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好词好句摘抄
红岩的好词好句摘抄

红岩的好词好句摘抄一、好词摘抄。
1.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很容易做。
2.娇生惯养:指小受到太多的娇宠和溺爱,以至养成脆弱、凡事缺乏毅力的脾性。
3.粗茶淡饭:指粗糙简单的饮食。
4.三三两两:三个两个地在一起。
形容为数不多,零零散散。
5.天寒地冻: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6.雾散云开:像烟云消散一样,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
7.炊烟袅袅:指古时候人们做饭时徐徐轻烟回旋上升,随风而逝的景象。
8.连绵不绝:连续而不中断。
9.郁郁苍苍:草木苍翠茂盛貌。
形容气之旺盛。
10.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11.四通八达:四面八方都有路可走。
形容交通非常便利。
12.小心翼翼:本是严肃虔诚之意,现在形容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13.毫不迟疑:一点也不犹豫、怀疑。
14.老态龙钟: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
15.交头接耳:靠得很近,低声交谈。
16.见机行事:看情况办事,根据情况灵活处理。
17.前仆后继:指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
英勇斗争,不怕牺牲。
18.面不改色:脸上不改变颜色。
形容遇到危险时从容镇静。
19.泪如雨下:形容人十分悲痛或深受感动。
20.千钧一发:原义是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形容情况极其危急。
2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辞辛劳,贡献自己的一切,到死为止。
二、好句摘抄及赏析。
1.江姐来到浓雾弥漫的朝天门码头附近,四边望望,雾太大,几步以外全是一片朦胧。
(P56页)赏析:环境描写,突出了雾非常大,反映了天气的恶劣。
2.一长列穿着破烂军衣的壮丁,像幽灵一样,从雾海里显现了,一个个缩着肩头,双手笼在袖口里,周身索索地发抖;瘦削的脸颊上,颧骨突出,茫然地毫无表情,一双双阴暗的眼睛,深陷在绝望的眼眶里……(P56页)赏析:外貌描写,突出了壮丁们的瘦弱、绝望、痛苦、害怕,反映了他们命运的悲惨。
3.她站在江边,心里久久地不能忘怀那群壮丁的惨状。
苦难深重的农民,怎能再忍受反动派的蹂躏?(P57页)赏析:心理描写,表达了江姐对那群壮丁和苦难深重的农民的同情和怜悯。
红岩好词好句摘抄

红岩好词好句摘抄
红岩好词好句如下:
一、好词摘抄。
1.遍体鳞伤:满身都是伤痕,像鱼鳞一样密。
形容伤势重。
2.相持不下:双方对立,彼此相持,不肯让步。
3.恍恍惚惚:指神志不清、看不清、迷惘的状态。
4.辗转反侧: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形容心里有所思念或心事重重。
5.气喘吁吁:指人劳累到极点时的样子,或形容呼吸急促,大声喘气。
6.纹丝不动:一点儿也不动。
形容动作没有丝毫改变。
7.诡计多端:形容阴险狡猾,坏主意很多。
8.烦躁不安:指情绪异常,患者自觉心烦,或烦躁而有闷热的感觉、心神不定。
9.更深人静:深夜没有人声,一片寂静。
