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压疮护理管理规范
护理部关于压疮防治的管理规范

护理部关于压疮防治的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压疮是一种常见的医院获得性伤害,在长期卧床、行动不便的患者中尤其常见。
为了减少压疮的发生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部制定了本管理规范,以规范压疮的防治工作。
二、压疮防治的目标1. 减少压疮的发生率。
2. 提高压疮的早期识别和干预能力。
3. 提高压疮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质量。
4. 加强压疮防治的团队合作和沟通。
三、压疮防治的管理措施1. 评估和风险评估a. 所有入院患者在入院时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措施。
b. 高风险患者每日进行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预防措施。
2. 皮肤护理a. 患者每日进行皮肤检查,特殊关注易受压部位。
b.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更换床单、衣物和尿布。
c. 使用适当的护肤品,如保湿剂和润肤霜,以保护皮肤。
3. 压力分散a. 采用合适的床垫和座垫,以分散压力。
b. 定期改变患者的体位,避免长期保持同一姿式。
c. 使用辅助装置,如护士呼叫器和轮椅垫,以减少压力。
4. 教育和培训a. 对护理人员进行压疮防治的培训,包括压疮的风险因素、评估方法和预防措施。
b. 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关于压疮防治的教育,包括压疮的预防方法和早期征兆。
5. 数据采集和分析a. 对每位患者的压疮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b. 定期汇总和分析压疮防治的数据,评估防治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6. 多学科合作a. 护理部与其他科室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和执行压疮防治方案。
b. 包括医生、营养师、物理治疗师和社工等多学科人员在内的团队合作,提供全面的压疮防治服务。
四、压疮防治的责任分工1. 护理部负责制定和执行压疮防治的管理规范,并进行监督和评估。
2. 医生负责对患者进行压疮的评估和治疗,并提供相应的医疗指导。
3. 营养师负责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提供相应的营养支持。
4. 物理治疗师负责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促进压疮的愈合和预防。
护理部关于压疮防治的管理规范

护理部关于压疮防治的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压疮是指由于长时间的压迫或摩擦导致皮肤和组织损伤的一种常见并发症。
在医疗机构中,压疮是一项重要的护理问题,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严重影响。
为了提高护理部门对压疮的防治水平,制定本管理规范,以规范护理部门在压疮防治方面的工作。
二、目的与范围本管理规范的目的是为了规范护理部门对压疮的预防、评估和治疗工作,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安全性。
适用于护理部门所有相关人员,包括护士长、护士和护理助理等。
三、压疮预防1. 评估:护理部门应对每位患者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包括身体状况、活动能力、营养状况等因素,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压疮风险。
2. 床垫选择:根据患者的风险评估结果,选择适合的床垫,如低气压床垫、泡沫床垫等,以减少长时间压迫造成的皮肤损伤。
3. 体位转换:对于长时间卧床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定期帮助患者进行体位转换,避免长时间压迫同一部位。
4. 皮肤护理: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患者的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给予按摩和涂抹保湿剂,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皮肤健康。
5. 营养支持: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提供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以促进伤口愈合和皮肤健康。
四、压疮评估与记录1. 评估工具:护理部门应使用标准化的压疮评估工具,如Bradens评分表,对每位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
2. 评估频率:对于高危患者,应每日进行压疮评估;对于中低危患者,应每周进行一次评估。
