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材料说课
机械工程材料说课

刘亦庆 本科 讲师 “双师型”素质教师
阳娣莎 研究生毕业 工学硕士 蒋 屹 学士 工程师(研究生在读) “双师型”素质教师 谢 红 大学毕业 热处理工程师 (兼职教师)
陈立辉 大学毕业 热处理工程师 (外聘实训指导) 谭国兴 热处理高级技师(外聘实训指导)
胡湘绘 女 实验师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二:二点 二分。
工程背景浓厚 : 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人数占 70%。
这些数据表明:本课程组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和
年龄结构合理, 知识结
构优化,形成了传、帮、带梯队;是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 教学团体。因此《机械工程材料》被学院批准为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二:二点 二分。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二:二点 二分。
汇报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二、课程设计思路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四、教学过程
五、教学资源 六、教学环境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二:二点 二分。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机械工程材料》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
设计 机械工程材料
制造
从事机电
行业某一
职业的应 用;
应用与 服务
为机电类 各专业后 续课程服 务;
《机械工程材料》是高职院校机械类、近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
1)师资队伍学历结构 :
硕士及相当学历 3名(其中1名在读, 1名结业 ) 占总人数
30%
本科毕业生 5名
占总人数 50%
2)师资队伍年龄结构 :
50岁以上的教师 4名
占总人数 40%
30~40 岁的教师 5名
占总人数 50%
3)教师队伍学缘结构:
高层次: 30 %教师有研究生学习经历。
机械工程材料教案

机械工程材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工程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及性能。
2. 掌握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性能及应用。
3. 熟悉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的分类、性能及应用。
4. 能够根据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工程材料的基本概念及分类定义、功能及分类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2. 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晶体结构、晶粒大小、相变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3. 金属材料的应用黑色金属(铁合金)、有色金属(铜、铝等)常用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应用场合4. 非金属材料陶瓷、塑料、橡胶、玻璃等性能及应用5. 复合材料定义、分类及特点常用复合材料的组成、性能及应用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机械工程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能及应用。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中材料的选择与使用。
3. 开展小组讨论,探讨不同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优势及局限性。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 相关案例资料、图片等辅助教学素材。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工程材料基本概念、性能及应用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实际工程中材料选择与使用的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六、教学内容:6. 材料的失效分析与预防失效模式及原因断裂、磨损、腐蚀、疲劳等预防措施及材料选择7. 材料的标准与测试国际、国家标准简介材料性能的测试方法试验设备及测试过程八、教学内容:8. 材料的加工工艺与性能铸造、焊接、热处理、切削等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加工工艺的选择原则九、教学内容:9. 材料的可持续发展与环保环保材料的选择与应用材料生产与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可持续发展策略及实践十、教学内容:10. 现代材料科技发展趋势新型合金材料纳米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智能材料与器件十一、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材料的失效分析与预防、标准与测试、加工工艺与性能等内容。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中材料的失效案例,探讨预防措施及材料选择。
《机械工程材料》教学教案(全)

《机械工程材料》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工程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机械工程材料的性能及应用。
3. 理解机械工程材料的选择原则。
教学内容:1. 机械工程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机械工程材料的性能及应用3. 机械工程材料的选择原则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机械工程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提问:什么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工程材料有哪些分类?二、基本概念和分类(10分钟)1. 讲解机械工程材料的基本概念,如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
2. 介绍各类机械工程材料的特征及应用领域。
三、性能及应用(10分钟)1. 讲解机械工程材料的性能,如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
2. 结合实际案例,阐述各类性能在工程中的应用。
四、选择原则(10分钟)1. 讲解机械工程材料的选择原则,如满足设计要求、经济性、可靠性等。
2. 引导学生学会根据实际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五、小结与作业(5分钟)1. 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
2. 布置作业:请学生列举常见的机械工程材料,并简要介绍其性能及应用。
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工程材料》2. PPT课件3. 实际工程案例素材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工程材料基本概念、性能及应用的掌握情况。
2. 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机械工程材料》教学教案(二)教学目标:1. 掌握机械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2. 了解机械工程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及应用。
3. 理解机械工程材料在实际工程中的焊接技术。
教学内容:1. 机械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2. 机械工程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及应用3. 机械工程材料在实际工程中的焊接技术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提问:机械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如何测试?二、力学性能测试方法(10分钟)1. 讲解机械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如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硬度试验等。
《机械工程材料》教案

