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过程流程

合集下载

适形调强治疗过程

适形调强治疗过程

由医生确认该层面是否与计划等中心层面一致。必要时作适当调整。
体位确认
以上验证通过以后,说明实际中心与计划 中心重合。新的标记点就是以后摆位治疗的参 考点。原标记点去掉。
实施治疗
治疗前的体位验证是放射治疗质量保证的一项重要内容。通常患者第 一次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至少每周一次拍摄射野片或采集射野影像。方式 可以采用Varian加速器的EPID或OBI影像系统。
等中心绝对剂量的误差不超过3%
体位确认
无论计划设定的等中心位臵是否相对体表标记发生了移动, 治疗之前,患者都需要回到CT模拟机或常规模拟机上重新校位, 确认计划设定的等中心与实际治疗的等中心(加速器的等中心) 重合。
体位确认
利用模拟机进行体位确认的具体过程是:

患者严格重复定位时的体位躺好,扣上体膜。移动床使激光
线对准体膜上的“+”字标记线。
根据计划给出的数据(如:进或出床 Z cm,升或降床 Y cm, 左移或右移床 X cm)来调整床的位臵,使计划等中心与激光

线的中心(加速器等中心)重合。
到位以后,比较来自计划的DRR图与来自模拟机的射野验证 片两者的符合情况。通常选择 0°和 270°机架角拍验证片。

体位确认
体位确认

深度验证。验证射野中心轴
在体表的入射点到射野中心的 距离,即等于(SAD-SSD)。在 0°野时,打开距离灯,读出 SSD值,(100-SSD)就是从体 表到等中心点的深度,即可验 证该深度与计划给出的在中心
层面的深度值AO是否一致。
体位确认
利用CT模拟机进行体位确认的具体过程是:
患者选择
三维适形(3D-CRT)治疗 小体积、形状比较规则、沿人体纵轴方向变化不大的凸形靶区 多个适形射野,配合使用楔形板,调整射野权重,有可能使剂量分 布的形状与靶区形状一致。 调强(IMRT)治疗 靶区很大、形状不规则,而且沿患者纵轴方向扭曲时,如食管、气 管等部位的肿瘤。 病变周围有很多重要器官、靶区呈凹形,如宫颈癌、鼻咽癌等。 必须用较大且较复杂的适形照射野才能达到治疗目的,这时必须采 用调强技术。

简述头颈部三维放射治疗技术的制模流程

简述头颈部三维放射治疗技术的制模流程

简述头颈部三维放射治疗技术的制模流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头颈部三维放射治疗技术的制模流程放射治疗在医学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头颈部肿瘤等疾病。

为患者实施放疗时完整的流程

为患者实施放疗时完整的流程

为患者实施放疗时完整的流程
放疗,即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

以下是为患者实施放疗时完整的流程:
1. 评估和诊断:在开始放疗之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询问、身体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确定肿瘤的类型、大小、位置以及是否适合放疗。

2. 制定放疗计划:根据肿瘤的特征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放疗团队(包括医生、物理师和剂量师等)会制定个性化的放疗计划。

这包括确定放疗的剂量、次数、放疗技术(如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等)以及照射范围。

3. 模拟定位:在放疗之前,患者需要进行模拟定位。

这通常涉及使用特殊的设备对肿瘤和周围组织进行定位,以确保放疗的准确性。

4. 放疗实施:一旦放疗计划确定并且模拟定位完成,患者将开始接受放疗。

放疗可以在医院的放疗中心或其他专门的放疗机构进行。

在放疗过程中,患者通常需要保持静止,以确保放疗的精确性。

5. 放疗副作用管理:放疗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皮肤反应、疲劳、恶心、呕吐等。

放疗团队会提供相应的支持和管理,以减轻副作用的影响。

6. 放疗后的评估:放疗结束后,医生会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和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并监测肿瘤是否复发或转移。

需要注意的是,放疗的具体流程可能因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和医疗机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整个放疗过程中,患者的配合和积极的沟通非常重要,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接受治疗,并及时报告任何不适或问题。

