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形肺炎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球形肺炎的X线表现与鉴别诊断

球形肺炎的X线表现与鉴别诊断

误诊率最高 , 可能与肺癌常见 、 年龄偏大有关 。( 球形肺 炎 1 ) 形 态上虽大体呈 球形 、 类球形 , 较多为方 形或不 规则三角 形 , 但
其 中贴 近胸膜 的方形病灶 有特征性 ; 肺癌 形态呈较规 整球形 , 方 形少见 。f1 2球形肺炎边缘毛糙 , 可见长毛刺和棘状改变 , 且模糊 , 有 时可见晕征 , 其周 围可见淡薄小 片状影 , 映 了病变急性 渗出 反 性 改变 。肺癌周 围毛刺细短 , 边缘多较清楚 , 不见晕征 , 可合并肺 门及纵 隔淋 巴结肿大 。( 球形肺炎密度 较淡 , 3 ) 且增强后病灶中央 可见规则 、 面清晰 的无强 化 区, 界 反映 了炎性坏死 的特点 , 征 此 少见于肺癌 , 具有特征性 。而肺癌增 强后 如为不均 匀强化 , 强化
21 0 0年 1 月 中 第 2 第 3 期 1 卷 2
Oe o e 2 0 t b r 0Βιβλιοθήκη V012 . No_2 3
中国中医药咨 讯
J u a fC i aTrdto M iee Me iieI fr t n o r lo h n a iin Chn s d cn nomai n o ・1 9 ・ 5
治 疗 后 , 形 阴影 不 易 消 散 。 而 球 形 肺 炎 经 抗 感 染 治 疗 后 , 形 球 球
形肺炎 的机 制 目前 尚无详细 的解 释 , 可能与下列 因素有关 : ①炎 性渗出物通过孔 氏孔 和兰勃 氏管 向周围均匀扩散。② 由于抗生 素 的应用和 自身免疫力使 大叶性肺 炎和节段肺炎发 展受限而形 成 。③大叶性肺 炎和节段性肺炎 的吸收从边缘开始 , 可使病灶呈
这与球形肺炎容易相鉴别 。 26 机 化 性 肺 炎 .
改变且较模糊 , 系支气管周围炎所致。⑥病灶内见粗大血 管纹 贯 穿, 围及近肺 门侧血管纹增 多 、 周 增粗 、 扭曲呈“ 围充血征” 周 但无

CT检查与普放检查诊断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比较

CT检查与普放检查诊断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比较

CT检查与普放检查诊断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比较目的观察CT检查与普放检查诊断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的效果。

方法选取24例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使用普放方法检查,检查设备为安科openⅢ,再用CT方法检查,检查设备为西门子欢星+螺旋CT,将检查结果做回顾性比较。

结果患者的征象特点为:胸膜凹下、阻塞性肺炎可见于周围型肺癌;<3cm薄壁空洞为周围型肺癌、小泡征病症为少见征象;炎性假瘤、钙化、胸膜肥厚结核球为多见征象。

CT检查周围型肺癌、炎性假瘤、结核球定性诊断的准确性高于普放检查(P<0.05)。

结论CT检查诊断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效果较为清晰可见,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标签:CT检查;普放检查;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中使用的影像学技术已经愈加成熟,影像技术提高了临床中诊断正确率,特别是近几年发展的CT技术,CT技术是普放检查的另一种补充检查方法,十分有利于诊断病症[1]。

本次研究将针对24例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检查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对比两种检查技术在临床应用当中的差异性,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月~2013年2月某院收治的24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患者,患者均有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病理证实,4例发现周围型胃癌,12例有炎性假瘤,8例有结核球。

