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河南省语文中考模拟题及答案

河南省语文中考模拟题及答案河南省语文中考模拟题及答案中考备战的时候,很多学生都觉得语文这门考试的复习无从下手,河南的小伙伴不妨主动找些模拟题来锻炼自己。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语文中考模拟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语文中考模拟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1分)一、(27分,每小题3分)1.下列对加点字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A.楠(nán)木泮(pàn)宫泾(jīng)流之大B.狡黠(xiá) 把晤(wù) 无穷匮(kuì)也C.呵(hā)斥悖谬(miù) 疾在腠(zòu)理D.涅(niè)槃蕴(yùn)藏得病寝衽(rèn)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项是A.流连甬道怀古伤今为民请命B.禀赋付和巧言令色痛心急首C.挑剔谄媚未雨绸缪忐忑不安D.热衷诀窍不可名状金碧辉煌3.下列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项是A.惴惴不安:因担心害怕而心中不安。
B.彬彬有礼:形容举止文雅,有礼貌。
C.难辞其咎:难以推卸罪责。
D.时不我与:时间不会给与我。
指要抓紧时间。
4. 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在我们培训的笔记本上,有几帧北大风景照,并配以简介文字。
未名湖一照之下有这样一句话:“因为那些曾在湖边散步、的大师们,是他们自由、深邃而悠远的思想熏陶,让这湖水、这园林生出了一种独特的灵气。
”这句话我很喜欢,因为燕园里的那些大师们,如高山,如星辰,我至今他们,阅读他们,从他们的一行行文字走进他们的心灵。
他们思想的泉水洗浴了我,滋润了我,我今天能走进北大的中学教师高级研修班,其中就有他们思想和知识的力量我的身躯、我的步伐。
A.凝神仰望注进B. 神游凝望注解C.神驰仰视注目D. 神思遥望注重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遭受强烈地震后,尼泊尔面临着饮用水、食品、帐篷等物资短缺,基础设施损坏严重,救援工作很难开展。
B.社区“我为保护古井出份力”活动彰显了这样的理念:“五水共治”不只是政府的事,它还需要我们每一个市民积极参与。
河南地市、名校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组合试卷及答案 (1)

14 河南地市、名校2024年中考模拟组合卷(一)
一、(2024·洛阳三模改编)积累与运用(共23分) 开篇生肖舞蹈作品《龙舞》是此次河南春晚重点打造的节目之一,以历 史悠久的“舞龙”祈福民间习俗为创作基础,融合不同地区非遗高跷、 民间舞龙,还有少儿街舞等,以全新视角展示春节社火表演,让观众再 次感受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多样性。
小文:“③忽__如__一__夜__春__风__来____,④_千__树__万__树__梨__花__开__。”(岑参《白雪歌
送武判官归京》) 小豫:岑参以春意写冬景,乐观豪迈!听我的:“⑤几_处__早__莺__争__暖__树____,
⑥_谁__家__新__燕__啄__春___泥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意思是庆贺粮食丰收、谷物满
仓
14 河南地市、名校2024年中考模拟组合卷(一)
原创舞蹈《凤鸣朝阳》,浴火涅槃,凤舞九州,舞出中国的极致浪 漫! “凤鸣朝阳”取自《诗经·大雅》“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 矣,于彼朝阳”。舞者以充满张力的舞姿,塑造极富美感的凤凰的形象。
14 河南地市、名校2024年中考模拟组合卷(一)
4.阅读材料,完成下面的题目。(共6分) 河南春晚节目播出后,全网阅读量高达160亿,平台热搜557个,更
是登上了全国热搜榜第一的位置。 网友“山河无恙”评论说:河南春晚的节目质量真的高到离谱,从
内容到形式都很高级,既有河南特色,又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 分彰显了泱泱中华的文化自信。
网友“国泰民安”评论说:河南春晚特效炸裂,与时俱进,包罗万 象,能够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4 河南地市、名校2024年中考模拟组合卷(一)