3. 记录要求:护理人员应将每次评估的结果准确记录在患者的护理记录中,包括患者的风险等级、评分结果和相应的护理措施。
五、压疮治疗1. 伤口清洁:对于已经形成压疮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伤口清洁,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方法,保持伤口清洁湿润。
2. 敷料选择:根据伤口的类型和分期,选择适当的敷料,如透明敷料、纱布敷料等,以促进伤口愈合和保护伤口。
3. 药物治疗:对于感染性压疮,护理人员应根据医嘱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并定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护理部关于压疮防治的管理规范

护理部关于压疮防治的管理规范一、引言压疮是指因组织长期受压而引起的皮肤和(或者)组织损伤,是院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压疮的发生和加强压疮防治工作,护理部制定了本管理规范。
二、定义压疮:因持续或者间断的压力作用于皮肤和(或者)组织,导致皮肤和(或者)组织损伤的疾病。
三、管理责任1. 护理部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压疮防治管理规范。
2. 护理部门负责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压疮防治培训和技能指导。
3. 护理部门负责与医疗部门合作,建立压疮防治的工作机制。
四、预防措施1. 评估风险:对每位入院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包括年龄、疾病、活动能力、营养状况等因素。
2. 皮肤护理:每日对患者进行皮肤检查,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物质。
3. 压力分散:采取合适的床垫、护垫等辅助设备,匡助患者减轻压力。
4. 体位转换:根据患者状况和医嘱,定期进行体位转换,减少持续压力。
5. 营养支持:根据患者营养状况,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如高蛋白饮食、补充维生素等。
6. 患者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压疮防治知识,引导他们积极参预预防工作。
五、评估与记录1. 压疮评估:对每位患者进行压疮评估,包括压疮分级、疼痛评估、伤口渗出物等。
2. 记录要求:对发现的压疮进行详细记录,包括部位、大小、颜色、渗出物、处理措施等。
3. 评估周期:根据患者状况和医嘱,制定评估周期,及时发现和处理压疮。
六、处理措施1. 压力减轻:对发现的压疮部位进行减压处理,如使用减压垫、卧床歇息等。
2. 伤口清洁:对压疮伤口进行清洁处理,使用适当的清洗剂,保持伤口干燥。
3. 敷料选择:根据压疮的类型和程度,选择合适的敷料进行覆盖,如透明敷料、水凝胶敷料等。
4. 药物治疗:根据医嘱,使用适当的药物进行压疮治疗,如抗生素、促进愈合药物等。
5. 定期复查:对处理后的压疮伤口进行定期复查,评估治疗效果,调整处理措施。
七、质量控制1. 护理质量评估: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包括压疮发生率、评估和处理的准确性等。
压疮管理制度(5篇)

压疮管理制度一、压疮及高危压疮管理制度1、发现病人存在发生压疮的高危因素或入院带来压疮者,当班护士或护士长必须按要求填写“压疮及高危压疮报表”,一式两份,一份于____小时内上报护理部,一份科室留存备案。
2、科室负责人应按规定认真填写“高危压疮评估监控表”和“皮肤压疮观察记录表”,每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压疮的防护,每周评估一次,记录皮肤变化情况。
3、夜查房护士长每晚查房时详细查看各科室“高危压疮评估监控表”和“皮肤压疮观察记录表”的记录情况,并记录于夜查房登记表上;护理部每周检查一次,通过监控高危压疮患者及院外带来压疮患者转归情况,了解护理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切实有效,根据情况提出指导性意见并按要求签名。
4、对于高危压疮的临终患者,其家属拒绝翻身或危重患者以及病情不允许翻身时,由护士长确认后,在记录表上写明情况,并请家属在翻身卡上面签字,护理人员按要求继续做好其他护理工作,给予临终关怀。
5、上报高危压疮的患者一旦发生压疮,应立即报告护理部,凡属院外带来压疮的患者,要求每三天做一次压疮转归记录。
6、中午入院的压疮或高危压疮患者由当班护士下午上班后报护理部,夜班入院的压疮或高危压疮患者由当班护士填表后于次晨____时前上报,周六、周日及节假日入院的压疮或高危压疮患者由当班护士填表,做好相应的记录,报告夜查房护士长。
7、院外带来压疮的患者出院、死亡、压疮治愈或高危压疮评分大于____分停止监控时,将“皮肤压疮观察记录表”和“高危压疮评估监控表”于当月底交回护理部。
8、当患者转科时,应将患者的“高危压疮评估监控表”和“皮肤压疮观察记录表”移交所转科室继续评估,接受患者科室按本规定要求上报护理部。
9、护士长当月工作报表要有压疮情况统计,数目与护理部相符。
10、如发现患者有皮肤压疮或高危压疮不及时上报护理部者,一经发现,与科室负责人考核挂钩。
二、难免压疮管理制度申报难免压疮。
当估计压疮难以避免时向护理部提交难免压疮申请单,护理部到实地查看,确定是否符合难免压疮的条件,并指出具体的预防措施。
护理部关于压疮防治的管理规范