2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10~76岁,平均年龄(37.23±5.12)岁。

患者经过两种检查诊断方法确定病症,先采用普放检查,后采用CT检查。

1.2方法患者经过不同检查方式后,对患者影像进行分析,对患者的周围型肺癌、炎性假瘤、结核球等症状进行定性诊断,分析两种不同检查诊断方式的影像效果并予以记录。

1.3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见图1~图5。

球形肺炎的X线平片诊断和鉴别诊断

球形肺炎的X线平片诊断和鉴别诊断
边 缘 模 糊 , 疗 后 随 着 肺 部 球 形 影 逐 渐 吸 收 消 退 , 门影 也 逐 渐 治 肺
4 讨论 球 形 肺 炎 临床 上 不 多见 , 细 菌 、 毒等 引起 的节 段性 渗 出性 是 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炎症 , 由于 炎 性 渗 出物 可 能 是 通过 支 气管 蔓 延 或通 过 肺 泡 孔 向邻
状、 状 、 块 星状 、 状 、 层 状 或 同心 层 状 排 列 , 量钙 化 对 结核 球 环 分 大 的 诊 断有 重 要价 值 。 结 核 球 附近 的肺 野 内 可见 散在 斑 点 状 、 ] 在 斑 片 状 、 条状 影 , 卫 星 病 灶 , 是 肺 结 核 球 的 特征 表 现 。 近 胸 索 即 这 邻 膜 常呈 板 状 增 厚 。 用 抗 结 核药 物 有 效 果 , 炎 治疗 无 效 , 床 上 使 抗 临
近 周 围肺 泡 呈 放 射 状 扩 散 而 形 成 。 与 周 围 型 肺癌 、 立 性 肺 结 易 孤 核球 , 及 其他 肺 部 球 形 病变 相 混 淆 , 致 误 诊 。 以 导 因此 只 有根 据 其 病 理 变 化 , 析 所形 成 的特 征 性 的 x线 表 现 , 能 不 导致 误 诊 , 分 才 提 高诊 断 率 。 论 年龄 大 小 , 胸部 x线 平 片提 示 肺 内有 孤 立性 球形 无 凡 病灶 , 临床 上 出 现 发 热 、 嗽 、 痛 , 常规 白细 胞数 升 高 , 应进 咳 胸 血 均 行 一 定 时 间 的积 极 抗 炎 治疗 动 态 观 察 , 间 2 N为 宜 , 过6 时 ~4 超 周 病 变 尚 无缩 小 , 至 有 增 大 的 趋 势 , 进 行进 一 步 的检 查 诊 治 , 甚 应 避 免 延误 病情 。 参 考 文 献

肺炎的影像学诊断

肺炎的影像学诊断

巨细胞病毒性肺炎
肾移植术后3个月,巨细胞病毒性肺炎。 胸部平片见两上肺散在斑片状淡泊渗出影
3天后胸片,出现大片实变 并且进展迅速
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同一病例。次日CT示两上网状 模糊影,肺间质浸润为主病变
甲型H1N1流感病毒肺炎的鉴别诊断
• 细菌性肺炎:叶或段的实变影,病变较局 限,一般多为一段或以一叶病变发生,很 少发生两肺或一肺弥漫性病变。 • 支原体肺炎:病变以间质改变为主。早期 表现肺纹理增多模糊及网状纹理,进展时 呈局限或者广泛的片状磨玻璃影,自肺门 向肺野外围伸展的大片扇形阴影。CT可显 示早期小叶中心磨玻璃影或实变影,肺间 质炎症、网状阴影及小叶间隔增厚影。
入院检查
• 体温 39.5℃,脉搏106次/分,呼吸 20次/分,血压 120/70mmHg。双侧扁桃体1°肿大,双肺呼吸音增粗, 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 白细胞9.7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7.9% • 肝功能异常,谷丙转氨酶(ALT)达76U/l,血糖 8.4mmol/L • 心肌酶指标提示明显升高:肌酸激酶(CK)达 1240U/L,肌酸激酶-心肌同功酶(CK-MB)88U/L, LDH达587U/L • 痰培养:草绿色链球菌 • 口咽含漱液及气管吸取液送省疾病中心检测,RTPCR 法检测出乙型流感病毒
完全大叶性实变
大叶性肺炎典型影像学表现为实变起自肺叶外周、 紧邻胸膜,然后向肺野中心扩散。
抗炎后复查病灶基本吸收
球形肺炎CT表现
• 边缘清楚、光滑,呈球形或类球形的病灶,密度 较均匀。有的灶中央密度低于周边(液化坏死), 有时可形成小空洞,钙化、支气管气相偶尔可见; • 增强扫描示病灶软组织部分明显强化,呈均匀强 化、周边环形强化或部分强化,少数不强化; • 肿块边缘不规则,毛刺多较长.部分为索条状,可 有周围充血征(晕环)、血管集束征等; • 病灶多贴近胸膜呈广基相贴,伴局部胸膜增厚但 少有胸水及胸壁改变,有时可见胸膜下脂肪层增 厚,部分病灶见典型胸膜凹陷征.

