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1.班级姓名一、慧眼识真(相信你一定能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1、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称颂A.隋朝大运河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2、“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后世对唐代哪位皇帝的评价。

A.唐太宗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宗3、亲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亲睹隋朝的覆亡,这对他的政治思想有极大的影响。

他即位后,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

材料中的他是A、唐玄宗B、唐太宗C、隋炀帝D、武则天4、“开元盛世”的出现,把唐朝推向全盛,它出现的具体时期是A.唐太宗时期B.武则天时期C.唐玄宗前期D.唐玄宗后期5、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皇帝统治时?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6、明代中期,吴承恩所写的《西游记》是我国历史上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其创作的史实依据应当是。

A.《大唐西域记》B.《封神榜》C.《石头记》D.《三隧平妖传》7、你认为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明显保留着中国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A. 印度B. 阿拉伯C. 朝鲜D. 日本8、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有雕版、活版之分。

雕版印刷术在隋唐时期已经发明。

右图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你知道它是以下哪一部?A.隋印《金刚经》B.唐印《金刚经C.唐印诗集D.《梦溪笔谈》9、“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这首诗追述了唐朝文化A.对日本的影响B.对新罗的影响C.对天竺的影响D.对波斯的影响10、下面那种说法符合隋唐的特点A.中华文明的起源B.中华社会的繁荣开放C.中华民族的大融合D.中华帝国的衰落11、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反映了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学所呈现的突出成就,其中下列哪个朝代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A.汉代B.唐代C.宋代D.清代12、我国四大发明中的哪两项是唐朝时期出现的?A.造纸术、印刷术 B. 印刷术、火药C.指南针、火药 D.造纸术、火药13、她远嫁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她是A .金城公主B.文成公主C.王昭君D.太平公主14、暑假期间李丽要去参观艺术宝库莫高窟,你您告诉她应该去哪儿?A.山西大同B.甘肃敦煌C.河南洛阳D.陕西西安15、藏族的祖先是A.吐蕃B.回纥C.南诏D.逻些16、李白的诗歌的特点是A .直白如话B.沉郁悲怆C.豪迈奔放D.委婉清新17、“赵州桥什么人儿修?玉石的栏杆什么人儿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这是河北民1歌《小放牛》的歌词。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下 第一单元测试(附答案)03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下 第一单元测试(附答案)03

第一单元测试一、选择题(40分)1.“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

”他在1978年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第82位。

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A.秦始皇B.汉武帝C.隋文帝D.隋炀帝2.隋唐时期,一批牡丹花要从洛阳沿大运河运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A.邗沟—江南河—通济渠B.通济渠—邗沟—江南河C.江南河—通济渠—邗沟D.通济渠—江南河—邗沟3.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这主要是肯定大运河()A.促进南北经济交流B.便利人们游玩江南C.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D.加快了隋朝的灭亡4.成语“馨竹难书”出自《旧唐书·李密传》:“馨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这是李密(隋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为声讨哪一人物而写的()A.隋文帝B.隋炀帝C.唐高宗D.唐玄宗5.“载初元年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殿前试人自此始。

”“殿前试人”这一考试形式的开创者是()A.隋炀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6.贞观初,唐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

”为此,唐太宗()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7.武则天于684年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

这体现了武则天()A.严惩贪官污吏B.提倡节俭C.重视农业生产D.善于纳谏8.“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该诗句真实反映了()A.唐朝的疆域辽阔B.唐朝民族关系和睦C.唐朝对外交流广泛D.唐朝盛世辉煌景象9.唐太宗说:“其(夷狄)情与中夏不殊……四海可使如一家。

”下列史实,与唐太宗直接相关并体现上述观念的是()A.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B.将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C.设置驻藏大臣管理西藏D.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10.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是唐朝著名诗人,他们的诗在内容与风格上具有不同特点,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A.阶级出身不同B.生活背景不同C.思想性格不同D.艺术追求不同11.小明在读《唐太宗传》时看到了这样的记载:有大臣奏请修复长城,太宗一笑置之。

