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合金生产一些常见知识简介
铁合金冶炼安全生产

铁合金冶炼安全生产铁合金冶炼是钢铁工业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然而,铁合金冶炼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如高温、有害气体、火灾等,给生产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威胁。
因此,做好铁合金冶炼安全生产工作,是保障生产环境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企业效益的重要措施。
首先,铁合金冶炼过程中的高温环境是安全隐患的主要来源。
高温环境容易导致工人中暑、晕倒甚至因烧伤而危及生命安全。
因此,在高温环境下,必须配备适宜的劳动防护用具,如防热服、防热手套、防热鞋等,保护工人的身体免受高温损伤。
此外,还应设置合理的通风设备,保障冶炼车间的通风良好,减少高温对工人的危害。
其次,铁合金冶炼过程中存在着有害气体的排放问题。
冶炼过程中产生的氧化物、硫化物等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
因此,冶炼车间应设置有效的排气系统,将有害气体及时排放出去,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如戴好防化面具,减少对工人的伤害。
此外,还应定期对冶炼车间空气进行监测,确保空气质量达到安全标准,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另外,冶炼过程中火灾是铁合金冶炼安全生产的一大隐患。
铁合金冶炼涉及到高温、易燃、易爆等因素,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此,冶炼车间必须设置合适的消防设施,如消防栓、灭火器等,保证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用火灭火,尽量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
同时,还应进行员工的消防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火灾应急能力,增强自救自护意识。
此外,铁合金冶炼过程中的机械设备也是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
机械设备的不安全操作、维护不当,易导致事故发生。
因此,冶炼车间必须建立健全的设备检修保养制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及时排除设备故障,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还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降低机械设备事故的发生概率。
最后,铁合金冶炼的安全生产还需要增强企业的管理意识。
冶炼车间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铁合金

铁合金基础知识和我公司行业位置一、铁合金基础知识铁合金定义:由一种或者一种以上金属或非金属元素与铁组成的合金,成为铁合金铁合金用途:1、炼钢用脱氧剂(在炼钢中用于脱氧、脱硫的合金种类,比如:硅铁、硅锰、硅钙、硅铝铁等)2、炼钢用合金剂(钢铁冶炼中用于调整钢的化学元素,使钢合金化,例如铬铁、锰铁、金属硅等)3、铸铁孕育剂、球化剂(在铸铁钢水浇注前加入,改善铸铁的内部晶体组织,利于石墨析出例如:铝、钙、钡、锆、稀土类多元合金)4、用于生产其他合金的还原剂(铁合金产品也可以做铁合金生产的原料例如:硅铬、硅锰等)铁合金分类:铁合金多种多样,并无统一的分类方法,一般按照用途和主元素进行分类;大致为:我公司产品介绍: 1、复合脱氧剂 主要有:硅钡钙、硅铝钡钙、硅铝钡、硅铝铁含有硅、钡、钙、铝等多种元素,属于多元合金类,可用于脱氧剂和孕 育剂。
