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方法

合集下载

现场救人的方法

现场救人的方法

现场救人的方法灾害事故发生后,在受伤人员多、伤情重的情况下,会使救人任务繁重,加大救援行动的困难。

因此,消防人员到到现场后,要充分发挥现有装备的作用,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与医疗救护部门协调配合,积极抢救危困人员。

一、现场救人行动的现场救人应贯彻先复后固、先止后包、先重后轻、先救后送、急救与呼救并重、搬运与医护一致的原则。

1、先复后固指遇有心跳呼吸骤停又骨折着,应首先采用口对口呼吸和胸外按压等技术使其心肺复苏,直到心跳呼吸恢复后,再进行固定骨折。

2、先止后包指遇到大出血又有创口着,立即用指压、止血带或药物等方法止血,然后再消毒创口进行包扎。

3、先重后轻指遇到垂危和较轻的伤员时,应先抢救危重者,后抢救较轻的伤员。

4、先救后送指遇到伤员要先进行抢救,后送医院,途中要减少颠簸,注重保暖,观察伤情,保持救治措施不间断。

5、急救与呼救并重指遇到多人受伤或被困,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救援人员可大声呼喊,尽可能地争取更多的人参与救援行动,同时对伤员视情进行现场救治。

6、搬运与医护一致搬运危重伤员,救援人员要与医护人员的要求保持一致,共同完成任务,减少死亡,减少伤员痛苦,安全地完成救人任务。

二、现场急救的优先顺序灾害事故现场对遭难这作出初步检查,坚定其所受伤严重程度并决定救治的缓急非常重要。

现场急救优先顺序分类在遭难着甚多的意外事件中会显示很大作用,以下是一些国外消防队伍在灾害事故现场通用的急救优先顺序确定方法。

1、第一优先急救①呼吸停止或很困难。

②出血严重或未受抑制。

③疑似中毒。

④头部受伤严重。

⑤心跳停止或心脏病发作。

⑥严重休克。

⑦腹部或胸部开创。

2、第二优先急救①烧伤。

②多发性骨折。

③脊伤。

3、较低优先急救①单一性骨折。

②较次要割伤及碰伤。

三、不同阶段的救人行动消防队伍到达灾害现场以后,一般要根据现场受伤人员数量和伤情,本着先易后难、充分利用器材装备的原则,分成几个阶段抢救人员,特别是建筑倒塌事故,阶段性更为明显。

外伤紧急救护操作步骤

外伤紧急救护操作步骤

外伤紧急救护操作步骤外伤是指由外部力量引起的身体损害,这种损害可能导致出血、骨折、烧伤等紧急情况。

在遇到外伤紧急情况时,正确的急救操作步骤可以有效减轻伤害并救治伤者。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外伤紧急救护操作步骤。

步骤一:保护现场在进行紧急救护之前,必须首先确保自己和伤者的安全。

如果在交通事故等外伤发生地点,应立即远离交通流量区域,确保自己和伤者不再继续受到伤害。

此外,需要确保没有进一步的危险因素,例如断裂的电线、火源等。

步骤二:评估意识和呼吸紧急救护的第二个步骤是评估伤者的意识和呼吸情况。

意识状态可以通过对伤者说话、摇动他们以及观察他们是否有正常反应来判断。

同时,需要观察伤者是否有正常的呼吸。

如果伤者没有意识或呼吸困难,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步骤三:止血外伤常伴随着出血情况,因此及时止血是紧急救护的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进行止血:1.直接压迫:用干净的纱布、绷带或衣物直接压迫伤口,以减少或停止出血。

2.抬高伤肢:对于四肢出血较多的情况,将伤肢抬高至心脏水平,以减小出血压力。

3.使用止血带:采用止血带只在致命性出血无法控制时使用,须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正确使用。

步骤四:固定骨折在外伤中,骨折是常见的情况之一。

对于骨折伤者,应采取适当措施固定骨折部位,以减少疼痛并防止进一步损伤。

一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骨折固定:1.切勿移动:伤者在转移到专业医护人员前切勿随意移动,以防骨折末端出现更多的移位。

2.固定骨折部位:使用夹板、绷带或布料等可用材料固定骨折部位,尽量保持骨折处的安静。

步骤五:保持伤者体温外伤伤者往往伴随着体温下降的情况,因此在紧急救护过程中要尽量保持伤者的体温。

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保持伤者体温:1.使用保温毯:用保温毯包裹伤者,以防止体温过快散失。