初中历史七年级第一章单元测试题

初中历史七年级第一章单元测试题

初中历史七年级第一章单元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国力,下列各项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是 ( ) 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尊王攘夷”,扩充疆界③奖励耕织和军功④没有军功的旧贵族仍享有特权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2.下列成语故事中发生于春秋时期的是()①老马识途②纸上谈兵③退避三舍④问鼎中原⑤卧薪尝胆⑥完璧归赵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⑤C.②③⑤⑥D.③④⑤⑥3.我国被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主要是因为 ( )A.我国人民早在原始社会就创造了辉煌的文明B.世界上最早的古人类出现在中国C.商朝的青铜器制造闻名世界D.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制时代的国家之一4.成语酒池肉林与哪个君王有关?()A.商汤B.夏桀C.商纣D.周武王5.下列思想家属于春秋时期的是()A.孔子与老子B.墨子与庄子C.韩非子与孟子D.孟子与荀子6.现存世界上最重的青铜器是()铸造于 ( )A.四羊方尊夏朝B.司母戊鼎商朝C.毛公鼎西周D.铜簋商朝7.下列诸侯国中,既属于春秋霸主,又属于战国七雄的是()A.魏国B.晋国C.齐国D.宋国8.“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最突出的特点是A.实行奴隶制B.实行分封制C.实行郡县制D.实行行省制9.我国奴隶社会依次序经历的四个时期是()A.夏商西周春秋B.夏西周商春秋C.夏商西周战国D.夏商东周春秋10.战国时期有这样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了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了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县城做官。

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A.管仲改革之时的齐国B.周平王东迁之际的洛阳C.商鞅变法之时的秦国D.晋文公称霸中原之前的晋国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11.成语以思想深刻、生动简洁,丰富着我们的生活。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全册同步练习分层作业(含答案)附各单元测试卷与期中期末试卷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全册同步练习分层作业(含答案)附各单元测试卷与期中期末试卷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附单元测试卷期中期末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第3课盛唐气象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课北宋的政治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第11课元朝的统治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第17课明朝的灭亡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第22课活动课:中国国传统节日的起源附录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部分(下)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全单元同步练习分层作业——第一单元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自西晋灭亡以来200多年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中国也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的时间是( )A.581年B.589年C.618年D.689年2.隋唐时期,某商人把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运到余杭,依次经过的河段有( )①通济渠②邗沟③江南河④永济渠A.①②③④B.④①②C.①②③D.①②3.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

它正式创立是在( )A.秦始皇时B.汉武帝时C.隋文帝时D.隋炀帝时4.隋末农民大起义首先爆发在( )A.山东地区B.山西地区C.关中地区D.江南地区5.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于605年开始开凿沟通南北的大运河。

请完成下列有关隋朝大运河的问题。

(1)请写出隋朝大运河由北向南各段的名称。

(2)隋朝大运河连接、、、、五大水系。

(3)隋朝大运河全长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75分)1.(3分)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公元6世纪80年代,中国重归统一时的皇帝是()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2.(3分)无锡是京杭大运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古运河在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留下了一段“运河版、江南水弄堂”,堪称古运河听精华绝品。

“水弄堂”两岸粉墙黛瓦,鳞次栉比,码头石埠,错落有致,构画出江南“人家尽枕河”的水乡风貌,让无数中外游客如痴如醉,你知道京杭大运河最早是谁统治时期开凿的?()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3.(3分)隋朝时开凿的大运河不仅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也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请说出这条运河的中心是()A.长安B.涿郡C.余杭D.洛阳4.(3分)我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A.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5.(3分)科举制度在历史上的作用不包括()A.改善了用人制度B.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C.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D.扩大了地方官员的选官权6.(3分)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仅传二世即亡,你认为隋朝灭亡的最根本原因应该是()A.权臣当道B.隋炀帝的暴政C.土地兼并严重D.隋末农民起义7.(3分)《旧唐书•魏征传》载:太宗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这表明唐太宗()A.重视发展生产B.虚心纳谏C.注意任用贤才D.增加科举考试科目8.(3分)若要为武则天的无字碑补题碑文,下列内容不可能出现的是()A.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社会经济持续发展C.大力发展科举制度D.为“贞观之治”的到来奠定了基础9.(3分)在美国的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作“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A.文景之治B.开皇之治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10.(3分)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拥有了不少创造发明。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七下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七下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1.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却光芒四射。

”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使南北重新统一B.隋炀帝的励精图治C.隋炀帝时科举制度正式形成D.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2.唐代诗人皮日休有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开凿“此河”的皇帝是()A.秦始皇B.隋炀帝C.唐太宗D.明太祖3.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