同类产品多种多样。
竞争比较激烈。
2、碳素铬铁 主要为:高碳铬铁高碳铬铁属于碳素铬铁的一个分类。
用于合金添加剂,是生产不锈钢和特种合金钢的重要材料,普通合金特种合金硅系铁合金:硅铁、硅钙、工业硅锰系铁合金:高中低碳素锰铁、硅锰、金属锰 铬系铁合金:高中低碳素铬铁、硅铬、金属铬 其他铁合金:磷铁、铌铁、钨铁、钛铁……锆铁Fe-Zr 、钨铁等氮化铁合金:氮化铬铁、氮化锰铁发热铁合金:镍铬等 混有发热剂的压快合金 钙系复合脱氧剂:钙、硅、锰、铝复合合金碳素铬铁还有中碳、低碳和微碳类铬铁。
高碳铬铁只有成本和销售价格的竞争,属于不锈钢冶炼钢性消费品。
二、我公司优势和劣势分析1、优势:A),基础建设和地理环境我公司规划建设齐全,环保设施完毕、配套硬件条件属于行业领先地位、同时地处中原,交通便利,运输条件优越。
B),相对资源丰富我公司生产所用原材料多为就近采购,硅石、焦炭、电极糊、铝矾土、重晶石、石灰为本地出产,有相对的资源优势。
可降低部分材料成本。
C),产能属于行业中比较大的公司目前建成8×6300KVA、2×3800KVA 共10台生产设备,属于行业中的大型企业,可以发挥产能优势扩大影响力。
7-铁合金生产要点

7 铁合金生产铁合金是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金属或非金属元素与铁组成的合金,它主要用作炼钢的脱氧剂和合金元素的添加剂。
例如锰铁是锰与铁的合金,硅铁是硅与铁的合金,硅钙合金是硅与钙组成的合金。
钢铁工业中习惯上把炼钢用的中间合金(不论含铁与否),都叫做铁合金。
由于铁合金的生产工艺比纯金属的制取过程简单,而且又具有比纯金属熔点低、体密大(指体密小的金属如钛、硼等)的优点,有利于炼钢过程中脱氧和合金化的进行。
因此,炼钢脱氧和添加合金元素多以铁合金形式加入。
7.1 铁合金生产概述7.1.1 铁合金的用途(1)用作脱氧剂。
炼钢是用氧化方法去除铁液中的碳、磷等杂质。
在完成这些氧化的任务后,同时钢液中也吸收了氧,如果这些氧存在在钢中就会大大地降低钢的性能。
因此需要添加一些与氧结合力比较强,且其脱氧产物又能顺利从钢液中排除,从而使钢液中的氧含量降低的元素。
这个过程叫做钢的脱氧。
用于脱氧的元素或合金叫做脱氧剂。
常用的脱氧剂有锰、硅、铝等。
这些元素多以铁合金Fe-Mn、Fe-Si和Al等形式加入钢液中。
元素与氧的结合能力越强,在钢中含氧量愈高,其脱氧效果也就越好。
(2)用作合金剂。
合金元素不但能降低钢中杂质的含量.而且还能调整钢的化学成分。
用于调整钢的化学成分使钢合金化的元素或合金叫做合金剂,常用的合金元素有硅、锰、铬、钼、钒、钛、钨、钴、硼、铌等。
不同的合金元素和不同的合金元素含量的钢钟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
铁合金的产量、品种和质量,直接影响着钢铁工业的发展,其用量一般占钢产量的2%~3%左右。
(3)用于铸造工业,改善铸造工艺和铸件性能。
改变铸铁和铸钢性能的措施之一是改变铸件的凝固条件,在浇铸前加入某些铁合金作为晶核孕育剂,形成晶粒中心,使形成的石墨变得细小分散,晶粒细化,从而提高铸件的性能。
(4)用作还原剂。
硅铁可作为生产钼铁、钒铁等其他铁合金的还原剂;硅铬合金、锰硅合金可分别作为生产中低碳铬铁、中低碳锰铁的还原剂。
铁合金知识点总结

铁合金知识点总结一、铁合金的分类根据合金中主要元素的不同,铁合金可以分为碳钢、合金钢和铸铁三大类。
碳钢是指含有铁和碳两种元素,并且含碳量在0.04%~2.0%之间的合金钢。
合金钢是指除铁和碳外,同时含有其他合金元素的合金钢,例如含有铬、镍、钼等元素的合金钢。
铸铁是指含有铁和碳两种元素,并且含碳量超过2.11%的合金铁。
二、铁合金的生产工艺1.高炉法高炉是生产生铁和熔铁的基本设备。
高炉法利用含有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的原料,经过还原反应制取生铁。
其中,含有铁矿石的原料主要有赤铁矿、磁铁矿和钒铁矿等。
高炉法生产的生铁通常含有碳、硅、锰和磷等杂质。
其中碳和硅是生铁的主要杂质,因此需要通过转炉法等进一步的精炼工艺来获得优质的铁合金。
2.转炉法转炉法是一种用于炼钢的工艺。
