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可能性(一)导学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1、2单元导学案(师用)

六年级下1、2单元导学案(师用)

第一单元 负数 第一课时 负数编写:李经国 审核:梁成珍 使用教师: 班级: 日期一、学习内容:教科书2——4页 二、学习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2、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四、学习过程:(一)游戏感知负数:听信息,独立思考,选择喜欢的方式,把听到的信息准确、简介的表示出来。

①甲对上半场进了2个球,下半场丢了2个球②学校四年级转来25名新同学,五年级转走18名同学③小命爸爸做生意,三月份赚了6000元,四月份亏了2000元。

汇报:你是怎样记录的?指明学生汇报并展示其记录。

(二)新授:1、认真阅读教材2——4页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2、相反意义的量:提问:刚才老师所说的信息中的量都具有什么共同点? 引导学生明确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特征:(1)有两个量 (2)有相反的意义 请学生再举出一些相反意义的量的实例。

(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明确正负数表示的意义即相反意义的两种量) 2、理解正数与负数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能表示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如何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 (加 “+”“—”来区分相反意义的量。

)学生自学课本第3页内容,认识负数,明确负数的读写。

3、负数的读写 (1)读出下面各数 2 +3 -919 - 263-42.56 -2.18 - 12 (2)写出下面各数负八 负二点六 正七分之一 百分之十七 负百分之二十点四 4、0的认识:提问: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地方可以用正负数表示? 温度计中0摄氏度是不是表示什么温度也没有? 水位警戒牌中的0表示什么意思? (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设计意图:从现实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

在学生认识正负数后,将学到的概念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并对0有新的认识。

徐琳琳可能性导学案

徐琳琳可能性导学案

淄区闻韶小学情智共融理想课堂导学案
课堂小游戏
活动一:摸球游戏:箱子里有箱子中有9个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小球。

其中四个红球,三个黄球,两个蓝色球
(1)任意摸一个球,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最大?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2)任意摸一个球,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最小?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活动二:转盘游戏:小明与小刚一起玩转盘游戏。

如果指针停在红色区域小刚得1分,停在绿色区域小明得1分。

这种游戏规则公平吗?为什么?
活动三:玩纸牌:
1、从这些纸牌中任意抽取一张,抽到单数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抽到双数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2、两人玩纸牌游戏。

规定:从上面的纸牌中任意抽取一张,抽到奇数甲先出,抽到偶数乙先出。

你认为这种规则公平吗?。

3、可能性-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3、可能性-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可能性-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事件的结果不一定是确定的,还有可能性的概念。

2.能够根据情况计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简单情况)
3.学会使用“化简”思想来计算可能性。

二、教学重难点
1.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知道计算可能性的方法。

2.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计算可能性。

三、教学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讨论、考虑、解决实际问题等方式,培养学生自己思考的能力。

四、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一)引入(10分钟)
1.请同学们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引出今天要学的新知识。

2.展示一张乒乓球队员比赛的照片,让同学们估计一下比赛获胜的可能性。

3.引出可能性的概念及相关定义。

(二)讲解(20分钟)
1.讲解如何计算可能性。

2.解释“化简”的思想。

(三)练习(20分钟)
1.小组讨论,练习具有代表性的例题。

2.让同学们探究有哪些情况会影响可能性。

(四)学以致用(20分钟)
1.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把理论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给同学们一些实际问题进行计算。

(五)总结(10分钟)
1.让同学们总结所学内容。

2.启发同学们发现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五、教学评价
通过检查同学们的练习、问答以及课堂小测验,来检验同学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并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和巩固复习。

小学可能性教案

小学可能性教案

小学可能性教案
教案一:
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殖方式,树立正确的性教育观念。

一、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动植物生命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引导他们思考:你们知道生命是如何诞生的吗?不同的动植物是如何繁殖的呢?
二、呈现
1.教师简要介绍生物的繁殖方式:
- 单细胞生物的繁殖:通过分裂繁殖,一个个体分裂为两个或
多个相同的个体。

