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九年级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2024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荤菜(h ūn) 供给(gòng) 模子(mú) B. 哄骗(hǒng) 记载(zài) 兑换(duì) C. 拖累(lèi) 歼灭(qiān) 符号(fú) D. 处理(chù) 炽热(zhì) 嫉妒(j 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歉收座谈焕然一新 B. 付梓从容不径而走 C. 鸡汤遛弯椎心泣血 D. 臣服即使敝帚自珍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篇文章逻辑性强,论述严密,语言运用得心应手。

B. 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有如神来之笔,写出了黄河源头的高耸雄伟。

C. 登上长城,感受八达岭的蜿蜒曲折,使我想起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诗句。

D. 在困难面前,我们不能唉声叹气,束手待毙。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你的文章语言太平淡,需要添加一些华丽的词藻。

”编辑对我说:“否则很难吸引读者的眼球。

” B. 坐在我旁边的同学问:“老师让我们学习《背影》,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啊?” C. 我知道可以到邮局订阅《人民日报》,“一定很有意思吧!”我认准了方向,决心到邮局订阅一份报纸。

D.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红白喜事的随礼金额也水涨船高:从最初的几十元、几百元,到现在动辄上千元、上万元。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B. 学期结束前的法制报告会很有意义,它可以使我们增强法制观念,减少盲目犯错。

C. 我们班同学在全校的航模比赛中多次获奖,这得益于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的结果。

D. 《背影》这篇文章详细地描写了父亲送我乘火车返乡的场景,特别描写了父亲背影的细节,让人感受到父爱的伟大。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河南卷)语文(解析版)(初三)中考真卷.doc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河南卷)语文(解析版)(初三)中考真卷.doc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河南卷)语文(解析版)(初三)中考真卷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xx题评卷人得分(每空xx 分,共xx分)【题文】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A.狼藉/慰藉伺候/伺机而动日薄西山/薄利多销B.悖论/蓬勃催眠/摧枯拉朽巍然屹立/迄今为止C.包扎/扎实巷道/街头巷尾哄堂大笑/一哄而起D.咳嗽/洗漱晦涩/诲人不倦负隅顽抗/无独有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试题分析:判断汉字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注读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

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

C项加点字分别是:zā/zhā hàng/xiàng hōng/ hòng 。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题文】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枢纽荧光屏人才辈出通情达礼B. 决窍狙击手一筹莫展矢志不渝C. 懈怠流水账相辅相承粗制滥造D. 庇护挖墙脚仗义执言变本加厉【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

用反选排除法,有错就排除,A“礼”为“理”,B“决”为“诀”,C“承”为“成”,答案为D。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题文】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

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

,,,。

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A. ①②⑤④③B. ③⑤④①②C. ④①⑤②③D. ④①③②⑤【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

2023年河南省中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

2023年河南省中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

2023年河南省中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一、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按要求完成各题。

(共10小题,计15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第1题。

地球是宇宙中唯一一个有生命存在的星球。

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下面是几条保护地球的小建议:1. 减少用塑料袋。

在购物时,我们可以自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的数量。

2. 省电。

我们应该随手关灯,节省用电。

3. 分类垃圾。

垃圾应该按照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4. 多种植树木。

树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减少空气污染。

请回答以下问题:1. 为什么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2. 举例说明如何减少使用塑料袋的数量?3. 如何节省用电?4. 垃圾应该如何分类投放?5. 种植树木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1. 因为地球是宇宙中唯一一个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保护地球是保护我们自己的责任。

2. 我们可以自带环保袋在购物时代替塑料袋,或者购买环保袋来减少使用塑料袋的数量。

3. 我们应该随手关灯,避免长时间使用不需要的电器设备。

4. 垃圾应该按照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分类投放,以方便进行后续处理和回收利用。

5. 种植树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提供氧气,维护生态平衡。

二、根据所给提示,用正确的词语完成句子。

(共10小题,计10分)根据所给提示,用正确的词语完成句子。

1. 你家附近有个公园,你每周都可以去散步(用“可以”造句)。

2. 我听说新同学是一位有趣的人(用“可是”造句)。

3. 今天天气不错,我们可以去户外运动(用“可是”造句)。

4. 这个故事很精彩,你们一定会喜欢(用“一定”造句)。

5. 他长大后想当一名科学家(用“想”造句)。

参考答案:1. 你家附近有个公园,你每周可以去散步。

可以去散步。

2. 我听说新同学是一位有趣的人,可是我还没有见过他。

可是我还没有见过他。

3. 今天天气不错,可是我有很多作业要做。

可是我有很多作业要做。

4. 这个故事很精彩,你们一定会喜欢。

2024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4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4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2024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拮据(ji é) 祈祷(qǐ) 浑身解数(xiè) B. 恣睢(suī) 机械(xiè) 模棱两可(l éng) C. 沉疴(kē) 症结(zhēng) 相得益彰(zhāng) D. 翌日(yì) 祛除(qū) 奄奄一息(yǎn)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老师的讲解,使我找到了做这类题的简单方法。

