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新课标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1课奇异的琥珀导学案语文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导学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导学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导学案
科学与发现
奇异的琥珀是怎样形成的?父亲的怀表里会藏着生物吗?为什么救了一只小海龟,会给幼龟群带来灭顶之灾。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自然之道无处不在,一个个奇妙而有趣的疑问在召唤我们去探索,去解答。

学习本单元课文,要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认真领会说明的道理。

小学语文导学案
小学语文导学案
小学语文导学案
小学语文导学案
小学语文导学案
小学语文导学案
小学语文导学案
小学语文导学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第21课《奇异的琥珀》word教案

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第21课《奇异的琥珀》word教案

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第21课《奇异的琥珀》word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掌握“琥珀、松脂、晌午、澎湃、黏稠”等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背诵课文的最后一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及作者的想象依据,体会它的奇异之处,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以及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的表达效果。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三、教学课时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说明文,也可称科学小品。

大家知道琥珀是什么吗?琥珀是一种淡黄色或红褐色的装饰品,燃烧时有香气,还具有科学价值。

那么它是怎样形成的呢?为什么又称为“奇异”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1、学生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注意珀、脂、湃的读音。

注意澎湃、黏稠的字形。

2、理解词语的意思:约摸、飒飒、热辣辣、前俯后仰、化石、黏稠、推测。

3、概括课文大意:写人们根据一块奇异的琥珀来推测出琥珀是怎样形成,怎样发现的,以及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

课文共分三部分:一、(1——12)写这块琥珀是怎样形成的。

二、(13——17)写琥珀被渔民父子发现。

三、(18)写琥珀的样子和价值三、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第一部分,说一说文中的琥珀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找出重点语句:“在十分巧合加快了广泛2、琥珀形成的条件是什么?学生总结交流。

(1)必须是炎热的夏季,必须是老松树,这样才会滴下较多的松脂。

(2)必须是蜘蛛扑过来的那一刹那,不然只包一个昆虫,或者一个没有。

(3)树林的不远必须有海,这样地质变迁时才会形成化石。

(4)必须要很长时间。

3、琥珀是怎样被发现的?找出文中的句子。

4、琥珀有什么价值?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了它的价值,我们可以从琥珀中获得很多关于远古的事情。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 奇异的琥珀教案 语文S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 奇异的琥珀教案 语文S版

奇异的琥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掌握“琥珀、松脂、晌午、澎湃、黏稠”等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背诵课文的最后一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及作者的想象依据,体会它的奇异之处,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以及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的表达效果。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三、教学课时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说明文,也可称科学小品。

大家知道琥珀是什么吗?琥珀是一种淡黄色或红褐色的装饰品,燃烧时有香气,还具有科学价值。

那么它是怎样形成的呢?为什么又称为“奇异”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1、学生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注意珀、脂、湃的读音。

注意澎湃、黏稠的字形。

2、理解词语的意思:约摸、飒飒、热辣辣、前俯后仰、化石、黏稠、推测。

3、概括课文大意:写人们根据一块奇异的琥珀来推测出琥珀是怎样形成,怎样发现的,以及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

课文共分三部分:一、(1——12)写这块琥珀是怎样形成的。

二、(13——17)写琥珀被渔民父子发现。

三、(18)写琥珀的样子和价值三、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第一部分,说一说文中的琥珀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找出重点语句:“在十分巧合加快了广泛2、琥珀形成的条件是什么?学生总结交流。

(1)必须是炎热的夏季,必须是老松树,这样才会滴下较多的松脂。

(2)必须是蜘蛛扑过来的那一刹那,不然只包一个昆虫,或者一个没有。

(3)树林的不远必须有海,这样地质变迁时才会形成化石。

(4)必须要很长时间。

3、琥珀是怎样被发现的?找出文中的句子。

4、琥珀有什么价值?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了它的价值,我们可以从琥珀中获得很多关于远古的事情。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简单了解了,琥珀的形成过程和价值,可是为什么说是“奇异”的呢?我们下节课再说。

