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八年级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答案)

合集下载

八下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答案

八下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答案

三、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一)关雎 <诗经>1.《关雎》中起兴的句子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2.《关雎》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已成为人们追求爱情的口头语;诗中表现醒着梦着都念念不忘、执着追求淑女的句子是:“窈窕淑女 , 寤寐求之”;诗中表现苦苦思慕心上人,而又不可得的那种忧伤苦闷的句子““琴瑟友之”“钟(二)蒹葭 <诗经>1、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2、描写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的诗句是: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3、表现他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4、用露珠化作白霜来表现恋人之间的朦胧之美,刻画出了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好意境的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5(三)《式微》 <诗经>1、《式微》中运用设问的方式引出劳动人民在露水中劳作的艰辛的句子: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2、《式微》中写出劳役者对统治者不满,天晚还在泥水中劳作的句子: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四)《子衿》 <诗经>1、写女主人公睹物思人,以至发出反问,责怪对方不留音信的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2、女子细看佩玉嗔怪恋人失约不至的句子是: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3、写女子因约会不遇,失落惆怅而无可奈何,在城头不断徘徊,产生了时间的主客观巨大差异的句子: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4、写主人公焦急等待的动作的句子是: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5、描写女子渴望与意中人相见,表达了深沉的思念的句子是: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五)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1、点明送别之地和游人将去之地,气势宏伟,为下文抒情奠定感情基调的语句是: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完整版)八下古诗文默写及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完整版)八下古诗文默写及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完整版)⼋下古诗⽂默写及理解性默写带答案⼋年级下册默写资料1、,千丈见底。

2、,猛浪若奔。

3、负势竞上,,争⾼直指,。

4、;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5、,望峰息⼼;经纶事务者,。

6、,在昼犹昏;,有时见⽇。

7、,期在必醉。

8、环堵萧然,不蔽风⽇;,晏如也。

9、,以乐其志。

10、故虽有名马,,不以千⾥称也。

11、余⽴侍左右,,俯⾝倾⽿以请;12、或遇其叱咄,,不敢出⼀⾔以复;13、当余之从师也,⾏深⼭巨⾕中。

14、穷冬烈风,⼤雪深数尺,⽽不知。

15、余则处其间,,以中有⾜乐者……1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典故的诗句是:“”。

17、,⾃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壁》)18、,⾝世浮沉⾬打萍。

(⽂天祥《过零丁洋》)19、,何似在⼈间。

(苏轼《⽔调歌头》)20、但愿⼈长久,。

(苏轼《⽔调歌头》)21、,⼭河表⾥潼关路。

(张养浩《潼关怀古》)22、伤⼼秦汉经⾏处,。

(张养浩《潼关怀古》)23、伐⽵取道,下见⼩潭,。

(柳宗元《⼩⽯潭记》)24、近岸,卷⽯底以出,。

25、,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26、坐潭上,四⾯⽵树环合,寂寥⽆⼈,。

27、衔远⼭,吞长江,;朝晖⼣阴,⽓象万千。

28、若夫淫⾬霏霏,连⽉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岳潜形;商旅不⾏,;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29、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满⽬萧然,感极⽽悲者矣。

30、沙鸥翔集,;,郁郁青青。

31、⽽或长烟⼀空,皓⽉千⾥,浮光跃⾦,,渔歌互答,此乐何极!32、其西南诸峰,,望之蔚然⽽深秀者,琅琊也。

3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34、《醉翁亭记》中表现⼭间朝暮变化的诗句是“”。

35、描写⼭间四时景物的句⼦是“”。

36、⾄于负者歌于途,⾏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往来⽽不绝者,滁⼈游也。

37、临溪⽽渔,溪深⽽鱼肥,酿泉为酒,。

38、,杂然⽽前陈者,太守宴也。

39、,起坐⽽喧哗者,众宾欢也。

40、,鸣声上下,游⼈去⽽禽鸟乐也。

41、采菊东篱下,。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八下古诗文默写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八下古诗文默写附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一、《桃花源记》陶渊明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

2.《桃花源记》中从环境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

3.《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

4.《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

5.《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

6.《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

二、《小石潭记》柳宗元(1)《小石潭记》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

(2)《小石潭记》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

(3)《小石潭记》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

(4)《小石潭记》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

(5)《小石潭记》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

(6)《小石潭记》中“”的句子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透明可爱,鱼儿自由游弋,似与人们相乐的情趣。

三、《关雎》1、起兴的句子是:。

2、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

3、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

4、《关雎》中的男子由“。

”引起“。

”的美好联想;“。

”抒写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

”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

四、《蒹葭》1、成语“秋水伊人”源之《蒹葭》中的诗句:。

2、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

3、描写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的诗句是;。

4、表现他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

5、《诗经·蒹葭》中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

五、《式微》1、《式微》中借女子之口道出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的怨言的句子是:?六、《子衿》1、“”,一句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

