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菜系特点及代表菜
八大菜系特点及代表菜

八大菜系特点及代表菜一、四川菜系,简称川菜。
特色:它以麻辣、鱼香、家常、怪味、酸辣、椒麻、醋椒为主要特点。
代表菜品:鱼香肉丝,麻婆豆腐,宫保鸡丁,樟茶鸭子等。
二、广东菜系,简称粤菜。
特色:它以选料广泛,讲究鲜、嫩、爽、滑、浓为主要特点。
它主要由广东菜、潮州菜和东江菜组成。
代表菜品:龙虎斗、脆皮乳猪、咕噜肉、大良炒鲜奶、潮州火筒炖鲍翅、蚝油牛柳、冬瓜盅、文昌鸡等。
三、山东菜系,简称鲁菜。
特色:选料精细、刀法细腻,注重实惠,花色多样,善用葱姜。
代表菜品:糖醋鱼、锅烧肘子、葱爆羊肉、葱扒海参、锅塌豆腐、红烧海螺、炸蛎黄等。
四、江苏菜系,简称苏菜。
由淮阳菜、苏州菜、南京菜等组成。
特色:制作精细,因材施艺、四季有别,浓而不腻,味感清鲜,讲究造型。
代表菜品:烤方、淮扬狮子头、叫花鸡、火烧马鞍桥、松鼠桂鱼、盐水鸭等。
五、浙江菜系,简称浙菜。
由杭州、宁波、绍兴三种地方风味发展而成。
特色:讲究刀工、制作精细、变化较多、富有乡土气息。
代表菜品:西湖醋鱼、龙井虾仁、干炸响铃、油焖春笋、西湖莼菜汤等。
6、福建菜系,简称闽菜。
以福州和厦门菜为主要代表。
特色:制作细巧、色调美观、调味清鲜代表菜品:佛跳墙、太极明虾、闽生果、烧生糟鸭、梅开二度、雪花鸡等。
七、安徽菜系,简称徽菜。
特色:它以烹制山珍著称,擅长烧、炖、蒸,而少爆炒。
其烹饪芡大、油重、色浓、朴素实惠。
代表菜品:红烧果子狸、火腿炖甲鱼、雪冬烧山鸡、符离集烧鸡、蜂窝豆腐、无为熏鸭等。
八、湖南菜系,简称湘菜。
特色:以熏、蒸、干炒为主,口胃重于酸、辣,辣味菜和烟熏腊肉是湘菜的独特风味。
中国八大菜系特点及其代表名菜

中国八大菜系特点及其代表名菜一、山东菜系(鲁菜)鲁菜,又叫山东菜。
以其味鲜咸脆嫩,风味独特,制作精细享誉海内外。
庖厨烹技全面,巧于用料,注重调味,适应面广。
其中尤以"爆、烧、塌"等最有特色。
山东广为流传的锅塌豆腐、锅塌菠菜等,都是久为人们所乐道的传统名菜。
流派:由济南和胶东两部分地方风味组成特点:味浓厚、嗜葱蒜,尤以烹制海鲜,汤菜和各种动物内脏为长。
名菜:油爆大哈、红烧海螺、糖酥鲤鱼二、四川菜系(川菜)川菜的形成大致在秦始皇统一到三国鼎立之间。
流派:有成都、重庆两个流派。
特点:以味多、味广、味厚、味浓著称。
名菜:宫爆鸡丁、一品熊掌、鱼香肉丝、干烧鱼翅宫爆鸡丁三、江苏菜系(苏菜)苏菜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著名菜系,覆盖地域包括现今江苏、浙江、安徽、上海,以及江西、河南部分地区,由于后来浙菜、徽菜以其鲜明特色各为八大菜系之一,淮扬菜汇于江苏,同时烹饪界习惯将淮扬菜系所属的江苏地区菜肴称为江苏菜,江苏菜除淮扬菜外还包括南京菜、苏锡菜和徐州菜等地方菜系。
流派:由扬州、苏州、南京地方菜发展而成。
特点:烹调技艺以炖、焖、煨著称;重视调汤,保持原汁。
名菜:鸡汤煮干丝、清炖蟹粉、狮子头、水晶肴蹄、鸭包鱼。
四、浙江菜系(浙菜)以杭州、宁波、绍兴、温州等地的菜肴为代表发展而成的。
其特点是清、香、脆、嫩、爽、鲜。
