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翻译的增补和互译
英汉互译增补法

Translation from English into Chinese
英译汉
增补法一般用于以下三种情况:
一、为了语法上的需要
二、为了意义上的需要
三、为了修辞上的需要
Translation from English into Chinese
英译汉
1、增补量词 An apple 一个苹果 A bird 一只鸟 Soon the whole sky is azure and flaming. 不一会儿,万里晴空已是一片火红。
Translation from English into Chinese
英译汉
4、必要时根据汉语的习惯,表达出英 语中省略的部分 Better be wise by the defeat of others than by our own. 从别人的失败中吸取教训比自己的失 败中吸取的教训更好。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王桂花
增补法的概念
汉英两种语言在词法和句法结构方面存 在着极大的差别。增补法就是在翻译时按意 义上和句法上需要增加一些词来更加忠实通 顺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在翻译中为了使 得译文能准确地表达原文意思常常必须增 加一些原文字面上没有而在上下文种包含内 容的词语。英汉互译本着“信达雅”的原则, 一般来讲翻译要做到两遍,第一遍是保证语 句通顺的,第二遍是让整个句子看起来更加 的美观,也就是的、我们经常说的“雅”。
Translation from English into Chinese
英译汉
3、准确表达可数名词的单复数 Ladies and Gentlemen . 女士们,先生们。 She warmly welcomed her guests in and brought them a cup of tea. 她热情地把客人们迎了进来,然后给 他们各端了一杯茶。 The lion is the king of animals. 狮子是百兽之王。
中英互译中的三个技巧

作者简介:赵丽芳(1977—),女,壮族,本科,中职讲师,研究方向:中职英语语法的应用。
一、中英互译的三个技巧(一)增译法增译法就是在原文的基础上对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等进行添加,使句子意思表达更为完整。
基本原则是不产生额外的语义。
第一种:语法增补。
在进行翻译时,对代词、冠词、介词等进行补充,例如:What aboutcalling him right away ?马上给他打个电话,你觉得如何?(增译主语和谓语)。
This is yet another common point between the people of our two countries.这是我们两国人民的一个共同点(增译介词)。
第二种:语义的增补。
根据逻辑对原文省略的内容进行增添,A book ,tight shut ,is but a block of paper.一本书,如果紧紧合上不读,只是一叠纸。
(增译暗含词语)。
第三种:文化增补。
针对文中提到的故事人物有详细的了解,然后根据两个国家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行不同的翻译。
It ’s raining cats and dogs.瓢泼大雨(俚语,谚语翻译)。
If one is not patient in small thing ,one will never be able to control great ventures.小不忍则乱大谋。
如果单纯按照字面意识,如果不对小事有耐心,将永远不能够控制大事业。
但是翻译成中国的成语就会显得更加有文化底蕴。
为此,学生要对这些基础的内容进行增补,就必须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语法成分的划分。
在日常的课程教授过程中,注重对中西方文化的教学,使学生对中西文化有深刻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原文的意思进行准确的表达。
(二)减译法减译法就是对文中多余的部分进行适当的删减,使句子的表达更加简洁完整。
减译不是简单的对原文进行删减,而是为了避免内容的重复、文字的重复。
《汉英交替传译中的增补策略》范文

《汉英交替传译中的增补策略》篇一一、引言在汉英交替传译中,增补策略是一种常用的翻译技巧,尤其在处理文化背景、语义隐含以及逻辑关系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增补策略在汉英交替传译中的重要性、应用场景及实施方法。
二、增补策略的重要性1. 文化背景的填补:汉语和英语在表达上存在差异,尤其在文化背景方面。
增补策略可以帮助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填补这些文化空白,使译文更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2. 语义隐含的明确:汉语中常含有隐含意义,需要通过增补策略明确表达出来,以避免误解。
3. 逻辑关系的梳理:在汉英交替传译中,有时需要梳理原文的逻辑关系,通过增补策略使译文更加清晰、连贯。
三、增补策略的应用场景1. 处理文化负载词:在翻译具有文化特色的词汇时,增补策略可以帮助译者传达原文的含义和背景。
2. 解释隐喻和习语:汉语中的隐喻和习语往往难以直译,需要通过增补策略进行解释和拓展。
3. 补充逻辑连接词:在翻译过程中,根据需要适时地增补逻辑连接词,使译文更加流畅、易于理解。
四、增补策略的实施方法1. 了解文化背景:译者需要了解中英文化差异,以便在翻译过程中正确运用增补策略。