21 奇异的琥珀_教案

21 奇异的琥珀_教案

语文(S)教学设计
教材:语文(S)六年级上册
课文:21 奇异的琥珀
板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以文本本身的知识性与趣味性巧妙结合为依托,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浓厚的科学兴趣为落脚点,在充分体味文章生动的语言表达效果的基础上积累丰富而优美的语言材料。

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 从直观形象感知入手,首先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 创设情境,关注生成的课堂情节,充分调动学生科学探究的欲望,通过
充分体味文章丰富的想象和优美的语言,达到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
思维、受到思想熏陶的目的。

3. 落实以读为本,关注阅读中学生独特的感悟,并且注重读书方法的指导。

教学目标:
1. 了解这块琥珀的奇异之处及琥珀的形成过程。

2.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体味科学家是
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或喜欢的语句)。

3. 帮助学生认识“琥、珀、脂、黏、稠”,会写“琥、珀、脂、渗、裹、
澎、湃、黏、稠、详”,掌握“琥珀、松脂、渗出、包裹、澎湃、黏稠、详细”等词语。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人们推测琥珀来历的依据。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奇异的琥珀导学案

奇异的琥珀导学案

《奇异的琥珀》导学案第一课时使用人: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认识“琥、珀、脂、黏、稠”等字,会写“琥、珀、嗡、脂、晌、渗、澎、湃、黏、稠、详”等字;2、通读课文,从总体上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的写作思路。

自学指导:1、不认识的字词可借助字典;2、注意从课文中找关键词,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

自学自练:1、我能认识的生字词:(10分)2、你觉得还有哪些与生字表中相关的字特别值得注意?(多音字、形近字等)(30分)3、你觉得课文中还有哪些词语也值得我们收集在词语花篮中? (20分)4、读课文,简单说一说课文围绕琥珀写了哪些内容?(30分)自学反馈:(“我”的疑惑)针对课文内容还有什么疑问?写一写。

(10分)课堂检测:1、给下列字注音。

(14分)()()()()琥珀松脂渗出()()()()包裹澎湃黏稠详细2、比一比:(24分)黏()脂()渗()详()粘()指()参()祥()拈()旨()惨()洋()3、多音字组词。

(8分)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奇埋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4、根据拼音写词语。

(12分)sàsàdǎnfúshì()()翅膀()5、补充词语。

(4分)前()()仰()辣()6、正确搭配词语。

(20分)飒飒地飞舞高大的腿快乐地照射长长的松树嗡嗡地响透明的松脂慢慢地穿过厚厚的波涛热辣辣地爬澎湃的琥珀7、为这篇文章划分段落把那个概括段意。

(18分)《奇异的琥珀》导学案第二课时使用人: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从课文中找出这块琥珀的奇异之处并提炼出这块奇异琥珀的形成的过程;2、思考科学家是怎样进行推测想象的,知道这块琥珀有什么价值。

自学指导:围绕问题,认真仔细读课文,从课文中找答案。

自学自练:(一)透过“样子”,感受奇异“奇异”是什么意思?——跟寻常的不一样,奇怪而特别,与众不同,令人惊奇而诧异。

21奇异的琥珀导学案

21奇异的琥珀导学案

理想学校的导学案《奇异的琥珀》第二课时班级:职教人:课型:使用人:一、成功学习1、成功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奇异之处。

(2)、体会科学家想象的合理以及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的表达效果。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成功自学自由朗读课文第18自然段,想一想:( 1)、这块琥珀是什么样子的?从中能看到什么?想象什么?依据是什么?( 2)、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是什么?推测是什么意思?( 3)、这块琥珀的奇异之处在哪儿?3、成功合作( 1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2)主人翁苍蝇和蜘蛛当时在干什么?(3)它们是怎样包在琥珀里的?(4)文章几处写了阳光?是怎样写的?气温的变化集中在哪几个词语上?为什么要强调阳光?(5)要形成这块琥珀必须具备什么条件?二、成功示学三、成功用学基础题1、读拼音写词语hǔ pò sōng zhī bāo guǒ péng pài nián chóu xiáng xì() () () () () ()2、缩写下列句子。

