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体育社团助推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文体用品与科技总第449期2020年8月(下)基金项目:安徽外国语学院校级重点项目;项目编号:Awky2019033。
作者简介:范志远(1987-),男,汉族,安徽定远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操(健美操)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1、前言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活跃力量,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手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点便在于立德树人。
体育社团是社团发展中占据多数的社团类型,其核心内涵和社团建设和校园文化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
在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社团如何发挥自身的作用,助推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体育社团建设过程中普遍面临的挑战。
文章以逻辑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分析立德树人背景下,针对体育社团文化因素衰减,校园内资源亟待整合、体育社团文化元素亟需挖掘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因此,站在立德树人的视域下,以体育社团为抓手,是助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着手点,是亟待去研究的课题。
2、体育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2.1、体育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和校园文化的实践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体育社团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体育社团的发展依附校园文化建设—体育社团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与体育社团发展互相促进发展”的发展过程。
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高校通过除正常教学活动以达到立德树人目的之外,还以体育社团建设为抓手,通过社团活动形式日益丰富、文化体现日益鲜明、参与人数日益增多,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内要素之间文化碰撞,为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和立德树人提供了多方面可借鉴经验,也逐步成为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中坚力量。
2.2、体育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者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已经在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局面。
新时代,紧紧把握立德树人的中心方向,坚持将校园文化建设推向更高的站位,加快体育社团发展成为集约型、文化型社团,特别需要加快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的完善和变革,其中涉及内容众多,各部门之间调整难度大,需要在高校校园内进行试点推行和实践探索。
立德树人理念在学校体育中渗透的策略

立德树人理念在学校体育中渗透的策略立德树人理念是指通过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很好地融入立德树人理念。
下面是在学校体育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和团队精神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性的体育活动,如体育课、运动会等,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体育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倡导互相帮助、相互支持的精神,强调团队的力量和集体荣誉感。
要注重对个人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懂得团结合作、互相尊重的重要性,培养他们感受集体荣誉,体验团队成功带来的喜悦。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生活习惯体育活动是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和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途径。
通过体育课的开展,使学生了解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学习正确的运动方法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的兴趣和乐趣。
学校还可以组织一系列的健康活动,如晨跑、太极拳、瑜伽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和饮食习惯,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和自控能力,使他们能够终身受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竞争和成功失败在体育活动中,学生经常面临竞争和成功失败的情境,这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重要机会。
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竞争,使他们认识到竞争不仅是与他人的较量,更是与自我过去的较量,要培养学生内在的动力和对于自我超越的追求。
在成功失败面前,学校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鼓励学生在失败中汲取教训,从中获取成长,同时要教育学生学会分享成功,理解成功的含义。
四、强调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的培养体育精神是立德树人理念在体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坚韧毅力、顽强拼搏的精神。
通过体育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战胜困难和挑战的喜悦,养成坚持到底、不怕困难的品质。
要注重体育道德的培养,教育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遵守比赛规则,尊重裁判和对手,维护公平公正,诚实守信。
立德树人理念在学校体育中渗透的策略

立德树人理念在学校体育中渗透的策略学校体育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培养学生健康体魄、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毅力与坚韧性格等多重任务。
立德树人理念作为新时代我国教育的核心思想,强调全面发展人的个性和才能,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
那么,如何将立德树人理念渗透到学校体育中,对学生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呢?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
立德树人理念要求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这包括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身心健康。
在学校体育中,我们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使学生明白体育不仅仅是一种竞技比赛,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培养身心健康、享受快乐的途径。
我们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明白体育竞技是为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而不是为了取得名次和奖牌。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体验到体育的乐趣和快乐,真正享受到体育带来的健康和快乐。
第二,注重规范的体育教学。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我们要注重规范的体育教学。
通过有规范、有序的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我们可以通过设置规则和要求,让学生按照规则和要求进行体育活动,培养他们的纪律性和自律性。
在体育活动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可以通过安排团队活动和集体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第四,注重体育活动的义务性。