10.大惊小怪:形容对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过分惊讶。
11.斩钉截铁:比喻言行坚决果断,毫不犹豫、拖沓。
12.千变万化:形容变化纷繁。
13.异口同声:不同的嘴说同样的话。
形容大家说的完全一致。
14.震耳欲聋:形容声音非常大,都快要把耳朵震聋了。
15.稍安毋躁:暂且耐心等待一下,不要急躁。
二、好句摘抄及赏析。
1.全室战友把每餐的全部菜肴集中起来,也只有几十颗缺油少盐
的葫豆,再加上敌人被迫送来的一点药物,都送给龙光华,也挽救不了年轻战士重伤的身体。
他的伤势一天比一天更沉重了。
红岩的好词好句好段摘抄及感悟

红岩的好词好句好段摘抄及感悟
红岩好词:勤苦、团结、共进、进取、创新、敬业、忠诚、拼搏、感恩。
红岩好句:挑大梁,舍身取义,同舟共济;一腔热血,千里奔袭,无所畏惧;勤奋积极,坚持不懈,大胆创新。
红岩好段:我们是红岩,战斗在前线,我们的眼中闪耀着勤苦的汗水,我们的肩上背负着团结的使命,我们的口中唱着共进的歌儿,我们的足下踏着进取的步伐。
一路追求,一路相伴,我们共同迈向未来,创新未来。
感悟:红岩指引我们永葆勤苦的精神,团结共进的信念,进取创新的技巧,敬业忠诚的态度,拼搏求实的精神,以及对奋斗过程中心存感恩的心态。
《红岩》好词好句摘抄

《红岩》好词好句摘抄《红岩》讲述了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的共产党员在渣滓洞和白公馆中,敌人为了得到口供,妄图用炎热、蚊虫、饥饿和干渴动摇革命者的意志,但在共产党员的坚强意志前,敌人却是一筹莫展,一败涂地。
好词:掩人耳目风吹草动倾巢出动整装待发毫无表情形势严峻雨雾蒙蒙映入眼帘热泪盈眶胸口梗塞恸哭出声头昏目眩满怀悲愤严刑拷打宁死不屈呐喊助威不顾一切焦躁不安不屑一顾蛮不讲理目不转睛一举一动瑟瑟发抖得意洋洋津津有味三头六臂不攻自破惊心动魄垂涎三尺弄巧成拙野心勃勃布履蹒跚翩翩起舞慢条斯理迎刃而解忐忑不安号啕大哭可怜巴巴光彩照人环顾四周各种各样无家可归好句摘抄:1、在车站出口处,他们遇到了严格的检查,虽然江姐拿出了证件,但是军警还是查看了行李卷,这使江姐感到意外,清楚地看出这座县城完全被一种特别严重的白色恐怖笼罩着。
如果不是司机沿途保护,他们很可能刚到目的地就出事了。
2、又向前走了一段路,看得稍微清楚了。
高高的城楼上,挂着几个木笼子。
啊,这不是悬首示众吗?江姐一惊,紧走了几步,仔经一看,木笼子里,果然盛着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3、一瞬间,他仿佛看见了那部巧妙的机器的影子,正像一部小型的脚踏平版印刷机。
是的,就是这样!可是当他把铅笔伸向绘图纸,眼光刚刚移到洁白的纸上时,机器的幻影却变得模糊乃至空无所有了。
4、徐鹏飞不愿多想这些,他把手上的文件丢在一边,克制着自己的思路,他不相信严醉会比自己更高明。
和共产党作斗争,即使是老奸巨猾的严醉,也未必能够稳操胜算。
使他烦恼不安的,不仅是严醉的掣肘,更主要的还是如今共产党活动的灵活、机警,使得他一直找不到有用的线索。
5、外面,正是一阵和往常一样的喧哗与吼叫,这些声音引导着他,使他移动步子走进一间审讯室。
审讯室里烟雾沉沉,空气十分污浊,他瞥见老虎凳上,捆着一个三十来岁的人,旁边一盆火,几个人正把冒着烟的烙铁,伸向被审者的胸脯。
徐鹏飞不管这些,独自走到窗前,用力拉开窗帘,推开紧闭的一扇窗户,他需要摆脱烦恼,呼吸一口新鲜空气。
红岩好词好句摘抄赏析

