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优训练】统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1

【提优训练】统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

剥.(bō bāo)削侦.(zhēn zhēnɡ)探李鼎铭.(mín mínɡ)暂.(zhàn zàn)时应.(yīnɡ yìnɡ)当娱.(yú wú)乐场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tài shān bō xuē yā pò pī pínɡ sī mǎ qiān

pí xuē móɡuǐ kǔ xínɡ lěnɡ xiào jīn luò nǎo

三、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马诗》《石灰吟》《竹石》三首诗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为人民服务》这篇演讲词是毛泽东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的会上的讲演。()

3.《金色的鱼钩》中“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4.即兴发言是对眼前的景、事、物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而作的演讲。()

5.郑板桥是明代的著名文人画家,一生只画兰、竹、石,其诗书画,世称“三绝”。()

四、连线题。(10分)

1.将下列诗句与所写的事物赋予的品格连起来。

竹子被赋予了人的顽强、不随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波逐流的高尚品格。

梅花被赋予了人的不向世俗献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媚的高尚品格。

菊花被赋予了人的乐观向上、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努力不懈的高尚品格。

石灰被赋予了人的不怕牺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坚守高洁情操的高尚品格。

落花被赋予了人的无私奉献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高尚品格。

2.连线题,将下列名言警句前后部分连起来。

有意栽花花不发忠言逆耳利于行

良药苦口利于病莫把无时当有时

树欲静而风不止无心插柳柳成荫

常将有日思无日子欲养而亲不待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五、填空题。(24分)

1. 比一比,再组词。(5分)

绑()跑()执()络()绞()

帮()袍()纨()骆()饺()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句中的括号里。(6分)

猛烈激烈强烈

(1)这种()的竞争使我感到十分的失落。

(2)在()的暴风雨面前我能做就是保护好自己。

(3)敌人占领的高地被我军()的炮火摧毁了。

衰弱脆弱虚弱

(4)别看他气势汹汹的,其实他内心很()。

(5)由于过度的劳累,苗老师的身体越来越()了。

(6)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

3.按要求改句子。(4分)

(1)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改为陈述句)

.

(2)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

4.按课文内容填空。(9分)

(2)学习了《十六年前的回忆》我们认识了的李大钊,学习了《金色的鱼钩》,我们认识了的老班长,我们脑海中会想到这一句爱国名言:。

(3)《为人民服务》的体裁属于____________,文章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中心,讲述了树立正确的生死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搞好团结、克服困难等方面的内容。

六、阅读理解。(23分)

(一)课内阅读。(9分)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解释重点字词。(3分)

咬:。

坚劲:。

任:。

2. 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2分)

A竹林里 B深山里 C破岩中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2分)

.

4.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2分)

. (二)课外阅读。(14分)

十里长街送总理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夜幕开始降下来。几辆前导车过去以后,总理的灵车缓缓地开来了。灵车四周挂着黑色和黄色的挽幛,上面装饰着白花,庄严,肃穆。人们心情沉痛,目光随着灵车移动。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静静地望着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

边的泪水。

就在这十里长街上,我们的周总理迎送过多少位来自五洲四海的国际友人,陪着毛主席检阅过多少次人民群众。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然而今天,他静静地躺在灵车里,渐渐远去,和我们永别了!

灵车缓缓地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跑。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可是灵车渐渐地远去了,最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了。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

1.在原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4分)

慢慢()打扮()

庄重()痛苦()

2.老奶奶“焦急”是因为_____________,“耐心”是因为____________,这表现了她对周总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3分)

3.“人们的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戴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这儿三个“都”说明了什么?(2分)

.

4.《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都写了哪些内容?(3分)

. .

5.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

七、习作展示。(25分)

每个人都会有美好的愿望,它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最终在我们的呵护下成长起来。有的想当医生,有的想当科学家,有的想当宇航员……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请以“我的心愿”为题写一篇文章。注意语句通顺,中心突出,5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提优训练】统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

剥.(b ō√ b āo )削 侦.(zh ēn √ zh ēn ɡ)探 李鼎铭.(m ín m ín ɡ√) 暂.(zh àn z àn √)时 应.(y īn ɡ√ y ìn ɡ)当 娱.(y ú√ w ú)乐场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t ài sh ān b ō xu ē y ā p ò p ī p ín ɡ s ī m ǎ qi ān

泰山 剥削 压迫 批评 司马迁

p í xu ē

m ó ɡu ǐ k ǔ

x ín ɡ l ěn ɡ xi

ào j īn lu ò n ǎ

o 皮靴

魔鬼 苦刑 冷笑 金络脑

三、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马诗》《石灰吟》《竹石》三首诗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为人民服务》这篇演讲词是毛泽东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的会上的讲演。(√)

3.《金色的鱼钩》中“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4.即兴发言是对眼前的景、事、物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而作的演讲。(√)

5.郑板桥是明代的著名文人画家,一生只画兰、竹、石,其诗书画,世称“三绝”。(×)

四、连线题。(10分)

