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2011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二、填空7.(1)答案:水面初平云脚低(2)答案:长烟落日孤城闭(3)答案: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4)答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8.答案:①朝花夕拾②仙台③弃医从文三、综合性学习9.答案:(1)主要措施:①发展轨道交通②提高公交车运营能力(2)思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对小客车和公务用车实施限制。
10.答案:(1)说明:①公交车密度加大,乘车人增多②尾号限行后,车流量减少③停车费上调,停车数量下降(2)结论:市政府治理道路交通拥堵见到成效11.答案示例:北京市治理道路交通拥堵的思路及取得的成效四、文言文阅读12.答案:(1)践踏(用脚踢;踢)(2)停止。
这里是“止而不为”的意思。
(放弃;止)13.答案: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吆喝着给他)。
14.答案:(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五、现代文阅读(一)记叙文阅读15.答案:①闷闷不乐②再次关心年轻人的工作并述说修鞋经历③受到挖苦,感到不满④似有所悟16.答案:第一处“那个”,指给比自己学历低的人打工,挣钱还少,感到丢人。
第二处“那个”,指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去修鞋,大材小用。
心理:表现了年轻人把人和工作分成了高低贵贱的心理。
17.答案示例:修鞋人大学毕业后,凭自己的努力将修鞋摊儿变成了修鞋小屋,把修鞋工作做得有模有样;修鞋之余,还在杂志上发表小说,追求自己的梦想;他能够面对现实,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这些都对年轻人转变思想、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产生了影响。
由此看来,修鞋人这一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是脚踏实地和有人生追求。
(二)说明文阅读18.答案示例:【甲】【乙】两个语句不能调换位置,因为,其一,【甲】句与前面的“危害”一句直接相关;其二,【乙】句与后面的“造福”一句直接相关;其三,两句调换后语段表达的重点与原意不符。
2011年厦门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1年厦门市初中毕业及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准考证号姓名座位号注意事项:1.全卷四个部分,六大题,18小题,试卷共6页,另有答题卡。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
第一部分口语交际(满分:6分)一、完成第1题(6分)1.根据对话情境,回答问题(6分)某中学长期采用电铃声作为上下课的信号。
有位学生特意给校长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建议改变铃声模式。
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甲学生我觉得用不着改变。
铃声不就是一种信号嘛,听得清楚就行了。
乙学生老弟,你的耳朵也太缺乏美感了!(众学生善意地笑)优美的铃声可以美化校园文化环境。
电铃声单调刺耳,是该换换了。
丙学生说得好!我觉得校园钟声挺有魅力的。
学校后山钟亭里就有一口大铜钟闲置着,我们为什么不建议校长聘请专人来敲钟呢?丁学生好是好,可太费事了。
我觉得可以用播放“温馨提示语”来代替电铃声,例如“同学们,请做好课前准备,快上课了。
”甲学生这种方式有点拖泥带水,还不如电铃声干脆利落呢!乙学生我也有个主意!建议校长用优美的歌曲来作铃声。
比如《鼓浪屿之波》就挺好听,(哼唱)“鼓浪屿四周海茫茫……”温馨、高雅,多棒啊!(1)同学们议论的话题是什么?(2分)A.优美音乐B.校园铃声C.后山钟亭(2)乙生说“你的耳朵也太缺乏美感了!”其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A.甲生不关注校园铃声是否有美感。
B.甲生的耳朵形状长得不太好看。
C.甲生的听力有些迟钝,不够灵敏。
(3)假设你也参加这次讨论,你想表达什么看法呢?请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2分)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满分:39分)二、完成2—5题(39分)2.古诗文积累(13分)(1)关关雎鸠,。
(《关雎》)(1分)(2)予独爱莲之,,中通外直……(周敦颐《爱莲说》)(2分)(3)子曰:“岁寒,。
”(《论语》)形象地阐述了身处浊世更显君子风范的哲理。
(1分)(4)一代雄才曹操的诗“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例如《观沧海》气势恢宏、包容天地万象,“,若出其中;,若出其里”。
2011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