2. 明确语义隐含: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明确隐含意义,并通过适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增补。
3. 梳理逻辑关系:根据原文的逻辑关系,适时地增补连接词、从句等,使译文更加清晰、连贯。
4. 自然流畅的表达:增补策略应适度,避免过度解释或生硬地插入词汇,保持译文的自然流畅。
五、案例分析以一句汉语句子“这本书讲述了中国古老的传说和神话”为例,在翻译成英语时,可以通过增补策略来明确表达文化背景和语义隐含。
翻译为:“This book tells the stories of ancient Chinese legends and myths, which are rich in cultural significance and hold deep meanings for understanding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通过增补关于文化重要性和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信息,使译文更加完整、准确。
英汉翻译技巧第6章英汉翻译中增补、省略与重复技巧

02Biblioteka 英汉翻译中的增补技巧增补的定义和作用
定义
在英汉翻译中,增补是指在译文中增加原文中没有但根 据语境、逻辑或表达习惯需要添加的词语或信息。
作用
通过增补,可以使译文更加准确、流畅、自然,符合目 标语言的表达习惯,提高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
增补的分类
结构性增补
根据目标语言的语法结构,在译 文中增加必要的冠词、代词、连 词等,以使译文结构完整、语义
省略的分类
词汇省略
在翻译过程中,有时可以省略原 文中的某些词汇,如冠词、代词、 连词等,以使译文更加简洁明了。
句子成分省略
在翻译过程中,有时可以省略原 文中的某些句子成分,如主语、 谓语、宾语等,以使译文更加符
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重复信息省略
在翻译过程中,如果原文中出现 了重复的信息或表达,可以将其 省略,以避免译文的冗余和重复。
增补连接词
在英文中,连接词的使用 相对较少,但在中文中, 为了表达逻辑的严密性, 需要适当增补连接词。
案例二:省略技巧的应用
省略冠词
英文中冠词使用频繁,但 在中文中冠词的使用相对 较少,因此在翻译时可以 省略冠词。
省略代词
英文中代词的使用较多, 但在中文中为了避免重复 和保持简洁,可以省略代 词。
02 应对语言差异
英语和汉语在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上存在差异, 通过运用相关技巧,可以更好地处理这些差异, 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03 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翻译过程中,不仅涉及语言转换,还涉及文化 因素的传递。通过运用增补、省略与重复等技巧, 可以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章节概述
01 增补技巧
重复的定义和作用
浅析英语笔译中的增译法与省译法

现代交际·2018年6期浅析英语笔译中的增译法与省译法张爱雯(吉林师范大学吉林长春130015)摘要:在英汉互译过程中,由于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汇以及修辞等方面存在极大的差异,可想而知在进行英语笔译时,势必会遇到诸多问题,这时就需要采用一定的翻译技巧,而增译法与省译法作为常见的翻译手段,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英语笔译中。
本文就从增译法与省译法在英语笔译中的运用原因及其重要性着手分析,进而对其实践应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英语笔译增译法省译法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6-0122-02作者简介:张爱雯,吉林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英语教学中,对培养出具有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英语笔译的能力上。
由于汉语与英语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也就决定了在笔译翻译过程中,直译根本无法充分地表达出语言效果,这时还需要运用增译法与省译法等翻译技巧,使译文能够以最好的翻译效果展现给读者。
一、在英语笔译中运用增译法与省译法的原因1.英汉之间存在语言差异在从事英语笔译工作时,由于英汉之间所固有的一些语言差异,翻译工作者必须在笔译中有所侧重。
首先,英语与汉语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
在整个英语学习当中,英语笔译属于其中最繁复的一部分,这是由于汉语与英语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其主要表现在发音、书写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异,并且在使用的语言背景下也有不同之处。