体部X线动态三维适形放疗的固定与摆位技术

体部X线动态三维适形放疗的固定与摆位技术

位标记球 ( r e) 然后在病人体表 和真 空垫两侧做好标记 , Mak r ,
并在真空垫上写上病人姓名。
2例 因真空垫漏气变形无 法重复摆 位 ;2例因病人双手抱 头是胳膊 张开过大 C T扫描时受限。
4 讨 论
2 1 3 带着 5个 Ma k r .. r e 进行 C T扫描 。 扫描时断层面 的轮廓 应完整 , 层距 3 mm。影像资料通过磁光盘输入计算机 , 由医生 勾画病灶及 需保 护的重要 器官 。计算机 自动完成三维重建 , 建
Ke r s y wo d :d n mi y a c 3一 DCRT ; a u m p c r 3一D r e a i n vc u sae; o i nt to
三维适形放疗 ( 3一dme s n lc no ma rdain i n i a o fr l a it o o
积( Tv) 】 P 内 。我院于 19 9 8年 9月开展体部 x 线动态三维适 形放疗 以来 , 收治 9 , 共 7例 现将体部肿瘤动态三维适形放 一 般 资 料
22 1 摆位前应对红外线导航定位系统进行校正 , .. 包括摄像机 的校对和等中心 的校对 。
[ 中图分类 号】 3 .5 R7 0 5
[ 文献标志码 】 c
[ 文章编号 】0 7 5 0 20 )2—0 9 10 —7 1 (0 7 0 0 8—0 1
Bo s ton Fi i dy Po i i x ng Skil n na i 。DCRT dy X 。 r ls i Dy m c 3。 of Bo 。 ay RUAN Ya — mi g, HONG n n Z Qi g—s n LIYa o g, n,DOU e XI W n, AO ig—x n M n ig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在医学领域中,放射治疗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治疗方法。

放射治疗使用高能量射线寻找并摧毁肿瘤细胞。

然而,放射治疗并不总是能够瞄准肿瘤区域,而可能会影响到健康的组织。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是一种针对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案。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使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将患者的CT扫描转化为三维图像,以帮助医生规划精确的放射治疗。

这种技术还使用先进的线性加速器和多叶调制器,以寻找和摧毁肿瘤细胞,确保不会影响健康的组织。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如何工作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通常是使用计算机控制的设备在放射治疗室内完成的。

整个治疗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CT 扫描首先,患者将进行CT扫描。

医生会使用CT扫描仪获得患者所需的三维图像,这个过程通常需要几分钟。

2. 三维模拟一旦拥有了3D模型,医生就可以使用专业软件对该模型进行模拟。

这可以帮助医生规划精确的治疗,以尽可能避免影响到健康的组织。

3. 治疗计划制定治疗计划制定是一个精细的过程,需要考虑到肿瘤的大小、型状和位置。

医生还需考虑放射治疗的剂量和持续时间。

这些都需要在计划制定阶段得到详细概述。

4. 真实进行放疗当制定好了治疗计划后,医生会开始进行放射治疗。

在此期间,患者会躺在特殊的治疗床上。

放射治疗设备利用先进的技术帮助医生瞄准肿瘤,保护健康的组织,并摧毁肿瘤细胞。

优点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改善了放射治疗的精确性和有效性,并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对身体其他区域的影响。

其他优点包括:更精确的放射治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使用计算机模拟和精确控制,可以更精确地识别需要治疗的区域,同时降低对周围健康组织的损害。

效果更好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可以使治疗更加精确,避免对身体其他区域的影响。

这样有助于提高治疗的效果,在许多情况下,使治疗方案更加有效。

更短的治疗时间使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进行治疗可以显着减少治疗时间。

这可以减少治疗次数,并具有更便捷和经济的优点。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是放射治疗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放疗的效果和精确性。

三维适形放疗流程

三维适形放疗流程


靶区由主管医师勾 画,上级医师审核 确认后,交予物理师 进行放疗放射野设 计。
1、定位 2、靶区及危险器官勾画 3、放射野设计 4、放疗计划评估,优化 5、放疗计划的输出 6、放疗前模拟验证 7、放疗计划实组织限量

物理师根据要求选择射线的性质、能量、照 射野数量、方向、组织补偿等。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流程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 常金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是一种高精度的放射治 疗。 它利用CT图像重建三维的肿瘤结构,通过 在不同方向设置一系列不同的照射野,并 采用与病灶形状一致的适形挡铅,使得高 剂量区的分布形状在三维方向(前后、左 右、上下方向)上与靶区形状一致,同时 使得病灶周围正常组织的受量降低。

理想的肿瘤放疗

只照射肿瘤而不照射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肿瘤影像技术的发展,产 生了肿瘤及其周围正常组织和结构上的虚拟 三维重建及显示技术。

最大程度的照射肿瘤,最好的保护肿瘤周围 的正常组织。
三维适形放疗流程
1、定位 2、靶区及危险器官勾画 3、放射野设计 4、放疗计划评估,优化 5、放疗计划的输出 6、放疗前模拟验证 7、放疗计划实施



1)患者需穿病员服进行放疗。 2) 放疗开始前主管医师,物理师,技师应充分沟 通以确定正确的患者体位,固定方法,各项治疗参 数的正确输入及执行。 3 )主管医师,物理师,放疗技师亲自参与患者第 一次放疗,并向放疗技师说明摆位技巧及质量控制 方法,交代摆位和治疗过程要求。
谢谢!

