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关于2012年GDP(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核实的公告

合集下载

2012年中国GDP

2012年中国GDP

2012年中国GDP2012年中国GDP总量:519322亿元,人均GDP:38852元USD$83626.7311亿美元(统计局公布01月18日2012年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上的排名排名国家名称美元10亿单位:比去年分类地区#1 美国-国家北美#2 中国-国家亚洲#3 日本-国家亚洲#4 德国-国家欧洲#5 法国-国家欧洲#6 巴西+1国家中美洲和南美洲#7 联合王国-1国家欧洲#8 意大利-国家欧洲#9 俄国2国家欧洲#10 印度-1国家亚洲#11 加拿大-1国家北美#12 澳大利亚+1国家大洋洲#13 西班牙-1国家欧洲#14 墨西哥-国家中美洲和南美洲#15 韩国-国家亚洲#16 印尼2国家亚洲#17 荷兰-1国家欧洲#18 土耳其-1国家中东#19 瑞士-国家欧洲#20 沙特阿拉伯+3国家中东#21 瑞典+1国家欧洲#22 比利时-2国家欧洲#23 波兰-2国家欧洲#24 挪威2国家欧洲#25 伊朗-国家中东#26 台湾-2地区亚洲#27 阿根廷+1国家中美洲和南美洲#28 奥地利-1国家欧洲#29 南非-国家非洲#30 泰国-国家亚洲#31 阿拉伯联合大公国4国家中东#32 丹麦-1国家欧洲#33 哥伦比亚+1国家中美洲和南美洲#34 委内瑞拉-1国家中美洲和南美洲#35 希腊-3国家欧洲#36 马来西亚-国家亚洲#37 芬兰-国家欧洲#38 新加坡2国家亚洲#39 智利+5国家中美洲和南美洲#40 尼日利亚-1国家非洲#41 香港-地区亚洲#42 以色列+1国家中东#43 葡萄牙-5国家欧洲#44 埃及-2国家非洲#45 菲律宾+1国家亚洲#46 爱尔兰-1国家欧洲#47 捷克共和国-国家欧洲#48 巴基斯坦-国家亚洲#49 阿尔及利亚+1国家非洲#50 罗马尼亚-1国家欧洲#51 哈萨克斯坦+1国家欧洲#52 秘鲁-1国家中美洲和南美洲#53 卡塔尔+3国家中东#54 乌克兰-国家欧洲#55 科威特2国家中东#56 新西兰-3国家大洋洲#57 匈牙利-2国家欧洲#58 越南+1国家亚洲#59 伊拉克+3国家中东#60 孟加拉国-2国家亚洲#61 安哥拉2国家非洲#62 摩洛哥-2国家非洲#63 斯洛伐克-2国家欧洲#64 阿曼4国家中东#65 厄瓜多尔4国家中美洲和南美洲#66 阿塞拜疆+6国家欧洲#67 苏丹-2国家非洲#68 克罗地亚-1国家欧洲#69 卢森堡2国家欧洲#70 斯里兰卡4国家亚洲#71 多米尼加共和国2国家中美洲和南美洲#72 白俄罗斯-2国家欧洲#73 保加利亚2国家欧洲#74 缅甸+3国家亚洲#75 斯洛文尼亚+1国家欧洲#76 危地马拉+3国家中美洲和南美洲#77 乌拉圭+3国家中美洲和南美洲#78 突尼斯-国家非洲#79 乌兹别克斯坦2国家欧洲#80 塞尔维亚+3国家欧洲#81 立陶宛+3国家欧洲#82 哥斯达黎加+3国家中美洲和南美洲#83 黎巴嫩-1国家中东#84 加纳2国家非洲#85 利比亚-21国家非洲#86 肯尼亚+1国家非洲#87 也门+1国家中东#88 埃塞俄比亚+1国家非洲#89 巴拿马+1国家中美洲和南美洲#90 约旦+1国家中东#91 拉脱维亚+1国家欧洲#92 土库曼斯坦+5国家欧洲#93 巴林+5国家中东#94 喀麦隆2国家非洲#95 塞浦路斯-2国家欧洲#96 科特迪瓦-2国家非洲#97 巴拉圭4国家中美洲和南美洲#98 玻利维亚4国家中美洲和南美洲#99 坦桑尼亚-4国家非洲#100 萨尔瓦多-1国家中美洲和南美洲#101 特里尼达和多巴哥-1国家中美洲和南美洲#102 爱沙尼亚+1国家欧洲#103 赤道几内亚+9国家非洲#104 赞比亚2国家非洲#105 尼泊尔2国家亚洲#106 阿富汗2国家中东#107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2国家欧洲#108 