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百度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

百度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悠然自得(yōu rán zì dé)B. 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C. 雅俗共赏(yǎ sú gòng shǎng)D. 持之以恒(chí yǐ zhī héng)答案:A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校决定开展一系列的写作培训活动。

B.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C.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还是班级的体育委员。

D.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离不开教练的辛勤付出和队员们的共同努力。

答案:B3. 下列成语中,不属于形容时间的成语是:A. 一日千里B. 稀世之宝C. 光阴似箭D. 白驹过隙答案:B4. 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 夜幕降临,整个城市像一只巨大的萤火虫。

B. 他的笑声像春风一样温暖。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像一座知识的宝库。

D.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答案:C5. 下列词语中,属于“一”字词语的一项是:A. 一帆风顺B. 一丝不苟C. 一丝不挂D. 一举两得答案:B6. 《水浒传》的作者是________,这部小说以________为主要描写对象,描绘了一幅生动的________画卷。

答案:施耐庵;农民起义;社会生活7.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这句话出自《________》,这句话主要告诉我们________。

答案:荀子·劝学;后生可畏8.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________的《________》,这首诗通过描绘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的热爱。

答案:苏轼;题西林壁;庐山;祖国河山9.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中考语文考题试卷及答案

中考语文考题试卷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瞻仰(zhān yǎng)B. 神秘(shén mì)C. 谦虚(qiān xū)D. 沉默(chén mò)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震撼人心B. 遥不可及C. 碧波荡漾D. 恢弘壮阔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友谊更加深厚。

B. 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克服了学习上的困难。

C. 他的成绩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刻苦学习的结果。

D. 为了提高学习成绩,我们每天都要努力学习。

4. 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遥不可及:非常遥远,难以达到。

B. 恢弘壮阔:气势磅礴,宏伟壮观。

C. 沉默寡言:很少说话,性格内向。

D. 碧波荡漾:水波荡漾,形容水面波光粼粼。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天空中的星星像眼睛一样闪烁。

B. 这本书对我帮助很大。

C. 小明很聪明,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D. 这座城市的夜景非常美丽。

二、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我的母亲》朱自清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的一生都在为家庭付出。

她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却有着非凡的智慧和毅力。

在我小时候,母亲每天忙碌于家务,照顾我和弟弟的生活。

她总是用自己的双手为我们创造一个温馨的家。

虽然生活艰辛,但她从未向我们抱怨过。

母亲是个勤劳的人。

每天天还没亮,她就已经起床,开始忙碌。

她不仅要照顾我们,还要照顾年迈的祖母。

尽管工作繁重,但她从未放弃过。

母亲是个有爱心的人。

她关心我们的成长,耐心教导我们做人的道理。

每当我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她总是鼓励我们,帮助我们度过难关。

母亲是个有责任感的人。

她总是把家庭放在第一位,为我们营造一个和谐、幸福的家。

尽管她没有多少文化,但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责任,什么是爱。

在我心中,母亲就是一座巍峨的山峰,无论风雨,她始终屹立不倒。

2024年山西省中考真题试卷语文及答案

2024年山西省中考真题试卷语文及答案

2024年山西省中考语文真题亲爱的同学,展卷安!让我们放平心态,开启语文之旅……一、古典之美(27分)(一)1. 学校诗社举办“寻古人雅趣”活动。

下面是小宇同学制作的诗文名句练习卡,请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填写在横线上。

极目皆趣(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篱下采菊,物我两忘,闲适恬淡。

(陶渊明《饮酒》<其五>)(2)“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光阴流转,时序交替,富有理趣。

(王湾《次北固山下》)(3)“__________,阅金经”,远离世俗,雅音相伴,墨香静心。

(刘禹锡《陋室铭》)(4)“__________,__________”,泰山南北,一明一暗,相映成趣。

(杜甫《望岳》)趣由心生(5)“日月之行,__________”,沧海壮阔,吞吐日月,豪情满怀。

(曹操《观沧海》)(6)“__________,静影沉璧”,皎皎月色,一泻千里,月影如玉。

(范仲淹《岳阳楼记》)(7)“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____”,月夜闲游,寻访村民,兴味盎然。

(陆游《游山西村》)(8)“__________,__________”,水天相连,如梦似幻,美妙绝伦。

(李清照《渔家傲》)寻美的眼睛里,万物皆趣;诗意的想象中,趣味无穷。

2. 请赏读下面这幅书法作品,选用其中合适的四字词语,填入诗句点评的空缺处。

1939年,周恩来在绍兴的题词诗句: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秋瑾《满江红》)点评: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表现出______的“竞雄”精神。

