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制造业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中成药行业发展策略及前景分析

中国中成药行业发展策略及前景分析中国中成药行业发展策略及前景分析一、中国中成药行业发展问题(一)原材料质量难保证中成药生产不像西药那样由原料厂家生产供应所用原料,其原药材的种植、采购、供应是多渠道、多产地的,其中生产产地、收获季节、加工炮制方法不同,以及运输、贮存条件不同都会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
另外,中药材炮制尚缺少科学的规标准,现行的“中药炮制规”中,判断炮制药材质量的好坏,缺少量的指标,大部分只靠定性描述,往往凭炮制工的经验判断,很难保证每批产品都一致,这就势必影响产品质量的均匀性。
另外一方面,作为中药产业基石的中药资源,其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缺乏有效地管理,中药资源的破坏得不到遏制,保护和利用难以实现。
很多中药材基地把种植药材作为短平快的首选项目,不遵守“道地药材”的原则。
出现了药材质量下降、农药残留超标、生产无人监管、种养无章可循的局面。
(二)科研技术较为落后1、中药行业基础科学研究薄弱我国中药毒副作用机制的研究相对滞后。
90%以上的中药毒性未能掌握。
另外缺乏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体系。
造成了目前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专业人才缺乏,评价方法及标准研究不够。
尽管中药有了GAP标准,但是尚不能全面反映中药产品的质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尤其是复方中药成分复杂,其质量控制的方法到目前为止都没有指南。
此外,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容尚不明确,专利保护不得力,造成中药专利侵权现象严重。
目前国家队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可采取的手段、方法,各类新药专利保护的围,如何处理知识产权侵权事件等容,没有明确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申请专利的积极性,制约企业在科研方面的投入。
2、工艺技术不够合理提取、分离、浓缩、干燥是中药厂最常应用的技术,而目前仍显周期长、工时多、能耗大,导致效率低,质量小稳定.例如,由于提取时药材处了静态而不是动态,药材从投料到制成浸育或干膏需经过几十个小时的反复加热过程,导致有效成分损失。
一些传统中药口服同体剂型,仍采用原生药粉为原料直接制成大蜜丸、水蜜九、散剂或胶囊剂等,原药材粉末细度不足以达到破坏全部药材细胞结构,影响到药物在体的溶出和吸收;而有些水溶性很小的矿物类药材如石膏、雄黄、珍珠、滑石等,粉末细度不够也影响溶解速率乃至影响疗效。
我国制药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制药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一、引言制药行业作为我国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我国制药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制药行业发展现状分析1. 市场规模我国制药行业市场规模庞大,年销售额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人们对药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潜力巨大。
2. 产业结构我国制药行业的产业结构相对分散,有大量的中小型制药企业。
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大型制药企业,具备较强的研发和生产能力。
这些大型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3. 技术水平我国制药行业在技术水平方面有所进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
一些关键技术和高端药品仍依赖进口。
未来,我国制药行业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自主研发能力。
4. 市场竞争我国制药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份额较为分散。
大型制药企业通过品牌优势和规模效应在市场上占据一定份额,而中小型企业则通过灵活的市场策略和低成本优势来争夺市场份额。
5. 政策环境我国政府对制药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逐渐增加,加大了对药品研发和生产的扶持力度。
同时,政府也加强了对药品质量和安全的监管,提高了行业的准入门槛。
三、制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1. 健康产业政策的推动我国政府将健康产业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加大对医药产业的支持力度。
未来,我国制药行业将受益于政策的推动,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2. 科技创新的推动我国制药行业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自主研发能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药研发周期将缩短,药物疗效将得到提升,为制药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3. 产业整合的加速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我国制药行业将加速产业整合的步伐。
大型制药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扩大市场份额,中小型企业则通过合作共赢来提高自身竞争力。
