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第2部分 专题复习与强化训练 专题一 语言积累与运用 知识清单四 初中教材中的重点词语

合集下载

2017版中考语文第2部分专题复习与强化训练专题一语言积累与运用考点跟踪突破2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2017版中考语文第2部分专题复习与强化训练专题一语言积累与运用考点跟踪突破2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考点追踪打破 2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 一)1.(2016 ·沈阳 ) 挨次填入下边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B)( 导学号: )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曲古老的赞歌,唱出了太古文明的 ________,从未看过翻腾的巨浪的人,难以想象万马奔跑、________的壮丽情形。

让我们迈开脚步,翻开________,投入大自然的 ________。

A.光辉一碧万顷心曲怀抱B.绚烂一落千丈心扉怀抱C.光辉勇往直前心扉情怀D.绚烂无边无际心曲情怀点拨:此类题需采纳分组清除法。

本题按首词分为A、C组与 B、D组,因“唱出”不可以与“光辉”搭配,清除A、 C 组,“一落千丈”“无边无际”填入第二空均可,“翻开”不可以与“心曲”搭配,因此清除 D 项。

应选 B 项。

2.(2016 ·宜昌 ) 请依据上下文选择适合的选项填空。

当年南开校门侧,曾悬一大镜,镜旁镌有箴词曰“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

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

① B :勿傲、勿暴、勿怠。

② A :宜和、宜静、宜庄。

”学生进出,知所儆戒。

A.颜色B.气象点拨:颜色:颜料或染料;神情。

气象:①大气的状态和现象,比如起风、闪电等。

②气象学。

③情形;状况。

④魄力;气概。

3.(2016 ·武汉 ) 挨次填入下边横线处的词语,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B)( 导学号: )对于作家而言,粉丝易得,知己难觅。

粉丝,是为成名 ________;知己,是为孤独 ________。

知己之难得,不只在于 ________,能看出天才,并且在于 ________,敢畅言所见。

A.雪中送炭如虎添翼慧眼独具胆识过人B.如虎添翼雪中送炭慧眼独具胆识过人C.如虎添翼雪中送炭胆识过人慧眼独具D.雪中送炭如虎添翼胆识过人慧眼独具点拨:雪中送炭:比喻在他人急需的时候给予帮助;如虎添翼:比喻使美好的事物更为美好;慧眼独具:慧眼,原是佛教用语,指能认识到过去和将来的眼力,今泛指敏锐的眼力。

中考语文 第2部分 专题复习与强化训练 专题一 语言积累与运用 考点跟踪突破 1语音-人教版初中九年

中考语文 第2部分 专题复习与强化训练 专题一 语言积累与运用 考点跟踪突破 1语音-人教版初中九年
14.(2016·某某)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C)
A.炽痛(zhì)告罄(qìnɡ)
羸弱(yínɡ)踉踉跄跄(liànɡ)
B.纤细(xiān)喑哑(yīn)
伫立(chù)不可胜数(shù)
C.绯闻(fēi)褶皱(zhě)
蜷伏(quán)瘦骨嶙峋(lín)
D.称量(liánɡ)绮丽(qǐ)
C.箫瑟 藩篱 来势汹汹 因地治宜
D.瓦砾 沉湎 相形见绌 一泻千里
6.(2016·某某)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D)(导学号:76712016)
A.阔绰 忘乎所以 威摄 左右蓬源
B.狩猎 仙露琼桨 发髻 穷困缭倒
C.蹒姗 独具惠眼 琐屑 不求甚解
D.惬意 孤陋寡闻 销蚀 自知之明
点拨:本题考查常用字的字形的辨识记忆。A.威慑 左右逢源B.仙露琼浆 穷困潦倒C.蹒跚 独具慧眼
C.绽开(zhàn)嫉妒(jí)
炽热(chì)鳞次栉比(zhì)
D.蜷曲(juǎn)迸射(bìng)
刹那(chà)潜移默化(qián)
点拨:A项中“哂”应读“shěn”,“狩”应读“shòu”;B项中“据”应读“jū”,“藉”应读“jiè”;D项中“蜷”应读“quán”,“迸”应读“bènɡ”。
16.(2016·某某)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B)(导学号:76712010)
船舷(xuán)良莠不齐(xiù)
点拨:A.炽chì,羸léi;B.伫zhù;D:舷xián,莠yǒu。
15.(2016·某某)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C)
A.哂笑(xī)狩猎(shǒu)
挑衅(xìn)奄奄一息(yǎnyǎn)
B.拮据(jù)慰藉(jí)

