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分类、技法理论及美术鉴赏常考知识点分析(上)

合集下载

高中美术鉴赏要点整理解析

高中美术鉴赏要点整理解析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美术的范畴:美术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等。

在中国还包括书法和篆刻。

第一幅:《放牧》艺术形式:雕刻岩画:岩石,这自然界的基本要素,从远古时代起,它就不断地被人类使用着,作为劳动工具,作为日常用品,也所为生的和死的住所。

岩石,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画布,先民们在岩石上刻划和涂绘,来描绘人类的自身生活, 以及他们的想象和愿望,这就是岩画。

年代:古代。

内容:对动物的各种基本形状和人手掌的描写,表达出当时人类的生活方式。

第二幅:《宴乐采桑狩猎交战纹壶》作品描绘了宴请宾客、歌舞声乐、采桑、狩猎、交战(水战、陆战)等场景第三幅:《人物驭龙帛图》(提问三个问题:a你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气宇轩昂的男子、龙舟、鹭鸟、鱼、华盖)b构图上有何特点?(饱满)c根据男子的动作猜测他想做什么?(手中持一缰绳,牵引着龙,可能是驾龙升天成仙。

)d 该帛画用什么造型手法?(主要是单线勾描,仅在局部渲染或施色。

)第四幅:《奔马》介绍该作品的历史背景、构图用笔特点。

简单介绍“六法”理论(中国古代品评美术作品的标准和重要原则)气韵生动是指气质,作品的精神内涵 (作品和作品的形象有生动的气度、具有生命力。

)应物象形是指形象(指描绘的形象要形似)骨法用笔是指用笔(指用笔力度)随类赋彩是指色彩 (指色彩要与所画的物象相似。

对色彩感觉稍作介绍。

)经营位置是指构图(作品要注意构图,作品中各物件的安排要合理美观)传移摹写是指临摹(临摹即可学习基本功,也可作为流传作品的手段。

结合唐高祖临死前要求《兰亭序》作为陪葬说明。

)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第一部分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板书:玉可分为硬玉和软玉两大类;新石器时代的玉器文化有: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旧石器(打制)-“石之美者”-装饰或祭祀(实用)。

红山文化,玉龙玉猪新石器(磨制钻孔)材质和器形的发展--财富、权威和精神的象征超过实用。

高中美术鉴赏知识点梳理

高中美术鉴赏知识点梳理

高中美术鉴赏知识点梳理一美术作品的分类1.绘画按材料和功能:油画、中国画(其中按技法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按题材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版画(按材料分为木版画、石版画、铜版画、锌版画、丝网版画;按技法分为镂版画、腐蚀版画、水印版画、套色版画)、素描(其中也包括速写,按工具分为钢笔素描、铅笔素描、碳笔素描、毛笔素描等;按题材分人物素描、风景素描、静物素描)、水彩画、水粉画、丙烯画、连环画、年画、壁画、宣传画或招贴画、插图或装饰画等。

按内容和题材:人物画(包括人体画、肖像画、风俗画、宗教画、军事画、历史画等)、花鸟画、静物画、风景画或山水画等。

按形式语言:具象绘画、意象绘画、抽象绘画。

2.雕塑按题材和功能:人体雕塑、肖像雕塑、动物雕塑、架上雕塑、纪念雕塑、环境雕塑或公共雕塑、实用装饰雕塑等。

按空间:圆雕、浮雕。

按放置地点:室内雕塑、户外雕塑。

按工具材料:石雕、木雕、泥塑、金属雕塑(包括钢铁雕塑、铜雕、不锈钢雕塑等)、根雕、冰雕、沙雕、雪雕、软雕塑等。

按形式语言:具象雕塑、意象雕塑、抽象雕塑、观念雕塑。

3.建筑按功能:园林建筑、纪念建筑、住宅建筑、公共建筑。

4.设计按功能:实用美术、商业美术、特种工艺美术。

按内容和材料:服装设计、陶瓷设计、工业设计、广告设计、网页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家具设计等。

