级报纸是( )A.莱茵报B.真理报C.新莱茵报D.莱比锡总汇报7.毛泽东关于反击敌人的攻击“无需用辩论”,“只需用事实”的观点出自( )A.《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B.《〈政治周报〉发刊理由》C.《〈中国工人〉发刊词》D.《〈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8.在社会主义国家,新闻舆论监督实质上是( )A.党派之间的监督B.利益集团之间的监督C.人民的监督D.社会成员之间的监督9.新闻价值的五要素包括( )A.时新性、重要性、生动性、显著性、原则性B.时新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趣味性C.时新性、显著性、社会性、重要性、趣味性D.时新性、显著性、原则性、趣味性、重要性10.新闻事业的性质和体制决定于( )A.社会文化形态B.社会生产手段C.社会经济形态D.社会进步水平11.1945年,与毛泽东谈论跳出“人亡政息”历史周期率的民主人士是( )A.宋庆龄B.张澜C.张治中D.黄炎培12.梁启超概括的报纸的两大天职是( )A.去塞求通,开创新风B.去塞求通,向导国民C.去塞求通,监督政府D.向导国民,监督政府13.中国共产党关于新闻事业党性原则较为系统的理论观点形成于( )A.建党时期B.井冈山斗争时期C.延安整风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4.新闻事业阶级性的特殊表现形式主要是( )A.经过理论来体现B.经过广告来体现C.经过娱乐来体现D.经过报道和评述新闻事实来体现15.1947年6月,率先在解放区发起反“客里空”运动的是( )A.《新华日报》B.《晋绥日报》C.《人民日报》D.《解放日报》16.新闻事业作用于社会的基本手段是( )A.开展政治宣传B.提供文化娱乐C.高额广告收入D.传播新闻信息17.“报纸工作人员为了教育群众,首先要向群众学习”,这一观点出自( )A.刘少奇的《对华北记者团的讲话》B.毛泽东的《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C.邓小平的《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江泽民的《在全国新闻研讨班上的讲话》18.新闻事业在社会结构中处于( )A.生产关系层次B.经济基础层次C.生产力层次D.上层建筑层次19.恩格斯认为新闻工作的最大弱点是( )A.浮光掠影B.内容庞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新闻学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 00633)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o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
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世界历史上第一家在商业经营方面获得成功的大众化报纸是
A.《纽约世界报》 B.《纽约太阳报》
C.英国《泰晤士报》 D.《华盛顿邮报》
2.下列不属于新闻传播媒体的是
A.报纸 B. 图书 C.广播 D.电视
3. 新闻传播产生于人类社会的
A. 文化教育 B.信息交往 C.政治宣传 D.商品交换
4. 新闻学的母体是
A.叙事学 B.文学 C.政治学 D.社会学
5.所谓新闻真实是指
A.有闻必录 B.记录真实
C. 客观选择 D.记实性与选择性的兼有与统一
6.“新闻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的事实”,这一定义的提出者是
“徐宝璜 B.范长江 C.陆定一 D.甘惜分
7. 所谓“新闻性”是指
A.新闻的本质及其特性之和 B.新闻事实的重要性
C.新闻事实的新鲜性 D.新闻事实的显著性
8.“新闻价值”与“新闻的价值”是
A. 完全相同的概念 B.基本相同的概念
C.内涵有所重合的概念 D. 完全不同的概念
9.新闻选择的三个环节,一是搜寻,二是比较,三是
A.核查 B.确认 C.考察 D.公布
10.划分全球性报纸、全国性报纸和地方性报纸的标准是
A.发行范围 B.内容范围 C.经营性质 D.品位风格
11.新闻报道者的受动性主要体现在,受到报道对象的制约,受到受众的制约,和
A.受到新闻法规的制约 B.受到新闻政策的制约
C. 受到新闻报道者角色定位的制约 D.受到新闻道德的制约
12.新闻传播自由,不包括
A.揭露隐私的自由 B.创办媒体的自由 C.采写新闻的自由 D.播报新闻的自由13.促进新闻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因素是
A.政治民主 B.经济发达 C.文化繁荣 D.技术进步
14.新闻事业引导舆论的手段是
A.报道新闻 B.体制改革 C. 技术创新 D.提高效率
15.新闻选择过程的目标一个是择真,另一个是
A.择全 B.求实 C. 择优 D.求新
16.新闻事业的最主要功能是
A.传播新闻信息 B.开展政治宣传 C. 提供社会服务 D.进行舆论监督17.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新闻自由观是
A.大众传播理论 B.社会责任理论, C.意见领袖理论 D.知晓权理论
18。
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本质是
A.金钱和资本的自由 B. 新闻从业者的自由
C.新闻媒介的自由 D.受众的自由
19.我国新闻事业坚持党性原则的重要保证是
A.坚持“政治家办报” B. 依靠群众办报
C.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D.遵循新闻规律
20.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方针,宣传马克思主义的
A.思想体系和基本理论 B.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思想
C.经典作家的具体观点和结论 D.新闻理论
21.为保证我国新闻事业永远属于人民,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A.正面宣传与新闻批评相结合 B.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C.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 D.开展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