红岩好词好句摘抄赏析红岩好词:自欺欺人、花言巧语、斩钉截铁、枯瘦如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异想天开、出尔反尔、稍安毋躁、千方百计、万众一心、心旷神怡、目不转睛、自讨苦吃、玉石俱焚、识时务者为俊杰、回头是岸、掩耳盗铃、一无所得、痴心妄想、针锋相对红岩好句:1、在车站出口处,他们遇到了严格的检查,虽然江姐拿出了证件,但是军警还是查看了行李卷,这使江姐感到意外,清楚地看出这座县城完全被一种特别严重的白色恐怖笼罩着。
如果不是司机沿途保护,他们很可能刚到目的地就出事了。
2、又向前走了一段路,看得稍微清楚了。
高高的城楼上,挂着几个木笼子。
啊,这不是悬首示众吗?江姐一惊,紧走了几步,仔经一看,木笼子里,果然盛着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3、一瞬间,他仿佛看见了那部巧妙的机器的影子,正像一部小型的脚踏平版印刷机……是的,就是这样!可是当他把铅笔伸向绘图纸,眼光刚刚移到洁白的纸上时,机器的幻影却变得模糊乃至空无所有了。
4、徐鹏飞不愿多想这些,他把手上的文件丢在一边,克制着自己的思路,他不相信严醉会比自己更高明。
和共产党作斗争,即使是老奸巨猾的严醉,也未必能够稳操胜算。
使他烦恼不安的,不仅是严醉的掣肘,更主要的还是如今共产党活动的灵活、机警,使得他一直找不到有用的线索。
5、外面,正是一阵和往常一样的喧哗与吼叫,这些声音引导着他,使他移动步子走进一间审讯室。
审讯室里烟雾沉沉,空气十分污浊,他瞥见老虎凳上,捆着一个三十来岁的人,旁边一盆火,几个人正把冒着烟的烙铁,伸向被审者的胸脯。
6、徐鹏飞不管这些,独自走到窗前,用力拉开窗帘,推开紧闭的一扇窗户,他需要摆脱烦恼,呼吸一口新鲜空气。
窗外,蒙蒙细雨一阵阵飘到他的脸上,阵阵寒意勉强帮助着他平息心潮的起伏。
7、天色快黑尽了,顾客进进出出的似乎更多。
每天黄昏,是买书、看书的人最多的时刻,书店里挤来挤去的都是晚饭后从学校出来的学生。
陈松林忙着在人丛中取书、收钱、找钱,无暇细听那些学生嘈杂的闲谈。
红岩的好词好句3章到8章

《红岩》是中国现代作家罗广斌、杨益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61年12月首版。
以下是从3章到8章中摘录的一些好词好句:
好词:
1. 惊心动魄
2. 阳奉阴违
3. 山高水长
4. 绝处逢生
5. 阴谋诡计
6. 山穷水尽
7. 喜出望外
8. 背信弃义
9. 风云突变
10. 柳暗花明
好句:
1. 他们面对着异常残酷的现实,但他们仍然坚持着战斗,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2. 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放弃斗争,不屈服于敌人的威胁和压迫。
3. 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到了最后一刻。
4. 他们的行动,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于解放事业,形成了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5. 在这个历史的关键时刻,他们以自己的行动,书写了中华民族崭新的一页。
6. 他们的英勇事迹,将永远铭刻在人民心中,激励着后来人为真理正义而战。
7. 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中,他们的英雄事迹将永垂不朽。
8. 他们的革命精神,将永远照耀着中国人民前进的道路。
《红岩》好词好句

以下是一些《红岩》中的好词好句:好词:1. 不屑一顾:表示对某种事物或行为轻蔑、不屑的态度。
2. 蛮不讲理:形容态度恶劣,不讲道理。
3. 目不转睛:形容全神贯注地看,注意力高度集中。
4. 一举一动:形容一个人行动举止的所有表现。
