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毕业论文法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精选
中国法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国法学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国法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中国法学教育改革与行业需求.《学习与探索》.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9期.季卫东.[2].由“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看中国法学教育模式变革.《社会科学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6期.朱志峰.[3].也论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中国法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9年1期.顾培东.[4].唤起中国法学的觉醒评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法制博览》.2015年23期.林肖依.[5].全球化进程中“主体中国法学”的秩序建构一种基于中国传统法律文明智慧理性的思考.《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5期.刘顺峰.[6].概念分析与微观论证:中国法学的一个未来面向——接着《中国法学向何处去》讲.《河北法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7年5期.黄金兰.周贇.[7]."五个主义"的摒弃与中国法学的未来.《现代法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9年5期.李步云.[8].中国法学的正当性及其知识谱系——兼论“新道统论”法哲学的理论意义.《甘肃理论学刊》.2014年6期.吕勇.[9].中国法学现代性话语的内质与形态.《河北学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9年4期.叶传星.[10].认识全球化的"问题化"进路——对中国法学"全球化论辩"中理论问题的追究与开放.《河北法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8年2期.邓正来.二、中国法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我国民事诉讼法学发展之评析——以《中国法学》为研究蓝本.作者:衣娅妹.诉讼法学南京师范大学2010(学位年度)[2].职业化理念下的美国法学教育——兼论对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作者:黄静雅.法学理论西南政法大学2008(学位年度)[3].法律多元及其中国意义.作者:李海彦.法学理论山东大学2012(学位年度)[4].论法治背景下的中国法学本科教育改革.作者:曾婧.法学理论中南民族大学2007(学位年度)[5].法制现代化视野下中国法学教育研究.被引次数:3作者:常晶.法学理论北方工业大学2008(学位年度)[6].“和谐社会”主题下的法学研究现象之分析:基于布迪厄的“场域”逻辑视角.被引次数:1作者:姚选民.法学理论厦门大学2009(学位年度)[7].吴经熊自然法思想研究.作者:董璘琳.法学理论南京师范大学2010(学位年度)[8].苏力的本土资源理论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罗小庆.法学理论南京师范大学2008(学位年度)[9].杨度立宪思想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吴昊.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西南政法大学2009(学位年度)[10].墨子"兼相爱,交相利"法律观及其现代价值.被引次数:1作者:王金慧.法学理论烟台大学2008(学位年度)三、中国法学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中国法学的体系和分类.陈春龙,2009首届中国法学名家论坛[2]少年法学在中国的发展和定位中国法学急需建立的一门新学科.徐建,2009首届中国法学名家论坛[3]全球化、特定时空与中国法律哲学——关于中国法学向何处去的讨论. 王勇,2006第二届“全国法学理论博士生论坛”[4]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2007年研讨会综述.王佩佩.方斯远,2007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5]说不尽的“现代性”——评《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夏继森,2006第二届“全国法学理论博士生论坛”[6]“新帝国主义”时代的中国法学理论创新.占红沣,2006第二届“全国法学理论博士生论坛”[7]摒弃“五个主义”中国法学六十年反思.李步云,2009首届中国法学名家论坛[8]中国法学与中国改革的社会动力.郭道晖,2009首届中国法学名家论坛[9]他山的石头1978年以来中国法学翻译的回顾与分析.刘毅,2008中国改革开放30年暨博士后科学论坛[10]"互联网+"时代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的紧迫性和方向基于法科生创新创业的立场.徐姿.李健康,2015第一届全国法学本科生学术论坛。
2022年法学毕业论文法学毕业论文

2022年法学毕业论文法学毕业论文2022年法学毕业论文篇1关于涉外侵权法律适用的规定研究本文的目的是从涉外网络侵权行为出发,分析涉外网络侵权法律适用问题,以期为我国关于涉外侵权法律适用的规定带来些许思考。
一、对涉外网络侵权行为的理解李双元教授认为,涉外侵权行为的法律关系十分复杂,从成立要件到法律效果,各国法律规定的不一致性,在某些领域,法律冲突的现象还非常突出。
加之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涉外侵权行为发生了令人瞩目的显着变化,国际私法对于这些新类型的特殊的侵权行为,应予以标准和调整。
[1]涉外网络侵权行为是指通过网络技术平台,在网络环境下实施的侵害网络权益主体及其他人的人身和财产等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害赔偿等民事责任的行为。