传统的转炉法主要分为氧气转炉法和电力转炉法两大类。
氧气转炉法是利用高温氧气对炉内熔化的生铁进行氧化反应,从而降低碳、硅等杂质元素的含量。
电力转炉法则是采用电熔炼的方式,通过加入适量的废钢和合金元素来调整合金成分。
3.电炉法电炉法是一种用电加热的工艺,主要用于再生资源的熔炼和炼钢。
由于采用了电力作为加热源,电炉法可以更加灵活地调整合金的成分,生产高品质的铁合金。
三、铁合金的性质1.物理性质铁合金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磁性。
根据不同的合金成分,铁合金的密度、硬度和延展性等物理性质也会有所不同。
2.化学性质铁合金在化学性质上也具有一定的特点。
例如,碳钢中的碳含量决定了其强度和塑性,而合金钢中添加的合金元素可以改善其耐热性、耐腐蚀性和机械性能。
3.机械性能铁合金的机械性能是指其在受力下的变形或破坏性质。
通常包括强度、硬度、韧性、塑性等指标。
这些性能直接影响着铁合金在工程上的应用。
四、铁合金的应用1.建筑和结构碳钢和合金钢在建筑和结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桥梁、建筑结构、机械设备等都需要使用高强度、耐磨损的钢材来保证其安全和稳定性。
铁合金生产使用实用技术手册

铁合金生产使用实用技术手册
铁合金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钢铁、铸造、电子等
行业。
铁合金的合理生产和使用技术非常重要,下面将为大家介绍铁
合金生产使用实用技术手册。
一、前置准备工作
1.铁合金生产前需确定生产参数,包括炉子、原料、炉床及气氛参数。
2.严格控制炉子内气氛,保证炉内氧气与原料反应不过多。
3.加入不良原料会直接影响铁合金的质量,因此需控制原料质量。
4.炉床清洁,控制原料粒度,提升产量。
二、铁合金炉子生产操作步骤
1.执行装载原料→点火→均匀加热→加入合适量的渣料降低渣量→化
渣过程,使炉子清洁。
2.保证氧气气氛不高于2%。
3.熔化后,将已报废的铁火山、渣料等添加到其表面,待其沿火口降落,继续加入足量新原料。
4.炉底渣量保持3%以下。
5.开炉前需将一定量的渣料放入炉内清洁。
三、铁合金使用注意事项
1.铁合金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处,以防潮、日晒和虫蚀。
2.配煤比例要合理且调配均匀,确保冶炼质量稳定和吨铁富豪率的提高。
3.使用时混入钙硅质量不应过多,否则会引起合金中毒现象。
4.使用铁合金时,应根据具体需要合理配比、控制温度和出钢量,确
保钢水质量。
5.降低铁合金使用成本,可采用梯级合金使用方式,优化方案,减少
高成本合金使用量。
总结:铁合金生产使用实用技术手册,依靠严格的生产标准和操
作流程,确保铁合金质量稳定、产量高效。
而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精心指导、慎重调配和合理使用,以保证产品品质和达成目的。
高一化学合金铁合金知识点人教版

高一化学合金铁合金知识点人教版铁合金是以铁为主体,加入少量的合金元素制成的合金材料。
铁合金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主要是因为其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下面将介绍高一化学中关于铁合金知识点,包括合金的分类、合金元素的作用以及铁合金的应用等内容。
一、铁合金的分类铁合金根据合金元素的不同,可以分为碳钢、铸铁和合金钢。
1. 碳钢:主要合金元素是碳,含碳量在0.03%~2.0%之间。
碳钢具有良好的切削性和强度,常用于制造机械零部件和工具。
2. 铸铁:主要合金元素是碳和硅,含碳量在2.0%~4.5%之间。
铸铁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耐磨性,常用于制造铸件、机械零部件和汽车零件等。
3. 合金钢:除了碳外,还含有其他合金元素,如铬、镍、钼等。
合金钢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广泛应用于制造汽车、航空器、建筑材料等。