- 高等植物的繁殖:通过花粉传播和受精过程进行有性生殖,
也可以通过茎、叶、根等有机构能够分裂出新的个体进行无性繁殖。

- 脊椎动物(包括人类)的繁殖:通过性别的交配,男性的精
子与女性的卵子结合受精,从而诞生新的生命。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对于人类来说,你们知道男性和女性的
生殖器官有什么不同吗?
三、讨论
教师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2.男性如何产生精子?女性如何产生卵子?
3.男性和女性在性交时会发生什么?
4.性交后,精子如何与卵子结合并形成受精卵?
四、巩固
教师给学生讲解生理上的变化,例如在青春期男生和女生身体的变化、月经的运行等,让学生对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五、扩展
教师可以与学生探讨不同的家庭结构和性别平等的重要性,让学生理解每个人都有权利受到保护和尊重。

六、总结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并鼓励学生提问。

同时也强调性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要保持开放、积极的态度去学习和理解。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全套共59课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全套共59课时

⼈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全套共59课时⼈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全套共59课时第⼀单元负数第⼀课时负数的认识【学习⽬标】1.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具体含义,学会⽤正数、负数表⽰⽣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学习过程】⼀、知识铺垫1.⽣活中见过负数吗?它有什么含义呢?⼆、⾃主探究1.感知负数。

(1)-3℃和3℃表⽰的意思⼀样吗?请在温度计中表⽰出来。

我的结论:①-3℃表⽰,3℃表⽰;②它们表⽰的意义相反;(2)0℃表⽰什么意思?0℃表⽰淡⽔开始结冰的温度;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线。

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

⽐0℃⾼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般情况下正号可省略不写。

2.认识正负数(1)2000.00表⽰。

“500.00”与“-500.00”意义相同吗?我的想法:。

你能⽤⾃⼰的语⾔描述⼀下什么是正负数吗?。

(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线。

(3)你能试着把数分⼀分类吗?3.做⼀做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并填⼊相应的圈中。

三、课堂达标1.⽉球表⾯⽩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_______℃,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记作_________℃。

2.通常,我们规定海平⾯的海拔⾼度为0⽶,珠穆朗玛峰⽐海平⾯⾼8844.43⽶,可以记作__________;吐鲁番盆地⼤约⽐海平⾯低155⽶,它的海拔⾼度应记作___________。

3.第⼀单元负数第⼆课时直线上的负数【学习⽬标】1.体会直线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逐步建构数的⽐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2.在活动中探究直线上表⽰正负数的⽅法,学会⽤正负数表⽰相反意义的量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知识铺垫1.填⼀填。

(1)⼀辆公共汽车经过某站台时有12⼈上车,记作()⼈;7⼈下车,记作()⼈。

(2)阳光⼩学今年招收新⽣300⼈,记作+300⼈,那么-420⼈表⽰()。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答案人教版2022年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答案人教版2022年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答案人教版2022年1、1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杰出的剧作家,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等。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莫言在北京举办“笔墨生活——莫言墨迹展”引来热议,有点赞的,也不乏()的。

有人说“莫言的字太差,算不上书法家,凭啥办书法展呢?胆真够大”。

倒是身处舆论漩涡的莫言(),在微博上发文称,办展是想让大家看到他的字的真实模样,免得为网上流传的“莫言书法”所误。

莫言不把自己的作品展称作书法展,而叫做“墨迹展”,也可见他对书法的敬畏。

这种敬畏来自于他从小受到的(),以及对书法的热爱。

[单选题] *A.冷嘲热讽安之若素熏陶(正确答案)B.指桑骂槐安之若素熏染C.冷嘲热讽视若无睹熏染D.指桑骂槐视若无睹熏陶3、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敷衍yǎn 门当户对dāngB、供给jī有求必应yīng(正确答案)C、家谱pǔ门框kuàngD、阎王yán 惦念diàn4、1《荷塘月色》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是朱自清散文中的名篇,它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素淡朦胧、和谐宁静的荷塘和月色,表现了作者希望在自由宁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抒发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下列有关《红楼梦》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红楼梦》中长着“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的是王熙凤,该人最擅弄权术,例如毒设相思局、弄权铁槛寺、逼死尤二姐、破坏宝黛婚姻,最后落了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悲剧下场。

B.《红楼梦》中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贾元春、精明的贾迎春、懦弱的贾探春、孤僻的贾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

C.“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林黛玉之手。

(正确答案)D.《红楼梦》中表明贾府收入主要书回的情节在第二十五回“乌庄头交租”一事上,表明贾府“排场费用,又不肯讲究省俭”的主要情节是“可卿丧仪”和“元春省亲”两件事。

统计与可能性导学案

统计与可能性导学案

小学六年级统计与可能性导学案
教学目标:
1.复习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2.掌握数据的分类整理的方法。