网络侵权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多表现为侵犯隐私权、侵犯着作权、商标标识、域名、专利权等知识产权,侵犯人格权,侵犯商业秘密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2]区别于传统侵权行为,涉外网络侵权行为更具特殊性。
首先,在空间上,由于虚拟的网络空间不受国界与地狱的限制,使得其具有虚拟性和跨地域性。
其次,在司法管辖上,其突破了传统管辖权以物理位置来确定的根底,使得其确定管辖的难度更大,具有不宜确定性。
再次,在行为、结果等上具有隐秘性,因网络侵权大多是通过网络数据信息的操纵来到达侵权的效果,而信息本身是虚拟世界的产物非实体存在的,以此造成的侵权损害后果难以被发现,使得对侵权行为主体、行为、因果关系着一般构成要件的在实践中更难确定及证明。
最后,在前面定义中也有相应表达,即通过网络信息为侵权工具的涉外网络侵权在类型上具有多样性,不仅涉及传统意义上的侵权行为如侵犯公民人身、财产权利,还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的范畴。
[3]二、涉外网络侵权行为法律适用涉外网络侵权案件虽然在侵权行为地认定上比较复杂,但是不能说完全无法用其确定。
2000年12月21日起实施的《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着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假设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对网络环境下确定侵权行为地做出了规定,其可以作为涉外网络侵权的法律适用重新定义侵权行为地的依据。
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范文1律师社会责任实现中的障碍及其解决措施研究一、律师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这个概念在很早以前就开始使用,并非专属于律师职业,关于什么是律师的社会责任,有人做过调查,有人认为是律师作为“法律人”的人格责任;也有人认为是律师的法律责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首先应搞清楚社会责任的概念,才能在律师职业中更好的履行其特殊的`社会责任。
在现阶段要想给予律师社会责任一个准确的概念是很不容易的,但__认为律师的社会责任应该做以下的定义:律师的社会责任是除了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以外的、在道德范畴内所要求律师应该为社会公众提供法律服务,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合法利益的责任。
__从律师社会责任在法治国家建设中的特殊性去考虑具体内容,故我认为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第二、进行法制宣传推动立法活动;第三、促进法律文化建设;第四、维持社会稳定。
二、律师社会责任实现中的障碍及其解决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律师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障碍,主要包括现阶段存在的法制障碍和社会障碍。
(一)法制障碍中国律师,和全球的同行一样,与生俱来地带有一项重大的任务,即用持有的权利(不管有多小),去限制那个时时都会产生坏东西的好宝贝---权力(不管有多大),说得精确点,哪里有权力的滥用,哪里就应援用权利予以制约,借以体现制度平衡的作用。
但现实又是怎样的呢?当权力与权利相撞时,现实生活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深圳“九二零”大火,烧出了陈某“玩忽职守”案。
案发时陈某正在休假,闻讯急奔现场,组织救援,甘冒生命危险,亲临前沿,为及时灭火减少损失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旁人看来陈某当之无愧为救火的英雄,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位功臣勇士竟被控“玩忽职守”,判刑六年,沦为冤案。
案件发生在某俱乐部,因为演员表演节目时失误导致歌舞厅引发大火。
经调查,这所歌舞厅消防验收尚未合格即开业经营。
检方和法院一致认为“陈某是消防中队辖区内防火监督的第一负责人,对安全隐患没有及时进行检查,因此存在严重失职行为,致使该俱乐部在未通过消防验收的情况下,长期违法经营,而发生特别重大火灾事故。
法学的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法学的专业毕业论⽂范⽂ 法律教育作为培养法制国家中法律⼈才的主要途径,不仅要关注法律⼈才职业技能的培养,更要关注法律⼈才职业道德素质的塑造。
下⾯是店铺为⼤家整理法学的毕业论⽂相关内容,欢迎参阅。
法学的专业毕业论⽂范⽂篇⼀ 摘要:对于⼤学⽣⽽⾔,各种社会危害频繁出现,对⼤学⽣的伤害越来越⼤,因此法律教育显得尤其重要。
在⾼校教育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法律教育,加强对法律教育的全新认识,提⾼教师的综合能⼒以及法律⽔平,从⽽实现对⼤学⽣的正确引导。
关键词:法律教育;新视⾓ 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开放的不断深⼊发展,我国的教育也逐渐实现现代化,素质教育是当前各个院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趋势。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应该要以提升学⽣的综合能⼒素养为⽬标,法律教育是当前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个⼗分重要的部分,对于学⽣法制观念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
⾼校教育是⼀种综合性教育,对于⾼校学⽣的综合能⼒⽔平的提升有⼗分重要的意义,在⾼校教育中应该要不断渗透法制知识,帮助⾼校学⽣提⾼法治⽔平,能够为⾃⼰的⼯作和提供更多的保障。
⼀、法律教育的意义 1.法律教育有助于提⾼学⽣的法律意识 ⾼校学⽣⾯临的学习和压⼒都⽐较⼤,⾯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很多学⽣⾃⾝的分辨能⼒较差,对于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危险不能有效地应对。