1、定位 2、靶区及危险器官勾画 3、放射野设计 4、放疗计划评估,优化 5、放疗计划的输出 6、放疗前模拟验证 7、放疗计划实施

放疗操作规程

放疗操作规程

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操作规程
1. 操作技师认真阅读治疗单,查对病人姓名,将病人引入治疗室内;
2. 查对病人的体膜和面膜,并确定定位床上V形板的位置;
3. 帮助病人仰卧于体膜,对齐定位标志线,并注意姿势对定位标志线的影响;
4. 把主弓置于定位床上,用手电光验证位置的准确性,如误差大于1mm,需要找出误差的原因;
5. 对靶点坐标,对好后,需有一操作者发声校对坐标的准确性;
6. 对激光线,需要保证定位床的水平,第一次治疗时,需要在体膜上或面膜上做激光标志,以后如重复性差(大于1mm)需找误差原因;
7. 确定治疗野之模块,模块置于多叶光栅后要检查多叶光栅叶片的适形情况,必要时调整;
8. 加速器出束前,需要认真检查机架的角度,床角度、光栅角度、光野大小,模块的更换情况及治疗Mu 等,一人操作加速器键盘,一人发声校对,如有疑问及时询问做计划的物理师,确定无误后方可出束;
9. 做好治疗登记:日期、次数、床位置;
10. 此操作需要两名放疗技师完成,不可一人单独操作,病人第一次治疗时,需有医生和物理师在场,问放疗技师交代计划的内容和注意点。

我院肿瘤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流程规范

我院肿瘤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流程规范

我院肿瘤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流程规范摘要肿瘤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是一种现代放射治疗技术,它通过精确的剂量分布和尽可能少的副作用,对肿瘤进行全面有效的治疗。

本文将介绍我院肿瘤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流程规范,包括患者评估、影像学检查、剖面设计、计划评估、治疗实施等环节,以提高肿瘤放射治疗的质量和安全。

1. 介绍肿瘤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是一种基于精确的肿瘤解剖学信息和计算机技术,对放射剂量进行精确调控的放疗方法。

通过引入三维适形技术和调强放疗技术,可以提高放疗的精确性和有效性,减少放疗对正常组织的伤害。

2. 流程规范2.1 患者评估在进行肿瘤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之前,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评估的内容包括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相关检查结果,以及其他辅助检查等。

这些评估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疾病状况,确定适合的放疗方案。

2.2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进行肿瘤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关键环节之一。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CT、MRI、PET等。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肿瘤的形态学信息和功能学信息,为后续剖面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

2.3 剖面设计剖面设计是肿瘤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核心环节之一。

在进行剖面设计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剖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以及放疗剂量的分布。

剖面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肿瘤的大小、位置、形态以及周围正常组织的保护等因素,以确保放疗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2.4 计划评估在完成剖面设计后,需要对放疗计划进行评估。

评估的内容包括剂量分布、剂量覆盖率、剂量均匀度等。

通过评估,可以判断放疗计划是否符合治疗要求,是否满足放疗的质量和安全要求。

2.5 治疗实施在完成计划评估后,可以进行肿瘤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实施。

治疗实施需要借助放疗设备进行,包括放疗机、定位系统等。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放疗计划,进行精确定位和放疗操作,确保放疗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3. 结束语肿瘤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是一种现代放射治疗技术,通过精确的剂量分布和尽可能少的副作用,对肿瘤进行全面有效的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过程)流程闫文明郁志龙张剑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放疗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摘要]随着放射治疗学的发展,三维适形放疗(3DCRT) 在世界范围内已逐渐成为放射治疗的常规技术,它能使治疗区的形状与靶区的形状一致,从三维方向上进行剂量分布的控制,能提高局部控制率,减少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保证精确的体位固定技术、定位和重复摆位是实现3DCRT 的根本措施。

本文通过在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定位和摆位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目的是探讨在肿瘤的定位和摆位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从而提高3DCRT 的定位和摆位精度。

[关键词] 三维适形;放疗;摆位[中图分类号] R730.55 [文章标识码]A [论文编号]1. 体位选择与固定1.1体位选择:与常规X光模拟定位一样,CT模拟应当选择使患者感觉舒适、易坚持、易重复的体位。