博茨瓦纳2国家非洲#109 苏丹南部2国家非洲#110 乌干达-6国家非洲#111 洪都拉斯-2国家中美洲和南美洲#112 文莱+6国家亚洲#113 加蓬+1国家非洲#114 刚果(前扎伊尔)+1国家非洲#115 牙买加-2国家中美洲和南美洲#116 塞内加尔-国家非洲#117 刚果(布)2国家非洲#118 格鲁吉亚+3国家欧洲#119 冰岛-2国家欧洲#120 阿尔巴尼亚-国家欧洲#121 柬埔寨+1国家亚洲#122 巴布亚新几内亚2国家大洋洲#123 莫桑比克+3国家非洲#124 纳米比亚-1国家非洲#125 毛里求斯-国家非洲#126 马其顿+3国家欧洲#127 马里-国家非洲#128 亚美尼亚-国家欧洲#129 布基纳法索+1国家非洲#130 马达加斯加+1国家非洲#131 津巴布韦4国家非洲排名第132 乍得-国家非洲#133 马耳他-国家欧洲#134 蒙古+6国家亚洲#135 老挝+1国家亚洲#136 巴哈马-2国家中美洲和南美洲#137 海地2国家中美洲和南美洲#138 贝宁-国家非洲#139 尼加拉瓜-2国家中美洲和南美洲#140 摩尔多瓦+1国家欧洲#141 塔吉克斯坦+1国家欧洲#142 科索沃+1国家欧洲#143 卢旺达+1国家非洲#144 尼日尔+1国家非洲#145 吉尔吉斯人+3国家欧洲#146 马拉维-国家非洲#147 几内亚-国家非洲#148 苏里南+1国家中美洲和南美洲排名第149 东帝汶+5国家亚洲#150 黑山+1国家欧洲#151 巴巴多斯-1国家中美洲和南美洲#152 毛里塔尼亚+1国家非洲#153 斯威士兰-1国家非洲#154 斐2国家大洋洲#155 多哥-国家非洲#156 塞拉利昂+1国家非洲#157 厄立特里亚+3国家非洲#158 圭亚那-国家中美洲和南美洲#159 莱索托-国家非洲#160 布隆迪2国家非洲#161 中非共和国2国家非洲#162 圣马力诺2国家欧洲#163 马尔代夫-2国家亚洲#164 佛得角+1国家非洲#165 利比里亚+3国家非洲#166 不丹-国家亚洲#167 伯利兹-国家中美洲和南美洲#168 吉布提+3国家非洲#169 圣卢西亚-国家中美洲和南美洲#170 安提瓜和巴布达-国家中美洲和南美洲排名第171 塞舌尔2国家非洲排名第172 冈比亚-国家非洲#173 几内亚比绍+1国家非洲#174 索罗门群岛2国家大洋洲排名第175 格林纳达-国家中美洲和南美洲排名第176 瓦努阿图+1国家大洋洲#177 圣基茨和尼维斯2国家中美洲和南美洲排名第178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国家中美洲和南美洲排名第179 萨摩亚+1国家大洋洲#180 科摩罗+1国家非洲#181 多米尼加+1国家中美洲和南美洲排名第182 汤加+1国家大洋洲排名第183 圣+1国家非洲排名第184 基里巴斯+1国家大洋洲排名第185 图瓦卢+1国家大洋洲。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3年2月22日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377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35319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231626亿元,增长8.1%。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5.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4.6%。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8%。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1%。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7%。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8%。