《机械工程材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工程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
2. 掌握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性能及应用。
3. 熟悉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的分类、性能及应用。
4. 能够根据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工程材料的基本概念及分类材料的定义、分类及编号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的特征及应用2. 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金属的晶体结构金属的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及物理性能金属的强化途径3. 常用金属材料及应用碳钢、合金钢、不锈钢的性能及应用常用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性能及应用4. 非金属材料塑料、橡胶、陶瓷的性能及应用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应用5. 材料的选用及工艺路线设计材料选用的原则工艺路线设计的方法及步骤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基本概念、原理、性能及应用。
2. 互动:提问、讨论,巩固知识点。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案例,掌握材料选用及工艺路线设计。
4. 实验:观察材料组织结构,验证性能指标。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工程材料》2. 课件:讲解要点、图片、案例分析3. 实验设备:金相显微镜、硬度计等4. 网络资源:相关论文、视频、网站等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提问、作业、实验报告2. 考试成绩:期末考试、考查知识掌握程度3. 综合评价:分析案例、设计工艺路线,评价应用能力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机械工程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性能及应用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的分类、性能及应用材料选用的原则和方法2. 教学难点: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应用材料选用和工艺路线设计的实践应用七、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2. 分配:基本概念及分类:4课时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6课时常用金属材料及应用:4课时非金属材料:3课时复合材料:3课时材料的选用及工艺路线设计:6课时实验:3课时机动:2课时八、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实例引入机械工程材料的概念,激发兴趣。
《机械工程材料》说课稿PPT29页

Abstract: Creativity needs talents. With the further teaching reform continually,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that emphasizes on the cultivation of a creative mind and practice ability has become the consensus of current education reform. Teachers in the future education not only make students the main role but act as helpers and instructors. To realize the combination of physics teaching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 teachers ought to strengthen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update teac
机械工程材料教案

机械工程材料教案第一章:机械工程材料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工程材料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机械工程材料的基本分类和性能。
3. 了解机械工程材料的选择原则。
教学内容:1. 机械工程材料的定义和作用。
2. 机械工程材料的基本分类: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
3. 机械工程材料的性能: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
4. 机械工程材料的选择原则。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机械工程材料的定义、作用、分类和性能。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中机械工程材料的选择原则。
教学活动:1. 引入机械工程材料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其作用。
2. 讲解机械工程材料的基本分类和性能。
3. 讨论机械工程材料的选择原则,分析实际案例。
作业与评估: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总结机械工程材料的基本分类和性能,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2. 课堂评估:通过提问或小组讨论的方式,评估学生对机械工程材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二章:金属材料教学目标:1. 了解金属材料的分类和特点。
2. 掌握金属材料的性能和应用。
3. 了解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
教学内容:1. 金属材料的分类:黑色金属、有色金属。
2. 金属材料的性能: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
3. 金属材料的应用:结构材料、工具材料、耐磨材料。
4. 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金属材料的分类、性能和应用。
2. 实地考察:参观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现场,了解其加工过程。
教学活动:1. 引入金属材料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其分类和特点。
2. 讲解金属材料的性能和应用。
3. 实地考察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现场,了解其加工过程。
作业与评估: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总结金属材料的分类、性能和应用,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2. 课堂评估:通过提问或小组讨论的方式,评估学生对金属材料的理解和应用第三章:非金属材料教学目标:1. 了解非金属材料的分类和特点。
2. 掌握非金属材料的性能和应用。
《机械工程材料》教学教案(全)

《机械工程材料》教学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机械工程材料的分类及性能。
2. 使学生掌握金属材料(包括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的基本性质和应用。
3. 培养学生对材料选择和应用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工程材料的分类及性能2. 金属材料的基本性质3. 金属材料的性能与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机械工程材料的分类、性能及应用。
2. 难点:金属材料的基本性质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机械工程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能及应用。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中材料的选择和应用。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机械工程材料》2. 课件:机械工程材料的相关图片、图表、案例等3. 教具:实物模型、样品等《机械工程材料》教学教案(第二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非金属材料的基本性质和应用。
2. 使学生掌握复合材料的特点及应用。
3. 培养学生对材料选择和应用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非金属材料的基本性质和应用2. 复合材料的特点及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非金属材料的基本性质和应用,复合材料的特点及应用。
2. 难点:复合材料的特点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非金属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能及应用。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中材料的选择和应用。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机械工程材料》2. 课件: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的相关图片、图表、案例等3. 教具:实物模型、样品等《机械工程材料》教学教案(第三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材料力学性能的测试方法。
2. 使学生掌握材料力学性能的主要指标。
3. 培养学生对材料力学性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材料力学性能的测试方法2. 材料力学性能的主要指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材料力学性能的测试方法,材料力学性能的主要指标。
机械工程材料教案

