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灌肠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灌肠的医学知识点

灌肠的医学知识点

灌肠的医学知识点灌肠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操作,也被称为直肠灌洗或肠道冲洗。

它通常是由医护人员在医疗机构内实施的,用于治疗某些胃肠道疾病或清洁大肠。

下面将针对灌肠的医学知识点进行深入探讨。

一、灌肠的定义和目的灌肠是通过将液体经由直肠插入到结肠的方法,从而清洁结肠,治疗结肠疾病或夹杂物。

灌肠一般使用特制的灌肠器具,通常是一种软管,其一端连接着容器,另一端则插入到直肠。

主要的目的包括:1. 清洁结肠:通过冲洗结肠,去除大肠内的积聚物、残留粪便或有害细菌等,达到清洁结肠内壁的效果。

2. 治疗疾病:灌肠也可用于治疗某些胃肠道疾病,如便秘、溃疡性结肠炎、肠道感染等。

3. 检查疾病:在某些医学检查过程中,如结肠镜检查前,医生可能需要进行灌肠,以便更清晰有效地观察结肠内壁。

二、灌肠的操作步骤灌肠的操作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环节:1. 准备:包括准备灌肠所需的器具和溶液,以及为患者提供充分的隐私和舒适的环境。

2. 位置:患者通常被要求躺在一侧,体重向内侧,双膝弯曲至胸前,以便于医护人员插入灌肠器具。

3. 插入:医护人员会使用手套和润滑剂,将灌肠器具缓慢而轻柔地插入患者直肠,直至到达结肠。

4. 灌注:医护人员将预先准备好的灌肠溶液缓慢地注入到结肠中,一般可用重力或压力进行。

5. 待定时间:患者需要保持该姿势一段时间,以充分让溶液起效。

6. 排放和清洗:患者被要求排放溶液和灌肠过程中清除的污物,以确保结肠得到彻底清洁。

三、灌肠的人工方法灌肠的人工方法主要有两种:重力注入法和灌输泵注入法。

1. 重力注入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将灌肠溶液连接到挂好的灌肠袋或瓶子上,借助重力将溶液注入结肠中。

2. 灌输泵注入法:与重力注入法不同,灌输泵注入法使用专门的灌输泵来控制溶液的流速和压力。

这种方法较为精确和方便。

四、灌肠的应用范围和禁忌症灌肠广泛应用于以下情况:1. 便秘:灌肠常用于治疗顽固性便秘,特别是针对那些不能通过口服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改善的患者。

灌肠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四点

灌肠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四点

灌肠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四点
灌肠的目的主要有四点:
一是为手术、分娩以及检查的病人做好肠道的准备。

二是灌肠可以改善病人的肠蠕动,软化粪便,解决便秘,排除肠内积气以及缓解腹胀。

三是灌肠可以稀释及清理肠道内的有害物质,解决中毒症状。

四是灌入的低温液体可以让高热病人的体温降低。

灌肠的注意事项有四点:
一是伤寒病人的灌肠量不能多于500毫升,液面和肛门的距离不能大于30厘米;二是急腹症、妊娠早期以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不能进行灌肠;
三是肝性脑病病人不能使用肥皂水灌肠;
四是病情如果是降温灌肠的话,灌肠后半个小时再排便。