2011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7分)1.按要求默写。
(共8分,每小题1分)A.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C.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春望》)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E.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卜算子咏梅》)F.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G.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艾青《我爱这土地》)H.看,像牛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密地斜织着,……(朱自清《春》)2.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作答。
(共4分,每小题2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只有经历了艰难困苦,你才能拥有一种厚实的质地与底蕴。
①就像花草的种子在穿越了沉重黑暗的泥土后,才能更好地在阳光下茁壮成长;就像苍鹰在跌打下无数根羽毛后,才能锤炼出更为强健的翅膀。
②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砺,使你拥有了花的芬芳、苍鹰的刚强。
这样的成功,不仅会成就一个好的结果,更会成就一个人。
A.仿照文段中①处画线句,写一个句子。
(要求:不能直接搬用文段中的句子)示例:就像花草的种子在穿越了沉重黑暗的泥土后,才能更好地在阳光下茁壮成长;就像,才能。
B.文段中②处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选用恰当的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3.名著阅读。
(5分)却说许攸暗步出营,径投①寨,伏路军人拿住。
攸曰:“我是①故友,快与我通报,说南阳许攸来见。
”军士忙报入寨中。
2011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启用前☆绝密试卷类型:A 泰安市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升学考试语文试题整理录入:青峰弦月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16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洗濯(zhuó)雄雌(chí)头晕目眩(xuàn)获益匪(fěi)浅B.嫉(jí)妒枯涸(hé)相形见绌(zhuō)面面相觑(qù)C.祈(qí)祷琐屑(xiè)锲(qì)而不舍风雪载(zài)途D.虐(nüè)杀贮(zhù)蓄怒不可遏(è)怡(yí)然自得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点缀狼藉人声鼎沸深恶痛疾B.妖娆静谧更胜一筹骇人听闻C.嶙峋惭怍重倒覆辙根深帝固D.籍贯拮据苦心孤诣中流砥柱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交换)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B.肉食者鄙.(卑鄙,品质低下),未能远谋。
(《左传·曹刿论战》)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陶渊明《桃花源记》)D.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看了小沈阳幽默搞笑的表演,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B.登山节期间,天气晴好,来泰山旅游的中外游人络绎不绝....。
C.老舍先生经常深入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感受、体验他们的辛酸与快乐,所以才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流传于世。
D.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诗人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受到启示,用美妙的诗行,弹奏自然的乐音,2心中的情志。
B.在他的耐心帮助下,使我重新树立起了努力学习的信心。
2011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上面语段出自(国家)作家安徒生的童话名篇《》。
其中的主人公小人鱼,为了能和王子在一起,她用自己的交换巫婆的药物,让巫婆帮她变成了,但最终她还是没能得到王子的爱情,只能变成了。
7.语文综合性学习。
(8分)滨江中学九年级(1)班举行“语文能力大比拼”学习竞赛活动,请你参加,并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咏的是()A.司马迁B.李白C.范仲淹D.欧阳修(2)根据下列对联所描写的景物特征,按四季先后排序正确的是()(1)翡翠屏开槐影茂,鸳鸯池涨藕花香。