肺炎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肺炎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完整编辑ppt
52
7天 26天
9天 30天
12天
15天 39天
SARS的动态变化
完整编辑ppt
53
(三)支原体肺炎(非典型肺炎)
1.病原:肺炎支原体,占儿童肺炎的27.5% 2.临床表现:发热,咳嗽,咳痰,咽痛,头痛,乏力
及全身不适 3.病理:支气管及细支气管的炎症,黏膜及周
围肺组织水肿,充血,白细胞浸润,肺泡炎症 及肺实变,肺泡间隔炎性浸润.
完整编辑ppt
68
四、X线胸片的诊断价值
• 人禽流感肺炎的确定诊断及除外诊断均需 要病原学检查。
• X线平片是最先发现病变的方法,在病原 学诊断之前,要充分利用X线检查的作用。
完整编辑ppt
69
(一)X线胸片诊断困难的原因
X线胸片的诊断困难主要 见于两个方面:
完整编辑ppt
70
1.在没有认识流行病学史的前 提下,人禽流感肺炎往往被诊断 为普通肺炎,由于病变初期多为 局限病灶,最常误认为的是大叶 性肺炎。
肺”。 可有少量胸膜渗出。心脏大小一般正常。
完整编辑ppt
60
完整编辑ppt
61
ARDS
• 男 60岁 肾衰 多脏器功能衰竭
完整编辑ppt
62
完整编辑ppt
63
完整编辑ppt
64
完整编辑ppt
65
ARDS的合并症
呼吸末正压通气(PEEP)治疗后可引 起合并症,如气胸、纵隔气肿、皮下气肿和 肺气囊等。
完整编辑ppt
25
有些病例具有支气管肺炎,即小叶性
肺炎的特点。
X线表现:
肺纹理增粗、模糊。
沿肺纹理有模糊的斑片状阴影。

球形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及其鉴别诊断

球形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及其鉴别诊断
4 Ln a gP, n , c wdl k G, ta ,Aeu a t r ft e fmo a e k: Ma zM S h i e c l t e f cu e o h e r ln c r
As e s n o e r l h a e f i in wi g d p n e a t i g u s s me t f f mo a e d p ru so t a o e tt y e d me l — h
作者简介 : 王东东 , ,9岁, 男 3 本科学历 , 毕业于西 安交通大 学, 主
治 医师 。 E malw d 3 @sn o — i d 4 6 iac m : ( 稿 日期 :0 8 0 — i 收 20—32 )
球形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及 其鉴 别 诊 断
贾翠 英
( 包头市蒙中医院 , 内蒙古 包 头 0 4 4 ) 1 00
维普资讯
■ 匣翰鸟嘧婚
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董天华,成人股 骨头缺血坏死 的现代新概念 [.苏州医学院学报 , J ]
20 ,0 1 ) 1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 0 0 0 2 ( 2 :0 8 1 8
2 病灶 中的征象 . 5 存在 , 称空气支气 管征 。
括炎性渗出 、 增生 和实变 。形成球形肺炎 的机 制 目前 尚无详 细
的解释 。 其影像学表现为孤立的圆球形 、 圆形病灶 , 椭 经抗感染 治疗短期 内明显吸收缩小或 消失 的肺炎 , 质上是急 、 实 慢性 非 特异性肺炎的一种表现形式 。 病变常局 限于某肺叶 、 肺段 , 呈圆 球形 、 圆形或方 形病灶 。球形肺 炎多发生 于双肺上 叶 , 中 椭 但 叶 舌叶 、 下叶各肺段均可发病 ; 圆球 形或 椭圆形肿 块阴影密度 较浅淡且均匀 , 边缘模糊或毛糙 , 病灶 内有小透亮影。 无钙化及 肺 门淋 巴结肿大。病灶 内、 围常出现具 有鉴别诊断意义的征 周 象, 如方形 征 、 空气 支气 管征 、 部充血 征 、 局 晕征 , 甚至出现浸润