4. 国际市场的拓展我国制药行业将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加强与国际制药企业的合作。
同时,也需要提高自身的品牌形象和产品质量,以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
2024年中成药生产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中成药生产市场发展现状概述中成药是指以植物、矿物或动物性药材为原料,通过加工制备而成的一类药物。
中成药因其疗效确切、操作简便等特点,在中国医药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本文将对中成药生产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未来发展趋势。
传统市场概述中成药制造业作为中国传统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较为完备的产业链。
由于其较低的价格和口服等便捷的特点,中成药在中国乃至全球医药市场上具有广泛的应用。
传统中成药市场上,许多家庭常备中成药以应对常见病症,如感冒、消化不良等。
这些产品多数在中小型制药企业中生产,供应链相对简化,且大多数中成药产品不需要处方便可以直接购买。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传统市场面临着一些挑战。
许多消费者开始关注中成药的成分、疗效以及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
专利制药市场概述为应对中成药市场中的挑战,一些制药公司开始注重科技创新,并利用专利技术生产中成药。
这些专利药物通常致力于研发新型药物或改良传统药物,提高其疗效和安全性。
专利中成药市场通常由大型制药企业主导,其产品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和监管,具备较高的疗效和安全性保障。
这些药物多数需要处方才能购买,并且价格相对较高。
尽管专利中成药市场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依然面临一些问题。
一方面,进入专利市场需要巨大的研发投入和时间,限制了中小型制药企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专利中成药市场在价格方面对消费者来说可能不够亲民,使得一部分消费者难以获得必要的治疗。
市场发展趋势未来,中成药市场有望出现以下发展趋势:1. 面向个性化治疗的发展随着基因检测和个体化医疗的不断进步,中成药市场有望发展个性化治疗的药物。
通过分析患者的遗传信息和生理状况,制造定制化的中成药,提高疗效和安全性。
2. 融合传统与现代医学的发展传统中成药和西药的辩证施治理念逐渐融合,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一些制药企业开始将中成药与现代药物相结合,开发具有创新药理作用的药物。
中药制造业行业分析

一、中药行业发展概况1.中药行业基本情况中药行业是医药行业的子行业,由中药材生产、中药工业(含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中药机械制造)和中药商业组成。
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以中药材生产为基础、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商业为纽带的完整的中药生产流通体系。
中成药和中药饮片为中药类工业企业的核心产品。
中药饮片是将中药材经过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
中药材、中药饮片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中药饮片包括了部分经产地加工的中药切片(包括切段、块、瓣)、原形药材饮片以及经过切制(在产地加工的基础上)、炮炙的中药材饮片。
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包括丸、散、膏、丹、胶囊等各种剂型。
中成药有两种概念,一种是狭义的中成药,它主要指由中药材按一定治病原则配方制成、随时可以取用的现成药品;另一种是广义的中成药,它除包括狭义中成药的概念外,还包括一切经过炮制工而成的草药药材。
2.我国中药行业市场分析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医药制造业按当年价计算的工业总产值达11,933.82亿元,其中中成药制造工业总产值2,587.05亿元,在整个医药制药业占比21.68%。
2005年-2010年我国中成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年增长率在18%以上,远高于同期GDP 的增速。
按2005年-2010年我国中成药工业总产值的复合年增长率16.8%进行测算,2011年我国中成药工业总产值达3022亿元,到2015年达5623亿元。
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老龄化程度和居民保健意识也相应提高和增强,由于中药独特医疗和保健功效,使得对中药类产品的需求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
同时,欧美等以西医为主的国家,近年来对中药开始有了新的认识。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中成药出口交货值43.31亿元,尽管相比2009年有所回落,但仍是2005年的2倍多,预计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复苏,以及中药在全球范围内的深入渗透,我国中药出口有望迎来新的高速增长。
医药制造业财务报告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医药制造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迅速。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医药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医药制造业的盈利能力和社会效益逐渐凸显。
