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 第五课
高一政治生活第五课期末随堂练习(附答案详解)

高一政治生活第五课期末随堂练习(附答案详解)期末总复习随堂练习《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B.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 C.职工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进行了认真审议,根据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对报告进行修改后获得通过。
上述材料体现了全国人大的()①最高立法权②最高任免权③最高决定权④最高监督权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____年3月5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分别听取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报告。
这表明()①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②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是全国人大的职能部门③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必须向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④全国人大行使监督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4.____年3月,上海市区、县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全市1000多万选民投票选举了5000多名新一届区、县人大代表。
我国区、县人大代表选举方式是()A.等额选举 B.直接选举 C.间接选举 D.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5.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A.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 B.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C.直接参与制定宪法和法律 D.是其它国家机关的组成人员6.人大代表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下列属于人大代表义务的是()①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②保守国家机密③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④密切联系群众⑤接受选民和原单位的监督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7.____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实行议案制度的第____年,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秘书处议案组收到代表的提案再创历史新高。
这些议案不但议题广泛,而且议案质量高。
这表明()①人大代表的履职意识不断增强②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③人大代表的权力正在不断扩大④人大代表认真履行宪法所规定的义务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8.下列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共同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都是国家权力机关 B.都是立法机关C.其代表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 D.其活动都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9.近年来我国颁布实施的法律,约有90%是由全国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审议的。
政治生活第五课时填空题练习

政治生活第五课时填空题练习1.(K 64、P5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性质:最高国家________机关;职权:最高________、最高________、最高________、最高________。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性质: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职权:________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2.(K 65、P56)人大代表的职权:审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K 66、P59)民主集中制是在________ 的集中和________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4.(K 67、P58)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制度。
第六课时1.(K 68、P63)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________先锋队,同时是________的先锋队。
宗旨:全心全意________ 。
2.(K 69、P63~6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________、宗旨和________决定的。
意义:①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为社会主义为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________;③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________,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3.(K 70、P64)科学执政:遵循________规律、________规律、________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民主执政: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依法执政:坚持依法治国,领导________、带头________、保证________,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是依法执政。
4.(K 71、P70 )我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____和政治协商制度。
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五课第二框意识的作用

《意识的作用》教学设计【学科素养】政治认同:1.结合具体事例明确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人类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根本原因。
2.理解意识活动的特性,理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和意义。
3.多了解时事热点,增强贯彻和执行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自觉性。
科学精神:正确认识和重视意识的作用和精神的力量;树立起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正确处理好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教学重点】意识活动的特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教学难点】1.理解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
2.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港珠澳大桥是人们借助智慧创造出来的,这说明意识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么,意识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呢?让我们共同走进今天的课堂。
明确教学目标,学生自主学习三分钟。
讲授新课: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案例】为什么要建设港珠澳大桥?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首次实现了珠海、澳门与香港的陆路连接,极大地缩短了三地间的距离。
通车后,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从3个小时缩短至约45分钟,这对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竞争力,保持港澳的长期繁荣稳定,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师】上述材料体现意识活动的哪个特点?(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什么事意识活动的目的性?【生】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在行动之前,还要确定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师】体现意识活动目的性的标志性词语有哪些?动物的活动有没有目的性?(学生思考并回答)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案例】2005年,孟凡超带领团队完成了大桥三种总体设计方案:全桥、全隧和桥岛隧组合方案。
但在总体方案论证会上,各类专家意见严重不统一,每一种方案都会被质疑。
但最后港珠澳大桥选择了桥、岛、隧三种方式的集群组合方式。
高中政治生活第五课知识点