(2)红点桃花千朵嫩,青描柳色万枝新。
(3)梅试朔风舒骥足,雪呈瑞色映芳樽。
(4)丹桂香飘赏心乐事,蟾宫月满美景良辰。
A.(2)(1)(4)(3)B.(3)(1)(2)(4)C.(2)(4)(1)(3)D.(4)(1)(2)(3)(3)写出与下面人名有关的成语。
示例:任贤齐——见贤思齐(1)杜鹏程()(2)王任重()(3)刘海粟()(4)焦若愚()二、阅读(55分)阅读下面三部分文字,完成8——20题。
(一)(20分)输不丢人,怕才丢人(1)电影《梅兰芳》中有个十三燕,是个曾名重一时的“伶界大王”。
后来,梅兰芳迅速崛起,大有取而代之之势,他与梅兰芳唱对台戏时落于下风。
眼见败势已成,他却没有选择逃避。
即使面对空旷的戏台,他仍然一丝不苟地坚持唱完了最后一场,并且在临死前留下那句掷地有声的话语:“输不丢人,怕才丢人。
”所以,尽管十三燕是个失败的人物,但却是令人敬佩的,因为他道出了一个做人的基本真理,而且自己就是实践这一道理的榜样。
(2)大千世界,我们不论干什么,只要与人对阵,参与竞争,都会有输赢,见高低,而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胜败乃兵家常事,百战百胜只是神话。
因为,天外有天,你厉害还有比你更厉害的,你有降龙十八掌,人家可能有葵花宝典;你有屠龙刀,人家有打狗棒。
而且,“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几年你得势占优,再过几年,你就可能被淘汰出局。
201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肥硕(shuò) 剽悍(biāo)心无旁骛(wù)B.黄晕(yùn) 伛偻(yǔ)销声匿迹(nì)C.怂恿(sǒng)苋菜(xiàn) 踉踉跄跄(cāng)D.砭骨(biān)荫庇(yīn)尽态极妍(yán)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A.诀别晦暗气充斗牛苦心孤诣B.烦躁藉贯变幻多姿相形见绌C.馈赠饶恕骇人听闻穷困缭倒D.赃款凌驾无与伦比诚惶诚恐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舞台上台湾女艺术家的演奏动听,观众在这经典乐曲里如痴如醉。
②22-在进行旅游开发论证的千岛湖水下古城,其历史可以到一千年以前。
③只有拥有了广博的阅历、丰富的语汇,我们创作作品才有可能。
A.优雅追溯一气呵成B.优雅追述一鼓作气C.幽雅追述一气呵成D.幽雅追溯一鼓作气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月初,微风还带着寒意。
西湖边的垂柳却迎风招展,满枝嫩叶、翩翩起舞,仿佛在迎候来自各方的早春游人。
B.“鸥鸟亦知人意静,故来相近不相惊。
”在轰轰闹闹的现代生活中,厌烦了城市嚣音后,人们自然格外向往富春江那千金难买的宁静。
C.红船从嘉兴南湖出发已经航行了九十年。
其问,有时“春和景明,波澜不惊”;有时“阴风怒号,浊浪排空”,但始终坚定不移,顺乎潮流。
D.我们吟诵着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伟大的社会改革之中呢?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将“莲”比作“君子”,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在污浊的世间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早晨起来,雨下得大了,一直下了一整天。
我临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树儿在风雨里哆嗦。
纤纤的生灵儿,枝条已经慌乱,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里,在黄水里打着旋儿。
2011北京中考语文试卷+答案+解析

2011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捕.获(pǔ)单薄.(bó)情不自禁. (jìn)B.翘.首(qiáo)脂.肪(zhǐ)追本溯.源(shuò)C.诘.责(jié)鸟瞰.(kàn)谆.谆教诲 (zhūn)D.惬.意(xiá)机械.(jiè)惩.恶扬善(chéng)2.依据对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判断词语意思都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色——变本.加厉解释:“本”有“原来”的意思。
判断:“本色”指原来的面貌;“变本加厉”指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
B.兴致.——专心致.志解释:“致”有“实现”的意思。
判断:“兴致”指兴趣实现了;“专心致志”指专心地去实现志向。
C. 预测.——变幻莫测.解释:“测”有“推测”的意思。
判断:“预测”指预先推测;“变幻莫测”指变化多端,难以推测。
D.畅.游——畅.所欲言解释:“畅”有“尽情”的意思。
判断:“畅游”指尽情地游览;“畅所欲言”指尽情地说出想说的话。
3.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分藏于大陆和台湾的元代名画《富春山居图》首次在台湾“合璧”展出。