在学校体育活动中,我们还要注重体育活动的义务性。
立德树人理念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在体育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和参与一些义务性的体育活动,如义务操场清理、义务晨跑等,让学生体会到体育活动的义务性,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体会到为他人和社会做贡献的快乐和满足感,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
第五,注重体育精神的培养。
在学校体育中,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
“立德树人”背景下学校体育的育人价值

“立德树人”背景下学校体育的育人价值
“立德树人”是党在十八大期间提出的最新教育任务,任务要求学校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坚持德育第一的基本教学观念,眼光不能只放在文化课的培养上,要有远见,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同时,教育要具有全面性,必须让所有学生都要得到教育,让所有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让学校的教育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现如今学校要做的就是正确认识体育育人的意义,明确体育育人的教学目标。
所以,怎样实现体育“育人”的价值是现在学校所面临的问题。
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后发现,现如今有关体育“育人”的价值的相关研究成果比较少,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学校的课程较为繁多,教学方式较为复杂,多讲究教学的目标,仅看重教学的结果,所以忽视了体育教育的意义,不再关注体育教育所带来的价值。
另外,体育教育界也认为体育教学的意义在于增强学生体质,忽略了培养学生道德的重要性。
1990年,教育界对学校体育教育的教育意义进行研究和讨论,根据研究讨论结果制定了最新的体育教育参考教材,但教材之中并为提及“育人”这一教育目标,最终导致了体育教育育人价值被摒弃,相关体育教育育人价值相关研究的匮乏。
部分学校在体育教学中涉及到了学生道德教育,但由于“新课标”改革的要求,不得以将教学目标重新定义为“心理健康和适应社会”。
所以,根据党的十八大对教育工作的最新要求,结合现阶段我国体育教育的发展情况,以及国家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学校体育教育“育人”价值的研究变得十分重要。
另外,实现体育教学的价值是进行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目的,所以只有搞清体育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才能更好的制定教学计划。
立德树人理念在学校体育中渗透的策略

立德树人理念在学校体育中渗透的策略立德树人是指在教育中培育学生的道德品质,塑造健全人格,促进个体全面发展。
在学校体育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和健康意识,更可以借助体育项目的特点,促进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人格发展。
以下是一些关于立德树人理念在学校体育中渗透的策略。
一、注重体育教育的思想引导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不仅仅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的思想引导。
学校可以通过体育课堂上的讲解、体育赛事的组织、体育活动的开展等形式,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推崇体育精神,弘扬公平竞争、顽强拼搏、团结合作等体育道德观念。
通过思想引导,营造积极向上的体育氛围,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不仅是技术的学习者,更是品德的培养者。
二、注重体育项目的品德教育学校体育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
在体育训练和比赛中,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引导学生注重公平竞争、尊重对手、遵守规则、团结合作等品格品质的培养。
一方面,老师可以通过体育项目的规则和精神内涵加强学生的道德培养;老师可以通过体育案例、历史故事、名人事迹等形式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自律意识。
通过体育项目的品德教育,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也得到心灵上的熏陶。
三、注重学生体育素质的培养学校体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
在培养体育素质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学生品德素质的培养。
学校可以在体育训练中注重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奉献精神的培养,通过体育竞赛和训练使学生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学校还可以通过体育训练培养学生的坚韧意志、顽强毅力,使学生在挫折和困难面前能够顽强坚持,战胜自我,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勇敢精神。
四、注重体育师生的互动交流学校体育师生的互动交流对于渗透立德树人理念至关重要。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在体育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弘扬体育道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弘扬体育道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体育道德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体育事业作为弘扬国家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的重要平台,其道德建设是影响广泛的。
弘扬体育道德,就是要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和倡导体育精神,提高运动员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
一个国家的体育事业能否发展壮大,其道德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
体育道德包含的内容很丰富,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强调尊重、公平、竞争、团结、友谊和奉献。
这些体育道德不仅是运动员的行为规范,也是对社会公众的示范。
只有通过弘扬体育道德,才能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体育环境,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体育教育的宗旨。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制定的目标。
而在这一过程中,体育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一环,其根本任务同样是立德树人。
体育教育在校园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它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体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自律意识、合作能力和责任感,使他们建立正确的竞技观念和体育态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要求体育教育要秉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体育道德和精神品质,从小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现弘扬体育道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政府、学校、社会各界和家庭都要发挥自己的作用,为这一目标共同努力。
政府应当加大对体育事业的投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对体育事业的重视程度。
学校应当加强体育教育的力度,提高体育教育的质量,加强学生体育道德建设和体育文化的传承。
社会各界要关注和支持体育事业发展,传播和弘扬体育道德,增强社会体育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家庭是孩子性格养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体育道德,引导他们热爱体育运动,努力提高自己的体育素养。
在实现弘扬体育道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五育并举——浅谈学校体育的育人功能