高中政治生活第五课知识点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政治生活第五课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五课中国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㈠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1.党的领导地位、领导方式、执政方式、执政理念、阶级性质、根本宗旨、指导思想⑴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前进,不断夺取新胜利的核心力量。
⑵领导方式: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⑶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依法执政是党基本的执政方式,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以宪执政。
⑷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⑸阶级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⑹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⑺指导思想:2.为什么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原因)⑴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⑵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政治保证。
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才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
3.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求)⑴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的党中央权威和统一领导。
政治生活第5课 第二框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高一政治生活教学案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高一政治生活教学案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84 181①各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②在法律的制定上实行少数服从多数 ③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大常委会负责 ④在贯彻执行上实行严格的责任制 A. ①② B. ②③ C.②④ D. ③④ 6.材料一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来自全国各地人大代表审议并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等,大会共收到代表们针对医疗、住房、教育、安全、环保、“三农”等问题的数千件议案和批评建议。
材料二 2010年3月,吴邦国委员长向全国人大作常委会工作报告时说:我们继续把思想政治建设把在首位,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贯彻与人大依法履职的全过程,深刻认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的本质区别,不断增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增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1)材料一中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代表分别行使什么职权?(2)假如你是人大代表,如何履职?(3)阅读材料二,说明为什么要“不断增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No.1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编写:高一政治组 审核:赵长荣 时间:2013.3.28 使用时间:_________【预习案】【学习目标】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了解国体与政体的关。
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观点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我国国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知识自主探究】一、走进我国的国家机关1. 结合课本58页四个镜头,回答镜头一:人大行使了什么职权?人大代表行使了哪些职权?镜头二:人大行使了什么职权?镜头三:人大行使了什么职权?人大代表行使了什么职权?镜头四:人大行使了什么职权?人大代表行使了什么政治权利?2. 镜头一反映了人大和政府的什么关系?镜头三、四反映了人大和法院、检察院的什么关系?二、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以下内容在书上标识出并背过,然后填写在学案上】 1. 什么是政体?2. 我国的政体是什么?政体和国体的关系是什么?高一政治生活教学案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高一政治生活教学案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82 183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民主集中制。
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五课复习讲义460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考点一:人民代表大会(一)内容:1、人民代表大会(1)产生:广大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各级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2)性质:国家权力机关。
(3)体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构成了我国完整的国家权力体系。
(4)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5)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6)常设机关:人大常委会①人大常委会在人大闭会期间依照宪法行使部分国家权力;②人大常委会的设立可保证人大对其他国家机关实施经常性监督;③人大常委会与人大是从属关系,对本级人大负责,受本级人大监督。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职权: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3)地位: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其他国家机关都不能超越它。
(4)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
3、、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它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二)点拨:1、注意比较“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前者特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则指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
2、注意比较“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前者指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包括国家元首、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等。
它们的关系是后者对前者负责,由前者产生,前者对后者进行监督,注意只能是同一级别的,如某市政府、法院对市人大负责并受市人大监督3、注意比较“国家权力机关”与“立法机关”前者指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后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全国人大既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又是我国的立法机关,而地方各级人大只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不是立法机关4、正确区分全国人大的四个权力(1)四个权力区分的关键是看内容,而不是看文字表述中有没有“决定”两个字。
高中政治一轮复习 哲学生活 第五课 意识的本质

形成的错误的判断和感知,是指观察者在客观因素干扰下或者
自身的心理因素支配下,对图形产生的与客观事实不相符的错
误的感觉。比如:一个小桶装满了沙,另一个大桶装的沙和小
桶的一样多,当人们不知道里面的沙子有多少时,大多数人拎
起两个捅时都会说小捅重得多。他们之所以判断错误,是看见
小桶较小,想来该轻一些,谁知一拎起来竟那么重,于是过高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劳动、社会 交往
人脑的生成----意识的物质器官 产生语言—意识的表达手段
二.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人脑(≠大脑≠电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物质) 基础,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动物的脑不会产生意识 (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 实现的 (3)有了人脑,不一定就会产生意识(必须要在社会实 践中,通过实践使客观存在作用于人脑)。
14.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我国就业市场的需求
意识能够正确(如实)反映客观存在的( )
(3)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
特别提醒 正确理解意识内容的客观性和形式的主观性
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无论深刻的意识还是 内容的 肤浅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 客观性 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
造的结果
①从意识的主观形式上看,意识一般都是以思想、观念、 认知等主观形式表现 ②从意识的主观差别看,对于同一对象或同一客观过程, 形式的 不同的人由于社会地位、知识水平等的差异,会产生不 主观性 同的反映 ③从意识的主观特征看,意识作为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不仅是对客观对象的近似真实的摹写,还可能是对现实 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 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2015届高三《政治生活》第五课第一框复习学案