5. 瑟瑟发抖:形容因害怕、寒冷等原因而颤抖的样子。
6. 得意洋洋:形容非常得意、骄傲的神情。
7. 津津有味:形容吃得很有味道或谈论得很有兴趣。
8. 三头六臂:形容能力强大,应对各种事务游刃有余。
9. 掩人耳目:形容用假象掩盖事实,欺骗别人。
10. 风吹草动:形容敏感地察觉到一点动静。
11. 倾巢出动:形容敌人或坏人全体出动,进行疯狂镇压。
12. 整装待发:形容做好充分的准备,等待出发。
13. 毫无表情:形容脸上没有一丝表情,显得冷漠。
14. 形势严峻:形容当前的局势非常紧张和严重。
15. 雨雾蒙蒙:形容雨天雾气浓厚的景象。
16. 胸口梗塞:形容因悲痛、气愤等情绪引起的胸闷。
17. 恸哭出声:形容悲痛至极,放声大哭。
18. 头昏目眩:形容头晕眼花,感觉不适。
19. 满怀悲愤:形容内心充满悲痛和愤怒。
20. 严刑拷打:形容敌人对革命者进行残酷的折磨。
好句:1. 店员是个圆圆脸的小伙子,十八九岁,矮笃笃的,长得很结实。
他是从修配厂调出来的陈松林。
离厂以后,便没有回去过,谁也不知道他当了店员。
2. 两个穿白色服装的水上警察,从过道上走了过去,后面跟着几个背枪的士兵,刺刀闪着寒光。
检查正在统舱里进行,只听见刺刀撬破木箱戳穿罐头的响声,夹杂着孩子的尖声号哭。
3. 穿过这乱哄哄的街头,他一再让过喷着黑烟尾巴的公共汽车。
这种破旧的柴油车,轧轧地颠簸着,发出刺耳的噪音,加上兜售美国剩余物资的小贩和地摊上的叫卖声,仓仓皇皇的人力车案的喊叫声和满街行人的喧嚣声,使节日的街头,变成了上下翻滚的一锅粥。
4. 台灯光倾注在办公桌上,一个身材粗大,脸色黝黑的中年人,络腮胡刮得干干净净,眉浓眼大,肥肥的下巴,毫无表情地坐在转椅上。
《红岩》好词好句摘抄

《红岩》好词好句摘抄《红岩》好词好句摘抄1好词:掩人耳目风吹草动倾巢出动整装待发毫无表情形势严峻雨雾蒙蒙映入眼帘热泪盈眶胸口梗塞恸哭出声头昏目眩满怀悲愤严刑拷打宁死不屈呐喊助威不顾一切焦躁不安不屑一顾蛮不讲理目不转睛一举一动瑟瑟发抖得意洋洋津津有味三头六臂不攻自破惊心动魄垂涎三尺弄巧成拙野心勃勃布履蹒跚翩翩起舞慢条斯理迎刃而解忐忑不安号啕大哭可怜巴巴光彩照人环顾四周各种各样无家可归好句:1、他沉着地转过几条街,确信身后没有盯梢的“尾巴”,便向大川银行5号宿舍径直走去。
这里是邻近市中心的住宅区,路边栽满树木,十分幽静,新年里街道上也很少行人。
2、成岗来到修配厂。
厂里只有几座冷落破烂的车间,到处野草丛生。
几百工人,挤在破旧不堪的捆绑工棚里,拖儿带女,无处可去--他们都是抗战期间和工厂一道从外省迁移来的,停工以来,一文钱的工资也没有发。
这个烂摊子现在丢给了成岗,要他“管理”的,就是那些破铜烂铁和几百个打发不走的失业工人。
3、徐鹏飞不愿多想这些,他把手上的文件丢在一边,克制着自己的思路,他不相信严醉会比自己更高明。
和共产党作斗争,即使是老奸巨猾的严醉,也未必能够稳操胜算。
使他烦恼不安的,不仅是严醉的掣肘,更主要的还是如今共产党活动的灵活、机警,使得他一直找不到有用的线索。
4、两个穿白色服装的水上警察,从过道上走了过去,后面跟着几个背枪的士兵,刺刀闪着寒光。
检查正在统舱里进行,只听见刺刀撬破木箱、戳穿罐头的响声,夹杂着孩子的尖声号哭。
5、几个钟头里,陈松林从一些零散听到的对话中,大体上可以做出判断:前些时在重庆大学训导处前面亲眼见到的那场丑戏,引起了学生的愤怒。
可能要x课了,沙磁区其他学校也在酝酿响应支援。
6、一瞬间,他仿佛看见了那部巧妙的机器的影子,正像一部小型的脚踏平版印刷机。
……是的,就是这样!可是当他把铅笔伸向绘图纸,眼光刚刚移到洁白的纸上时,机器的幻影却变得模糊乃至空无所有了。