1.将下列诗句与所写的事物赋予的品格连起来。

竹子被赋予了人的顽强、不随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波逐流的高尚品格。

梅花被赋予了人的不向世俗献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媚的高尚品格。

菊花被赋予了人的乐观向上、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努力不懈的高尚品格。

石灰被赋予了人的不怕牺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坚守高洁情操的高尚品格。

落花被赋予了人的无私奉献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高尚品格。

2.连线题,将下列名言警句前后部分连起来。

有意栽花花不发忠言逆耳利于行

良药苦口利于病莫把无时当有时

树欲静而风不止无心插柳柳成荫

常将有日思无日子欲养而亲不待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五、填空题。(24分)

1. 比一比,再组词。(5分)

绑(松绑)跑(跑步)执(执行)络(网络)绞(绞刑)

帮(帮助)袍(长袍)纨(纨绔)骆(骆驼)饺(水饺)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句中的括号里。(6分)

猛烈激烈强烈

(1)这种(激烈)的竞争使我感到十分的失落。

(2)在(强烈)的暴风雨面前我能做就是保护好自己。

(3)敌人占领的高地被我军(猛烈)的炮火摧毁了。

衰弱脆弱虚弱

(4)别看他气势汹汹的,其实他内心很(脆弱)。

(5)由于过度的劳累,苗老师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了。

(6)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

3.按要求改句子。(4分)

(1)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改为陈述句)

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没法去向党报告。

(2)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我看到了脸。

4.按课文内容填空。(9分)

(1)《马诗》中,描绘了富有特色的边疆战场的景色的诗句是: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2)学习了《十六年前的回忆》我们认识了大义凛然的李大钊,学习了《金色的鱼钩》,我们认识了舍己为人的老班长,我们脑海中会想到这一句爱国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为中心,讲

内容。

六、阅读理解。(23分)

(一)课内阅读。(9分)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解释重点字词。(3分)

咬:紧紧扎根在土里。

坚劲:坚定强劲。

任:任凭。

2. 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 C )(2分)

A竹林里 B深山里 C破岩中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2分)

用拟人手法,很形象。写出了竹子不屈不挠,刚毅顽强的性格。

4.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2分)

借物喻人,托竹抒情。表现了作者不向恶势力低头,铁骨铮铮的形象。(二)课外阅读。(14分)

十里长街送总理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

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夜幕开始降下来。几辆前导车过去以后,总理的灵车缓缓地开来了。灵车四周挂着黑色和黄色的挽幛,上面装饰着白花,庄严,肃穆。人们心情沉痛,目光随着灵车移动。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静静地望着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

就在这十里长街上,我们的周总理迎送过多少位来自五洲四海的国际友人,陪着毛主席检阅过多少次人民群众。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然而今天,他静静地躺在灵车里,渐渐远去,和我们永别了!

灵车缓缓地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跑。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可是灵车渐渐地远去了,最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了。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

1.在原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4分)

慢慢(缓缓)打扮(装饰)

庄重(庄严)痛苦(沉痛)

2.老奶奶“焦急”是因为渴望看到总理,但是一时又看不到,“耐心”是因为她知道总理一定回来,她一定要看到_,这表现了她对周总理的_无比爱戴_的思想感情。(3分)

3.“人们的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戴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

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这儿三个“都”说明了什么?(2分)

三个“都”说明了全体送行人民对总理逝世的强烈悲痛,对即将离开的总理的念念不舍。

4.《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都写了哪些内容?(3分)

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按照“等灵车→望灵车→送灵车”的思路,先讲灵车到来之前,人们等灵车的情景;然后讲灵车到来时,人们眼望灵车想念总理的悲痛场面;最后讲灵车过去了,人们仍不肯离去。

5.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周总理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七、习作展示。(25分)

每个人都会有美好的愿望,它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最终在我们的呵护下成长起来。有的想当医生,有的想当科学家,有的想当宇航员……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请以“我的心愿”为题写一篇文章。注意语句通顺,中心突出,500字左右。