202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九年级上册

202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九年级上册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九年级上册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D)A.筵.席(yán) 拮据.(jù)矫.揉造作(jiǎo) 抽丝剥.茧(bō)B.恪.守(ɡè) 阔绰.(chuō)大发雷霆.(tínɡ) 忸.怩作态(niǔ)C.拜谒.(yè) 中.伤(zhōnɡ)自暴.自弃(bào) 根深蒂.固(dì)D.愕.然(è) 豢.养(huàn)歇.斯底里(xiē) 孜.孜不倦(zī)2.下列各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A.嘶哑鲜妍彬彬有礼李代桃僵B.漂逸漫游一意孤行自惭形秽C.旁骛秘诀言不及义鸠占雀巢D.亵读赃物荡然无存丰功伟绩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当黎.明终于把黑夜qū除,一阵寒风卷席过萧索的村庄,扯碎了屋顶上的几缕炊烟,谁能想到这空旷.的原野上,一座不起眼的村庄下竟埋藏着殷墟旧址。

那曾经富丽堂huánɡ的建筑,早被岁月的尘埃深埋于地下,化作土灰。

(1)给加点字注音。

黎.明( lí) 空旷.( kuànɡ)(2)根据拼音写汉字。

qū驱除富丽堂huánɡ皇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A.在唢呐老师的指导下,经过两个月的学习,王鹏已经学会了自吹自擂....。

B.倔强的小明又生气了,对谁都置之不理....。

C.以上都是个人观点,在官方证实之前,不足为据....。

D.格林先生失业好几个月了,现在已过得山穷水尽....。

5.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句是(C)①目前,我国市场上的湿巾和口罩等个人防护品,主要成分是由无纺布制成的。

②大部分的无纺布以聚酯纤维为基材,而聚酯纤维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在自然环境中无法自然降解。

③塑料污染的治理面临着可降解塑料制品或其他替代产品缺少统一标准、替代产品供给短期存在缺口等。

④加快生物可降解材料技术装备攻关,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发展新经济。

中考语文备考复习方案

中考语文备考复习方案

中考语文备考复习方案中考语文备考复习方案(精选6篇)今年学校结合本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初三年级中考备考工作提前进行,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考语文备考复习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考语文备考复习方案篇1一、学生学习现状分析:1、语文积累贫乏,语文视野狭窄,语文基本知识零碎或一知半解。

2、思想肤浅,思维单一,缺少灵活性和深刻性。

3、阅读理解能力、文字组织和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不强。

4、语文习惯较差,读书缺乏耐心,做题不够细心,书写不够规范。

5、语文学习态度不正确,认为凭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即可应付。

二、近些年中考语文试题命题分析:近些年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变化不大。

试卷分为“积累运用”、“现代文阅读读”、“文言文阅读”“诗歌赏析”和“作文”五大板块。

试题内容也保持相对的稳定:从课内外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到课内文言文的阅读,再到课外现代文的阅读,最后是作文的写作。

遵循“重视积累,突出读写,强调运用,鼓励创新”的命题思路。

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确定备考目标:1.让学生有正确规范书写的能力。

有利用语境辨认多义词的能力,同时学会根据设置语境,较准确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等等。

2.强化语文积累及运用训练,尤其强化名句的默写,注重课外古诗文的拓展背诵训练。

综合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训练,应以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为主。

3.强化名著阅读的训练,对名著的学习要落实到平时的阅读中。

4.强化阅读训练,包括现代文阅读和浅易文言文阅读。

5.强化写作审题指导,进行作文储备,了解考场作文的技巧。

6.我们的总目标是力争超过区平均分。

四、复习计划及应试策略:(一)三轮系列复习九年级语文新课学习计划于20xx年11月底结束。

从20xx年12月开始就正式转入了总复习阶段。

到中考前有四个半月的时间,我计划进行三轮比较系统的复习。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4语法知识(知识清单部编版)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4语法知识(知识清单部编版)