加强法律教育对学⽣法律意识的提升有⼗分重要的意义,⽐如在法律教育过程中,对⾼校学⽣宣讲⼀些法律常识,使得学⽣在遭受类似的侵害时有⼀定的防范意识,可以⽤法律武器来保护⾃⼰。
2.法律教育的发展有利于⼈⽂精神的弘扬与升华 法律教育与⼈⽂精神是两个相互影响的主体,法律教育有助于对各种⼈⽂精神进⾏弘扬和升华。
当前我国正在提倡法治中国建设,法治的精神在于实现社会公正与平等,使得⼈可以成为⼀个独⽴、有尊严的个体。
在⾼校教育过程中加强法律教育,可以对⼈⽂精神进⾏弘扬,有利于⾼校学⽣不断提⾼⾃⼰的综合⽔平。
当前,⾼校学⽣对法律教育的认识还不够。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法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汇总篇一:法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1]徐国兰.网络直销模式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2]李栋栋,朱倩.我国直销业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J].现代商业,2008(4).[3]旷强.互联网改变直销[J].中国直销,2008(11).[4]周仪.电子商务法律及案例[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5]步雷.电子商务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1.[6]陈军.查办直传销违法案件操作规程[M].中国工商出版社,2006.[7]高富平.电子商务立法研究报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8]单凯力,张楚.外国电子商务法[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0.[9]邓红梅.浅谈网络直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贸,2010(17).[10]肖凌.论我国传销的法律规制[J].河南大学学报,2009(3).[11]陈福臭.法律中电子商务立法的`核心问题[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1).[12]秦颖慧,秦潇.论网络监管法律制度旳完善[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1(2).[13]阮李全.试论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的知识产权保护义务[J].电子知识产权,2011(9).[14]杜文君.网络经济下市场营销的改变与模式创新[J].中国商贸,2009(12).优秀法学专业论文参考文献三:[1]王兴国.食用油与健康[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年版[2]李泰然.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知识读本[M].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3]陈永福.中国食用油供给安全分析与预测[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版[4]张涛.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研究[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5]张乾胜.论我国自然人破产制度的构建[D].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6]杜菊,刘红.食品安全刑事保护研究[M].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7]王辉霞.食品安全多元治理法律机制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版[8]徐立青,孟菲.中国食品安全研究报告[M].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9]李梁.风险社会视域下食品安全刑法保护的缺陷与完善[J].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3 (4) : 84[10]高铭暄.地沟油犯罪的刑法规制及问题探析[J].法治研究,2014(2) : 23[11]孙荣钊,田光玲,单虎.新型地沟油引发的思考与对策[J].中国动物检疫,2012(5) : 23[12]陈幼红.地沟油事件反思:基于中外地沟油监管的比较研究[J].中国市场,2012(19) : 67[13]黄佳妮.基于政府管制视角的地沟油现象成因及对策[J].当代经济,2012(2):21[14]舒洪水,李亚梅.食品安全犯罪的刑事立法问题--以我国《刑法》与《食品安全法》的对接为视角.法学杂志[J],2014 (5) : 84[15]卞海霞.无缝隙监管:中国食品安全的防火墙[J].理论观察,2009(1) : 97[16]李雪洁.基于社会控制理论分析视角下的地沟油犯罪问题研究[J].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4(1) : 97[17]刘晓弘.涉地沟油犯罪相关疑难问题探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14(2)[18]高峰,乐绍光.“地沟油”入罪若干问题研究--兼评《关于依法严惩“地沟油”犯罪活动的通知》.中国刑事法杂志[J],2012 (11) : 69篇二:法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1]王利明.民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彭冰.资产证券化的法律解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3]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4]胡鹏翔.资产证券化投资利益保护机制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5]赖源河,王志诚.现代信托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6]洪艳蓉.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胡鹏翔.资产证券化投资利益保护机制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8]董慧凝.