略。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yòu zhìmóguǐchèdǐfén shāo wǔhúsìhǎi ( ) ( ) ( ) ( ) ( ) 2.下列加粗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燕(yān)山B.搪(táng)瓷碗C.和(huò)面D.抽噎(yē) 3.“鼎盛”一词中,“鼎”的意思是( )。 A.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B.大 C.借指王位、帝业D.正当,正在 4.下面句子中依次填入含“辟”的字正确的一项是( )。 为了( )免外界的干扰,他特地躲到( )静的乡间小屋专心写作。经过几年的面( )生活,他终于在文学界开( )出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A.避僻壁劈B.僻避壁劈C.避僻璧辟D.避僻壁辟 5.用“严”字组词,依次填入句中括号内正确的一项是( )。 虽然局势越来越( ),但是李大钊依然保持他那惯有的( )态度。他经常( )地说:“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A.严重严格严厉B.严格严峻严肃 C.严峻严峻严厉D.严明严峻严格 6.下列关联词语填入句子中,最恰当的一顼是( )。 ____青海高原环境恶劣,这株柳树____没有抱怨命运。____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____造就了高原上一方壮丽的风景。 A.即使……也……不仅……还……B.不仅……还……虽然……但是……C.无论……都……即使……也……D.不仅……还……因为……所以……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要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 B.小姑娘不但收拾东西,而且用结结巴巴的英语问我。 C.无数革命先烈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D.为了庆祝儿童节,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8.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句子是( )。 A.我不知道小明今年几岁。 B.“这是怎么啦?同学们。”张老师一进门就问: C.家里有一部“评注图像水浒传”,一打开,我就被一幅幅插图吸引住了。 D.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9.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成语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我们应该善待这份遗产。从较高层次的要求说,要积极研究它,挖掘它的深刻内涵,探讨如何在新的时代将它发扬光大。从较低层次的要求说,要正确地理解它,使用它,然而,我们许多人连这起码的要求也做不到。生活中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 A.成语是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 B.我们应该善待成语这份遗产。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四单元课内阅读与积累运用专项测试卷 (含答案)人教统编版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积累运用及课内阅读专项测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_________ 一、活学活用。(14分) 1.人们常用“树欲静而风不止,”来告诚年轻人,父母健在的时候要好好孝顺他们。 2.老师常对我们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_______,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批评意见。” 3.“有意栽花花不发”的下一句是“”。和它同样表达意外惊喜的诗句有“踏破铁鞋无觅处,________________ ”,还有“山重水复疑无路,”。 4.看到有同学把吃了一半的苹果扔在餐桌上,我想对他们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莫把无时当有时。” 二、根据课文理解填空。(30分) 1.诗言志。李贺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快走踏清秋”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千磨万击还坚劲, ___________________”则表现了郑燮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于谦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2.《竹石》一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他是清代诗人、画家,他的诗、书、画世称“三绝”。《竹石》和《石灰吟》一样,运用了__________的手法。 3.《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按照“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_________来展开的,运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表现了李大钊

____________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时_________的高贵品质,同时也表达了“我”对父亲的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4.《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在_______年9月8日在_______同志的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课文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一是树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死观;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金色的鱼钩》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__________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__________的小战士过草地,不惜__________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__________、__________的崇高品质。 三、口语交际。(12分) 明明在某刊物上发表了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他便得意地把这一消息告诉同学,希望与大家分享他的快乐。这时,军军却说:“就这么小的一个豆腐块啊?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嘛!”明明听到后很生气,便和军军吵了起来。作为他们的好朋友,你该如何劝说他们两个呢?对明明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军军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优训练】统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1

【提优训练】统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 剥.(bō bāo)削侦.(zhēn zhēnɡ)探李鼎铭.(mín mínɡ)暂.(zhàn zàn)时应.(yīnɡ yìnɡ)当娱.(yú wú)乐场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tài shān bō xuē yā pò pī pínɡ sī mǎ qiān pí xuē móɡuǐ kǔ xínɡ lěnɡ xiào jīn luò nǎo 三、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马诗》《石灰吟》《竹石》三首诗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为人民服务》这篇演讲词是毛泽东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的会上的讲演。() 3.《金色的鱼钩》中“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4.即兴发言是对眼前的景、事、物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而作的演讲。() 5.郑板桥是明代的著名文人画家,一生只画兰、竹、石,其诗书画,世称“三绝”。() 四、连线题。(10分) 1.将下列诗句与所写的事物赋予的品格连起来。 竹子被赋予了人的顽强、不随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波逐流的高尚品格。 梅花被赋予了人的不向世俗献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媚的高尚品格。 菊花被赋予了人的乐观向上、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努力不懈的高尚品格。 石灰被赋予了人的不怕牺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坚守高洁情操的高尚品格。 落花被赋予了人的无私奉献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高尚品格。 2.连线题,将下列名言警句前后部分连起来。 有意栽花花不发忠言逆耳利于行 良药苦口利于病莫把无时当有时 树欲静而风不止无心插柳柳成荫 常将有日思无日子欲养而亲不待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五、填空题。(24分) 1. 比一比,再组词。(5分) 绑()跑()执()络()绞() 帮()袍()纨()骆()饺()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句中的括号里。(6分) 猛烈激烈强烈 (1)这种()的竞争使我感到十分的失落。 (2)在()的暴风雨面前我能做就是保护好自己。 (3)敌人占领的高地被我军()的炮火摧毁了。

人教部编版(统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部编版(统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姓名: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共49分) 1.看拼音,写词语。(10分) jūn fá pì jìnɡ móɡuǐ xī shēnɡ fén shāo ()()()()() bō xuē cán bào jǐnɡ cháo qiān chuí wàn záo ()()()() 2.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11分) (1)写同音字组词。(3分) ①chè()底清()()退 ②ɡōu ()起鱼()水() (2)选词填空。(4分) 死得其所死有余辜 ①那个疯狂砍杀群众的歹徒被击毙了,真是()。警察们含泪送走了他们的好兄弟——他为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献出了生命,()。 精兵简政裁员增效 ②机关正在进行改革,要求(),压缩机构,简化审批程序。这家工厂也正在进行技能考核,希望()。 (3)在句子中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4分)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有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行。()你说得对,我们()改正。 3.选择题。(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子弹.弹.琴B.漂.流漂.泊C.数.目无数.D.相.当照相.(2)下列句子中的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 怪可惜的。” B.“这是我的妻子。”他指着母亲说。 C.“你不认识? 我可认识他。”侦探冷笑着。又吩咐他手下的那一伙:“看好,别让他自杀。”

