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 南美洲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区域地理-南美洲

南美洲
一、自然地理环境:
1、地理位置:
经纬度:80°W—40°W,与北美洲对比记忆。 10°N—0°—60°S,纬度跨度大,赤道穿过亚马孙平原。
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位于北美洲的南部。北临加勒比海,南部隔 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隔海相望。东部为大西洋,西部为太平洋。 2、组成国家: 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石油国。 巴西:南美洲最大国家,巴西利大亚家好、圣保罗、里约热内卢。 5 阿根廷:南美洲最南端国家,农业发达。布宜诺斯艾利斯。
受南极酷寒大陆的影响
受南半球极地东风的影响。
受南极地区漂浮的冰川的影响,大导家好致水温较低。
10
西风漂流为寒流,为什么对沿岸气候的影响还是增温增湿呢?
南美洲南部地区陆地狭长,但东西两岸的气候类型截然不同,请分 析原因?
东岸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西岸: 东岸:
小结:重点把握一些重要地形区的气候类型和重要城市的气候类型。
巴西东南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原因?(非地带性分布)
主要原因:洋流。
沿岸有巴西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
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原因?
平原面积广阔。 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从大西洋上吹来,带来丰富的水汽。 亚马孙平原口袋型地形,有利于大西洋水汽深入内地。 东部有南赤道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4、气候:纬度跨度大,气候类型多样。西部气候分布具有明显
非地带特点。
分类及分布:(空间把握—具体分区—具体城市。) 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巴西东南部、南美洲 西北部。
城市: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基多。
热带草原气候:巴西高原、厄瓜多尔、南美北部。 城市:巴西利亚。
热带沙漠气候:南美洲西海岸,智利和秘鲁。城市:利马。
一、自然地理环境:
1、地理位置:
经纬度:80°W—40°W,与北美洲对比记忆。 10°N—0°—60°S,纬度跨度大,赤道穿过亚马孙平原。
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位于北美洲的南部。北临加勒比海,南部隔 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隔海相望。东部为大西洋,西部为太平洋。 2、组成国家: 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石油国。 巴西:南美洲最大国家,巴西利大亚家好、圣保罗、里约热内卢。 5 阿根廷:南美洲最南端国家,农业发达。布宜诺斯艾利斯。
受南极酷寒大陆的影响
受南半球极地东风的影响。
受南极地区漂浮的冰川的影响,大导家好致水温较低。
10
西风漂流为寒流,为什么对沿岸气候的影响还是增温增湿呢?
南美洲南部地区陆地狭长,但东西两岸的气候类型截然不同,请分 析原因?
东岸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西岸: 东岸:
小结:重点把握一些重要地形区的气候类型和重要城市的气候类型。
巴西东南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原因?(非地带性分布)
主要原因:洋流。
沿岸有巴西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
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原因?
平原面积广阔。 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从大西洋上吹来,带来丰富的水汽。 亚马孙平原口袋型地形,有利于大西洋水汽深入内地。 东部有南赤道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4、气候:纬度跨度大,气候类型多样。西部气候分布具有明显
非地带特点。
分类及分布:(空间把握—具体分区—具体城市。) 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巴西东南部、南美洲 西北部。
城市: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基多。
热带草原气候:巴西高原、厄瓜多尔、南美北部。 城市:巴西利亚。
热带沙漠气候:南美洲西海岸,智利和秘鲁。城市:利马。
高中区域地理之南美洲(共22张PPT)

14
5、生物
作为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分布区,其具有全球环境效应:
影响全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 平衡。 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2020/8/15
15
1、人口
世界人种的大熔炉
原住居民:印第安人——黄色人种; 主要人种——白种人为主(47%); 大量的混血人种; 通用西班牙语(巴西通用葡萄牙语)
2020/8/15
19
4、农业的发展
种植业为主,经济作物占绝对优势
(1)热带经济作物: 咖啡、甘蔗、香蕉世界 首位;可可、棉花、烟 草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2020/8/15
20
(2)以玉米(原产地:墨西 哥)为主的粮食作物
巴西、阿根廷的玉米产量 居世界前列。阿根廷是世界粮 食和肉类重要生产国和出口国, 素有 “粮仓肉库”之称。但 许多国家的粮食还不能自给。
9
4、河湖
①亚马孙河在世界各大河中,最突出 水文特征是水量大,具体分析其原因。
终年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降水丰富;流
域内西,北和南部高,东面向大西洋敞开,
东北和东南信风带大西洋水汽易深入内地,
受西部安第斯山抬升,多地形雨;沿岸有
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作用;支流多,流域
面积2020广/8/15;植被覆盖好,水量稳定。
2020/8/15
11
进入黄河 干流的多年平 均年输沙量为 16亿吨,含 沙量为35 千 克/立方米
2020/8/15
12
5、生物
南美洲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亚马 孙雨林被称为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基因库。
思考:南美洲动植物种类丰富的原因?