这幅描绘富春江两岸秀丽景色的画作,年代久远,画作的墨迹已有些暗淡,丝毫掩盖不住它内在的神韵。
A.因为所以但是B.不仅而且但是C.尽管但是所以D.由于而且所以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为了倡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B. 传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为纪念我国著名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因为屈原,人们记住了端午。
也因为端午,人们记住了屈原。
C.京剧雍容华美,昆曲典雅精致,越剧宛转悠扬,秦腔朴实无华,梆子戏高亢悲凉:中国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异彩纷呈。
襄阳市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1年襄阳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
(2分)山青水秀古隆中,日新月移新襄阳。
2.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生命是什么?生命是那园圃.()中的花,在争奇斗艳中绽放光彩;生命是那草原上的马,在纵横驰骋.()中彰显英姿;生命是那峡谷中的河,在奔流不息中见证顽强。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圣人”孔子,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所推崇。
B.不少学者认为,《襄阳好风日》地方教材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将是潜移默化....的。
C.学校合唱团的同学们正严阵以待....,迎接“红歌传唱”大赛的到来。
D.我国多位外交官临危受命....,奔赴战火纷飞的利比亚,成功解救了我国在利公民。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荆楚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
B.这朴素的话语多么深刻地蕴含着人生哲理啊!C.家庭教育的实质是爱的教育,父母爱孩子的方式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功。
D.由于他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优异的表现,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5.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2分,不超过20字)昨日,襄阳市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统计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全市第六次口普查主要数据: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为5500307人;其中枣阳市常住人口最多,达到1004741人;鱼梁洲常住人口最少,不足1.3万人。
据全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襄阳常住人口数量位于全省第四,仅次于武汉、黄冈、荆州。
6.名著阅读。
(2分)古典名著《水浒》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读下面故事片段,指出其中的“他”是哪位水浒英雄,在他身上发生过哪些著名的故事。
他只把这十五两银子与了金老,分付道:‚你父女两个将去做盘缠,一面收扮行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语文试卷(本试卷共有四大题28小题,共8页,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含1~6题,共22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题。
①生命如一泓清泉,②青年时代的我们渴望挣脱一切羁绊,像江水一样奔流,流向未知的远方,我们拒绝停滞,因为停滞与否,将决定生命之泉拥有活力,我们冲破心灵的堤岸,融入溪流,汇入大江,奔腾入海,也许我们会变得浑浊,也许会被暗礁撞得遍体鳞伤,但我们将勇往直前,奔腾不息。
③在阳光的照耀下,我们的生命将会进一步升华,我们可以升腾为天上的云,迎着风在天空中自由地飘荡;我们可以化作雨露,给干涸的土地以绿色的希望;我们可以再次融入溪流,汇入大江,奔腾入海……哪怕这样的旅程多么地曲折艰险,我们更要实现那壮美的梦想。
④生命如一泓清泉,让我们保持水的活力,水的自由,还有水的生命。
1.请用正楷将第②段中画线的内容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2分)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3分)(1)羁绊( ) (2)浑浊( )(3)干涸( )3.语段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
