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鄂伦春教案 (2)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简谱) 《歌曲-勇敢的鄂伦春》(2)(花城版)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简谱) 《歌曲-勇敢的鄂伦春》(2)(花城版)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简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2)(花城版)一. 教材分析《歌曲-勇敢的鄂伦春》是二年级下册音乐课程中的一首歌曲,花城版教材。

这首歌描绘了鄂伦春族勇敢、坚强的民族精神,歌词简单易懂,旋律优美动听。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同时,歌曲中的节奏和音符,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在上学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乐理知识,如五线谱、音符等。

此外,他们还学过一些简单的歌曲,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少数民族的文化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文化背景的介绍。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鄂伦春族的文化,感受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2.学会歌曲《歌曲-勇敢的鄂伦春》,提高音乐素养。

3.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音乐表现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2.了解鄂伦春族的文化背景。

3.学会用适当的情感演唱歌曲。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模仿、演唱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2.讲授法:讲解歌曲的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鄂伦春族的生活习俗。

3.实践法: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4.评价法: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对其表现给予积极评价,提高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件,展示鄂伦春族的图片、文化背景等。

2.准备音乐器材,如音响、钢琴等。

3.准备歌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演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鄂伦春族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这个民族的生活习俗。

同时,播放歌曲《歌曲-勇敢的鄂伦春》,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魅力。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节奏拍手。

在演唱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

组长带领组员学习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演唱给予评价和鼓励。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下《勇敢的鄂伦春》教案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下《勇敢的鄂伦春》教案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下《勇敢的鄂伦春》教案《勇敢地鄂伦春》教案一、教学目标:1、研究重音记号f和轻音记号P,并研究渐强和渐弱记号,通过“弹舌”的方法感受音响的魅力。

2、引导学生用自信、乐观的声音学唱《勇敢地鄂伦春》,培养学生自主创编的兴趣。

3、了解鄂伦春族,增强同学们对少数民族的钦佩和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感受并研究渐强渐弱知识,尝试用“LU”音模唱旋律。

三、教学难点:学唱简谱,尝试用“LU”音模唱旋律,引导学生后面的即兴创编。

四、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聆听原唱: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们都曾经到哪些地方旅游过?(学生回答……)师:同学们去的地方还真多。

今天,老师也向你们推荐一个地方。

在中国黑龙江省的最北部,有一个茂密的天然森林,叫大兴安岭,那里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景观奇秀、民风淳朴,真是“遍地皆为宝,天下也难找”。

同学们,这样一个美丽像人间仙境的地方你们想去吗?(想)。

老师也很想去,今天我们可是去不了了,我们就来通过一个短片欣赏一下大兴安岭的美妙吧。

(展示:大兴安岭的图片)师:虽然今天去不了了,那我们就来一起学首歌,通过歌声来更多的了解大兴安岭,好吗?《勇敢地鄂伦春》(聆听原唱)(二)、阐发歌曲,教师范唱:同学们,大兴安岭有珍贵的动植物,那是谁在保护着这片大森林呢?他们身上有什么样的品格呢?伴随着题目我们再来聆听一遍。

(再次聆听原唱)师问:同学们,是谁保护着这片大森林?(鄂伦春人)他们身上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呢?(勇敢、性格彪悍)(大概请同学们自己说听后的收获?)师简介鄂伦春族:鄂伦春族是居住在我国东北大兴安岭的一个少数民族,从前以打猎为生,性格彪悍,他们通过捕捉猎物来养活自己,身上穿的衣服、鞋子、帽子都是用动物的皮毛做的。

而现在的鄂伦春人成了护林使者,保护森林、保护野生动物。

现在老师也想把这首歌唱给你们听听,好吗?(教师弹琴示范唱)。

(三)、学唱简谱,用“LU”音模唱旋律:1、师问:同学们这首歌曲好听吗?(好听)这首歌曲的情感是什么样的?(欢快乐波、自豪)那老师现在要看同学们用什么样的坐姿和表情唱歌?现在,你们来猜一猜老师弹的是哪一句?好吗?。

人教版音乐 勇敢的鄂伦春 教学设计 (2)

人教版音乐 勇敢的鄂伦春 教学设计 (2)

勇敢的鄂伦春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的学习让学生对鄂伦春族服饰和生活环境有简单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感情。

2、有感情的背唱歌曲,可以边听伴奏边唱边跳有感情的去表演。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环保意识以及培养学生不畏艰辛、不怕困难的坚韧品质,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活波好动、自制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学生一节课的有效听课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老师要牢牢把握住有效的听课时间,合理的进行教学重难点的教授。