按形式语言:平面设计、立体设计、构成设计。

5.书法按形式语言:楷书、隶书、草书、篆书。

6.摄影按内容:人物摄影、风景摄影、动物摄影、静物摄影。

按形式语言:具象摄影、意象摄影、抽象摄影、观念摄影。

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三大美术类型1、具象艺术,真实地再现现实。

作品如:《簪花仕女图》《荷拉斯兄弟宣誓》《维纳斯的诞生》《韩熙载夜宴图》等。

具象艺术的定义指艺术形象与自然对象基本相似或极为相似的艺术。

具象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都具备可识别性。

具象艺术的特点(1)视觉真实性或客观性,即具象艺术是以客观世界为表现对象,并且把对象表现得就像我们所看到的一样真实;(2)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即具象艺术是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的创造来表达艺术家的个人情感和观念的;(3)情节性或叙事性,即具象艺术中往往蕴涵着一个或多个故事情节,它可以用文字语言直接来讲述或描述。

美术的高考知识点总结

美术的高考知识点总结

美术的高考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美术定义美术是一种艺术形式,是通过绘画、雕刻、摄影等手段表现人们对生活、情感、思想的艺术活动。

2.美术的形式绘画、雕塑、版画、摄影、装置、影像、行为艺术等。

3.美术的分类绘画包括油画、水粉画、素描、水彩画、中国画、工笔画等;雕塑包括塑像、铸造、组合等。

4.美术的表现手法包括写实主义、抽象主义、表现主义、象征主义等。

5.美术的表现形式具象、抽象、半抽象等。

二、绘画1.绘画基本功素描、色彩、构图等。

2.绘画材料油画颜料、水彩、国画工具、素描铅笔等。

3.绘画技法梳理、写意、写生、透视等。

4.绘画流派印象派、后印象派、立体派、超现实主义等。

5.绘画史古希腊绘画、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现代绘画等。

1.雕塑材料石材、陶瓷、黄铜、玻璃纤维等。

2.雕塑技法捏塑、剖刻、轮廓等。

3.雕塑流派现代主义雕塑、民族雕塑、当代雕塑等。

4.雕塑史中国古代雕塑、西方古典雕塑、当代雕塑等。

四、版画1.版画基本功木刻、铜版画、丝网画等。

2.版画材料木板、金属板、丝网、油墨等。

3.版画技法刻画、压印、综合技法等。

4.版画流派中国版画、欧洲版画、日本版画等。

五、摄影1.摄影原理曝光、光圈、快门等。

2.摄影器材单反相机、数码相机、胶片相机等。

3.摄影技法构图、光影、色彩等。

纪实摄影、人文摄影、创意摄影等。

六、装置、影像、行为艺术1.装置艺术概念艺术家通过某种特定的材料和手法,在特定的空间内进行艺术创作,形式上多以装置、行为的方式呈现。

2.影像艺术摄影、录像、影像装置等。

3.行为艺术艺术家通过身体、声音、行为等进行表现。

七、美术史1.古代美术埃及、希腊、罗马、中国古代等。

2.文艺复兴美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

3.现代美术毕加索、梵高、莫奈等。

4.当代美术安迪·沃霍尔、达利等。

以上是美术高考的知识点总结,学生们在备考时可以根据此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复习,以期取得更好的成绩。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美术复习提纲)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美术复习提纲)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美术复习提纲)本提纲旨在帮助学生复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美术)的相关知识点,掌握必要的考试技巧,提高考试成绩。