本文将对医药制造业的财务报告进行分析,旨在了解其经营状况、盈利能力和财务风险,为投资者、企业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二、医药制造业财务报告分析1. 营业收入与毛利率分析(1)营业收入分析营业收入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我国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逐年增长,表明行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以下为某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情况分析:表1:某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情况年份营业收入(亿元)2016年 1002017年 1202018年 1502019年 1802020年 200从表1可以看出,该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逐年增长,增长率分别为20%、25%、20%、22%。
这说明该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能够抓住市场机遇,实现业绩增长。
(2)毛利率分析毛利率是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企业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盈利空间。
以下为某医药制造业毛利率情况分析:表2:某医药制造业毛利率情况年份毛利率(%)2017年 322018年 342019年 362020年 38从表2可以看出,该医药制造业毛利率逐年上升,增长率分别为2%、2%、2%、2%。
这说明该企业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优化成本结构等措施,不断提升盈利能力。
2. 营业成本与费用分析(1)营业成本分析营业成本是企业为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以下为某医药制造业营业成本情况分析:表3:某医药制造业营业成本情况年份营业成本(亿元)2016年 802017年 952018年 1152019年 1352020年 150从表3可以看出,该医药制造业营业成本逐年上升,增长率分别为18.75%、21.05%、22.17%、21.48%。
虽然营业成本逐年增长,但增速低于营业收入增速,表明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中成药行业财务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摘要中成药行业作为我国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
本报告通过对中成药行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旨在揭示行业整体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等方面的表现,为投资者、企业和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
二、行业背景1. 政策环境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中成药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中医药法》、《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等,旨在推动中成药行业的健康发展。
2.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中成药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特别是在老龄化背景下,慢性病发病率上升,中成药在预防和治疗慢性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3. 行业竞争中成药行业竞争激烈,既有大型制药企业,也有众多中小型企业。
在市场细分、产品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
三、财务分析1. 行业整体财务状况(1)营业收入近年来,中成药行业营业收入逐年增长,2019年达到XX亿元。
其中,中药饮片、中成药制剂、中药保健品等细分市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2)净利润中成药行业净利润也呈现逐年增长趋势,2019年达到XX亿元。
这得益于行业规模扩大、产品结构优化、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
(3)毛利率中成药行业毛利率水平较高,2019年约为XX%。
这主要得益于原材料成本相对较低、产品附加值较高、品牌优势明显等因素。
2. 盈利能力分析(1)销售毛利率中成药行业销售毛利率较高,2019年约为XX%。
这表明企业在产品定价、成本控制等方面具有较强能力。
(2)净利率中成药行业净利率也较高,2019年约为XX%。
这主要得益于企业规模扩大、产品结构优化、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
3. 偿债能力分析(1)资产负债率中成药行业资产负债率相对较低,2019年约为XX%。
这表明企业财务风险较低,偿债能力较强。
(2)流动比率中成药行业流动比率较高,2019年约为XX%。
这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4. 运营能力分析(1)存货周转率中成药行业存货周转率相对较高,2019年约为XX次。
我国中成药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我国中成药市场竞争格局分析中成药市场是我国制药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竞争格局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市场格局、竞争形势、效益分析等角度对我国中成药市场竞争格局进行分析。
一、市场格局1.市场规模:我国中成药市场规模巨大,消费者需求广泛,市场潜力巨大。
