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中语文必背篇目理解性默写答案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附答案)《〈论语〉十二章》1.在《〈论语〉十二章》中,孑L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2.在《〈论语〉十二章》中,"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3.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 "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II4.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曰〃••疋 _______ ,O5.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定义的句子曰”"At. _ ,__ 。
6.在《〈论语>十二章》中,"—”两句很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
7.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任重”的原因是,"道远”的原因是"。
8.在《〈论语〉十二章》中,孑L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簧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簧是因为,而能够持之以恒是因为.9.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做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都不想做的,就不要希望别人也能做到的句子是"—,—”.10.《〈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教育学生要多读《诗经》、多学诗,因为学诗可以激发热情,可以提高观察力,还"—,—”,意思是还可以团结群众,抒发不满。
11.在《〈论语〉十二章》中,孑L子对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在吃饭和居住方面提出了要求的句子”—,O12.在《〈论语〉十二章》中,孑L子对君子在做事和说话方面提出了要求”,还要求君子”,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好学的表现。
13.《论语•泰伯》中表明知识分子必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而其原因是"一“.14.在《〈论语〉十二章》中,孑L子用解释了颜渊什么是”仁”的疑惑,并强调一旦做到这一点,就能达到”的效果。
新课标背诵篇目理解性默写高中部分(附答案)

新课标背诵篇目理解性默写高中部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1、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
”3、“”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4、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
5、“,”,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6、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的君子,就要“”,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2)《逍遥游》1、鹏的形象在后世诗文中经常出现,如成语“鹏程万里”“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
”这些均源自《逍遥游》中“,,”,“”等内容。
2. 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3、表明算是真正的逍遥游的句子是:,,。
4、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5、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了三类人的句子是:,,。
(3)《师说》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师说》中“,”的观点是相同的。
2、韩愈认为择师的标准是:,,,。
3、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阿房宫赋》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
杜牧《阿房宫赋》:“!,;,。
(完整版)高中语文必背篇目理解性背诵默写(高中部分)(题和答案分离)

高中必背篇目理解性背诵默写二.《逍遥游》1.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 "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2.承上启下的句子: , .3.表明算是真正的逍遥游的句子是: , , .三.《师说》1.《荀子·劝学篇》指出:" , , ."这与韩愈《师说》中"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是相同的.2.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 , .择师的标准是: , , , .3.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 , , , , .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 , , , .四.《阿房宫赋》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阿房宫赋》:" ! , ;, ."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2.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历史教训,文中说:" , ;, ."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 , ."五.《赤壁赋》1.形容洞箫声" , , , , ." 这都是通过音乐引起想像,运用一系列比喻描写听者的感受.2.苏轼《赤壁赋》中的" , , , ."" "的诗句,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浩叹.六.《氓》1.女子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的句子:" , !"2.女子表明自己不幸生活的感受和决心的句子:" , !"3.表明文中女子热情.温柔的句子: ,七.《离骚》1.屈原在《离骚》中以饱蘸激情的笔墨,发出了长声叹息而掩面流泪,哀伤人民生活多灾多难的感叹,这两句诗是, .2.《离骚》中抒发诗人将坚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一万次也决不后悔的句子: , .3.虽然现实很残酷,追求真理的道路很曲折,但是诗人也会不惜一切去寻求真理,表现屈原勇于追求真理的执着.不屈.矢志不渝的无畏精神和坚定信念的句子: , .八.《蜀道难》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 ,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 .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 , .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 , .6.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 ,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 , "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 ".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 , . , "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 , . ,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 . ,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1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 , ."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1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 .1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 , . , "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16.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 , , ."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九.《登高》1. 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 , .2. 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3.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 .4.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 , .5.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 .6.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 .7.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8.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 , .9.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 , .10.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 .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十.《琵琶行》1." , ."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2.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 ,3.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的句子: , .4.描写琵琶声的句子: , . , .5.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 .十一.《锦瑟》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 .2.