D.“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法官指着我问父亲。 (3)人们往往给一些花木赋予某种象征意义。下列花木与象征意义对应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松树——生命力强B.竹子——有节、谦虚 C.荷花——洁身自好D.牡丹——默默奉献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写的回忆录。 B.在《十六年前的回忆》中,作者开头说阎振三失踪,后来说在军警中间看到了阎振三,这种写法是前后照应。 C.《为人民服务》是从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学习精兵简政和搞好团结三个方面来论证观点的。 D.《金色的鱼钩》主要写了老班长为照顾三个病号过草地而牺牲的事,表现了老班长忠于革命和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4.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6分) (1)我看到了他那乱篷篷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2分) (2)“人固有一死,,。”这句话是著名史学家说的,意思是。(4分)(3)把诗句补充完整。(9分) ①,快走踏清秋。②粉骨碎身浑不怕,。 ③,任尔东西南北风。 诗句①出自代诗人李贺的《》,诗人借写马来表达 。诗句②表面在写,实际在写 。说说你对诗句③的理解: 。(4)行孝道要及时,要趁着父母健在的时候,而不要等到父母去世的那一天。正如古人所说:树欲静而风不止,。(1分) 5.口语交际。(4分) 生活中的一些场合需要我们即兴发言。下面两个场景,请任选一个发言。 场景一:班里来了新同学,请你代表全班同学对他表示欢迎。 场景二:参加爷爷的寿宴,宴席上向爷爷说几句祝福的话。 我选择场景(),我会说: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四单元能力检测卷 (90分钟 100分) 一、书写展示:请把下面的句子用楷体正确、规范的抄写下来,并有一定的速度。(5分)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 二、生字词读写积累运用(14分) (一)根据语境写出词语(9分) 1.那些像mó guǐ()一样的人,bǎng jià()了我的干革命的父亲。他们dèng()着眼,chǒu()了我一下,用pí xuē()踢了我。 2.革命者虽然遭到pò hài(),但却不怕xī shēng(),更不怕mái zàng()自己的肉体,他们永远不会táo bì()。 (二)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用“√”标出。(5分) 妈妈给我缝.(fèng féng)补好了衣服,又开始剥.(bāo bō)花生,好似.(sì shì)陀螺一般运转。特别是她那刚劲.(jìn jìng)有力的大手似乎有永远是不完的劲.(jìn jìng)儿。 三、基础知识与运用(11分) (一)查字典,按照要求做题。(3分) 小亮在课外阅读中遇到“革故鼎新”中的“鼎”字不认识,应用____查字法查字典,先查再查。老师告诉他这个字念“dǐng”,这样一来,可用查字法。我还能组个新词语。 (二)诵读积累运用(8分) 1.“比喻存心想求得的没得到,不经意的事却意外地取得了收获。”的句子是。 2.“”从反面来告诫孝子们,说明行孝道要及时,要趁着父母健在的时候,而不要等到父母去世的那一天。 3.《马诗》《石灰吟》和《竹石》三首诗都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远大的志向。但表达的情感却又不同。表现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诗句 是;表现诗人在困难和打击面前毫不动摇的诗句 是;表现诗人坚守高洁情操的诗句 是。 4..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其中“固”的意思 是。 四、词句段运用(10分) 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诗句是一首咏诗,诗人所赞颂竹的的品格。由此,我还想到了诗句 它赞颂的是。 2.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1)文中的“他”是;本文选自《》。 (2)本段是对人物的的描写,揭示了人物、 等特点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3.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这里的“万根钢针”表现了“我”的心情。 五、阅读天地(25分) (一)课内阅读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人教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达标检测卷(及答案)

人教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达标检测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积累运用 一、根据拼音写字词。(6分) 1.我看着父亲埋头整理shū jí( ),看着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后来,听母亲说那是为了bì miǎn( )党组织被破坏,只好把它们都烧掉。果然,jú shì( )越来越严重了。 2.我们这个gé mìng( )队伍是来自wǔ hú sì hǎi( )的,是完全chè dǐ( )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二、选一选,填一填。(1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剥.夺 B.剥.削 C.剥.离 D.剥.皮 2.“瞅”与下列哪个字的读音相同?( )(2分) A.惆 B.愁 C.丑 D.仇 3.“魔”:汉语本没有“魔”字,开始翻译佛典时,人们只好借用“磨”字来表示。“魔”的本义是扰乱、破坏、障碍,指一切烦恼、疑惑、迷恋等妨碍修行的心理活动。后来,产生了一些由“魔”构成的词:等。(2分) 4.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画“√”。(4分) 联(洛络) 铁(捶锤) 判(刑刊) (泰秦)山 (牺栖)牲 (婪焚)烧 (炊饮)烟 (迁歼)移