护理部关于压疮防治的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压疮是指由于长期压迫、磨擦或者剪切力作用于皮肤和组织上,导致皮肤损伤的一种常见并发症。
在医疗机构中,压疮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病症,但由于护理工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压疮防治工作存在一定的挑战。
为了提高护理部门的压疮防治水平,制定本管理规范,明确相关的工作要求和标准。
二、压疮防治的责任分工1. 护理部门负责压疮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护士长负责制定和实施压疮防治的具体工作方案,并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
3. 护士负责对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4. 医生负责对高危患者进行压疮的诊断和治疗,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三、压疮防治的工作流程1. 压疮风险评估护士在患者入院时进行初步的压疮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2. 压疮预防措施-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给患者进行洗澡、更换干净的床单和衣物,保持皮肤的清洁与干燥。
- 避免长期压迫:匡助患者改变体位,减轻对特定部位的压力。
- 使用合适的床垫:根据患者的需求选择适合的床垫,如气垫床、泡沫床垫等。
- 加强营养支持:为患者提供均衡的饮食,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3. 压疮护理- 定期翻身:根据患者的需要,定期进行翻身,减轻对特定部位的压力。
- 保持皮肤清洁:定期清洗受压部位,使用温水和中性洗剂进行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清洁剂。
- 使用适当的保护措施:根据患者的需要,使用适当的保护垫、护具等,减少磨擦和剪切力对皮肤的损伤。
- 观察和记录:对压疮部位进行定期观察和记录,包括压疮的大小、颜色、形状等变化。
4. 压疮的治疗- 医生根据压疮的程度和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局部清创、药物治疗等。
- 护士负责对治疗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并及时向医生反馈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病情变化。
四、压疮防治的质量控制1. 压疮防治的质量评估护士长定期对压疮防治工作进行评估,包括护理措施的执行情况、患者的满意度等,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提升。
护理部关于压疮防治的管理规范

护理部关于压疮防治的管理规范一、引言压疮是指因体位不当、长期压迫导致皮肤和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损伤。
压疮的发生率高,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痛苦和健康风险。
为了提高护理部门对压疮防治的管理水平,制定本管理规范。
二、定义1. 压疮:因长期压迫导致皮肤和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损伤。
2. 压疮风险评估:通过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活动能力、营养状况等因素,判断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程度。
3. 压疮分级:根据压疮的损伤程度将其分为四个级别,分别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
三、管理要求1. 压疮风险评估1.1 所有入院患者应进行压疮风险评估,评估结果应记录在护理记录中。
1.2 压疮风险评估应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活动能力、营养状况等因素。
1.3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2. 压疮预防措施2.1 体位转换: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应每2小时进行体位转换,避免长期压迫同一部位。
2.2 皮肤护理: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定期进行皮肤护理,避免皮肤潮湿和磨擦。
2.3 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2.4 压力分散垫:对于高风险患者,应使用合适的压力分散垫,减少压力集中在特定部位。
2.5 教育培训:对护理人员进行压疮防治的培训,提高其对压疮防治的认识和技能。
3. 压疮评估和记录3.1 每日对患者进行压疮评估,评估结果应详细记录在护理记录中。
3.2 压疮评估应包括压疮的部位、分级、大小、愈合情况等内容。