B. 能否坚持锻炼,是保持好身体的必要条件。

C. 河南烩面是我省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优势。

D. 我一到瑞士,就感受到这个国家的人情味很浓。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骇人听闻义愤填膺首屈一指 B. 人迹罕至通宵达旦集思广益 C. 情有可源继往开来取义成仁 D. 完好无损人定胜天积腋成裘二、填空题4、请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诗句,使整段文字完整、通顺。

,卷舒开合任天真。

(李商隐《赠荷花》)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41、请根据提示,默写下面的古诗词。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三、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

”“居!吾语女。

河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

河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

河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明察秋毫B. 汗流夹背C. 一诺千斤D. 黄梁美梦答案:A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一言不发,真是让人捉摸不透。

B. 她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神矍铄,真是老当益壮。

C. 他的文章写得很有文采,真是字字珠玑。

D. 他们俩是青梅竹马,从小一起长大。

答案:B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的认识。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真是德才兼备。

C.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关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D.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能参加这次比赛。

答案:B二、填空题4. 请填写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出自杜甫的《望岳》,上句是“____”。

答案:荡胸生层云(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下句是“____”。

答案:千里共婵娟5. 请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填写合适的词语。

(1)他____地完成了任务,赢得了大家的赞赏。

答案:不辞辛劳(2)这篇文章的主旨是____,让人深思。

答案:倡导环保三、阅读理解6.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略)(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答案: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强调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作者通过哪些论据来支持中心论点?答案:作者通过列举环境污染的实例、阐述环保的长远意义以及提出具体的环保措施来支持中心论点。

四、作文7. 请以“我与环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作文内容略)参考答案:(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强调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作者通过列举环境污染的实例、阐述环保的长远意义以及提出具体的环保措施来支持中心论点。

作文部分需要考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来撰写,这里不提供具体的内容,考生应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和对环保的认识来完成作文。

2023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3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3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下列诗句中的比喻与被比喻的事物不配对的是()A.柳絮飞扬,如雪片纷纷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C.夏日盛开的玫瑰,宛如女孩婀娜多姿的身影D.年轻的玫瑰还未绽放,就像懵懂的大学生一样2.写一件你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400字3.下列句子中含有声音形象的是()A.滴答滴答,水珠落在湖面上,发出微微的涟漪。

B. 孩子们笑声高亢,如同溪流般清脆。

C. 粉色的太阳缓缓升起,黄昏降临。

D. 我们在书法课上,雨打窗户的声音格外清晰。

4.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明清小说的是()A. 《三国演义》B. 《水浒传》C. 《红楼梦》D. 《西游记》...二、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怎样的画?描述一下。

2. 钱钟书先生曾说:“一个民族的文化,看它得承继与推陈出新,这两者都不能没有。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三、作文题(50分)请写一篇题为《我的家乡》的文章,要求500字,文中须涉及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特色风情、社会发展等方面。

附:选择题答案1.A2.略3.A4.A5.B6.C7.D8.C9.B 10.D11.C 12.A 13.B 14.D 15.A 16.C 17.A 18.D 19.B 20.B21.A 22.C 23.A 24.B 25.D 26.C 27.A 28.D 29.C 30.A31.C 32.B 33.A 34.C 35.B 36.A 37.D 38.A 39.D 40.B。

河南九年级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河南九年级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河南九年级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河南九年级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语文中考是对学生初中语文的测试与总结,对于初中生来说,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考试,所以想提高语文的学生都在主动做语文试题。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语文中考模拟试题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蹲踞(jù) 涟漪断壁残垣(héng) 龙吟凤哕B.淳朴(chún) 狼籍脍炙人口(zhì) 即物起兴C.咫尺(zhǐ) 污秽惟妙惟肖(xiào) 相形见绌D.混淆(xiáo) 震憾如坐针毡(zhān) 美味佳肴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在世界杯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得天衣无缝,获得冠军。