农产品生产者价格[3]上涨2.7%。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704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7102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66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与上年末持平。

全国农民工[4]总量为26261万人,比上年增长3.9%。

其中,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增长3.0%;本地农民工9925万人,增长5.4%。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33116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304亿美元。

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2855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0.25%。

全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5]117210亿元,比上年增加13335亿元,增长12.8%;其中税收收入100601亿元,增加10862亿元,增长12.1%。

二、农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12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69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470万公顷,减少34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398万公顷,增加12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203万公顷,增加9万公顷。

2012年各城市GDP总值

2012年各城市GDP总值

2012年各城市GDP总值2012年各城市GDP总值1、上海市20101.33亿元增长7.5% (沪)2、北京市17801.02亿元增长7.7% (京)香港19136.30亿港元(约15527亿元)增长1.2% (港)3、广州市13551.21亿元增长10.5% (广东1)4、深圳市12950.08亿元增长10.0% (广东2)5、天津市12885.18亿元增长13.8% (津)6、苏州市12011.65亿元增长10.0% (江苏1)7、重庆市11459.00亿元增长13.6% (渝)8、成都市8138.94亿元增长13.0% (四川1)9、武汉市8003.82亿元增长12.0% (湖北1)10、杭州市7803.98亿元增长9.0% (浙江1)11、无锡市7568.15亿元增长10.0% (江12、青岛市7302.11亿元增长10.6% (山东1)13、南京市7201.57亿元增长12.0% (江苏3)14、大连市7002.80亿元增长13.8% (辽宁1)15、佛山市6709.02亿元增长8.0% (广东3)16、沈阳市6700.00亿元增长11.0% (辽宁2)17、宁波市6524.70亿元增长7.8% (浙江2)18、长沙市6399.91亿元增长13.0% (湖南1)19、唐山市5750.00亿元增长10.0% (河北1)20、郑州市5547.00亿元增长12.0% (河南1)新北市827.1亿美元(约5342亿元)(台湾1)201121、烟台市5280.00亿元增长10.2% (山台北市817.4亿美元(约5277亿元)(台湾2)201122、东莞市5010.14亿元增长6.1% (广东4)23、济南市4812.68亿元增长9.5% (山东3)24、泉州市4726.50亿元增长12.1% (福建1)25、哈尔滨市4587.10亿元增长9.0% (黑龙江1)26、南通市4558.67亿元增长12.0% (江苏4)27、长春市4506.60亿元增长12.0% (吉林1)28、石家庄市4500.20亿元增长10.4% (河北2)29、西安市4369.37亿元增长11.8% (陕西1)30、福州市4218.29亿元增长12.0% (福建2)31、合肥市4188.60亿元增长13.6% (安32、大庆市4152.30亿元增长11.0% (黑龙江2)33、徐州市4020.46亿元增长13.2% (江苏6)34、潍坊市4016.00亿元增长10.6% (山东4)35、常州市3969.75亿元增长11.5% (江苏5)高雄市602.7亿美元(约3893亿元)(台湾3)201136、鄂尔多斯3660.50亿元增长13.5% (内蒙古1)37、温州市3650.06亿元增长6.7% (浙江3)38、绍兴市3620.10亿元增长9.7% (浙江4)39、淄博市3557.20亿元增长10.5% (山东5)台中市496.8亿美元(约3209亿元)(台湾4)201140、包头市3409.5亿元增长12.6% (内蒙41、济宁市3189.37亿元增长11.0% (山东6)42、盐城市3120.00亿元增长12.7% (江苏7)43、邯郸市3023.70亿元增长10.5% (河北3)44、临沂市3012.80亿元增长11.8% (山东8)45、昆明市3011.14亿元增长14.1%(云南1)46、洛阳市3001.10亿元增长10.0% (河南2)47、东营市3000.66亿元增长12.1% (山东7)48、南昌市3000.52亿元增长12.5% (江西1)49、扬州市2933.20亿元增长11.7%(江苏8)50、台州市2927.34亿元增长7.5% (浙江5)51、嘉兴市2884.94亿元增长8.7% (浙江52、厦门市2817.07亿元增长12.1%(福建3)53、沧州市2811.89亿元增长10.6%(河北4)桃园县423.5亿美元(约2735亿元)(台湾5)201154、榆林市2769.22亿元增长12.0% (陕西2)55、泰州市2701.67亿元增长12.5%(江苏9)56、金华市2700.12亿元增长