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药学资料
弹药概论知识点梳理总结

弹药概论知识点梳理总结
1. 弹药的基本构成
弹药通常由弹头、发射药和底火药组成。
弹头是弹药的头部,用于打击目标。
发射药是产生高压气体以推动弹头的化学物质,底火药则是用于点燃发射药的起爆药。
2. 弹药的分类
根据用途和特点,弹药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弹药类型包括步枪弹、手枪弹、炮弹、导弹等。
不同的弹药类型具有不同的射击特点和作用对象。
3. 弹药的生产工艺
弹药的生产工艺通常包括原材料采购、配方设计、制造工艺、质量控制等环节。
对于具有高性能要求的弹药而言,其生产工艺要求非常严格。
4. 弹药的储存和运输
弹药的储存和运输对于安全和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
弹药通常需要在专门设计的仓库中储存,并在运输过程中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
5. 弹药的使用原理
不同类型的武器使用不同类型的弹药。
弹药的使用原理包括火药燃烧产生高压气体推动弹头、导弹的制导系统控制弹头的飞行轨迹等。
6. 弹药的性能指标
对于弹药性能的评价通常包括射程、穿甲能力、杀伤范围、精度等指标。
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弹药的使用效果。
7. 弹药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弹药的性能和功能不断得到提升。
未来的弹药发展趋势包括智能化、高精度、高杀伤力等方向。
总结:弹药作为武器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武器的战斗力和实战效果。
对于军事行业来说,弹药的研发和生产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领域,对于民用领域来说,弹药的安全使用和管理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因此,对弹药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对于提升国防实力和保障国家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弹药学资料

弹药学资料第一章1.1 弹药的基本组成和主要作用又那些?答:弹药通常由战斗部,投射部和稳定部等部分组成。
作用:1)破片杀伤作用2)弹药爆破作用3)弹药燃烧作用4)弹药穿甲作用 5)弹药破甲作用 6)弹药碎甲作用1.2 试述炮弹的定义和基本组成答:火炮弹药即炮弹,是指口径在20mm以上,利用火炮发射出去,完成杀伤,爆破,侵彻或其他战术目的的弹药。
炮弹组成:弹丸,发射装药;弹丸:引信,弹体,装填物。
其它零部件;发射装药:发射药,药筒,底火,辅助元件。
1.3按照用途和弹丸与炮筒的装配关系,弹药可分为哪几种?答:按用途分:主用弹药,特种弹药,辅助弹药;按弹丸与药筒的装配关系分:定装式弹药,药筒分装式弹药,药包分装式弹药1.4简述弹药的射击准确度和射击密集度的概念,指出常用的射击密集度的度量方法。
答:射击密集度表示射弹散布中心对预期命中点的偏离程度射击准确度:表示各个弹着点对散布中心偏离程度的总体度量。
度量方法:1)射弹散布概率偏差。
2)散布密度集界。
3)散布圆半径1.5简要分析现代战场上弹药对付的空中,地面和海上目标的特点答:空中目标特点:1)空间特征:作战空域答,运动速度高,机动性好。
2)易损性特征:一般没有特殊的装甲防护,只有要害部位有一定的装甲防护。