指靠近,接触;当下,目前;即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河南卷)(考试版A4)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河南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六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1.根据情境,补全对话。
(6分)秒,禾芒也。
春分而禾生……秋分而秒定。
(《说文解字》)小呦:让我们先从“秒”字的本义开始研究吧!“秒”是形声字,“禾”作形旁,说明它最早和(1)有关。
小鸣:没错!再结合方框里的资料,我认为“秒”的本义是(2)。
根据本义,人们将“秒”引申为某种细微的长度单位,后来又将它用做时间计量单位。
小呦:看来,中国古代人民常常将生活中的物候现象融入字形字义中。
小鸣:到了现代社会,人们将“秒”完全融入了现实生活。
紧俏商品开售后被“秒杀”,别人的话你能否“秒懂”……这里的“秒”字多用作状语,理解为(3)。
小呦:看来,社会的不断发展,为字词增添了新义项,创造了新用法。
小鸣:你说得太好了!明天我打算这样向老师转述我们的探究过程和发现:(4)2.小郑准备写一段活动结语,请回顾学过的古诗文,帮他一起完成。
(8分)子曰:“①,②?”所以,我想请同学们跟我一起回顾所学的古诗文,共同完成活动总结。
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说“③,④”,春节是一年之始,意味着旧去新来。
春节过后,天气逐渐转暖,不久便是花朝节、上巳节。
花朝节这一天,女孩子们像从军回家的木兰那样“⑤,⑥”,梳妆打扮一番,到郊外踏青赏红,迎接花神;上巳节,花繁草茂,春意更浓,正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描写的那样“⑦,⑧”,人们趁着天朗气清到水边祭祀宴饮,临溪而渔,酿泉为酒,享受野炊之趣……这些美好的节日虽已消失,但古人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态度,我们应该继承。
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大家能对我们的传统节日有更多的了解,对如何弘扬节日文化有更多的思考。
3.育才中学记者团将开展以“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为主题调研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8分)(1)阅读下面的材料,请用一句话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分)[材料一]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环境的安全性和健康度,需要进一步强化法治保障。
2023年河南省最新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带答案)

2023年河南省最新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带
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50题,每题2分,共100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小明的书包不见了.
B.她生病了,所以没来上课。
C.太阳升起来,小鸟唱起歌来。
D.请把那本书借给我。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在春天,万物开始发芽,大地重获新生。
路边的杨柳树上挂满了新叶,
美丽的桃花竞相开放,彩蝶翩翩起舞……
这段文字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A.夏天
B.秋天
C.冬天
D.春天
...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50分)
1.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比起一只坐在笼子里的雄鹰,我更喜欢自由的鸽子。
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2.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小明吃完晚饭后,又做了一些家务。
他用心的表现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
...
答案:
第一部分:
1.A
2.D
...