2.躺平:将伤者放置在水平的地面上,避免长时间的体位改变。

步骤六:寻求专业医护人员的帮助以上操作步骤为紧急救护的基本措施,但仅限于紧急情况下的初期救护。

创伤现场救护基本技术有

创伤现场救护基本技术有

创伤现场救护基本技术有
创伤现场救护是在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前,受伤者或目击者所采取的紧急行动。

以下是创伤现场救护基本技术:
1. 确保安全:在救援行动中,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如果现场存在危险因素,如火、燃气泄漏、高压电线等,应立即采取措施避免发生二次伤害。

2. 停止出血:对于大量出血的创伤,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止血。

常用的方法包括用紧急止血带、加压止血等。

3. 确保呼吸通畅:对于呼吸困难的受伤者,应采取措施确保其呼吸通畅。

如果受伤者无法自主呼吸,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4. 保护受伤部位:对于受伤者的外伤,应在不移动受伤部位的前提下,用固定物体进行保护,避免其再次受伤。

5. 保持体温:受伤者在接受救援之前,应保持体温。

可以使用毛毯、衣物等物品覆盖受伤者,避免其受寒。

6. 稳定情绪:在救援行动中,受伤者或目击者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和恐慌。

此时,急救人员应稳定情绪,安抚受伤者和目击者,避免出现二次伤害。

以上是创伤现场救护的基本技术,不同情况下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

如果您面临紧急情况,请尽快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进行求助。

现场安全急救措施

现场安全急救措施

现场安全急救措施在生活和工作中,意外事件是不可避免的。

当发生意外事件时,正确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尤其在现场急救中。

以下是现场安全急救措施的一些基本要点:充分了解现场情况在应急情况下,首先需要做的是评估现场风险。

如果有可能,应当尽快离开现场,避免进一步危险。

如果不能安全离开现场,应当尽可能了解现场的情况,并向有关部门报告情况。

急救和自救技巧1.大多数的急救情况都需要考虑通气和心脏的停止。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迅速拨打急救电话 (120),并尽可能地进行复苏。

2.伤者或患者可能会面临诸如失血,烧伤或窒息的威胁。

应当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例如包扎、压迫伤口、清除呼吸道等等。

3.如果发现自己受伤或生病,要及时启动自救模式,寻找有用的物品进行急救,或尝试向院方寻求帮助。

交通意外1.交通意外是最常见的意外事件之一,应当及时报警。

2.如果伤者不在危险的现场里,应将其转移到稳定、安全的地方。

如果受伤者对人员有感染风险,应加强隔离措施。

3.直到救护车到达之前,应当进行急救处理。

电气危险1.当电器故障时,应立即关闭电源,以免电击。

2.如果发生电气危险事故,并且没有人被电击,应尽快切断电源,以减少二次事故的发生。

3.如果发生电气危险事故,并且有人被电击,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切勿进行人力拉拽或揭露电线。

总体而言,现场安全急救措施要点多而繁杂,但在应急事故中,能够正确的执行这些急救措施将能够有效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我们应该在平时了解和学习急救知识,以应对意外事件,提高自身的应急与适应能力。

受伤人员现场处置方案

受伤人员现场处置方案

受伤人员现场处置方案
受伤人员现场处置方案
1. 事故现场初步评估
在事故现场,首先需要进行初步评估,判断相关人员伤势情况和事故类型,以便选择合适的处置方法。

2. 受伤人员评估
对于受伤人员,首先需要评估他们的伤势情况,包括是否失去意识、是否有呼吸困难、是否出现严重出血等症状。

对于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的患者,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对于出现严重出血的患者,需要进行止血措施。

3. 快速转运受伤人员
受伤人员需要尽可能快速地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治疗,传统的转运方式包括救护车和直升机。