湿热大陆,热量充足,降水丰富,
安第斯山脉两侧,水平分异明显,
南美洲(用)PPT课件

3、安第斯山西侧自然带南北狭长,热带荒漠带向赤道延伸 ——地形和寒流
4、南美洲缺失亚寒带、寒带气候、自然带——海陆分布 (陆地缺失)
.
24
河流水系: ① 河流长度(陆地面积大小等)、流 向、形态 ② 流域面积 ③ 支流数量 及其形态 ④ 河网密度 ⑤ 流速(落
差大小)。⑥河道的宽窄、亚弯马曲孙等。河
北、中、西部 人口稀少
思考 巴西人口分布特点?
.
27
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P101
其他地区稀 少区原因:
1、湿热 2、交通不便 3、开发不便,经济落后
人口、城市多在东南部沿海地区原因:
1、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2、多良港,海上交通便
利3、殖民者首先到达这里,开发较早,4、矿产资源
丰富5、工农业发达
热带荒漠带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亚热带常绿
热量
硬叶林带
温带落
2、南部东西两侧自然叶阔叶
带更替,属于什么地 林带
带性规律?
温带荒漠带
地方性分异规律
.
23
拉丁美洲气候、自然带的地方性分异规律
1、巴西高原东南部、墨西哥高原东部热带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信风、地形和暖流
2、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海 洋性气候),东侧温带荒漠带(温带大陆性气候— 巴塔哥尼亚沙漠)——地形因素
回归线经过的大洲 甲
乙
丙 3.乙图中D符号代表的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D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4、丙处海底的地形是 海沟 。它是因
形成的。
板块相互挤压,海
.
洋板块俯冲而成
16
4、南美洲缺失亚寒带、寒带气候、自然带——海陆分布 (陆地缺失)
.
24
河流水系: ① 河流长度(陆地面积大小等)、流 向、形态 ② 流域面积 ③ 支流数量 及其形态 ④ 河网密度 ⑤ 流速(落
差大小)。⑥河道的宽窄、亚弯马曲孙等。河
北、中、西部 人口稀少
思考 巴西人口分布特点?
.
27
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P101
其他地区稀 少区原因:
1、湿热 2、交通不便 3、开发不便,经济落后
人口、城市多在东南部沿海地区原因:
1、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2、多良港,海上交通便
利3、殖民者首先到达这里,开发较早,4、矿产资源
丰富5、工农业发达
热带荒漠带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亚热带常绿
热量
硬叶林带
温带落
2、南部东西两侧自然叶阔叶
带更替,属于什么地 林带
带性规律?
温带荒漠带
地方性分异规律
.
23
拉丁美洲气候、自然带的地方性分异规律
1、巴西高原东南部、墨西哥高原东部热带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信风、地形和暖流
2、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海 洋性气候),东侧温带荒漠带(温带大陆性气候— 巴塔哥尼亚沙漠)——地形因素
回归线经过的大洲 甲
乙
丙 3.乙图中D符号代表的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D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4、丙处海底的地形是 海沟 。它是因
形成的。
板块相互挤压,海
.