信托财产法律问题研宄[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9]徐孟洲.信托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10]王志诚.金融资产证券化--立法原理与比较法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1]李军.金融学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2]刘韶华.信托原理在民商事法律实务中的应用[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13]邱本.经济法研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4]徐孟洲.金融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5]齐斌.证券市场信息披露法律监管[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16]陆泽峰.金融创新与法律变革[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17](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债法总论[M].杜景林,卢谌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18]John Henderson, Jonathan P. Scott. Securitization[M]. Indiana: ffoodhead-Faulkner Ltd. , 1988.。
法学论文的参考文献

法学论文的参考文献在一篇法学的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的引用应当实事求是、科学合理,不可以为了凑数随便引用。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法学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法学论文的参考文献(一)[1][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2][美]埃德加·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版版.[3][荷]格老秀斯:《战争与和平法》,何勤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4][英]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夏勇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5][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6]戴剑波:《权利正义论》,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7]孙国华、沈宗灵:《法学基础理论》,法律出版社,1982年版.[8]林喆:《权利的法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9]任剑涛:《权利的召唤》,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10]高志明:《法律与权利》,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11]谢晖:《权利之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12]朱兴文:《权利冲突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13]陈舜:《权利其及维护》,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14]刘作翔:《法理学视野中的司法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15]夏勇:《走向权利的时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法学论文的参考文献(二)[1]张文显主编.法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张颖.论可得利益损失的认定[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10(01)[3]叶沈翔.违约损害赔偿制度中可得利益损失赔偿自由裁量标准探究[J].上海保险.2008(07)[4]闫仁河.论违约可得利益的赔偿规则[J].社会科学家.2008(05)[5]王丽霞[等着],杨立新主编.合同法判例与学说[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6]程德钧主编.涉外仲裁与法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7]李先波着.国际民商法专题研究[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8]王利明着.合同法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9]钟淑健.可得利益损害赔偿的确立和实现[J].山东审判.2007(05)[10]闫仁河.论违约可得利益赔偿的依据[J].兰州学刊.2008(04)[11]叶林着.违约责任及其比较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12]崔俊贵.我国合同解除的相关问题探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13]韩世远,着.合同法总论[M].法律出版社,2004[14]袁素娟,吕士威.论预期可得利益[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15]陈寒梅.