3)区域环境特征:低空或超低空飞行利用雷达的盲区降低敌方对目标的发现概率。
4)对抗特性:为了提高空中武器系统的生存能力,采取一些对抗措施地面目标特点:1)位置特性:地面固定目标又确定的空间位置。
2)集群特征:一般为集结的地面目标。
3)防护特性:对纵深的战略目标都有防空部队和地面部队防护。
4)易损性特征:对于为军事目的修筑的建筑和设施都有较好的防护,抗弹能力强。
5)隐蔽性特征:一般采用消极防护。
海上目标特点:1)空间特征:属于点目标2)防护特征:舰艇具有较强的防护能力,包括间接防护和直接防护两种能力。
3)火力特征:具有较强的火力装备,可进行全方位的进攻和自卫。
弹药学

起爆具要求
1.外观 起爆具表面应清洁、无破损、无残药, 并有清晰的标记。各功能孔应畅通。 2.质量 质量偏差应小于名义质量的5% 注:起爆具质量包含外壳在内。 3.性能 起爆具性能要求见表1
震源药柱
• 震源药柱主要用于石油、天然气、煤炭、矿产等 地球物理勘探及深水破礁作业,按照装药密度可 分为低密度、中密度和高密度三种,利用地震波 勘探原理,可探知地下各种矿藏。 • 安装药的品种分为:铵梯炸药震源药柱、胶质炸 药震源药柱、乳化炸药震源药柱、其它震源药柱。 铵梯炸药震源药柱指主装药为铵梯炸药的震源药 柱。胶质炸药震源药柱指主装药为胶质炸药的震 源药柱。乳化炸药震源药柱指主装药为乳化炸药 的震源药柱。其它震源药柱指除上述震源药柱以 外,装其它新型炸药的震源药柱。
• 技术指标
• 特性震源药柱性能指标应符合如下要求:
•
•
震源药柱装药量应符合如下要求:
• 可应用领域和范围
• 产品所装填的主装药是废弃火药与乳化炸药的混合炸 药,具有成本低、抗水性强、制备工艺简单、性能安全可 靠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爆破领域,用于石油、 煤炭、水文、地质等行业的勘探,产品销售具有广阔的市 场。
•
• 技术特点
• 特性震源药柱利用含废弃火药乳化炸药作为其主装药,满足了高密度 产品的要求。在产品结构中设计了轴向加强筋、横向环状加强筋和聚 能结构,保证了产品在井下的抗压性能和殉爆距离,克服了普通乳化 炸药震源药柱密度低、下井不易、在井下受压后易破乳而产生拒爆且 储存期短(≤6个月),不适用于工程化应用的缺点。
• 分类及特点特征
--粉状铵梯震源药柱 --胶质炸药震源药柱 --膨化硝胺震源药柱 --乳化炸药震源药柱 1.能量大 2.频率适中 3.信噪比高、分辨能力强 4.使用可靠、方便,运输储存安全 5.防水与价廉
弹药知识医学宣教

在公共场所、学校、社区等地方开展宣教活动,鼓励公众积 极参与,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同时,可以利用社交媒 体等网络平台进行线上宣传和互动,扩大宣教覆盖面。
05
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计划
效果评估方法选择与应用
问卷调查
通过设计问卷,收集受教育者对弹药知识医学宣 教的反馈,了解宣教效果。
访谈法
与受教育者进行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他们对宣 教内容的掌握程度和感受。
形式设计策略探讨
图文并茂
采用直观易懂的图片和图表,配 合文字说明,提高宣教效果。
视频教学
制作简短的视频,介绍弹药安全 知识和操作技巧,方便公众观看
和学习。
互动体验
设置模拟场景或道具,让公众亲 身体验弹药安全操作和意外处理
过程。
互动环节设置与实施方案
互动环节
设置问答、游戏、模拟演练等环节,增加宣教的趣味性和参 与度。
弹药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 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同时 ,要确保存放环境符合安全要求,防 止发生火灾或爆炸等危险。