洋板块俯冲而成
16
高中地理 世界地理南美洲(共41张PPT)

人
工
航运优势:运输航程、河海联运、水文(流
运
量、水位变化、风浪、泥沙淤积)等角度
河
开凿影响:
利—带动商品贸易和相关产业发展;创造就
业增加收入;保障运输安全
弊—打破生态平衡(气候、地质、水文、土
壤、生物等),带来生态问题
由中资企业承建开发的尼加拉瓜跨洋运河于当地时间2014年12月正式开工, 工程全长276千米,项目总投资500亿美元,预计2019年完工,是拉丁美洲除巴 拿马运河之外的又一条重要通道。近年来,有“东方巴拿马运河”之称的泰国克 拉地峡运河(全长约50千米)开发也成了中资企业重点关注的项目。
2012年7月甲国决 定修建沟通太平洋 与加勒比海的水闸 式运河。
(4)依据巴拿马运河通航原理,
分析L湖对甲国开凿水闸式运河
提供的必要条件。
答:湖泊与外流河相连,湖面高于
太平洋和加勒比海,湖水能自流注
入水闸;
图8
降水丰沛,注入水闸的湖水充足。
二、地形
北美洲 加 勒 比 海
太
1.描述南美洲地形的分布状
1000 米以上 200~1000 米
200 米以下
第
巴 西高原
汉科乌马山
西
斯
那拉 河
拉普拉塔河
山
洋
麦哲伦海峡
火地岛 合恩角 德雷克海峡
南极圈
南极洲
学习图册P63
三、气候: “湿热”
1.描述南美洲的气候分布状况,并分析以热带湿润气候为主的 原因。 地图册65页
分布状况:以热带湿润气 候为主,热带雨林、热带 草原气候分布面积广大, 集中在东部; 热带和温带的干燥气候分 布面积小,在西部沿海和 南部一带;没有寒带气候。
《世界地理南美洲》课件

PART 05
南美洲的经济和发展
农业和采矿业
农业
南美洲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是全球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地区之一。主要农作物包括玉米 、大豆、小麦、稻米等,同时还有大量的水果、蔬菜和花卉种植。南美洲的农业产值占
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定比例,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采矿业
南美洲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铁、铜、锌、金、银等。采矿业是南美洲的重要产业之 一,许多国家依赖矿产出口来推动经济发展。然而,采矿业的发展也面临着环境保护和
智利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 峡——德雷克海峡,对全 球海洋运输和国际贸易具 有重要意义。
干旱与半干旱地区
智利北部地区气候干旱, 主要依靠灌溉农业;中部 和南部地区则以半干旱和 温带气候为主。
矿业大国
智利是全球最大的铜生产 国之一,铜产业在智利经 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PART 04
南美洲的文化和旅游
美食和节日
历史遗迹和博物馆
历史遗迹
南美洲有许多历史遗迹,如秘鲁的马丘 比丘、阿根廷的伊瓜苏瀑布和巴西的里 约热内卢基督像等。这些遗迹反映了南 美洲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是了解南美 历史和文化的宝贵资源。
VS
博物馆
南美洲有许多博物馆,如巴西的圣保罗博 物馆和阿根廷的国家博物馆等。这些博物 馆收藏了丰富的艺术品和历史文物,展示 了南美洲的文化和历史遗产。
的收入。
经济发展和挑战
要点一
经济发展
南美洲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许多国家面临着贫困、 失业和社会不平等等问题。然而,近年来南美洲的经济增 长速度较快,一些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
要点二
挑战
南美洲的经济发展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基础设施落后、 教育水平低下、政治稳定性不够等。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 ,南美洲国家需要加强合作,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创新发 展,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争取更多的外部支持。
南美洲PPT课件

《世界地理》全程课件
9
《世界地理》全程课件
10
《世界地理》全程课件
11
《世界地理》全程课件
12
Table 1. El Niño and La Niña Years
El Niño Year La Niña
Year
1
1951
1
1950-51
2
1953
2
1954-56
3
1957-58
3
1964-65
Shi jie di li
执 教:
《世界地理》全程课件
1
专题讨论
第六章 南美洲
一、气候基本特点: 1.最湿润的大陆 (1) 大陆度:为29,海洋性强。 (2) 类型: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雨林气候,干湿季气候 ,热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湿润性气候等。 2.典型气候类型多 雨林气候:分布面积世界最大,东西沿仲,发育最充 分,最典型。 热带干旱气候:分布面积最小,位置:西海岸最近赤 道,南北沿伸27个纬度《世,界是地理世》界全上程课最件干旱的干旱区。 2
21
《世界地理》全程课件
22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你的到来
《世界地理》全程课件
3
温带干旱气候:面积最小,位置:靠近东海岸海边, 南北沿伸,唯一的一个冬季温度大于0℃的干旱区,夏季 温度不超过20℃。
山地气候:南北狭长。 垂直带谱:(安第斯山脉赤道东坡)
(完整版)区域地理南美洲

东北信风 赤道低压
东南信风
2、成因 温暖性:冬季温而不冷,夏季暖而不热 成因: 主导因素:纬度位置和大陆轮廓相结合
加强因素:陆海因素 湿润性: 70%的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以上 成因: 气压带、风带;地形;洋流
秘 鲁 寒 流