违约损失赔偿中的可得利益损失探微[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3(04)法学论文的参考文献(三)[1]孙孝福:《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的运行机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2]孙长永:《侦查程序与人权》,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3]胡锦光:《当代人权保障》,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4]陈永生:《侦查程序原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5]谢佑平、万毅:《刑事侦查制度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6]宋英辉:《刑事诉讼目的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7]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8]陈光中:《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9]陈卫东:《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调研报告》,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10]孙国华:《人权:走向自由的标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11]【英】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夏勇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1995年版.[12]陈卫东:《羁押制度与人权保障》,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13]梅子涵:《独立宣言》,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版.[14]左卫民、周长军:《刑事诉讼的理念》,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15]樊崇义主编:《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综述与评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法学论文的参考文献(四)[1]郭华伟,周颖.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的适用现状及对策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2(18).[2]王波.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诉讼程序[J].观察与思考.2001(11).[3]章伟斌.探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J].江南论坛.2011(02).[4]王立志.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为切入点论宪政的形式合理性[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6).[5]黄萃芸,叶水江.浅谈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认定中的若干问题[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5(02).[6]苗永干,詹玉珍.论民事诉讼中的扰乱法庭秩序罪[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02).[7]张爱军.对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者追究刑事责任的几个问题[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05).[8]杨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现行刑事立法必须完善[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03).[9]刘会霞.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之追诉程序研究[J].决策探索.2005(06).[10]张英霞.关于拒不执行裁判罪条款的立法疏漏及其弥补——一个比较法视角的分析[J].法律适用.2004(11).[11]杨庆和,秦景党.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弊端[J].河北法学.2001(06).[12]谢天长.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法律适用问题探讨[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11).[13]杜邈,商浩文.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司法认定[J].法学杂志.2011(10).[14]汪红飞.论完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06).[15]赵秉志,张伟珂.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立法研究[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法学论文的参考文献(五)[1]王欣欣.遗嘱解释规则的适用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2]王腊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3]李姗.占有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4]赵世强.商事格式条款司法实务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5]萨如拉.草原保护利用的新模式[D].内蒙古大学2014[6]阿扎巴雅尔.中蒙抵押权制度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7]高斯琪.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的实证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4[8]柯路娜.蒙古国侵权责任法的立法与实践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9]姚华.