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汇总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理解性默写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理解性默写
(二)蒹葭
1.第一章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2.第二章中描写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的诗句是: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三)桃花源记
1、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句子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齐谐》中描写鹏往南海迁徙的句子是: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九)马说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十)《礼记》二则
1.《虽有佳肴》中表现中心论点的是教学相长也。
3、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四)小石潭记
1.运用形象的比喻,表现溪水蜿蜒曲折的语句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侧面写潭水清澈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五)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或描写天气变化的句子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2.《大道之行也》中表现大同社会中物尽其用句子是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___姓名:__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__
(一)关雎
1.《关雎》第一章中起兴的句子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2.《关雎》中是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关雎》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文默写(理解性+重点句+背诵)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文默写(理解性+重点句+背诵)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文默写(理解性+重点句+背诵)一、理解性默写《诗经·关雎》1.《关雎》中起兴的句子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2.《关雎》中是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关雎》中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4.《关雎》中最能表达诗人对心中恋人的爱慕之情的句子: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5.《关雎》中抒写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的句子:“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抒写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的句子:“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蒹葭》1.《蒹葭》中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2.《蒹葭》中描写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的诗句是: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3.《蒹葭》中表现他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4.《蒹葭》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5.《蒹葭》中今天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的诗句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6.“一切景语借情语”。

《蒹葭》中于浓浓的秋凉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诗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石壕吏》唐·杜甫1.《石壕吏》中揭示“吏”与“老妇”矛盾尖锐的句子: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2.《石壕吏》中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3.《石壕吏》中表现老妇丧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的句子是: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4.《石壕吏》中概括全诗的句子: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汇总试题汇编(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汇总试题汇编(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汇总试题汇编(附答案)《桃花源记》陶渊明1. 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 表明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总体感受的句子:豁然开朗。

3. 写出桃花源不易发现的句子:①山有小口;②初极狭。

4. 从环境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 从心情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 从穿着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7. 从活动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

8. 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 写出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0. 写出桃花源人对渔人热情的句子:①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②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③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1. 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2. 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3. 桃花源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小石潭记》柳宗元(1)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如鸣珮环(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3)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怡然不动,俶尔远逝(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斗折蛇行,明灭可见(5)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6)课文中“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的句子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透明可爱,鱼儿自由游弋,似与人们相乐的情趣。