[举例]亚马孙平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的原因? ①亚马孙平原面积广大,且赤道横穿其间,常年受到赤 道低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②北部、南部是高原,西侧是山地,形成西高东低的地 势,利于信风深入内陆; ③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带来丰沛的水汽,遇到地形的抬 升形成丰沛的地形雨; ④沿岸南、北赤道暖 流的增温增湿。
南美洲 北美洲
三、地形
识图: 奥西里部诺:科山地平(原安第斯山) 圭东亚部那:高高原原平原相间排列
地势:西高东低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拉普拉塔平原 巴塔哥尼亚高原 安第斯山脉
奥里诺科平原 圭亚那高原
亚马孙平原
安 巴西高原 第 斯 山 脉 拉普拉塔平原
巴塔哥尼亚高原
安第斯山的成因: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隆 起形成
规律: 热带---高原上, 温带---沿海地区
4、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仅次于非洲, 城市人口增长快-----超级城市不断涌现,阿根廷首都 布宜诺斯艾利斯、巴西的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人口多 在1000万以上。
温带大陆性气候
3、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1)热带平原地区气候湿热(海拔低) (2)高原地区气候较温和(海拔较高) (3)高山地区气候有明显的垂直变化 (4)400S以南的安第斯山西侧多雨,东侧干燥少雨。 (5)山脉西侧气候呈 狭长的带状分布
非地带性因素 • 海陆分布(南半球缺失针叶林和苔原带) • 地势起伏(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两坡) • 河流水(埃及的“绿色长廊”) • 地下水的出露(沙漠“绿洲”) • 洋流(热带雨林带和针叶林带的分布)
东南信风
2、成因 温暖性:冬季温而不冷,夏季暖而不热 成因: 主导因素:纬度位置和大陆轮廓相结合
加强因素:陆海因素 湿润性: 70%的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以上 成因: 气压带、风带;地形;洋流
秘 鲁 寒 流
[举例]亚马孙平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的原因? ①亚马孙平原面积广大,且赤道横穿其间,常年受到赤 道低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②北部、南部是高原,西侧是山地,形成西高东低的地 势,利于信风深入内陆; ③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带来丰沛的水汽,遇到地形的抬 升形成丰沛的地形雨; ④沿岸南、北赤道暖 流的增温增湿。
南美洲 北美洲
三、地形
识图: 奥西里部诺:科山地平(原安第斯山) 圭东亚部那:高高原原平原相间排列
地势:西高东低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拉普拉塔平原 巴塔哥尼亚高原 安第斯山脉
奥里诺科平原 圭亚那高原
亚马孙平原
安 巴西高原 第 斯 山 脉 拉普拉塔平原
巴塔哥尼亚高原
安第斯山的成因: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隆 起形成
规律: 热带---高原上, 温带---沿海地区
4、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仅次于非洲, 城市人口增长快-----超级城市不断涌现,阿根廷首都 布宜诺斯艾利斯、巴西的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人口多 在1000万以上。
温带大陆性气候
3、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1)热带平原地区气候湿热(海拔低) (2)高原地区气候较温和(海拔较高) (3)高山地区气候有明显的垂直变化 (4)400S以南的安第斯山西侧多雨,东侧干燥少雨。 (5)山脉西侧气候呈 狭长的带状分布
非地带性因素 • 海陆分布(南半球缺失针叶林和苔原带) • 地势起伏(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两坡) • 河流水(埃及的“绿色长廊”) • 地下水的出露(沙漠“绿洲”) • 洋流(热带雨林带和针叶林带的分布)
2019高考地理 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之南美洲(共28张PPT)

赤道低气压低
2.有世界最大的热 带雨林。
东南信风
亚马孙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1.赤道低压带控制 2.东北信风+东南信风 3.巴西暖流 4.地形抬升,多地形雨 5.亚马孙平原呈口袋状敞开
[思考]热带沙漠气候在南美洲分布有何特点?造 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特点:分布在50S-300S 之间的太平洋沿岸, 大致呈狭长条带状。
五、农业
热 带 经 济 作 物 为 主
1.矿产资源
铁:巴西 硝石:智利 铜:智利和秘鲁 石油:委内瑞拉
2.水力资源:巴西高原 3.草场:阿根廷的草原 (牛肉出口世界第一) 4.森林资源:马孙平原世 界最大热带雨林区; 5.渔业:秘鲁渔场
伊泰普水电站 潘帕斯草原
六、工业 ①采矿业 ②制造业
下图中的主要国家是拉丁美洲经济一体化集团的重
要成员国。甲国为拉丁美洲人均GDP较高的国家。
(1)分别说出A、B两地所在地形区的主要地形类型。
A:高原
B:山地
下图中的主要国家是拉丁美洲经济一体化集团的重 要成员国。甲国为拉丁美洲人均GDP较高的国家。
(2)分别说出M、A、B三地所在地形区的主要气候类型, 并描述M地气候特征。(5分)
东北信风 东南信风
原因: 1.信风带的背风坡 2.受秘鲁寒流的影响 3.受副热带高压影响
秘
鲁 副热带高气压带
寒
流
1.甲地区多大雾天气,主要是因为( A)
A.沿岸有寒流流经 B.位于低纬地区,空气 对流强烈 C.位于沙漠区,空气中尘粒多 D.位于高山背风气流下沉区 2.库鲁为世界优良航天发射基地,其不利条件
——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落后)