各类灌肠注意事项

各类灌肠注意事项

各类灌肠注意事项灌肠是一种通过直肠将液体引进肠道的方法,可以用于清洁肠道、排除毒素、治疗某些疾病以及补充营养。

对于不同的灌肠类别,有一些注意事项是需要注意的。

以下是各类灌肠的注意事项:1. 清洁灌肠:清洁灌肠主要用于排除大肠内的粪便和毒素,常用于准备手术前或肠道检查前。

注意事项如下:- 在灌肠之前,需要先排空膀胱和直肠,以免过程中出现不适感。

- 掌握灌肠技术,以免损伤直肠壁或引起感染。

- 使用适量温度适中的液体进行灌肠,同时遵循医嘱。

- 在灌肠结束后,保持休息和躺卧,以促进液体的吸收和排出。

2. 营养灌肠:营养灌肠主要用于补充肠道所需的营养物质,常用于消化吸收功能不全、手术后或需要快速补充营养的患者。

注意事项如下:- 使用高质量的营养液,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配方。

- 灌肠前需要事先清空肠道,以提高营养物质的吸收效果。

- 营养灌肠要求缓慢进行,避免一次过量灌注,以免引起胃肠道的不适。

- 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和耐受性,及时调整营养液的剂量。

- 灌肠结束后,保持卧床休息,以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3. 药物灌肠:药物灌肠主要是将药物直接引入肠道,以提高药效或避免胃肠道副作用。

注意事项如下:- 严格按照医嘱和药物说明进行操作,注意灌肠的时间、剂量和间隔。

- 灌肠前需要事先排空肠道,以免药物的吸收受到影响。

- 使用适量温度适中的液体进行灌肠,以帮助药物的溶解和吸收。

- 在灌肠过程中,要细心观察患者的反应和不良反应,及时记录并告知医生。

4. 益生菌灌肠:益生菌灌肠主要是将益生菌引入肠道,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肠道免疫力,改善肠道功能。

注意事项如下:- 选择适合的益生菌产品,注意其活菌含量和种类。

- 在灌肠前,需事先清空肠道,以提高益生菌的存活率和作用效果。

- 遵循医嘱和产品说明,按照正确的剂量和使用频率进行益生菌灌肠。

- 注意灌肠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晚上睡前进行,以提高益生菌在肠道内的存活率。

总而言之,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灌肠,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操作,严格按照医嘱和产品说明进行,注意操作的细节和注意事项,以保证灌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护士灌肠知识点总结大全

护士灌肠知识点总结大全

护士灌肠知识点总结大全一、灌肠的概念灌肠是通过直肠插入管道,将液体注入肠腔内,来清洗肠道或给予药物的治疗方法。

在医院临床实践中,护士对于灌肠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需具备充分的知识和技能。

二、灌肠的作用1. 清洁肠道:灌肠可以帮助清洗肠道内的积聚物,有助于预防便秘和肠道疾病的发生。

2. 给药治疗:灌肠可以通过肠粘膜吸收给予药物,达到治疗的效果,尤其对于无法口服的患者或胃肠道吸收不良的患者有重要的作用。

3. 制备手术:在某些医学检查和手术前,常常需要进行清洁灌肠,以减少手术风险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三、灌肠的适应证1. 便秘:对于轻度和中度便秘的患者,可以通过灌肠来清洁肠道,缓解患者症状。

2. 药物给药:对于无法口服或胃肠道吸收不良的患者,通过灌肠可以有效给药。

3. 手术准备:在部分手术前需要进行清洁灌肠,以清洁肠道和减少手术风险。

四、灌肠的禁忌症1. 急性腹泻:患者出现急性腹泻时,禁忌进行灌肠,以免加重病情。

2. 直肠出血:患者存在直肠出血时,禁忌进行灌肠,以防止加重出血症状。

3. 肠壁梗阻:患者存在肠壁梗阻时,禁忌进行灌肠,以免加重病情。

4. 肠内手术后:患者在肠内手术后一段时间内,禁忌进行灌肠,以免损伤肠壁。

五、灌肠的常用方法1. 清洁灌肠:采用生理盐水或者清洁液体进行灌肠,目的是清洁肠道内的积聚物,以减少便秘和肠道疾病的发生。

2. 药物灌肠:将需要给予的药物溶解在液体中,通过灌肠的方式给予患者,有助于提高药物的吸收效果。

3. 棉签灌肠:用含药液的棉签插入直肠,给予药物治疗,适用于小儿或者对灌肠器具抗拒的患者。

4. 液体灌肠:使用长管或者灌肠器具向肠道内灌入液体,以清洁肠道内的积聚物或给予药物治疗。

六、灌肠的操作步骤1. 患者准备:讲解灌肠的目的和意义,告知患者灌肠的感觉和可能的不适,让患者进行排便排空。

2. 灌肠器具准备:准备好所需的灌肠器具、生理盐水或药物液体、手套等。

3. 患者体位:让患者取左侧卧位或者俯卧位,双手抓住床边,使肛门处于外露状态。

医学灌肠总结报告范文(3篇)