中考复习之语法知识(知识清单)【一、词性之实词和虚词】一、实词1.名词(七上P13)名词名词很常见,有的表示人,如“娃娃”“姑娘”“青年”“农夫”;有的表示具体的事物,如“绿萍”“水藻”“铃铛”“镰刀”“蟋蟀”;有的表示抽象的事物,如“精神”“传统”“法律”“爱情”;还有的表示时间,如“秋天”“昨天”“过去”“早晨”。

这些都不难区分,使用时也不太容易出错。

需要注意的是另一类表示方位的名词,一般称为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里头”“外边”“以上”“之下”等。

大多数情况下,方位名词用在其他名词性词语的后边,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或范围。

例如:(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朱自清《春》)(2)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

(刘湛秋《雨的四季》)2.动词(七上P49)动词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做着动作——走、跑、唱、跳、打、躺等;很多时候我们会有某种心理活动——爱、恨、担心、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等;而事物又总在不断发展变化着——增加、减少、扩大、提高、降低、发生、出现等。

这些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词,叫作动词。

大多数动词意义实在,较好把握;有一些动词用法比较特别,需要特别注意。

一类表示可能、应该、意愿,如“能”“能够”“会”“可能”“可以”“可”“要”“应”“应该”“应当”“肯”“敢”“愿”“愿意”等。

这类动词常常放在一般动词的前面。

例如: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一类表示动作趋向,如“上”“下”“去”“来”“进”“出”“到”“过”“过去”“上来”“回去”“起来”等。

这类动词往往放在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后边,用来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

例如: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还有一类表示判断,主要是一个“是”。

2023学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积累与运用专项训练--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3学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积累与运用专项训练--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3学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积累与运用专项训练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考试时间:90分钟;共100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25题,共75分)1.(3分)参观名人故居是了解历史、感悟文化、汲取精神营养的重要途径。

某校七年级的四位同学在参观鲁迅博物馆时,观看了《朝花夕拾》的展品,联想到这部散文集,颇有感触。

下面是他们分别在参观记录本上写下的感受,其中比喻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百草园见证了鲁迅美好的童年岁月,那些多彩的生活场景犹如色彩斑斓的图画,让我沉醉其中。

B.长妈妈给童年的鲁迅讲规矩,说故事,还为他买《山海经》……这些小事如同涓涓细流,流淌在鲁迅的记忆里,也让我看到了阿长的纯朴与善良。

C.《五猖会》中父亲在鲁迅正要出发去看五猖会时却命令他背书,这样的命令犹如一盆冷水全然浇灭了他的兴致。

D.《朝花夕拾》在平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的韵味,如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令我回味无穷。

2.(3分)下列各项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

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课文《香菱学诗》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C.凡尔纳被公认为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他的《格列佛游记》(海底两方里》《神秘岛》这三部曲小说之所以拥有广大的读者,原因不仅在于构思巧妙,情节惊险,还在于它们是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的成果。

D.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面、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戏剧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话剧、诗剧、歌剧、舞剧、歌舞剧、戏曲。

3.(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盯嘱黏性惧惮慷慨淋漓 B.报歉骷髅包裹晴天霹雳C.惶恐诘问愧作潜心贯注 D.镶嵌滞笨土匪面如土色4.(3分)下列用词造句不恰当的一项是()A.尴尬:见到老师进来,正在高谈阔论的他露出尴尬的神情。