选择合适的弹药类型和规格,按照说 明书正确使用,避免因使用不当导致 意外事故。
防范措施建议
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对使用弹药的人员进行安 全意识教育,提高他们对 安全使用弹药的认识和重 视程度。
定期检查和维护
对弹药进行定期检查和维 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防止因故障或老化导致 危险。
配备安全防护设备
在使用弹药时,应配备相 应的安全防护设备,如防 护服、护目镜等,以保障 人员的安全。
常见危险情况应对策略
火灾应急处理
在发生火灾时,应迅速采取灭火 措施,同时撤离现场,确保人员
安全。
爆炸应急处理
弹药学综合

标起毁伤作用或完成其他任务的军械物品。
威力:是指弹丸对目标的杀伤和破坏能力。
现代弹药 通常由战斗部、投射部、引导或制导部和稳定部等部 分组成。(战斗部:弹药毁伤目标或完成既定终点效应的部 分;投射部:霹药系统中提供投射动力的装置;导引部:弹药
系统中导引和控制射弹正确飞行的的部分;稳定部:弹药系统
外弹道学:关于火箭和弹丸与发射装置之间力的相互作用中断
后的飞行科学。
后坐:火药燃气压力在推动弹丸沿身管轴线向前运动的同时,
也推动炮身向弹丸行进的反向的运动,并遵循动量守恒定律。
内弹道的重要指标:膛压、初速(燃速和燃烧表面积是影响初
速和膛压的主要因素)
炮膛:身管的内部空间及其内壁结构,由药室、坡膛和导向部
口径大于20mm的是炮弹,口径小于20mm的是枪弹。
弹道:在各种力作用下,弹丸或其他发射体质心运动的轨道。
内弹道学 是研究弹丸在膛内的运动,内弹道过程 概括地说就是
利用火药在炮管燃烧所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膨胀做功,推动弹
丸沿身管运动的过程。
中间弹道学:是内弹道学一部分,研究弹丸自炮口飞出到伴随
流岀的气体消失为止的运动。
炸
引信的干扰分为内部干扰、自然干扰、人工干扰。
引信的引爆特性: 适时性(炸点选择的时间或空间性),完全
性(使战斗部完全爆炸的性能)。
勤务处理:由引信出厂到发射所受到的全部操作和处理,包括 运输、搬运、弹药箱的叠放等。
损管能力:在战斗中处理受害、局部损伤,维持恢复战斗的能 力。
火帽:将弱小的激发冲量转化为火焰的点火元件。引用最多的 是针刺火帽和撞击火帽。
燃烧结束的瞬间到弹底离开炮口断面时为止;④后效时期:弹
弹药基础知识

弹药基础知识
弹药是军事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各种不同类型和用途的弹药。
以下是一些关于弹药的基础知识:
1. 弹药分类:根据用途和功能,弹药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如枪弹、炮弹、手榴弹、地雷、导弹等。
这些弹药在结构、成分和用途上都有所不同。
2. 弹药组成:弹药通常由弹头、弹壳、发射药和底火等部分组成。
其中,弹头是击中目标的部分,通常由铅芯、钢芯和燃烧剂等组成;弹壳是用来固定和保护弹头的部分,通常由黄铜或钢制成;发射药是用来产生推力的部分,通常由硝化棉、硝化甘油等制成;底火则是用来点燃发射药的部分,通常由雷管或安全火柴等制成。
3. 弹道学:弹道学是研究弹丸在膛内的运动规律和射击时大气的动力特性以及它与武器射击精度、射击威力等相互关系的学科。
通过了解弹道学原理,可以更好地设计、制造和调整武器,提高射击精度和威力。
4. 弹药安全性:由于弹药具有爆炸和燃烧的性质,因此在使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5. 环保问题:由于弹药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和废弃物,因此在使用和处理过程中必须注意环境保护,防止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总之,弹药是军事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不断加强对其基础知识的了解和研究,以提高武器装备的性能和使用效果。