酒店业特许经营与委托管理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10]龚甜甜.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中承租人的地位与权利保障[D].华东政法大学2014[11]吴良卫.论合同解除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4[12]陈娟.草原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13]高阳.非法集资的入罪及合法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4[14]王娟.继承回复请求权及其行使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15]张娜.我国遗产清偿制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
法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法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一)[1]王欣欣.遗嘱解释规则的适用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__[2]王腊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__[3]李姗.占有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__[4]赵世强.商事格式条款司法实务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__[5]萨如拉.草原保护利用的新模式[D].内蒙古大学20__[6]阿扎巴雅尔.中蒙抵押权制度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__[7]高斯琪.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的实证分析[D].内蒙古大学20__[8]柯路娜.蒙古国侵权责任法的立法与实践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__[9]姚华.酒店业特许经营与委托管理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__[10]龚甜甜.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中承租人的地位与权利保障[D].华东政法大学20__[11]吴良卫.论合同解除权[D].华东政法大学20__[12]陈娟.草原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__[13]高阳.非法集资的入罪及合法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__[14]王娟.继承回复请求权及其行使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__[15]张娜.我国遗产清偿制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__(二)[1]徐久生,庄敬华译.德国刑法典[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2]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3]黄奇中著.刑法各论[M].兰州大学出版社,20__.[4]段启俊,王红兵编著.刑法司法解释解读与适用[M].人民法院出版社,20__.[5]冯锐等撰稿,屈学武主编.刑法各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__.[6]严军兴,管晓峰主编.中外民事强制执行制度比较研究[M].人民出版社,20__.[7]陈晓明,何承斌,童伟华著.理论刑法学专论[M].科学出版社,20__.[8]赵秉志主编.英美刑法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__.[9]周光权著.刑法各论讲义[M].清华大学出版社,20__.[10]陈兴良主编.罪名指南[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11]于志刚主编.妨害国家机关职能犯罪界限与定罪量刑研究[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12]杨再明,牛建平主编.刑法分论[M].重庆大学出版社,20__.(三)[1]郭华伟,周颖.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的适用现状及对策分析[J].法制与社会.20__(18).[2]王波.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诉讼程序[J].观察与思考.20__(11).[3]章伟斌.探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J].江南论坛.20__(02).[4]王立志.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为切入点论宪政的形式合理性[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__(06).[5]黄萃芸,叶水江.浅谈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认定中的若干问题[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__(02).[6]苗永干,詹玉珍.论民事诉讼中的扰乱法庭秩序罪[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__(02).[7]张爱军.对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者追究刑事责任的几个问题[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__(05).[8]杨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现行刑事立法必须完善[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__(03).[9]刘会霞.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之追诉程序研究[J].