202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专题四语文运用常考考点突破考点6语言运用

202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专题四语文运用常考考点突破考点6语言运用
【点拨】首先要弄清“美丽的姿势”是什么,根据题干信息,莉莉认为“美丽的姿势”是“如果跌倒,我会大笑着站起来”,根据莉莉最美丽的姿势“我会大笑着站起来”这个句型,要写出自己最美丽的姿势。其次,注意写出来的这个姿势一定要是最美的,要积极向上,有正能量。
示例一:我会唱着歌站起来。示例二:我会拍掉灰土站起来。
考向3 仿写、补写[2018.4(3)、2014.4(2)]
类型一:仿写
例 (2018安徽4(3))请你仿照示例,写两行小诗。 示例:每一缕晨曦 都是喷薄而出的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每一朵小花/都是歌颂生命的乐章
【点拨】首先从诗的内容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其次分析句式,句式结构为“每一+量词+名词,都是+四字短语+的+名词”;最后仿照此句式结构表达出对自然之物的赞美即可。
方法突破
第一步:审清题,定要点。 1.话题一致。仿写时一定要以陈述对象为主语或以给定的中心主旨为基础进行仿写。 2.修辞一致。为防止修辞运用不当失分,仿写前要分析例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还是比拟,是借代还是夸张,是对偶还是排比等,必须认清并严格遵守。
3.结构一致。仿写时将例句的结构和主干提取出来,句子主干一般就是仿写时要保留的内容。 4.研究标点。根据标点“,”与“;”可以知道所要仿写的部分与哪一部分句式一致。 第二步:组句。 1.定。找出固定不变的语句,确定仿写的对象及框架。(如仿句的主语、宾语等)
王英百米夺冠破校运会纪录
【点拨】第一步,找出新闻五要素:何人(王英)、何时(运动会)、何地(学校)、何事(百米夺冠破纪录)、何故;第二步,明确拟写新闻标题的格式:何人+何时或何地+何事,即可拟写出本条消息的标题;第三步,注意题干的字数要求,不能超过20字。

2020年河南省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 积累与运用知识清单

2020年河南省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 积累与运用知识清单

知识清单清单一部编教材推荐名著阅读导引1.《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代表作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等。

[写作背景] 《朝花夕拾》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月半刊。

1927年7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填写“小引”和“后记”,1928年9月结集时改名为《朝花夕拾》。

[作品分类] 第一类:《狗·猫·鼠》和《二十四孝图》都以议论为中心,将散文和杂文糅合在一起,穿插童年时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主要目的是讽刺和批判旧道德。

第二类:《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范爱农》主要挖掘普通人身上的朴实善良和高尚的情操。

第三类:《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主要记叙作者童年、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与片段,夹叙夹议,表达了作者对旧日美好生活的眷恋。

[主要作品] (1)《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时而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交配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选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2)《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先生小时候的保姆。

本文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害死了自己的隐鼠,充满了憎恨和厌恶;而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本《山海经》,却又充满了尊敬和感激之情。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劳动妇女真诚的怀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清单四初中教材中的重点词语(分册)七年级上册1.各得其所:各自如其所愿,也表示每个人或每件事物都得到合理的安排。

2.喜出望外:是指遇到的事情超过了期望,因而感到特别高兴。

3.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唠叨。

4.自作主张:指没有经过上级或有关方面同意,就对一个事件自行作出处置。

5.不可抗拒:课文《羚羊木雕》中指不可以违抗某个人的话或指令,要按照他的意思去做。

6.形影不离:形容彼此关系亲密,像自己的影子一样紧紧地跟着,经常在一起。

7.模模糊糊:思想上不清晰。

也可指看不清事物的状态或意志不清醒。

8.纠纷:发生争执的事情。

9.感慨:有所感触而慨叹。

10.疲倦不堪:形容非常疲乏,不能忍受。

11.混为一谈:是指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12.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过来。

13.宽宏大量:心胸宽大,不计较小事,形容人的度量大。

14.独具慧眼: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能做出精细的判断(如在质量方面)。

15.蛛丝马迹: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16.一字不漏:一个字也没有漏掉,没有偏差,形容很全面,非常细心的意思。

17.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18.整装待发:整理好行装,等待出发。

19.得意扬扬: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或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20.洗耳恭听:指恭恭敬敬地听别人讲话。

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21.鸦雀无声:原意为连乌鸦麻雀的叫声都没有;泛指什么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安静。

22.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23.朗润:明朗润泽。

24.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25.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26.贮蓄:储藏。