例如,在汉语的表达中会运用到诸如歇后语、成语等,但在英语中却根本没有这些,正因为如此,翻译工作者在进行笔译时,如果遇到此类语言上的差异,在对两国的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的基础上,不管是汉译英还是英译汉,可以采取适当的增减,只有这样,被翻译出来的文字才能更好地表达清楚原本的意思,让阅读者能够与译文的真实语言环境更加贴近。
其次,英汉在表达方面,着重点不同。
论英语笔译中增译法和省译法的意义

论英语笔译中增译法和省译法的意义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表明,增译法可以丰富译文内容,使译文更具信息量和细节,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内容。
增译法还可以提高译文质量,使译文更贴近原文意思,减少翻译失误的可能性。
增译法还能增强译文的表达力,使其更加生动、具有感染力。
相比之下,省译法则是在不改变原文意思的基础上,尽可能地简化译文,使其更加简洁流畅。
省译法的运用可以使译文更易于理解,提高读者阅读体验。
省译法也有助于减少冗余和繁琐的译文内容,使译文更加精炼。
增译法和省译法在英语笔译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们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提高翻译质量和效果。
通过深入研究增译法和省译法的应用,可以为今后的翻译工作提供更多的启示和展望。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英语笔译中增译法和省译法的意义,以及它们在提高翻译质量和表达力方面的作用。
通过分析增译法和省译法在翻译过程中的运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在翻译中保持原文信息的完整性的增加译文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研究增译法和省译法的综合运用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翻译任务,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提升英语笔译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为翻译工作者提供更加有效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2. 正文2.1 增译法的意义增译法是英语笔译中常见的翻译手法,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丰富译文内容:增译法可以在保持原文意思基础上,增加必要的补充信息或细节,使译文更加生动丰富。
这样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意图,提升译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 提高译文质量:通过增译法的运用,译文不仅能够准确传达原文信息,还能够使译文更加通顺流畅,避免出现歧义或翻译不准确的情况,从而提高译文的质量。
3. 增强表达力:增译法可以使译文更加贴近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语言特点,使译文更加自然流畅。
通过增加必要的修饰语、插入语或转换句型等手段,可以使译文更加地道和自然。
增译法在英语笔译中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可以丰富译文内容,提高译文质量,还可以增强译文的表达力,使译文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如何提高英语翻译能力

如何提高英语翻译能力提高英语翻译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
下面是一些提高英语翻译能力的方法和建议。
1.建立良好的英语基础:英语翻译需要对语法、词汇和句法有扎实的掌握。
可以通过培养阅读英文书籍、学习英文语法和词汇、听英文新闻和音频来提高英语基础。
2.学习专业知识:不同领域的翻译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
可以选择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行业术语和领域特定的翻译需求。
3.多读多写:阅读是提高翻译能力的有效途径,可以选择阅读各种类型的英文文献,包括新闻、杂志、小说等。
通过读写,可以提高对英文表达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练习口译:口译是翻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通过模拟口译场景,提高听力和口语能力。
可以选择听英文讲座、演讲和新闻,尝试进行口译练习。
5.反复练习:练习是提高翻译能力的关键,可以选择进行大量的翻译练习,不断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可以选择翻译不同类型的文本,包括新闻、技术文档、广告等。
6.使用翻译工具:翻译工具可以辅助翻译过程,提高工作效率。
可以学习使用各种翻译工具,包括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CAT)、机器翻译系统等。
7.不断学习:英语翻译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可以参加相关的翻译培训和课程,了解最新的翻译技术和方法。
可以通过加入翻译协会、参与翻译讨论和交流活动,与其他翻译人员分享经验和技巧。