同时,也要注意安全和环保问题,确保军事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弹药学一

弹药学一沈阳理工大学胡世裕弹药定义:—般指有壳体,装有火药、炸药或其他装填物,能对目标起毁伤作用或完成其他任务的军械物品。
弹药范畴:它包括枪弹、炮弹、手榴弹、枪榴弹、航空炸弹、火箭弹、导弹、鱼雷、深水炸弹、水雷、地雷、爆破器等。
弹药说明:用于非军事目的的礼炮弹、警用弹以及采掘、狩猎、射击运动的用弹,也属于弹药的范畴。
弹药功能:是武器系统中的核心部分,是借助武器(或其他运载工具)发射或投放至目标区域,完成既定战斗任务的最终手段。
1.弹药的发展历史:兵器的发展经历了冷兵器时代和热兵器时代。
2.弹药的发展趋势现代战争具有下述主要特点1)信息制胜2)距离优势3)技术对抗4)目标变化为了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作为最终完成对各类目标毁伤功能的弹药必须具有下述能力1)精确打击能力(70年代制导弹药,弹道修正,末敏弹)2)远程压制能力(增程技术,底凹底排火箭推进)3)高效毁伤能力(子母弹,贫铀穿甲弹,)4)信息钳制能力(探测,快速响应)• 1.空中目标特性•现代战争中,主要对付的空中目标包括固定翼军用飞机、旋转翼军用飞机和精确制导弹药• 2.地面目标特性•地面目标主要包括地面机动目标和地面固定目标。
地面机动目标包括坦克、自行火炮、轻型装甲车辆及有生力量等,属于点目标或群目标;地面固定目标大多是建筑物、永备工事、掩蔽部、野战工事、机场、桥梁、港口等• 3.海上目标特性•海上目标主要指的是海面上的各种作战舰艇、各种运输补给工具以及水下潜艇等• 1.3 弹药组成及其分类• 1.3.1 弹药的组成•弹药的结构应能满足发射性能、运动性能、终点效应、安全性和可靠性等诸方面的综合要求,通常由战斗部、投射部和稳定部等部分组成。
制导弹药还有制导部分,用以导引或控制弹药进入目标区,或自动跟踪运动目标,直至最终击中目标。
• 1.战斗部•战斗部是弹药毁伤目标或完成既定终点效应的部分• 2.投射部•投射部是提供投射动力的装置,使战斗部具有一定速度射向预定目标。
弹药学

弹药学• 2.1 内弹道与外弹道•内弹道学是研究弹丸在膛内的运动规律以及火药燃烧规律的科学•外弹道学是研究各种弹丸在空气中运动规律及相关问题的科学。
• 2.1.1 内弹道•通常,弹丸的内弹道过程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点火过程• 2.挤进膛线过程• 3.膛内运动过程• 4.火药气体对弹丸后效作用过程• 2.1.2 外弹道•按照外弹道学研究的历史过程,可以将其分成质点弹道学和刚体弹道学两大部分。
•质点弹道学是在一定的基本假设下,略去对弹丸运动影响较小的一些力和全部力矩,把弹丸当成一个质点来看待,研究其在重力、空气阻力和推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质点弹道学的作用在于研究此简化条件下的弹道计算问题,分析影响弹道的诸因素,并初步分析形成散布和产生射击误差的原因。
•刚体弹道学则是考虑弹丸所受的全部力和力矩,把弹丸当作刚体,研究其质心运动、围绕质心的角运动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刚体弹道学的作用在于解释飞行中出现的各种复杂现象,研究弹丸稳定飞行的条件,形成散布的机理及减小散布的途径,刚体弹道学还用来精确计算弹道或应用于编拟射表。