《锦瑟》一诗的颈联是, ,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作者用此联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颔联是: , .3.《锦瑟》用典的四句诗: , . , .4.《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 , .十二.《虞美人》1.词中一个诘句惊心动魄,把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这个句子是: , .这其中包涵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2.含蓄地表现出李煜对人生绝望的句子是: , .3.表现词人在永不停止消逝的时光面前感慨无限,同时放笔呼号,发出一声深沉的浩叹的句子是: , .4.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 , .5.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 , .6.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慨叹的句子是: , .7.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的句子是: , .这与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有异曲同工之妙.8.以水喻愁的名句,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句子是: , .9.将现实与过去对比来写的句子是: ? . , .10.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的多与绵绵不断的句子是: , .十三.《念奴娇·赤壁怀古》1.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的句子:" , . "2.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一句: , , .十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2.用刘义隆典故的词句是: , , .高中必背篇目理解性背诵默写答案一.《劝学》(1)学不可以已(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3)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二.《逍遥游》1.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2.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3.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三.《师说》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4.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四.《阿房宫赋》1.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五.《赤壁赋》1.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哀吾生之须臾六.《氓》1.于嗟女兮,无与士耽!2.反是不思,亦已焉哉!3.既见复关,载笑载言七.《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3.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八、《蜀道难》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3.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4.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5.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6.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7.噫吁嚱!危乎高哉!8.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9.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10.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11.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2.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1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14.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15.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16.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九、《登高》1.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2. 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6.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7.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8.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9.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0.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十.《琵琶行》1.嘈嘈切印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4.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5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十一.《锦瑟》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十二.《虞美人》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2.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3.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4.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5.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6.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10.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十三.《念奴娇·赤壁怀古》1.谈笑间,樯橹间灰飞烟灭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十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高中要求背诵的篇目情景式默写汇编(一)《劝学》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高考64篇必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练习精编(附答案)

高考64篇必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练习精编(附答案)高考64篇必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练精编本文档总结了高考必背的64篇古诗词及其理解性默写练题,并附有答案。
通过默写练,有助于学生记忆古诗词,增强对古诗词的理解和领悟能力。
以下为本文档的目录:目录唐诗1. 《登高》王之涣2. 《将进酒》李白3. 《春夜喜雨》杜甫4. 《春夜喜雨》杜甫(古文)5. 《望岳》杜甫6.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7. 《夜泊牛渚怀古》杜牧8. 《静夜思》李白9. 《悯农》李绅10.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11. 《江雪》柳宗元12.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13. 《苏幕遮》唐·无名氏14. 《长恨歌》白居易15. 《池上》白居易16. 《秦时明月汉时关》张养浩17. 《滁州西涧》韦应物18. 《登高壮观》王之涣19. 《黄鹤楼》崔颢20.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陆游21. 《观书有感》韩愈22.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上元丹丘作》白居易23. 《春望》杜甫24. 《枫桥夜泊》张继25. 《江畔独步寻花》杨万里26.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27. 《游子吟》孟郊28.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29. 《相思》王维30. 《送元二使安西》王之涣31.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32.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苏轼33. 《拟行庭赋兼怀故人》欧阳修34.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35. 《清明上河图》张懋修36.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37.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38.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李煜39. 《临江仙·满庭芳》杨万里40.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41.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王季正42. 《圆舞曲·功名梦》陆游43. 《浪淘沙令·北戴河》曹禺44. 《夜雨寄北》杨万里45.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王之涣46. 《金缕衣·元夕》唐寅47. 《钗头凤·世情薄》李清照48. 《夜泊牛渚怀古》杜牧(古文)49.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50.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宋词51.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52. 《减字木兰花·紫骝金鞍》刘克庄53.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54. 