”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实行了()A.郡县制B.三省六部制C.科举制D.行省制4.2013年4月,在江苏扬州邗江区发现的一座墓葬中出土了一块墓志,墓志铭文记载墓主去世时间为“大业十四年”(618年),并有“帝崩于扬州”等文字。

它可以印证()A.隋的统一B.开皇之治C.隋的灭亡D.唐的建立5.唐太宗时期,轻徭薄赋,戒奢从简,虚心纳谏,为政宽容,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史称()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开皇之治6.太宗曰:“人言魏征举止疏慢,我但觉其妩媚耳。

”唐太宗“觉其妩媚”,是因为魏征()A.多谋善断,助皇帝处理朝政B.设三省六部,提高行政效率C.直言敢谏,有利于维护统治D.创立科举制,进行制度创新7.“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直接反映了唐玄宗统治前期()A.经济发展B.吏治清明C.人才济济D.生活奢侈8.7世纪时,文成公主远嫁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密切了汉藏关系,藏族人民亲切地称呼她为“阿姐甲莎”(意为汉族阿姐)。

这件事发生在()A.隋朝B.唐朝C.宋朝D.清朝9.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主要讲述了文成公主克服艰难险阻入藏联姻,促进汉藏经济文化相互交流的故事。

和文成公主联姻的是()A.松赞干布B.尺带珠丹C.呼韩邪单于D.铁木真10.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可见,他特别重视()A.对外交往B.民族关系C.任用贤才D.虚心纳谏11.2016年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第一单元测试题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结束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使中国再次实现统一的朝代是()A.秦朝B.汉朝C.隋朝D.北周2.在历史学习中,图片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

从下图“隋大运河示意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准确信息是()①它的中心是洛阳②它沟通了我国南北交通③它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④它有效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法国启蒙思想家魁奈说:“中国无世袭贵族,官爵仅靠功绩与才能获得……工匠的子弟也能当上总督。

”他所评价的是中国的() A.分封制度B.察举制度C.监察制度D.科举制度4.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仅传二世即亡,你认为隋朝灭亡最根本的原因应该是() A.权臣当道B.隋炀帝的暴政C.土地兼并严重D.隋末农民起义5.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有关唐太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B.创立了三省六部制C.知人善任,虚心纳谏D.民族政策开明,被誉为“天可汗”6.若要为武则天的无字碑补题碑文,下列内容不可能出现的是() A.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社会经济持续发展C.大力发展科举制度D.为“贞观之治”的到来奠定了基础7.“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诗歌中的“开元全盛日”指的是() A.唐高宗统治时期B.唐太宗统治时期C.武则天统治时期D.唐玄宗统治时期8.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拥有了不少创造发明。

下面属于唐朝时期发明创造的农业生产工具是()①曲辕犁②筒车③水排④耧车A.①③B.①②C.②③D.①④9.唐朝时,有一位日本人去长安集市购买商品,你认为他不能买到的是()A.用活字印刷术印刷的书籍B.茶叶C.青瓷D.唐三彩10.小明要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蕃会盟”“鉴真东渡”等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研究的主题是()A.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B.统一国家的建立C.繁荣与开放的唐朝D.中华文明的起源11.小明暑假期间去西部实地感受大开发的情况,顺路参观了大昭寺内的文成公主像。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1.通过历史要素获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

依据“589年”“陈后主”“《玉树后庭花》”等要素,我们获得的历史信息是()A.南北朝对峙形成B.杨坚建立了隋朝C.陈后主建立陈朝D.隋灭陈统一全国2.隋文帝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增长,史书记载政府仓库的积蓄可供开销五六十年。

与这种局面的形成无关的是()A.改革制度B.发展生产C.开凿运河D.注重吏治3.电视专题片《话说运河》有句解说词:“阳刚的一撇是万里长城,阴柔的一捺是京杭运河,这是一个顶天立地,有血气、有温情的中国人。

”那么构成“人”字的这“一捺”的重要作用是()A.便于军事力量调控B.解决了北方缺水问题C.便于帝王南巡游玩D.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4.“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这首《及第谣》中体现的制度正式诞生是在()A.隋文帝时B.隋炀帝时C.唐太宗时D.武则天时5.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员更看中门第。

隋朝实行科举制,使普通的读书人也能走上仕途。

这体现了科举制()A.促进贵族向平民转化B.简化人才选拔的程序C.扩大官员的选拔范围D.保证世袭贵族的特权6.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