医学灌肠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医学灌肠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广泛应用于治疗便秘、肠道准备、肠道检查前准备以及某些疾病的治疗。

本文将对医学灌肠的原理、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方法、并发症及护理要点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

二、医学灌肠的原理医学灌肠是通过将一定量的液体(如生理盐水、温水等)灌入直肠和乙状结肠,刺激肠道蠕动,软化大便,帮助排便或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

灌肠液的温度、压力和容量等因素会影响灌肠的效果。

三、医学灌肠的适应症1. 便秘:对于长期便秘的患者,灌肠可以帮助软化大便,促进排便。

2. 肠道准备:在进行结肠镜、钡剂灌肠等检查前,灌肠可以清洁肠道,提高检查的准确性。

3. 某些疾病的治疗:如肠道感染、中毒等,灌肠可以帮助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缓解症状。

4. 新生儿及婴幼儿的护理:对于新生儿和婴幼儿,灌肠可以用于治疗便秘、消化不良等。

四、医学灌肠的禁忌症1. 肠道穿孔:灌肠可能导致肠道穿孔,因此有肠道穿孔史的患者禁用。

2. 肠道出血:灌肠可能加重出血,因此有肠道出血的患者禁用。

3. 肠道肿瘤:灌肠可能刺激肿瘤,加重病情,因此有肠道肿瘤的患者禁用。

4. 急性腹膜炎:灌肠可能加重腹膜炎,因此有急性腹膜炎的患者禁用。

五、医学灌肠的操作方法1. 准备工作:将灌肠溶液加热至适宜温度(一般38℃左右),准备好灌肠器材。

2. 患者体位:协助患者采取左侧卧位,双腿屈曲,臀部抬高。

3. 灌肠:将灌肠管插入肛门约15-20厘米,缓慢注入灌肠溶液,注入速度不宜过快。

4. 维持灌肠:注入一定量的灌肠溶液后,协助患者保持体位,一般维持10-20分钟。

5. 排便:灌肠后,协助患者排便,观察排便情况。

六、医学灌肠的并发症及护理要点1. 并发症:- 肠道损伤:灌肠可能导致肠道损伤,表现为腹痛、便血等症状。

- 肠道感染:灌肠溶液不洁可能导致肠道感染。

- 腹部不适:灌肠可能导致腹部不适,如腹胀、腹痛等。

2. 护理要点:- 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护基灌肠知识点总结

护基灌肠知识点总结

护基灌肠知识点总结一、护基灌肠的适应症1. 慢性便秘:慢性便秘是指长期以来排便不顺畅,大便干结,数量少,质硬,行便次数差,可伴有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

护基灌肠可以通过灌入温水或液体药物来软化大便,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缓解便秘症状。

2. 排毒养颜:护基灌肠可以清洁肠道,促进排毒,有助于改善肤色、消除疲劳、提高免疫力。

3. 肠道感染:护基灌肠可以用于治疗轻度的肠道感染,帮助减轻炎症,清洁肠道。

二、护基灌肠的禁忌症1. 肠梗阻:肠梗阻是指肠道部分或全部因炎症、压迫、扭转、异物阻塞引起的肠腔梗阻。

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护基灌肠可能加重肠道阻塞,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2. 肠穿孔:肠道有穿孔时不宜进行护基灌肠,因为外界的液体可能会渗入穿孔处,导致感染或其他不良反应。