《关雎》1.起兴的句子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八年级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1.饮酒诗中写出诗人闲适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表现诗人高洁情致,远离尘俗\洁身自好品格的句子是: , .2.饮酒诗中从飞鸟悟出返璞归真的人生真谛,用象征的手法表达出摆脱官场束缚,与”云无心以出岫(xiu),鸟倦飞而知还”类似的句子:, .3.饮酒诗中作者欲写生命的真谛,又觉得语言不足以体现其微妙的句子:, .4.饮酒诗中妙手偶得之笔,浑然天成,不工而工,用王国维的话说就是“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物我合一的句子:, .5.无题诗中运用比喻和谐音双,表达对远方之人缠绵无尽思念,组成千余年来脍炙人口的名句:, .6.无题诗中诗句情思缠绵、精诚感人,意象生动,淋漓尽致的表达了一种生死不渝、无私奉献、死而后已的爱情:, .7.无题诗中现在常用表达对事业无限执着的追求,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的句子:, .8.无题诗中以我眼观万物万物皆着我之色彩的句子:, .9.无题诗中通过对景物描写渲染了悲凉,凄婉的环境,表现主人公分别时的忧伤、苦痛心情的句子:, .10.无题诗中诗人笔锋一转写别后对方的生活处境,为恋人着想以无比体贴对方的形式,真切的表达出诗人一片深情的句子:, .11.登飞来峰中与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12.登飞来峰中诗人借景抒情,发议论,阐述了登山的体会,同时融情与景,情中寓理表达站得高,看得远这一生活哲理的句子:, .13.人们经过努力,具有高瞻远瞩的思想,眼光和胸襟,在观察社会、处理工作矛盾时就能游刃有余地排除阻力,克服困难,信心百倍的把事业推向前进的句子:, .14.“浮云蔽日”历来是比喻奸佞小人在皇帝面前谗害贤臣,作者借用这一典故表明自己不畏艰险、不屈服于恶势力的勇往直前的斗争精神的句子:, .15.借用民间传说来烘托飞来山上塔的雄伟、高峻,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的句子:, .16.无题诗中用来赞叹奉献精神的名句:, .17.登飞来峰中积极乐观,富含哲理的名句:, .18.无题诗中运用典故表达心情的名句:, .19.无题诗中通过细节描写出了对对方无比惦念之意的句子:, .20.无题诗中用来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的句子:, .21.己亥杂诗中写出品德高尚的人,甘愿无私奉献自己的一切,即使牺牲自己,也要留下美好精神影响后人的诗句:, .22.己亥杂诗中写出自己虽遭迫害,牺牲了自己,仍要为理想中的一代新人贡献力量,表达诗人坚持革新的执着态度和高尚情操的句子:, .23.作者以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体现诗人崇高献身精神的名句:, .24.即使当日心境的写照,又将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在无限感慨中表现诗人复杂心情,又表现出豪放洒脱气概的句子:, .25.己亥杂诗中借落花歌咏奉献精神的名句:, .2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比喻冬雪压林的景象,描写塞外雄奇壮美的雪景,想象奇丽独特,富有浓丽的浪漫主义色彩的句子:, .2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不仅写出胡天变化无常,大雪来得及,而且传达出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意境壮美的名句:, .2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夸张手法,展示边塞冰天雪地,阴云重重的景象,为饯别场面酝酿气氛的句子:29.,3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情景交融的佳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的句子:,31.白雪歌送武判官诗中从军旅生活写天气寒冷的句子:,32.白雪歌诗中写杯光酒色,琴韵笛腔,渲染意酣情浓的宴饮氛围,刻画了帐中把酒饯友的热烈场面的句子:,3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诗人以写实手法写出秋风威力的句子:,3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运用景物描写,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侧面烘托出作者暗淡愁惨心境的句子:,35.既写出使人衰老之态,又写出他投诉无门的困窘之状的句子:,3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以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的气势,表现了诗人从痛苦生活经历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热情和火热的希望,表现诗人推己及人的伟大情怀的句子:,3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能体现作者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高尚情操的句子:,3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相似的句子:,3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体现自我牺牲精神的诗句:,40.白雪歌送武判官诗中运用借代的修辞,写出写出欢宴畅饮场面的句子:,4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于火热的期望中折射出崇高境界的句子:,42.行路难诗中运用典故写出作者渴望得到重用愿望的句子:,43.行路难诗中表达坚定信心,具有远大理想和百折不挠追求的句子:,44.行路难诗中诗人运用夸张的写法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的句子:,45.行路难诗中与韩愈“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有相似慨叹的句子:,46.连续用四个动作,出人预料又符合情理,把一个命运多艰、愤世嫉俗的诗人形象推到读者面前,形象地显示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激荡变化的句子:,47.行路难诗中运用典故,表述自己的信念和追求,终有一天能乘风破浪,冲开险阻实现自己远大理想的句子:,48.行路难诗中写出处处碰壁之窘迫的句子是:,49.行路难诗中形象地表现出诗人面对人生道路的艰难和仕途的阻塞时,心中无奈彷徨悲苦的句子:,50.相见欢词中采用白描手法,饱含辛酸,道出当时离愁的滋味讲不出、说不清的复杂微妙的真实感受的伤心语的句子是:。

部编八下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整理测试版含答案

部编八下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整理测试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一、直接默写1.,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2.,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3.,固颠;,不更颠乎?(纪昀《河中石兽》) 4.,散入春风满洛城。

,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5.,关山度若飞。

,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6.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木兰诗》)7.草树知春不久归,。

,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8.马上相逢无纸笔,安。

(岑参《逢入京使》) 9.,贾生才调更无伦。

,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10.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 11.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约客》) 12.造化钟神秀,。

荡胸生曾云,。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13.,吟鞭东指即天涯。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14.,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15.,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26.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用“,”两句诗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深意。

27.《登飞来峰》中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斗争,充满必胜信念的诗句是:,。

28.陆游《游山西村》中描绘乡村社日前夕热闹情景的句子是:,。

写作者主观心境的句子是:,。

“,”借写农人备酒待客来展现农村丰收的欢悦气象,赞美淳朴的民风与人情。

“,”一句既表达了诗人看到胜景迭出时的喜悦,又给人以逆境中孕育希望的启示。

29.王维《竹里馆》一诗中,描写人物活动,体现诗人的高雅闲淡、超凡脱俗,也易引起他人共鸣的诗句是:,。

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诗句是:,。

30.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乡之情的两句是:,。

八下语文古诗文按课默写一、《回延安》贺敬之1、革命圣地延安曾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贺敬之的《回延安》一诗抒发了对延安的感激和热爱之情,“,。

(完整版)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汇总

(完整版)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汇总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一、《回延安》贺敬之1、革命圣地延安曾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贺敬之的《回延安》一诗抒发了对延安的感激和热爱之情,"树梢树枝数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 用比兴手法写出了自己与延安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东山的糜子西山 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 写出了当年在延安时的生活情景;夸张句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 走来也不够我看!” 写出了延安新城的巨大变化;排比句 “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红,一盏盏电 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 描绘了延安新貌。

《桃花源记》陶渊明1. 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 表明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总体感受的句子:豁然开朗。

3. 写出桃花源不易发现的句子: ①山有小口 ;②初极狭。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其中往来种作。