7、江姐回头看时,一长列穿着破烂军衣的壮丁,像幽灵一样,从雾海里显现了,一个个缩着肩头,双手笼在袖口里,周身索索地发抖;瘦削的脸颊上,颧骨突出,茫然地毫无表情,一双双阴暗的眼睛,深陷在绝望的眼眶里……到了江边,力夫把行李放下,江姐付了钱,站在来往的旅客间,等待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岩好词好句摘抄导读:本文是关于红岩好词好句摘抄,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好词惊心动魄垂涎三尺弄巧成拙野心勃勃布履蹒跚翩翩起舞慢条斯理迎刃而解号啕大哭可怜巴巴光彩照人环顾四周各种各样无家可归好句1、一瞬间,他仿佛看见了那部巧妙的机器的影子,正像一部小型的脚踏平版印刷机。
……是的,就是这样!可是当他把铅笔伸向绘图纸,眼光刚刚移到洁白的纸上时,机器的幻影却变得模糊乃至空无所有了。
2、愤怒的陈松林,什么也不想看了,绕过松林坡,径直朝华为的宿舍走去。
他对那个受了伤的,被叫作黎纪纲的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感和同情。
3、汽车在响,大概就是那批他在几个钟头以前下令捕捉的人到了……徐鹏飞又听了一阵,四处都传来一片嘈杂忙乱的声音。
这些声音,都是他的意志的反应,一切都按照他的意志在进行。
他又点燃一支烟,随手从公文里翻出一份文件,这是一份重要的会议记录,公署长官朱绍良主持丙种汇报的记录摘要。
他把这文件往已经处理过的文件堆里放去,但临时又改变了念头,把文件拿回来带着胜利者的心情,仔细翻阅了一下。
4、看着看着,成岗眼前象闪过了一道亮光,突然感到异常的清新和愉快!老李过去作过什么工作,除了老李刚才讲的,他一点不知道,但他确信,他大哥当时从川东特委带回家的这份文件,不是别人,正是李敬原亲手刻写的!5、过了江,北岸高高的石级,爬得成瑶直喘气,衬衣有点湿了,江风吹来,背心凉飕飕地很不舒服。
擦擦额角上冒出的汗珠,渐渐望见了一座熟悉的烟囱的上半截,到家了!6、余新江愤怒地将双手往衣袋里一插,大步跨到丁长发面前,“老丁!”他叫了一声,忽然停住了,因为他的手在衣袋里触到一点什么东西。
余新江慢慢从特务搜查过的衣袋里抽出手来,竟摸出了一个不知从何而来的小纸团。
余新江诧异地打开纸团一看。
7、台灯光倾注在办公桌上,一个身材粗大,脸色黝黑的中年人,络腮胡刮得干干净净,眉浓眼大,肥肥的下巴,毫无表情地坐在转椅上。
握着毛笔的手,正在公文上挥动。
他,就是掌握整座毒网的一切行动大权的核心人物,黄呢军便服领口上,嵌着的一颗金色梅花,在灯光照耀下闪闪发亮。
8、成岗把妈妈送出门,回到房内拿起水瓶,倒出一大杯开水,放在桌上。
9、几个钟头里,陈松林从一些零散听到的对话中,大体上可以做出判断:前些时在重庆大学训导处前面亲眼见到的那场丑戏,引起了学生的愤怒。
可能要罢课了,沙磁区其他学校也在酝酿响应支援。
这情况使他觉得高兴,因为工厂、学校不断发展的斗争,和民生凋敝、民怨沸腾的局面,定会叫敌人手忙脚乱,无法对付。
10、他手里捏着一支削得尖尖的硬铅笔,台灯光照亮面前一大张白纸,为了创造一部理想的机器,他已经熬过了好几个深夜。
他咬着铅笔,搅着脑汁苦苦思索着,可是,白色的绘图纸上,还没有留下一点点思维的痕迹。
11、成岗、肖师傅和那个圆圆脸的青年工人陈松林,在城里一家电机厂里等了一整天,又冷又饿,直到黄昏时分,马达才修好。
可是抬到江边时,洪水早已淹没码头,水还在一股劲朝上涨,轮渡和木船都封渡,过不了江。
而且,就是等到明天,也不知道能不能过江,嘉陵江发洪水,雨又下个不停,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开渡的。
12、外面,正是一阵和往常一样的喧哗与吼叫,这些声音引导着他,使他移动步子走进一间审讯室。
审讯室里烟雾沉沉,空气十分污浊,他瞥见老虎凳上,捆着一个三十来岁的人,旁边一盆火,几个人正把冒着烟的烙铁,伸向被审者的胸脯。