在整节课中药时时注意创设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班学生大体掌握了基本音阶并能相对准确的演唱,但是对于节奏的掌握还是有所欠缺的,特别容易搞混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在演唱过程中会出现节奏不稳的现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利有效的听课时间进行节奏的联系,并与歌词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学生的表现,充分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学习意境,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当时的具体表现进行适当的环节调整,在共性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且有机的把德育教育贯穿其中,让美育教育和德育教育有效的结合起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从根本上体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3重点难点1、富有感情的边唱边跳的表演。

2、二分音符的学习,并能准确区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勇敢的鄂伦春》一、课前准备:上课问好:1、教师弹奏:do re mi fa sol la si do,学生起立;2、师生问好:师:1 2 3 4 |5 - ‖同学们好生:i 5 i 5 ︱ 5 4 3 2︱1 - ‖您好您好蔡老师您好3、教师弹奏:do si la sol fa mi re do 。

学生坐下。

二、导入:1、播放多媒体,展示鄂伦春族服饰、中国地图和大小兴安岭图片,介绍鄂伦春族的相关的知识点。

新人教小学音乐一下《5勇敢的鄂伦春》教案 (2)教案与教学反思

新人教小学音乐一下《5勇敢的鄂伦春》教案 (2)教案与教学反思
3.一组男生、女生到前面演唱。跟电子琴的自动伴奏演唱,看这轮比赛谁最棒。
五、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过渡语:同学们唱得这么好,看来大家已经学会了。鄂伦春人骑马巡逻的时候用双响筒模仿马蹄声。那么,大家再想像,马在奔跑时脖子上的铃铛用什么乐器演奏。(碰铃)
请几表情。》全体起立,师生一起随音乐演唱《勇敢的鄂春》
课题
《勇敢的鄂伦春》
教师




1.让学生了解鄂伦春族的服饰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感情。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们明白爱护森林、保护林木人人有责的重要性。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3.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各教学板块所用时间、教学策略
学生学习行为
一、组织教学:随音乐《爱我中华》做律动,师生问好
7.生生交换接唱歌曲。
8.分两大组比赛唱歌曲
9.完整地演唱歌曲。有问题的乐句及时纠正指导。
四、巩固练习《勇敢的鄂伦春》
过渡语:大家真聪明,很快就能把歌曲熟练的唱出来,现在如果能把歌曲背唱下来那就更棒啦!同桌之间背歌词!一会儿要进行男、女生歌唱比赛。
1.同桌之间背歌词练唱
2.男、女生分别演唱,老师评价。
五、小结:这节课我们学唱了一首鄂伦春族民歌——《勇敢的鄂伦春》,兴安岭有了勇敢的鄂伦春,人们不再害怕野兽的侵犯和偷伐树木的人了,让我们也像鄂伦春一样,努力学习用知识来保护家乡、振兴家乡吧!
做律动
聆听 回答
聆听




朗读歌词
打节奏
回答问题
练习
记忆
比赛
选择合适的乐器伴奏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勇敢的鄂伦春》02-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勇敢的鄂伦春》02-人教新课标(2023秋)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勇敢的鄂伦春》这首歌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学习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积极模仿、拍手、演唱,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让我深感欣慰,也证明了这个教学内容的吸引力。
在讲授节奏和旋律时,我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的肢体动作来解释,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同时,通过分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学生们在实践中掌握知识,这也体现了我们新课标倡导的“在实践中学习”的理念。
二、核心素养目标
《勇敢的鄂伦春》02课程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通过聆听、学唱歌曲,提高对音乐节奏、旋律的敏感度和辨识力;强化音乐表现力,使学生能够自信地演唱歌曲,并运用身体动作表达音乐情感;增进文化理解,让学生了解鄂伦春民族的音乐特色,尊重和欣赏多元文化;激发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创作活动中发挥想象,尝试简单的音乐创作。这些目标符合新教材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为他们的终身音乐学习奠定基础。
然而,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节奏模仿和旋律演唱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音乐基本元素的掌握还不够熟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多给予他们个别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如何通过音乐表达情感”这一主题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在交流过程中,相互启发,共同成长。这也让我意识到,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认为可以尝试以下改进:
1.增加课堂互动,让学生更多地进行实践操作,以提高他们对音乐基本元素的掌握。
2.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制定分层教学计划,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提高。
3.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与文化的关系,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民族音乐的魅力。

勇敢的鄂伦春教案

勇敢的鄂伦春教案

勇敢的鄂伦春教案【勇敢的鄂伦春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鄂伦春族勇敢的事迹,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文化;通过探讨和讨论,培养学生勇敢、坚韧的品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鄂伦春族勇敢的事迹,引导学生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英雄和勇士。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通过鄂伦春族勇敢的事迹,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文化。

2.难点:培养学生勇敢、坚韧的品质。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展示和问题导入,引发学生对鄂伦春族的认识和兴趣。

例如:你们听说过鄂伦春族吗?他们生活在哪里?他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向学生介绍鄂伦春族的勇敢事迹。