肺炎影像学诊断

肺炎影像学诊断

甲型H1N1流感病毒肺炎影像表现
两肺多同时累及,且以两下肺明显
实变含气支气管征均为下肺 胸膜下多发小结节或小扇形的磨玻璃、不均 质棉絮状密度,且纵膈窗显示为蜂窝状是其 特点
衣原体肺炎
老年患者中,浸润可能分布更广;胸腔积液少见。50% 的患者胸片在4周内改善。20%的患者需胸片改善需超过 9周。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
肺炎克雷伯杆菌
当克雷伯杆菌感染肺实质时,表现为非节 段性分布的均匀实变影。空气支气管征常 见。据了解,肺炎克雷伯杆菌特别趋于产 生大范围实变阴影, 导致肺叶扩大,形成 叶间裂膨出征。常见肺脓肿形成、胸腔积 液和脓胸。肺炎克雷伯杆菌性肺部感染也 可表现为支气管肺炎的特点,特别是当院 内感染发生时。
肺炎的治疗
6.厌氧菌:首选青霉素联用克林霉素或甲硝唑。 7.支原体、百日咳杆菌、衣原体,选用大环内酯类 抗生素。 8.真菌:首选氟康唑。 疗程:一般用至热退和主要呼吸道症状明显改善后3-7 天。肺炎链球菌7-10天,流感嗜血杆菌14天左右,葡萄 球菌3-4周,支原体、衣原体2-3周,真菌性肺炎1-2个 月。 三、氧疗 四、对症治疗
肺炎链球菌
偶尔,肺炎球菌性肺炎可表现为局灶性结节或肿块, 常称为“球形肺炎”。罕见空洞和脓肿形成。50%或 更少的患者可合并胸膜疾病、胸腔积液或脓胸。胸部 CT 常表现为小叶含气实变影、周围实变的磨玻璃样 影、分叶阴影、3 ~ 10mm 界限不清的小叶中心型结 节、支气管壁增厚及光滑的小叶间隔增厚。。
间质性肺炎
支气管肺炎(小叶性肺炎)沿支气管分布或散在分布的小斑
片状实变及磨玻璃影,或部分融合成片
肺炎链球菌
肺炎球菌性肺炎在胸片上呈典型的气腔肺炎,有侵犯 到胸膜的实变影,常可见空气支气管征,肺体积无缩 小。肺炎球菌性肺炎也可见斑片状、多灶性实变影, 符合支气管肺炎,罕见的是伴有含气实变的间质性改 变