1. 弹丸空气阻力马赫数小于临界马赫数时,2. 弹道系数射程弹道系数• 3.飞行稳定性•弹丸在飞行中受到扰动后其攻角能逐渐减小,或保持在一个小角度范围内的性能。
•攻角:对称轴与质心速度的矢量夹角•保证弹丸飞行稳定方法:• 2.2 火药与炸药• 2.2.1 火药•火药是指在无外界供氧条件下,可由外界能量引燃,自身进行迅速而有规律的燃烧,同时生成大量热和气体的物质。
通常由可燃剂、氧化剂、粘结剂和(或)其他附加物(如增塑剂、安定剂、燃烧催化剂等)组成,是枪炮弹丸、火箭、导弹等的发射能源。
•火药按一定的装填方式在武器装药燃烧室中燃烧,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同时产生大量高温、高压气体并转变成弹丸、火箭、导弹的动能。
这两个转变过程是在极短时间内完成的。
火药的能量及其释放速率是这两个过程的决定因素,也是决定武器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1 弹药的基本组成和主要作用又那些?答:弹药通常由战斗部,投射部和稳定部等部分组成。
作用:1)破片杀伤作用 2)弹药爆破作用 3)弹药燃烧作用 4)弹药穿甲作用 5)弹药破甲作用 6)弹药碎甲作用1.2 试述炮弹的定义和基本组成答:火炮弹药即炮弹,是指口径在20mm以上,利用火炮发射出去,完成杀伤,爆破,侵彻或其他战术目的的弹药。
炮弹组成:弹丸,发射装药;弹丸:引信,弹体,装填物。
其它零部件;发射装药:发射药,药筒,底火,辅助元件。
1.3按照用途和弹丸与炮筒的装配关系,弹药可分为哪几种?答:按用途分:主用弹药,特种弹药,辅助弹药;按弹丸与药筒的装配关系分:定装式弹药,药筒分装式弹药,药包分装式弹药1.4简述弹药的射击准确度和射击密集度的概念,指出常用的射击密集度的度量方法。
答:射击密集度表示射弹散布中心对预期命中点的偏离程度射击准确度:表示各个弹着点对散布中心偏离程度的总体度量。
度量方法:1)射弹散布概率偏差。
2)散布密度集界。
3)散布圆半径1.5简要分析现代战场上弹药对付的空中,地面和海上目标的特点答:空中目标特点:1)空间特征:作战空域答,运动速度高,机动性好。
2)易损性特征:一般没有特殊的装甲防护,只有要害部位有一定的装甲防护。
3)区域环境特征:低空或超低空飞行利用雷达的盲区降低敌方对目标的发现概率。
4)对抗特性:为了提高空中武器系统的生存能力,采取一些对抗措施地面目标特点:1)位置特性:地面固定目标又确定的空间位置。
2)集群特征:一般为集结的地面目标。
3)防护特性:对纵深的战略目标都有防空部队和地面部队防护。
4)易损性特征:对于为军事目的修筑的建筑和设施都有较好的防护,抗弹能力强。
5)隐蔽性特征:一般采用消极防护。
海上目标特点:1)空间特征:属于点目标 2)防护特征:舰艇具有较强的防护能力,包括间接防护和直接防护两种能力。
3)火力特征:具有较强的火力装备,可进行全方位的进攻和自卫。
4)机动性强,要害部位大。
第二章2.1 弹丸的内弹道射击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和时期?答:1)点火过程。
2)挤进膛线过程。
3)膛内运动过程。
4)火药气体对弹丸后效作用过程2.2 简述弹形系数和阻力定律的概念,弹形系数和弹道系数有何不同?阻力系数和阻力定律有何不同?答:⑴对于形状相似的弹丸来说,其阻力系数与马赫数的关系曲线是相似的,故常取某一个或某一组弹丸的C*x(Ma)曲线作为标准,并称其为空气阻力定律,而其它的Cx(Ma)关系则以标准弹丸的系数与某一系数的乘积表示,并将该系数定义为弹形系数(i)⑵弹道系数反映了弹丸保持运动速度的能力⑶空气阻力的大小与弹丸的最大截面积成正比与空气密度成正比在马赫数小于临界马赫数时近似与速度平方成正比,其他因素的影响可以包含在一个实验系数中,称为阻力系数。
2.3 简述尾翼稳定原理和陀螺稳定原理答:尾翼稳定原理:其实质是使空气动力的压力中心处于质心之后,此时的静力矩就是稳定力矩,其作用方向是使攻角减小的方向。