B.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C.几经周折,老人终于回到了阔别三十年的故乡,长年漂泊在外的愁绪荡然无存了。

D.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随着粤剧表演及广彩制作等活动引入课堂,让更多学生受到了广府传统文化的熏陶。

B.中国体育健儿正在积极备战2016年奥运会,他们将在赛场上努力拼搏,争创佳绩。

C. 读者深受喜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D.“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受到中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凡人皆能做到,成功并非幻想。

②成功学上有个著名的“两万小时理论”,即经过两万小时锻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卓越。

③但是,如果以责任、兴趣为动力,把这两万小时分解到活着的每一天,也只要每天半小时、一小时而已。

④两万小时的锻炼是的漫长、枯燥、无趣,甚至绝望。

河南省初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初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初三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è)迸溅(bèng)应有(yīng)着陆(zhuó)B. 箴言(zhēn)蹒跚(pán)恣意(zì)翩跹(xiān)C. 踌躇(chóu)缄默(jiān)锲而不舍(qiè)踽踽独行(jǔ)D. 瞠目结舌(chēng)剽悍(piāo)蹊跷(qī)踌躇满志(chóu)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时时在我眼前浮现。

C. 我们有决心把教育越办越好,将来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D. 学校开展了“文明礼仪”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受伤的野兽,蜷缩在角落里。

B.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像是在诉说着什么。

C. 她的笑容如春日的阳光,温暖而明媚。

D. 那座山高耸入云,仿佛是一把直指苍穹的利剑。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成熟了,秋天的落叶飘零了,冬天的雪花飞舞了。

C. 他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学习。

D. 她的歌声如同清泉,如同夜莺,如同微风。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月亮悄悄地爬上了树梢,静静地望着大地。

C. 那座山像一位老人,静静地坐在那里。

D. 阳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像是无数的星星在闪烁。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震耳欲聋。

B. 他跑得像一阵风。

C. 他的心像小鹿一样乱撞。

D. 她的眼睛里闪烁着星星。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B.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件事呢?C. 难道这不是事实吗?D.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九年级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河南九年级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米字格里。

劲攀书山有锋秀丽,奥游学海无涯乐2、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襄阳城外青山逶迤(),城中湖泊点缀(),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是名副其实的宜居城市。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B、我市多名参赛者以别具匠心的构思和丰富鲜活的内容夺得作文大赛一得奖。

C、他一直想在这家报纸的主版上留几篇文章,可惜的是他水平不济,屡试不爽。

D、精美的画面与震撼的音响惟妙惟肖,使这部影片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光盘”行动是一家民间组织发起的公益活动,意在发扬人人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

C、拒绝为救护车加油的行为不可原谅,应该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D、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大群众信任的大事。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①它们自知日出东山,夕阳西下,从而把握了自己开花和落叶的时间,②许多植物具有“慧眼”识光的能力,③某些北方良种引种到南方,颗粒不收,就是因为植物的“眼睛”对异地的光线不习惯。

④如牵牛花天刚亮就开花,向日葵始终朝阳。

⑤植物不仅能“看见”光,还能感觉出光照的“数量”和质量,A.④①②③⑤B.②①④⑤③C.③⑤②①④D.④③⑤②①6、名著阅读。

(2分)7、古诗文默写。

(每空1分,共8分)(1)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2)□□□□□□□,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4)长江浩浩西来,汇细流,纳巨川,逶迤万里。

生生不息的长江水孕育了多姿多彩的古典文化。

渡荆门,有诗仙吟诵:山随平野尽,①□□□□□。

过洞庭湖,范仲淹把酒临风:先天下之忧而忧,②□□□□□□□。

扬州酬酢,刘禹锡慨然自勉:沉舟侧畔千帆过,③□□□□□□□。

京口怀古,辛弃疾思接千载: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④□□□□□□□。

江流奔涌,你究竟能承载多少不一样的人世悲歌?逝者如斯,唯一不变的是忧国忧民的文人情怀!8、你的同桌万向善以说话尖酸粗俗而闻名校内,在学校发出“争当文明小使者”的倡议时,他得意洋洋地对你说“我早已是闻名小使者了!”此时,你应这样善意地劝他:“”(2分)9、悠悠中华五千年、风流人物灿若繁星。

他们曾在历史上建立功业,对中华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他们感人的故事,不朽的业绩,博大的情怀,高尚的品质,永留我们心中。