螺旋CT对单发球形肺炎误诊12例分析

螺旋CT对单发球形肺炎误诊12例分析
性 似 有 两 层 液 面 , 现 如 脓 肿 , 穿 刺 囊 液 镜 检 可 见 大 量 脓 表 经
肿表现 , 肿块 内明显出现沉淀而呈分层现象。
综 上所 述 : 维 超 声 与 彩 色 多普 勒 血 流 显 像 对 女 性 盆 腔 二
肿块 的诊 断相 当重要 , 不仅可 以观察到肿块 的大小 、 目, 数 同
病理诊断为炎性结节 , 7例经抗炎治疗 2— 4周后复查 , 病灶较前变小或消失 4例 , 穿刺病理为炎性 3例 。结 论 : 螺旋 C T对球 形肺
炎的首诊误诊率较高 , 应结合临床资料, 真分析 C 认 T影像征 象 , 并进行 动态观察 , 以减少 C T对球形肺炎的误诊率 。
[ 关键词 ] 肺炎 ; 体层摄影术 ; X线计算机 ; 误诊 球形肺炎实 质上 为急 慢性 非特异 性肺 炎 的一种 表现 形 隔( 间距 )m 部 分病 例加 2—5 T m, mm薄层 重建 。所 有病 例均 给予抗炎治疗 , 并于抗 炎治疗后 摄片复 查。除 5例施行 手术
强 回声 团 , 缘 毛 糙 , 于早 期 脓 肿 随 病 情 进 展 的 时期 不 同 , 边 由
断敏感性 9 .% , 73 特异性 10 ¨ 。 0 % 】
3 2 超 声对 畸胎 瘤 并 发 症 的 认 识 : 巢 畸 胎 瘤 好 发 于 育 龄 . 卵
声像 图表现无固定特 征性 , 需密切结合临床 , 本文 l例成熟脓
外 , 余 7例 均 于 2—1 病 灶 逐 渐 吸 收 。 其 2周
2 结 果
式。病 变常局 限于某肺叶 、 肺段 , 呈球形肿块 。临床病程 可短
可长 。短 者 1 2周 即可 吸 收 , 者 可 达几 个 月 … 。球 形 肺 炎 — 长 有 时 在 临 床 和影 像 学 上 与 肺 部 其 他 球 形 病 变 , 别 是 周 围 型 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球形肺炎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作者;杨玉娥,郝敬明,胡春艾,赵宝忠,师毅冰,夏平[摘要]目的探讨球形肺炎的影像学特点,以便与其他球形病灶,特别是周围型肺癌做出鉴别诊断。

方法搜集32例经临床证实的球形肺炎的临床和CT、X线平片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32例球形肺炎的主要表现:(1)病变两侧缘垂直于胸膜呈刀切样平直边缘,病变呈方形,是球形肺炎的特征;(2)病变局部及周围胸膜肥厚;病变所属支气管非狭窄性均匀增厚;肺门侧血管增多、增粗、扭曲,但无僵直及牵拉;病变非胸膜侧浅淡小片状高密度等强烈支持球形肺炎诊断;(3)抗炎治疗后病变疏散或明显缩小支持球形肺炎,提示可以继续抗炎治疗;(4)纵隔、肺门无明显淋巴结肿大,趋向支持肺炎诊断;(5)晕征、支气管充气征、病灶内肺泡征,不能过分强调其诊断价值。

首诊平片显示病变的病例,平片可作为经济、简便有效的随诊方法。

结论 CT检查是球形肺炎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肺炎;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诊断,鉴别Imaging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spherical pneumonia:a report of 32 cases[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imaging features of spherical pneumonia (SP)and to differentiate it from other spherical lesions,particularly in pulmonary carcinoma.Methods 32 cases of SP clinically proved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The CT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1)Bilateral margins of the lesions were perpendicular to pleura with a straight cut edge presenting a square sign.(2)Following manifestations strongly means SP:adjacent pleural thickness;symmetrical bronchial wall thickness without bronchial stenosis;intensified vascular markings but not hardening;small patches of slight high density around lesions apart from pleura (3)Reduce of lesions after anti inflammatory therapy was inclined to SP.(4)There were not mediastinal and hilar lymph enlargememt.(5)“Halo sign”,“bronchiologram”,“vacuole” were not special toSP.Conclusion CT exam is a effective way of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tion to SP.[Key words] pneumonia;tomography,X-ray computed;diagnosis,differentiation球形肺炎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肺部炎症,被认为是误诊率较高的病变。

