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词默写填空【完整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完整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完整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完整版一、《回延安》贺敬之1、革命圣地延安曾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贺敬之的《回延安》一诗抒发了对延安的感激和热爱之情,“树梢树枝数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用比兴手法写出了自己与延安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写出了当年在延安时的生活情景;夸张句“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写出了延安新城的巨大变化;排比句“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红,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描绘了延安新貌。

二、《桃花源记》陶渊明1. 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 表明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总体感受的句子:豁然开朗。

3. 写出桃花源不易发现的句子:①山有小口;②初极狭。

4. 从环境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 从心情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 从穿着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7. 从活动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

8. 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 写出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0. 写出桃花源人对渔人热情的句子:①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②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③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1. 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2. 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3. 桃花源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三、《小石潭记》柳宗元(1)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如鸣佩环(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3)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怡然不动,俶尔远逝(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斗折蛇行,明灭可见(5)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6)课文中“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的句子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透明可爱,鱼儿自由游弋,似与人们相乐的情趣。

部编版八下中考必背古诗词(直接默写+理解性默写)(原卷版)

部编版八下中考必背古诗词(直接默写+理解性默写)(原卷版)

1 部编版八下语文中考必背古诗词(22-26) 22.中考必背古诗词之《关雎》 基础检测 (一)重点字词检测 关关 ,在河之洲。 淑女,君子 。

参差 ,左右流之。 淑女, 求之。 求之不得, 。悠哉悠哉, 反侧。 参差 ,左右采之。 淑女, 友之。 参差 ,左右 。 淑女, 乐之。

(二)理解性默写 1. 《关雎》中起兴的句子是:“ , 。”“ , 。”“ , 。” 2.《关雎》中既是全诗的纲目,又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 , 。” 3.《关雎》中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 , , , 。” 4.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的句子是:“ , , , 。” 5.《关雎》中以“ , 。”将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形象深刻地表现出来。 6.《关雎》中以眼前的景物为喻,以时而向左时而向右采摘植物的动作,隐喻君子对淑女锲而不舍的追求的诗句是:“ , , , 。”

23.中考必背古诗词之《蒹葭》 基础检测 (一)重点字词检测 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从之, 且长; 从之,宛在水中央。 2

, 。所谓伊人,在水之 。 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 ,白露未 。 所谓伊人,在水之 。 溯洄从之,道阻且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

(二)理解性默写 1.《蒹葭》一诗中在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 , , , 。” 2.成语“秋水伊人”源自《蒹葭》中的诗句:“ , 。” 3.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 , ; , ; , 。” 4.描写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的诗句是;“ , ; , ; , 。” 5.表现他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 , ; , ; , 。”

24.中考必背古诗词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基础检测 (一)重点字词检测 辅三秦, 望五 。与君离别意,同是 人。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默写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默写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默写练习题汇编八下古诗文默写(一)1.《关雎》关关雎鸠,。

窈窕淑女,。

求之不得,。

悠哉悠哉,。

2.《蒹葭》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

3.《石壕吏》唐·杜甫老翁逾墙走,。

吏呼一何怒!!存者且偷生,!夜久语声绝,。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茅飞渡江洒江郊,,下者飘转沉塘坳。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

自经丧乱少睡眠,!安得广厦千万间,!。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5. 《卖炭翁》唐·白居易满面尘灰烟火色,。

怜身上衣正单,。

翩翩两骑来是谁?。

,。

半匹红纱一丈绫,。

6.《桃花源记》晋·陶渊明通,。

黄发垂髫,。

7. 《小石潭记》唐·柳宗元动,8. 《<庄子>二则·北冥有鱼》战国·庄子天之苍苍,??9. 《<礼记>二则·虽有嘉肴》困,。

故曰:教学相长也。

《<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10.《马说》唐·韩愈马之千里者,。

11.《回延安》贺敬之,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双手搂定宝塔山。

,亲山亲水有亲人。

,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排排绿树迎春风……,再回延安看母亲!八下古诗文默写(二)1.《关雎》,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寤寐思服。

,辗转反侧。

2.《蒹葭》,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

3.《石壕吏》唐·杜甫,老妇出门看。

!妇啼一何苦!,死者长已矣!,如闻泣幽咽。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高者挂罥长林梢,。

唇焦口燥呼不得,。

,秋天漠漠向昏黑。

,长夜沾湿何由彻!,!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5. 《卖炭翁》唐·白居易,两鬓苍苍十指黑。

,心忧炭贱愿天寒。

?黄衣使者白衫儿。

,回车叱牛牵向北。

,系向牛头充炭直。

6.《桃花源记》晋·陶渊明属。

,鸡犬相闻。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理解性默写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理解性默写