27.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

28.抖擞:形容精神振奋,饱满。

29.刹那:极短的时间,瞬间。

30.栖息: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31.竦峙:高高地挺立。

竦,高。

峙,挺立。

32.澹澹:(水波)荡漾。

33.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34.迸溅:向四处溅出。

35.伫立:长时间地站立。

36.训诫:告诫,教导。

37.嶙峋:①形容人瘦削。

②形容山石等突兀、重叠。

③形容人刚正有骨气。

38.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39.纳罕:惊奇,诧异。

40.耸立:高高地直立。

41.迂回:回旋;环绕。

42.心惊肉跳:因担心灾祸临头而惊恐不安的样子。

43.头晕目眩:头发昏,眼发花,感到一切都在旋转。

44.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45.高不可攀:形容难以达到。

也形容人高高在上,使人难接近。

46.灰心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

47.宽恕:宽容饶恕。

48.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49.痴想:动词,发呆地想;名词,不能实现的痴心的想法。

50.隐秘:隐蔽,不外露。

51.诱惑:①使用手段,使人认识模糊而做坏事。

②吸引,招引。

52.喧腾:喧闹沸腾。

53.日转星移:太阳转动方向,星星移动位置,指时间的变化、推移。

54.海枯石烂:通过用海水干涸、石头腐烂来形容历时久远,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

55.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56.严严实实:形容非常严密整齐。

57.丝丝缕缕:形容一根又一根,数也数不清。

58.喧嚣:声音杂乱;不清净。

59.静谧:安静。

60.劫掠:用武力夺取(财物或人)。

61.贪婪:贪得无厌,不知足。

62.喑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而不清楚。

63.弱肉强食: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

64.更胜一筹:比某物(某人)更好。

65.开膛破肚:把一个事物剖开膛,刮开肚(多形容家禽)来看。

形容看个究竟,弄个明白。

66.惊慌失措:指不知所措的样子。

吓得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

67.津津有味:形容趣味浓厚或有滋味的样子。

也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说得很尽兴。

68.一叶孤舟:一只小船独自漂泊在河上,形容漂泊在外的人孤寂的心情。

69.昂首挺立:抬起头,笔直地站立着。

很有精神,很有气魄的样子。

70.愕然:指惊讶的样子。

71.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72.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73.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74.滑稽:(言语、动作)引人发笑。

这里是荒唐的意思。

75.掺和:指夹着,伴随着;随便参与,使混乱等含义。

76.神通广大:比喻有强大的本领可以自由发挥。

77.眉开眼笑:眉头舒展,眼含笑意。

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78.旷野:指一大片生长着不同种类低矮植物的平地。

79.踉踉跄跄:指走路不稳,跌跌撞撞的样子。

80.塞翁失马: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

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七年级下册81.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82.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83.骊歌:告别的歌。

84.沉沦:陷入罪恶的、痛苦的境地。

85.讪笑:讥笑。

86.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范围。

87.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88.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

89.诧异:觉得十分奇怪。

90.崎岖:高低不平的样子。

形容山路不平,也比喻处境艰难。

91.默契: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

92.污秽:肮脏的东西。

93.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落泪。

可,表示值得。

94.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鲜,少。

95.当之无愧:承受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毫无愧色。

当,承受。

愧,愧色。

96.锋芒毕露:比喻人才华外露或说话言辞犀利。

锋芒,刀和剑的尖端。

毕,完全。

97.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

形容人人皆知。

喻,知道,明白。

98.妇孺皆知:妇女、小孩全都知道。

指众所周知。

99.马革裹尸:用马皮将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疆场。

100.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表示小心谨慎,竭尽全力效劳,到死才停止。

101.衰微:(国家、民族等)衰弱;不兴旺。

102.赫然: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现。

103.锲而不舍: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锲,刻。

104.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兀兀,劳苦的样子。

穷年,终年,一年到头。

105.沥尽心血:形容费尽心血。

沥,滴。

106.迥乎不同:很不一样。

迥,差得远。

107.群蚁排衙:整齐地排列着。

衙,衙门。

108.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斗、牛,星宿名,泛指天空。

109.潜心贯注:专心致志,高度集中。

110.心会神凝:心思、精神集中在一起。

111.慷慨淋漓:形容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112.一反既往:完全与以前相反。