第二部分:
1.这句话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渴望。
2.对小明来说,用心做家务意味着热爱家庭和尊重他人。
以上为2023年河南省最新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24年河南省中考权威预测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河南省2024年中考权威预测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人们都会产生不一样的心绪。
为唤醒同学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你班开展了“走进自然,感受美好”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下面是小豫收集的一则关于赞美长江的材料,请完成后面的问题。
(共6分)长江用古老的涛声组成奔.涌的序曲和前进的旋律,翻过雪山冰川、高原草地,蹚过深沟峡谷、险隘.洞涧,一路吸纳飞瀑激流、溪泉川流,连通起江河湖海、沼泽湿地,浸润着沃土荒漠、山林草木,以奔流不息的zī( )态一往无前。
滚滚奔.()涌险隘.()(2)请帮助小豫为注音的地方书写正确的汉字。
(2分)zī( )态汹涌péng pài( )(3)文中划线句子有语病,请你给出正确修改意见。
(2分)2、有同学想了解古代文人面对统一景色时的不同心境,请结合他整理内容,帮他补充完整。
(8分)春日里,沐浴着同样的春风,却有着不同的心境。
李白在暮春时节以景传情,因临别友人,有了不一样的感触“,闻道龙标过五溪。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烘托了他离别的心境;白居易借用“,。
”(《钱塘湖春行》)为我们展示春天莺歌燕舞的勃勃生机;杜甫在三月时节看到国都破败,乱草丛生,触景生情而产生“,。
”(《春望》)的忧国伤时的心境。
秋风里,望着被秋意染红的祖国大地,文人抒发着不同的感触。
杜甫面对盛势的秋风,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出秋风之狂,表现秋风的威力;李商隐在秋季雨夜,用“君问归期未有期,。
”(《夜雨寄北》)渲染了秋夜雨中独凄凉的气氛。
3、在“介绍你心中最美景点”活动环节中,小豫想给同学们推荐“嵩山”,请你结合下列材料内容,为小豫写一段景点推荐词。
4、在本次活动中你们小组要表演诗歌朗诵,让大家感受到更多古诗词里的壮丽山河,请你为下面备选词选择合适的音乐。
(4分)节目一:钱塘湖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节目二:零丁洋文天祥《过零丁洋》节目三:小石潭柳宗元《小石潭记》节目四:泰山杜甫《望岳》备选音乐:【1】慷慨悲壮【2】欢快轻松【3】豪迈豁达【4】忧郁低沉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5—8题。
河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河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6题;共34分)1.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A. 殷勤/殷红咀嚼/咬文嚼字风调雨顺/南腔北调B. 儒雅/懦弱侍奉/恃才傲物咄咄逼人/相形见绌C. 卡片/关卡屏障/屏气凝神置之度外/度日如年D. 譬如/偏僻栅栏/姗姗来迟前仆后继/赴汤蹈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松驰慰藉天然气崭露头角记忆犹新B. 馈赠涣散座谈会食不果腹源远流长C. 精湛遨游俯卧撑谈笑风声通宵达旦D. 彰显闲暇水笼头耳熟能详真知灼见3.古诗文默写。
(1)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观刈麦》)(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解释了自己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
(3)天南地北,别时容易见时难。
所以,困于战火的杜甫只能空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慨;归期不定的李商隐只能憧憬“________,________”(《夜雨寄北》)的幸福;兄弟分离的苏轼只能遥寄“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祝愿。
4.名著阅读。
(1)下面是两部名著的插图,请任选一幅,简述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
(2)有人评价《西游记》“极幻之事中蕴含极真之理”。
请从下面两个具有奇幻色彩的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述故事情节,并指出其中蕴含的“极真之理”。
①悟彻菩提真妙理②尸魔三戏唐三藏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丁香花香得浓烈,桂花香得甜润,兰花香得清幽,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花朵中有一种油细胞,里面藏着芳香油,①________,所以香味也不同。
芳香油挥发的香味会吸引昆虫前来传授花粉。