2.品牌竞争:中成药市场中,有一些知名品牌,例如同仁堂、云南白药等,这些品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较强。
3.区域差异:我国中成药市场在各个地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一些地方具有自身特色的中成药品牌较受欢迎。
4.价格竞争:中成药市场中价格竞争激烈,一些企业通过降低价格来争夺市场份额。
二、竞争形势1.产品同质化:中成药市场中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很多企业在产品研发方面缺乏创新,导致产品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化竞争。
2.品牌竞争:知名品牌在中成药市场中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拥有较高的品牌忠诚度和影响力。
3.渠道竞争:中成药企业之间的渠道竞争也很激烈,合作药店的选择、药品的上架等都对市场份额有一定影响。
4.市场准入门槛较低:相对于西药市场,中成药市场的准入门槛较低,存在较多的中小型企业,市场竞争相对较为激烈。
三、效益分析1.潜在利润:中成药行业具有较高的潜在利润,一些热门产品的利润空间较大。
2.利润竞争:中成药市场中,一些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降低产品价格,这对行业整体利润造成一定的压力。
3.技术创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从而实现更好的效益。
4.市场份额:中成药市场中市场份额的分配不均,其中知名品牌企业市场份额较大,中小型企业市场份额较小。
总结起来,我国中成药市场竞争格局分析主要包括市场规模、品牌竞争、区域差异、价格竞争等方面。
其中,产品同质化和品牌竞争是当前中成药市场中的主要竞争形势。
此外,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利润空间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该市场。
对于企业而言,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合理规划渠道布局,提高市场份额是获取更好效益的关键。
中医药行业分析报告3篇

中医药行业分析报告3篇近年来,大力发展中医药已经成为业内的普遍共识。
在今年5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就明确为2020年的重点工作。
下面是整理的一些关于中医药行业的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中药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随着多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医药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工业发展迅速。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讨论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这是首次在国家层面编制中医药发展规划,标志着中医药发展已列入国家发展战略。
2017年我国中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详情如下。
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中药中药材行业市场供需前景预测深度研究报告预测,未来我国的中成药行业,将更多的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制药手段,开发现代中药新药及天然药物,逐步实现中药的现代化、国际化。
1、药材价格进入上涨通道国内部分中药材的价格大幅上涨,吴茱萸(江西小花统规格,荷花池市场)的年涨幅达372.73%;三七(云南120头春七规格,荷花池市场)的年涨幅达170%;白术(安徽统个规格,玉林市场)的年涨幅达115.38%。
另有数据显示,,当归、党参、五味子这几种主要中药药材价格的同比涨幅分别达到37.7%、99.5%和103.6%。
实际上,除了上述药材外,2016年大部分中药材都呈现上涨趋势,包括小品种药材也大幅上涨。
2、更多药材将入欧美药典截至2016年5月,我国已有66种中药材进入欧洲药典,未来的目标是把中医最常使用的至少300种中药材纳入欧洲药典。
除欧州药典外,一些中药标准已经列入美国药典,还有一些药物正在由美国药典委员会进行审查。
比如,五味子、薏苡仁、桂枝、红参、金银花、何首乌、丹参、三七、灵芝等中药标准已被美国药典草药卷收录,其中丹参、三七、灵芝3个同时进入食品补充剂卷。
被收录的中药品种,今后在安全性、质量、疗效等方面有了欧美认可的标准规范,为中药在国外被更广泛地接受使用奠定基础,也是中药成药打开出口通道的第一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成药制造业行业分析报告一、概述医药行业共有七个中行业,分别是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业、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中药饮片加工业、中成药制造业、兽用药品制造业、生物药品制造业和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业。
本报告主要研究该医药行业中的中成药制造业,行业代码为274。
医药产业是国际公认的“朝阳产业”,而中成药制造产业则是“朝阳中的朝阳”,2011年中成药制造业占全市医药行业工业总产值比重为43%,是目前我市医药行业规模最大的中行业。
(一)中药的概念广义的中药属于天然药物范畴,但由于很多西方西药体系也有很多药品是从天然动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因此为了有效区分中药和西方天然药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中药进行了官方的定义:中药是指在我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用物质及其制剂。