5.按要求用所给出的字组词填空,完成词语搭配。(6分) (1)简陈设( ) 生活( ) 房屋( ) (2)改 ( )方法 ( )错误 ( )体制 (3)减 ( )负担 ( )学费 ( )牺牲 (4)僻 ( )的性格 ( )的村庄 ( )的小路 三、词义巧辨析。(4分) 尖锐:①物体有锋芒,容易刺破其他物体;②认识客观事物灵敏而深刻;③(声音)高而刺耳;④(言论、斗争等)激烈。 1.啪,啪……几声尖锐 ..的枪声。 ( ) 2.针对错误倾向,大家进行了尖锐 ..的批评。 ( ) 3.他把锥子磨得非常尖锐 ..。 ( ) 4.专家看问题很尖锐 ..。 ( ) 四、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你发现了什么。(4分) 1.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 ......。 2.唉,语文课,在我深深喜爱上你的时候,我就要离开你了,我将要接受另外 一种完全不同的外语教育了,想到这里,我噙着泪 ...。 3.我看到报上用头号字登着“李大钊等昨已执行绞刑”,立刻感到眼前蒙了一 ..... 团云雾 ...,昏倒在床上了。 我发现加点部分都是表现人物的意思。不同的是“眼睛可急红了 ......”是 眼泪;“噙着泪 ...”是;“眼前蒙了一团云雾”是眼泪。 五、读句子,按要求完成句子。(10分)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pì jìng mián páo yòu zhìbì miăn kù xíng ()()()()() cán bào pī píng zàng lĭchè dĭfĕi tú ()()()()() 2.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坚劲.( jìn jìng) 剥削.( xuē xiāo) 追悼.( diào dào) 嚼.了一会儿(jiáo jué) 哽咽.( yàn yè) 抽噎.(yē yè) 3.“鼎”字按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应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鼎”的第六笔是。“鼎”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②大;③锅;④正当,正在。成语“一言九鼎”的“鼎”应选第种解释。请再写两个带“鼎”字的成语、。 4.选择题。 (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彼此万不得己死得其所B俊峭翻箱倒柜互湖四海 C.军阀应接不暇千均一发 D.确凿精兵简政昏迷不醒 (2)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何当 ..金络脑(何时将要) B.烈火焚烧若等闲 ..(轻易) C.粉骨碎身浑.不怕(全,全然) D.任尔 ..东西南北风(任凭你) (3)将关联词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正确的一项是( )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有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行。你说得对,我们改正。 A.如果因为所以就不管都只要就 B.因为所以不管都只要就如果就 C.因为所以只要就不管都如果就 D.因为所以如果就不管都只要就 (4)下列诗句描写的事物中,没有被赋予人的志向和品格的一项是( )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共三套)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试卷(一) 班级姓名成绩 一、看拼音,写词语。 chè dǐ biāo zhǔn mái zàng zhì nèn bì miăn piān pì fén shāo tiĕ chuí 二、辨字组词 焚()俊()魔()稚()吹() 婪()峻()摩()雅()炊() 三、写出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恐怖--()沉着--()幼稚—()会意--() 反义词:严峻--()残暴--()沉重--()勇敢--() 四、多音字组词 难:nán() nàn() 为:wéi() wèi() 兴:xīng() xìng() 五、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在句中的括号里。 如果……就……不管……都…… 只要……就……因为……所以…… ( )人固有一死,( ),我们( )有任何能创造价值的能力,( )要运用。( )有多大的困难,我们( )要努力克服。( )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 )要做。 2.改成反问句。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 3.改成转述句。 老班长摸摸嘴说:“我早就吃过了。”

。 六、完成下列各题。 1、千磨万击还坚劲,。 这句诗选自《》,竹子被赋予了的高尚品格。 2、,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句诗选自《》,梅花被赋予了人的的高尚品格。 3、荷尽已无擎雨盖,。 这句诗选自《》,菊花被赋予了人的的高尚品格。 4、树欲静而风不止,。 ,莫把无时当有时。 书到用时方恨少,。 平时,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大人们说:“这段时间工作忙,等过段时间再去看看父母。”你打算用哪句话劝劝人们及时去看父母?。 七、阅读。 (一)课内阅读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上文学家叫做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而死,就比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去死,就比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按原文填空 2、解释下列字的意思。 固:或:。 3、句子的意思是:。 4、“泰山”比喻:;“鸿毛”用来比喻:。 5、说张思德同志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是因为 我还知道、(谁)的死比泰山还重。 6、这段话采用了、、表达方法。 (二)课外阅读 李大钊(节选) 1920年初,李大钊与爱国志土陈独秀分别在北京和上海两地进行活动,积极准备筹建中国共产党。李大钊在北京聚集了邓中夏、高君宇、张国焘等大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用“_____”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4分) 燕.山(yàn yān) 彻.底(chè cè) 炊.烟(chuī cuī) 匍匐.(wú fú) 坚劲.(jìn jìng) 幼稚.(chì zhì) 凹.地(ào āo) 战壕.(háo hāo) 二、看拼音,写字词。(7分) 1.关yā()所的地上散乱着xínɡ()具。残暴的匪徒像mó()鬼一样,用皮xuē()踢打着被bǎnɡ()的革命者。但革命者宁可xī shēnɡ(),也决不出卖同志,zànɡ()送革命事业。 2.形势越来越yán jùn(),为了bì()免zhí()行任务时被发现,他们用páo()子遮着脸,找了一个pì()静之地暂时歇脚。 三、补全词语,再完成后面的练习。(5 分) 一( )( )入死得( )( ) ( )天( )地五( )四( ) 1.像画直线词语这样含有一-对反义词的,我积累了 等。 2.含有数字的词语,我还能写出一个。 3.画波浪线的词语意思是与它意思相近的是 。