(二)班级开展“品古典意蕴”文言文探究活动。

请阅读下面的选文并完成下面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翁忽,似与游者相乐。

历年中考语文考试卷及答案

历年中考语文考试卷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草稿(cǎo gǎo)窃窃私语(qiè qiè sī yǔ)B. 惊愕(jīng è)欣喜若狂(xīn xǐ ruò kuáng)C. 沉着(chén zhù)蹒跚学步(pán shān xué bù)D. 奋发(fèn fā)气贯长虹(qì guàn cháng hó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得益于他的勤奋好学。

B. 由于天气原因,比赛被推迟到了下周六。

C. 我对他的成功表示祝贺,他对我却置之不理。

D.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奋发图强潜心研究B. 息息相关息息为命C. 独树一帜独步天下D. 妙手偶得意气风发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沉:使鱼沉入水底,落:使雁落入水中)B. 青出于蓝(青:指青色,蓝:指蓝色)C. 持之以恒(持:坚持,恒:长久)D. 画龙点睛(画:描绘,龙:指画作,点睛:在龙眼上点上一笔)二、阅读理解(50分)(一)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在我国古代,有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对联。

对联是一种以对仗工整、韵律和谐、意境优美为特点的文学形式。

它起源于民间,流传至今,深受人们喜爱。

阅读下面这副对联,完成下面小题。

上联:春风化雨润桃李下联:()横批:()【小题1】请根据上联,拟写下联。

(2分)【小题2】请拟写横批。

(2分)(二)文言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小题1】请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1)学而时习之(2)有朋自远方来【小题2】请翻译下列句子。

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引吭(háng)憧憬(chōng)花团锦簇(cù)B.执着(zháo)和煦(xù)唾手可得(chuí)C.惬意(qiè)斑斓(lán)言简意赅(gāi)D.谛听(dì)分外(fèn)彬彬有礼(bī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嘹亮姹紫嫣红斩露头角B.震奋旗开得胜相提并论C.裨益脍炙人口名副其实D.陶冶坦荡如底克勤克俭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气魄磅礴的音乐喷泉、别具匠心的“海之贝”主场馆。

组成了大气、协调、独特的北海园博园景观。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每到四月,庐山上的桃花金碧光辉,吸引了许多前来观光的游客。

C.拿到高中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他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二灿烂的笑脸。

D.今年初,北海沙蟹汁在XXX“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成了北海市民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区通过实施“雨露计划”,大力开展扶贫培训活动,群众脱贫致富的意识和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B.XXX考察团到北海考察,有人以为,北海开展的上风在于有没有优秀的生态环境。

C.今年,当壮族“三月三”民歌节与XXX不期而遇形成的广西独有的小长假到来,让广西人倍感快乐。

D.截至4月8日,广西高铁累计发生旅客大约280万人次左右,有效地缓解了广西交通的压力。

5.顺次填入下列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如果没有普罗米XXX走在最前面“盗火种”。

如果没有XXX走在最前面为科学“”。

如果没有XXX走在最前面“呐喊”。

假如没有XXX走在最前面升起“蘑菇云”。

走在最前面的人士痛楚的,但也是幸福的,因为他们的魂魄,都凝结为时代最美丽的花朵,给世人带来自信心和勇气。

初中语文中考考试卷及答案

初中语文中考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是()A. 恬静惬意脱缰B. 蔓延精神融化C. 振奋拮据领略D. 恍若畸形难堪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在课间休息时,偶然遇见了那位曾在电视上见过面的著名科学家。

B. 为了使同学们提高学习成绩,学校决定聘请那位有经验的老师来给我们上课。

C. 她学习非常努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D. 为了保护环境,我国政府决定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3.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与其他加点字在词性上不同的一项是()A. 悠闲悠扬悠然B. 融合融化融会C. 纷纷纷繁纷扰D. 磨练磨损磨灭4. 下列句子中,运用修辞手法最恰当的一项是()A.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B.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 雪白的棉花像朵朵白云。

D. 风中的柳絮像一片片雪花飞舞。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加点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那只小鸟飞来飞去,好像在找它的家。

B. 那座山势险峻,让人望而生畏。

C. 他穿着一件红色的衣服,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D. 这本书内容丰富,知识面广。

6.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她聪明伶俐,一举一动都让人赞叹不已。

C. 那位老教授博学多才,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D. 那个调皮的小男孩,总是让人头疼不已。

7. 下列句子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A. 那只小鸟飞得越来越高,直到消失在天际。