机械工程材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工程材料的分类及性能2. 掌握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关系3. 熟悉常用金属材料的使用范围及选择原则4. 认识非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的特性与应用5. 培养学生对机械工程材料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二、教学内容1. 机械工程材料的分类与性能1.1 金属材料1.2 非金属材料1.3 复合材料2. 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关系2.1 纯金属与合金2.2 金属的晶体结构2.3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3. 常用金属材料的使用范围及选择原则3.1 黑色金属3.2 有色金属3.3 选用原则与方法4. 非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的特性与应用4.1 陶瓷材料4.2 塑料材料4.3 橡胶材料4.4 复合材料5. 机械工程材料的应用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机械工程材料的分类、性能、组织结构与性能关系等基本知识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培养学生对机械工程材料应用的能力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材料选用原则,提高学生的思考与交流能力4.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或工厂,了解材料的实际应用四、教学准备1. 教材:机械工程材料及相关资料2. 教学PPT:展示图片、图表、案例等教学内容3. 实验室或工厂:提供实践操作的场所和设备4.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讨论等情况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业的准确性、完整性、创新性等3.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及对材料应用的理解4.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机械工程材料知识的掌握程度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40课时,每课时45分钟2. 授课计划:第1-8课时:讲述机械工程材料的分类与性能第9-16课时:讲解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关系第17-24课时:介绍常用金属材料的使用范围及选择原则第25-32课时:阐述非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的特性与应用第33-40课时:分析机械工程材料的应用案例,进行实践操作七、教学纪律与管理1. 学生应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课堂讨论2. 作业需按时提交,严禁抄袭,注重独立思考3. 实践操作时,严格遵守实验室或工厂的安全规定,保护自身与他人的安全4.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解答学生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相关学术讲座、研讨会,拓宽知识视野2. 鼓励学生参加材料科学与工程类的比赛,提高实践能力3. 结合课程学习,引导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创新项目,培养创新能力九、教学反馈与改进1. 定期收集学生反馈,了解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与内容2. 教师相互听课,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3.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辅导措施,提高教学效果4. 结合学绩与反馈,评估教学效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补充说明:教学目标应着重强调学生对材料性能、分类及选择原则的掌握,以及对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环境
我院拥有拉伸实验机、布氏硬度实验机、洛氏硬度实 验机、光学金相显微镜等一系列实验设备,此外还拥有多 套多媒体设备,我们还有强大的实验基地-湘电集团公司。 特别要强调的是,我们与电镀热处理分公司建立了长期的 良好的校企合作,聘请了该公司的一名资深热处理工程师 和一名工人高级技师作为我们课程组成员,参加课程建设。 实验室的教学实验设备及实验手段能够胜任高职教学的需 要,为《机械工程材料》实践性教学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汇报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二、课程设计思路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四、教学过程 五、教学资源 六、教学环境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机械工程材料》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
设计
机械工程材料
制造
从事机电 行业某一 职业的应 用;
应用与服务
为机电类 各专业后 续课程服 务;
《机械工程材料》是高职院校机械类、近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 必修的综合性技术基础课,是机电类的学生都要学的课程在读,1名结业) 占总人数
30%
本科毕业生5名
占总人数 50%
2)师资队伍年龄结构:
50岁以上的教师4名
占总人数40%
30~40岁的教师5名
占总人数50%
3)教师队伍学缘结构:
高层次:30%教师有研究生学习经历。
多院校:教师均来源于不同的学校。
工程背景浓厚: 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人数占70%。
整体热处理 表面热处理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理论内容讲授采用启发式教学,设置为 “问题中心”课程,根据认知规律,先抛出问题,弄 清问题的本质,然后再寻求了解各个问题之间的联系, 教师有目的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黑板作图、课堂教学与讨论相 结合、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教学理论相结合的方法,以 努力提高同学的学习兴趣,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
师资队伍
杨建群 本科 工程师、讲师、模具设计技师 “双师型”素质教师 宋殊仁 本科 学士 高级讲师 “双师型”素质教师 罗 佳 本科 讲师 “双师型”素质教师 刘亦庆 本科 讲师 “双师型”素质教师 阳娣莎 研究生毕业 工学硕士 蒋 屹 学士 工程师(研究生在读)“双师型”素质教师 谢 红 大学毕业 热处理工程师 (兼职教师) 陈立辉 大学毕业 热处理工程师 (外聘实训指导) 谭国兴 热处理高级技师(外聘实训指导) 胡湘绘 女 实验师
本课程的目标
使学生获得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基础知识,为学习其他有关课程 和将来从事生产技术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学生学完本课程后, 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熟悉常用材 料的成分、 组织结构、 加工工艺与 性能之间的 关系及变化 规律。
掌握常用材 料的性能与 应用,具有 选用常用机 械工程材料 的初步能力。
灵活的考核方式
加强和注重过程,不过分强调一次性笔试结果。
1
作业控制: 对象是课 后习题。 占总成绩 的15%
2
期末考试: 对象是课程 的重要知识 点。占总成 绩的60%
3
实践环节控制: 包括学习态度、 实验过程及实 验报告。 占总成绩的25%
加强过程控制
五、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
原则:在授课教材的选用上,优先选用高职高专 规划教材、统编教材。
了解有关的 新材料、新 技术、新工 艺及其发展 情况。
二、课程设计思路的改革---模块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原有的课程体系,将教学内容整合成“四个模块”:
模块一
金属的性能
使用性能 工艺性能
模块 二
模块三
金属的组织与性能 的关系
常用工程材 料
晶体结构 结晶
钢铁材料 有色金属材料
非金属材料
模块四
钢的热处理
选用的教材有:
书名 机械工程材料基础
机械工程材料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主编 张继世 陈文凤、张旭
2.教学参考书
书名 金属工艺学 模具材料与热处理 金属热处理工艺方法500种 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西安地图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主编 王英杰 杨建群 雷廷权、傅家骐 吴兆祥
这些数据表明:本课程组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知识结
构优化,形成了传、帮、带梯队;是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
教学团体。因此《机械工程材料》被学院批准为精品课程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