临床最常选择的体位是仰卧位,头颈部肿瘤双手自然下垂、头颈过伸至下颌骨下沿与床面垂直,胸腹部肿瘤考虑到可能采用左右侧野照射应将双手上举抱肘或握手柄。

1.2体位固定:头颈部固定常用热塑面罩,体部常用负压成型垫、体架+热塑体膜等。

体位固定的关键是固定性好、摆位重复性好。

故而必须对摆位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2. 病人影像信息的采集— CT、MRI、PET病人影像信息的采集的目的:①获取病人信息②确定摆位标记③确定参考标记。

2.1 获取病人信息2.1.1 扫描范围:考虑到采用非共面照射,CT扫描的范围应足够大,体部扫描的肿瘤前后各沿长4~5cm,脑部扫描时应包括整个头颅。

2.1.2 扫描层厚:根据病变大小,部位而异,一般头颈部肿瘤采用层厚3mm,体部肿瘤采用层厚5mm。

2.1.3 增强扫描:浓积在病灶及其同围的造影剂会对剂量计算产生影响,造成计算结果与实际放疗时的剂量分布之间的误差。

2.1.4 方法:把没有增强的CT和已强化的CT融合在一起。

画病灶以增强CT为值,做治疗以未增强CT为准。

2.2 确定摆位标记找3-5个体位固定不动的点,可以是骨性标记,记录其坐标值。

2.3 确定参考标记2.3.1 固定参考系:固定头架上或埋在床里的N形线如图所示:2.3.2 相对参考系:至少三个以上的点,用针或铅丝等做皮肤标记,作为参考标记点。

位置选择遵从下列原则:①不因呼吸和器官及组织的运动而变化太大,在模拟机上、CT机上能显像。

②对皮下脂肪层较薄的部位,体位固定器与身体形成的刚性较好,皮肤标记可设在体位固定面罩上(如头颈部肿瘤)。

③对皮下脂肪层较厚的部位,设立皮肤标记使其位移最小( 如腹部肿瘤)。

④标记点离靶中心位置越近越好,内标记比体表标记引起的误差小。

2.3.3 注意的问题:①校准激光灯的重合准确性。

②皮肤上贴的标记物和所画的线要重合。

③在加速器治疗摆位时,两侧参考标记都要核对。

3.射野等中心的确定与靶区及危险器官轮廓的勾画射野等中心可自动设置或手动设置,同时根据肿瘤的多少及相互关系可确定一个等中心或多个等中心。

4.靶区及危险器官的勾画肿瘤体积(GTV)可根据CT、MRI、PET所采集到的影像信息进行确定;临床靶区体积-计划靶区体积(CTV-PTV)是GTV+边界(Margin)(治疗过程中靶区的移动和摆位误差在内的综合误差)。

在靶区及危险器官的勾画过程中需注意下列问题:当P T V与危险器官轮廓相互重叠的时候,可以适当缩小P T V或危险器官的体积。

在危险器官的确定上,为了确保危险器官实际受照剂量不超过剂量计算结果,危险器官要考虑器官的移动和摆位误差,加以一定的Margin。

5.照射野的设计首先,医生提出对靶区的剂量要求和危险器官的剂量限制;其次,物理计划师针对要求合理选择射线性质、能量、射野多少、入射方向、组织补偿等;一般头颈部肿瘤选择6MV X线,体部肿瘤选择15MV X线5.1 布野原则:对单一肿瘤4-7个野即可;过多,正常组织受量大;过少,适形度不好。

5.2 适形射野边界的确定:在BEV窗口,射野边界与PTV边缘之间的宽度(block aperture margin)恰当选择。

射线能量越大所需aperture margin越小,头颈部肿瘤采用MLC所需aperture margin取3-5mm,体部肿瘤采用MLC所需aperture margin取5-10mm。

一般头颈方向较前后左右要大些。

6.三维剂量计算—数学模型的选择三维计划常常提供了多种三维剂量计算模型,计算模型所考虑的修正因素越多,计算速度越慢,其计算结果与实际剂量分布越相符。

6.1剂量分布显示6.1.1 常用剂量分布显示和观察方式: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的二维剂量分布显示;三维等剂量面分布显示;剂量容积直方图(DVH);剂量统计表等。