课时:2课时课型:复习课审核:高三备课组班级组别姓名学号一、学习目标:1、明确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2、知道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
3、了解人大代表的产生与任期。
4、解释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与义务。
二、重点与难点:1、人民代表大会。
2、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三、知识清单,找出/写出准确答案并记忆。
1、在我国,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2、简述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
3、人民代表大会有哪些职权?如何区别这些职权?4、人大代表如何产生?每届代表任期多长?法律地位?5、我国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四、判断正误,并予以解释说明。
1. 各级人大都能制定法律,都是立法机关。
( )说明:2.人民代表大会享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 )说明:3.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有制定法律的权力。
( )说明:4.在我国,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 )说明:5. 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互相监督的关系。
()说明:五、巩固练习1、(2011年高考重庆卷)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表决通过了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决定批准关于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这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①集体行使职权②是我国唯一的权力机关③决定国家重大事项④决定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011年高考海南卷10)20lO年4月,某县一选区6444名选民,投票罢免了一名县人大代表。
从这一案例可以看出()①人大代表参加行使的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②人大代表必须满足和实现选民的利益诉求③县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④选民可以对本选区人大代表提出控告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3、(2011年高考四川卷)一位从事基层民政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十几年来坚持走访当地居民家庭,记了70多本“民情日记”和“民心日记”,一次次地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议案,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人大的权力与人大代表的权利的关系
关 系
人大权力
人大代表的权利
区 主 国家权力机关, 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
别 体 是国家机构
人员,是一个个体
内 容
立法权、决定
权、任免权、监 督权
× [提示] 人大代表审议并通过《政府工作报告》, 这里人大代表行使的是审议权和表决权。
3.[2013·重庆卷,5A] 全国人大代表来源的变化反映 了全国人大的职权正在逐步增加。( )
× [提示] 全国人大代表来源的变化反映全国人大代 表的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国人大的职权不能随意增加。
4.[2013·安徽卷,6②] 人大代表享有决定权,全国 人大决定国家的一切事务。( )
人员
监督权 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工作
(2)抓关键词区分 ①如果是关于法律的立、废、改的决定,则是立法权。
②如果是对国家机关干部任免的决定,则是任免权。
③如果是关于国家大政方针、规划的通过则是决定权。 不能简单地看文字表述中有无“决定”两个字而判断是否 在行使决定权。
④审议通过上年度的工作报告是监督权,批准下年度 工作计划是决定权。
× [提示] 决定权属于人民代表大会而不是人大代表; 全国人大决定国家的一切重大事务而不是一切事务。
5.[2012·江苏卷,14B] 全国人大可以委托国务院行 使立法权。( )
× [提示] 国务院具有一定的制定行政法规的权力, 国务院不是我国的立法机关,不能行使立法权。
6.[2012·海南卷,12②] 全国人大代表的组成结构不 断优化,有利于保证人民群众直接参加国家管理。( )
重难突破
1.区分人民代表大会四项职权 (1)从职权内容区分
职权
内容
制定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省、 立法权
自治区、直辖市等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法规
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依法定程序决定国家 决定权
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
选举、任命、罢免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 任免权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
命题探究
考情速查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38(2)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38(2) 2011·新课标全国卷,38 2010·大纲全国卷,31 2010·新课标全国卷,18
命题揭秘预测
本考点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一般 结合人大会议,以及相关法律的制 定,考查人大的权力、人大代表的 职权。备考中要结合全国人大会议 的召开,明确人大和人大代表在国 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权力机关
人民服务
间接 提案权 质询权
人民群众
人民监督
权力 全国
决定权
地方各级 监督权
民主集中制
根本
中国共产党 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
民主集中制
考点一 人民代表大会 考点梳理
1.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 关
(1)权力机关: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①性质: ②职权(重点): 最高、、、、、、 ③地位: ④常设机关: (3)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①性质: ②地位: ③职权:地方、、、、、、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5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6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 第7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 单元总结提升
背默内容
1、对政府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关键 2、政府权威的决定因素 3、政府有无权威的标志
第5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
考纲展示
1.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 律地位;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人大代表的产生; 人大代表的职责
× [提示] 在我国,人民不直接参加国家管理,而是 由人民选出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 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角度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典型例题1】 [2015·江苏卷] 2015年3月,第十二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以2761票赞成、81票反对、33 票弃权,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 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 这说明( )
①全国人大代表有决定权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立法 权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审议权 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实 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C 本题考查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难度不大。全国人大 表决通过《决定》,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并且是关于法律的修改,体现了 人大的立法权,②④正确。材料是关于法律的修改,不是决定权,决定权 属于全国人大,①错误。审议权属于人大代表的权利,不是人大的职权, ③错误。故选择C项。
2.人大代表 (1)人大代表的产生
与地位 ①法律地位: ②产生方式: (2)任职期限: (3)人大代表的职责 ①义务: ②权利:(重点)
【温馨提示】 区分与人民代表大会相关的几组概念 ①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与权力机关的区别:前者特指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则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 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包括前者。 ②人民代表大会与人大常委会的区别:人大常委会是 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在人大闭会期间,人大常委会 代行人大部分职权,对人大负责。但是我国乡镇一级人大 不设人大常委会。 ③权力机关与立法机关的区别:我国的权力机关是指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既是国家权力机关,又是立法机关。而地方人民代 表大会只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不是立法机关。
【变式训练1】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15年3 月5日至13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批准了《政府工作报 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 告》。这表明全国人大行使了( )
在人大会议期间,当人大代表个人的权
利“集中”起来,就可能变成会议通过
的决议、决定,成为权力性存在
易错辨析
1.[2015·江苏卷,14①] 全国人大代表有决定权。 ()
× [提示] 决定权属于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全国人 大代表作为个人,没有决定权。
2.[2014·江苏卷,12②] 人大代表审议并通过《政府 工作报告》,这里人大代表行使的是审议权和决定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