3.掌握分析数据的知识和方法。

4.复习有关可能性的知识后更能准确解决实际问题,分析判断、预
测做出正确决策。

重点:
掌握数据的分类方法,整理分析数据。

难点:
依据数据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预测和决策。

课前导学:
1.复习以前学过的统计知识。

2.归纳:统计有几种?
3.各种统计图表的特征是什么?
4.你能从有关数据中提出什么问题,怎么解决?
方法与过程:
课堂中采取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模式。

导学过程:
一、头脑风暴:
1、说一说你复习的收获:展示自己的课前复习资料。

互学互补。

2、谈感受:说一说统计知识的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
1、认知例1回答问题
(1)本例题从几方面收集,展示的六年级(1)班的调查情况的?(2)都用哪种统计方法展示的?
(3)说说各自的特点?谈谈你的看法。

(4)归纳整理。

《可能性》1导学案

《可能性》1导学案

《可能性一》导学案
主备:程良芳协备:张媛一审:二审:
班级:五()小组:姓名: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并能正确使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这些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通过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自主学习(约3分钟)
1、自学教材第44页至45页
(1)看第44页主题图后,了解了同学们聚在一起开。

参加联欢会的每个同学都要表演一个节目,表演节目由抽签来决定,这个同学可能抽到这个节目,那个同学可能抽到节目。

(2)假如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希望表演什么节目?
三、合作学习(约15分钟)
2、做一做:(1)三张卡片分别写着什么节目?小明可能抽到什么节目?结果
抽到什么?
(2)小丽和小雪可能抽到什么节目?结果小丽抽到什么节目?
(3)小雪会抽到什么?
3、议一议:与同伴交流计算结果,讨论下列问题:
交流你们所得到的发现,并用数学语言描述出来,同桌相互检查。

在一定条件下,一些事件的结果是可以预知的,具有()。

确定性的事件就用()或()来描述事件的结果;一些事件的结果是不可以预知的,具有(),不确定性的事件就用()来描述事件的结果。

四、学习反思(2分钟)
请你对照学习目标,梳理一下这节课的收获及困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村小学六(3)年级数学下册导学学案
单元
统计与概率
主备人 区淑颜
完成时间
课题内容 可能性(一)
课型
复习课
课时安排
1
学习内容 课本第 106~107 页。

1、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可能发生的结果,并能够计算出可能性大小。
学习目标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复习如何计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建立正确的
概率意识。
重点难点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重要性
4
1
对于第二个问题,情境一,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 5 ,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 5 ;对
于情境三,指针落在哪种颜色区域的可能性大,学生思路可能会更广,教师要注意引
导学生,只要学生说的合理,教师就应给于肯定。对于最后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可以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可以通过实验来估计可能性的大小。
(教师可以安排一些操作活动,帮助学生消除错误的认识,逐步建立正确的概率
学 习 过程
一、出示情景图 情境一:一个盒子中装有 5 个球,4 个白球 1 个黄色,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先
任意摸出 1 个球。 情境二、随意抛出一个图钉,图钉落地。 情境三、转盘游戏,指针停之后,落在区域的代表颜色如下。 情境四、明天是晴天还是阴雨天。
二、合作探究 根据上面四个情境回答下面问题。
(1)说说上面每种情况下所有可能的结果。 (2)教材第 106 页“回顾与交流”图 1 中,摸出每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是多少? (3)教材第 106 页“回顾与交流”图 3 中,转盘停止后,指针落在哪种颜色区域的 可能性大? (4)关于可能性你还知道什么?
交流。
三、总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可能性(一) 不确定现象: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一般用“可能”发 生来描述。 总结提炼 确定现象: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一般用“一定发生”或“不 可发生”来描述。 “不可能”这种确定现象可以用“0”来表示。 “一定” 这种确定现象可以用“1”来表示。 课内达标 课本 106 第 1、2 题
作业布置 课本 107 第 3 题 教学后记: 本课通过一些具体情境的呈现,让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起
课后反思 来,进一步体会不确定事件的特点。能够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 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能修改游戏的规则。
直觉。)
小结:不确定现象: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一般用“可能”发生来描述。
确定现象: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一般用“一定发生”或“不可发生”
来描述。
“不可能”这种确定现象可以用“0”来表示。
“一定” 这种确定现象可以用“1”来表示。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由小组长组织讨论得出自己组的结果,最后指定小组在全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