浙江盛产鱼虾,又是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湖山清秀,山光水色,淡雅宜人,故其菜如景,不少名菜,来自民间,制作精细,变化较多。
烹调技法擅长于炒、炸、烩、溜、蒸、烧。
流派:由杭州、宁波、绍兴等地方菜构成,最负盛名的是杭州菜。
特点:鲜嫩软滑,香醇绵糯,清爽不腻。
名菜:龙井虾仁、西湖醋鱼、叫花鸡五、广东菜系(粤菜)粤菜即广东菜,由广州、潮州、东江三地特色菜点发展而成,是起步较晚的菜系,但它影响深远,港、澳以及世界各国的中菜馆,多数是以粤菜为主。
粤菜注意吸取各菜系之长,形成多种烹饪形式,是具有自己独特风味的菜系。
4大菜系特点是什么_4大菜系有哪些

4大菜系特点是什么_4大菜系有哪些唐宋时,南食、北食各自形成体系。
发展到清代初期时,鲁菜、川菜、粤菜、淮扬菜,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地方菜,被称作四大菜系。
那么4大菜系特点是什么呢?接下来店铺告诉你4大菜系有什么特点,希望对你有用。
4大菜系组成一、四川菜系,简称川菜。
特色:它以麻辣、鱼香、家常、怪味、酸辣、椒麻、醋椒为主要特点。
代表菜品:鱼香肉丝,麻婆豆腐,宫保鸡丁,樟茶鸭子等。
二、广东菜系,简称粤菜。
特色:它以选料广泛,讲究鲜、嫩、爽、滑、浓为主要特点。
它主要由广东菜、潮州菜和东江菜组成。
代表菜品:龙虎斗、脆皮乳猪、咕噜肉、大良炒鲜奶、潮州火筒炖鲍翅、蚝油牛柳、冬瓜盅、文昌鸡等。
三、山东菜系,简称鲁菜。
特色:选料精细、刀法细腻,注重实惠,花色多样,善用葱姜。
代表菜品:糖醋鱼、锅烧肘子、葱爆羊肉、葱扒海参、锅塌豆腐、红烧海螺、炸蛎黄等。
四、江苏菜系,简称苏菜。
由淮扬菜、苏州菜、南京菜等组成。
特色:制作精细,因材施艺、四季有别,浓而不腻,味感清鲜,讲究造型。
代表菜品:烤方、淮扬狮子头、叫花鸡、火烧马鞍桥、松鼠桂鱼、盐水鸭等。
4大菜系特点(一)川菜系特点1、重油重味、嗜麻辣。
川菜的调味非常丰富,有“百菜百味”之誉。
麻辣、三椒、怪味、萸香、红油等,都是外地所不及的。
其中麻辣是最为典型的风味特色,如“毛肚”(以牛肚、羊杂为主的麻辣火锅)、“麻婆豆腐”(具麻、辣、油、烫、咸、嫩、滑七个特点)。
代表菜除上述二种外,还有怪味鸡、干烧明虾、樟茶鸭子、香酥鸡、宫保鸡丁等。
2、善于用料。
四川厨师善用普遍材料制成多种佳肴。
如以一块猪肉可做出回锅肉、盐煎肉、萸(鱼)香肉(以泡菜、泡辣椒等为配料做成的香辣菜)、酱爆肉丁、锅巴肉片、甜烧白(豆沙、薯片夹扣肉)、咸烧白(香芋、芽菜夹扣肉)、粉蒸肉、咕噜肉等等,这些菜主料相同,而风格各异。
3、小吃丰富。
川人善做各种小吃,如抄手、汤元、八宝糯米饭、担担面、麻辣牛头肉、怪味鸡、漳茶鸭子、酱兔肉等等。
中国的四大菜系

中国的四大菜系我国是一个餐饮文化大国,长期以来在某一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物产、文化传统以及民族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形成有一定亲缘承袭关系、菜点风味相近,知名度较高,并为部分群众喜爱的地方风味著名流派称作菜系。
其中,鲁菜、川菜、淮扬菜和粤菜、享称为“四大菜系”,加上浙菜、闽菜、徽菜、湘菜、京菜和鄂菜,即为“十大菜系”。