6.1.2 射野权重的调整:剂量计算完成后通过调整射野权重以改善剂量分布。

6.1.3 剂量归一:①处方归一点:等中心/肿瘤中心。

②剂量显示归一点。

6.2计划的评价与优化6.2.1评价三维计划的手段有:①二维横切面、冠状面、矢状切面剂量分布图。

②三维剂量分布。

③DVH。

④剂量统计表。

6.2.2 优化手段有:①修改射束方向;②修改射野形状;③修改射野权重;④修改射野性质和能量;⑤修改射野修饰(wedges,compensators)。

7.治疗计划文件输出治疗计划文件(计划报告)的内容应包括:(1)患者信息包括患者姓名、年龄、诊断、住院号、定位号等。

(2)治疗体位说明包括治疗体位、体位固定方法、摆位说明等。

(3)射野参数包括射野等中心参数、射野权重、机架角、光栏角、光栏大小、射线性质及能量、床角等。

(4)射野修饰物block或block aperture 、MLC、wedge的方向和楔形角等。

(5)剂量计算模型。

(6)组织不均匀性校正——CT值表。

(7)射野BEV数字重建X光片。

(8)剂量分布图、剂量—体积直方图、剂量统计表。

(9)计划所用软件及射野资料(beam data)说明。

(10)计划完成时间、计划参与者。

8.验证模拟(v e r i f i c a t i o n s i m u l a t i o n)(1)寻找射野等中心并做体表标记:如果CT扫描后,所做的体表标记是参考标记,则需在治疗前根据计划所提供的数据找出射野等中心,并进行标记。

这个过程很重要,需要物理师、主管医师和治疗师共同参与。

(2)射野验证:通过来自虚拟的BEV射野照片(DRR片)与来自治疗机的射野验证片(portal film)的比较,可验证射野是否正确、射野误差、摆位误差。

(3)计算深度(depth of calculation)验证:计算深度即射野中心轴在体表的入射点到射野中心的距离,等于缘轴距—源皮距(SAD-SSD)。

在体表可见投影的射野如AP野,在摆位完毕后读出SSD即可验证该野的计算深度是否与虚拟模拟的计算深度相符。

射野上下界是否和CT模拟的一样,大致位置是否符合。

(4)治疗计划各项参数的可行性验证:虚拟模拟所设计的各项治疗参数是否可行,需在治疗前进行验证。

特别是非共面照射计划,常常可能出现机架角与治疗床或病人身体相撞的情况。

故治疗前治疗计划可行性验证是必要的。

上述验证模拟可在治疗机上进行,也可在传统模拟机上进行,建议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最好在治疗机上进行,因为传统模拟机与治疗机之间存在机械误差,在治疗机上进行验证才是最终验证。

9.治疗实施(t r e a t m e n t d e l i v e r y)治疗开始前,医师、物理师应指导治疗师充分理解治疗过程,如正确的体位固定方法、射野的方向性等,确保各项治疗参数的正确输入和准确执行。

物理师和主管医师必须参与第一次治疗,向治疗师说明摆位技巧和摆位质量控制方法,交代摆位和治疗过程的基本要求。

治疗开始后应进行每周一次的射野影像检查(weekly portal imaging)以检测摆位误差是否在治疗计划的估计范围之内。

剂量监测可及时发现一些重大失误,如忘记组织补偿器的放置或放置方向错误、MU输入错误等。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计划与2D计划的主要区别2D 3D病人信息采集通过数字化仪手工输入轮廓并自动采集病人信息定义组织密度采集信息范围等中心平面整体信息采集,包括靶区及其上下一定范围所有层面CT信息靶区及危险器官的定义在等中心平面进行在整体范围内进行,BEV立体显示图像处理功能无图像质量可调整图像融合功能无有射野设计背景CT轴面以DRR为背景,并有轴、冠、矢状参考面剂量计算模型简单,误差大主要根据中心轴深度剂量、离轴比计算,无组织不均匀性效正。

复杂,误差小考虑射野斜入射效正,组织不均匀性效正等剂量分布显示单一横切面二维显示任意轴面、矢状及冠状切面二维显示,三维等剂量面显示。

DVH 无有[参考文献][1]申爱萍,周海,周晶,张翔,.体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的摆位技术体会.肿瘤基础与临床,2006,(1).[2]刘跃,王永刚,陈宏,林旭.制定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标准操作规程是放射治疗质量保证的必要措施之一.实用医技杂志,2005,(15).[3]周伟.肿瘤治疗的高新技术-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老年保健,2004,(5).[4]陈英海,杨月琴,邓涛,马玉红,王若雨,邹丽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位置与剂量精度的验证.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4.[5]杨伟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放射生物学问题.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5,(13).[6]高磊,范振忠,李树祥.射束强度受调节的适形放射治疗.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99,(02).[7]杨轶璐,徐心和.三维放射治疗的主要方法及技术进展.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4.[8]王永刚,刘跃,陈宏,刘均,李英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适形铅块的制作及验证结果探讨.实用医技杂志,2004.[9]曾自力.体部X线三维适形放疗的固定和摆位[J].华夏医学,2002,(1).[10]吴伟章.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射治疗[J].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200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