一、美术基本概念与术语1. 美术的定义与分类1.1 定义:美术是一种艺术形式,包括绘画、雕塑、设计、建筑、摄影等。

1.2 分类:实用美术、视觉艺术、表演艺术、造型艺术、新媒体艺术等。

2. 色彩、构图、线条、形状、空间等基本元素2.1 色彩:色相、明度、纯度、对比度等2.2 构图:主次关系、对称、平衡、对比、节奏等2.3 线条:直线、曲线、粗细、方向等2.4 形状:几何形状、自由形状等2.5 空间:深度、透视、光影、前后等3. 美术流派与代表作品3.1 古典主义3.2 文艺复兴3.3 印象派3.4 现代派3.5 后现代派二、美术技法与材料1. 绘画技法1.1 素描:铅笔、炭笔、水彩、油画等1.2 水彩画:水彩、水粉、丙烯等1.3 油画:油画颜料、画布、画笔等2. 雕塑技法2.1 泥塑:泥、工具等2.2 石雕:石头、工具等2.3 木雕:木头、工具等3. 设计技法3.1 平面设计: Photoshop、Illustrator等软件3.2 立体设计: AutoCAD、SketchUp等软件4. 材料与工具4.1 绘画:画纸、画笔、颜料、画板等4.2 雕塑:泥、石头、木头、金属等4.3 设计:计算机、打印机、绘图板等三、美术史与艺术理论1. 中国美术史1.1 古代绘画1.2 古代雕塑1.3 古代建筑2. 西方美术史2.1 古代希腊罗马2.2 中世纪欧洲2.3 文艺复兴2.4 17-18世纪欧洲2.5 19-20世纪现代艺术3. 艺术理论3.1 艺术的定义与功能3.2 艺术的分类与流派3.3 艺术创作与欣赏四、模拟试题与解析1. 选择题1.1 美术的基本元素是什么?1.2 下列哪个流派的代表作品是《蒙娜丽莎》?2. 简答题2.1 请简述美术的分类及其代表作品。

2.2 请简述美术技法的分类及其特点。

高中美术知识点总结

高中美术知识点总结

高中美术知识点总结一、美术鉴赏及其意义美术鉴赏:运用视觉感知、视觉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归类、分析、判断、体验、联想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

美术鉴赏的对象:美术作品。

美术鉴赏的过程:从感受、归类、分析和判断到体验、想象和评价。

美术鉴赏的目的是获得审美感受,并理解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

美术鉴赏的本质特征:综合的审美活动。

二、美术作品的分类绘画:油画、中国画(工笔画、写意画)、版画、素描、水彩画、水粉画、丙烯画、连环画、年画、壁画、宣传画或招贴画、插图或装饰画等。

雕塑:人体雕塑、肖像雕塑、动物雕塑、架上雕塑、纪念雕塑、环境雕塑或公共雕塑、实用装饰雕塑等。

建筑:园林建筑、纪念建筑、住宅建筑、公共建筑。

设计:实用美术、商业美术、特种工艺美术。

三、色彩知识颜色的基本属性:色相(如红色、蓝色、黄色等)、饱和度(指颜色的纯度和鲜艳度)、亮度(指颜色的明暗程度)。

色彩的对比:不同颜色之间的明暗、冷暖、饱和度等差异。

冷色调与暖色调:冷色调如蓝色、绿色等,给人以凉爽、清新、安静的感觉;暖色调如红色、黄色等,给人以温暖、活泼、充满活力的感觉。

四、构图知识对称构图:作品被中心轴线对称分布,左右两侧呈现相同或相似的元素。

黄金分割构图:画面被分为1:0.618的两部分,较大部分占整个画面的0.618。

对角线构图:将画面分割为两个对角线,通过在对角线上安排元素,创造出一种动感和美感。

五、绘画技巧素描技巧:包括轮廓线、阴影和明暗处理等。

掌握线条的运用,能够准确地表现物体的形状和结构;注意观察物体的阴影和明暗部分,运用不同的线条和阴影处理方法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和立体感。

水彩画技巧:主要包括色彩运用和水墨处理等。

选择合适的颜色和调配色彩,能够表达画面的氛围和情感;善于处理水彩画水墨的渐变和透明效果,能够表现出画面的层次和立体感。

六、其他知识点轮廓:指划分图形或图形与空间的线条。

边缘线:分隔两个开头或者一个图形和一个空间的分隔线。

美术知识点总结高考

美术知识点总结高考

美术知识点总结高考美术作为高考的一项重要科目之一,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美术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还能够在考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将对高考美术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一、绘画基础知识1.色彩理论: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如原色、二次色、补色等,掌握色彩搭配的原则,如对比、相近、相同等。