本文就着重介绍“中国四大菜系”作为一种饮食文化如何发展和演变以及其特点,高超技法和著名代表菜。
1》鲁菜历史悠久,影响广泛,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以其味咸、鲜、脆嫩,风味独特、制作精细,享誉海内外。
鲁菜风味独特,个性鲜明,其风味和技艺南北贯通,尤其风行于北方地区。
鲁菜风味浓在于用料广泛、选料讲究、刀工精细、调和得当、功于火候、烹饪技艺全面。
尤以爆、炒、烧、炸、溜、蒸、扒、贴,其风味咸鲜适口、清香、脆、嫩,汤精味醇,自成一格,适应性强。
鲁菜的“爆”法可分为油爆、汤爆、葱爆、酱爆、火爆等多种。
“爆”制菜需旺火速成,故为保护食品营养素最佳的烹调技法之一,特别是油爆菜,必须是旺火快炒、连续操作、一鼓作气、瞬间完成。
成菜酒油芡汁,挂汁均匀,有汁不见汁,菜尽盘光。
食之,鲜嫩香脆、清爽而不腻。
“塌”是山东独有的一种烹调质量。
塌菜的主料要事先用调料腌渍,入味或夹入馅心,再沾上粉或挂以蛋糊,两面塌煎至金黄色时,放入调料和清汤,以慢火塌尽汤汁,使之浸入主料增加鲜味。
山东各地广为流传的“锅塌鱼肚”、“锅塌黄鱼”等,都是久为人们所乐道的传统名菜。
鲁菜以汤为百鲜之源,注重用汤,精于制汤,尤其讲究“清汤”、“奶汤”的调制。
清淡分明,取其清鲜。
用“清汤”、“奶汤”制作的菜品繁多,仅名菜就有“清汤柳叶燕窝”、“清汤全家福”等十种之多。
内中分别为高档宴席的珍馔美味。
鲁菜烹制海鲜亦有独到之处。
尤以对海珍品和小海味的烹制堪称一绝。
在山东,大凡海产品,不论是参、翅、燕、贝还是鳞、介、虾、蟹,经当地厨师妙手主制,都成为精鲜美味之家肴,仅胶东沿海盛产的偏口鱼运用多种刀工处理和不同制作方法,可烹制出上百种菜肴。
中国四大菜系概要

潮州菜的汤菜最具特色
饭尤舟也, 羹尤水也, 舟之在滩, 非水不下, 其一势也。
工夫茶在潮州菜中的淋漓尽致的发挥,为确立 潮州菜作为中国贵族菜的地位起了很大的作用, 某种程度上讲,工夫茶已经成了潮州菜非常标 新立异的一个标志。
工夫茶最突出的特点是水量少而茶水浓 醇,茶杯只有半个乒乓球大小,但喝下 去却满口茶香,回味无穷。一桌潮州菜 如果没有工夫茶,那就不算是正宗潮州 菜。
中国四大菜系
刘海鸿
川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它发源于古代的巴国和蜀国, 在古代巴蜀文化背景的影响下, 形成了我国菜系中“独具一格” 的体系,是我国四大菜系之一, 更是百姓欢迎的菜肴。
1、川菜具有悠久的历史
考古资料证实,早在五千年前, 巴蜀地区已有早期烹饪。
隋 、 唐 、 五 代 (581—960) , 四 川烹饪文化进一步发展,烹调技艺 日益精良,菜肴品种更为丰富。
土风味。 (3)烹调时间长,求酥烂浓香,沙锅菜品种多。
清香而味浓
的工夫茶,在
宴席中不但有
漱口的作用,
确保不让前一
道菜的味道影
响到后一道菜
的味道,而且
有解腻增欲开
胃消滞的作用。
东江菜又称“客家菜”。客家原系中原人,因避战乱而南迁, 但烹饪仍保留中原传统的技法。(1)东江菜的原料喜用三鸟、 家畜、豆制品,少用菜蔬和海鲜海产。(2)菜肴的特点是主 料突出,讲究浓香,下油重,味偏咸,量度形大,有独特的乡
菠萝咕噜肉
清蒸老鼠斑
粤菜以选料广泛,讲究清、鲜、嫩、爽、 滑、香为主要特点。
椒盐骨拼脆奶