八下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理解性默写班级八()班姓名得分(总分100)一、默写(共32空,每空3分,共96分)(一)《式微》(《诗经•邶风》)1.描写“如果不是为了君主,何必还在露水中劳作!”的诗句是:,?2.描写天黑了,受奴役者还在泥水中劳作不能回家的诗句是:,?这两句诗借女子之口.......,以及对统治..累月、昼夜不辍地在露水和泥浆中奔波劳作.....道出诗人终年者的满腔愤懑......。

3.“式微,式微,?”的设问...,同时也引人注意,..而有情致..形式,使诗篇显得宛转启人深思....,所谓“不言怨而怨自深矣”。

(二)《子衿》(《诗经•郑风》)1.首章中表现女子因思念心上人而惆怅与幽怨.....的句子是:,?2.第二章中“,?”两句运用假设..语气、让步..的姿态做出强烈反问,表达了女子对心上人不见影儿的埋怨..。

3.第三章中,女子终究无可奈何,只好一个人徘徊城头,“,。

”接着“,”两句通过夸张..修辞技巧,揭示了深陷苦苦恋情中的人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

4.“,”写出了女子见不到心上人,茶不思...,整夜整夜地睡...,饭不想不着的相思之苦....。

5.《短歌行》曹操中化用“,”表达对贤才急切的渴求........。

(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1.诗歌首联点明......,衬托出双方依依惜别的感情的诗句是:,..送别地点..和友人赴任之处。

2.颔联劝慰友人既出外为官就....,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是:,......不要哀伤。

3.诗歌颈联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是:,。

4.尾联中表明不要因为离别而伤感.........的诗句是:,。

这既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

(四)《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1.诗歌形象描绘出洞庭湖壮阔气势....的句子是:八月湖水平,。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原文默写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原文默写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原文默写姓名班级1.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式微(诗经邶风)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子衿(诗经邶风)3.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4.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5.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6.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7.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8.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10.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1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经典古诗词默写附答案 (8)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经典古诗词默写附答案 (8)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经典古诗词默写 1. 根据课本内容默写古诗文。(10 分) (1)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2)_________________,更着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3)_______________,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4)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______。选贤与能,_______________。(《大道之行也》) (6)白居易的《卖炭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生动地刻画出卖炭翁的矛盾心理,写出了卖炭翁的悲惨处境。 2. 根据课本内容默写古诗文。(10 分) (1)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2)_________________,更着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3)_______________,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4)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______。选贤与能,_______________。(《大道之行也》) (6)白居易的《卖炭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生动地刻画出卖炭翁的矛盾心理,写出了卖炭翁的悲惨处境。 3. 根据课本内容默写古诗文。(10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胡为乎中露?(《式微》) (2)青青子佩,_____________________。(《子衿》) (3)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消除孤独的苦闷。 (4)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运用比喻,婉转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举荐,想为百姓谋利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无论如何,我们要敢于追求美好,因为《蒹葭》里的“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看到了美好的希望。 (6)《小石潭记》中通过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状态来突出潭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填空。(8分) (1)《式微》一诗中,写天黑了,受奴役者还在泥地里劳作不能回家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衿》一诗中,以假设的语气、让步的姿态,做出了强烈的反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诗人于送别之地遥望风烟迷蒙的巴山蜀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尾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求仕之心,隐喻其想出来做官而没有途径。 5.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 (1)陶弘景盛赞山川美景,“____________,四时俱备”(《答谢中书书》),是人间仙境。江南早春,野花初放、芳草新生,我们可以用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来描写这番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 (2)心系山河,杜甫借一个细微的动作,来表达满满愁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望》)。 (3)王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意相近,都有一种开阔的胸襟与乐观的情怀。 6. 填空。(10分) (1)《石壕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表现了儿媳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抓而泣不成声,又显示出诗人倾耳细听,彻夜未眠的关切。 (2)《马说》中写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希望贫寒的士人都能得到庇护,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呼喊。 (4)《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饱经风霜、孤苦伶仃的劳动者形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破山寺后禅院环境幽静深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经典诗文默写。【在(1)~(6)题中,任选四题;在(7)~(8)题中,任选一题】(6 分) (1)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____。 (《北冥有鱼》) (2)是故谋闭而不兴,____________________,故外户而不闭。(《大道之行也》) (3) _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5)已是黄昏独自愁,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6) ____________________,如闻泣幽咽。 (杜甫《石壕吏》) (7)《卖炭翁》中,展现了几乎濒于生活绝境的老翁所能有的唯一的希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们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自身学识的缺乏,《虽有嘉肴》中有相关的表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根据课本内容默写古诗文。(10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胡为乎中露?(《式微》) (2)青青子佩,_____________________。(《子衿》) (3)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消除孤独的苦闷。 (4)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运用比喻,婉转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举荐,想为百姓谋利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无论如何,我们要敢于追求美好,因为《蒹葭》里的“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看到了美好的希望。 (6)《小石潭记》中通过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状态来突出潭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默写。(10 分) 在逆境面前有很多文人有不同的内心感慨。韩愈在《马说》中以千里马难遇伯乐慨叹自己不遇明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与屈原“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精神一脉相承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虽身处漏雨的茅屋,却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希望天下贫寒之士都免受风雨之苦,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呐喊;杜甫在《石壕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极其形象地概括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反映了他对民生疾苦的关切;白居易在《卖炭翁》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出了卖炭翁饱经风霜、艰苦劳作的形象,表达了他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 10. 经典诗文默写。【在(1)~(6)题中,任选四题;在(7)~(8)题中,任选一题】(6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 (《式微》) (2)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宁不嗣音? (《子衿》) (3)_____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欲济无舟楫,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朱自清《春》) (6)头顶着蓝天大明镜,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贺敬之《回延安》) (7)林青假期和家人去洞庭湖游玩,看见洞庭湖波澜壮阔的景象,她不由得想起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源奇特优美的自然景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默写。(10 分) 读经典诗文,品百味人生。《关雎》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主人公因思念长夜无眠的情景形象地展现了出来;《蒹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主人公顺流而下追寻伊人时,发现伊人好像在水的中央,看似相距不远却无法接近的情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安慰朋友,借以减轻友人的悲凉与孤独之感;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青草碧绿,花瓣纷飞的美景中;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含蓄地表达了他凄怆、哀怨的心境。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默写(含答案)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默写(含答案)

