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文背诵默写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一.1. 《关雎》中起兴的句子是:,。

2、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

3、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

,。

4、最能表达诗人对心中恋人的爱慕之情的句子:,。

,5、《关雎》中的男子由“.”引起“.”的美好联想;“”抒写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6.《蒹葭》在今天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7.《蒹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露珠化作白霜来表现恋人之间的朦胧之美,刻画出了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好意境。

8.《蒹葭》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追求伊人的道路之艰难。

9.“一切景语借情语”。

《诗经·蒹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浓浓的秋凉中折**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

10.《蒹葭》中,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理解性默写(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 ,(2)诗中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 ,(3)诗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 ,(4)唐朝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由此可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两句诗是: ,(5) 高适《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意境相似。

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理解性默写。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填空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填空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填空附答案一、《桃花源记》陶渊明1.表明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总体感受的句子:2.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3.从环境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4.写出桃花源不易发现的句子:5.从心情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6.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7.从活动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8.从穿着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9.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10.写出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11.桃花源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此中人语云:12.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13.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14.写出桃花源人对渔人热情的句子:食。

参考答案:1.豁然开朗。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山有小口; 初极狭。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7.其中往来种作。

8.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9.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0.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1.“不足为外人道也。

”1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二、《小石潭记》1.《小石潭记》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2.《小石潭记》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3.《小石潭记》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4.《小石潭记》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5.《小石潭记》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6.《小石潭记》中的句子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透明可爱,鱼儿自由游弋,似与人们相乐的情趣。

答案1.如鸣佩环2.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3.怡然不动,俶尔远逝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6.“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三、《核舟记》1.《核舟记》中,指出木刻的珠子清晰得可以数出来的句子是:。

语文八年级下册背诵默写练习(附答案)

语文八年级下册背诵默写练习(附答案)

初二第二学期古诗文默写1.下列诗句中描写战斗生活场面的一项是()A.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B.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C.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D.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2.下列诗句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 春光烂漫时节,海棠花溪游人如织。

溪岸边,花树下,小径旁,处处绿草如茵;西府、贴梗、八棱、垂丝……各色海棠,千姿百态,争奇斗妍,令人应接不暇。

如果你也欣赏到了这种迷人的景致,会想到哪联古诗?请简要说出这种情景为什么会让你联想到所写的古诗。

(4分)答:4.仔细观察下面这个甲骨文“春”的字形特点,由这些特点你联想到了哪句古诗?简要说说该甲骨文字形特征为什么会让你联想到这句古诗。

(4分)诗句:联想的理由:5.京城三月,陶然亭公园不失为赏春佳处。

园内和风送暖,阳光明媚,碧水微漾。

湖边鲜花初绽,绿草新生。

假如你面对此情此景,会想到哪两句古文和哪两句古诗?请将答案默写在答题卡对应的横线上,并任选其一,简要说说你联想到这两句古文或古诗的原因。

6.北海公园的太液池,是京城有名的赏月佳地之一。

每当明月当空,泛舟于湖上:月影倒映水中,温婉如玉;微风袭来,波光涌动。

倘若你观赏到眼前情景,会想到哪句古诗文?简要说说此种情景为什么会让你联想到这句古诗文。

(3分)7.请你写出下面两首诗中表达诗人勇气和决心的诗句。

①,。

(文天祥《过零丁洋》)②,。

(王安石《登飞来峰》)8.阳春三月的莲石湖公园,连翘、碧桃、海棠次第开放,组成花的海洋,春风微微拂动,花瓣纷飞乱舞。

湖边的青草露出新芽,不知名的野花鼓起朵儿。

岸边垂柳嫩叶满枝,枝头新燕赶筑新巢,如此美景自成一派诗情画意。

面对此情此景,你不禁想起古诗文中的哪一句?简要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

(3分)9.古诗文中常运用一些表现技巧进行景物描写,从而创造出神奇的画面,营造多样的意境,表现丰富的情感。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八下古诗文默写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八下古诗文默写附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一、《桃花源记》陶渊明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