陀螺稳定原理:是利用高速旋转所产生的陀螺效应来改变轴的运动规律,以此来达到飞行稳定的目的。
2.4 火药和炸药有何异同,在弹药中各有哪些作用?简述火药和炸药的分类。
答:火药:是指在无外界供氧条件下,可由外界能量引燃,自身进行迅速而又规律的燃烧,同时生成大量热和气体的物质。
炸药:是指在适当外部激发能量作用下,可发生爆炸变化,并对周围介质做功的化合物和混合物。
火药在武器中的作用是提供发射能源。
炸药不仅是武器能源,也是国民经济许多部门不可或缺的含能材料。
火药分类:1)按火药用途分:枪炮发射药,火箭固体推进剂,其它用途。
2)按火药组成:均质火药,异质火药。
炸药分类:按作用方式:起爆药,猛炸药,推进剂,烟火剂。
2.5 简述药筒的用途。
答:1)盛装并保护发射药,辅助品,点火具等,以免受潮,变质和损坏。
2)发射时密闭火药气体,保护火炮室免受烧蚀,防止火焰由炮闩喷出。
3)连接弹丸及其它零件。
4)装填入膛时以药筒的肩部或底缘起定位作用。
2.6 试分析加农炮,榴弹炮和迫击炮的性能特点和结构特点。
答:性能特点:1)加农炮:初速大,射角较小,一般用定装式炮弹,大口径用分装成变装药号数较少。
2)榴弹炮:初速小,射角较大,分装式炮弹,变装药号数多。
3)迫击炮:初速小,射角大,多用尾翼稳定弹,变装药号数多。
结构特点:1)加农炮:炮身长,比同口径其他火炮重。
2)榴弹炮:炮身较加农炮短,全炮较轻。
3)迫击炮:炮身结构简单,全炮很轻。
2.7 简述引信的定义,功能和作用过程,并给出引信传爆序列的概念。
答:引信是一种能感觉目标或其他预定的信息,如时间,气压等,并适时起爆弹丸或战斗部的一种装置。
现代引信的主要功能是:起爆控制——在相对目标最有利位置或时机引爆或引燃战斗部装药;“消灭敌人”安全控制——保证勤务处理与发射时引信的安全;“保存自己”命中点控制——修正无控弹药的飞行弹道或水下弹道,提高对目标的命中概率和毁伤概率;发动机点火控制——控制带有两级发动机导弹的第二级发动机的点火,或控制火箭上浮水雷发动机的点火。
作用过程:指从弹药发射,投掷,布置开始直至整个爆炸系列起爆输出爆炸冲量引爆弹丸或战斗部的主装药的全过程。
引信爆炸序列:是爆炸元件按感度由高到低排列成的序列。
第三章1,从弹丸的终点效应分析榴弹的作用主要有哪些?答:从弹丸的终点效应来说,有爆破作用,主要对付敌人的建筑物、武器装备及土木工事.杀伤作用主要对付敌方的有生力量.除此之外,由于弹丸在到底目标后尚有存速(落速或末速),弹丸对目标还将产生侵彻的作用,其侵彻深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弹丸速度,引信装定和目标的性质等2当弹丸在有限岩土介质中爆炸是,抛掷爆破可能会有哪几种情况?答:抛掷爆破可根据抛掷指数(n=R/h)的大小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当n>1时为加强抛掷爆破,此时的漏斗坑称为加强型漏斗坑。
在这种情况下,漏斗坑顶角大于90度。
2.当n=1时为标准抛掷爆破,此时的漏斗坑称为标准型漏斗坑。
在这种情况下,漏斗坑顶角等于90度。
3.当0.75<n<1时为减弱抛掷爆破,此时的漏斗坑称为减弱型漏斗坑。
在这种情况下漏斗坑倾角小于90度。
4.当n<0.75时为松动爆破,此时没有岩土抛掷现象,不形成漏斗坑。
这种情况下的爆破,称为隐炸。
3炮弹的增程途径有哪几方面?具体增程方法有哪些?答:炮弹增程的途径可概括为三大方面:一是从发射平台考虑增大射程,即所谓武器法,实质上是提高初速;二是从弹上考虑,即外弹道法,实质上为减阻法和增速法;三是复合增程法,即各种增程方法的综合应用。
提高初速法的技术又可分为三种:改善现有发射技术的性能;随行装药技术、液体发射药技术和冲压增速技术;新型发射技术。
外弹道法,也即增速减阻法,主要分为三种技术:改变弹丸结构减阻、外部加能加质减阻和滑翔增程。
