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第一课时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教案《荷花》(15篇)

小学语文教案《荷花》(15篇)

小学语文教案《荷花》(15篇)小学语文教案《荷花》(15篇)小学语文教案《荷花》1 教学目的:1、通过对课文学习的指导,使学生理解荷花、荷叶的样子和颜色,从中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才能。

训练学生的观察才能,开展学生的想象才能,培养学生的美妙情操。

2、学习生字新词,能联络上下文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翩翩起舞”等词语的意思。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课文描写荷花的样子的第2、3自然段是重点;课文描写我梦想自己变成荷花的第4自然段是难点。

第二课时一、导入1、读题。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叶圣陶爷爷写的——2、激情再读。

喜欢这荷花吗?带着喜欢之情再美美地读一读。

3、引读第1自然段。

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让我们也跟随着叶圣陶爷爷去荷花池边看一看吧。

二、品读1、翻开书,用心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2、指名交流。

【板书:叶花】3、我们先来看看荷叶吧。

【出示句子】(1)自己读一读这句话,你觉得荷叶怎么样?从哪些词儿感受到的?(2)交流:A、大① 指名说。

(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挨挨挤挤。

② 你来读好这个词。

评:哦,这真是一片挨着一片啊。

③ 再指名,评:哦,这是一片挤着一片哪。

看到了,一片连着一片呢。

啊,还一片叠着一片呢!④ 可真多啊!一起读——⑤ 指名读句子。

⑥ 这荷叶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个个都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

一起来读好这句话。

B、绿①你还觉得荷叶怎么样?②指名说。

(碧绿)是啊,绿得鲜艳,绿得发亮,多美呀!③来,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

C、(大、圆)①你还觉得荷叶怎么样?②指名说。

(又大又圆)用你的朗读把这又大又圆的荷叶展如今我们眼前。

(3)这就像杨万里诗中所说的,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

(4)碧绿的荷叶一张紧挨着一张,铺满了整个池塘。

怎能不说它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呢?男子汉们,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男生齐读)此时正值清晨,那荷叶上还滚动着晶莹透亮露珠,好一派充满活力的景象。

《荷花》教案15篇

《荷花》教案15篇

《荷花》教案15篇《荷花》教案1一、朗读1、2、3节二、学习4、5节1.师大屏幕出示荷花图。

师:多美的荷花呀!看着看着,我们就仿佛变成了那一朵朵美丽的荷花,进入了这精彩的画卷之中。

2.齐读第四节。

3.你就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你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呢?生带问题再读第四节。

(生各抒已见。

)4.美读第四节,5.读第五节。

思考:“我”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被美景所吸引,忘了自己在做什么)从这儿你看出什么:(作者对荷花的赞美,对大自然的'赞美。

)三、学习特点1.生讨论在写法上的特点。

2.交流。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请生在文中找出。

)抓住荷花的特点进行描写。

用词准确。

写实与想象结合,使文章更加生动。

四、小练笔1.生再读全文。

2.师;作者把荷花写得如此之美,你们一样能把自己喜欢的花写下来。

3.交流课前所观察的花。

4.师引导分成几个部分写,写出特点。

写生动。

5.生动笔写,师巡视指导。

6.交流个别习作,评讲。

7.生继续完成。

五、作业《荷花》教案2一、贴近新课程,较好地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者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主体参与、和谐发展”的教学氛围,教者用“作者从哪几方面写荷花好,是怎样具体写荷花美好的?”这一个大问题统领全文。

引导学生读书自悟,给了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时间,在学生探究汇报的过程中老师相机知道了修辞方法如何排比、比喻等。

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了“冒”字为什么用的好?换一个词行不行和“如果把眼前的一大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大的.了不起。

”用这些词句的理解和感悟,对学生进行了语文能力的培养,受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阅读贯穿全文引导学生感受美、体验美。

《小学语文课标》指出,“只有多读,才能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只形成独立阅读能力。

”而多读中又特别强调了朗读。

《荷花》一课是一篇语言优美生动,富有想象力的文章,同时也是一篇非常适合朗读的文章。

同此,教者根据教材自身的特点多次引导学生读自己喜欢自己的语句,在教师相机引导时又再次引导学生去读,在课文结束后,双配乐齐读。

《荷花》教案(优秀5篇)