二、合金元素的作用合金元素对铁合金的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下面以常用的合金元素为例进行介绍。
1. 碳:在铁合金中,碳是最常见的合金元素之一。
适量的碳可以提高铁合金的硬度和强度,但过量的碳会导致铁合金变脆。
碳在铁合金中形成的固溶体称为渗碳体,它是提高铁合金硬度的重要因素。
2. 硅:硅是铁合金中常见的合金元素,可以提高铁合金的耐腐蚀性和热稳定性。
在铸铁中加入适量的硅可以提高铁合金的液态流动性,有利于铸件的成型。
3. 锰:锰主要用于制造锰铁合金,可以提高铁合金的硬度和抗磨性能。
锰铁合金在钢铁工业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4. 铬:铬主要用于制造不锈钢。
加入适量的铬可以提高铁合金的耐腐蚀性、耐高温性和耐磨性。
5. 镍:镍可以提高铁合金的延展性和韧性,常用于制造合金钢和不锈钢。
三、铁合金的应用铁合金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
1. 钢铁工业:铁合金是钢铁工业的重要原料。
合金钢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铸铁常用于制造机械零部件和汽车部件。
2. 电子行业:铁合金在电子行业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实用参考]铁合金生产工艺
![[实用参考]铁合金生产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98362b27866fb84ae45c8d71.png)
铁合金是钢铁工业和机械铸造行业必不可少的 重要原料之一。
其主要用途:
一是作为脱氧剂,消除钢液中过量的氧;
二是作为合金元素添加剂,改善钢的质量与性 能。
随着我国钢铁工业持续、快速地发展,钢的品 种、质量的不断扩大和提高,对铁合金产品提 出了更高要求,铁合金工业日益成为钢铁工业 的相关技术和配套工程。
(1)用作脱氧剂。炼钢过程是用吹氧或加入氧化剂 的方法使铁水进行脱碳及去除磷、硫等有害杂质的过 程。这一过程的进行,虽然使生铁炼成钢,但钢液中 的[O]含量增加了。[O]在钢液中一般以[FeO]的形式存 在。如果不将残留在钢中多余的氧去除,就不能浇铸 成合格的钢坯,得不到力学性能良好的钢材。为此, 需要添加一些与氧结合力比铁更强,并且其氧化物易 于从钢液中排除进入炉渣的元素,把钢液中的[O]去掉, 这个过程叫脱氧。
硅铁合金
锰铁合金
铬铁合金
钒铁合金
钼铁合生产铁合金。如高碳锰铁。
电热法—铁合金生产的主要方法。用碳作还原 剂,缺点是很多金属都易与碳形成碳化物,不 能生产低碳铁合金。
金属热法—利用还原反应产生的化学热加热合 金与炉渣,使反应自动进行。常用还原剂有铝、 硅铁、铝镁合金等,生产极低碳合金。
转炉法——将高碳合金吹氧脱碳,生产中、低 碳合金。
高炉法所使用的主体设备为高炉。高炉法是最早 采用的铁合金生产方法。目前主要是生产高炉高碳 锰铁。高炉锰铁生产主要原料为锰矿、焦炭和熔剂 以及助燃的空气或富氧。把原料从炉顶装入炉内, 高温空气或富氧经风口鼓入炉内,使焦炭燃烧获得 高温及还原气体对矿石进行还原反应,熔化了的炉 渣、金属积聚在炉底,通过渣口、出铁口定时出渣、 出铁。随着炉料的熔化、反应和排出,再不断加入 新炉料,生产是连续进行的。
铁合金的基本知识

铁合金的基本知识1.1.铁合金的定义和用途定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金属元素与铁组成的合金。
例如硅铁,锰铁等。
用途:(1)生产上的脱氧剂。
在炼钢生产中,特别是转炉炼钢时,向生铁水(含碳4﹪左右)吹氧降碳并除去铁水中的磷、硫得有害杂质时,使铁水转化为钢水(含碳小于2﹪左右叫钢水)的过程中会存在过氧化现象,钢水含过量的氧。
因此,在炼钢过程(出钢水过程)中需添加一定量的与氧亲和力强的活泼元素,这个过程叫脱氧。
所用的铁合金叫脱氧剂。
常用元素有Si、Ca、Ba、Al等,所用脱氧剂常有硅钙、硅钙钡、硅钡、硅钡铝、硅铝、硅铝锰等铁合金。
(2)炼钢生产上的合金剂。
合金钢中合金元素,是用加入铁合金的方法实现的。