国家
智利 委内瑞拉 巴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第斯山脉形成的原因?
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该处多火山地震,地质灾害频繁,但有色金属矿产丰富。
南北美洲西部地区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消亡 边界,板块挤压隆起形成了科迪勒拉山系,北美洲段叫落基山脉, 南美洲叫安第斯山脉。
4、气候:纬度跨度大,气候类型多样。西部气候分布具有明显
区域地理 南美洲
西印度群岛 中美地峡
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由四部分组成:(墨西哥、西印度群岛、中美地峡)、南 美洲。
墨西哥 拉丁美洲的岛屿
西印度群岛
中美地峡
南美洲
中美洲:
位于美国以北,巴拿马运河以南。位于10°N—25°N之间,属热 带地区,热带气候为主。主要气候为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气 候湿润降水丰富。
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受副高和盛行西风的交替控制。 沿岸有秘鲁寒流经过,降温减湿。
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寒冷少雨。
常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气流以下沉为主,降水少。 沿岸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
全年受盛行西风(中纬西风带)控制,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水汽。 位于西北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西风漂流经过,增温增湿。 北半球有西风漂流吗?南半球西风漂流为什么寒流? 北半球的西风漂流: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太平洋暖流。
主要原因:洋流。
沿岸有巴西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
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原因?
平原面积广阔。 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从大西洋上吹来,带来丰富的水汽。 亚马孙平原口袋型地形,有利于大西洋水汽深入内地。 东部有南赤道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热带草原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高温少雨。 巴西高原热带草原气候气候温和凉爽的原因?
经纬度:80°W—40°W,与北美洲对比记忆。 10°N—0°—60°S,纬度跨度大,赤道穿过亚马孙平原。
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位于北美洲的南部。北临加勒比海,南部隔 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隔海相望。东部为大西洋,西部为太平洋。 2、组成国家: 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石油国。 巴西:南美洲最大国家,巴西利亚、圣保罗、里约热内卢。 阿根廷:南美洲最南端国家,农业发达。布宜诺斯艾利斯。
地中海气候:南美洲西岸(30°S—40°S)。城市:圣地亚哥。 温带海洋性气候:南美洲西岸,智利南部。 高山气候:安第斯山脉。
温带大陆性气候: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பைடு நூலகம்
成因及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全年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巴西东南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原因?(非地带性分布)
由中美大陆和西印度群岛组成。西部是太平洋,东部为大西洋,墨 西哥湾和加勒比海为其内海。 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科迪勒拉山系经过。
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地形,多岛屿、半岛、海湾、海峡。地理位置优 越,交通便利。重点掌握墨西哥。
墨西哥: 拉美国家,位于美国南部,与美国西南部接壤。 1、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地势起伏大,落差大。平原位于沿 海地区和东南部的尤卡坦半岛。 地形区:墨西哥高原。
墨西哥石油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3、农业: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国家,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热带 种植园农业。主要农产品为玉米和棉花。
巴拿马运河:人工开凿的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水系,大大 缩短了海上运输的距离。
西印度群岛国家:古巴、海地、牙买加。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南美洲
一、自然地理环境:
1、地理位置:
非地带特点。
分类及分布:(空间把握—具体分区—具体城市。) 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巴西东南部、南美洲 西北部。
城市: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基多。
热带草原气候:巴西高原、厄瓜多尔、南美北部。 城市:巴西利亚。
热带沙漠气候:南美洲西海岸,智利和秘鲁。城市:利马。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城市:布宜诺斯艾利斯。