B. 那座山势险峻,让人望而生畏。

C. 他穿着一件红色的衣服,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D. 这本书内容丰富,知识面广。

8.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你为什么不来呢?”他焦急地问。

B. 他喜欢读书,尤其是那些关于历史的书籍。

C. 那只小鸟飞得越来越高,直到消失在天际。

D. 他穿着一件红色的衣服,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9. 下列句子中,字音、字形、字义都正确的一项是()A. 花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

中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

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毁灭演绎演绎B. 告别悲壮悲壮C. 谦逊谦逊谦逊D. 慷慨慷慨慷慨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

B. 她在这次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这是她努力的结果。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读后让人受益匪浅。

D.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得益于他的勤奋好学。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招待招呼B. 传播传播C. 驱使驱使D. 搬运搬运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座大桥就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江面上。

B. 那片树林里,鸟儿在欢快地歌唱。

C. 她的笑声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D. 这本书像一块磁铁,吸引着我不断阅读。

二、阅读理解(50分)(一)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夏天,池塘里满是荷花。

清晨,荷花上的露珠晶莹剔透,像一颗颗珍珠;傍晚,荷花慢慢合拢,仿佛在向人们道别。

夏天,荷塘里还有各种小鱼,它们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仿佛在享受夏日的清凉。

【乙】秋天,果园里果实累累。

苹果、梨、葡萄等各种水果挂满枝头,吸引着人们前来采摘。

秋天,天空湛蓝,白云飘荡,阳光温暖,是个丰收的季节。

1. 从【甲】【乙】两段中,找出表现夏天和秋天特点的词语。

(2分)2. 请简要概括夏天和秋天的不同之处。

(2分)3.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对夏天和秋天的感受。

(4分)(二)古诗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人通过描写泰山的雄伟壮丽,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B. 诗中的“造化钟神秀”一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泰山的美丽景色。

C. 诗中的“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表现了诗人对泰山的向往之情。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含解析)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含解析)

语文试卷第Ⅰ卷(共70分)一、语文基础,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绯.红(fēi)狭隘.(yì)津.津有味(jīn)B.剔.透(tī)步骤.(zhòu)既往不咎.(jiù)C.濒.临(bīn)颈.椎(jīng)载.歌载舞(zǎi)D.庇.护(pì)广袤.(mào)中流砥.柱(jīn)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古木参天,竹林掩映,环境十分清幽静谧。

B.素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兰亭序》是学习行书的首先字帖。

C.面对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我们坚定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信念。

D.垃圾分类即能回收可再利用资源,又有利于环保,可谓两全其美。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重庆合川区三汇天然石体,虽不与云南石林壮观奇绝,也不与湘西红石林古朴秀雅,却也形态万千,别具匠心....。

B.他出射于书画世家,自幼便随研究敦煌艺术的父亲出入莫高窟,耳.濡目染...,最终选择了用线条的色彩演绎人生。

C.玉不琢不成器......,一个运动员天赋再好,如果没有教练的悉心心指导和严格训练,也难以超越自我,取得优异成绩。

D.柳敬亭拜说书艺人莫后光为师,虚心学习,说书技艺炉火纯青,成为扬州评话的一代宗师,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在下面语段中,一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沙漠地区的兀鹰个个都是捕猎高手,却很少单独出去,这与沙漠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有很大关系,这种环境下,为了避免被天敌捕获,许多弱小运动都有很强的逃生能力,兀鹰来说,想获得足够食物,单干就不如合作。

A.因为但是只要 B.所以因此只要C.因为因此如果 D.所以但是如果5.结合语境修改画线病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现代工业社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过多燃烧,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增加,二氧化碳具有吸热和隔热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了一个无形的“玻璃罩”,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量向外层空间无法发散,造成地球表面温度升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温室效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遵义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卷(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第l~6题为单项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在规定区域填涂;第7~27题为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30分)1.汉字积累—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陶冶.(yé) 潮汛.(xùn) 瀚.海(hàn)B.池沼.(zháo) 叱.骂(chì) 彷.徨(páng)C.酝酿.(niàng) 娴.熟(xián) 恬.雅(tián)D.戳.穿(chuō) 鄙.视(bì) 阴霾.(mái)2.词语积累——下列成语意思相近....的一项是(3分)A.镇定自若胸有成竹胜券在握B.义愤填膺怒不可遏怒发冲冠C.向隅而泣惨绝人寰痛心疾首D.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白驹过隙3.文化积累——下面句子内容陈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李白,字太白。