4.体育场的大门]刚一打开,球迷们就 (选词填空) 四、读句子,完成练习。(9分) 1.()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有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并用它们写句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他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 (1)这两句话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分) (2)通过神态和语言描写,你觉得董存瑞是个怎样的战士?(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3分) 1.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首尾呼应,开篇“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点明“我”忘不了的是父亲的遇难日,借此表达对父亲的敬仰和思念。() 2.课文《为人民服务》通过悼念张思德同志,讲述了为人民服务的道理。文中引用司马光的话,说明“人总是要死的,有价值的死比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提优测评卷(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提优测评卷(附答 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提优测评卷 一、积累与运用。(55分) 1.看拼音,写词语。(5分) kāi záo fén shāo bì kāi xuē zi ji?o xíng ( ) ( ) ( ) ( ) ( ) 2.用“严”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再填空。(3分) (1)局势越来越( ),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 (2)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 )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3)我还坚持我的意见。老班长忽然( )地说:“小梁同志,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分配。”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8分) 面如( )色垂头()气精兵( )政五( )四海 死得( )所( )( )一息喜出( )外无边无( ) (1)上面词语中,捕写人物神态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 (2)选词填空。 ①每个人都会死,但死的意义有所不同。我情愿为人民的利益而死,这样才( )。 ②如今的北京,正以崭新的面貌,准备迎接来自( )的宾朋。 ③这沿泽地好像是( )似的,即使是走到天明,也不一定能走出去。 4.选择题(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燕.山(yàn) 郑變.(xiè) B.娱.乐(wú) 侦.探(zhēn) C.鸿.毛(hóng) 李鼎铭.(míng) D.收敛.(li?n) 抽噎.(yè)

(2)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燕山月似钩.(悬挂东西或探取东西的用具。) B.何当 ..金络脑(何时将要。) C.要留清白 ..在人间(指高尚的节操.) D.任尔 ..东西南北风(任凭你。)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这两句诗中没有错别字。 B.诗句“粉骨碎身浑不怕”中的“浑”指的是“全,全然”。 C.“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这句话可以缩写为“我看到了他的脸。” D.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这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看到当时情景难受的程度。 (4)谚语“常将有日思无日”的下一句是( )(2分) A.无心插柳柳成荫。 B.事非经过不知难。 C.忠言逆耳利于行。 D.莫把无时当有时。 (5)下列古诗和作者不对应的一项是() A.《马诗》-李贺 B.《石灰吟》-于谦 C.《竹石》-郑燮 D.《过零丁洋-白居易》 (6)小红想选择一条名言警句来警醒自己努力学习。下面列出的名言警句中,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A.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单元提优】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四单元课内知识检测卷(含答案)人教统编版

【单元提优】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内知识检测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_________ 一、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金色的鱼钩》赞扬了老班长忠于革命、对任务高度负责的精神。() (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中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的是菊花() (3)“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两句表现了作者渴望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 (4)《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于1944年在张思德追悼会上作的演讲。() 二、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句中的“浑不怕”体现的石灰的形象可以让我们想到描写英雄人物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让我们想到文天祥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从“竟”这个词可以看出父亲的回答让“我”________________。因为平时父亲是慈祥的,这回却________地回答“我”的问题。这一对比可看出父亲对家人________________,对工作________________。

3.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这个句子通过________描写,表现了李大钊面对敌人审讯时的________________。 (2)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解释说明 B.声音的延续 C.意思的转折 三、积累运用。 (1)有些话你不爱听,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住会有好处的。 (2)我种了两盆花,一朵玫瑰一朵牡丹,我天天给玫瑰浇水、施肥,不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竟然牡丹还比玫瑰早开了花。 (3)王杨的爷爷勤劳致富,但他依然节俭,他经常对孩子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勤劳节俭的家风正代代相传。(4)小张同学不太爱读书,妈妈语重心长地对他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一定要多读书,多经历,才会越来越聪明啊!” (5)“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爸爸对叔叔说道,“我们要好好地孝顺父母,不要等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样,后悔就来不及了!” (6)于谦是一个令人尊敬和佩服的人,于国他是忠心义烈,挽救当时岌岌可危的明朝;于民他能够为民请命;于己他清正廉洁,为官时