10.2%(浙江7)57、保定市2690.00亿元增长10.5% (河北5)58、吉林市2690.00亿元增长21.8%(吉林2)59、鞍山市2687.10亿元增长12.0%(辽宁3)60、镇江市2630.05亿元增长12.8%(江苏10)61、泰安市2580.82亿元增长10.5%(山东62、呼和浩特2525.60亿元增长16.0%(内蒙古3)63、宜昌市2508.89亿元增长12.6%(湖北2)64、南宁市2503.60亿元增长12.3% (广西1)65、襄阳市2501.96亿元增长12.5%(湖北3)66、中山市2447.40亿元增长11.1%(广东5)67、惠州市2368.03亿元增长12.6% (广东6)68、南阳市2367.20亿元增长10.2%(河南3)澳门2921亿澳门元(约2351亿元)增长20.7%(澳)201169、威海市2330.00亿元增长9.5%(山东10)70、太原市2311.43亿元增长10.5%(山西1)71、德州市2230.56亿元增长12.1%(山东台南市341.0亿美元(约2202亿元)(台湾6)201172、岳阳市2199.92亿元增长12.2%(湖南2)73、聊城市2150.00亿元增长12.5%(山东12)74、乌鲁木齐2060.00亿元增长17.3% (新疆1)75、常德市2038.50亿元增长12.1% (湖南3)76、漳州市2017.80亿元增长12.6%(福建4)77、滨州市1987.73亿元增长10.8%(山东13)78、衡阳市1957.70亿元增长11.8%(湖南4)79、茂名市1951.18亿元增长10.6% (广东7)80、淮安市1920.91亿元增长12.7%(江苏11)81、江门市1910.08亿元增长8.1% (广东82、芜湖市1873.63亿元增长13.8%(安徽2)83、湛江市1870.89亿元增长10.0%(广东9)84、柳州市1846.00亿元增长11.5%(广西2)85、通辽市1800.00亿元增长20.0%(内蒙古4)86、廊坊市1793.80亿元增长9.7% (河北6)87、菏泽市1770.00亿元增长13.0%(山东14)88、株洲市1759.00亿元增长11.8%(湖南5)89、枣庄市1749.08亿元增长10.5%(山东15)90、许昌市1739.00亿元增长12.3%(河南4)91、贵阳市1700.30亿元增长17.0%(贵州1)92、湖州市1661.97亿元增长9.7%(浙江93、新乡市1618.90亿元增长11.4% (河南5)94、咸阳市1616.20亿元增长14.5%(陕西3)95、松原市1605.40亿元增长12.1%(吉林3)96、连云港1603.42亿元增长12.7%(江苏12)97、安阳市1593.00亿元增长7.5% (河南6)98、周口市1592.40亿元增长10.7% (河南7)99、焦作市1576.30亿元增长11.3%(河南8)100、兰州市1570.00亿元增长15.0%(甘肃1)101、赤峰市1569.35亿元增长13.6%(内蒙古5)102、邢台市1532.00亿元增长10.0%(河北7)103、郴州市1517.30亿元增长12.4%(湖南6)104、宿迁市1516.77亿元增长13.0%(江苏13)105、赣州市1508.00亿元增长11.9%(江西2)106、珠海市1503.81亿元增长7.0%(广东10)107、平顶山1502.50亿元增长6.9%(河南5)108、桂林市1492.05亿元增长13.3%(广西3)109、肇庆市1453.84亿元增长11.0%(广东11)110、曲靖市1451.27亿元增长14.7%(云南2)111、九江市1420.00亿元增长12.0%(江西3)112、商丘市1418.30亿元增长12.1% (河南10)113、汕头市1415.01亿元增长9.5%(广东12)114、宝鸡市1409.00亿元增长15.0%(陕西4)115、信阳市1408.70亿元增长10.5%(河南11)彰化县215.5亿美元(约1392亿元)(台湾7)2011116、营口市1390.00亿元增长11.0%(辽宁4)117、驻马店1387.00亿元增长10.4%(河南12)118、揭阳市1380.15亿元增长11.3%(广东13)119、龙岩市1375.00亿元增长12.0%(福建5)120、日照市1371.90亿元增长12.1%(山东16)以下为所有超过1000亿的地市,部分数据等待进一步核实,不列出增长率121、遵义市1370.00亿元122、呼伦贝尔1368.00亿元123、安庆市1359.70亿元124、绵阳市1346.42亿元126、盘锦市1330.00亿元127、长治市1328.00亿元128、湘潭市1282.35亿元129、德阳市1280.20亿元130、延安市1271.02亿元131、锦州市1270.00亿元132、上饶市1265.39亿元133、宜春市1247.60亿元134、宜宾市1242.76亿元135、张家口1233.70亿元136、马鞍山1232.00亿元137、吕梁市1230.40亿元138、抚顺市1230.00亿元139、临汾市1220.50亿元140、渭南市1212.45亿元141、开封市1212.10亿元142、莆田市1202.79亿元143、荆州市1196.02亿元144、黄冈市1192.88亿元145、四平市1186.00亿元146、承德市1180.90亿元148、齐齐哈尔1153.80亿元149、三门峡1148.80亿元150、银川市1140.83亿元151、秦皇岛1138.40亿元152、达州市1135.46亿元153、本溪市1130.00亿元154、凉山州1122.67亿元155、玉林市1120.48亿元156、孝感市1105.16亿元157、牡丹江1092.70亿元158、荆门市1085.26亿元159、宁德市1077.73亿元160、运城市1068.10亿元161、绥化市1058.00亿元162、永州市1048.57亿元163、黄石市1040.95亿元164、乐山市1037.75亿元165、泸州市1030.50亿元166、清远市1029.02亿元167、邵阳市1028.41亿元168、衡水市1027.47亿元170、益阳市1020.28亿元171、铁岭市1015.00亿元172、晋城市1011.60亿元173、朔州市1007.10亿元174、吉安市1006.26亿元175、娄底市1002.65亿元176、怀化市1001.07亿元177、玉溪市1000.20亿元178、辽阳市1000.00亿元。