用于调整钢中合金元素的铁合金叫炼钢的合金剂。
常用的元素有Si、Mn、Cr、W、V、Ti、Nb、Ni、Al等,常用的合金有:硅铁,硅锰,锰铁,铬铁,硅铬,钨铁,钒铁,钛铁,镍铁,铌铁,铝锰铁等。
(3)铸造的孕育剂,球化剂。
在铸造过程中,在浇注前加入一些含有适量Re(稀土元素的总称)、Mg、Ca、Ba、Si等元素的铁合金,这些元素能使铸铁水中的碳尽快石墨化并均匀分散,同时兼有去气脱硫、磷的作用。
提高铸件的机械强度及韧性。
常用的铁合金有稀土硅钙镁及稀土硅铁、硅镁铁(即球化剂),低钡钙硅铁(即孕育剂)等。
(4)做还原剂。
例如硅铁可做为钼铁、钒铁、钨铁的还原剂,硅锰、硅铬可做为中低碳锰铁、中低碳铬铁的还原剂。
(5)制造其他合金的原料(中间合金)。
金属铝、金属钙、金属镁和硅铁,硅锰,硅钡可在感应炉中重熔成硅锰铝、硅钙铝、硅钙钡铝,硅钙钡镁等多种复合脱氧剂。
硅铁、高硅锰及富锰矿(预热后脱水及提高入炉温度后)入电弧炉内生产中低碳锰铁等。
1.2.铁合金品中和分类1.2.1.按元素分:有硅、锰、铬、钒、钛、钨等。
1.2.2.按碳高低分:高、中、低、微、超微碳铁合金。
1.2.3.按生产方式分:高炉铁合金,电炉铁合金,炉外法铁合金,转炉中低碳铁合金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合金生产一些常见知识简介1、矿热炉和精炼炉的区别?以及各自的优缺点?铁合金的生产方法,按照使用设备的不同,可分为电炉法、高炉法、炉外法、转炉法、及真空电阻炉法。
电炉法又分为矿热炉法和精炼炉法。
矿热炉是矿石加热还原电炉的简称。
矿热炉法是以碳作还原剂还原矿石生产铁合金的一种工艺方法。
其生产过程是,将炉料连续加入炉内,并将电极插埋于炉料中,依靠电弧和电流通过炉料而产生的电弧热和电阻热,进行埋弧还原冶炼操作,熔化还原产生的金属和熔渣集聚在炉底,并通过出铁口定时出铁出渣。
生产过程是连续进行的。
用此方法生产的品种主要有硅铁、硅钙合金、工业硅、高碳锰铁、硅锰合金、高碳铬铁、硅铬合金、镍铁等。
精炼炉法又称为电弧炉法,其原意是指将初级铁合金用电弧炉进行精炼降低杂质元素而得到精炼铁合金产品的一种工艺方法,一般是用硅(硅质合金)、铝等作还原剂生产含碳量低的铁合金产品,依靠电弧热、硅氧或铝氧反应热进行冶炼,炉料从炉顶或炉门加入炉内,整个冶炼过程分为引弧、加料、熔化、精炼和出铁等五道工序。
生产过程是间歇进行的,即每炉一个循环。
主要生产的品种有:中、低碳锰铁,中、低、微碳铬铁,钒铁等。
我公司用精炼炉生产镍铁,严格地说不是一个精炼过程,而是一种电碳热熔分冶炼工艺,只是沿用了传统铁合金生产精炼炉法的称谓而已。
矿热炉法和精炼炉法的主要特点和差别:A矿热炉设备较复杂,而精炼炉设备相对较简单;B生产工艺流程方面,矿热炉是连续进行的,而精炼炉法是间歇进行的;C操作控制方面,矿热炉相对较难,而精炼炉相对较为容易;D在铁合金生产领域,矿热炉法较易实现大型化规模化,而精炼炉法则受到局限;E矿热炉生产效率较高,而精炼炉生产效率相对较低;F矿热炉一般使用自焙电极,电极插入炉料较深,为埋弧操作,而精炼炉一般使用石墨电极,电极插入炉料较浅,为遮弧操作;G就我公司目前镍铁生产而言,精炼炉产品P、S杂质含量可控制得较低,且已实现矿石热装,从而电耗较低,而矿热炉使用烧结矿,没有热装,电耗较高,环境控制较难,这在广西金源公司采用的回转窑加矿热炉工艺后将会有根本的改变。
2、从统计学的角度,每种合金产品需要重点关注的指标有哪些?每个指标的意义及其影响因素?原则上来讲,就是要关注在成本构成中所占比例较大的指标。
A产量,是所有生产指标体系中最基础的首要指标。
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有:设备的正常运行率、电气制度的合理选择、原辅料的性质、配料的合理性(熔剂、还原剂用量适度,渣型合理)、操作的稳定性和管理水平等。
B质量,是其它指标的前提,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则产量和成本也就无从谈起。
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原辅料质量是否满足工艺要求(成分的稳定、杂质含量、理化性质等)、配料的合理性、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操作控制水平等。