22。
新闻报道者并无故意失实的动机,但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影响,未能按照客观事实的本来面貌如实报道所造成的失实是
A.体制性失实 B. 经济性失实 C. 非故意失实 D.故意失实
23.新闻事业的政治倾向性集中体现为
A.党派性 B.阶级性 C.指导性 D.群众性
24.从阶级性表现看,自觉意识最强,自觉程度最高的新闻媒介类型是
A.商业性媒介 B.政治性媒介 C.政企合一媒介 D.公共媒介
25.“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这一论断是出自
A.邓小平《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B.弥尔顿《论出版自由》
C.马克思《摩塞尔记者的辩护》
D.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
26.新闻事业舆论监督的最重要对象是
A.党和政府的权力组织 B.一般干部
C.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 D.各种社会成员
27.1945年,毛泽东在延安谈论如何跳出“人亡政息”的历史周期率时指出,只有
丸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懈怠 B.实行主权在民,政府才不敢懈怠4
C,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D.群众办报,政府才不敢懈怠
28.江泽民在1994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要求
A.深入到群众中去 B.自觉服从党的领导
C.充分开展舆论监督 D.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29.新闻舆论监督的范围主要包括决策出台过程、决策执行过程、决策者和执行者的行为、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以及
A.企业的垄断行为 B.一般干部的腐败行为
C.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D.一般社会成员的不良行为
30.“你们的工作,就是教育群众,让群众知道自己的利益,自己的任务,和党的方针政策”。
这句话出自
A.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B.《邓小平论新闻宣传》
C.胡耀邦《关于党的新闻工作》
D.列宁《论我们报纸的性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31.世界新闻学发展至成熟阶段的主要代表著作是
A,1919年徐宝璜的《新闻学》 B.1922年李普曼的《舆论学》
C.1923年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D.1924年约斯特的《新闻学原理》
E.1956年施拉姆等《报刊的四种理论》
32.新闻传播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A.传播内容是新闻信息 B.面向社会及时传播
C.运用新闻手段反映社会生活 D.宣传口径的一致
E.坚持用事实说话
33.自19世纪以来,资本主义新闻事业经历的主要发展阶段是
A.完全竞争 B.垄断竞争 C.自由竞争 D.集团垄断 E.完全垄断
34.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加大新闻传播的群众性内容的基本要求是
A.及时提供全方位的新闻与信息服务 B.充分表达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C.形式生动活泼体裁多样化 D.风格鲜明泼辣具有个性化
E.全面反映人民群众的劳动生活,讴歌他们的创造业绩
35.新闻批评具有的特点是
A.及时性 B.公开性
C.群众性 D.权威性
E.持续性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36.简述施拉姆等《报刊的四种理论》对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体制及相应新闻思想的划分内容。
37.简述新闻选择的标准。
38.简述我国新闻事业关于“政治家办报”的基本要求。
39.简述新闻报道活动中正面宣传的具体含义。
40.简述中国特色新闻职业的基本特征。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41.试述西方新闻价值理论的科学性及其局限性。
42.试述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如何决定新闻事业的本质属性及其主要特征。
五、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l小题,共l5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43.依据下列资料,运用新闻自由与新闻控制的相关理论,分析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本质特征,谈谈新闻控制的必要性。
2011年7月5日,一位名叫尼克·戴维斯的记者在英国《卫报》刊登一篇报道,如
同一枚重磅炸弹在英国引起轩然大波。
报道揭露,国际传媒大亨默多克掌控的新闻集
团旗下英国《世界新闻报》,于2002年雇人侵入并窃听l3岁失踪少女米莉·道勒的手
机语音信箱,甚至删除了语音信箱中的部分信息,对警方调查造成干扰。
随后,越来越
多的窃听受害者浮出水面,数量达数千人。
当年7月6日,英国议会针对该报窃听事件
召开了紧急会议,首相卡梅伦将这一丑闻形容为“极其恐怖”的行为,并承诺展开独立调查。
7月7日,新闻集团亚洲和欧洲区总裁詹姆斯·默多克(默多克的小儿子)宣布关
闭《世界新闻报》。
至此,这份有着l68年历史的百年老报退出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