中国2012年全年GDP519322亿元同比增长7.8%

中国2012年全年GDP519322亿元同比增长7.8%

中国2012年全年GDP519322亿元同比增长7.8%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1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三季度增长7.4%,四季度增长7.9%。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2377亿元,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35319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231626亿元,增长8.1%。

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0%。

附注:(1)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2)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统计局从2011年4月份起对外公布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四项统计指标的经季节调整的环比数据。

根据季节调整模型自动修正结果,对近一年各期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速进行修订。

修订结果及2012年四季度GDP环比数据、2012年12月份其他指标环比数据如下:2011年及2012年各季度 GDP环比增速分别为2.2%、2.4%、2.3%、1.9%、1.5%、2.0%、2.1%、2.0%。

一、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8957万吨,比上年增加1836万吨,增长3.2%,连续九年增产。

其中,夏粮产量12995万吨,比上年增长2.8%;早稻产量3329万吨,增长1.6%;秋粮产量42633万吨,增长3.5%。

全年棉花产量684万吨,比上年增长3.8%;油料产量3476万吨,增长5.1%;糖料产量13493万吨,增长7.8%。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221万吨,比上年增长5.4%,其中猪肉产量5335万吨,增长5.6%。

生猪存栏47492万头,比上年增长1.6%;生猪出栏69628万头,比上年增长5.2%。

2012中国宏观经济总数据结

2012中国宏观经济总数据结

初步测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270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8%。

其中,一季度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7471亿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10950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98677亿元,增长7.7%。

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

一、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夏粮再获丰收全国夏粮总产量12995万吨,比上年增加356万吨,增长2.8%。

二、工业生产运行在适度增长区间,企业利润同比下降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5%,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3.8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基础设施投资增速由负转正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5071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8.0%),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5.2个百分点。

四、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继续回落,商品房销售降幅缩小六、进出口小幅增长,一般贸易增速较快上半年,进出口总额18398.4亿美元,同比增长8.0%,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17.8个百分点。

七、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速平稳,新增贷款同比增加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92.50万亿元,同比增长13.6%,比上月末高0.4个百分点,与上年末持平;狭义货币(M1)余额28.75万亿元,增长4.7%,比上月末高1.2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3.2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4.93万亿元,增长10.8%。

八、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继续回落,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下降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涨幅比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

其中,城市上涨3.3%,农村上涨3.3%。

九、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13679元。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09元,同比名义增长13.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1个百分点。

2012年国家统计局数据

2012年国家统计局数据

国家统计局:2012年全年GDP同比增长7.8%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8日讯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三季度增长7.4%,四季度增长7.9%。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2377亿元,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35319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231626亿元,增长8.1%。