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写出了其相思萦怀之情。

八年级下册古诗、古文理解性默写(部编版全册,带答案)

八年级下册古诗、古文理解性默写(部编版全册,带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班级:姓名:一、古诗理解性默写:1、《关雎》①、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②、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2、《蒹葭》①、成语“秋水伊人”源之《蒹葭》中的诗句:②、《诗经·蒹葭》中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3、《式微》①、《式微》中借女子之口道出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的怨言的句子是:4、《子衿》①、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诗人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的诗句是:②、运用假设语气、让步的姿态做出强烈反问的两句是: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①、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作者送别友人时旷达胸怀和真挚友情,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表达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②、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叙将别之时,气势宏伟,已寓不必伤别之意,为下文抒情情奠定基调的诗句是:③、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明不要因为离别而伤感的诗句是: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①、《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壮阔气势的句子:②、《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含蓄的表达了诗人求仕之心,隐喻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希望有人引荐,积极出仕的诗句是:③、《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的名句是: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主旨句、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是: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作者博大胸怀、作者的济世情怀,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表达他旷达胸襟的诗句是: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诗人无可奈何的诗句是:8、《卖炭翁》白居易①、描绘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②、描写卖炭翁饱经风霜、孤苦伶仃的劳动者形象的诗句是:③、表明卖炭翁贫困的句子是:④、揭露了宫市制度不合理的句子是:9、《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①、破山寺后禅院环境幽静深远,正如常建诗中所写“”②、《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两句诗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及人生的启示。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参考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参考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一、《桃花源记》陶渊明1. 《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 《桃花源记》中表明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总体感受的句子:豁然开朗。

3. 《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不易发现的句子:山有小口; 初极狭。

4. 《桃花源记》中从环境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 《桃花源记》中从心情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 《桃花源记》中从穿着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7. 《桃花源记》中从活动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

8.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 《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0. 《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人对渔人热情的句子: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1.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2.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3.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二、《马说》1《马说》的中心论点(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 《马说》中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3 《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4 《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5 《马说》中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 《马说》中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7 《马说》中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8 《马说》全文的主旨句中心句(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带答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一、《桃花源记》XXX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

2.《桃花源记》中从环境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3.《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

4.《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

5.《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

6.《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二、《小石潭记》XXX1)《小石潭记》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

2)《小石潭记》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

(3)《小石潭记》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

(4)《小石潭记》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

5)《小石潭记》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XXX却感到:。

6)《小石潭记》中“”的句子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透明可爱,鱼儿自由游弋,似与人们相乐的情趣。

三、《关雎》1、起兴的句子是。

2、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施展阐发小伙子普通都喜爱美丽而贤慧的姑娘的句子是:3、最能体现全诗的肉体,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4、《关雎》中的夫君由“。

”引起“。

”的美好联想;“。

”抒写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

四、《蒹葭》1、成语“秋水伊人”源之《蒹葭》中的诗句。

2、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3、描写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的诗句是;4、表现他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5、《诗经·蒹葭》中于浓浓的XXX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五、《式微》1、《式微》中借女子之口道出诗人蒙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田野干活,有家不克不及回,苦不胜言的怨言的句子是。

6、《子衿》1、“”,一句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

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写出了其相思萦怀之情。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参考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参考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一、《桃花源记》陶渊明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桃花源记》中表明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总体感受的句子:豁然开朗。

3.《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不易发现的句子:山有小口; 初极狭。

4. 《桃花源记》中从环境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 《桃花源记》中从心情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 《桃花源记》中从穿着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7. 《桃花源记》中从活动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

8.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 《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0. 《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人对渔人热情的句子: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1.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2.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3.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二、《马说》1《马说》的中心论点(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 《马说》中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3 《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4 《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5 《马说》中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 《马说》中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7 《马说》中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8 《马说》全文的主旨句中心句(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一、《桃花源记》陶渊明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桃花源记》中表明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总体感受的句子:豁然开朗。

3.《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不易发现的句子:山有小口; 初极狭。

4. 《桃花源记》中从环境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 《桃花源记》中从心情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 《桃花源记》中从穿着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7. 《桃花源记》中从活动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

8.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 《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0. 《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人对渔人热情的句子: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1.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2.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3.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二、《马说》1《马说》的中心论点(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 《马说》中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3 《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4 《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5 《马说》中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 《马说》中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7 《马说》中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8 《马说》全文的主旨句中心句(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复习资料(含答案)★古文精彩句子:1《与朱元思书》(南朝梁吴均)⑴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是: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⑵总括富春江山水景色特点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⑶描写水之“异”的句子: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⑷描写山之“奇”的句子: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⑸从听觉写泉响、鸟鸣、蝉叫、猿啼两组对偶句: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⑹触景生情,表明自己鄙弃名利的句子: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五柳先生传》(东晋陶渊明)⑴概括先生最突出性格的句子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⑵直接具体表现“不戚戚于贫贱”的句子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⑶先生的三大志趣是: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