C矿石消耗(回收率是矿石消耗的另一种反映指标,回收率越高矿石消耗越低)。
矿石消耗占生产成本构成的比例一般在40-50%。
影响矿石消耗或回收率的主要因素有:矿石的物理化学特性,如粒度、化学成分、物相、熔化性、导电性等;检斤、分析误差;途损;矿石及熔剂还原剂的合理搭配;炉况和烟尘控制;渣铁良好分离;渣中主元素的控制;渣夹铁的回收,等。
D电耗,一般占成本的比例在30-40%,包括冶炼电耗(及炉用电)和动力照明电耗。
影响电耗的主要因素有:矿石的性质及其处理技术、工艺装备的先进性(电损和热损要小)、配方的合理性(熔剂、还原剂用量适度,渣型合理)、操作水平和管理水平等。
E焦炭消耗。
焦炭是铁合金冶炼最为常用的还原剂。
焦炭消耗一般占成本比例的5-15%。
影响焦炭消耗的主要因素有:焦炭的活性、固定碳含量、强度、粒度、比电阻、炉况控制的稳定性、炉眼排碳的控制等。
(精炼炉生产镍铁还使用少量硅铁作还原剂。
)3、除去原、燃、电等几个主要指标外,其它辅料类指标应该关注哪些?这些辅料指标的正常标准至多少?辅料消耗约占生产成本的5-10%,主要有:A熔剂消耗,包括石灰、硅石、蛇纹石、废镁砖、镁砂、白云石等,根据冶炼品种所需渣型而定。
B电极糊或石墨电极消耗。
矿热炉自焙电极使用电极糊,精炼炉使用石墨电极。
C其它,如圆钢(炉况维护和开堵眼等使用)、氧气(用于开炉眼)、吹氧管(用于开炉眼)、热轧板(用于自焙电极的电极壳制作)。
辅料消耗指标的标准参照根据历年生产实践总结出来的消耗定额。
其中熔剂的消耗随矿石特性及使用的熔剂种类不同而差别较大。
4、影响炉况顺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在平时报表中经常看到的事故现象名词,对生产(包括炉况和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比如:电极硬断、软断、打弧、引弧、漏糊、死眼、跑眼、倒压、分闸等料、出干渣、撞渣包等?对于整个生产来讲,有三句老话:设备是基础、原料是条件、工艺操作是关键。
对于工艺操作来讲,特别强调“精料入炉二十字方针”:成分合适、粒度合格、计量准确、混料均匀、布料合理。
就工艺技术而言,要掌握五度:粒度、碱度、温度、粘度、电气制度。
当然,工艺操作要千方百计避免误操作和生产事故的发生。
电极硬断:电极从焙烧好的部位产生断裂的电极事故。
出现事故后需停电处理,若断头较短(如小于800毫米),可将其压入炉料中,并放出新电极送电焙烧,逐步恢复生产。
若断头较长,则需将其拉出炉外,再焙烧新电极。
电极软断:电极从未焙烧好的部位产生断裂导致大量液态电极糊漏出电极壳的事故。
需停电处理,扒出电极糊,焊好电极壳,放出电极重新焙烧。
停电和恢复正常生产时间较长。
电极漏糊:电极出现小孔而发生液态电极糊漏出的电极事故。
需停电处理,堵住漏糊孔,送电逐步恢复生产。
打弧:因电极过烧或电极与铜瓦接触不良而在铜瓦与电极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
需停电处理,压放电极,或通过调整压力环使铜瓦与电极接触良好,以避免打弧。
引弧:长时间停炉后重新送电或停电出铁后重新送电时,由于炉料变冷后导电性变差,导致送度上电,这时需向炉内适量价入大块焦炭或废钢,以使三根电极端部能够沟通导电起弧,这种操作称之为引弧。
死眼:出铁时炉眼打不开的现象。
需降负荷甚至停电处理。
跑眼:未到正常出铁时间而炉眼自行穿漏导致渣铁流出的现象。
需停电处理。
倒压:调整变压器的电压级段。
有载调压可降负荷不停电进行操作,无载调压则必须停电操作。
分闸等料:分闸就是停电,当配料和上料系统出现故障而导致炉料供应不足时,需分闸停电等料。
出干渣:高碳铬铁和镍铁等许多铁合金品种的生产,会同时产生炉渣,渣铁混出后因比重不同而实现渣铁分离,炉渣可在红热状态下进行水淬变成水渣,也可让其自然凝固变成干渣。
若生产线本身设计安装有水淬系统,在水淬系统出现故障时就只能出干渣了。
出干渣一般不会影响电炉生产。
撞渣包:出铁时红热的炉渣流入渣包,炉渣在渣包内自然冷却凝固,凝固初期炉渣体积会收缩,但当渣温降到525℃时会出现相变膨胀,时间过长后炉渣与渣包罐体紧密接触,轻易不能将炉渣倒出,只有用天车吊起来进行强烈撞击,有时需要撞很多次才能使炉渣脱出包体。