例如:讲述鄂伦春族人猎熊的故事,介绍他们的勇敢和智慧。

3.合作探究(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鄂伦春族的勇敢事迹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

小组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和分享。

教师在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4.展示和分享(10分钟)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和讨论结果。

整理出一张鄂伦春族勇敢事迹的知识框架。

5.讨论与总结(10分钟)引导学生讨论:你们在研究过程中学到了什么?鄂伦春族的勇敢品质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并总结出几条具体的观点。

6.拓展延伸(5分钟)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扩展研究其他少数民族的勇敢事迹,并向全班进行展示或写作。

7.作业布置(5分钟)请学生按照小组为单位,写一篇关于鄂伦春族勇敢事迹的文章。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鄂伦春族有了初步的了解,了解了他们勇敢的事迹和文化特点。

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坚韧的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但是,整个教学过程有些眼花缭乱,学生的兴趣可能不够持久。

需要更好的引导和组织,提高课堂效果。

关于《勇敢的鄂伦春》教学设计(精选8篇)

关于《勇敢的鄂伦春》教学设计(精选8篇)

《勇敢的鄂伦春》教学设计关于《勇敢的鄂伦春》教学设计(精选8篇)《勇敢的鄂伦春》是一首民歌,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鄂伦春民族人民的精神面貌。

许多80、90后在上小学的音乐课上,都曾学到过这首歌。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勇敢的鄂伦春》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勇敢的鄂伦春》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鄂伦春民族的服饰特点、生活习性等简单知识。

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感情。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重点: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难点:1.歌曲中“一呀一杆枪”“日夜巡逻”的音准及咬字吐字2.用打击乐器敲打节奏并尝试三个声部的敲击并能为歌曲伴奏。

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1.师: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其中又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呢?老师给予肯定。

师:你知道那些少数民族呢?生:答。

老师也了解到一些少数民族的知识,我们来看一下。

课件展示,看完后问学生知道了什么?2、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个少数民族——鄂伦春民族。

老是带领大家走进鄂伦春,了解与鄂伦春相关的知识。

课件展示。

我们已经知道了鄂伦春的这么多知识,老师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鄂伦春民歌,想不想听?三、学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1.播放范唱录音,你仔细听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2.请同学们打开书p6,观察鄂伦春民族小朋友的服饰特点。

3.再听范唱录音,勇敢的鄂伦春人不惧严寒、不怕困难,在茂密的森林里干什么呢?4.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1)带学生分句读歌词,要求:划节拍有节奏地读,声音位置要高。

(2)师生划拍齐读歌词,注意反馈第四句节奏及歌词师:连续八分音符的节奏,像奔跑着的什么声音?(3)学生跟琴有节奏地朗读歌词,注意每句结尾二分音符的时值。

5.跟着小老师一句一句学唱歌曲。

老师弹琴伴奏(如果没有会唱的学生由老师分句教唱)6.生生接唱歌曲。

注意每个乐句的音准和节奏,特别是唱准“一呀一杆枪”“日夜巡逻”及每个乐句结尾两拍的长音7.生生交换接唱歌曲。

让我们用掌声谢谢小老师——XXX,请回座位上。

勇敢的鄂伦春教案

勇敢的鄂伦春教案

勇敢的鄂伦春教学目标:1、能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2、了解鄂伦春族的风俗文化;3、创编舞蹈动作,感受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

教学重点:能够用整齐、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一片大森林”乐句音程跨度较大,要注意呼吸提前和气息的运用。

教学用具:多媒体、电子琴教材分析:《勇敢的鄂伦春》是一首鄂伦春族民歌,歌曲为五声宫调式,有四个乐句组成,每个乐句四小节,结构工整。

歌曲旋律虽多为级进,却富有朝气与一往无前的精神,连续八分音符的节奏,似乎使人听到了马蹄声。

歌曲节奏明快,音乐形象鲜明,歌词简练、通俗易懂,充满了无比自豪的情感,表现了鄂伦春人民不惧严寒,守护山林的形象。

第一乐句表现了大兴安岭的辽阔和人们对森林的赞美之情;第二乐句表现了对勇敢的鄂伦春人的赞美;第三乐句旋律柔和亲切,第四乐句连续八分音符的使用,使人联想到猎人骑着马在山林间驰骋的情景。

教学过程:一、问好1、“上课了”2、音阶手势(每课一练)二、情境导入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大家都认识而且都喜欢的朋友,你们看他是谁?(播放课件——阿狸)他来邀请我们和他一起去旅行,大家愿意去吗?(生答)2、火车来啦!让我们出发。

在行进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我们一起来看。

(播放课件——闯关)关卡一:节奏关卡二:旋律(模唱)关卡三:重点乐句(第三乐句)同学们真棒,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已经到了我们的目的地——鄂伦春族聚居区。