4. 细心照顾伤者
在转运过程中,需要对受伤人员进行细心的照顾,包括监测呼吸和心跳,控制疼痛和出血等。

5. 现场处理
对于尚未转运的受伤人员,需要提供现场医疗服务,包括救护车队和医疗专业人员。

在现场损伤较小的情况下,可进行简单的急救处理,例如清洁创口和包扎伤口等。

6. 心理支持
对于受伤人员,特别是那些在事故中失去亲人或朋友的人,需要提供心理支持。

这包括安抚和安慰受伤者,以及提供咨询服务和其他支持。

受伤人员现场处置方案应包括事故现场初步评估、受伤人员评估、快速转运受伤人员、细心照顾伤者、现场处理和心理支持等措施。

对于救援人员,需要在按照处理方案行动前进行相关培训,以确保能够有效应对现场紧急事态。

伤员的应急救援方法

伤员的应急救援方法

伤员的应急救援方法
急救方法:
1、止血包扎法。

如果是伤口出血,一般先给予伤口的加压包扎止血。

如果加压包扎之后还是止不了血,有可能是比较大的血管损伤,必须要在血管近端的肢体,用绑带捆扎止血。

2、骨折固定法。

如果是四肢的长骨干损伤,可以用夹板。

如果现场没有夹板,可以用树枝或者硬的纸皮固定,上肢可以用三角巾悬吊,而下肢的话必须要绝对躺床。

3、脊柱固定与搬运法。

颈椎骨折或者腰椎骨折,可以用腰围与颈围外固定之后再搬运。

但是如果现场没有腰围、颈围,可以用两个衣服或者毛巾卷成一团之后塞在患者颈部的两侧做固定。

脊柱搬运的方法也比较讲究,必须要跟床板平行来搬运,最好低下垫一块硬板,搬运比较安全,避免脊柱的二次损伤,导致严重的瘫痪等后遗症。

4、心肺复苏法。

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心肺复苏法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以及电除颤等方法。

伤员救护的正确处置操作

伤员救护的正确处置操作

伤员救护的正确处置操作
1. 安全第一,在救护伤员之前,救援人员首先要确保现场的安全。

这包括评估是否有可能的危险,如火灾、毒气、交通事故等。

如果现场存在危险,救援人员必须首先采取措施确保自己的安全,然后再进行救护操作。

2. 评估伤员,一旦确保了安全,救援人员需要迅速而准确地评估伤员的状况。

这包括检查伤员的意识、呼吸和循环情况。

如果伤员有意识,救援人员需要与其沟通并了解伤情。

如果伤员无意识,救援人员需要迅速进行初步评估,包括检查呼吸和脉搏。

3. 寻找帮助,在评估伤员的同时,救援人员需要尽快寻求医疗帮助。

这可能包括呼叫急救车或通知医疗人员。

及时的医疗干预对于伤员的生存和康复至关重要。

4. 急救处理,根据伤员的状况,救援人员需要进行相应的急救处理。

这可能包括止血、保护受伤部位、固定骨折、进行心肺复苏等。

救援人员需要根据自己的培训和技能进行正确的急救处理,同时不断观察伤员的状况,及时调整急救措施。

5. 安抚伤员,在进行急救处理的同时,救援人员需要给予伤员
情绪上的支持和安抚。

这对于伤员的恢复和心理健康同样非常重要。

总的来说,伤员救护的正确处置操作需要救援人员具备丰富的
急救知识和技能,同时需要冷静、迅速和果断地采取行动。

这样才
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员的痛苦,并提高其生存率和康复率。

创伤现场急救的四项基本技术

创伤现场急救的四项基本技术

3、颅骨骨折脑组织向外膨出或腹部开裂肠子外露者, 除消毒纱布敷盖外,环周用纱布圈套住或用干净碗扣 住,然后再包扎。
(一)绷带包扎
1、环形包扎法: 用绷带作环形重叠缠绕。 第一周可稍斜绕,以后 各周均平绕,绕第二周 时将第一周外露的斜角反折压住,这样不易脱落。
2、螺旋形包扎法:先环形包扎二周,然后由下向上 斜形缠绕,每周重叠约1/2 至 1/3。 3、螺旋反折包扎法: 适用于粗细变化较大的下肢, 先环形包扎二周然后从下向 上螺旋缠绕,每绕至前面时 向下反折。
7、下肢出血:用两手大拇指压住大腿根部中间的股动 脉,也可用手掌按压。足部出血,应同时按住位于踝部 或足背正中的足背动脉和在内踝与跟骨之间的胫后动脉
(二)止血带止血法。
通常用于四肢较大的动脉损伤出血,止血带
以富有弹性的橡皮管为佳,也可用布带、腰带、
绷带等代替。皮肤与止血带之间要用绷带、布块
或衣袖衬垫。
(三)加压包扎止血法。
适用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出血,血流较慢的伤 口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毛巾、布块等盖住创口,绷 带或三角巾扎紧即可。
二、包扎
包扎的目的是止血和保护创口,因此在包扎之
前应对创口作简单处理,称为裹伤。
1、一般的创口用消毒纱布、干净毛巾等复盖。
2、凡有开放性骨折断端外露,除非有重要血管 神经被卡着要立即解除外,原则上现场不予复位, 以免将细菌带入内引起感染。
创伤的现场急救是保存伤员生命、保 护受伤肢体的重要措施之一。对创伤人员 实施救护的时应遵循先止血、包扎,后固 定、运送的顺序进行。因此,医护人员必 须熟练掌握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项 基本技术。
一、止血
(一)指压止血法
伤口出血很多很快,甚至危及生命,在其它稳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方法
1 机械伤害应急方案
1.1 止血方法:用纱布覆盖伤口,再用绷带或其它布包扎,如果四肢或头部动脉出血,可以用手指用力压迫血管靠近心脏的一端来止血;
1.2 断指(趾)处理:手指或脚趾切断,千万不能用水清洗断指(趾),应将断指(趾)用干尽的布包好,放到塑料袋内,最好将此塑料袋放在另一个装有冰块的塑料袋中,不要让冰块直接接触断指,然后迅速送往医院。