3.3 对于已发生的压疮,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并记录治疗过程和效果。
4. 压疮管理和质量评估4.1 压疮管理应建立规范的流程和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
4.2 定期对压疮防治工作进行质量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和改进。
4.3 压疮发生率和压疮治愈率等指标应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激励护理人员积极参预压疮防治工作。
四、附则1. 本管理规范自颁布之日起执行,如有需要,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补充。
护理部关于压疮防治的管理规范

护理部关于压疮防治的管理规范引言概述:压疮是指由于长期压迫、磨擦或者剪切力作用于皮肤表面,导致皮肤和组织损伤的一种常见并发症。
护理部作为医疗机构中负责病患护理工作的部门,对于压疮防治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护理部关于压疮防治的管理规范。
一、压疮风险评估与监测1.1 压疮风险评估:护理部应制定科学可行的压疮风险评估工具,对每位病患进行风险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病患的年龄、疾病状况、体重指数、活动能力等因素,以便及时发现高风险病患。
1.2 压疮监测:护理部应建立完善的压疮监测系统,定期对病患进行观察和记录。
监测内容包括压疮的部位、面积、深度、疼痛程度等,以便及时评估压疮的发展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1.3 数据分析与报告:护理部应对压疮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报告,及时发现问题和趋势,并提出改进措施。
数据分析可以匡助护理部了解压疮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进一步提高压疮防治的效果。
二、压疮预防措施2.1 皮肤护理:护理部应指导病患及其家属正确进行皮肤护理,包括保持皮肤清洁、保湿、避免磨擦和剪切力作用等。
护理部还应提供适当的护肤用品和辅助器具,匡助病患维持皮肤健康。
2.2 姿式调整:护理部应根据病患的状况,制定合理的姿式调整计划。
对于长期卧床的病患,应定期翻身,减少压力集中于特定部位。
对于能够独立活动的病患,应鼓励其适当运动,减少长期固定姿式对皮肤的损伤。
2.3 使用辅助器具:护理部应根据病患的需要,提供合适的辅助器具,如床垫、坐垫、护具等,以减少对皮肤的压力和磨擦。
护理部还应对辅助器具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三、压疮治疗与护理3.1 压疮伤口处理:护理部应根据压疮的深度和类型,制定相应的伤口处理方案。
对于浅表性压疮,可以采用清洁、消毒、敷料等方法进行处理。
对于深度较大的压疮,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或者特殊的伤口护理技术。
3.2 压疮感染防控:护理部应加强对压疮感染的防控工作。
护理部关于压疮防治的管理规范

护理部关于压疮防治的管理规范引言概述:压疮是一种常见的医院获得性伤害,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提高护理部门对压疮防治的管理水平,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范。
本文将详细介绍护理部关于压疮防治的管理规范,包括压疮的定义和分类、压疮防治的目标和原则、评估和风险判定、预防措施以及压疮的处理和护理。
一、压疮的定义和分类:1.1 压疮的定义:压疮是指因持续性压力作用于人体皮肤和组织,导致皮肤和组织损伤的一种创伤性溃疡。
1.2 压疮的分类:根据压疮的严重程度和组织损伤程度,压疮可分为四个分期,分别为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
二、压疮防治的目标和原则:2.1 目标:压疮防治的目标是减少压力、摩擦和剪切力对皮肤的作用,预防和减少压疮的发生。
2.2 原则:压疮防治的原则包括:早期识别和评估、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定期评估和记录、合理使用辅助装置、教育患者和家属。
三、评估和风险判定:3.1 评估: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皮肤评估等,对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压疮风险。
3.2 风险判定: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三个级别,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四、预防措施:4.1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和整洁,定期进行换位和按摩,避免摩擦和剪切力。
4.2 压力减轻:采用合适的床垫和坐垫,定期更换体位,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
4.3 营养支持:提供充足的营养,特别是蛋白质和维生素,以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