8.注意译文质量:翻译不仅需要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还需要注意语言风格、语气和文化差异。
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读者的需求。
9.接触多样化的材料:除了常见的英文文献,还可以尝试翻译不同类型的材料,如影视剧、广告、音乐歌词等。
通过接触多样化的材料,可以了解不同领域和语言风格的表达方式。
10.学习其他外语:学习其他外语可以拓宽思维和语言能力,对英语翻译能力的提升也有帮助。
可以选择学习一门与英语相关的外语,如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
总之,提高英语翻译能力需要进行系统的学习和不断的实践。
汉译英增译法

汉译英增译法
"增译法"是指在进行汉英翻译时,根据具体语境和表达需要,适当增加一些词语或句子成分,以使译文更加准确、完整、通顺。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增译方法:
1. 增加连接词:在汉译英时,为了使译文更加连贯,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连接词,如"and", "but", "so", "because"等。
2. 增加形容词或副词:为了使译文更加生动形象,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形容词或副词,如"very", "quite", "extremely"等。
3. 增加同位语:为了使译文更加清晰明了,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同位语,如"the city of Beijing", "the novel by Lu Xun"等。
4. 增加注释:为了使译文更加易懂,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注释,如人名、地名、历史事件等的解释。
5. 增加文化背景信息:为了使译文更加符合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文化背景信息,如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等的介绍。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课程论文题目浅谈英汉翻译的增补和省略
姓名吴平
学号 1107402023
专业年级 11级2班英语
指导教师于洁
2013年 12 月 28日
浅谈汉英翻译的增补和省略
摘要: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要准确的传达原文的信息,译者难免要对译文做一些增补与省略。
增补是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内容,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的意思。
翻译中的省略是使译文洗练的主要手法,指的是依循“减词不减意”的原则,把原文中的一些词舍去不译。
译文的增补与省略都是为了更确切、更忠实的表达原文的精神。
关键词:英语翻译翻译技巧原文译文
实例分析与论证
1增补法(Amplification)就是根据译文的语法结构,表达习惯和语义连贯的需要增加一些原文中虽无其词却有其意的一些词句从而更忠实通顺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
(一)汉语中暗含而无需明言的词语,在译文中难以再现。
在此情况下,需要增加用词才能使译文语义明确。
(《汉英等效翻译》管新平何志平)感冒可以通过人的手进行传染。
(同学译文)Flue will be spread by hand.
(参考译文)Flue can be spread by hand contacts.
【解析】译文增加contacts,因为原文的含义实际上是“通过手的接触”。
(二)修补语法结构:根据英语的语法要求,在翻译过程中,增加代词、连词、介词和冠词等,以便符合英语的语言结构。
我说没关系,多的是。
(《汉英比较翻译教程练习》魏志成编著) (同学译文):I told her that it didn’t matter, there were far more plenty.
(参考译文):I said there were so many of them that she could pick as many as she’d like to .
【解析】中文表意,在中文的表达中,有时一个句子会省略主语,而英语是形合语言,我们在翻译成英语时就要根据意思表达的需要,适当地补出主语。
根据上下文意思我们知道作者想表达的是“玫瑰花多的是”,所以在翻译过程中我们要将代词补出来。
(三)增补社会背景:背景性增补大抵与行文信息转换有关。
也就是说,译文如果不作增补就会影响原文信息的传达。
(《汉英比较翻译教程》P153 魏志成编著 )
文化大革命十年,只看八个样板戏不也活过来了嘛。
(参考译文)During the ten year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1966-1976) we only had eight “model opera”, didn’t we?
【解析】:“文化大革命” 是我们国家特有的文化背景,对于不熟悉中国国情的人就会感到迷惑文化大革命十年,是哪十年?译文补出了时间段“1966-1976”可以加深读者的理解,明白文化大革命持续的时间段。
(四)增补概念:所谓概念性增补是指“非增补不足以充分表达或阐释原意的实意词。
” (刘宓庆,1999:195)
我将听不见人们真正的声音,所能听见的都是低微的柔婉和娇痴的,唱小旦的声音:“万岁,万岁!万万岁!