2.《桃花源记》中从环境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

3.《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

4.《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

5.《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

6.《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

二、《小石潭记》柳宗元(1)《小石潭记》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

(2)《小石潭记》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

(3)《小石潭记》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

(4)《小石潭记》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

(5)《小石潭记》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

(6)《小石潭记》中“”的句子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透明可爱,鱼儿自由游弋,似与人们相乐的情趣。

三、《关雎》1、起兴的句子是:。

2、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

3、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

4、《关雎》中的男子由“。

”引起“。

”的美好联想;“。

”抒写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

”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

四、《蒹葭》1、成语“秋水伊人”源之《蒹葭》中的诗句:。

2、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

3、描写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的诗句是;。

4、表现他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

5、《诗经·蒹葭》中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

五、《式微》1、《式微》中借女子之口道出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的怨言的句子是:?六、《子衿》1、“”,一句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

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写出了其相思萦怀之情。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项经典古诗文默写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项经典古诗文默写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项经典古诗文默写1.经典诗文默写。

(6分)(1)蒹葭采采,____________。

(《蒹葭》)(2)_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是故谋闭而不兴,________________,故外户而不闭。

(《大道之行也》)(4)__________________,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5)我们大家要学习他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6)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__________________。

(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7)《卖炭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出底层劳动人民在艰难困苦生活中的复杂矛盾心理。

(8)《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苏轼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2.古诗文名句默写。

(8分)小豫最爱阅读古诗文,认为古诗文最能寄情。

《关雎》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主人公因思念长夜无眠的情景形象地展现了出来;《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尽洞庭湖波澜壮阔的气势;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以此来安慰朋友,借以减轻友人的悲凉与孤独之感;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青草碧透、花瓣纷飞的美景中。

3.古诗文默写填空。

(6分)(1)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参考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参考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一、《桃花源记》陶渊明1. 《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 《桃花源记》中表明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总体感受的句子:豁然开朗。

3. 《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不易发现的句子:山有小口; 初极狭。

4. 《桃花源记》中从环境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 《桃花源记》中从心情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 《桃花源记》中从穿着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7. 《桃花源记》中从活动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

8.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 《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0. 《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人对渔人热情的句子: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1.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2.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3.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二、《马说》1《马说》的中心论点(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 《马说》中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3 《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4 《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5 《马说》中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 《马说》中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7 《马说》中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8 《马说》全文的主旨句中心句(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古诗词】一、《关雎》1.直接默写。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

参差荇菜, 。

窈窕淑女, 。

求之不得, 。

, 。

参差荇菜, 。

窈窕淑女, 。

参差荇菜, 。

窈窕淑女, 。

2.理解默写。

(1)《关雎》中的男子由“ , ”引起“ , ”的美好联想;“ , ”抒发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 , ”抒发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

(2)《关雎》中是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 , 。

二、《蒹葭》1.直接默写。

, 。

所谓伊人, 。

溯洄从之, 。

溯游从之, 。

, 。

所谓伊人, 。

溯洄从之, 。

溯游从之, 。

, 。

所谓伊人, 。

溯洄从之, 。

溯游从之, 。

2.理解默写。

(1)成语“秋水伊人”源自《蒹葭》中的诗句:, 。

(2)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 , 。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3)“一切景语皆情语。

”“ , 。

, ”于浓浓的秋凉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

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1.直接默写。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

,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理解默写。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 , 。

(2)诗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像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 , 。

(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明不要因为离别而伤感的诗句是: , 。

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1.直接默写。

(1)唇焦口燥呼不得, 。

(2)俄顷风定云墨色, 。

,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 。

自经丧乱少睡眠, !(3) ,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2.理解默写。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抒发作者虽身居漏雨屋舍仍关心天下百姓疾苦的美好感情的句子是: ,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或描写天气变化的句子是: , 。

【含答案】八年级语文必背古诗文及理解性默写题

【含答案】八年级语文必背古诗文及理解性默写题

【含答案】八年级语文必背古诗文及理解性默写题八年级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1、《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

重(chóng)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ī)月。

至于夏水襄(xiāng)陵,沿溯(sù)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zhāo)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jiān)千二百里,虽乘奔(bēn)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tuān)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yǎn)多生怪柏(bǎi),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jiàn)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chuán)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cháng),猿鸣三声泪沾裳(cháng)。