五、压疮的处理和护理:5.1 压疮处理:根据压疮的分期和伤口情况,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包括清创、敷料选择和药物治疗等。
5.2 压疮护理:定期观察压疮的愈合情况,保持伤口清洁和湿润,避免二次感染,提供必要的疼痛缓解和心理支持。
5.3 护理记录:对压疮的处理和护理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伤口情况、处理方法和效果等,为后续的护理提供参考。
结论:护理部关于压疮防治的管理规范包括压疮的定义和分类、防治的目标和原则、评估和风险判定、预防措施以及处理和护理等五个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压疮/伤口防治的管理规范
压疮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非常棘手的护理问题,更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
为了预防与减少压疮的发生,通过制定压疮管理制度,实施压疮护理流程,客观量化评估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监控压疮防治措施的落实,达到科学的管理,有效的监控,从而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压疮的护理质量。
依据湖北省《临床护理文书规范》的要求,结合医院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压疮护理管理规范进行第三次修改完善。
压疮管理制度
1. 护理部成立压疮管理领导小组和质控小组,科室安排压疮核心质控联络员。
2. 制定压疮风险评估表,对所有入院病人从年龄、体重、皮肤类型、控便能力、运动能力、组织营养状况、神经系统、手术创伤、药物治疗等方面进行评估(Watyrlow压疮风险护理单),将评分结果记录在专用评分本上,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3. 实行不可避免压疮申报制度,推行无惩罚上报制度。
科室先
自评,对评分≥15分的病人,责任护士填写《不可避免压疮追踪表》,并且在登记本上做好记录,同时电话上报压疮质控小组(81112),小组核心成员接到电话后到床边查看病人,再次进行评估,确认危险程度,并提出预防压疮指导意见,并在登记本上签名确认。
根据评分情况(评分≥15--19分,每2天全面评估一次;评分≥20分,每天全面评估一次)确定评估频次。
4. 实施压疮会诊制度,对外院带入或已发生的压疮,责任护士应在24h内填写压疮上报表。
如需协助处理,填写护理会诊单。
5. 压疮质控小组对外院带入或已发生的Ⅱ°及以下的压疮每周追踪治疗转归情况,对Ⅲ°及以上的压疮,每三天追踪一次,了解治疗转归情况。
6. 总值班护士长每周进行一次检查,查看压疮登记本,并核对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
7. 护理部及小组领导成员每月不定时组织抽查,了解全院压疮防控情况。
不可避免压疮或压疮发生报告流程,责任护士评估计分≥15分或已有压疮,立即报告护士长并签名,当日报告经治医师,24h 内报告护理部或压疮质控小组,现场查看组织会诊,定期检查。
建立压疮护理小组组织机构和网络
一级网络——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
二级网络——压疮、伤口护理领导小组
三级网络——压疮伤口护理核心小组成员
质控小组成员
压疮护理领导小组职责
1、在医院护理部的领导下,对压疮/伤口小组成员提供持续的压疮、伤口护理的培训,不断提高小组成员的专科护理知识及护理质量。
2、与各科室紧密联系,与主管医生、护士密切配合,负责全院疑难压疮、伤口的评估、健康教育、临床护理,为临床护士解决压疮、伤口护理方面的疑难问题。
3、每季度组织压疮/伤口小组成员的会议,对压疮、伤口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整改意见。
4、参与全院压疮的管理,负责全院压疮质控员的培训,负责收集分析全院高危病人发生压疮的资料,每季度向护理部汇报,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整改意见,不断改进压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5、开展相应护理科研,协助护理部制订,修改与本科有关的制度,工作流程和要求。
6、负责压疮/伤口护理知识的继续教育,对全院护士及压疮质控员提供压疮及伤口护理知识的培训。
7、负责对压疮∕伤口质控小组成员进行培训,考核指导和督查。
压疮∕伤口护理核心小组成员职责
1. 负责本科室的压疮/伤口病人的护理指导,对本科室护士进行有关压疮、伤口护理知识培训,提高本科室护士专科护理知识。
2. 负责分管病区压疮病人与高危病人的会诊,给予压疮预防与护理的具体指导,在病区登记本上签名确认,并不定时地进行效果评价。
3. 积极学习压疮/伤口护理的知识,了解该领域的护理进展,开展相关的护理研究。
压疮护理质控小组成员职责
1. 积极参加压疮护理知识的培训,将压疮管理和压疮预防治疗知识及时转达到科室护士,负责指导本科室的压疮护理,督促科室及
时上报“压疮报表”,及时反馈临床问题,为本科室的病人、家属提供压疮护理知识的健康教育,必要时请相关人员进行会诊。
2. 对本科室压疮高危病人(≤20分为高风险)每天进行评估。
护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