3. 肠出血:在发生肠道大出血的状况下,护基灌肠可能会加重出血情况,不宜进行护基灌肠。

三、护基灌肠的操作步骤1. 准备器材和药物:护基灌肠需要用到的器材包括灌肠袋、管子、温水或液体药物等。

首先准备好所需要的器材和药物。

2. 清洗:使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灌肠袋和管子,确保清洁卫生。

3. 准备灌入液体:根据医嘱或个人需要,选择适合的液体药物或温水,准备好要灌入体内的液体。

4. 取适当体位:通常采取左侧卧位,双腿屈膝,将盆放在下方以方便排出灌入的液体。

5. 开始灌肠:将管子插入肛门约10~15cm处,将灌入液体缓缓注入肠道。

注入过程中可以轻轻按摩下腹部,帮助促进液体流入肠道。

6. 保持体位:灌肠完毕后,保持体位约15-20分钟,等待排便和排出灌入的液体。

7. 清洗器具:使用后的灌肠器具应及时清洗消毒,保持卫生。

四、护基灌肠的注意事项1. 温度:灌入体内的液体温度应适宜,一般为37-40摄氏度,太热或太冷都会刺激肠道,导致不适。

2. 用量:灌注量应根据医嘱或个人需要,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引起问题。

3. 注意卫生:护基灌肠过程中,要注意卫生,保持器具和操作环境的清洁。

灌肠操作教学临床实践(3篇)

灌肠操作教学临床实践(3篇)

第1篇一、前言灌肠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操作,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和辅助诊断。

灌肠操作的正确实施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文章将对灌肠操作的教学临床实践进行详细介绍。

二、灌肠的目的1. 清洁肠道:通过灌肠,可以清除肠道内的粪便和毒素,减轻患者的便秘症状。

2. 减轻腹胀:灌肠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减轻腹胀。

3. 辅助治疗:灌肠可以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如直肠癌、便秘等。

4. 辅助诊断:灌肠可以用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如肠道肿瘤、炎症等。

三、灌肠操作前的准备1. 环境准备:选择安静、清洁、光线充足的房间,确保操作过程顺利进行。

2. 物品准备:准备灌肠包、润滑剂、便器、治疗巾、橡胶手套等。

3. 患者准备:向患者解释灌肠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四、灌肠操作步骤1. 患者取左侧卧位,两腿屈曲,臀部靠近床边。

2. 护士穿戴好橡胶手套,将润滑剂涂抹于灌肠管前端。

3. 护士将灌肠管插入肛门,插入深度约为10-15cm。

4. 将灌肠液缓慢倒入灌肠包,待灌肠液全部进入肠道后,拔出灌肠管。

5. 患者保持原姿势,静卧10-20分钟。

6. 患者可自行排便,排便后协助患者清洁臀部。

五、灌肠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护士应保持良好的操作姿势,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

2. 灌肠液温度应适中,一般控制在38-42℃。

3. 灌肠管插入肛门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患者肛门。

4. 灌肠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不适,立即停止操作。

5. 操作完毕后,妥善处理灌肠液和用物,保持环境清洁。

六、灌肠操作后的护理1. 观察患者排便情况,了解灌肠效果。

2. 协助患者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预防便秘。

3. 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七、总结灌肠操作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操作,正确的操作方法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篇文章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护士们更好地掌握灌肠操作技巧,提高护理质量。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护士们应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

灌肠的心得体会

灌肠的心得体会

灌肠的心得体会灌肠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它可以帮助人们清洁肠道,缓解便秘等问题。

在我多年的临床经验中,我发现很多人对灌肠还存在一些误解和疑虑。

因此,我想分享一下我对灌肠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种治疗方法。

灌肠的基本原理灌肠是通过将液体或气体注入肛门,进入直肠和结肠,从而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的一种治疗方法。