《卜算子·咏梅》55. 《八声甘州·寄张济之广州刘郎中》李清照56.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古文)57. 《庐山谣》宋·杨万里58. 《满江红·登吴趋府寄宣州李使君》岳飞59. 《·赤壁怀古》苏轼60. 《长恨歌·自京城至吴门水陆》白居易61. 《·过洞庭》杨万里62. 《临江仙·夜泊牛渚怀古》杜牧63.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64. 《钗头凤·世情薄》李清照(古文)练题每篇古诗词附有理解性默写练题,通过默写来检验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完整版)高中语文必修3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必修三理解性默写(答案版)一、《蜀道难》理解性默写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_尔来四万八千岁_,不与秦塞通人烟_”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_西当太白有鸟道__,_可以横绝峨眉巅__”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2、在《蜀道难》中,李白用“_地崩山摧壮士死_,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_”两句概括了五丁开山而殒命,终于打通艰险蜀道的故事。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__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__。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猿猱欲度愁攀援__”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_但见悲鸟号古木_,_雄飞雌从绕林间_。
_又闻子规啼月夜__,_愁空山__。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再一次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情状。
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__连峰去天不盈尺_,_枯松倒挂倚绝壁_。
”托出山势的高险,古松倚靠的奇绝之景。
然后由静而动,“__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砯崖转石万壑雷__。
”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_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__。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通“非”)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___所守或匪亲_,_化为狼与豺__。
”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9、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扪参历井仰胁息__,_以手抚膺坐长叹__。
”两句诗,写出了行人过青泥岭时可以手摸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的细节10、李白《蜀道难》中用“地崩山摧壮士死_,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_。
”两句写出古代劳动人民付出生命的代价才开凿出一条崎岖险峻的山路的艰辛。
【理解性默写】高二语文必背14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高中语文必背14篇——理解性默写【 1、《劝学》理解性默写】1.在《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泛学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用《劝学》中的句子作答)5.《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
1.《逍遥游》中,在全文的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逍遥游》中,庄子认为真正的逍遥游要达到的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逍遥游》中描绘的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
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待,如:“_______,_______。
”5.《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师说》理解性默写】1.《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完整版)高中必修选修理解性默写答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理解性默写一、《拟行路难》(其四)1.《拟行路难》中“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两句将其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2.鲍照的《拟行路难》开头用比喻的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两句诗是: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3.在《拟行路难》中,作者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4.《拟行路难》中安慰自己要认命,不要忧愁的句子是: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二、《蜀相》1.《蜀相》中借对祠堂景色的描写衬托出的庄严肃穆气氛,并抒发凭吊情怀的句子是: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2.《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抱负的句子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3.《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蜀相》中,诗人运用带有咏叹情调的自问自答句式,把一种追思缅想情意,作了极为深微的表达并奠定了全诗“忱挚悲壮”的的句子是: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三、《书愤》1.《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2.《书愤》中采用蒙太奇手法构成一幅幅堂堂正正、浩浩荡荡军容画面的诗句是: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3.《书愤》中用典明志的诗句是: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四、《夜归鹿门歌》1.《夜归鹿门歌》中,在山寺僻静与渡口喧闹的对比描写中,使人联想起诗人潇洒超脱的情怀的句子是: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2.《夜归鹿门歌》中,写世人回村,诗人却离家归鹿门,在两种归途中,表露诗人的隐逸自得之志趣的句子是: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3.《夜归鹿门歌》中,写隐居处的境况:孤独一人,与世隔绝,与山林作伴,表现了隐逸生活的妙趣和真谛的句子是: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高中语文理解性默写(全析)

高中语文必背篇目理解性默写(完整版)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毛泽东)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
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仰视:“鹰击长空”;俯瞰:“鱼翔浅底”。
总结:“万类霜天竞自由”。
概括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的句子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1.通过众宾客的穿戴来表现出送行气氛的语句是: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2.通过音乐渲染凄凉悲怆氛围的句子是: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3.通过音乐渲染慷慨悲壮氛围的句子是:复为慷慨羽声。
4.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5.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精神的句子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6.表现宾客在与荆轲临别时悲伤的句子是:士皆垂泪涕泣。
7.表现宾客同仇敌忾的画面的句子是: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8.通过动作描写表现荆轲义无反顾精神的句子是: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9.写易水送别场面时,借助对大风和河水的描写来烘托慷慨悲壮气氛的名句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必修二理解性默写4.《诗经》两首《诗经·氓》1.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是: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2.在诗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
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之时的句子是: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3.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的句子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4.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5.本诗中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体贴的性格的句子是: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再加上当时的社会环境特点,这就预示了两人今后的悲剧性的婚姻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64篇)下载本文(1)《劝学》 1、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句常用成语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韩愈在《师说》篇中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这与《荀子·劝学》篇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的观点是相同的。