广州菜集海南、番禺、顺德、中山等地方饮食风味的特色,兼京、苏、 扬、杭、等省外菜以及西菜之长,融会而成一家。其最突出的特点(1) 是用料广泛,选料精细,技艺精良,善于变化。(2)主要烹调方法有炒、 煎、焗、炆、煲、炸、炖、扣等,(3)口味追求原料的本味,以清 淡为主,并随着季节时令变化而异,冬季喜欢用各种酱味调料,味偏 浓醇。(3)调味便及酸、甜、苦、辣、咸、鲜,即所谓“五滋六 味”,制成的菜肴有香、酥、软、肥、浓各种类型。
中国四大菜系

粤菜
粤菜注意吸取各菜系之 长,烹调技艺多样善变, 用料奇异广博。在烹调 上以炒、爆为主,兼有 烩、煎、烤,讲究清而 不淡,鲜而不俗,嫩而 不生,油而不腻,有 “五滋”(香、松、软、 肥、浓)、“六味”(酸、 甜、苦、辣、咸、鲜)之 说。时令性强,夏秋尚 清淡,冬春求浓郁。
淮南菜
淮南豆腐菜是以豆腐为主要原料,辅以不同配料,经过不同 烹调方法和制作工艺制作出来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菜肴, 是营养学、药理学和神话传说的完美结合,具有口感细腻, 营养味美,是美食林中的一支奇葩 。
中国四大菜系
川菜 鲁菜
粤菜
淮南菜
川菜
它取材广泛,调味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 浓并重,以善用麻辣著 称,并以其别具一格的 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 风味,融会了东南西北 各方的特点,博采众家 之长,善于吸收,善于 创新,享誉中外。
鲁菜
特色:鲁菜讲究调味纯正,口味偏于咸鲜,具有鲜、 嫩、香、脆的特色。十分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 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 。
中国四大菜系的形成与特点

中国四大菜系的形成与特点20124722 蒋恺中国是一个餐饮文化大国,长期以来在某一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物产、文化传统以及民族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形成有一定亲缘承袭关系、菜点风味相近,知名度较高,并为部分群众喜爱的地方风味著名流派称作菜系。
其中,鲁菜、川菜、苏菜和粤菜、享称为“四大菜系”,加上浙菜、闽菜、徽菜、湘菜、京菜和鄂菜,即为“十大菜系”。
鲁菜鲁菜发端于春秋战国时的齐国和鲁国,形成于秦汉。
宋代后,鲁菜就成为北食代表,是黄河流域烹饪文化的代表。
齐鲁大地就是依山傍海,物产丰富,经济发达的美好疆域,为烹饪文化的发展、山东菜系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的宠臣易牙就曾是以“善和五味”而著称的名厨。
南北朝时高阳太守贾思勰在其著作《齐民要术》中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烹饪术进行了较系统的总结,记下许多名菜作法,反映了当时鲁菜发展的高超技艺。
唐代段文昌、山东临淄人。
穆宗时位宰相,精于饮食,并自编食经五十卷,成为历史掌故。