颜色艳丽、花瓣大的花一般香味不浓,因为它们主要靠颜色来吸引昆虫;反之,②________,因为它们主要靠花香来吸引昆虫。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2024年河南省中考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模拟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和平是人类的永恒期望,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
光明中学九(五)班拟召开“和平·发展”主题班会,以下是班长小豫准备的部分材料,请你帮他完善。
1. 在撰写开场白时,小豫遇到以下问题,请你帮他解决。
一个国家的光荣和梦想,需要时间和空间来撑开;一个民族的发展和跃升,在于从历史深处走来的笃①定和自信。
人们总是会把美好的想象寄予未来,但事实上,每一个未来都脱胎于现在,让未来落地,就在抓住当下的每一个刹②那。
把握历史的赋予,紧扣时代的脉搏,做好手头的事情,才是创造明天的真正意涵。
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穿越重重风浪,奔③向自己的人生梦想。
过往的经历奠定底气,过往的煎熬zhù()成铠甲,在笑泪交织中,每个人都谱写着自己的人生主题曲。
我们确信,再高的山峰都可跨越,再深的沟hè()都能填平。
(1)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帮他作出选择()A. ①dǔ②shà ③bènB. ①dú ②chà ③bēnC. ①dǔ②chà ③bènD. ①dú ②shà ③bēn(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zhù()成沟hè()【答案】(1)C (2)①. 铸成②. 沟壑【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笃定(dǔ):形容心里踏实,有把握。
刹那(chà):极短的时间;瞬间。
奔向(bèn):朝着某个方向快速地跑或前进;寓意全力以赴、力争上游,有抱负且不畏艰难的决心和行动。
故选C。
【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铸成(zhù):指将熔化的金属倒入模具中制成器物。
2024年河南省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年河南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九年级语文一、积累与运用(28分)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初中语文课本为我们打开一扇文学之门,开启一段学习之旅。
旅途中,学习神话故事,我们认识了让这个世界生气péng()勃起来的女娲。
学习白求恩精神,我们知道了对工作不能(A);徜徉动物世界,我们见识了研究动物行为科学家的(B);遥望piāo miǎo()的天上街市,我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学习童话,我们见识了滑稽可笑的人物;吟诵“夜阑卧听风吹雨”,我们读到了诗人的爱国热情……语文学习的天地非常广阔。
我们既可以探访历史,______________;又可以走进自然,______________;还可以体察亲情,______________;更可以了解社会,______________。
语文之旅,让人欣喜,让人着迷。
通过语文学习不仅是培养我们的生命意识,更落地于知识的习得,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抵御人生无处不在的暗礁激流。
同学们,相约读书写作,奔赴诗意的语文之旅,尽情畅游语文世界吧!(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péng( )勃徜( )徉piāo miǎo()(2)在文段A、B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瞻前顾后怪诞不经B.拈轻怕重荒谬绝伦C.拈轻怕重怪诞不经D.瞻前顾后荒谬绝伦(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语文学习不仅是培养我们的生命意识,而且落地于知识的习得,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抵御人生无处不在的暗礁激流。
B.通过语文学习不仅是知识的习得,而且落地于培养我们的生命意识,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抵御人生无处不在的暗礁激流。
C.语文学习不仅是知识的习得,更落地于培养我们的生命意识,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抵御人生无处不在的暗礁激流。
D.语文学习不仅是培养我们的生命意识,更落地于知识的习得,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抵御人生无处不在的暗礁激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中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参考答案河南中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5分)(请将以下第1—6题的答案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瘫痪(huàn)踌躇(chóu)家醅(pēi)强聒不舍(ɡuō)B.菡萏(hàn)撺掇(cuān)睥睨(bì)义愤填膺(yīnɡ)C.孪生(luán)嗔视(zhēn)愧怍(zuò)周道如砥(dǐ)D.庇荫(pì)宽恕(shù)哂笑(shěn)盘曲嶙峋(xú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更胜一筹穷愁潦倒销声匿迹油光可签B.海枯石烂天衣无缝津津有味相形见绌C.美味家肴锲而不舍锋芒毕露味同嚼蜡D.尽态极妍狂忘自大遮天蔽日隐姓埋名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看到西宁市海湖新区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人们不禁赞叹:“西宁的变化太大了!”B.在改革发展的新时代,我们年轻人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壮志,敢于迎接任何前所未有的挑战。