让我们一起来开展“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综合性学习活动吧!(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主题语。

(2分)(2)此次综合性学习,老师设计了两项活动,请你再补充两项。

(2分)①排风流人物座次。

②讲风流人物故事。

③。

④。

(3)文化名人灿若群星,英雄人物各领风骚。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陈涉仰天“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范仲淹登楼“先天下之忧而忧”;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陶渊明“采菊东篱下,飞鸟相与还”。

小明就此拟写了一幅对联,但下联不符合对联要求,请你修改下联,或新创出下联。

(2分)上联:陶渊明安贫乐道东篱采菊下联:狱中书志留取丹心文天祥新创或修改为:(4)闻听三国事,起点在襄阳。

襄阳有着深厚的三国文化积淀,多姿多彩的三国风物画卷随处可见。

请你仿照示例简要写一个三国人物在襄阳留下的传颂千古的故事(必须包括人物和事件)。

(2分)示例:刘备三顾茅庐请孔明。

仿写:三、阅读与欣赏(40分)(一)阅读唐诗《使至塞上》,完成10—11题。

(4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吏,都护在燕然。

1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的塞外风光。

(2分)11、请你从内容和情感两方面说说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两句诗的理解。

(2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6题。

(10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选自《渑水燕谈录》卷四)【注释】①缣:细绢。

②仅:将近。

③令:善,美好。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吾谁与归归:(2)尤厚于族人于:1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至今奉公之法B、以养群从之贫者不以物喜C、或异二者之为为义庄D、主其出纳出则无敌国外患者1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5、乙文中的“既贵…为义庄”之举,集中体现了甲文中“”的思想;而其结果“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则更是受范仲淹“,”精神品质的影响。