到了宋代,宋都汴梁所称“水笼”即是鲁菜的别称,已具规模。
明清两代已经自称菜系。
从鲁豫而京畿,从由内关到外关,影响所及已达黄河流域。
东北地带有着广泛的饮食群众基础。
山东古为齐鲁之邦,海鲜水族、粮油牲畜、蔬菜果品、昆虫野味一应俱全,为烹饪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精湛的鲁菜烹饪技艺亦受到普遍的推广。
鲁菜有五大特点。
其一,咸鲜为主,突出本味,擅用葱姜蒜,原汁原味。
原料质地优良,以盐提鲜,以汤壮鲜,调味讲求咸鲜纯正。
大葱为山东特产,多数菜肴要要用葱姜蒜来增香提味,炒、熘、爆、扒、烧等方法都要用葱,尤其是葱烧类的菜肴,更是以拥有浓郁的葱香为佳。
海鲜类量多质优,异腥味较轻,鲜活者讲究原汁原味,虾、蟹、贝、蛤,多用姜醋佐食;燕窝、鱼翅、海参、干鲍、鱼皮、鱼骨等高档原料,质优味寡,必用高汤提鲜。
其二,以“爆”见长,注重火功。
鲁菜的突出烹调方法为爆、扒、拔丝,尤其是爆、扒素为世人所称道。
其三,精于制汤,注重用汤。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中国主要菜系

鲁菜的代表名菜有糖醋鲤鱼、九转大肠、德州扒鸡、 油爆双脆、葱烧海参、清蒸加吉鱼、清汤燕菜、炸 蛎黄、油爆海螺、原壳鲍鱼、海米珍珠笋燕窝四大 件等。
德州扒鸡 葱烧海参 油爆双脆
清蒸加吉鱼
油爆双脆
炸蛎黄
2.苏菜
苏菜又称淮扬菜。江苏省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寒暖适宜,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春有刀餅夏有斛,秋有 肥鸭冬有蔬”,一年四季水产畜禽菜蔬连续上市,为烹饪技术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
羊方藏鱼
清炖蟹粉狮子头 叫花鸡
3.粤菜 粤菜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广州地处珠江三角洲,水陆交通四通八达,所 以很早便是岭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饮食文化比较发达。同时,广东是我国最早对 外通商的口岸之一,在长期与西方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中,汲取了外来的各种烹饪原料 和烹饪技艺,使粤菜日渐完善。加之旅居海外的华侨把欧美、东南亚的烹调技术传回 家乡,丰富了粤菜菜谱的内容,促进了粤菜的发展。
鲁菜的主要特点是:讲究调味 醇正,口味偏于咸鲜,具有鲜、 嫩、香、跪的特色。烹调技 法以爆、扒技法独特而专长, 颇具特色的是善用酱、葱、 蒜调味和用清汤、奶汤增鲜。 鲁菜以其风味独特、制作精 细享誉海内外,它对其他菜系 的产生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鲁 菜为八大菜系之首。
鲁菜由济南菜(齐鲁风味)、 青岛菜(胶辽风味)组成,孔府 菜地自成体系。