《荷花》教案(优秀5篇)

《荷花》教案〔优秀5篇〕《荷花》教案篇一教学要求;1、掌握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

3、想象课文描写的景色4、体会荷花的美。

5、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

2、想象课文描绘的景色。

3、体会荷花的美。

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掌握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第1、2自然段。

4、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荷花教学持图,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荷花图。

板书课题。

释题。

2、介绍荷花。

夏季花开,又称练。

属草本植物,生在浅水中,地下茎肥大,有节,叶圆形,花大,淡红色或白色,有香味。

二、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读。

2、组词。

3、读生字词。

三、学习课文。

1、听放录音带。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

3、汇报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弄懂什么就说什么〕4、师进行归纳。

《荷花》一课就如大家所讲的,描写了“我〞看到的一幅画面;荷叶很大很多,荷花很多很白很美。

“我〞差点儿以为自己是荷花了。

5、师引导启发。

哪几个自然段写荷花?〔第2、3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写“我〞因以为自己是荷花?〔第4、5自然段〕6、学习第1、2自然段。

〔1〕自由读第1自然段。

师问:“我〞为什么要跑?〔因为“我〞闻到一阵清香,知道荷花开了。

〕〔2〕自由读第2自然段。

〔读后谈谈对课文的理解〕读后师归纳。

板书:叶挨挨挤挤大圆盘荷花不少半开花全开含苞〔3〕引导看图,认识荷花的美。

四、。

美丽的荷花吸引了“我〞,我还会发现哪些更美的,明天再学。

五、质疑问难解答。

六、作业。

1、抄写词语。

2、完成思考练习1。

《荷花》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冒、挨挨挤挤〞等词语,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说一段话,培养学生带着自己感受正确、流利、有感情读课文,背诵二、三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教给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以及读书要展开联想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以及喜欢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荷花第一课时教案

3.荷花第一课时教案

教第三节。 师让生看图,看看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一池荷花的。 你喜欢哪句?为什么? 交流: 荷叶:像大圆盘(比喻) 冒:形象写出了荷花突现出来,格外引人注目。 (理解后读。) 师引读:“有的——有的——有的——” 想象荷花的姿势。 你还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荷花吗? (生各抒已见。) 朗读第二节。 4、 再读第三节。 谈自己的理解。 (荷叶、荷花有各种美妙的姿态,而且,它们在微风的吹拂下,更 有一番别样的风韵。) 生想象动态荷花图。 5、 朗读二三节。 六、 自学生字。 师作个别易错字的指导。 七、作业: 1、 朗读全文,背诵1、2、3节。 2、 听写词语。 3、 观察自己喜欢的花。
第一单元 3、 荷花
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授课类型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表述能力。 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的美的体验。 理解重点语句。 新授
教、学具准备 一段配合学生看图想象的音乐;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补充及反思 一、 引入。 师出示课题:荷花。 师:你见过荷花吗?它是什么样的呢? 生说后师大屏幕展示荷花图。 二、 初读课文,正音。 1、 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 指名读,正音。 3、 分小组读。 三、 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 生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 交流,文章条理。 第一节:“我”去公园看荷花。 第二、三节:荷花生长的各种优美的姿态。 第四、五节:自己观赏荷花时的想象和感受。 四、 学习课文第一节。 1、 指名读。 2、 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明确:第一节告诉我们赏荷花的时间,人物,地点。 3、 提问:这一节看出荷花的什么特点:(花香) 从“赶紧”看出“我”想看荷花的急切心情。 4、 朗读。 五、 学习第二、三节。 1、 生自读二三节。 勾画你难以理解的句子。 2、 师出示“如果——了不起”。 请生谈自己的看法。

王崧舟《荷花》教学设计优秀8篇

王崧舟《荷花》教学设计优秀8篇

王崧舟《荷花》教学设计优秀8篇《荷花》教学设计篇一设计理念《荷花》这篇课文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在设计中,我主要以通过读文章、想画面的读书方法让学生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感悟文章描写的细腻及语言表达的生动形象,并积累语言,学会运用多种形式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述能力。

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理解课文用词的准确,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几句话。