(2分)16、在我国古代,不乏像范仲淹这样的有识之士,你还知道哪些?试举两例。

(2分)(三)阅读记叙文《冰湖》,完成17—20题。

(13分)冰湖陈彦斌(1)“爹,遛网吧?”儿子猫腰拎起大网漂子,扔到船上。

刚遛了几下就喊起:“大鱼!爹,上了一条大的!”“慢点儿,慢着点儿,别拽跑了!”他一别船桨,渔船贴过去,渔网紧挨在船的右舷边。

(2)大鱼一见亮,吓得惊慌乱挣,宽宽的鱼尾巴击打得湖水四溅。

他掂起抄罗子探过身去,连鱼带网一起抄到船上。

“爹,咱们掏到白鱼窝子啦。

”儿子说着,又把一条二三斤重的`白鱼从网上摘下,扔进舱里。

(3)“打完这次鱼,回去,你就去上学,啊!”他看着儿子说。

“不!”儿子一直没回头,还在遛着网,“我和你一起打鱼。

”“我揍你……没出息的小兔崽子!”(4)下午的时候,一小团乌云从湖西面升起,越集越密,阴沉沉地移过来。

他忙招呼儿子起网。

他们刚把渔网拽到船上,铅灰色的乌云已低低地覆盖住了整个天空,整个湖面都陷入阴沉沉的风雪中。

翻起的湖浪骤然变得浑黄,像煮开锅的小米粥,变得稠糊糊的。

气温骤降,湖水拍溅在船帮上,立刻结成了冰,渔船变得沉重起来。

(5)不好!他心里暗暗叫了一声,使劲儿地扳起桨往回划。

可风浪太大了,他拼尽了全力,还是顶不动。

渔船上下颠簸着,四周涌动的大浪,一个接一个扑向船舷。

他不敢再硬顶着风划船了,便把两只船桨深深地插在水里,任凭风浪带着渔船往东南方向漂去。

(6)大雪是后半夜停的,风浪也渐渐小下来。

在风雪里挣扎了几个小时的爷儿俩累得话都懒得说了,脑子里一阵阵地犯糊涂,麻木的手也痛得发痒。

他真想躺在儿子身边睡一会儿,却不敢。

这么冷的天,湖随时都会封上。

(7)天快亮的时候,一阵可怕的寂静从四周围拢过来,涌动着的浪几乎瞬间就凝住了,滑行的渔船也冻结在冰里。

船浆抵在光滑的冰面上,打着滑拢到船尾,船仍是一动没动。

不好,封湖了,封湖了!他拿起船桨,疯狂地砸着冰。

儿子被砸冰声惊醒,昏昏沉沉地爬起,拿起另一只桨砸下去。

冰冻得还不太厚,一桨下去,冰碎了。

渔船挤进窄窄的冰缝,一点点挤过去,船身被锋利的冰碴儿刮得“沙沙”响。

(8)他疯狂地砸着冰,儿子再把大冰块砸碎,渔船这才能前进一点儿。

儿子没砸几下,“扑通”一声倒在舱里,挣扎几下没起来。

他探手摸摸儿子的头,滚烫!可他已顾不上儿子了,只是更狠劲儿地抡着船桨,朝冰砸下去。

(9)中午的时候,一条线般的暗影出现在远远的天边。

此刻,他的棉衣棉裤已被汗浸透了,黏黏地贴在身上。

他瘫坐在船舱里,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双手的虎口也震裂了,渗出的血结成了紫黑色的血痂。

他几乎再也举不动那支松木船桨了,只想就这么躺着,好好喘息一会儿。

可当他看见蜷缩在舱里浑身瑟缩、脸色发青的儿子,又站了起来,举起船桨。

(10)“咔嚓”一声,桨断了。

桨头甩在冰上,滑出好远才停下来,孤零零地躺在冰面上。

他凶狠地骂一句,看着手里攥着的那半截已经没有用了的船桨,把它甩了出去。

他直起腰来朝湖岸那边看去,隐隐约约看得出是村子附近那片柳树林。

他默默地朝那边望了一会儿,扶着船帮把一只脚跨到船外,随着“咔嚓”的冰裂声,冰塌陷了,他下到水里。

他一只手紧紧抓住船,拖在身后,向湖岸的方向扑去。

(11)“爹,你怎么啦?”儿子被冰碎声惊醒,挣扎着爬到船边,看到水里游动的爹,一下抓住他的手,哭喊着往上拽,“爹,你上来,上来呀,爹!”“放开手,爹……爹送你……回去……上学!”他的左手紧紧抓住船头板,右手努力地向前扒着冰,两条腿也在身后使劲儿地蹬着,整个身子扑向前面的冰,压下去,冰碎了,把船拉过去,身子再向前挪,又压在冰上……儿子感觉到爹的手在不停地哆嗦,过电般地传到自己的身上。

儿子越发哆嗦了,可他还是用力地点了点头。

(12)湖岸那边有船过来了。

他的眼前变得模糊起来,但是,手指却像是五根铁钉,死死地抠进船板里……17、请根据文章内容和下面的提示,将小说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2分)父子俩遛网打鱼——(1)——砸冰行船——(2)——看到希望18、试分析第(7)段画线句环境描写的作用。

(4分)19、笫(11)段画线句的语言极富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4分)他的左手紧紧抓住船头板,右手努力地向前扒着冰,两条腿也在身后使劲儿地蹬着,整个身子扑向前面的冰,压下去,冰碎了,把船拉过去,身子再向前挪,又压在冰上……20、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答。

(3分)(四)阅读议论文《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完成21—25题。

(13分)一辈子做好一件事⑴台湾著名剧作家、导演李国修,年少时,曾抱怨父亲做了一辈子鞋没有发财。

父亲痛骂一通后,告诫他:一辈子只要做好一件事,就算功德圆满。

李国修深受启发,用毕生的精力只做“开门、上台、演戏”这一件事,让他享有“台湾莫里哀”的美名。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一辈子专注做好一件事很重要。

⑷专注于一件事,看似简单,其实是对毅力与恒心的考量。

成功学上有个著名的“两万小时理论”,即“经过两万小时锻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卓越”。

但芸芸众生平凡者不可计数,卓越者凤毛麟角。

原因很简单,两万小时锻炼太过漫长、枯燥、无趣,没有坚如磐石的信念,没有钢铁般的意志,动摇、绝望直至放弃是顺理成章的事。

⑸专注于一件事,看似艰难,其实也容易。

只要我们选择的事业,是我们内心深处最渴望的,是我们最感兴趣的,漫长的“两万小时”就不会带来遥遥无期的恐惧,别人眼中枯燥、无趣的历程,便会成为时时给我们惊喜的旅程。

只要我们拥有一颗任天边云卷云舒,静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淡泊之心,滚滚红尘的纷纷扰扰,便不会轻易动摇我们由平凡走向卓越的脚步。

只要我们把“两万小时”分解到活着的每一天,我们每天为卓越所付出的不过是半小时、一小时而已。

⑹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和精力十分有限,利用这有限的精力,在有限的时间里专注地做好一件事,就很有可能从众人中脱颖而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