厄瓜多尔:南美西岸的山地国家,赤道附近国家,赤道穿过其首都 基多。 秘鲁:南美西岸的山地国家,秘鲁寒流经过,渔业丰富。首都利马。 智利:南美最狭长的国家,首都圣地亚哥。 考试要求:掌握主要国家的轮廓、相对位置,首都等。
3、地形:南北纵列分布,地形单元明显。
地势:两边高,中间低。
地形:以山地、高原、平原为主。西部以山地为主,东部以高原为 主,中部以平原为主。 地形区: 山地:安第斯山脉。 高原:圭亚那高原、巴西高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平原:亚马孙平原、拉普拉塔平原。 落实相关地形名称及空间分布情况。
墨西哥是一个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
位于板块交界处且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2、气候:墨西哥以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北部为热带沙 漠气候,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 成因和特点: 热带草原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高温少雨。(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 受赤道地压带和东北信风交替控制。 东岸有墨西哥湾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 受东南信风和副高的控制;沿岸秘鲁寒流经过,降温减湿。 南美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沿海狭长一带的原因?(非地带性分布) 主导因素:地形。 安第斯山脉的阻挡,气候难以深入内地。 南美热带沙漠气候向北延伸的原因?(非地带性分布) 主导因素:洋流。 秘鲁寒流向北流,影响气候向北延伸。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潘帕斯 草原)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巴西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高温少雨。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的控制。 (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候,晴热干燥;信风为离岸风,由陆地吹向 海洋,水汽少。) 西岸有加利福尼亚寒流经过,降温减湿。
墨西哥热带草原气候区气温偏低,降水偏少的原因?(巴西利亚)
墨西哥东岸降水量多于西岸的原因有哪些?
3、资源:墨西哥东部墨西哥湾沿岸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墨西哥湾沿岸和加勒比海沿岸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海拔高,气温较低,水汽蒸发量较小,降水较少,所以气候温暖, 凉爽。 巴西迁都的原因:
巴西高原气候凉爽,里约热内卢气候湿热。 分散城市职能。 开发西部地区的需要。 厄瓜多尔热带草原气候停留在沿海地区的原因?(非地带性分布)
厄瓜多尔位于赤道附近却形成草原气候的原因?(非地带性分布)
主导因素:洋流。 影响因素:洋流和地形。
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该处多火山地震,地质灾害频繁,但有色金属矿产丰富。
南北美洲西部地区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消亡 边界,板块挤压隆起形成了科迪勒拉山系,北美洲段叫落基山脉, 南美洲叫安第斯山脉。
4、气候:纬度跨度大,气候类型多样。西部气候分布具有明显
区域地理 南美洲
西印度群岛 中美地峡
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由四部分组成:(墨西哥、西印度群岛、中美地峡)、南 美洲。
墨西哥 拉丁美洲的岛屿
西印度群岛
中美地峡
南美洲
中美洲:
位于美国以北,巴拿马运河以南。位于10°N—25°N之间,属热 带地区,热带气候为主。主要气候为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气 候湿润降水丰富。
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受副高和盛行西风的交替控制。 沿岸有秘鲁寒流经过,降温减湿。
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寒冷少雨。
常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气流以下沉为主,降水少。 沿岸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
全年受盛行西风(中纬西风带)控制,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水汽。 位于西北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西风漂流经过,增温增湿。 北半球有西风漂流吗?南半球西风漂流为什么寒流? 北半球的西风漂流: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太平洋暖流。
主要原因:洋流。
沿岸有巴西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
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原因?
平原面积广阔。 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从大西洋上吹来,带来丰富的水汽。 亚马孙平原口袋型地形,有利于大西洋水汽深入内地。 东部有南赤道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热带草原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高温少雨。 巴西高原热带草原气候气候温和凉爽的原因?