徐鹏飞不管这些,独自走到窗前,用力拉开窗帘,推开紧闭的一扇窗户,他需要摆脱烦恼,呼吸一口新鲜空气。
窗外,蒙蒙细雨一阵阵飘到他的脸上,阵阵寒意勉强帮助着他平息心潮的起伏。
13、又向前走了一段路,看得稍微清楚了。
高高的城楼上,挂着几个木笼子。
啊,这不是悬首示众吗?江姐一惊,紧走了几步,仔经一看,木笼子里,果然盛着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14、陈松林记得,他第一次遇到黎纪纲,就是在这里。
黎纪纲躺在床上,扶他回来的同学们,正用毛巾浸湿冷水帮他止血。
此刻,他觉得奇怪,看看宿舍里没有什么人,所以一见到华为就向他低声打听这青年的来历。
15、书店是甫志高领导的,他仍旧在银行作会计主任,兼着书店经理的名义。
最近,他常到书店来,帮助业务不熟的陈松林。
他的领导很具体,而且经验丰富,办法又多,很快就博得陈松林对他的尊敬和信赖。
16、如果把特务机关的分布比作一只黑色的蜘蛛网,那么,在这座楼房指挥下的各地特务站、组、台、点,正像密布的蛛丝似的,交织成巨大的**之网,每一根看不见的蛛丝,通向一个秘密的所在。
这座阴森的楼房,就是那无数根蛛丝的交点,也是织成毒网的那只巨大的毒蜘蛛的阴暗巢穴。
哪怕是一点最小的风吹草动,触及了蛛丝,牵动了蛛网,便会立刻引起这座巨大巢穴里的蜘蛛们的倾巢出动。
17、在车站出口处,他们遇到了严格的检查,虽然江姐拿出了证件,但是军警还是查看了行李卷,这使江姐感到意外,清楚地看出这座县城完全被一种特别严重的白色**笼罩着。
如果不是司机沿途保护,他们很可能刚到目的地就出事了。
18、徐鹏飞不愿多想这些,他把手上的文件丢在一边,克制着自己的思路,他不相信严醉会比自己更高明。
和共产党作斗争,即使是老奸巨猾的严醉,也未必能够稳操胜算。
使他烦恼不安的,不仅是严醉的掣肘,更主要的还是如今共产党活动的灵活、机警,使得他一直找不到有用的线索。
19、景一清脸上失色了。
丁长发扫了他一眼,沉默着。
如果敌特搜出了女室的来信,如果女室有关越狱的重要意见被敌特搜去,那么,接踵而来的,定是不堪设想的危险。
丁长发举目四顾,看见了余新江的手已握成拳头,所有战友的目光,都惊惶地射向牢门口。
只有老大哥没有什么反应。
他早已离开了铁窗口,和更多的战友们一样,半坐半躺在他简陋的铺位上。
20、关好店门以后,甫志高便到楼上那一小间陈松林的寝室去了。
他坐在陈松林那张小书桌旁,翻阅了一下小陈的读书笔记,他发现,小陈很用功,虽然文化不高,但做的《大众哲学》笔记很认真。
笔记本的封面上还写了几行自勉的话。
合上笔记本,甫志高点燃一支烟,深深地思索起来。
他平素不大抽烟,近来因为工作顺利,精神比较兴奋,有时就抽上一支两支。
21、江姐回头看时,一长列穿着破烂军衣的壮丁,像幽灵一样,从雾海里显现了,一个个缩着肩头,双手笼在袖口里,周身索索地发抖;瘦削的脸颊上,颧骨突出,茫然地毫无表情,一双双阴暗的眼睛,深陷在绝望的眼眶里……到了江边,力夫把行李放下,江姐付了钱,站在来往的旅客间,等待着。
江风迎面吹来,掀动衣角,潮湿的雾海包围着她,她扣上了那时新的细绒大衣的扣子,又把双手插进大衣口袋。
22、烟囱冒着浓烟,车间里闪耀着铁水浇铸砂型的火花,流着汗水的工人,操纵着车床,车床飞快地旋转,工人辛劳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23、天色快黑尽了,顾客进进出出的似乎更多。
每天黄昏,是买书、看书的人最多的时刻,书店里挤来挤去的都是晚饭后从学校出来的学生。
陈松林忙着在人丛中取书、收钱、找钱,无暇细听那些学生嘈杂的闲谈。
24、他一进店,就注意到,在一个书架旁边,果然有个头发长长、脸色苍白的青年,正在聚精会神地读着一本厚书。