3、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4、学习中开展小组交流,提高学生的口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想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理解“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等语句。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词语复习(1)(学生互读互查)荷花清香碧绿莲蓬破裂仿佛衣裳舞蹈翩翩起舞挨挨挤挤(2)用上一两个词说说你所了解的荷花。

2、复习第一段导入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第一段,你知道荷花有什么特点?(生:荷花是清香的)(板:闻、香)因此,闻到花香的作者赶紧——(往荷花池边去)去干什么?(看荷花)(板书:看荷花)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一同去瞧瞧吧。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过渡:“我”迫不及待地来到荷花池边,看到些什么?(示图)学生观察图后回答。

(板:叶、花)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叶和荷花的?现在请你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然后用直线划出课文描写荷叶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课文描写荷花的句子。

(一)品荷叶美1、请生读描写荷叶的句子。

(出示句子)2、比较句子:a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b荷叶很大很多。

师:老师把这句子作了修改,请看看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生:我喜欢第一句,因为第一句“挨挨挤挤”“一个个”写出了荷叶长得多、茂盛。

“碧绿”写出了荷花的颜色,也说明荷叶长得茂盛。

“大、圆”写出了荷花形状又大又圆的特点。

三年级(下)荷花第一课时完美版教案

三年级(下)荷花第一课时完美版教案

《荷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认识生字,理解词语,把句子读通顺。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2—4自然段,积累优美语言。

过程与方法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

2.通过情境体验,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好,培养热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1.通过情境体验,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2.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好,培养热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学情分析:叶圣陶先生写的《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

写了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不仅要让学生欣赏这一池荷花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学生已有一定阅读基础和能力,通过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教师把握“品景想象悟情”,一方面借助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等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另一方面学生尝试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学会正确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会优美生动的语言,尝试将观察到的的事物写清楚,为写作做好铺垫,有效的进行师生与文本互动的课堂活动交流。

教学内容分析: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荷花》。

《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

写了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

作者从荷花的香味、姿态、颜色等方面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荷花的美,尤其是对荷花三种不同的姿态描写得更是淋漓尽致。

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文章语言文字优美,意境也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环节设计一.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语言渲染: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最喜爱的植物之一,描写赞美荷花的诗文数不胜数,我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李白、苏轼等都曾吟咏过荷花。

回忆王昌龄的《采莲曲》。

二. 细读课文,体会荷花的美。

1.是什么吸引我一进公园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2.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荷花》第一课时教案

《荷花》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设计《荷花》《荷花》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对课文学习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荷花、荷叶的样子和颜色,从中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

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

2.学习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翩翩起舞”等词语的意思。

3.能用“有的……有的……有的”写话。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课文描写荷花的样子的第2、3自然段是重点;课文描写我幻想自己变成荷花的第4自然段是难点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1.今天老师要出一个谜语考考大家,咱们比一比,看谁最聪明!“美丽小姑娘,立在水中央,身穿白衣衫,绿裙水上漾。

”打一植物(荷花)2、同学们见过荷花吗?课前你们找到了哪些有关荷花的资料呢?课前同学们积累了描写荷花的古诗吗?谁来背一背?(小池)3、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描写、喜爱的对象。

人们之所以喜爱荷花不仅是因为荷花的美丽与清香,还因为它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品质。

你们想看看这样的荷花吗?4、出示荷花图片。

请大家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荷花?(婀娜多姿、亭亭玉立、千姿百态、,洁白无暇,冰清玉洁、含苞欲放、翩翩起舞、争奇斗妍、绿油油的荷叶)5、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所以有这么多美好的发现,今天我们就走进荷花的世界,一起学习第12课《荷花》。

齐读课题两遍。

这是著名作家叶圣陶爷爷的作品,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他眼中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播放录音二、探究新知1、师导:这么美的荷花,同学们还想看吗?打开课本,咱们一起到课文中去看看美丽的荷花。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把字词读准了。

2.先来考考谁记生字最快,出示生词,指读,正音,齐读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拂、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随风飘动3、掌握了生字词。

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感受作者是怎样看荷花的?默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想想这三段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荷花的?(味道、形态、姿势)三、精度训练1、导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段主要讲了什么?比较:一进门就闻到花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优秀教案最新7篇