让我们通过一首好听的鄂伦春民歌来了解居住在大山中的鄂伦春。

三、寓教于乐1、多次聆听学习新歌1)、初听——情绪师:在我们欣赏歌曲时,你感受到这首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或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和大家交流一下。

生:欢快、自豪地师:让我们一起来参加他们的篝火晚会吧!2)、复听——分析歌曲师:这首民歌是几几拍子的?生:2/4师:和着欢快的音乐,试一试为歌曲进行伴奏。

可是小阿狸又有一个问题了,这首民歌有几个乐句?(4个乐句)师:歌曲的每一个乐句都歌唱了什么,你知道吗?(生答)3)、朗读歌词师:同学们说的对吗?用你灵敏的耳朵来聆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勇敢的鄂伦春
教学目标:
1、能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2、了解鄂伦春族的风俗文化;
3、创编舞蹈动作,感受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

教学重点:能够用整齐、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一片大森林”乐句音程跨度较大,要注意呼吸提前和气息的运用。

教学用具:多媒体、电子琴
教材分析:《勇敢的鄂伦春》是一首鄂伦春族民歌,歌曲为五声宫调式,有四个乐句组成,每个乐句四小节,结构工整。

歌曲旋律虽多为级进,却富有朝气与一往无前的精神,连续八分音符的节奏,似乎使人听到了马蹄声。

歌曲节奏明快,音乐形象鲜明,歌词简练、通俗易懂,充满了无比自豪的情感,表现了鄂伦春人民不惧严寒,守护山林的形象. 第一乐句表现了大兴安岭的辽阔和人们对森林的赞美之情;第二乐句表现了对勇敢的鄂伦春人的赞美;第三乐句旋律柔和亲切,第四乐句连续八分音符的使用,使人联想到猎人骑着马在山林间驰骋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问好
1、“上课了"
2、音阶手势(每课一练)
二、情境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大家都认识而且都喜欢的朋友,你们看他是谁?(播放课件——阿狸)他来邀请我们和他一起去旅行,大家愿意去吗?(生答)
2、火车来啦!让我们出发.在行进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我们一起来看。

(播放课件——闯关)
关卡一:节奏
关卡二:旋律(模唱)
关卡三:重点乐句(第三乐句)
同学们真棒,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已经到了我们的目的地——鄂伦春族聚居区。

让我们通过一首好听的鄂伦春民歌来了解居住在大山中的鄂伦春。

三、寓教于乐
1、多次聆听学习新歌
1)、初听——情绪
师:在我们欣赏歌曲时,你感受到这首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或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和大家交流一下。

生:欢快、自豪地
师:让我们一起来参加他们的篝火晚会吧!
2)、复听——分析歌曲
师:这首民歌是几几拍子的?
生:2/4
师:和着欢快的音乐,试一试为歌曲进行伴奏。

可是小阿狸又有一个问题了,这首民歌有几个乐句?(4个乐句)
师:歌曲的每一个乐句都歌唱了什么,你知道吗?(生答)
3)、朗读歌词
师:同学们说的对吗?用你灵敏的耳朵来聆听。

跟着歌曲的伴奏,我们来试一试。

2、演唱歌曲体会音乐
1)、民族简介
鄂伦春族-—山岭上的人们(播放图片,教师介绍鄂伦春民族)我们伟大的祖国共有56个民族,他们就像五彩缤纷的花朵开在祖国的大江南北。

除汉族外的55个民族被统称为少数民族,鄂伦春族就是其中之一.他们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的大小兴安岭,特别是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鄂伦春自治旗。

也可以说是美丽、富饶的兴安岭林海孕育了勤劳勇敢的鄂伦春族。

他们世世代代以生活在那里,以游猎为生,一匹骏马、一杆枪、一只猎狗、一位鄂伦春族人往往就是他们守护山林的真实写照。

在每次游猎之前会祭拜神灵,以保佑他们捕获猎物。

归来后,人们用猎物的皮毛制成长袍,因为这样的衣服、靴子、手套、帽子是很耐用的.黄昏来临,人们会在仙人柱的中央架起篝火,用唱歌、跳舞的形式来庆祝狩猎的胜利。

他们还担负着守卫森林、保卫家园的重任。

就这样世世代代在深山里过着快乐的生活,所以他们也被称为“山岭上的人们”。

2)、跟琴模唱
3)、分句学唱
4)、完整演唱
四、创造表现
1、创编舞蹈动作(按照每一乐句的内容创编)
2、其他民族(蒙古族——马背上的民族)
五、结课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勇敢的鄂伦春》,使我们了解到了这个民族是一个勇敢、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少数民族。

老师也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格。

最后,用我们的小舞蹈来结束本次的旅行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