粤菜历来以选料广博奇杂、莱 肴新颖奇异而闻名全国。广东 各地对鱼虾、禽畜、野味烹制 均有专长,尤其对“蛇”的制作 有独到之处。同时,广东属亚热 带,天气炎热,这也给食俗带来很 大的影响,其口味清淡,重汤菜。 粤菜由广府(以广州菜为代表)、 客家(又称东江风味,以惠州菜为 代表)、潮汕(以潮州菜为代表) 三种风味组成,以广府风味为代 表。
鱼香肉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大菜系特点及代表菜
所谓的中国各大菜系,主要是指地方风味而言的。
关于中国菜系的种类,专家学者们尚未有一致的划分。
有人认为,一省可算一个菜系。
有人将一省分为几个菜系,如安徽有沿江、沿滩之别;广东有潮汕、东江之分;山东有济南、烟台之异;江苏又有扬苏两系。
一些人又将中国菜系分为八个:川、鲁、苏、粤、湘、闽、浙、徽。
还有人认为有十大菜系,即八大系外加京、沪。
然而,多数人认为影响最大的当属鲁、川、苏、粤四系,其余风味都可看作是这四个大菜系的支源。
因我们的兴趣并不在于对菜系进行严格的划分,而是通过菜系的形成及特征来反映饮食文化面貌,故采用四分法进行论述。
四大地方菜系的特色
(一)川菜系
1、重油重味、嗜麻辣。
川菜的调味非常丰富,有“百菜百味”之誉。
麻辣、三椒、怪味、萸香、红油等,都是外地所不及的。
其中麻辣是最为典型的风味特色,如“毛肚”(以牛肚、羊杂为主的麻辣火锅)、“麻婆豆腐”(具麻、辣、油、烫、咸、嫩、滑七个特点)。
代表菜除上述二种外,还有怪味鸡、干烧明虾、樟茶鸭子、香酥鸡、宫保鸡丁等。
2、善于用料。
四川厨师善用普遍材料制成多种佳肴。
如以一块猪肉可做出回锅肉、盐煎肉、萸(鱼)香肉(以泡菜、泡辣椒等为配料做成的香辣菜)、酱爆肉丁、锅巴肉片、甜烧白(豆沙、薯片夹扣肉)、咸烧白(香芋、芽菜夹扣肉)、粉蒸肉、咕噜肉等等,这些菜主料相同,而风格各异。
3、小吃丰富。
川人善做各种小吃,如抄手、汤元、八宝糯米饭、担担面、麻辣牛头肉、怪味鸡、漳茶鸭子、酱兔肉等等。
(二)鲁菜系
1、用料考究。
鲁菜大多选用高档名贵材料,如鹿肉、银耳、蘑菇、蛤士玛油、燕窝、海参、干贝、鱼翅、鱼肚、鲍鱼等。
2、高热量、高蛋白。
鲁菜善用烤、炸、蒸、扒等方法,做出高热量高蛋白的菜肴,如炸蛎黄、红烧海螺、干蒸加吉鱼、德州扒鸡、焅肉、盐爆肚丝、脆皮烤鸭、九转肥肠、脱骨烧鸡、锅烧黄河鲤鱼等等。
代表菜除上述外,还有烤大虾、锅烧肘子、清汤燕窝、奶汤银肺等。
3、善于以汤调味。
厨师们往往在炒锅旁备有一锅以猪蹄、母鸡为汤料的味汤,无论是炒、溜、扒、烧,都以味汤溅锅提味。
这种味汤替代了味精的作用。
另外,还善做奶汤,如奶汤蒲菜就是突出了奶汤的作用而称著。
(三)粤菜系
1、取料广、用料严。
该系取料非常广泛,包括海鲜、禽类和野味。
海鲜中最推崇鲳鱼、鲜带子、石斑、明虾、鳗鱼、膏蟹、海龟等。
禽类有鸡、鸭、鹅、鸽、
麈鸪、鹌鹑、禾花雀等。
野味中,娃娃鱼、甲鱼、穿山甲、山瑞、山斑鱼、龟、蛇、果子狸等为上乘。
上三类食物,以野味及海鲜为上馔。
粤菜选料非常严格,如石斑鱼以老鼠斑为上乘;鲳鱼以白鲳为上乘;虾以近海明虾及基围虾为上乘;龟以金钱龟为上乘;鸡以清远鸡及文昌鸡为上乘;鹅以黑鬃鸡为上乘。
名菜肴有烤乳猪、红焖白鳝、龙虎斗、大良炒奶、煲狗肉、蚝油牛肉、竹丝鸡、烩五蛇等。
2、口味清、鲜、爽、滑。
粤菜调味具有浓重的地方色彩,多用蠔油、虾酱、红醋、鱼露、沙茶、梅膏等。
烹法多为炒、烩、烤、蒸、溜。
3、配菜丰富。