C.据调查:在各种不文明行为中,市民对不遵守交通法规乱闯红灯的行为深恶痛疾。
D.诵读经典对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宁市快速公交的正式运营,极大地缓解了市内交通拥堵。
(在“交通拥堵”后加上“状况”)B.我国人工栽培牡丹的历史大约有三百年左右。
(删去“大约”或者“左右”)(删去“在”和“上”)D.做为新时代的公民,我们要养成并且提高认真阅读的习惯。
(将“并且”改为“和”)5.给下列新闻拟写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本报讯(记者郑思哲)5月12日上午,省减灾委员会组织省民政厅、省卫计委、武警青海总队、省公安消防总队、省气象局、省地震局等成员单位和西宁市、城西区有关部门共60多家单位,在西宁市新宁广场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
同时,在“防灾减灾日”当天,省内各市(州)、县也组织相关单位在本地区广场、中心街道,通过举办专题展览、发放宣传资料、组织消防灭火演练、防灾减灾科普知识进社区、进学校等活动同步进行集中宣传。
(《西海都市报》2016年5月13日有改动)A.我省在西宁市新宁广场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
B.我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
C.我省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
D.我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
6.下列各项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B.《水浒》作为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
课文《智取生辰纲》就选自《水浒》。
D.“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篇幅一般不长。
如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的《马说》、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
(请将以下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答在本试卷上的无效)7.诗文默写(10分)⑴“,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⑵“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
”(陆游《卜算子•咏梅》)⑶杜甫在《望岳》中抒发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
”⑸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阐释古仁人无论身处何地始终不忘忧国忧民的句子是:“;。
”海报欢迎参加时间:2016年6月26日下午14:00—17:30XX校学生会2016年6月24日8.综合性学习(3分)⑴。
⑵。
⑶。
二、口语交际(共3分)9.在你十五岁生日之际,当你面对父母为你做的一桌饭菜和送给你的生日礼物——《中国大百科全书》时,你最想对父母说的话是:三、古诗文阅读(共12分)10.阅读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回答问题。
(3分)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⑴“聚”和“怒”两个字用得好,好在哪里?答:答:阅读《河中石兽》,回答问题。
(9分)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2分)⑴山门圮于河圮()⑵湮于沙上湮()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
(2分)⑴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于()⑵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之()13.用现代汉语翻译“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一句。
(2分)译:14.文章中写到了两次“笑”,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2分)答:答:四、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变色龙》(节选),回答问题。
(15分)①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提着小包,穿过市场的广场。
他身后跟着一个火红色头发的巡警,端着一个筛子,盛满了没收来的醋栗。
四下里一片沉静。
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