【单元提优】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四单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测试卷 (含答案)人教统编版1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测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_________ (一) 材料一:火神山医院是首个接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患者的专门医院,也是凝聚多方力量、诠释“中国速度”的一座医院。几百台大型机械、数千名工人同时作业,施工画面吸引4000多万中外网民在线观看……广大网友变身“网络包工头”“云监工”,密切关注医院建设过程。10天10夜争分夺秒,火神山医院在日夜轰鸣的机械声中拔地而起。这速度的背后,是中国建设技术的创新,是更丰富的“疫”经验,是同舟共济、坚不可摧的中国力量。(摘编自“新华网”)材料二:无论是非典还是此次疫情,我国皆在第一时间紧急建设专门收治病人的医院,如武汉火神山医院、武汉雷神山医院、北京小汤山医院,现将三所医院相关数据对比如下:

(摘编自“网易财经”)材料三;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算,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率为1.4~2.5,远超SARS病毒,但在病毒性致死方面要弱一些,在可以人传人的病毒中,我们熟知的SARS病毒的致死率为9.6%,2012年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的致死率为34.5%。疫情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各个防控主体坚持科学的态度、采用科学的方法,坚持精准施策、做好协同配合。比如,救治感染者,就要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将重症病例集中到综合力量强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又如,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等工作,就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源头控制,对车站、机场、码头等重点场所,以及汽车、火车、飞机等密闭交通工具,采取通风、消毒、

体温监测等必要措施。无论是个人、社区,还是政府部门,都应该讲究科学方法、注重精准施策,让各项防控举措更加有力、更加有效。 (摘编自《财经》《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火神山医院的建成于使用完美阐释了“中国速度”,是技术创新和中国力量的体现。 B.武汉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5G网络全覆盖,得益于中国科技水平的发展和进步。 C.新型冠状病毒可以人传人,具有超高的传播速率和致死率,我们不得不重视。 D.疫情防控不是单个人或是单个部分的事,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配合。 2.面对紧急疫情而建设的收治医院是如何体现“中国速度”的?请阅读材料一、二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结合生活实际,谈谈面对疫情防控,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答出三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中国“天眼” 【材料一】中国“天眼”的大名叫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40分) 1.读拼音,写词语。(8分) fén shāo duǒ bì zhí xínɡ yán jùn móɡuǐ chuī yān chè dǐ yā pò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4分) 坚劲.(jìn jìng)燕.山(yān yàn)甘霖.(lín líng)瞻.仰(yán zhān)暂.时(zhàn zàn)严峻.(jùn jǜn)抽噎.(yēyè)青稞.(kēguǒ)3.辨字组词。(5分) 避()瞪()泰()鞋()刑() 僻()橙()秦()靴()刊()4.照样子写词语。(3分) (1)怒气冲冲: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奄奄一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用四字词语替换下面句子中画横线的部分。(3分) (1)“缩小机构,精简人员”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 () (2)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钓鱼钩。() (3)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6.依次填入下面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1)人们心情(),目光随着总理灵车缓慢移动。 (2)轮船被撞快要沉没时,船长()地指挥救援工作。 (3)小华()片刻,迅速地做完了那道竞赛题。 (4)他()了一会儿又继续说下去。 A. 沉重沉稳沉思沉陷 B. 沉思沉重沉稳沉默 C. 沉痛沉着沉思沉默 D. 沉重沉稳沉思沉迷 9.下面对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我端起塘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A.“我”看到老班长精心照顾三个病号,他自己却忍饥挨饿,内心极为沉重。 B. “我”几天没吃饭,没有力气。 C.过草地能吃口鱼很不容易,“我”舍不得喝下这少之又少的鱼汤。 10.根据积累与理解填空。(10分) (1)何当金络脑,。 (2),忠言逆耳利于行。 (3),事非经过不知难。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能力测试(含答案及)

第四单元综合能力测试 (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其中卷面书写3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一、听短文,回答问题。(5分) (一)填空。(3分) 李大钊被捕后,敌人地把竹签敲进李大钊的指缝里,最后竟剥去了他双手的指甲。但他,,严守党的机密。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2分) 1. 李大钊被捕后,北京35所大学的校长,联名发表,要求将此案移交法庭处理。( ) 2. 李大钊坚决不同意为了营救他而采取劫狱行动,体现了他不惧牺牲、忠于革命的优秀品质。( ) 二、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3分) 李大钊为了革命事业,最后被zhíxínɡ()了jiǎo xínɡ(),他的死重于tài shān()。