(1).晌午的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题(根据课文填写下表)拓展题(想象写话)苍蝇和蜘蛛被大滴松脂包在里头,他们再也无力挣扎了。

此时,苍蝇和蜘蛛彼此间会说些什么?请发挥你的想象,写写他们的对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成功思学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一定收获不少吧。

想一想,并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年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奇异的琥珀》语文教案

2019年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奇异的琥珀》语文教案

2019年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奇异的琥珀》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琥、珀、脂、黏、稠五个会认字。

会写琥、珀、脂、渗、裹、澎、湃、黏、稠、详10个会写字,掌握琥珀、松脂、包裹、渗出、澎湃、黏稠、详细等词语。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3、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这块琥珀的奇异之处及琥珀的形成过程;体会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中这块琥珀的奇异之处及琥珀的形成过程;体会作者推测琥珀形成过程语言的生动形象。

教具:课件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体会语言的生动形象。

教学过程:一、诱导试学1、什么是琥珀?师:同学们见过琥珀吗?你对它有哪些了解呢?(出示幻灯片)仔细观察,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总结:琥珀是古代松柏脂的化石。

淡黄色、褐色或红褐色的固体。

可以做装饰品,可以入药。

2、初读课文师:琥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少见的一种东西,课文中是怎样介绍琥珀的呢?请大家快速朗读课文,找出有关的语句?二、引导探学1、出示试学范围(课件)师:这篇课文是说明文,但它只用了很少的文字介绍琥珀的特征,那么本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呢?试学范围:自由朗读课文,说说本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同时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特别注意以下几个词语:琥珀、松脂、包裹、渗出、澎湃、黏稠、详细。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从琥珀的形成、发现、价值三个方面来总结。

3、检查朗读同桌互相检查。

教师抽查。

(第3.4.8.18自然段)评价:正确流利声音洪亮字正腔圆声音甜美一级棒4、作者简介师:我们已经了解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了,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孩子们,你们知道这篇课文是谁写的吗?(柏吉尔)师:柏字的读音为b。

柏拉图、柏林、张柏芝等,多用于人名地名。

这篇文章多次入选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

最新六年级《奇异的琥珀》教案设计(精品)

最新六年级《奇异的琥珀》教案设计(精品)

六年级《奇异的琥珀》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中这块琥珀的奇异之处及琥珀的形成过程,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以及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的表达效果。

3、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4、帮助学生认识“琥、珀、脂、黏、稠”,会写“琥、珀、嗡、脂、晌、渗、澎、湃、黏、稠、详”,掌握“琥珀、松脂、晌午、渗出、澎湃、黏稠、详细”等词语。

教学重点:从人们推测的故事中,了解这块奇异的琥珀形成的过程。

教学难点:明白人们是根据什么推测的,以及琥珀形成的必要条件,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过程:一、回顾初读内容1、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一种化石,它叫什么?——琥珀谁能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琥珀?2、课文围绕琥珀写了哪些内容?——形成、发现、样子和价值3、编者把文中写的这块琥珀称之为“奇异的琥珀”,“奇异”是什么意思?——跟寻常的不一样,奇怪而特别,与众不同,令人惊奇而诧异。

板书:与众不同令人惊异二、深入学习课文(一)透过“样子”,感受奇异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这块琥珀,它奇异在哪呢?1、相继出示图片和文字,指读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

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

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粘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2、交流“奇异”之处“两个小东西”:苍蝇和蜘蛛,是一对天地,同处一室,实属不易;“仍旧好好地躺着”,“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完好无损,清晰可见,就象是昨天刚发生的事一样,不得不为之惊叹。