唐代诗人,被称为“诗圣”。

他的诗想象奇特,气势豪迈,极具浪漫主义风格。

代表作有《行路难》等。

B.苏轼,字子瞻。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开创了豪放派词风。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为“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C.冰心,原名谢婉莹。

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她的诗集《繁星》、《春水》的主题表现了对母爱、童真和自然的赞美。

D.老舍,原名舒庆春。

人民艺术家。

代表作品《骆驼祥子》为我们真实地描绘了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命运。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他抱着七、八本书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B.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可以找到什么样的银杏树?他了如指掌。

C.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D.我心中闪过一句诗:“家是一只船,在漂流中有了爱。

”5.语言运用——根据语境,与下面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生活如歌,宽容是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动听;,,,;生活如海,宽容作舟,泛舟于海,方知海之宽阔。

A.生活如山,宽容为径,登山循径,方知山之高大。

B.生活如山,循径登山,宽容为径,方知山之高大。

C.生活如山,宽容为径,循径登山,方知山之高大。

D.生活似山,宽容为径,登山循径,方知山之高大。

6.语言运用——提取下面句子的主要信息,正确..的一项是(3分)年老的母亲欣慰地看到使人陶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和令人兴奋的欣欣向荣的景象让很久没有回家的儿子忍不住哼起了那久违的家乡小调。

A.灿烂的秋色和欣欣向荣的景象让儿子哼起了久违的家乡小调。

B.母亲看到灿烂的秋色和欣欣向荣的景象。

C.秋色和景象让儿子哼起了久违的家乡小调。

D.母亲看到儿子哼起了久违的家乡小调。

7.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8分)①《论语》: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浣溪沙》:,。

小园香径独徘徊。

③《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

④《渔家傲》:羌管悠悠霜满地,,。

⑤《三峡》:春冬之时,则,。

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征于色,,。

⑦《白杨礼赞》: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对抗着西北风。

⑧《过零丁洋》中表现诗人为国家宁愿慷慨赴死的千古名句是:,。

8.篇段积累——默写范仲淹《岳阳楼记》选段。

(4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二、阅读(50分)(一)走远了再关门(16分)①QQ里,好友颇多。

那日与一聊友闲谈,忽然收到一好友的信息:夜已深,我先下了。

我正欲对她说声“晚安”,却发现她的头像已变成了灰色。

我的双手停在键盘上,只得删除那句已经打出来,却还没有来得及发出去的问候。

②真的有这么急吗?连给我说声“再见”的时间都没有,抑或是我过于矫情?③数日前,我去拜访一位前辈。

该翁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最令我佩服的是老人的那份平易近人,那种超脱淡然。

攀谈一番后,我起身告辞,老人把我送到门口,握手告别之后,我便向楼下走去。

下到一楼时,我忽然想起自己的车钥匙落在他的客厅了,便又“咚咚”往上跑。

当我又回到他的门前时,老人才刚准备关门回屋。

看我又上来,就问何事。

我说明原因,老人走进客厅又折回来,将钥匙递到我的手上。

④又是一阵告别。

我下了几层台阶,一转身,发现老人正看着我。

我既客气又好奇地说:“外面太热,赶紧回屋吧。

”老人微笑着说:“我身体不好,不能送你下楼,那就等你走远再关门。

”⑤等你走远再关门!多么温暖的一句话。

⑥去年有一天,我急于外出办事。

出门前,孩子拿着刚做完的作业让我检查签字。

我大致瞟了一眼,其中有道题是这样的:下课了,同学们纷纷——教室。

只见儿子歪歪扭扭地填了一个“跑进”。

我立刻火冒三丈,大声呵斥道:“下课了,你跑进教室,你上的什么课啊?”为了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我特意把“下课”和“跑进”两个词说得很重。

儿子刚要辩解,我一把将他的作业扔在茶几上:然后,摔门而去.事情过去了大半年,我早已把那件事忘得一干二净。

有一天收拾屋子,无意间看到了儿子的日记:⑦"2008年12月22日,天气阴。

今天我让妈妈检查作业,其中有一道题目我并没有做错,上体育课的时候,下课铃一响,我们的确是往教室跑啊。

可是妈妈为什么不给几秒钟让我解释呢?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哭了整整一下午。

”⑧儿子的话像一道闪电穿过我的五脏六腑,让我浑身顿时有一种触电的感觉。

那一刻,我真的感到自己好狭隘。

⑨客人走远再关门,是一种善;留下几秒,听对方把话说完,是一种善;在骄阳的炙烤下耐心等待红灯而不抢行,是一种善;等对方先挂电话,是一种善;路面积水,司机把车速降下来,是一种善。