⑷引用黔娄之妻的话以表明心志的句子是: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马说》(唐韩愈)⑴写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名句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⑵描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⑶写食马者浅薄愚妄表现的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⑷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依次是: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③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⑸文中主旨句是:其真不知马也。

⑹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4•《送东阳马生序》(元宋濂“开国文臣之首”)⑴描写少年时读书之难的句子:①无书读: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②天寒冷: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③时间紧: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⑵ 写自己从师之难的句子:①路程远: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②学生多,师道严: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⑶写自己长大后求学之艰的:①衣: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②食: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③住:寓逆旅。

④行: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⑷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 ⑸文中说明作者不辞辛苦,求师助学的原因是①—②益慕圣贤之道。

③以中有足乐者。

文末最能概括求学经历的句子是: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5.《小石潭记》(唐柳宗元)(1)文中从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这句话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透明可爱,鱼儿自由游弋,似与人们相乐的情趣。

(2)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怡然不动,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3)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描写作者坐小石潭上感受的句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6.《岳阳楼记》(宋范仲淹)(1)概括洞庭湖全景的句子是:A、空间角度描写: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B、时间角度描写: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⑵ 文中借“古仁人之心”表达作者豁达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⑶ 文中分别写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的句子是:A、以物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B、以己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4)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5)文中范仲淹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于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6)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让人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面对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

(8)文中的成语有: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心旷神怡、气象万千、春和景明7.《醉翁亭记》(宋欧阳修)⑴交代醉翁亭位置及外形的句子: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⑵取号“醉翁“的表面原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取号“醉翁”的真正原因(言在此而意在彼):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⑶描写醉翁亭朝暮之景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

⑷描写四时之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⑸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醉能同其乐。

⑹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⑺文中的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峰回路转、觥筹交错、山肴野蔌★古诗词精彩句子: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⑴诗中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精神(喻新事物不断涌现的哲理)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⑵表现坚定意志和乐观精神、与常人“借酒消愁”形成对比的句子是: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⑶运用典故表现自己被贬时间之长、内心无限悲痛怅惘之情的句子: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2.《赤壁》(唐杜牧)诗中蕴含机遇造人哲理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过零丁洋》(宋文天祥)⑴写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⑵写出抗元失败后心情的句子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⑶表现诗人以死明志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⑴词中写由月光转为思绪的过渡排比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⑵表达旷达胸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⑶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⑴揭示历史是发展变化的,都城由盛到衰令人伤心的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⑵说明无论朝代兴亡,苦的都是百姓的主旨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⑶从视觉和听觉写出潼关地势险要,并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6 •《饮酒》(东晋陶渊明)(1)诗中极写诗人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的写菊名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干扰,过闲适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7.《行路难》(唐李白)(1)诗中运用典故表达自己对从政期待的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2)表现自己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1)诗中写杜甫虽身处漏雨茅屋却心忧天下寒士的济世情怀的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诗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诗句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1)诗中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诗中直接写“雪”字的四句诗是:①胡天八月即飞雪②纷纷暮雪下辕门③去时雪满天山路④雪上空留马行处(2)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奇异之景的诗句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3)诗中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4)诗中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诗中以红白色映衬、蕴含豪放之情的诗句: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6)诗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0.《己亥杂诗》(清龚自珍)(1)写自己虽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诗中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_11.刘桢《赠从弟》中描写风狂松劲的诗句是: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1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作者送别友人时旷达胸怀和真挚友情的诗句: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表达作者劝慰友人不要做儿女之情句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3.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写生不逢时的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描写空间辽阔、抒发悲哀苦闷心情句子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4.王维《终南别业》中最能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心境的诗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15•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极写心中忧愁的千古名句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运用想象写作者壮志豪情的诗句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16•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描写早春春草初出,若隐若现美景的诗句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作者发表看法,认为盛夏比不上早春景色的观点的句子是: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7.李商隐《无题》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表现对爱情坚贞(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诗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8.李煜《相见欢》描写庭院中的清幽景色的句子: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用巧妙地比喻写" 愁”的词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9.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0.范仲淹《苏幕遮》中描写登高所见秋景的语句是: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抒发浓烈思乡愁绪的语句是: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21.描写四季的古诗词,A.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夏: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秋: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_D.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2.吟咏“母爱”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吟咏“思乡”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吟咏“友情”的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吟咏“爱情”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吟咏“春花”的诗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吟咏“秋月”的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吟咏“山水”的诗句: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吟咏“飞鸟”的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_____23.写“节日”的诗句:A、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B、元宵: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元夕》C、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D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文秀《端午》E、中秋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苏轼《水调歌头》F、重阳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收集梅、兰、竹、菊的诗句:A、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王安石《梅花》B、兰: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