I would not be able to hear their real voices; all I could hear was
their low, soft and silly shouts of “ a long life and a long life”, like the faint singing of young maids in the Beijing opera.
【解析】原文“小旦”一语,是京剧角色的一个名称,为英语文化和语言系统中的空缺。
译文中采用了Beijing opera增补概念性的词语来增补。
(五)增加表达时态的词汉语中通常暗含一些时态上的变化,因此在英语中应根据需要通过动词词形变化或加助动词来表达句子的时态。
我在花园里种满了芬芳的玫瑰花(《汉英比较翻译教程练习》魏志成编著) (同学译文)I planted fragrant roses all over my garden.
(参考译文)I’ve planted fragrant roses all over my garden.
【解析】原文没有“过去种” 的字眼但实际的意义中却暗含了,所以要用现在完成时,表示过去到现在的状态。
2省略法 (omission)在汉英翻译过程中,往往需要减去原文中某些词语,以符合英语的语言规则和表达习惯。
减词必须保持汉语所表达的含义和精神不变。
(一)减去意思重复的词语如汉语中重复出现的词语或者四字结构中的重叠成分或修饰成分或虚指成分,常常需要通过减词来传达出最突出,最重要的信息。
“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汉译英教程》肖辉汪晓毛编著 )(参考译文)
“Silence! Silence! Unless we burst out, we shall perish in this silence!
【解析】原文中重复的“沉默啊!” 是感叹句,直译出来让人不觉得累赘,而后面连词重复中省略前面一个,最后一次重复置于句尾,起到修辞作用,并在“silence” 前面加上一个指示代词起到一个强调作用,更加显示语气有力。
(二)省略冗余用词:根据英语的表达习惯,在不影响原文含义的情况下,减去无关紧要的词,避免拖泥带水或生硬难懂。
频率、波长和声速三方面是密切相关的
The frequency, wave length, and speed of sound are closely related.
【解析】译文减去了“三方面”,因为在英语中意思已经表示清楚。
如果非要加上“aspect,respect”等英语中表示概括性的词语,反而显得画蛇添足。
(三)暗重复省略:汉语表达结构中通常会暗含一些意思重复的词语,在译文要注意省略,避免累赘。
把年龄太小的孩子送入小学学习并不好。
【译文】It is no good putting a very young child in a primary school.
【解析】译文中减去了“年龄” 和“学习”,因为英语的young 就是表示年龄小,in a primary school 就是在小学学习,含义已经明确,无需画蛇添足。
英汉翻译中经常性的会出现以下问题:1.中英文表达上的差异:中文是意义关联,英文是形式关。
2.汉英两种语言在词汇的使用方面,存在大量的对应现象,同时也存在着更多的不对等现象。
3.四字格的排比用法在汉语行文中是文采和气势的体现,其华丽丰富的辞藻与优美和谐的音韵既符合中国人注重整体和统一的思维模式,又切合我们讲求均衡对仗的审美心理。
英语行文尽管也有其华美精致的一面,但这种华丽的文采多建立在语言流畅、逻辑清楚的基础之上,文字的堆砌和意义的繁复是英语文章的大忌。
然而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乐意采取以下办法来解决1.面对不对等现象,译成英语时需要在词量上进行适当的调整,或增词或省略,以符合双语表达习惯的需要。
2.了解更多的双语国家的文化背景,避免漏译
或者错译。
3.在翻译汉语四字格及四字格排比句时,译者切不可不分词义虚实,不顾思维差异,而应摆脱汉语欣赏定式的影响,使译文符合英语的行文习惯。
参考资料:《汉英等效翻译》管新平何志苹著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汉译英教程》肖辉汪晓毛编著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汉英比较翻译教程》魏志成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汉英比较翻译教程练习》魏志成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