经纬度:80°W—40°W,与北美洲对比记忆。 10°N—0°—60°S,纬度跨度大,赤道穿过亚马孙平原。
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位于北美洲的南部。北临加勒比海,南部隔 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隔海相望。东部为大西洋,西部为太平洋。 2、组成国家: 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石油国。 巴西:南美洲最大国家,巴西利亚、圣保罗、里约热内卢。 阿根廷:南美洲最南端国家,农业发达。布宜诺斯艾利斯。
地中海气候:南美洲西岸(30°S—40°S)。城市:圣地亚哥。 温带海洋性气候:南美洲西岸,智利南部。 高山气候:安第斯山脉。
温带大陆性气候: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பைடு நூலகம்
成因及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全年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巴西东南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原因?(非地带性分布)
由中美大陆和西印度群岛组成。西部是太平洋,东部为大西洋,墨 西哥湾和加勒比海为其内海。 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科迪勒拉山系经过。
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地形,多岛屿、半岛、海湾、海峡。地理位置优 越,交通便利。重点掌握墨西哥。
墨西哥: 拉美国家,位于美国南部,与美国西南部接壤。 1、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地势起伏大,落差大。平原位于沿 海地区和东南部的尤卡坦半岛。 地形区:墨西哥高原。
墨西哥石油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3、农业: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国家,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热带 种植园农业。主要农产品为玉米和棉花。
巴拿马运河:人工开凿的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水系,大大 缩短了海上运输的距离。
西印度群岛国家:古巴、海地、牙买加。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南美洲
一、自然地理环境:
1、地理位置:
非地带特点。
分类及分布:(空间把握—具体分区—具体城市。) 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巴西东南部、南美洲 西北部。
城市: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基多。
热带草原气候:巴西高原、厄瓜多尔、南美北部。 城市:巴西利亚。
热带沙漠气候:南美洲西海岸,智利和秘鲁。城市:利马。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城市:布宜诺斯艾利斯。
厄瓜多尔:南美西岸的山地国家,赤道附近国家,赤道穿过其首都 基多。 秘鲁:南美西岸的山地国家,秘鲁寒流经过,渔业丰富。首都利马。 智利:南美最狭长的国家,首都圣地亚哥。 考试要求:掌握主要国家的轮廓、相对位置,首都等。
3、地形:南北纵列分布,地形单元明显。
地势:两边高,中间低。
地形:以山地、高原、平原为主。西部以山地为主,东部以高原为 主,中部以平原为主。 地形区: 山地:安第斯山脉。 高原:圭亚那高原、巴西高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平原:亚马孙平原、拉普拉塔平原。 落实相关地形名称及空间分布情况。
墨西哥是一个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
位于板块交界处且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2、气候:墨西哥以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北部为热带沙 漠气候,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 成因和特点: 热带草原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高温少雨。(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 受赤道地压带和东北信风交替控制。 东岸有墨西哥湾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 受东南信风和副高的控制;沿岸秘鲁寒流经过,降温减湿。 南美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沿海狭长一带的原因?(非地带性分布) 主导因素:地形。 安第斯山脉的阻挡,气候难以深入内地。 南美热带沙漠气候向北延伸的原因?(非地带性分布) 主导因素:洋流。 秘鲁寒流向北流,影响气候向北延伸。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潘帕斯 草原)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巴西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高温少雨。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的控制。 (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候,晴热干燥;信风为离岸风,由陆地吹向 海洋,水汽少。) 西岸有加利福尼亚寒流经过,降温减湿。
墨西哥热带草原气候区气温偏低,降水偏少的原因?(巴西利亚)
墨西哥东岸降水量多于西岸的原因有哪些?
3、资源:墨西哥东部墨西哥湾沿岸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墨西哥湾沿岸和加勒比海沿岸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海拔高,气温较低,水汽蒸发量较小,降水较少,所以气候温暖, 凉爽。 巴西迁都的原因:
巴西高原气候凉爽,里约热内卢气候湿热。 分散城市职能。 开发西部地区的需要。 厄瓜多尔热带草原气候停留在沿海地区的原因?(非地带性分布)
厄瓜多尔位于赤道附近却形成草原气候的原因?(非地带性分布)
主导因素:洋流。 影响因素:洋流和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