(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2分)4.下列三组词语中,每一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3分)(1)精湛秘诀相提并论若既若离(2)迷惘妥贴无暇顾及眼花缭乱(3)繁衍儒雅忧柔寡断人迹罕至(1) 改为(2) 改为(3) 改为5.选出下面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2分)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五百多年间产生的诗歌作品305篇,当时统称为“诗”,又称为“诗三百”,后被儒家尊为经典。
B.成语“一鼓作气”、“扑朔迷离”分别出自《曹刿论战》和《木兰诗》。
C.郭沫若,现代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著有诗集《女神》,话剧《屈原》等。
他的诗歌《天上的街市》借助联想和想像,描绘了天街美好的生活图景,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D.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威尼斯斯商人》是他著名的悲剧代表作之一。
6.按要求默写。
(7)小题3分,其余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2) ,背灼炎天光。
(白居易《观刈麦》)(3)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青树翠蔓,,参差披拂。
(柳宗元《小石潭记》)(6)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写琅琊山的四季变化之美,其中“”描写了芳香四溢、生意盎然的春季。
(7)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可以使作品艺术效果突出。
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以小景与大景互相映衬,写出了江面的开阔;杜牧《赤壁》中的“,”以小见大,用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构思巧妙;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著追求。
(8)变化多端的云,常能触发诗人几多思绪,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云”的连续两句:“,。
”二、阅读理解(含7-23题,共40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一)诗歌赏析。
(第7题,共2分)品读曹操《观沧海》,按要求回答问题。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请对本诗画线句作简要赏析。
(2分)答:(二)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8-13题。
(共14分)【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余为儿童时,闻山游者说峡山寺,难为俦①远地,尝以为无缘能来。
及兹获游,周历五峰,然后知峡山之名于世,有其故焉。
于灵鹫寺时,述诸山居之所长,而未言其所不足。
如虎丘之剑池不流,天竺之石桥下无泉,麓山之力不副天奇,灵鹫拥前山,不可视远,峡山亦少平地,泉出山,无所潭。
乃知物之全能,难也。
况求友择人而欲责全耶?去其所阙,用其所长,则大小之材无遗,致天下于治平②也,弗难矣【注释】①俦(choacute;u):伴侣,此处用作动词,结伴同游。
②治平:政治修明,社会安定。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2分)A.去国怀乡去( )B.至若春和景明景( )C.然后知峡山之名于世名( )D.去其所阙阙( )9.选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至则无可用B.不以物喜/皆以美于徐公C.而未言其所不足/学而不思则罔D.有其故焉/且焉置土石10.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译文:11.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品味下面的句子。
(3分)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答:12.选出对【甲】【乙】两段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2分)A.甲文先写登岳阳楼所见的自然风光,接着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景不同,情亦不同,一阴一晴,一悲一喜,形成鲜明的对比。
B.甲文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把人物的感受融入景物描写之中。
C.乙文中,作者通过写童年时听旁人的讲述,从正面表现了峡山寺的美景。
D.乙文是一篇借题发挥之作,写峡山寺只是一个引子,目的是引出后面的议论。