1、分别写出《三峡》中描写春、夏、秋、最具有特色的句子春冬: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夏:夏水囊陵,沿溯阻绝。

秋: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2《三峡》中与李白《朝发白帝城》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三峡》中扣“素、绿、清、影”句子是: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描写泉水瀑布句是: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5文中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6描写三峡群山连绵不断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7侧面烘托三峡山势险峻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8描写夏季水势大,交通被断绝的句子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9总括三峡春冬之时景色的句子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0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1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2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3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 小石潭记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小石潭得名的由来。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3、文章如何描写潭水清冽的?(水尤清冽。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27岳阳楼记
4、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背景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5、岳阳楼重新修建后,有变化的句子是:(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6、文中具体描写“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7、文中直接概括出迁客骚人“悲”的句子(去国怀乡,忧馋畏讥),“喜”的句子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8、作者从正面阐述“古仁人之心”的句子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9、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
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也是文章的点睛之笔。

10、由“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这副对联,你一定能想到范仲淹《岳阳
楼记》中的两句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8醉翁亭记
11、文中描写早晚四时的句子。

早:(日出而林霏开) 晚:(云归而岩穴暝) 春:(野芳发而幽香) 夏:(佳木秀而繁阴) 秋:(风霜高洁) 冬:(水
落而石出)
12、奠定全文抒情基调的千古名句(破题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
之间也),这也是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

13、美国攻打伊拉克是别有专心,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29满井游记
14、作者用(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绘出初春水光;用(娟然如拭,鲜
妍明媚)画出春山之态。

用两个长句作比喻,水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新奇生动。

●30诗五首
15、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原因是(心远地自偏)。

《饮酒》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优游安闲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句被王国维誉为“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6、《行路难》中表现诗人内心愁苦、无所适从的诗句是:(停杯投箸不能食,拔
剑四顾心茫然);
表现诗人欲行无路,心绪茫然的句子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表现诗人不怕困难,布满信心,有远大抱负和坚定信念的名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诗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1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博大宽广胸襟的诗句是:(安得广
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诗:(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002年我国人均住房面积已超过20平方米,假如杜甫再生,就不必感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本诗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北风卷地
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以春花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起承上启下过度作用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格调高昂,把送别的思念延伸向远方,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
上空留马行处)
19、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落红不是
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表现老一辈革命家鞠躬尽瘁,甘愿牺牲自己,培植新生力量的高尚品质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欧阳修曾叹: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其实,(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己亥杂诗》),又何尝不是一种新意呢?
阐明世上事物具有两重性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1与朱元思书
20、文中总说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1、侧面表现水清澈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异曲同工之妙。

22、写出水流湍急的句子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3、既表现了富春山的魅力,也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4、写出富春山全貌的句子是:(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2五柳先生传
25、课文概括五柳先生性格特点的句子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与其相呼应
的是“赞语”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两句体现了五柳先生的品德。

26、归纳出五柳先生生活状况的句子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27、与“不戚戚于贫贱”相呼应的句子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23马说
28、千里马的处境(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受到哪些不公正待遇(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29、食马者的愚蠢无知的表现(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25诗词曲五首
30、.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
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1、杜牧的《赤壁》:作者发挥想象,从反面落笔议论历史,抒发感慨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2、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辛劳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概括写出
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诗句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3、苏轼《水调歌头》中阐释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中乐观旷达、与亲人共勉的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4、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诗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
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兴,百姓苦;亡,
百姓苦!),这也是本文的主旨句。

●附:课后诗十首
35、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国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同窗好友将随父去西藏就读,请选择古诗名句赠别留念,以示万水千山隔不断真好友谊:(国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朝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

如朋友远行,你借
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送别则略显伤感,不妨用王勃
的诗句(国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

3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描写早春的细雨蒙蒙,春色若隐若现的诗句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37、李商隐的《无题》:这首诗寄托了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诗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写女子离别后的担心,含有两人要各自珍重的意思的句子是:(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诗中通过祖籍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8、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诗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诗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写出诗中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曾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39、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写小儿顽皮调皮的句子是(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