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0%。

一、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8957万吨,比上年增加1836万吨,增长3.2%,连续九年增产。

其中,夏粮产量12995万吨,比上年增长2.8%;早稻产量3329万吨,增长1.6%;秋粮产量42633万吨,增长3.5%。

全年棉花产量684万吨,比上年增长3.8%;油料产量3476万吨,增长5.1%;糖料产量13493万吨,增长7.8%。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221万吨,比上年增长5.4%,其中猪肉产量5335万吨,增长5.6%。

生猪存栏47492万头,比上年增长1.6%;生猪出栏69628万头,比上年增长5.2%。

全年禽蛋产量2861万吨,比上年增长1.8%;牛奶3744万吨,增长2.3%。

二、工业生产缓中趋稳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0%,增速比上年回落3.9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1.6%,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长10.0%。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4%,集体企业增长7.1%,股份制企业增长11.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3%。

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9%,轻工业增长10.1%。

分行业看,41个工业大类行业增加值全部实现比上年增长。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8%,中部地区增长11.3%,西部地区增长12.6%。

2012年中国的GDP

2012年中国的GDP

今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显示,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按照年末汇率计算,GDP约合8.26万亿美元,人均GDP6100美元。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6959元。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增速比上年加快1.2个百分点。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比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

全年进出口总额3866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增速比上年回落16.3个百分点;出口20489.3亿美元,增长7.9%;进口18178.3亿美元,增长4.3%。

进出口相抵,顺差2311亿美元。

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8957万吨,比上年增加1836万吨,增长3.2%,连续九年增产。

2012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54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

出生人口163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10‰,比上年提高0.17个千分点;死亡人口966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5‰,比上年提高0.01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5‰,比上年提高0.16个千分点。

从城乡结构看,城镇人口711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03万人;乡村人口64222万人,减少1434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2.57%,比上年末提高1.30个百分点。

经济结构调整有新进展,我特别想和朋友们分享三个数据,很简单的三个数据:1.2、1.3、1.4。

1.2,是2012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

1.3,是中国城镇化率比上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

1.4,在经济增长的贡献中,最终消费的贡献率比资本形成高1.4个百分点。

2012年GDP突破50万亿元今年经济增长质量与速度并进

2012年GDP突破50万亿元今年经济增长质量与速度并进

2012年GDP突破50万亿元今年经济增长质量与速度并进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经济比上年增长7.8%,其中四季度增长7.9%。

这也意味着2012年中国GDP历史性地突破50万亿元。

分析人士表示,在经济增长驱动力转向内需的背景下,2013年中国经济有望继续温和回升。

但受国际国内复杂环境影响,我国经济仍将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

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目标之间求得平衡的难度或将更大。

在维持基调情况下,宏观经济政策将更重预见性和前瞻性,保持适时适度微调。

——缓中企稳经济下行压力无碍GDP突破50万亿2012年被定义为“不平凡”和“复杂”的一年。

从2011年开始,GDP连续7个季度增速放缓,中国经济“稳增长”承受巨大压力。

分季度看,2012年一季度同比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三季度增长7.4%,四季度结束回落态势增长7.9%。

专家表示,四季度经济趋稳,主要是随着各项政策措施和投资项目的进一步落实到位,去库存因素影响减少的影响。

在四季度经济继续回升背景下,2012年全年经济增长7.5%的目标实现无碍。

统计局近日发布初步核算数据,201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19322亿元,高出年初预期目标0.3个百分点。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表示,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在2012年一方面面对外需弱的挑战,另一方面也面对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比较大的挑战,所以经济增长下行压力明显增大。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2012年经济结构调整有了新进展。

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最终消费对GDP贡献是51.8%,资本形成贡献50.4%,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贡献-2.2%。

在经济增长的贡献中,最终消费的贡献率比资本形成高1.4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相比于工业、消费和投资同比增速的全线回落,去年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呈现出较快增长态势,收入增速跑赢GDP。

具体来看,2012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6959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实际增长9.6%和10.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统计局关于2012年GDP(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核实的公告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14-01-08 16:30国家统计局关于2012年GDP(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核实的公告按照GDP(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程序,国家统计局根据2012年有关统计年报和部门会计、财政决算资料,在初步核实的基础上,对2012年GDP数据进行了最终核实。