2 高处坠落伤害应急方案
2.1 搬动处理:高处坠落的伤员不能盲目搬动,否则容易造成高位或四肢瘫痪,造成终身残疾或死亡。

搬动时不能扭动伤者身体,也不能在担架上垫软物,以免加重损伤;
2.2 检查要求:人员严重撞击或跌落后在没有外伤或疼痛感觉的情况下也要到医院检查,以防止有内伤。

3 触电事故应急方案
3.1 使触电者脱离电源:一旦有人触电,应立即断开电源开关;如果电源开关距离远,可用绝缘工具(干木棍、绝缘棒等)将电线挑开或用绝缘刀斧砍断电源线。

如果触电者在高处,还要采取防坠落措施;
3.2 抢救办法:人触电后可能出现“假死”,这时不能中断抢救,可以先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然后立即送往医院急救。

4 烧伤、化学品灼伤应急方案
4.1 烧伤或烫伤后应用大量的冷水冲洗降温,一边冲水、一边小心脱下衣服,必要时可用剪刀剪开,如果被烧部位出现水泡,不要挤破;
4.2 化学性灼伤,要坚持用流动的清水将化学品冲洗,以减少皮肤进一步损害。

5 急性中毒应急方案
5.1 事故发生区域的人员应尽快撤离将病人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脱去污染衣物。

迅速用大量清水和肥皂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同时要注意保暖。

眼内污染者,用清水至少清洗10分钟;
5.2 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急性中毒人员不宜)和胸外心脏按压,有条件的可肌肉注射呼吸兴奋剂;
5.3 出现食物中毒症状,应喝大量的洁净水以稀释毒素,用筷子或手指头伸向喉咙深处刺激咽后壁,进行催吐,紧急就医;了解与病人一同进餐的人有无异常,并告知医生;
5.4 拨打120电话迅速将其送往医院。

6 人工呼吸法(对非头、颈、胸、背部导致呼吸心跳中止者)
6.1 首先解开伤者的衣领、清除口、鼻的堵塞物,让伤者仰面躺好,一只手的手掌按住伤者前额将伤者头部向后仰,使呼吸道畅通;
6.2 另一只手抬高患者下颚,使咽喉和气道在一条水平线上,捏住其鼻孔;
6.3 深吸一口气,双唇将患者嘴包严,向患者的口中吹气,为了让伤者将气体呼出,每次吹气后,放开捏鼻孔的手,让其将气体呼出。

频率保持在15-20次/分。

7 胸外心脏挤压法
7.1 救护人员跪在伤者一侧或骑在其腰部两侧,两手相叠,手掌根部放在心窝上方(胸1/3至2/3处);
7.2 掌跟用力垂直向下朝脊背方向挤压,压挤心脏里面的血液,对成年人应压陷3~4cm,以每分钟挤压60-70次为宜;
7.3 挤压后掌跟迅速全部放松,让伤者胸部自动复原,放松时掌根不必完全离开胸部。

当伤者一旦呼吸和心脏跳动都停止了,应及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法,每次吹气2~3次,再挤压10~15次,吹气和挤压的速度都应慢慢提高。

8 医院救治
8.1 按受伤人员受伤特点,分类选择相应专业医院;
8.2 将相应专业医院救治能力、地址、联系电话列举出来;
8.3 在专业医院救治能力相当的时候,遵循就近就医的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