2.构图原理:掌握构图的基本原则,如黄金分割、对称、重心平衡等,能够合理布置画面中的元素。

3.透视:了解透视的概念和分类,如一点透视、二点透视等,能够运用透视原理正确表现场景的深度和空间感。

4.人物比例:熟练掌握人体各部位的比例关系,了解不同角度的人体表现方法,能够准确绘制人物形象。

5.线条表现:认识线条的作用和分类,如实线、虚线、粗细线等,能够通过线条表现形态和纹理。

二、绘画技法与材料1.素描:熟练掌握素描的基本技法,如明暗处理、线条运用等,能够准确地表现物体的外形和质感。

2.水彩:了解水彩的特点及基本技法,如湿画法、干画法等,能够进行水彩作品的创作与表现。

3.油画:掌握油画的材料和技法,如色彩调配、笔触运用等,能够独立完成一幅油画作品。

4.版画:了解版画的种类和制作工艺,如木刻版画、丝网版画等,能够运用版画技法进行创作。

5.立体造型:掌握立体造型的基本原理,如陶塑、雕塑等,能够运用不同材料制作立体作品。

三、艺术史与名家作品1.西方艺术史:熟悉西方艺术史的发展脉络和代表作品,如文艺复兴、印象派等,能够进行相关艺术作品的鉴赏和分析。

2.中国古代艺术:了解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如山水画、国画等,能够理解古代艺术对现代艺术的影响。

3.现代艺术家:熟悉一些著名的现代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如毕加索、梵高等,能够分析并解读他们的艺术风格和意图。

四、美术批评与评价1.美术批评理论:了解美术批评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流派,如形式主义、象征主义等,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对作品进行批评和评价。

美术绘画考试知识点总结

美术绘画考试知识点总结

美术绘画考试知识点总结绘画是一门既需要理论知识又需要实践技巧的艺术学科,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要求较高。

下面将从绘画的基本技法、色彩运用、构图构思等几个方面总结美术绘画考试的知识点。

一、基本技法1. 线条:了解线条的种类和运用。

常见的线条有直线、曲线、斜线、虚线、波浪线等。

不同线条的运用能够展示出不同的画面效果和情感表达。

2.明暗:了解明暗对绘画的影响。

明暗是绘画中很重要的表现手法,它直接关系到画面的立体感及形体的变化。

学生需要了解明暗的分布规律及如何准确地表现出画面的光影变化。

3.素描:掌握素描的基本技法。

包括建构线条的使用、光影的处理、比例关系的把握等。

素描是绘画的基本功,学生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素描技巧。

4.造型:了解不同的造型方式。

包括黏土塑像、铅笔造型、水彩佛像等。

学生需要对造型的基本原理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够通过手工艺术来表现自己的设计思想。

5.创意: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意能力。

创意是绘画的灵魂,学生通过创造力的发挥来产生新的艺术作品,创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成色。

二、色彩运用1.色轮:了解色轮的基本结构及色彩的配搭。

色轮是色彩的基本理论,通过色轮可以了解颜色的关系,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方法。

2.调色:掌握色彩的调和方法。

包括加色法、混色法、叠色法等。

学生需要通过不同的调色方法来实现自己的色彩构思。

3.色彩表现:了解色彩对情感的表现。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色彩对情感的影响,能够通过色彩的表现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4.色彩组合:掌握不同色彩的搭配方法。

色彩的搭配能够产生不同的效果,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来掌握合理的色彩搭配。

5.色彩对比:了解色彩对比的表现规律。

色彩对比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学生需要了解不同色彩对比的效果及如何运用色彩对比来增强画面的表现力。

三、构图构思1.构图:了解构图的基本原则。

构图是画面的基本结构,学生需要了解构图的构成原理,如何通过构图来表达自己的意图。

2.画面布局:掌握画面布局的技巧。

高三美术会考知识点总结

高三美术会考知识点总结

高三美术会考知识点总结高三美术会考是学习美术的学生们在高三阶段必须面对的考试。

这个考试不仅对学生的综合美术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还需要他们对美术史、美术理论以及相关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

本文将对高三美术会考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备考。

一、美术史1.中国古代美术史a.先秦时期的艺术特点b.汉唐宋元明清时期的艺术特点c.绘画名家及其作品欣赏2.西方美术史a.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特点b.印象派、后印象派和现代艺术的发展c.西方绘画、雕塑、建筑和摄影的代表性作品二、美术理论1.色彩理论a.主要颜色的概念与分类b.色彩的明暗关系与冷暖变化c.色彩在画面中的运用技巧2.构图与透视a.构图的基本原理和技巧b.透视的原理与应用c.构图与透视在绘画中的作用3.素描与速写a.素描的基本技法和方法b.速写的要点和技巧c.素描与速写在绘画创作中的价值三、美术实践1.绘画创作a.静物写生的构图和表现技巧b.人物写生的构图和表现技巧c.风景画的构图和表现技巧2.造型设计a.立体造型的基本原理和技巧b.手工制作的材料和工具使用方法c.利用不同材料进行造型创作3.美术鉴赏a.对于作品进行观察和分析b.理解作品的主题和表现手法c.欣赏不同艺术家的个性创作作品四、常见考题类型1. 绘画题a.按照给定的主题进行绘画创作b.考察学生的综合美术技能和创作能力c.重点考察构图、色彩和绘画表现能力2. 素描题a.对模特或静物进行写生素描b.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素描技巧c.重点考察光影和线条的表现能力3. 造型题a.用给定的材料进行造型创作b.考察学生的造型设计能力和创造力c.重点考察对材料的运用和手工制作技巧五、备考建议1.复习美术史,了解各个时期的艺术特点和代表性作品。