粤北盛产冬菇、珠江三角洲四季产鲜草菇,还有白木耳、石耳、石花菜、竹笋等,这些都是做羹的良好佐料。
再者,按时令,作为佐料还有菠萝、荔枝、梅子、椰子、香蕉、风栗、夜香花、剑花等。
丰足的佐料,使粤系的配菜十分丰富。
4、点心、粥品丰富。
粤式点心吸取了中外许多点心制法,各大茶楼饭店均有数百款点心底单,每星期推出数十种,并时有创新。
粤系的粥品也特别丰富,许多大饭店都有粥品。
粥店往往以干贝、腐竹、老母鸡、猪骨等熬成大锅底粥(称为味粥),之后将味粥舀入小锅,再以鱼、虾、蟹、田鸡、肉丸、虾丸、猪杂、鸡、牛肉、鸭、皮蛋等预先备好的粥料,配以葱、姜、胡椒粉等调味品,滚出多种粥品。
(四)苏菜系
1、味兼南北。
苏菜的区域适应性强,厨师们既可做出清炒、清溜的南味爽口菜,又可做出如火腿炖肘子、狮子头、炒膳糊等高蛋白、高热量的北方美肴,还可烹制非南非北的中性菜。
代表性菜肴有鸡汤煮干丝、清炖蟹粉狮子头、双皮刀鱼、拆烩大鱼头、野鸭菜饭、水晶肴蹄、百花酒焖肉、清蒸鲥鱼、银芽鸡丝等。
2、河鲜丰富。
由于苏菜地域盛产各种河鲜,故河鲜菜特别丰富。
著名的河鲜菜肴有蟹黄燕窝、虾羹鱼翅、西湖糖醋鱼、莲子鸭羹等。
另外,苏系的特点还有选料严谨、制作精致、注重配色、讲究造型、四季有别等。
四大地方菜系的形成过程及相互影响
(一)川菜系
四川得天独厚,江河纵横,水源充沛,沃野纵横,气候温湿,号称天府之国,故发展烹饪的物质基础十分雄厚。
川菜的发样地是巴(重庆)、蜀(成都)。
巴蜀曾与殷、周、楚、秦有过密切的经济文化关系,后为秦所并,故与秦之关系更为密切。
咸阳出土的川式泡菜坛可作为巴蜀与秦饮食文化交流的物证之一。
阳德出土的庖厨画像砖表明,早在东汉时期,成都一带的烹饪技艺已具相当水平。
唐宋以来,“蜀味”、“蜀蔬”屡见于各家诗文之中。
成都早是我国北南菜系的中
心之所在,其影响所及北至中州,东及仁和。
到宋代,川菜已发展为在全国影响颇大的一个菜系。
到清代,川菜的烹制水平得以进一步提高。
宣统年间,成都的饮食业很发达,所谓的七十二行中,约有三分之一为饮食行,当时市上席面菜点多达三百余种。
此间,扬州菜(卤子面)也传入四川。
(二)鲁菜系
鲁菜素有“北方代表菜”之称,有着悠久的历史。
鲁菜的发祥地是临淄与曲阜,即齐、鲁之故乡。
山东开化很早,齐鲁之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作为周代宗室之一的鲁国,保存了周代典式。
孔丘于东周问礼,修订《周礼》,使商周庙堂保存了一整套饮食礼仪。
孔府菜可谓周代宫廷菜的发展,并吸收了齐菜、苏菜和粤菜做海味的技艺。
齐国位于山东半岛东部,濒黄海和渤海。
春秋时期,齐国因管仲,晏婴的正确措施,国力强盛,号称五霸之首。
“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接踵”,当时的繁荣景色所由此一斑而窥见。
临淄衰落后,青岛与烟台继承和发展了齐都善做海菜的传统。
元明清三代,鲁菜入就,倍受达官贵人、文豪名流的喜爱。
王渔洋在《历下银丝鮓》一诗中高度称赞了济宁、济南一带厨师的技艺:“金盘错落雪花飞,细缕银丝妙入微。
欲析朝酲香满席,虞家鲭鮓尚方稀。
”此期,有许多南方菜及川菜传入山东,纳入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