3、带着惊异之意,我们再来读读这几句话。

指读、齐读。

4、惊叹之余,我们不由得会产生一系列的疑问:学生交流后归纳:这块琥珀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二)揣摩“形成”,感受奇异1、今天,我们不妨跟随科学家们,本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探索奥秘的科学精神,以文字为依托,去想象一下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

上节课同学们通过初读课文,分别用不同的方式把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勾勒了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一课奇异的琥珀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琥、珀、脂、黏、稠”,会写“琥、珀、嗡、脂、晌、渗、澎、湃、黏、稠、详”,掌握“琥珀、松脂、晌午、渗出、澎湃、黏稠、详细”等词语。

2、总体上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的写作思路。

3、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可以查字典,也可以与同学讨论、交流。

不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4、默读课文第一部分内容,采用不同的方式简要写出琥珀的形成过程。

例如:列表格、画箭头、写小标题、文字叙述等方式
5、读了课文,你对琥珀还有哪些了解?针对课文内容还有什么疑问?
二、自主学习:
1、说说你对琥珀的了解。

2、你觉得生字表中的哪些生字特别值得注意?你想提醒大家。

第1关:扫除拦路虎
3、勇闯第二关:
♦想一想: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议一议:课文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4、摘录描写太阳强烈的词语或语句,完成填空。

出示:描写太阳强烈的词语或语句有: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③____________。

这样写的原因是_ 。

三、探究交流
1、琥珀是古代松柏脂的化石,可做琥珀酸和漆,也可入药,或做装饰品
2、课文主要写的是
3、课文结构分析
四、展示练习
课后检测:1、词语理解:推测、约摸、拂拭、渗出
比一比:黏()脂()渗()详()
粘()指()参()祥()
五、我的课堂评价: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中这块琥珀的奇异之处及这块奇异琥珀的形成的过程,体会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的表达、培养自己逻辑推理能力及爱科学的精神。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推测想象的,通过对琥珀的探究,对词句的品味,学习体会课文是如何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的。

3、同学们默读课文,分析一下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哪几个条件,并说明理由。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并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一、复习导入: 我会说:这块琥珀的奇异之处?
1、在那块()的琥珀里,有一只()和一只()。

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和它们的腿的()显出好几圈()的()。

2.这块琥珀奇就奇在()和()是一对天敌,同处一室,实属不易。

二、自主学习:
1、琥珀形成的故事十分有趣,有很多生动形象的描写,默读课文1—12自然段,用“~~”画出你喜欢的句子,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说说喜欢的理由,并做好批注。

[方法支招:勾画——读——揣摩——批注
2、有感情的朗读你喜欢的句子,读得有情有趣。

3、默读课文2-9自然段,找松脂球的形成的句子,分析松脂球形成需要几个条件?
4、默读课文10-12自然段,琥珀形成过程的句子,分析琥珀形成需要几个条件?。

三、合作学习:1、课文那些描写让你觉得生动有趣?有很多生动形象的描写,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2、从课文琥珀的形成过程的描写中提炼出形成这块奇异琥珀需要的条件,用简短的文字概括出来。

相互交流快速形成小组意见。

交流填空:(1)、松脂球的形成必须的条件:
(2)、松脂球变成琥珀化石又必备的条件有:
四、交流展示:
1、课文哪些描写让你觉得生动有趣?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感悟。

和全班同学分享组内最精彩的理解。

小组派代表将体会最深的句子说出来与全班同学交流。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小组内比赛背诵课文的第五自然段。

五、当堂检测:
1、我会说:我要把琥珀形成的条件,有条理地说出来:
提示:可借助关联词(如果没有……就没有……)(只有……才……)等也可以不借助关联词。

2、根据课文填写下表
3、小练笔:我要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写一
篇想象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