决策探索.20__(06).[10]张英霞.关于拒不执行裁判罪条款的立法疏漏及其弥补一个比较法视角的分析[J].法律适用.20__(11).。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优秀8篇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优秀8篇1.中国古代刑事立法原则研究2.中华民国法律制度研究3.中国古代经济立法研究4.中国古代继承法研究5.沈家本法律思想研究6.近代中国宪政运动研究7.近代中国民权运动研究8.近代中国经济法特征研究9.论伊斯兰教与伊斯兰法10.论普通法的产生和形成11.论《法国民法典》与大陆法系的形成12.论英、美宪法13.《法国民法典》与《德国民法典》比较论14.论美国的社会立法15.论日本近代法的移植16.美国立法制度论17.英国宪政传统研究18.普遍法系特点研究19.大陆法系特点研究20.近代法国法特征研究21.近代德国法特征研究1、古代印度法的种姓制度2、古代希腊和雅典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3、罗马法的历史地位及影响4、罗马法与日耳曼法所有权制度的`比较研究5、英国普通法的形成6、西欧中世纪罗马法的复兴7、教会法的教阶制度8、教会法刑法研究9、伊斯兰法基本特点探讨10、英国法“遵循先例原则”研究11、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比较研究12、18法国民法典述评13、美国1787年宪法研究14、日本法制近代化进程及其启示15、德国法西斯法律制度研究16、比较法学研究17、论《汉穆拉比法典》的历史地位18、论种姓制度与古代印度法律制度19、罗马私法论20、日耳曼法特征论近年来,我国周边海域热点频发,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岛屿主权争端、海洋划界纠纷、海洋资源争夺等问题日益凸显,我国的海洋安全形势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海洋安全已成为我国周边安全的重点方向和主要现实威胁。
我国在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方面面临着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
一、我国海洋权益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海洋权益是指国家依据国际法、国内法在海洋空间所享有的权利和利益的总称,主要包括领土主权、行政及司法管辖权、海上资源开采权、海上交通权益、国家安全权益等等,它是国家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概括来讲,就是一个国家从海洋获得的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的各种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精选
[1] 姜玉丹,苏静. 从BBS到开心网、人人网看大学生
网络行为方式的转变[J]. 中国林业教育. 2011(S1)
[2] 方彩芬. 网络语言特点透析[J]. 宁波高等专科学校
学报. 2002(01)
[3] W Schramm. Mass Communication[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 1962
[4] 郑华清,黄崇珍. 从“杯具”看网络流行语的语言
变异[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1)
[5] Beijing University Youth Research Center (Youth Research Center,Beijing
University,Beijing,100871,China). 高校BBS与SNS网站的比
较研究--以北京大学未名BBS和人人网为例[J].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0(04)
[6] 李力.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舆情应对研究[D]. 南昌大
学 2014
[7] 华姐措. 藏族民间文化在大众传媒中的传播与发展
研究[D]. 西北民族大学 2014
[8] 王泉. 参与式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D]. 南京邮电大学 2014
[9] 邱婷婷. 微博名人头像真实性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
影响[D]. 浙江大学 2015
[10] 朱冬顺. 基于信任基础的虚拟社区内口碑再传播影响因素研究[D]. 浙江大学 2015
[11] 沈玉秋. 传播学视域下对《金枝》文化内涵的解读
[D]. 西北民族大学 2014
[12] 翟敬朋. 老人的社会功能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 南京大学 2014
[13] 张晔. 虚拟社区中同妻群体生活适应问题的研究
[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
[14] 陆莹. 人人网中大学生自我呈现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15] 李丽. 大学生网络购物的自我认同建构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16] 于立华. 我国非传统社团社会功能的哲学思考[D]. 中国石油大学 2007
[17] 孟一. 微博的社会功能及其作用方式研究[D]. 广西师范学院 2012
[18] 郭修远. 学术新闻的功能与传播规范[D]. 湖南大学 2012
[19] 康晶晶. 浅析社会中的语言变异--以网络流行语为例[J]. 民营科技. 2010(06)
[20] 陈原着.社会语言学[M]. 商务印书馆, 2000
[1] 周峰. 密闭微波辅助提取-HPLC测定中成药中黄芩苷及绿原酸的研究[D]. 北京化工大学 2009
[2] 杨梦瑞. 同位素稀释质谱法在血清尿酸标物研制及
奶粉尿素检测中的应用[D]. 北京化工大学 2009
[3] 董彩玉. 密闭微波辅助萃取三七中的皂苷类化合物
以及细梗胡枝子中的黄酮类化合物[D]. 北京化工大学 2008
[4] 田颖. 食品中多种水溶性维生素的检测与标准物质
的研制[D]. 北京化工大学 2011
[5] Sandip D. Kamath,Marte R. Thomassen,Shruti R. Saptarshi,Hong M.X. Nguyen,Lisbeth Aasmoe,Berit E.