部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默写 一、识记性默写。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3.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_? 4.青青子衿,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子宁不来? 6.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寂寞开无主。 8.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_。 9.半匹红纱一丈绫,__________________。10.蒹葭萋萋,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在水一方。 12.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13.__________________,长夜沾湿何由彻! 二、理解性默写。 1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作者夜不能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呼喊。 1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白居易的《卖炭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复杂矛盾心理。 20.《卖炭翁》中体现了卖炭翁卖炭路途的艰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卖炭翁》中形象地写出了宫使狐假虎威、横行霸道、巧取豪夺的丑恶行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卖炭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突出交易的不平等,揭露了宫市、封建统治阶级对百姓的剥削。 23.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是佐证。 24.《蒹葭》中于浓浓的秋意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的胸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天光、山色、澄波不仅使鸟儿欢悦,而且令人杂念顿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佛寺禅院曲径幽静、花木掩映的著名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幸福生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马说》中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地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令人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北冥有鱼》中以奇异的想象、夸张的笔法,描绘了鲲的变化和鹏的展翅翱翔的画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虽有嘉肴》中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以“嘉肴”类比“至道”,说明实践出真知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下册专题训练 古诗文默写与诗词鉴赏 答案详解详析 1.天涯若比邻 2.气蒸云梦泽 3.胡为乎中露 4.悠悠我心 5.纵我不往 6.缥缈孤鸿影科7.驿外断桥边 8.心忧炭贱愿天寒 9.系向牛头充炭直 10.白露未晞 11.所谓伊人 12.窈窕淑女 13.自经丧乱少睡眠 14.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5.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16.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7.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8.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19.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20.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辗冰辙 21.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牛牵向北 22.半匹红纱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23.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24.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来源:学,科,网] 25.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26.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27.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28.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29.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0.食不饱 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 31.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33.鲲之大 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 其名为鹏 鹏之背 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 其翼若垂天之云 34.虽有嘉肴 弗食 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 弗学 不知其善也

2023年部编八年级下册古典诗文理解性默写(完整版)

2023年部编八年级下册古典诗文理解性默写(完整版)

2023年部编八年级下册古典诗文理解性默写(完整版)这份文档旨在帮助八年级下册学生深入理解和默写古典诗文。

以下是完整版的默写内容。

1. 诗文默写1.1 古诗默写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王之涣)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孟浩然)3.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柳宗元)4.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登岳阳楼》(杜甫)5.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岳宫,空山新雨后初晴。

——《望岳》(杜甫)1.2 古文默写1. 《论语》:“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2. 《庄子·达生》:“鼓盆而踊,其中舞刀激斧者为众,何也?众各曰:“快哉流形之乐也!”而不知夫乘车吹笛者出于盆也。

——庄子3. 《红楼梦》:“但见此景不久长,只闻此言无限意。

”——曹雪芹4. 《西游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吴承恩5. 《水浒传》:“领袖弟兄,急割富豪暴发户而亡。

”——施耐庵2. 默写注意事项- 完整默写每篇诗文,注意准确把握诗文内容和整体语境。

- 注意正确书写汉字和标点符号,确保字体工整、格式规范。

- 默写完成后,检查拼写和语法错误,并进行修正。

希望这份文档对于八年级下册学生的古典诗文默写有所帮助。

祝愿大家能够在默写中加深理解,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