结果如下:2012年GDP现价总量为519470亿元,比初步核实数增加了52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与初步核实数相同(详见下表)。

2012年GDP(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核实数行业现价总量(亿元)不变价增速(%)构成(%)GDP(国内生产总值)5194707.7100.0第一产业52374 4.510.1第二产业2351627.945.3工业1996717.738.5建筑业354919.3 6.8第三产业2319348.144.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4660 6.8 4.7批发和零售业4939410.49.5住宿和餐饮业104648.0 2.0金融业2872310.0 5.5房地产业29360 4.1 5.7其他服务业893337.917.2附件: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度核算说明国家统计局2014年1月8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度核算说明1.年度GDP核算概况1.1基本概念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

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价值的一种方法,即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核算期内生产的总产品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增加值。

核算公式为: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

按照这种核算方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相加得到。

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产品和服务的最终去向,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与服务净出口三个部分。

1.2核算范围1.2.1生产范围GDP核算的生产范围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生产者提供或准备提供给其他单位的货物和服务的生产;第二,生产者用于自身最终消费或资本形成的所有货物的自给性生产;第三,自有住房拥有者为自己最终消费提供的自有住房服务,以及付酬的自给性家庭服务生产。

生产范围不包括不支付报酬的自给性家庭服务、没有单位控制的自然活动,如野生的、未经培育的森林、野果或野浆果的自然生长,公海中鱼类数量的自然增长等。

1.2.2地域范围GDP核算范围原则上包含了位于中国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所有常住单位的经济活动。

本报告中的年度GDP数据是由国家统计局负责核算的全国数据,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地区生产总值数据。

1.3核算单位GDP核算主要以法人单位作为核算单位,在核算中依据法人单位从事的主要活动将其划分到不同的行业,分别计算各个行业的增加值,再将各行业增加值汇总得到GDP。

1.4核算步骤按照GDP核算时效性的要求,中国年度GDP要进行三次核算,第一次为“GDP初步核算”;第二次为“GDP初步核实”;第三次为“GDP最终核实”,每一次核算结果都会有所变化。

1.4.1初步核算由于我国季度GDP核算采用累计核算的方式,所以1-4季度的GDP初步核算即为年度GDP初步核算。

年度GDP初步核算在1月20日之前完成。

年度GDP初步核算采用季度GDP核算方法得到(详见“2013年1-3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初步核算情况”,地址为/tjsj/zxfb/2013 10/t20131019_448050.html)。

1.4.2初步核实年度GDP初步核实在次年9月底之前完成。

之所以做年度GDP初步核实是因为取得了更加全面、可靠的基础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国家统计局专业统计年报资料、部分行业的年度财务资料等。

利用这些资料可采用生产法或收入法分行业核算其增加值。

1.4.3最终核实年度GDP最终核实在隔年1月份完成。

之所以做年度GDP最终核实是因为在年度GDP初步核实之后,又取得了一些新的基础资料,主要包括:财政决算资料和部分行业的年度财务资料。

与年度GDP初步核算类似,利用这些资料可采用生产法或收入法分行业核算其增加值。

1.5法律依据和制度规定GDP核算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

目前,中国GDP 是按照《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CSNA)的要求进行核算的,该体系采纳了联合国1993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的基本核算原则、内容和方法。

1.6保密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一章第九条的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国民经济核算人员在进行GDP核算时对所使用的未经公开的专业统计数据和行政记录数据严格保密,在GDP核算数据发布前对当期GDP数据也严格保密。

1.7用户需求年度GDP数据的国内用户主要是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大学、行业协会、媒体以及社会公众。

此外,国家统计局定期向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提供中国年度GDP数据。

2.年度GDP核算方法2.1分类体系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和资料来源及实际应用情况,GDP核算的行业划分采用三级分类。

第一级分类直接采用国家统计局200 3年制定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但在第三产业中剔除国际组织部分。

第二级分类基本上采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门类,但将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三个门类行业归为工业。