看来他已经站了很久了,瘦削的脸在灯光下更显得阴郁晦黯。
甫志高在暗中怜悯地注视着他。
这青年,大概就是陈松林提到的那个人吧?25、店员是个圆圆脸的小伙子,十八九岁,矮笃笃的,长得很结实。
他是从修配厂调出来的陈松林。
离厂以后,便没有回去过,谁也不知道他当了店员。
初干这样的工作,他不习惯;脱离了厂里火热的斗争,更感到分外寂寞。
他很关心炮厂的情况,却又无法打听,也不能随便去打听。
偏偏这书店还只是一处备用的联络站,老许一次也没有来过,所以他心里总感到自己给党作的工作太少。
26、穿过这乱哄哄的街头,他一再让过喷着黑烟尾巴的公共汽车。
这种破旧的柴油车,轧轧地颠簸着,发出刺耳的噪音,加上兜售美国剩余物资的小贩和地摊上的叫卖声,仓仓皇皇的人力车案的喊叫声和满街行人的喧嚣声,使节日的街头,变成了上下翻滚的一锅粥。
27、眼看着工人生活的艰难困苦,成岗心里感到十分痛楚。
他在几座工棚里转来转去,想和工人商量。
工人却冷淡地用不信任的眼光,打量着新来的管理员,始终保持着沉默,像火山爆发前的沉默……28、夜渐渐深了。
陈松林在忙乱中逐渐察觉到,顾客已经减少了许多。
这时,甫志高跨进书店来了,他也像普通的顾客那样,在书架上东翻翻,西看看,浏览着图书。
甫志高到书店来,是有目的的。
29、成岗来到修配厂。
厂里只有几座冷落破烂的车间,到处野草丛生。
几百工人,挤在破旧不堪的捆绑工棚里,拖儿带女,无处可去——他们都是抗战期间和工厂一道从外省迁移来的,停工以来,一文钱的工资也没有发。
这个烂摊子现在丢给了成岗,要他“管理”的,就是那些破铜烂铁和几百个打发不走的失业工人。
30、成岗象猛然醒悟,立刻把江姐的手拉到自己面前,他清楚地看见,江姐的食指和中指,隐隐地现出铁笔磨伤的痕迹。
31、他沉着地转过几条街,确信身后没有盯梢的“尾巴”,便向大川银行5号宿舍径直走去。
这里是邻近市中心的住宅区,路边栽满树木,十分幽静,新年里街道上也很少行人。
他伸手按按电铃,等了不久,黑漆大门缓缓地开了。
一个穿藏青色哔叽西服的中年人,披了件大衣出现在门口。
见了余新江,微微点头,让进去。
关门以前,又习惯地望了望街头的动静。
32、这青年衣衫破旧,举止有些寒伧,看样子不像学生,大概是个小职员吧?不过,要是职员,他怎能一天到晚不去上班,把时光都消磨在书店里?甫志高几次想问,却不好启齿。
33、和前几次回家一样,仍然听不见嘈杂的金属撞击声和电动机嗡嗡的低鸣,厂里全是静悄悄的。
成瑶不管这些,朝一座小小的灰色砖房的楼上直跑。
34、象这样的年轻同志,刚脱离熟悉的环境,担任这种新的、特殊的任务,多少有点不习惯,是很难怪的;自己当年刚脱离群众运动转入长期隐蔽时,何尝不感到苦闷?甫志高并不急于说更多的话,只是默默地抽烟,端详着面前的年轻小伙子。
35、成岗和他伶俐活泼的妹妹不同,宽肩,方脸,丰满开阔的前额下,长着一双正直的眼睛。
他是中等身材,穿一件黄皮茄克,蓝哔叽灯笼裤套在黑亮的半统皮靴里。
领口围着紫红色围巾,衬托出脸上经常流露的深思的神情。
36、牛角沱码头上挤满了等候过江的人。
成瑶排在一个老太婆背后,性急地蹬着脚,又踮起脚尖朝前望。
前面,一条线的人头一直排到趸船边。
趸船上站着两个戴黑眼镜的人,嘴角上叼着烟卷,在那里指手划脚。
37、小小的客厅,经过细心布置,显得很整洁。
小圆桌铺上了台布,添了瓶盛开的腊梅,吐着幽香;一些彩色贺年片和几碟糖果,点缀着新年气氛。
壁上挂的单条,除原来的几幅外,又加了一轴徐悲鸿画的骏马。
38、两个穿白色服装的水上**,从过道上走了过去,后面跟着几个背枪的士兵,刺刀闪着寒光。
检查正在统舱里进行,只听见刺刀撬破木箱、戳穿罐头的响声,夹杂着孩子的尖声号哭。
39、他沉着地转过几条街,确信身后没有盯梢的“尾巴”,便向大川银行5号宿舍径直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