74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五育并举——浅谈学校体育的育人功能樊明星 华阳中学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立德树人;学校;体育;育人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事业发展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
而学校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绝对的比例,因此学校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阵地。
体育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一环,都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同时学校体育又是建设体育强国的主要阵地。
作为一名体育工作者,今结合我校浅谈学校体育是怎样实现育人功能,从而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
学校体育的育人功能主要通过下面几种方式实现:一、强体健身强体健身,从我校层面和个人理解而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体育维护和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二是通过体育锻炼、运动锻炼和训练促进学生体能的强壮、体能的健康、体能的发展。
学生的身体健康实际上有两个层次,有两个水平:一个是身体健康,主要表现身体发育正常,生病少,这是最基本的身体健康;一个是身体要强壮,体格要强壮,而且这个体格要强壮还包括要能够掌握几种,最少是一到两种以上的体育运动技能,而且达到一定的水平标准。
只有这样的身体健康才能让我国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中央有关文件强调体育课、体育活动、体育锻炼一定是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这包括从事运动、从事体育锻炼的兴趣,要培养和提高学生运动锻炼的技能。
而且有关文件还讲得很具体,我们通过学校的教育应该让学生至少掌握一至两门的运动技能,还要着重培养学生运动、体育锻炼的习惯,要通过体育活动养成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
育人一定要育体,育体育人这一点是最基本的。
二、强体健心体育课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而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要身心健康。
基于此,我们提出“强体健心”的理念。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2021年2月SPORT LEISURE MASS SPORTS 大众体育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
当前的体育课程与教学也紧紧围绕这一根本任务进行改革,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对学生提升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探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路径,有助于将体育课程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标相结合,进而拓展体育教学新路径,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1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2],又是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体育教学不仅仅指运动锻炼和增强身体素质,更是协调了德育、智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要素共同作用于育体这一核心议题之中[3]。
以体育课程为载体,在体育教学中贯彻“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方向,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更有利于塑造健全的人格,以强健的体魄应对未来人生的挑战,在体育锻炼及竞技比赛中培养其顽强的拼搏意识和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在体育学习中建立生命体验和社会认知[4]。
2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探索2.1 创设运动情境,提升学生的体育道德品质运动情境的创设和体育课堂情境的规范教学是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倡导思想之一[5]。
在体育教学中把“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融入到运动情境中,从小学到大学阶段将体育道德品质作为体育学科的核心发展要素,使体育课程融入多元教学内容,丰富体育教学功能。
在体育课程的情境设计上,结合当下国情、实事、教学内容,合理安排体育道德品质教育元素,并贯穿于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使运动情境的创设起到提升学生的体育道德品质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17, 6(12), 1505-1509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7 in Hans. /journal/asshttps:///10.12677/ass.2017.612211Study on the Status and Function of SchoolPhysical Education in Morality EducationLiping HuangSchool of Sports Science, Lingnan Normal University, Zhanjiang GuangdongReceived: Nov. 20th, 2017; accepted: Nov. 30th, 2017; published: Dec. 7th, 2017AbstractThe article combines the importance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educational work in col-leges, and discusses in depth the important role and function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realization of “morality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doing a good job in the management of morality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the status and role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re irreplaceable. Through the research, it reveals the important status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morality education: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s the link of carrying out the moral education, and th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ontains abundant moral education; the role of th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oral high school: th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s the catalyst to educate the people, and the role and status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s irreplaceable.Keywords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Morality Education, Status, Action学校体育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黄丽萍岭南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广东湛江收稿日期:2017年11月20日;录用日期:2017年11月30日;发布日期:2017年12月7日摘要文章结合学校体育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重要性,深入探讨了学校体育在实现高校“立德树人”中的重要黄丽萍角色和作用,诠释了抓好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
通过研究揭示了学校体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地位:学校体育是实施以德育人的纽带,学校体育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学校体育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作用:学校体育是高校育人的催化剂,学校体育的角色和地位不可替代。