第三级分类在第二级分类的基本上,细化出行业大类。

年度GDP核算的行业分类包括两类:第一类是年度GDP初步核算的行业分类。

由于年度GDP初步核算利用季度GDP核算方法,其分类也与季度GD P核算分类相同;第二类是年度GDP初步核实和最终核实的行业分类,是在季度GDP核算分类基础上进行细化。

年度GDP初步核算行业分类与年度GDP 初步核实和最终核实行业分类的差别,主要是对第三级分类的细化程度不同。

2.1.1年度GDP初步核算行业分类在年度GDP初步核算中,将第三产业中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一部分门类细化为行业大类,并将房地产业细分为中类行业。

这些门类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2.1.2年度GDP初步核实和最终核实行业分类年度GDP初步核实和最终核实行业分类,沿用年度GDP初步核算的三级分类,并在第三级分类中,将农业、工业、建筑业细化出行业大类;将第三产业中所有门类细化为行业大类。

2.2资料来源年度GDP初步核算采用季度GDP核算方法及资料来源,详见“2013年1-3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初步核算情况”,(/tjsj/zx fb/201310/t20131019_448050.html),此处仅介绍年度GDP初步核实和最终核实的资料来源情况。

一是国家统计局调查资料。

它是国家统计局系统调查获得的各种年报资料,包括: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等行业统计调查年报资料,住户调查资料,人口与劳动工资统计年报资料,以及服务业抽样调查资料等。

二是部门年度财务资料。

它是国家统计局统一制定、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和部分国有企业负责组织实施的本行业年度财务决算资料,如交通运输部、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汇总的所属企业或事业单位年度财务资料等。

三是财政决算资料。

它是财政部编制的财政收支决算资料,以及中央部门所属的行政事业单位收支决算资料等。

四是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记录资料。

主要包括: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保监会、证监会等行政管理部门的相关数据,例如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收支资料、国家税务总局分行业的税收资料等。

2.3核算方法年度GDP初步核算方法采用季度GDP核算方法(详见“2013年1-3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初步核算情况”,/tjsj/zxfb/20131 0/t20131019_448050.html)。

以下介绍年度GDP初步核实和最终核实方法。

2.3.1现价核算方法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四个行业采用生产法计算,其余行业增加值采用收入法计算。

2.3.2不变价核算方法分行业不变价增加值采用固定基期方法计算,目前每5年更换一次基期,现在的基期是2010年。

年度不变价GDP核算主要采用价格指数缩减法和物量指数外推法。

(1)价格指数缩减法利用相关价格指数直接缩减现价增加值,计算不变价增加值,计算公式为:某行业不变价增加值=该行业现价增加值÷该行业价格指数(2)物量指数外推法物量指数外推法就是利用相关物量指标的增长速度推算不变价增加值的增长速度,然后用上年不变价增加值乘以推算出的不变价增加值增长速度得出该行业当期不变价增加值,计算公式为:某行业不变价增加值=该行业上年不变价增加值×(1+该行业不变价增加值增长速度)其中,不变价增加值增长速度根据本年相关物量指标(如运输周转量、从业人员等)增长速度测算确定。

3.年度GDP数据修订3.1修订的必要性年度GDP初步核算数时效性很强,一般在年后20天左右公布。

这时,由于大量的年度财务资料在时间上满足不了年度GDP核算的要求,核算年度GD P初步数所依据的基础资料都是月度资料和季度资料,据此核算出来的年度G DP数据有很大的推算成分。

之后,随着基础资料不断增加,特别是年度财务资料陆续报送,按照各国的通行做法,应当根据更加全面、可靠的基础资料适时修订GDP数据。

3.2修订程序[1]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我国GDP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的改革》(国统字【2003】70号)文件规定,中国年度GDP核算分为初步核算、初步核实和最终核实三个步骤。

初步核实是对初步核算数据的修订,最终核实是对初步核实数据的修订。

在开展全国经济普查,发现对GDP数据有较大影响的新的基础资料,或计算方法及分类标准发生变化后,也要对年度GDP历史数据进行修订。

4.年度GDP数据质量评估4.1对基础数据的评估对于GDP核算所使用的各专业统计数据和行政记录数据,有关部门都会对其质量进行检验,确保数据合理反映经济发展实际情况。

当GDP核算部门得到这些基础数据后,会再次对数据的完整性、可比性和准确性进行检验,确保这些数据符合GDP核算的概念和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