撞渣包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倒渣方法,浪费时间,而且会影响天车使用寿命,容易出现故障。
当然翻包过早又可能倒出液态渣,不安全。
因此,需掌握好翻渣包的时间。
5、几种烧结方式的简单介绍,比如烧结模式、优劣性、对应炉型的匹配性等,包括烧结指标(成本)的正常范围,以及残碳等对生产过程配料的影响。
矿石烧结方式主要有土烧和机烧,机烧设备又有环式烧结机、步进式烧结机、带式烧结机、钢带式烧结机、回转窑等。
土烧,投资很少,操作简单,烧结质量较差,环境差。
环式烧结,投资少,规模小,烧结质量不稳定,环境较差。
步进式烧结,投资较少,可实现较大规模生产,烧结质量较好,运行成本较高,自动化较难,岗位工人较多,环境较差。
带式烧结,投资较高,可实现大规模生产,烧结质量较好,运行成本较低,自动化程度较高,岗位工人较少,环境较好。
钢带式烧结,芬兰奥图泰技术,投资高,可实现较大规模生产,烧结质量好,岗位工人较少,自动化程度高,能耗较低,生产成本低,环境好。
回转窑焙烧,严格讲不是烧结,投资较高,可实现大规模生产,热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岗位工人较少,环境好。
烧结的消耗(燃气、焦粉、煤粉、粘结剂、电等),随矿石品种不同而不同,参照消耗定额。
残碳在后续配料时必须考虑,按适当的利用率扣除配碳量。
残碳的波动范围应尽可能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否则后续电炉操作将较难掌控,造成产品质量大幅波动。
6、南非铬精矿的分类及其对生产的影响目前南非开采铬精矿的矿层有两类:铬铁矿层开采的铬精矿(LG6)和铂金矿含铬矿层(MG和UG2,不同的铂矿带层)。
MG (middle ground)铂矿资源面临枯竭,只有开采UG2(under ground)铂矿。
因为矿层类别不同,其选矿工艺也不同,那么其铬精矿性质也有所区别,LG6和UG2(及MG)铬精矿的主要区别有:(1)UG2(及MG)铬精矿:Cr2O3 42%左右,铬铁比在1.35-1.5区间,粒度是0-1mm占90%。
(2)LG6(low ground):Cr2O3在42-44%,铬铁比在1.5以上,粒度一般为0-2mm ,及1-4mm。
我们在与奥图泰进行高碳铬铁冶炼技术交流中得知,UG2精矿成球性较差,其烧结矿易碎。
因此,虽然两种矿石可能价格上存在一定的差别,但后续到厂处理成本也会不同。
为了便于生产工艺的稳定和生产成本的控制,在铬矿石采购时,应明确标示南非精矿的系列名称,且在价格相当时尽量少采购UG2铬精矿。
7、如何判断料比是否合理?如何确定每种合金产品的合理配比?根据料比简单计算入综合品位、产品品位等。
反之,设定产品品位,需要的综合入炉品位是多少,如何计算?A、料比不合理的表现:(1)经济指标:该料比利润低(即矿石成本过高,高铬冶炼时矿石成本占工厂成本的60%)、主元素回收率低、产量低、电耗高、辅料消耗高,最终生产成本高、利润低;(2)炉况:翻渣、刺火、喷料、大塌料、渣铁排放不正常、化料过快或化料过慢;B、确定产品的合理料比以高碳铬铁冶炼为例,使用烧结矿搭配块矿在矮烟罩矿热炉生产模式下:(1)烧结矿使用比例在60-65%左右(南精约40%、土精约25%),块矿35-40%左右(伊块、土块、南块、藏矿),有时加约5%的绿泥石或蛇纹石,计入综合矿;另外还需加入一定的SiO2、还原剂(焦炭和兰炭);(2)为保证炉况顺行和生产指标良好,综合矿MgO/Al2O3在1.15-1.5。
三元渣型大致为:SiO230~32%、Al2O321~25%、MgO30~35%,其熔点1650-1750℃合理的配料:(1)配料的大原则是必须保证渣型合理。
必须按照正常生产的渣型(按上述(2)所示)配料。
(2)必须根据库存矿石结构配料。
在(1)的原则下,综合考虑矿石库存、成本、渣铁比、矿石物理状态(块度、强度、块粉比、水分)。
在烧结矿产量、成本有优势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加入烧结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