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
②“好哇,你咬人?该死的东西!”奥楚蔑洛夫忽然听见叫喊声,“伙计们,别放走它!这年月,咬人可不行!逮住它!哎哟……哎哟!”③传来了狗的尖叫声。
奥楚蔑洛夫向那边一瞧,看见从商人彼楚金的木柴厂里跑出来一条狗,用三条腿一颠一颠地跑着,不住地回头瞧。
它后边跟着追来一个人,穿着浆硬的花布衬衫和敞着怀的坎肩。
他追上狗,身子往前一探,扑倒在地下,抓住了狗的后腿。
又传来了狗的叫声,还有人的叫喊:“别放走它!”有人从商店里探出头来,脸上还带着睡意。
木柴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
④“好像出乱子了,长官!”巡警说。
⑤奥楚蔑洛夫微微向左一转,往人群那里走去。
在木柴厂门口,他看见那个敞开了坎肩的人举起右手,把一个血淋淋的手指头伸给人们看。
他那半醉的脸上现出这样的神气:“我要揭你的皮,坏蛋!”就连那手指头也像是一面胜利的旗帜。
奥楚蔑洛夫认出这人是首饰匠赫留金。
这个案子的“罪犯”呢,坐在人群中央的地上,前腿劈开,浑身发抖——原来是一条白毛的小猎狗,脸尖尖的,背上有块黄斑。
它那含泪的眼睛流露出悲苦和恐怖的'神情。
⑥“这儿到底出了什么事?”奥楚蔑洛夫挤进人群里去,问道,“你在这儿干什么?你究竟为什么举着那个手指头?……谁在嚷?”⑦“长官,我好好地走我的路,没招谁没惹谁……”赫留金开口了,拿手罩在嘴上,咳嗽一下,“我正在跟密特里•密特里奇谈木柴的事,忽然,这贱畜生无缘无故就咬了我的手指头一口……您得原谅我,我是做工的人,我做的是细致的活儿。
这得叫他们赔我一笔钱才成,因为也许我要有一个礼拜不能用这个手指头啦……长官,就连法律上也没有那么一条,说是人受了畜生的害就该忍着。
要是人人都这么让畜生乱咬一阵,那在这世界上也没个活头了。
”⑧“嗯!不错……”奥楚蔑洛夫严厉地说,咳了一声,拧起眉头,“不错……这是谁家的狗?我绝不轻易放过这件事!我要拿点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
那些老爷既然不愿意遵守法令,现在就得管管他们。
等到他,那个混蛋,受了罚,拿出钱来,他才会知道放出这种狗来,放出这种野畜生来,会有什么下场。
我要好好地教训他一顿!叶尔德林,”警官对巡警说,“去调查一下,这是谁的狗,打个报告上来!这条狗呢,把它弄死好了。
马上去办,别拖!这多半是条疯狗……请问,这到底是谁家的狗?”⑨“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
”人群里有人说。
……⑪“我也知道。
将军家里都是些名贵的、纯种的狗;这条狗呢,鬼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毛色既不好,模样也不中看,完全是个下贱胚子。
居然有人养这种狗!这人的脑子上哪儿去啦?要是这样的狗在彼得堡或者莫斯科让人碰见,你们猜猜看,结果会怎样?那儿的人可不管什么法律不法律,一眨眼的工夫就叫它断了气!你呢,赫留金,受了害,我们绝不能不管。
得好好教训他们一下!是时候了。
”⑫“不过也说不定就是将军家的狗……”巡警把他的想法说出来,“它的脸上又没写着……前几天我在将军家院子里看见过这样的一条狗。
”⑬“没错儿,将军家的!”人群里有人说。
⑭“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你把这条狗带到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
就说这狗是我找着,派人送上的。
告诉他们别再把狗放到街上来了。
说不定这是条名贵的狗;可要是每个猪崽子都拿烟卷戳到它的鼻子上去,那它早就毁了。
狗是娇贵的动物……你这混蛋,把手放下来!不用把你那蠢手指头伸出来!怪你自己不好!……”⑮“将军家的厨师来了,问他好了¬——喂,普洛诃尔!过来吧,老兄,上这儿来!瞧瞧这条狗,是你们家的吗?”“瞎猜!我们那儿从来没有这样的狗!”“那就用不着白费工夫再上那儿去问了,”奥楚蔑洛夫说,“这是条野狗!用不着白费工夫说空话了。
既然普洛诃尔说这是野狗,那它就是野狗。
弄死它算了。
”“这不是我们的狗,”普洛诃尔接着说,“这是将军的哥哥的狗。
他哥哥是前几天才到这儿来的。
我们将军不喜欢这种小猎狗,他哥哥却喜欢。
”⑯“他哥哥来啦?是乌拉吉米尔•伊凡尼奇吗?”奥楚蔑洛夫问,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哎呀,天!我还不知道呢!他是上这儿来住一阵就走吗?”⑰“是来住一阵的。
”⑱“哎呀,天!他是惦记他的兄弟了……可我还不知道呢!这么说,这是他老人家的狗?高兴得很……把它带走吧。
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哈哈哈……”“得了,你干什么发抖呀?呜呜……呜呜……这坏蛋生气了……好一条小狗……”⑲普洛诃尔喊一声那条狗的名字,带着它从木柴厂走了。
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
⑳“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裹紧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16.阅读选文,概括说明警官奥楚蔑洛夫对小狗和赫留金的态度不断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分)答:17.简析第③段中“木柴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
”这句话中“钻”字的表达效果。
(2分)答:18.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6分)⑴“四下里一片沉静。
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
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