笔者继1996年及1999年报告[1,2]后又搜集近年资料完整的病例,再行进一步分析、讨论,以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1987年6月~2004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32例患者,男25例,女7例,年龄35~68岁,其中35~40岁5例,41~60岁23例,61~72岁4例,平均52.4岁。

无临床症状12例,占38%,咳嗽13例,占41%,痰中带血丝7例,占22%,脓痰4例,胸痛10例,发热8例。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高(>10×109/L)6例,血沉>20 mm/1 h 5例,痰菌培养12例,阳性5例,其中肺炎球菌2例,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各1例。

痰查癌细胞21例,抗酸染色18例均阴性。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13例,10例为病灶段支气管腔黏膜充血、水肿或脓性分泌物,未见肿瘤直接或间接征象。

经皮肺穿刺活检14例,其中3例行两次活检(共17病灶次),抽出血性物12病灶次,3个为脓性分泌物,2个为暗性血性物,均找到大量炎性细胞或血细胞,而无肿瘤细胞。

1.2方法全部病例均经2~6次CT检查,其中22例同时摄胸部X线平片,CT 或(和)平片随访18天~13周,除2例手术外,其余30例均经抗炎治疗,病变吸收。

抗炎治疗2~3周病灶吸收者22例,占未手术30例中的73%,其余8例中7例抗炎4~6周,1例8周病变吸收,且遗留少许索条状影。

2 影像学表现2.1病灶部位右肺21例,左肺11例。

两肺下叶后基底段、外侧段及背段23例(72%),上叶8例,右肺中叶2例。

29例位于胸膜下并与之相连,其中26例与胸膜广基相连(图1a~c),仅3例位于肺叶近中心,与胸膜距离较大。

2.2形态大小 CT上28例病灶不同层面呈类楔形高密度影,尖端朝向肺门,其中21例可见1~4层以胸膜为基底,两侧缘垂直胸膜呈类方形(图1a~c、图2);7例呈山丘状类高张三角形。

4例呈不规则类圆形。

病变大小2~7 cm,平均3.8 cm。

2.3病灶边缘大部分侧缘清楚,但不锐利。

于肺窗图像上25例可见边缘较均匀分布的柔软短毛刺(图1a、图1b),纵隔窗毛刺消失,呈边缘光滑、多浅分叶(波浪状),仅7例侧缘相对光整。

2.4病灶密度 14例呈均匀密度,18例欠均匀,其中6例可见充气支气管征;9例中心密度较高,周围为带状低密度呈晕圈样。

2.5胸膜改变与胸膜相连的29例中26例有局部及周围胸膜增厚(图1a~c、图2),其中17例与胸壁间有低密度带(脂肪密度),3例非与胸膜相贴的病例中2例见胸膜侧索条影。

未见明显胸膜腔积液征象。

2.6肺门侧表现 19例病变肺门侧有多条增粗的血管影大多扭曲明显,无明显僵直和牵拉(图1a、图1b、图2 )。

8例病变所属段叶支气管壁较均匀广泛增厚,管腔无明显狭窄(图3)。

2.7其他 8例病变非胸膜侧邻近肺内有浅淡小片状高密度影。

所有病例纵隔及肺门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2.8抗炎治疗后8天~3周 25例病灶变疏散,失去原有形态(图1d),7例自病灶周围呈融冰状缩小。

13例经抗炎治疗2周病灶基本吸收,16例治疗3~4周基本吸收,另3例5周~5个月基本吸收。

32例中21例完全吸收,余11例遗留局部少许索条影,同时增厚的胸膜和肺门侧增粗扭曲的血管恢复正常。

所有病例首诊全部CT检查和25例同时(3天内)摄X线胸部平片。

7例用X线平片随访,19例CT和X线平片共同间隔或同时动态观察病灶变化,6例只用CT观察。

3 讨论3.1球形肺炎概念及病理机制球形肺炎是指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团块状的渗出性炎性病变,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以细菌性多见。