8. 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 写出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0. 写出桃花源人对渔人热情的句子:①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②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③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 食。

11. 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2. 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 间隔。

13. 桃花源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三、《小石潭记》柳宗元(1) 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 :如鸣佩环(2) 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 :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3) 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怡然不动,俶尔远逝 (4) 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斗折蛇行,明灭可见(5) 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 却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6) 课文中“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的句子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 视无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透明可爱,鱼儿自由游弋,似与人们相乐的情趣。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八下古诗文默写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八下古诗文默写附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一、《桃花源记》陶渊明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

2.《桃花源记》中从环境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

3.《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

4.《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

5.《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

6.《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

二、《小石潭记》柳宗元(1)《小石潭记》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

(2)《小石潭记》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

(3)《小石潭记》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

(4)《小石潭记》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

(5)《小石潭记》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

(6)《小石潭记》中“”的句子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透明可爱,鱼儿自由游弋,似与人们相乐的情趣。

三、《关雎》1、起兴的句子是:。

2、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

3、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

4、《关雎》中的男子由“。

”引起“。

”的美好联想;“。

”抒写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

”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

四、《蒹葭》1、成语“秋水伊人”源之《蒹葭》中的诗句:。

2、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

3、描写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的诗句是;。

4、表现他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

5、《诗经·蒹葭》中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

五、《式微》1、《式微》中借女子之口道出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的怨言的句子是:?六、《子衿》1、“”,一句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

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写出了其相思萦怀之情。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参考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参考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一、《桃花源记》陶渊明1. 《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 《桃花源记》中表明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总体感受的句子:豁然开朗。

3. 《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不易发现的句子:山有小口; 初极狭。

4. 《桃花源记》中从环境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 《桃花源记》中从心情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 《桃花源记》中从穿着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7. 《桃花源记》中从活动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

8.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 《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0. 《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人对渔人热情的句子: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1.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2.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3.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二、《马说》1《马说》的中心论点(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 《马说》中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3 《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4 《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5 《马说》中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 《马说》中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7 《马说》中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8 《马说》全文的主旨句中心句(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关雎》
1、起兴的句子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2、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
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4、最能表达诗人对心中恋人的爱慕之情的句子: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5、《关雎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男子对姑娘思念之深追求不到而痛苦难眠的句子是:
辗转反侧,寤寐思服。

6、《关雎》中的男子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引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的美好联想;“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抒写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

《蒹葭》
1、成语“秋水伊人”源之《蒹葭》中的诗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蒹葭(jiān ji ā)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3、描写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的诗句是;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4、表现他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宛在水中央。

宛在水中坻。

宛在水中沚。

5、《诗经·蒹葭》中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式微》
1、《式微》中借女子之口道出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
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的怨言的句子是: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
为乎泥中?
《子衿》
1、“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

对方的衣饰给她留
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写出了其相思萦怀之情。

2、“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内心独自,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
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诗人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3、运用假设语气、让步的姿态做出强烈反问的两句是:“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作者送别友人时旷达胸怀和真挚友情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
人们心声的名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叙将别之时,气势宏伟,已寓不必伤别之意,
为下文抒情情奠定基调的诗句是: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
怀的诗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5、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明不要因为离别而伤感的诗句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6、表达作者劝慰友人不要做儿女之情句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壮阔气势的句子: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隐喻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希望有人引荐,积极出仕的诗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含蓄的表达了诗人求仕之心的诗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表达渴望出仕而无人引荐的句子是: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出洞庭湖浩大气势的名句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
精神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我衰老困窘的诗句是: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
断绝。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主旨句、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
民的情怀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
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
不悔的决心的那两句诗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卖炭翁》
1、描绘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2、描写卖炭翁饱经风霜、孤苦伶仃的劳动者形象的诗句是: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3、描写卖炭翁外貌的句子是: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4、表明卖炭翁贫困的句子是: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5、揭露了宫市制度不合理的句子是: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十五、《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1、破山寺后禅院环境幽静深远,正如常建诗中所写“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2、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有两句诗各含一个成语,这两句诗是:“曲径通幽处”“万籁此都寂”。

3、《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诗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及人生的启示。

4、悠长的钟磬声,在万籁俱寂中带来深远的禅意,使人心灵愈发沉静的句子: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十六、《送友人》李白
1.诗中交代送别地点及环境的句子: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2.诗中借马的萧萧长鸣,表现友人不忍离去的诗句: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诗中比喻友人离家远游,行踪难定的诗句: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4.诗中借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诗人与友人难舍难分之情的诗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十七、《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
1、“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营造了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

2、“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
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3、“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这是直写自己孤寂的心境。

十八、《卜算子·咏梅》陆游
1、陆游《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品行的
句子是: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表现梅花高洁傲岸的句子是: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2、《卜算子?咏梅》词人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
的词句是:零落
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