《荷花》优秀教案最新7篇

《荷花》优秀教案最新7篇荷花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一、通过看图学文,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加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发展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

二、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表述能力。

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一段配合学生看图想象的音乐;一张挂图。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揭示课题。

1、小朋友,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王冕学画的故事,知道荷花是一种很美的花,有个小姑娘非常爱荷花,她在公园里仔细观察了荷花后,写了一篇文章,这就是我们书上的《荷花》(板书课题)。

荷花又叫“莲花”。

(板书:莲花)2、荷花的叶子叫什么?(荷叶,又叫“莲叶”。

)(板书:莲叶)3、我们还学过一首古诗,里面也赞美过荷花,我们把这首古诗背诵一下。

(师生一起背古诗,宋朝杨万里的《咏荷》)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花还会结果呢,它的果实就是“莲蓬”。

二、观察图画,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荷花池边。

启发:那个小姑娘看到的是什么样的荷花呢?你们看那一池荷花就像这一幅美丽的图画。

(出示一幅彩色的荷花图,并且向学生提出看图学文的要求。

)指导看图:请小朋友按次序仔细看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再读读课文。

读中启发:课文中有个小朋友在看荷花,她见荷花非常美,就写了这篇文章。

现在打开书本,自己看看图,读读文章。

看看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三、自学课文。

四、自学讨论,理清层次。

1、“我”去看荷花。

2、“我”看荷花。

3、“我”看荷花时展开的美妙想象。

4、“我”又回到看荷花的情景中。

综合板书:我去看看着想着看着五、讲读课文。

(启发学生把这幅图当作真的荷花,使学生进入想象的境界,置身于情境之中。

)第一节:1、启发:同学们,你们再看这幅图,画上的'荷花多美,我们看着,觉得它就是真的荷花。

现在我们就把它看作一池真荷花,边看边想象,好像看到什么?闻到什么?2、指点:课文一开头就是这样写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花》第一课时优秀教案
篇一:3荷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3.荷花
篇二:《荷花》第一课时公开课
《荷花》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你看到的荷花。

评:我觉得你们就是最伟大的诗人,把荷花形容得这么美!
2.荷花又称莲花或者芙蓉,它出淤泥而不染,自古以来赞美荷花的诗篇数不胜数。

今天我们要和大作家叶圣陶一起走进这片荷花池,一起品味这一池的荷花。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出示词语(带拼音)
指名读,讲解莲蓬:出示莲蓬图,读好轻声
花骨朵儿:这个词是儿化音,谁能读准它。

露出:它还可以读露(水)。

挨挨挤挤:生做动作,一个挨着一个,形容数量很多。

翩翩起舞:跳舞很轻快,很美。

读美。

3.去拼音,分行读词语,齐读词语
4.指名分段读课文,一边听一边思考每一段分别写了什么?
用四个字的词来概括板书:闻到花香
观察形状
欣赏姿势
想象成荷
回到现实
5.过渡: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品位荷花的美,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四精读课文
(一)精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从这一段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赶紧”“跑”
3、齐读第一段,读出作者迫不及待想看荷花的心情
(二)精读第二自然段。

篇三:12.《荷花》第一课时教案
12《荷花》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荷花。

2.语言渲染: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最喜爱的植物之一,描写赞美荷花的诗文数不胜数,我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李白、苏轼等都曾吟咏过荷花。

人们称荷花为“花之君子”。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它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文章的题目就叫“荷花”。

3.哪些同学看过荷花?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

请同学们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

(呈现多幅荷花照片)
二、初读课文,熏陶情感:
1、自读课文。

要求:
(l)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除了读准字音之外,还要看清字形。

(2)把句子读通顺。

(3)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课件出示)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分朗读,激活语感:(名分段朗读课文。


(1)说叶爷爷是怎样看荷花的?
(2)读课文理解词语。

(课件出示)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课文共五个自然段,按照观赏荷花的顺序主要写了“看荷花”和“想荷花”两大部分或者说“初闻荷香”、“再赏荷姿”、“幻化荷花”三部分自己划分部分。

2、小结:一次美美地读这篇文章。

四、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查阅《古通》、询问家长、上网查询”等方法搜集古代咏荷的名诗名句。

五、教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