13.【甲】【乙】两文表达的主旨虽不同,但都会给人一定的启发,请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3分)答:(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18。
(共11分)神秘的人体“天网”①常言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意思是说,在人类社会中,一些坏人在作恶以后,自以为能侥幸逃脱,但最终还是鬼使神差地被缉拿归案,就好像冥冥之中有个天网,使得坏人终究得伏法认罪。
冥冥之中究竟有没有天网?这暂且不论。
科学家发现,人类社会中看不见、摸不着的天网,在人体里竟然真的存在!②前不久,德国科学家在观察人体免疫系统对付细菌的过程中意外发现,在那些被人体灭菌勇士白血球杀死的细菌周围,经常会看到一些丝状体物质。
起初,他们以为这是显微镜的镜片不干净导致的观察错觉。
但后来他们发现,这些丝状物总是在细菌进入人体后,很快就出现在细菌周围。
它们相互缠绕,构成了网。
这些网就像蜘蛛网那样,能够迅速把细菌横七竖八地粘在上面,从而将细菌擒拿。
随后,这些网就密切配合人体白细胞里的其他物质,把被擒拿的细菌毒杀或者吞吃掉。
③更为奇特的是,这种由丝状体物质构成的网还能对人体内健康的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实验发现,在对付病毒的战斗中,有一种细胞分泌出来的蛋白酶在同细菌作战的时候,有时候会伤及无辜,给人体健康细胞造成伤害。
为了避免或减少这种伤害事件的发生,这个网凭借自身的粘性,主动把这些蛋白酶集中到病菌密集的局部地方,帮助它们认准来犯之敌,同时避免误伤健康细胞。
最让人感动的是,这些由丝状体物质编成的网,在发挥完杀敌和护体作用后,就自行化解,神秘地消失了。
④为了搞清楚人体免疫系统内部发生的这一神奇现象,德国科学家把目光锁定在了一种叫做中性粒细胞的身上,因为“天网”总是出现在它们周围。
中性粒细胞已是人体白血球中的主力成员: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大约有白血球5000~10000个,这其中,中性粒细胞就占了55%~70%。
他们也知道,中性粒细胞具有追踪病菌和吞噬、毒杀病菌的能力,是人体内抵御病菌最出色的勇士。
但中性粒细胞究竟与“天网”有没有关系,还是个未知数。
在电子显微镜下,德国科学家对一群中性粒细胞进行了追踪观察,结果发现,中性粒细胞在有细菌的环境里,会马上被唤醒并向细菌围拢。
当它们靠近细菌后,先前没有出现的“天网”不久便悄然出现了,但在没有细菌出现的环境里,则只有中性粒细胞在自由活动,唯独不见“天网”的踪影。
⑤科学家通过细致观察和辨认,最后揭开了谜底。
原来,白血球里的中性粒细胞在发现细菌入侵的敌情后,会马上奔赴疆场,与细菌拼杀。
这些投入到疆场的中性粒细胞注定要成为烈士,因为它们就像是过河的小卒,从不知道退路在哪里,而且它们的寿命只有几个小时。
这些投入疆场的勇士,在与细菌拼杀到筋疲力尽的时候,便自行“剖腹”解体,从体内抛出丝状体物质。
众多勇士的丝状体物质缠绕在一起,就构成了细菌难逃的“天网”。
让人惊讶的是,构成“天网”的丝状体物质,恰恰就是隐藏在中性粒细胞内部的DNA!⑥人体内由DNA编织的“天网”被发现后,这种奇特现象立即触发了许多医学家的联想和灵感。
他们发现,过去许多非常难解的医学迷案,现在看来可能与人体“天网”有关。
例如医学上有一种叫做先天性黏液稠厚症,它的特点是人体肺部的分泌物过于黏稠,很容易堵塞人的呼吸通道,使人断气而亡。
奇怪的是,那些分泌物中总是有数量极大的DNA。
长久以来,医学专家只知道这种疾病肯定和基因有关,但其中的疾病制造内幕总是弄不清楚。
现在,他们才明白,这很可能是中性粒细胞在肺部抛出的“天网”过密、过多导致的。
⑦科学家认为,人体“天网”的发现,为人类研究自身免疫系统和相关疾病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天地,但现在只是一个开端,因为人体“天网”本身还有许多谜题待解,如究竟是什么信号会促使中性粒细胞抛出它们“天网”的;细胞内的DNA又是通过什么路径被释放出来的;当它们把细菌一网打尽之后,又是怎样神秘消失的……等等。
尽管如此,科学家坚信,这个惊人发现,定能为人类健康带来福音! (选自《知识窗》)14.“那么,‘天网’究竟是中性粒细胞抛出的呢,还是细菌抛出的呢?‘天网’到底是由什么物质编织的呢?”这是一个过渡段,它是从选文中摘录的,请问应将它放回选文哪两段之间?(2分)应放在第( )段和第( )段之间。
15.阅读选文第⑤段,在A、B、C、、D四处填写恰当内容,用简明的语言准确概括出人体“天网”的形成过程。
(每空不超过6个字)(2分)中性粒细胞: A →与细菌拼杀→B →C →D →构成”天网”16.选文第④段中画线部分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答:17.选文第⑥段“他们发现,过去许多非常难解的医学迷案,现在看来可能与人体‘天网’有关”一句中,加点词语“可能”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答:18.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2分)A.选文开头引用“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一成语,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说明对象——“人体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