2.掌握美术理论,理解色彩、构图和透视原理。

3.多进行绘画实践,提高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4.参加模特写生和静物写生,提高观察和描绘能力。

5.多做造型创作,培养造型设计和手工制作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美术分类、技法理论及美术鉴赏常考知识点分析(上)
美术基础知识是美术生在学习美术之初,就该掌握的,但很多美术生在学习美术之初都为了应试教育,一味地去掌握技法,而忽略了美术基础知识理论的学习,所以本章节旨在让考生了解美术的基本分类,知道美术相关技法理论,如色彩、解剖、透视等理论知识。

首先,了解美术基本分类。

从美术创作的表现形式及工具媒介的划分,美术划分为绘画艺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园林艺术、摄影艺术、书法艺术等。

绘画艺术在考试中出题的概率较大,尤其以中国画为主。

中国画从题材上可以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类,从表现手法上可以分为工笔、写意两大类。

雕塑是立体的空间艺术和视觉艺术,从表现形式上主要分为圆雕、浮雕两类。

建筑艺术被人们称为“石头的史诗”,基本原则是实用、坚固、美观。

摄影艺术又被称为四条边艺术、瞬间艺术。

从美术作品的视觉形式及认知归类来划分,又可以分为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

其次,掌握美术的一些基本技法理论。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是以线条或明暗色面来描绘物象的单色画。

从目的和功能上说,一般分为创作素描和习作素描。

基本因素包括结构、形体、比例、明暗。

速写,是一种快速写生的绘画方法,按绘制时间长短分为时间较短的快写(一般15分钟)和时间较长的慢写(一般 30分钟)。

色彩现象,色彩写生时会产生色彩现象,包括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

透视,
客观物象与人眼的远近距离和空间方位的不同,会在视觉上产生近大远小、近宽远窄或近长远短、近实远虚的透视现象。

这些都是常考概念,需理解后记忆。

第三,掌握人体结构和解剖学基础。

人体高度比例:站七——坐五——盘三半。

头部比例“三庭五眼”。

人体共有206块骨骼,人体全身的肌肉共约639块,需了解肌肉与骨骼所在的大概位置,这在考试中经常考到。

第四,掌握三大构成的相关知识点,尤其是色彩构成。

色彩三要素、色彩三原色备考时需分清楚:色彩三原色指的是红、黄、蓝,三要素指的是色相、明度、纯度。

计算机显示色彩是RGB,印刷制版色彩是CMYK。

第四,了解图案相关知识。

图案从空间角度划分,可分为立体图案和平面图案。

图案有着自己的形式规律和美的法则,包括对称与平衡,对比与调和,节奏及韵律,条理与反复。

美术教师资格考试中,关于艺术概论这部分内容的考核分值不高,每次考试仅考1道选择题,即2分,不能引起考生的注意,但本章节仍需作为备考的一部分来复习。

根据考纲提要,本章主要掌握美术的概念、性质和价值等基本理念。

如:造型元素与形式原理、美术创作思想、美术的社会价值等。

美术具有造型性、视觉性、静态性和空间性四个方面的特征。

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包括体验、构思和表现。

美术作品构成因素包括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二者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并不存在谁
决定谁的问题。

艺术作品整体呈现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风貌是风格。

美术鉴赏就是运用我们的视觉感知、视觉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归类、分析、判断、体验、联想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它是一个综合的审美活动。

美术是社会存在的产物,美术鉴赏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具有认识功能,帮助人们认识社会、历史和人生,具有教育的功能,帮助人们获得知识、陶冶情操、得到快感。

美术欣赏同时可以使得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