有些善,很小很小,就发生在身边短短几秒钟的时间。

然而,正是那么短短的几秒钟,却能在心中氤氲(yīn yūn烟云弥漫)起一份真情的感动。

9.本文写了三件事。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件事....。

(3分)10.第⑤段中的“等你走远再关门”为什么会让“我”感到温暖?(3分)11.第⑥段中的划线旬运用了什么方法刻画人物?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3分)。

12.第⑧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其作用。

(3分)13.文章主体部分和最后一段分别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最后一段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4分)(二)话说风筝(16分)①中国是风筝的故乡。

古书中称“风鸢”,南方叫“鹞子”,北方称“纸鸢”。

早期用木料制成的叫“木鸢”。

由于社会不断进步,风筝的材质也发生了变化,陆续出现了帛鸢和纸鸢。

如今也有人选用质轻、不易破损和经久耐用的化纤来替代纸和绢。

②“风筝”一词始见于五代,大约唐、五代时风筝已由最初的军事工具和宫廷娱乐逐渐普及到民间,成为一种艺术性和观赏性很强的娱乐游戏,同时还是一项很好的体育运动。

每年的腊月初八到清明前后是放风筝的好时节,据说这一时期放风筝可以去晦气,祈平安。

明清时期,清明放风筝已成为一种节令性很强的民俗活动。

③风筝种类繁多,造型各异。

中国制作风筝技艺精湛,经验丰富,《南鹞北鸢考工志》将制作风筝的技艺概括为扎、糊、绘、放“四艺”。

其中扎、糊、绘是风筝制作的关键环节。

扎是用竹子扎制风筝的骨架。

一只风筝能否飞得高、放得远,关键看骨架的扎制。

要根据风筝的大小来选择竹子的粗细软硬,还要做到对称均衡。

从风筝的骨架结构可以把风筝分为硬翅、软翅、长串、筒式、平挑、拍子、微型风筝等。

按形象分有人物、鸟兽、水族、草虫、器皿等。

糊是用纸、绢、绸、无纺布等糊在风筝的骨架上。

糊的的技艺要求也很高,一定要平整,松紧适度,对称的部位要一致,这样才能保持风筝的平稳。

绘是在风筝上绘上各种吉祥如意的美丽图案,有的是凰好后再糊,也有的是先糊好后画,制作技艺高超的多选择后者。

④中国各地有独具地方特色的风筝,它们风格各异,有的粗犷豪放,有的活泼精巧,有的色彩绚丽,有的清淡素雅。

⑤北京风筝历史悠久,在长期发展、借鉴、融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真正形成流派乃至高潮的兴起,还是从曹雪芹的《南鹞北鸢考工志》开始的。

大约乾隆二十年(1755年),曹雪芹所创图式的风筝出现在京城,自此迎来了北京风筝的鼎盛时期。

⑥天津风筝以造型优美、人物生动、色彩艳丽、风格独特而闻名于世,其最显著的特征表现在骨架扎法和绘画上。

杰出代表为魏元泰,人称“风筝魏”。

⑦山东潍坊旧称潍县,是著名的民间美术之乡,不仅风筝名扬四海,杨家埠也是木版年画的产地之一,“家家能染墨,户户会点青”。

把制作木版年画的工艺与风筝艺术相结合,更加突出了潍坊风筝的地方特色。

⑧江苏南通风筝又称“鹞子”,其造型优美,工艺精巧,音响是其最显著的特征。

主要有“板鹞”和“活鹞”两大类。

14.题目“话说风筝”指明了本文的什么?(3分)15.读第①段,看看风筝在材质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3分)由“木”到“”,到“”,到“”。

16.第⑥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试分析其作用。

(3分)说明方法作用17.第②段中加点的“据说”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18.北京风筝和山东潍坊风筝各有什么特点?(4分)北京风筝特点:山东潍坊风筝特点:(三)祖逖北伐(12分)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日:“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

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日:“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5分)①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俱.:②及.渡江及.:③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之.:④大王诚.能命将出师诚.:⑤睿素.无北伐之志素.: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②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21.“同寝,中夜闻鸡鸣”中包含了怎样一个成语?这个成语让你得到什么启示?(3分)(四)次北固山下(6分)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2.颈联中的哪两个字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自然时序交替的哲理?(3分)2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三、综合性学习(10分)我校将以班级为单位举行“安全教育周’’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