与下图中①对应的朝代相关的史实是()A.北魏改革,民族交融B.开凿运河,创立科举C.贞观之治,开元盛世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7.唐太宗说:“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

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

”由此可知,唐太宗()A.重视农业生产 B.扩充国学规模C.注重虚心纳谏 D.加强边疆管理8.作家王晓磊在《武则天:从三岁到八十二岁》一书中,以三年之功,穷尽武则天一生所有留存至今的史料,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武则天。

下列内容不可能出现的是()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C.她重用人才,重视发展生产D.她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9.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75分)1.(3分)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公元6世纪80年代,中国重归统一时的皇帝是( )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2.(3分)无锡是京杭大运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古运河在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留下了一段“运河版、江南水弄堂”,堪称古运河听精华绝品。

“水弄堂”两岸粉墙黛瓦,鳞次栉比,码头石埠,错落有致,构画出江南“人家尽枕河”的水乡风貌,让无数中外游客如痴如醉,你知道京杭大运河最早是谁统治时期开凿的?(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3.(3分)隋朝时开凿的大运河不仅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也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请说出这条运河的中心是 ( )A.长安B.涿郡C.余杭D.洛阳4.(3分)我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 )A.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5.(3分)科举制度在历史上的作用不包括( )A.改善了用人制度B.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C.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D.扩大了地方官员的选官权6.(3分)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仅传二世即亡,你认为隋朝灭亡的最根本原因应该是( )A.权臣当道B.隋炀帝的暴政C.土地兼并严重D.隋末农民起义7.(3分)《旧唐书•魏征传》载:太宗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这表明唐太宗( )A.重视发展生产B.虚心纳谏C.注意任用贤才D.增加科举考试科目8.(3分)若要为武则天的无字碑补题碑文,下列内容不可能出现的是( )A.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社会经济持续发展C.大力发展科举制度D.为“贞观之治”的到来奠定了基础9.(3分)在美国的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作“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A.文景之治B.开皇之治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10.(3分)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拥有了不少创造发明。

下面属于唐朝时期发明创造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①曲辕犁 ②筒车 ③水排 ④耧车。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①④11.(3分)“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这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描写哪个城市的诗句( )A.长安B.扬州C.洛阳D.成都12.(3分)“天可汗”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战略学者的重视,他们希望通过对天可汗制度的研究,找到一条在当今冷战格局瓦解的局势下,如何重建国际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的道路。

历史上因执行开明民族政策而被北方各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的是( )A.唐太宗B.唐玄宗C.唐中宗D.武则天13.(3分)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这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A.西藏正式成为唐的一部分B.加强了唐藩友好交往,促进了唐藩经济文化交流C.有利于佛教的传播D.有利于加强对西藏的统治14.(3分)唐朝社会比较开放,充满活力。

下列图片中不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A.唐朝戴帷帽女子骑马图B.《弈棋仕女图》C.吹排箫乐伎壁画D.《送子天王图》15.(3分)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今年2月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

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既豪迈飘逸又清新瑰丽,被称为“诗仙”的是(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王维16.(3分)“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

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的诗句与下列哪一人物搭配在一起最合适?( )A.玄奘B.鉴真C.忽必烈D.郑和17.(3分)唐朝时对外交往频繁,中印交往的重要史实是( )A.玄奘西游B.鉴真东渡C.郑和下西洋D.张骞出使西域18.(3分)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19.(3分)唐玄宗后期爆发的“安史之乱”从性质上看是一场( )A.农民战争B.统一战争C.兼并战争D.叛乱战争20.(3分)“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这是唐玄宗后期统治的写照。

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 )A.地方军事势力过于强大B.内地兵力空虚,有机可乘C.安禄山受宠,野心膨胀D.开元末年朝政日趋腐败21.(3分)如图书本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是( )A.618年B.626年C.755年D.763年22.(3分)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下列关于安史之乱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对唐朝的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B.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C.内地节度使的权势得到极大削弱D.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23.(3分)黄巢起义后,黄巢曾宣布要“洗涤朝廷”,该起义爆发的原因是( )①藩镇割据严重,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②连年灾荒,人民生活困苦③重用宦官高力士,致使朝政腐败④中央权力衰微,无力控制藩镇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④24.(3分)唐朝灭亡后,在黄河流域相继建立了以下五个政权。