关键词学校体育,高校,立德树人,地位,作用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1. 引言学校体育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其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当代大学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些年,学校体育经历了多次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学校体育教学、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学校体育活动与体育竞赛也在各大高校开展得如火如荼。
学校体育的育人功效越来越受到高校重视,通过体育学习与锻炼,可以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促进大学生意志品质与道德素养的提高。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来,各高校都在狠抓落实这一育人目标;从现阶段来说,立德树人就是通过教育事业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1]。
而学校体育在大学生品德素养的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学校体育的育人目的与十八大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不谋而合的,这恰恰彰显着学校体育在实现高校“立德树人”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
2. 学校体育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普通高校与成人高校数量的不断增多,教育模式和教育特色的不断创新,人才的大力培养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人才储备。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高校育人工作与人才培养理念的本源回归;既是继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又是继续兼顾“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立德树人”的提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有力的智力保障。
学校体育的根本目标是通过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提高全民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抓好学校体育是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高校基础设施配备日渐完善,办学条件越来越好,高校体育设施建设与体育师资队伍的配备也逐渐加强。
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学校体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一,学校体育是高等教育中最为活跃的一个元素,它丰富着大学人文精神的发展,激励着大学生积极向上、阳光激昂的精神风貌;第二,学校体育中的体育教师在高校师资队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通过体育教学,教授学生体育技能、体育文化、体育品质,帮助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第三,学校体育教学,特别是大学生公共体育课,是覆盖全体学生身体教育的关键,是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教学活动;第四,体育教学不但灌输体育知识、运动方法、促进身心健黄丽萍康发展,其在培养大学生意志品质与道德素养方面也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为高校育人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全面理解“立德树人”的内涵立:树立;德:德业;立德:树立德业。
“树人”是培养人才的意思,出自于《管子·权修》,其言有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就如我们常说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树:培植、培养,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立德树人”即谓:(自身)树立德业,给后代做榜样,培养人才。
我们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不单单是为祖国培养出有知识才干的现代化人才,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出具有良好道德素养的人,让他们成为健全的人、有益于社会的人;“立德树人”可谓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首先要立“师德”;“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即“师魂”;它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2]。
良好的德行是为人师者的基本要求、应具备的基本品质,更是为人师者的首要条件。
浩浩中华地,上下五千年,孔孟之道时至今日都被后人所推崇,甚至奉为箴言至宝,这跟孔孟之贤德是密不可分的。
孔孟二位贤哲,是古今中外为人师者的典范,其以德育人,以身作教,培养了一大批贤人志士。
韩愈曾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但从时代发展的步伐来看,仅会授业解惑的教师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其必须要有良好的德行,教师自身的品德素养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学生德行好坏是评判教师合格与否的关键。
以师德促学生品德发展,立言先立德、树人德先行,实现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培养目标。
4. 学校体育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重要地位4.1. 学校体育是实施以德育人的纽带从广泛的意义上说,所有教育工作者都是德育工作者,都承担着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3]。
立德是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在育人岗位上必须要有的基本素养;教师良好的德行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教师良好的德行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同时也对高校教师提出了道德层面的最高要求。
“树人”是一个神圣而复杂的长期工作,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生理等方面的问题,是高校教师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保证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高校人才的培养,不单单是培养具有一门专业技能的特长生,更多的是要将其培养成一名具有较高道德素养的有益于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大学的实质就是对人的培养,培养成一个人格健全、品质良好、有益于社会及他人的人——这是高校的责任和义务。
而学校体育中的体育教师作为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道路上的指导者,通过体育教学活动,疏导学生心理压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全发展;体育教师教授运动技能,让大学生通过某个技能动作的反复练习,在运动练习过程中,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刻苦勤奋的意志品质;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本身所具有的体育品德,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养成尊师长、孝长辈、讲礼仪、树德行等良好的品德素养。
可以说,学校体育在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实现“立德树人”,培养身心健全、树文明、有德行的当代大学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不难看出,学校体育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立德树人”精神的关键,是实施以德育人的纽带与桥梁。
4.2. 学校体育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自我国举办奥运会、亚运会等国际重大体育赛事以来,国民对体育运动的热情空前高涨,对体育人文精神的崇尚也得到了巨大增强;两大体育盛会的成功举办也促进了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前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