复合增程,可采用初速与弹形匹配、弹形与底排匹配、底排与火箭复合、空心与冲压复合等增程技术来达到炮弹增程的目的。
1穿甲弹侵彻靶版的破坏形式主要有哪几种?答:韧性破坏,冲塞破坏,花瓣形破坏,破碎型破坏,层裂型破坏4分析底凹弹,枣核弹,底排弹和火箭的不同增程原理?答:底凹弹:普通弹丸向前运动后空气还来不及填充弹丸运动所造成的周围真空,,使弹底所承受的空气压力降低,这种头部和底部的压力差,构成了底部阻力, 采用底凹结构后,弹丸所受的空气动力状况得到改善;整个弹丸的质心前移,压力中心后移,弹丸的赤道转动惯量与极转动惯量比值减小,使翻倒力矩也减小,从而改善了弹丸的飞行稳定性和散布特性;还可以改善弹带处的弹壁受力状况枣核弹:这种弹没有圆柱部,整个弹体由约为4.8d长的弧形部和约为1.4d长的船尾部所组成。
枣核弹的长径比较大,一般都已超出5.5d的限制。
在结构上,枣核弹一般均采用底凹结构。
在各种榴弹中,它的阻力系数最小,从而增程.底排弹: 弹丸飞行时,弹底部形成低压区,产生底部阻力。
排气装置向低压区排入质量与能量,提高底压,从而减小底阻。
底部排气弹最大底阻减阻率约75%以上,弹丸底阻与总阻的比值越高,排气弹道的减阻率越高,一般增加射程约15%~30%。
火箭:将火箭技术用在普通炮弹上,使弹丸在飞出炮口后,火箭发动机点火工作,赋予弹丸以新的推动力,从而增加速度,提高射程5,针对空中目标特点,对高射榴弹提出哪些要求?答:这类目标的特点是飞行速度快。
一般来说,对这类目标进行射击,小口径高射榴弹靠直接命中,中、大口径高射榴弹靠弹丸破片。
提出高射榴弹如下要求:1.弹丸初速要高,弹形要好。
目的是减小空气阻力,缩短飞行时间,提高命中率和增大射高。
2.弹丸威力要大。
对小口径高射榴弹应尽量增大炸药威力和炸药量;中大口径高射榴弹要尽量增大有效破片数和破片速度。
3.引信要适时起爆,并要求有自炸机构。
中大口径高射榴弹应当采用时间引信或其它非着发引信,小口径高射榴弹可以采用着发引信。
4.药筒采用定装式,并适于自动装填和抽筒弹丸结构差别反映的几个特征数:弹丸相对质量、炸药装填系数、弹体壁厚和炸药相对质量。
6,根据弹药发展趋势好未来战争要求,分析榴弹的发展趋势?答: 口径射程系列化,弹药品种多样化,无控弹药与精确弹药并存在提高射程方面,从中近程(20km左右)发展到超远程(大于200km)。
中近程弹药采用减阻及装药改进技术;远程弹药采用火箭、底排—火箭、冲压发动机增程等技术,超远程弹药采用火箭—滑翔、冲压发动机—滑翔、涡喷发动机—滑翔等复合增程等技术。
在提高精度方面,中近程弹药采用常规技术,远程弹药采用弹道修正、简易控制、末段制导等单项技术;超远程弹药采用简易控制、卫星定位+惯导、末段制导等多项复合技术。
在提高战斗部威力方面,针对不同的目标采用高效毁伤破片技术。
2风帽和被帽有什么区别?穿甲弹有两种结构,分别有什么用途?答:(1)风帽:为了减小钝头穿甲弹和被帽穿甲弹的飞行阻力,保证弹丸具有良好的空气动力外形,风帽一般为薄钢板冲压而成,用滚压的方法与弹体或被帽连接;被帽:用来改善弹丸撞击装甲时弹体头部的受力状态以及撞击倾斜装甲时的跳飞现象。
(2)尖头穿甲弹对硬度低、韧性好的均质装甲具有较好的穿甲效果,但在对付硬度较高的装甲时,其头部却容易破碎。
此外,在对付倾斜装甲时,尖头穿甲弹容易出现跳弹钝头穿甲弹在接触装甲时由于接触面较大,所以碰击应力小,故头部不易破碎。
此外,钝头穿甲弹便于产生冲塞破坏,而且不易跳弹。
因而,这种弹可用来对付硬度较高的装甲3超速脱壳穿甲弹的作用原理是什么?其脱壳方式有哪几种?超速脱壳穿甲弹的作用原理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为了提高穿甲威力,要求弹丸具有较高的着速和比动能。
要提高比动能,应降低着靶时穿甲弹弹径和提高着速;而要提高着速,可以采用提高初速和减小弹道系数两条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