其病变过程肺结构没有造成损坏、坏死,有别于机化性肺炎、炎性假瘤和球形肺不张,区别在于前者经抗炎治疗可以完全吸收或基本吸收,仅遗留少许索条影,而后者抗炎治疗无效。

球形肺炎的病理机制尚不清楚,文献报道可能为:(1)肺炎渗出物沿肺泡孔向周围扩散;(2)大叶性或节段性肺炎吸收过程中的一种表现;(3)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大叶性或节段性肺炎的发展过程受到限制而形成。

3.2临床特点球形肺炎的发病年龄偏大,炎性中毒症状不典型,又有痰中带血,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且与肺癌有重叠;影像学表现团块状影,因此,初诊误诊率较高[3~5],给临床施治造成困难。

主要应与周围型肺癌鉴别。

3.3影像学特征只有明确肺部病变基本形态,才能划出疑诊范围。

X线胸部平片能显示大部分病变,但对病变基本细节和周围结构(伴随改变)显示不如CT。

笔者认为球形肺炎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1)病变形态:名曰球形肺炎,而少见呈圆球形,多为以胸膜为基底的方形、楔形或三角锥形。

而周围型肺癌多为类圆形。

以胸膜为基底,两侧缘垂直于胸膜呈刀切样边缘或呈类方形征(图1~3),于1996年和1999年分别明确提出[1,2]是球形肺炎的特征。

临床实践中,1995年以后的13例有此征象者无一误诊,相关文献亦明确证实[3~5]。

尚未见肺癌和结核球等病变有此表现。

(2)球形肺炎病灶边缘大多模糊,可伴有较多均匀分布的长且柔软的毛刺(图1a、图1b、图2 ),周围型肺癌常因肿瘤浸润性生长,瘤间质反应形成不均匀分布的细短毛刺。

(3)胸膜增厚:以胸膜为基底的绝大多数病灶局部和周围胸膜炎性反应性均匀增厚,无明显结节,且与非增厚胸膜界限清楚(图1c、图1d);无明显胸膜腔积液亦是球形肺炎的特征之一。

本组病例该种表现率较高,为89.7%(26/29)。

与肺癌和肺结核形成的胸膜凹陷征不同,有胸膜的牵拉凹陷及液体积聚[6,7]。

至于周围型肺癌的胸膜直接侵犯,邻近胸膜较少受累。

Ratto应用肿瘤—胸膜接触面长度和肿瘤直径之比<0.9为标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各为83%和80%[8]。

球形肺炎所致胸膜增厚范围大于病灶直径,抗炎治疗后胸膜增厚消失,很少遗留有胸膜增厚。

(4)球形肺炎病灶肺门侧多条增粗扭曲血管,但无僵直及牵拉(图1a、图1b、图2 )。

有别于肺癌造成的血管集中征,肺血管被牵拉僵直,向肿瘤移位(图4 )。

(5)球形肺炎病变所属段及亚段支气管均匀性增厚,而无明显狭窄,同级支气管在CT上显示率明显强于非病变区支气管(图5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见到所属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

周围型肺癌若累及支气管,则表现为受累支气管的不规则狭窄。

纤维支气管镜可见到受累支气管新生物[3]。

(6)球形肺炎为急性渗出性炎症,少有纵隔和肺门淋巴结肿大。

周围型肺癌往往会有转移性淋巴结肿大。

(7)病灶非胸膜侧浅淡小片状高密度影是支持肺炎性病变的征象。

(8)球形肺炎病灶密度,本组病例有18例(18/32)表现病灶中心密度高,周围密度较低的晕圈样,但在肿瘤、结核等病变亦可见到,不能过分强调其鉴别诊断价值,如同病灶内可见到充气支气管一样,也是周围型肺癌的常见征象。

(9)球形肺炎影像学大体表现类似于周围型肺癌,但抗炎治疗一旦出现病灶疏散的表现或明显缩小,可作为排除肺癌而支持肺炎诊断的征象。

但是,要注意有不少病例有延迟吸收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