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画“”。(6分) 1. 妹妹刚换上新夹.(jiájiā)衣,杂乱的脚步声夹.(jiájiā)杂着粗暴的喊叫声就从屋外传来。 2. 他们像一群魔鬼似.(sìshì)的,把我们包围起来,似.(sìshì)乎要把我们吞噬。 3. 我们应当尽.心尽力(jǐn jìn)地为人民服务,尽.(jǐn jìn)量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 四、请用“持”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分别填入下列句子中的括号里。(4分) 1. 王老师带病()给我们上课,我们都深受感动。 2. 烈日当空,交警叔叔依然站在十字路口()交通秩序。 3. 这次校外实践活动,我们得到了主办单位的大力()。 4. 面对凶残的敌人,父亲仍然()着他那惯有的态度。 五、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2分) A.广泛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的关键。 B.外祖父见到亲人都离开了,终于忍俊不禁,留下了辛酸的眼泪。 C.读了《示儿》这首诗,我感受到陆游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 D.姚明成功的背后,不知经历了多少忍辱负重的刻苦训练。 六、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4分) 1. 《马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李贺,他被后人称为“诗鬼”。( )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得分: 一、主题达标。(24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sīmǎqiān( )曾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tài shān ( )或轻于鸿毛。”无数gé mìng ( )志士为了战斗的胜利,光荣地xī shēng( )了,他们的死是有意义的。如李大钊面对móguǐ( )般的敌人,即使受了kù xíng( )也镇定自若,最后被jūn fá( )pò hài( )至死。 (二)感受李大钊的人物形象,用“严”字组词填空。(6分) 在我们面前,他是一个慈祥而并不()的父亲。局势越来越(),父亲的脸上总是一副()的表情。面对凶恶的敌人,父亲保持着他惯有的()的态度,即使面对()拷打,他也要()党的秘密。 (三)将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其中两个分别造句。(10分) 精兵()政怒气()()()( )一息 喜出()()死得()()目不()() 重于()()轻于()() 二、主题探究。(20分) (一)日积月累。(5分) 1. ,无心插柳柳成荫。 2.良药苦口利于病,。 3.“树欲静而风不止,”,为父母尽一份孝心,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吧! 4.小明经常以家里条件好为由在生活上铺张浪费,我会用“,莫把无时 当有时”的名言来劝他。 5.要是平时认真听课就不至于考试的时候什么都不会了,这可真是 “,事非经过不知难”啊! (二)根据课本内容填空。(15分)

1.《石灰吟》是代诗人写的一首诗,其中抒发了诗人高尚气节的诗句 是,。 2.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为人民的利益,我们这个队伍一定 会。 3.《十六年前的回忆》写的是年的事情,是按李大 钊、、、的顺序记叙的,条理清晰, 结构严谨。 4.《金色的鱼钩》按照的顺序写了长征途中一位的故事,他按受上级的 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性自己,表现了红军成士的高贵品 质。 三、主题交流。(4分) 有人说,我们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不是记仇, 而是记事。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四、阅读感悟。(22 分) (一)课内阅读。(12分)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选文中的“父亲”指的是。(1分) 2.选文最后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2分) A.表示话题转换。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语意转折 3.选文主要写的是。(2分)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四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

第四单元综合训练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6分) 1.我们这个队伍是chè dǐ()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tài shān()还重;替yā pò()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2.爸爸是他们单位的chuī shì yuán(),他的mù biāo()是做一手人人爱吃的好菜。因此,只要一有空,他就mái tóu()钻研食谱。 二、选一选。(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皮靴.(xuē)坚劲.(jìn) B.侦.探(zhēn)千锤万凿.(záo) C.幼稚.(zì)暂.时(zhàn) D.追悼.(diào)送葬.(zànɡ)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书藉局势辟免会意 B.严俊宪兵哀思过度 C.魔鬼剥削含糊寄托 D.残暴绞形执行占据 3.下列破折号前后的词语搭配恰当的一项是()。 改()——样式、策略改()——环境、生活 改()——工作、方法改()——缺点、错误 A.变善进正 B.进正变善 C.善进正变 D.善变正进 4.下列依次填入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李大钊不幸被捕,全家人心情十分______。法庭上,他非常______冷静,面对敌人的审问,有时反驳,有时______不语。敌人恼羞成怒,杀害了他,亲人和同志们万分______。 A.沉着沉痛沉重沉默 B.沉痛沉重沉默沉着 C.沉默沉痛沉重沉着

D.沉重沉着沉默沉痛 5.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为了伟大的革命事业,无数革命先烈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B.凡是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单位,都应精兵简政,以节约行政开支 C.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消防员及时赶到,扑灭了大火 D.穷凶极恶的歹徒被当场击毙,真是死得其所 6.文章有一个好开头的作用是(),有一个好结尾的作用是()。 A.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令人回味无穷 B.可以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C.可以使文章的叙述更加完整 D.可以使文章的人物形象更加突出 三、字词综合训练。(5分)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出。”以身许国的崇高风范、奉献xī shēnɡ()的高尚情怀、默默无闻的奋斗品质、矢志创新的敬业态度、敢于斗争的ɡé mìnɡ()精神……功勋模(mó mú)范人物身上,生动地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2分) 2.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注音,画上“”。(1分) 3.用“默默无闻”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这个队伍一定会兴旺起来。(用两组不同的关联词分别连成两个句子)(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运用相同的描写手法仿写句子)(2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