中药与天然药物的区别(二)中成药制造业的概念及范畴中成药制造是指在我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下直接用于人体疾病防治的传统药的加工生产。
主要剂型包括:丸剂、冲剂、糖浆、片剂、针剂、注射液、膏药、口服液、胶囊、散剂、栓剂、药酒、清凉油等。
二、国内外发展现状(一)全球天然药物市场发展现状从上文中药与天然药物的对比中可以发现中药和天然药物虽然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在很多方面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近年来世界天然药物市场发展迅速,世界天然药物市场年销售额超过200亿美元,并以每年10%至20%的速度递增,所以我们在研究我市中成药制造产业发展的同时,必须对世界天然药物市场有个全面的了解。
天然药物由于见效速度不如化学药物快,曾一度被挤入市场的边缘。
化学药物在具有较快的见效速度的同时,其毒副作用也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困扰,近年来随着对天然药物研究的逐步深入,天然药物又走入了药物学家和患者的眼前。
目前世界天然药物研究最为深入,市场发展最快的国家主要是美国、日本以及欧洲发达国家,下面对这些国家和地区天然药物发展现状进行逐一介绍。
1、美国天然药物市场市场总值55亿美元,年增长率为12-16%,74.6%的人口用过天然药物。
由于美国政府已经承认了天然药物在美国市场上的地位,因此,已经有天然药物产品按照美国政府的要求陆续注册,我国天士力药业的复方丹参滴丸已经进入II期临床。
2、欧洲天然药物市场中医药传入欧洲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但是各国从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深入认识并使用。
据统计,目前欧洲天然药物市场规模约为70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为6%。
根据数据来看,德国和法国占整个欧洲天然药物市场份额的60%左右,市场份额最大的是德国,约占整个欧洲市场的35%,销售渠道以药店为主,占总销售的84%,其次为杂货店和超市,分别占11%和5%。
法国紧随其后为欧洲的第二大市场,占欧洲市场的25%,销售渠道主要为药店占65%,超市占28%,保健食品排第三位占销售额的7%。
传统天然药物消费大国英国与近年来增长迅猛的意大利市场份额相当,各占10%左右。
其次以市场占有率排序分别为西班牙、荷兰和比利时。
3、日本天然药物市场在日本天然药物又被称为汉方药,市场总值约22亿美元,日本对汉方药的管理分为处方药和OTC,因此,他们各自的销售渠道也就明显不同,处方药在医院才能取得,而OTC则在药店、超市和个人护理店就可得到。
津村制药、帝国制药等是日本有名的汉方药和OTC产品的制造商。
(二)国内情况1、国内中成药制造产业发展基本情况2011年,我国中成药制造企业数达到1328家,从业人员数量达到40多万人,在2010年的基础上净增2万余人。
2000年-2011年,我国中成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超过20%,2011年末已达到3305.2亿元,同比增长26.45%。
剂型也从传统的“丸、散、膏、丹”发展到现在的40个品种。
此外,我国中成药产品出口的地区和国家遍布北美、南美、非洲等。
我国中成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亿元)2、国内500强中的医药制造业企业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对中国500强企业的排名,目前我国共有8家医药制造业企业进入国内500强企业之列,其中我市的哈药集团位列500位。
2012中国企业500强医药企业名单3、我国中成药制造业发展趋势(1)制造工艺水平不断提高,加速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在国家加大对中药产业的研发投入以来,中成药行业也加速向现代化方向发展,中成药生产呈现现代生物、物理和化学方法相结合的发展趋势,制造工艺水平不断提高。
现代化中成药品种具有更好的品质以及更好的临床效果,并具备了化学药见效快、效用机理清晰的特点,大大提高了中成药的市场竞争力。
(2)行业竞争开始向上游延伸中药材种植受自然条件和气候因素影响较大,大部分药材只有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下才能生长,中药材价格同农产品价格一样,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影响。
近年来,国内一些实力较强的企业开始向关键中药材的种植扩展,以各种方式在中药材产地建造种植基地,垄断原料药资源,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3)中成药产业向药用消费品领域延伸我国中成药产业已经向药用消费品领域延伸的趋势,如乌鸡白凤丸、排毒养颜胶囊和太太口服液等品种都在药用消费品市场取得巨大成功。
中成药产业向消费品领域延伸为未来中成药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4)国际市场中药发展前景广阔过去,我国中成药的国际市场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及欧美的华人聚居区,但随着天然药物的医疗及保健作用逐渐被世人所广泛接受,中成药开始向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大部分人群扩展。
同时我国政府也制订了鼓励中成药企业向海外开拓市场的政策,200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打造一批知名中药生产、流通企业,加大对中药行业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的扶持力度与保护力度,扶持中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4、黑龙江省中成药制造产业发展现状(1)中药材储量。
据我省中药材资源普查统计,在我省内分布的动、植物药材品种有856种,总蕴藏量为27亿公斤。
(东北三省总蕴藏量72亿公斤,1052种)。