一,完全。

既往,从前。

113.踌躇:犹豫。

114.杂乱无章:又多又乱,没有条理。

章,条理。

115.不见天日:看不见天和太阳。

比喻旧社会的黑暗,看不到一点光明。

116.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

膺,胸。

117.博学多识:有许多广博精深的学问。

118.一拍即合:一打拍子就合上了曲子的节奏,比喻双方很容易一致。

119.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骄傲自满而忘掉了一切。

120.亢奋:极度兴奋。

121.羁绊:缠住不能脱身,束缚。

羁,约束。

122.蓦然:突然,猛然。

123.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124.粲然:笑容灿烂的样子。

125.叱咤风云:形容声势威力极大。

126.尽态极妍:使仪态和丽质最充分地显示出来。

127.浑身解数:指所有的本领。

128.凛冽:刺骨地寒冷。

129.羸弱:瘦弱。

130.步履:行走。

履,脚步。

131.告罄:指财物用完。

罄,尽;空。

132.坚持不懈:坚决保持、维护或进行,不松懈。

133.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134.精疲力竭: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形容极度疲乏。

135.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

悚然,恐惧的样子。

136.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样子。

137.忧心忡忡: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

忡忡,忧愁的样子。

138.姗姗来迟:形容来得很晚。

姗姗,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

139.疲惫不堪:非常疲乏。

140.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141.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

142.搁浅:①(船只)进入水浅的地方,不能行使。

②比喻事情遭到阻碍,不能进行。

143.郑重其事:形容对待事物非常严肃认真。

144.聊以自慰:姑且用来安慰自己。

145.不毛之地: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贫瘠、荒凉的地方或地带。

146.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147.砭骨: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剧烈。

148.履践:踩踏。

149.崔巍:形容山高大雄伟。

150.养精蓄锐:养足精神,积蓄力量。

151.阴霾: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

常指一种压抑、沉闷的气氛。

152.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153.孜孜不倦:非常勤奋,不知疲倦。

154.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寻找,形容迫切地希望着。

155.斑斑驳驳:一种颜色夹杂有别的颜色。

156.悲怆:非常悲伤。

157.姑妄:姑且随便。

158.进退维谷: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中。

维,是。

谷,穷尽,指困境。

159.一尘不染:①泛指人品纯洁。

②指环境非常清洁。

160.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略微好一些。

161.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162.秩序井然:有条理,整齐而不混乱。

163.不羁:不受束缚。

164.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

有时形容声音大得惊人。

165.苍苍莽莽:无边无际的样子。

166.剽悍:勇猛,强健。

167.窥伺:暗中观察情况。

168.迎合:逢迎,猜测别人的心意以便顺从或投合。

169.疮痍:创伤。

170.枉然:徒然,得不到任何收获;白费力气。

171.阔绰:豪华奢侈,排场大。

172.观瞻:具体的形象给人的印象。

173.庇荫:遮挡阳光的树木等。

比喻保护、照顾。

174.遒劲:雄健有力。

175.畸形:生物体某部分在发育时形成的不正常的形状。

176.妒忌:对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177.驾驭:驱使车马行进,比喻控制、掌握、支配。

178.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使两者的能力、作用、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

益,更加。

彰,明显。

179.有过之无不及:(相比起来)只有超过的,没有不如的(多用于坏的方面)。

180.困窘:贫困;为难。

181.虎视眈眈:像老虎那样凶狠地注视着,形容贪婪、恶狠狠地盯着。

八年级上册1.高屋建瓴:在房顶上用瓶子往下倒水,形容居高临下的气势。

建,倾倒。

瓴,盛水的瓶子。

2.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3.瑰宝:特别珍贵的东西。

4.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5.排山倒海:推开高山,翻倒大海。

形容力量强,声势大。

6.气势磅礴: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7.回肠荡气:形容乐曲、文章等非常动人。

8.寒噤:因受冷或受惊而哆嗦。

9.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符合。

副,符合。

10.永垂不朽:永远流传,不磨灭。

垂,流传。

11.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说出或形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