按建立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后唐②后晋③后梁④后周⑤后汉。

A.①②③④⑤B.③①②④⑤C.③①②⑤④D.②③①④⑤25.(3分)五代十国并非指一个朝代,是指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关于这一时期的表述与史实不符合的是( )A.十国是指南方地区的九个政权加上北方的北汉B.北方政权更迭频繁,战事不断C.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D.五代十国时期,政权分立,阻碍了国家的统一二、综合题(共25分,其中26题12分,27题13分)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唐代人把进士及第比喻为登龙门,说的是一个读书人考上进士后能“一举成为天下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也就成为我国古代读书人的荣身之路。

张籍所谓“二十八人初上第,百千万里尽传名”,就是说一旦金榜题名,就能名扬天下。

而孟郊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则是写读书人中举后的喜悦心情。

唐朝前期宰相中科举出身比例的增长(见下表)也证明了这一点。

时期唐高宗时期武则天时期唐玄宗时期宰相中科举出身的比例请回答:(1)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初创于哪个朝代?唐代科举中哪一科最被人们重视?(2)根据材料分析,唐代人为什么把进士及第比喻为登龙门?(3)唐朝前期宰相中科举出身的比例不断增加说明了什么?(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举制度的看法。

27.(13分)新华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举办了一次主题为“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进来!【新闻在线】材料一:2014年4月14日,大型群雕《鉴真东渡》在江苏扬州大明寺鉴真广场正式落成。

据了解,《鉴真东渡》雕塑连底座高7.8米,宽13.8米,雕塑再现了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前的情景。

材料二:唐高僧玄奘“西行取经”的故事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西行的目的地天竺是佛教发源地,玄奘曾在天竺那烂陀寺游学。

2014年5月14日,一场主题为“在佛陀脚步之上”的展览在香港开幕,展品就包括出土自那烂陀寺的“文物”。

【问题探究】(1)请完成表格。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的异同事件身份目的地途中遭遇是否结伴是否归国玄奘西行僧人① 历经千难万险,九死一生否⑤ ④ 否鉴真东渡僧人② ③ 次东渡,前五次失败,历经磨难(2)玄奘和鉴真在促进唐朝与外国的友好交往中分别作出了哪些贡献?他们在文化传播的方式上有何不同?(3)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盛况出现的原因有哪些?【情感体验】(4)我们从玄奘和鉴真的经历中能学到哪些精神?(5)根据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感悟是什么。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测试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75分)1.【解答】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了隋朝。

581年属于公元6世纪80年代。

答案:A。

2.【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答案:B。

3.【解答】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

答案:D。

4.【解答】依据题干信息“科举制度正式创立”,结合所学知识:隋炀帝时期,进士科的设立,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答案:A。

5.【解答】结合所学可知,科举考试制度的实行,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政府办事效率;激发了士子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所以ABC是正确的选项;D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D。

6.【解答】隋炀帝连年大兴土木,多次发动对外战争,不惜民力,酷虐残暴,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各地地方长官和一些割据势力也乘乱纷纷起兵,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仅传二世即亡,隋朝灭亡的最根本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

答案:B。

7.【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唐太宗时期,从善如流,敢于直言纳谏的魏征得到唐太宗的重用。

说明唐太宗虚心纳谏。

ACD三项分别涉及经济、政治和科举考试,与题干无关。

答案:B。

8.【解答】据所学知,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统治时期,注重减轻农民负担,发展生产。

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如创立了殿试、武举。

武则天善于选拔并重用人才,如重用姚崇等。

同时武则天统治时期还重用酷吏,滥杀无辜。

武则天统治时期有着“贞观遗风”之称,为“开元盛世”的到来奠定基础,所以D项表述不正确。

答案:D。

9.【解答】唐玄宗即位后,任用姚崇等人当宰相,重视地方吏治,还注意节俭。

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唐玄宗前期的年号叫开元,史称“开元盛世”。

答案:D。

10.【解答】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在农业上,曲辕犁和筒车灌溉技术的发明使用,促进了土地开发,增加了粮食产量,推动了农业发展。

答案:B。

11.【解答】“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是对长安城的描述。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安城街道整齐,排水设施齐全,内分为坊和市,市坊分开,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长安人口上百万,还云集着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国的人,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答案:A。

12.【解答】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任用少数民族贵族进行本民族管理,保留原有民族的习惯和生活方式,在唐太宗开明民族政策的感召下,西北各部首领纷纷来长安朝见唐朝皇帝,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