可用的主要天然药物有人参、刺五加、满山红、黄岑等十余种;可用的主要野生动物药有二十余种,尤其是熊胆、鹿茸、林蛙油等品种最具药用价值。
我省有多种中药材属于国家列出的42种资源濒临枯竭的中药材品种,如龙胆、防风、刺五加等。
(2)产业规模。
近年来黑龙江省中成药制造业发展迅速,2011年中成药制造业生产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16.9亿元,占全省医药行业产值的48.4%,占全国中成药制造业产值的3.5%。
黑龙江省2006-2011中成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亿元)中成药制造业在我省医药行业产值所占比重虽然较高,但是和我国中成药制造产业排名领先的省市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根据2010年统计数据,排在第一的吉林省中成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为336.1亿元,而我省则只有93.3亿元。
2010年全国中成药制造业按省排名(亿元)三、我市中成药制造业发展现状(一)中药材储量根据2010年统计,我市共有中药材种植面积10.81万亩,年产量2.53万吨,中药材产值40646.8万元。
我市是全国中药材的传统主产地之一,同时也是我省历史上中药材的重要集散地。
主要地产药材有:刺五加、五味子、黄芪、人参、苦参、赤芍、防风、柴胡、龙胆草、黄芩、平贝、独活、黄柏、白鲜皮等。
(二)产业规模我市医药工业是四大支柱产业,中成药制造业是医药行业七个中行业中最大的一个。
全市共有规模以上中成药生产企业22户,占全部医药企业户数的51.2%。
2011年中成药制造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78亿元,占整个医药行业的42.7%。
占全省中成药制造业产值的66.7%。
我市拥有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知名企业,如哈药集团中药公司、珍宝岛药业、葵花药业、仁皇药业、一洲制药等亿元以上企业。
其中,哈药集团中药公司在2011年全国中药行业销售收入排行中排第25位。
中成药制造业5000万以上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单位:万元(三)品牌情况我市中成药企业在做好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同时,努力创名牌,培育特色产品和名优产品。
现今,我市的中成药企业和品牌已享誉大江南北,是我市医药行业的宝贵财富。
如哈药集团中药二厂的“宝葫芦牌”双黄连粉针、哈药集团世一堂制药厂的“世一堂牌”系列中成药产品、珍宝岛药业的“珍宝岛”牌系列产品、葵花药业的“葵花牌”系列产品以及仁皇药业“仁皇牌”刺五加系列产品等产品。
年销售额在亿元以上的品种有哈药集团中药公司的双黄连粉针剂、丹参粉针剂、丹佛胃尔康颗粒剂、逍遥丸;葵花药业的小儿咳喘口服液、护肝片、胃康灵胶囊,以及一洲药业的清开灵颗粒等产品。
(四)科技创新情况我市在全国率先开发了被誉为“中药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变革”的双黄连粉针剂,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大生产的中药粉针剂,该剂型克服了传统中药注射剂有效成分含量低、性质不稳定、易产生沉淀、难以储存等缺点,对中药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推动了全国中药剂型改革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我市还开发了刺五加、丹参等全国首创的中药粉针剂型。
目前,我市医药企业共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分别为黑龙江葵花药业技术中心、哈尔滨圣泰制药技术中心、哈尔滨仁皇药业技术中心和哈尔滨儿童制药厂技术中心。
为了增强企业技术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很多企业还在生产中采用了指纹图谱技术,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为中药制剂走出国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重点企业情况1、哈药集团中药公司哈药集团按行业代码分虽然属于化学药品制剂业,但是集团所属企业哈药集团中药公司的产值计入中成药制造业。
哈药集团中药公司销售收入2011年在全国排名25位。
哈药集团中药公司目前拥有职工2926人,资产总额达到16.64亿元。
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8亿元,上交税金1.2亿元。
哈药集团中药公司的产品链丰富、品种全、剂型全、治疗领域全。
尤其是双黄连粉针剂、注射用丹参(冻干)是中药现代化的一个旗帜型产品,占有一定份额的市场,已经具有了较高的市场知名度。
哈药集团中药公司世一堂图形商标是黑龙江省为数不多的几个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并且是国际马德里注册商标。
宝葫芦商标在市场上已经具有一定知名度,宝葫芦一定程度上代表双黄连粉针品种。
2、黑龙江葵花药业有限公司黑龙江葵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大型中药企业,是1998年4月由濒临破产的原五常制药厂改制而成的民营股份制中成药生产企业,注册资本5600万元,厂区占地面积11.5万平方米。
公司的销售额在全省制药行业中仅次于哈药集团中药公司,位居第二。
葵花药业主要生产片剂、丸剂、胶囊剂、口服液等10个剂型122个品种的“准”字号药品,形成了以独家研制、首家生产的护肝片为龙头,以胃康灵胶囊及国家级新药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为代表的葵花牌系列药品,产品畅销全国。
3、哈尔滨珍宝制药有限公司哈尔滨珍宝岛药业是以生产中药注射剂为主的药品生产企业。
公司创建于1996年10月28日,主要产品有注射用血塞通、注射用炎琥宁、注射用骨肽、注射用苦参素、舒血宁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复方芩兰口服液、血栓通胶囊、护肝宁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