Bang,Andreas L. Lopata. Molecular and immunological approaches in quantifying the air-borne food allergen tropomyosin in crab processing facilit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giene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 2014
[6] Eric L. Kilpatrick,Wei-Li Liao,Johanna E. Camara,Illarion V. Turko,David M. Bunk. Express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15 N-labeled human C-reactive protein in Escherichia coli and Pichia pastoris for use in
isotope-dilution mass spectrometry[J]. Protein Expression and Purification . 2012 (1)
[7] Anas M. Abdel Rahman,Andreas L. Lopata,Edward W. Randell,Robert J. Helleur. Absolute quantification method and validation of airborne snow crab allergen tropomyosin using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J]. Analytica Chimica Acta . 2010 (1)
[8] 张晓光. 临床类疾病标志物的准确定量方法研究[D]. 北京化工大学 2014
[9] 贡慧. 维生素类标准物质的研制与西洋参提取物中人皂苷定量方法的研究[D]. 北京化工大学 2013
[10] 徐静. 白酒中常见重要香味物质分离定量方法及其标准物质的研制[D]. 北京化工大学 2012
[11] 钟晓图. 裂解碳五馏分热二聚反应本征动力学的研究[D]. 北京化工大学 2012
[12] 徐元超. Trolox修饰纳米金颗粒的抗氧化动力学测试及丹参素自氧化机理研究[D]. 北京化工大学 2010
[13] 张雯迪. 氯免疫分析方法研究[D]. 北京化工大学2010
[14] 李蓓蓓. 纳米颗粒扩增金标试纸条的研究与应用
[D]. 北京化工大学 2010
[15] 姚同伟. 阿魏酸丙三酯的分子内协同抗氧化作用研究[D]. 北京化工大学 2009
[16] 王若愚. 离子液体用于环境激素类物质萃取和富集的研究[D]. 北京化工大学 2013
[17] 任中楠. 西洋参中人参皂苷标准物质的研制及皂苷类成分的UPLC-MS法快速测定[D]. 北京化工大学 2011
[18] 丁芳宇. 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修饰硅胶用于酶的固定化及丙氨酸吸附性能的研究[D]. 北京化工大学 2011
[19] 毕佳明. 转基因植物蛋白量值溯源核心技术及标准物质研究[D]. 北京化工大学 2012
[20] 钟秋. 离子液体-微波辅助萃取环境基质中的三嗪类和苯脲类除草剂[D]. 北京化工大学 2012
[1] 唐睿. 天麻素的天然产物制备及含天麻素制剂的研
究[D]. 北京化工大学 2004
[2] 李霄. 贵金属-多孔硅芯片对MALDI-TOF-MS的信号
增强作用及其应用[D]. 浙江大学 2015
[3] 侯翔燕. 微波辅助样品处理技术在芦荟成分分析中
的应用研究[D]. 北京化工大学 2004
[4] 王亚军. 食品储藏用冰箱异味成分分析及除味探索
[D]. 浙江大学 2015
[5] 周齐. 微波合成用于树枝状大分子修饰的开管毛细
管电色谱柱的制备[D]. 北京化工大学 2008
[6] 齐韬. 同位素稀释质谱法测定人体血清中的葡萄糖、氢化可的松[D]. 北京化工大学 2008
[7] 张帆. 超声波及微波辅助萃取鬼箭羽中黄酮类物质
[D]. 北京化工大学 2007
[8] 郭宝晶. 以BSA和RNA为键合配体的树枝状大分子
修饰的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 北京化工大学2007
[9] 张春梅. 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人体血清
中尿酸、肌酐的研究[D]. 北京化工大学 2007
[10] 李昕. 以卟啉为探针毛细管电泳分析蛋白质方法的
研究[D]. 北京化工大学 2003
[11] 石美. 二氧化硫被动采样器的研究及基于溶胶-凝
胶的简易分析装置的初探[D]. 北京化工大学 2002
[12] 孙晓薇. 同位素衡释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人体血清中甘油三酯的研究[D]. 北京化工大学 2005
[13] 程军. 膳食丙烯酰胺巯基尿酸加合物的同步检测及体内化学防护研究[D]. 浙江大学 2015
[14] 姚丽清. 电喷雾质谱中离子/中性复合物中间体介导的氢迁移及裂解机理研究[D]. 浙江大学 2015
[15] 王玲娜. 基于LC-QTOF/MS的儿童性早熟代谢组学研究[D]. 苏州大学 2014
[16] 李义坤. 芳香酰胺化合物的气相重排及两种原料药中未知杂质的结构鉴定[D]. 浙江大学 2015
[17] 吴春玲. 固相萃取在线富集-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在汞形态分析中的应用[D]. 浙江大学 2015
[18] 王崴.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低合金钢中Pb Sn As Sb Bi[D]. 天津大学 2014
[19] 马如平. 碰撞反应池技术研究与实现[D]. 天津大学 2014
[20] 徐赐贤. 人体生物材料中重金属的ICP-MS分析方法研究[D].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3
[21] 龚雁. 磷脂化合物的分离制备和测定方法研究[D]. 北京化工大学 2006
[22] 陆珂. 以DNA和RNA为键合配体的树枝状大分子修饰的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 北京化工大学2006
[23] 周瑞林. 以聚苯酰亚胺树脂微球为基体的树状间隔臂亲和色谱固定相的合成[D]. 北京化工大学 2001
[24] 张志胜. 树枝状大分子修饰的毛细管电色谱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 北京化工大学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