灌肠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清洁灌肠和药物灌肠。

清洁灌肠是指将温水或生理盐水注入肛门,通过刺激肠道蠕动,清洁肠道内的宿便和毒素,缓解便秘等问题。

药物灌肠则是将药物溶液注入肛门,通过肠道吸收,达到治疗作用。

灌肠的适应症灌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进行灌肠。

一般来说,灌肠适用于以下情况:1.便秘:灌肠可以刺激肠道蠕动,缓解便秘问题。

2.肠道疾病:如肠道感染、炎症等,灌肠可以清洁肠道,促进病情恢复。

3.准备手术:手术前需要清洁肠道,以避免手术中出现意外情况。

4.药物治疗:某些药物需要通过灌肠给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灌肠的注意事项虽然灌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在进行灌肠时,还是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灌肠前需要清洁肛门和手部,以避免感染。

2.灌肠时需要使用专用的灌肠器具,以确保安全和卫生。

3.灌肠液的温度应该适中,过热或过冷都会对肠道造成刺激。

4.灌肠液的量应该适当,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灌肠的效果。

5.灌肠后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食刺激。

灌肠的优缺点灌肠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优缺点。

下面是我对灌肠的优缺点的总结:优点1.灌肠可以快速缓解便秘问题,对于急性便秘的患者效果显著。

2.灌肠可以清洁肠道,减少宿便和毒素的积累,有益于肠道健康。

3.灌肠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预防肠道疾病的发生。

4.灌肠可以提高药物的吸收效率,增强治疗效果。

缺点1.灌肠可能会对肠道造成刺激,引起不适感和疼痛。

2.灌肠可能会破坏肠道的自我清洁机制,导致肠道依赖灌肠。

3.灌肠可能会引起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需要注意安全和卫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肠内和肠黏膜吸收起到治疗作用。 目的:常用于腹部,催眠,治疗肠内感 染。
常用溶液:遵医嘱准备药物种类和剂量,
一般药量不超过200ml,T:39-41度。 1.镇静催眠:用10%水合氯醛,剂量遵 医嘱 2.治疗肠道内感染:用2%黄连素, 0.5%-1%新霉素及其他抗生素。 方法:协助病人排便,排尿,以减轻负 压,清洁肠道,便于药物保留和吸收。 根据病情安置不同卧位 深度:10-15cm,尽可能保留1小时以上, 以便药物充分吸收。
开水90ml 油剂:甘油50ml+等量温开水
定义:反复多次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的
方法。 目的:彻底清除滞留在结肠内的粪便, 为直肠,结肠X摄片检做肠道查和手术 前做肠道准备。
0.1%-0.2%肥皂水
0.9%氯化钠 禁忌用清水反复灌肠,以防水电解质
紊乱
定义:自肛门灌入药物,保留在直肠或
为伤寒病人灌肠时,溶液量不得超过 500ml,压力低,液面距肛门小于等于 30cm,肝昏迷病人禁用肥皂水,以减 轻氨的产生和吸收,充血性心力衰竭 和水钠潴留的病人禁用氯化钠灌肠, 以减少钠的吸收。 降温灌肠时,应保留30分钟后再排出, 排便后隔30分钟在量体温并记录。 禁忌症:妊娠,急腹症,严重心血管疾 病,消化道出血等病人。
成人:500-1000ml,小儿 200-500ml,T:39-41度 降温时温度为 28-32度 中暑病人可用4度的0.9%氯化 钠溶液。
常用于腹部,盆腔手术后以及保胎孕
妇,危重病人及年老体弱病人等。 软化粪便,解除便秘 排除肠内积气以减轻腹胀
123溶液:5%硫酸镁30ml,甘油60ml,温
消化科
朱丽丽
灌肠法分为不保留灌肠和保不保留灌肠法和清洁灌肠。
软化和清除粪便,接触便秘和肠胀气。
清洁肠道,为某些手术,检查或分娩
做准备。 稀释并接触肠内有害物质,以减轻中 毒。 为高热病人降温。
0.9%氯化钠
0.1%-0.2%肥皂水 量及浓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