3、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正如《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逍遥游》1、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2、承上启下的句子: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3、哪几句表明才算是真正的逍遥游?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3)《师说》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是相同的。
2、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阿房宫赋》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
杜牧《阿房宫赋》:“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
2、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历史教训,文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赤壁赋》1、形容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这都是通过音乐引起想像,运用一系列比喻描写听者的感受。
2、苏轼《赤壁赋》中的“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哀吾生之须臾,”的诗句,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浩叹。
(6)《氓》1、女子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的句子:“于嗟女兮,无与士耽!”2、女子表明自己不幸生活的感受和决心的句子:“反是不思,亦已焉哉!”3、表明文中女子热情、温柔的句子:既见复关,载笑载言(7)《离骚》1、屈原在《离骚》中以饱蘸激情的笔墨,发出了长声叹息而掩面流泪,哀伤人民生活多灾多难的感叹,这两句诗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出身高贵的句子是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表明自己降生祥瑞的句子是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包含父亲对自己美好期望并给自己取美好名字的句子是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3、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具有美好内在品质和才能的句子是“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这也强调自己才能修养不同于一般人。
4、我们可以从《离骚》中“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这两个句子看出,屈原特别注重提高自己的修养,可以说只要是美好的品格,他都学习。
5、屈原在《离骚》中,表明时不我待,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写时间更替很快的句子是“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这些句子都表明了诗人自己非常焦虑,担心时光如流水逝去,却没有机会把美好的品格和超凡的才能献给楚国。
6、兼具“内美”与“修能”的诗人报国尽忠心切,唯恐时不我待:“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7、在《离骚》中,写屈原看到时光易逝,担心国君易老、昏聩误国、保守落后的句子是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8、《离骚》一文中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9、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崇仰真理,当仁不让,有强烈的道德觉醒意识(自我意识)的句子是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10、在《离骚》中,表现屈原心忧百姓的句子是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表现屈原誓死追求真理的句子是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11、表现作者美好的名字是先人所赐的: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12、作者美好的品格则是自己注重修养的结果: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13、屈原在《离骚》中,运用互文、比喻、象征等手法来写自己精勤修德,践行忠善长久之道的句子是“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14、诗人借坚贞芳香的植物表现自己“精勤修德,践行忠善长久之道”:“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注:木兰去皮不死;宿莽经冬不枯。
)15、诗人感叹岁月无情,来日无多的比喻句是“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16、“内美”“修能”兼备,报国之心可鉴,诗人当仁不让,自荐充当楚国政治(楚王)的引路人: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17、在《离骚》中表明时不我待,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表明对楚王忠心的句子是: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18、背诵课本第59页底下的屈原《离骚》中的名句: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②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③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曼,同“漫”。
)19、《离骚》中抒发诗人将坚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一万次也决不后悔的句子: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虽然现实很残酷,追求真理的道路很曲折,但是诗人也会不惜一切去寻求真理,表现屈原勇于追求真理的执着、不屈、矢志不渝的无畏精神和坚定信念的句子: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的诗里常有忧国忧民的诗句,表现对人民的深切同情的句子: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8)《蜀道难》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6、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噫吁嚱!危乎高哉!”。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
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mén)参(shēn)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但见悲鸟号(háo)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1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飞湍瀑(pù)流争喧豗(huī),砯(pīng)崖转石万壑雷”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剑阁峥嵘而崔嵬(wéi),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fēi)亲,化为狼与豺”,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16、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zī)嗟”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9)《登高》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鸟飞回。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10)《琵琶行》 1、“嘈嘈切印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2、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4、描写琵琶声的句子:“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5、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11)《锦瑟》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2、《锦瑟》一诗的颈联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
作者用此联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
颔联是: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3、《锦瑟》用典的四句诗: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4、《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2)《虞美人》 1、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一个诘句惊心动魄,把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这个句子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这其中包涵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
2、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含蓄地表现出李煜对人生绝望的句子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表现词人在永不停止消逝的时光面前感慨无限,同时放笔呼号,发出一声深沉的浩叹的句子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4、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