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湿地的开发与保护知识讲解
高中地理课件-042 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雨林的全球 调节全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环境效应 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基本恢复:15年 完全恢复:80年
脆雨 弱林 性的
养分存储于生物部分,土壤相当贫瘠 降水多,淋溶作用显著
一旦破坏,难以恢复
热带雨林的破坏与保护
人类的开发是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
十年磨一件 范国雄(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 高中地理课件/第三代 电话:15986495527 QQ:1476360113
该地区有较多的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河流众多;盆地内 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地下冻土发育,阻滞水分下渗。
考 向 湿地的形成条件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 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 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右图所示的 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 沼泽广布。 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答案 解析
考 向 森林的生态功能
2.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平原营造农田防护林,宜选择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解析
华北平原位于中纬度的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该气候条件下, 典型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
水区,还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30讲 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
森林资源的作用与现状
森林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
森林: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生态 调节气候 作用
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②提高造林存活率 ③促进区域可持
续发展 ④提高林地生产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结构的变化可能导致( A )
A.生物多样性增加 B.森林覆盖率降低
C.果品供应能力下降 D.木材供需缺口减少
解析 第 8 题,从材料中种植的数目类型,可推知林业发展的 战略目标,防护和绿化是为了生态文明建设,果品和用材是为了促 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树木的类型和林地的存活率及林地的生产力无 关。第 9 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江苏省的造林种类中,用材为主的 杨树林面积比重降低,木材的供给量降低,木材供需缺口有所加大; 以防护和绿化为主的杂阔林面积比重升高,树种的多样性随之增 加;以果品为主的经济林面积比重略有增加,果品供应能力随之增 加;材料中仅给出面积比重,并没有提供总面积的变化,无法证实 森林覆盖率的变化。
措施。
术了解或实地调查本地主要生态环境问
题所产生的危害,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保
护、治理措施。
基础清单 一、森林的现状及作用
1.分布及现状
亚寒带针叶林
热带雨林
刚果河流域
目前世界森林急剧减少,原__始__森__林__破坏殆尽。 2.森林的作用 (1)经济价值:重要的_自__然__资__源_,为人类提供木材和林产品。 (2)生态价值:不可替代的_环__境_资___源_具有强大的生态作用和环保 功效。
角度Ⅳ.某地区森林减少的原因、相应的保护与恢复措施 试/题/调/研
下图示意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读图,回答 10~11 题。
10.1650~1780 年该区域( B )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 B.经历了移民开垦
C.农业结构复杂
D.注重生态保护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8.2森林、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②雨林被毁的原因 根本原因: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 直接原因:过度的迁移农业,商业性伐木,采矿、修路、 城镇建设,开辟大型农公路 a.大量东部移民进入雨林区,大规模的农场和牧牛场出 现; b.伐木公司的运输更为方便; c.沿线新建了工厂; d.河川沿岸建起了造纸厂、炼铝厂等。 ②移民亚马孙平原 ③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
(2)湿地被破坏后造成的危害。 答案:调蓄洪水能力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环保功能下降, 气候失调,旱涝灾害增多。
.
好好听讲
抓重点·掌握规律 02
.
1.森林的生态效益与热带雨林破坏的危害 (1)森林的生态效益: ①森林的生态环境效应。
.
②不同区域内的生态功能差异。
地区
生态功能
湿润地区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 少水土流失
.
二、规范用语 1.术语 答案:环境资源、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吸烟除尘、防风固 沙、环境效应、雨林生态、迁移农业、商业性采伐、雨林的开发 与保护、湿地、自然湿地、人工湿地、湿地保护、湿地开发、湿 地生态系统、湿地功能。
.
2.用语 (1)说明森林破坏的后果。
答案:导致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 生物多样性锐减。
.
(3)湿地资源问题
洞庭湖萎缩 原因:泥沙淤积严重,大规模围湖造田 影响: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航道断航、生态 环境问题增多
.
(4)保护湿地 ①必要性:湿地资源的破坏,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存环境 和区域的持续发展。 ②重要性: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综 合效益,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③措施
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成因: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 富;地势低平,洪水易泛滥,排水不畅。
森林与湿地

专题二森林与湿地(一)森林的开发与保护【基础知识回顾】1、森林的环境效益及破坏后带来的问题(1)环境效益: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吸烟除尘;吸收噪音;美化环境;提供旅游休闲最佳场所。
(2)破坏后导致的问题:全球气候失调(全球温室效应增强);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生物多样性锐减思考:1、森林破坏后为什么能加剧洪灾?2.森林破坏后对河流的水文特征有何影响?2、热带雨林的分布(1)纬度分布: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延伸到南北纬15°—25°。
思考:大陆向风地带可以延伸到南北纬15°—25°。
①分布地区: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澳大利亚的东北海岸、巴西高原东南部②原因:暖流增温、增湿——-洋流;信风来自海洋,带来大量的水汽——大气环流;迎风坡,多地形雨——-地形(2)集中分布区:非洲刚果河流域、东南亚地区、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3)最大分布区: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思考:亚马孙河流域为什么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试从气压带和风带、地形、洋流、大陆轮廓等方面思考①赤道穿过亚马孙河流域的中部,终年受赤道低气压的影响,高温多雨;②亚马孙河流域地势平坦宽广,为世界上最大的平原;③亚马孙河流域南、西、北、三面为高原、山地,东南向大西洋敞开,由东北、东南海上吹来的湿热气流,汇集内陆,受西部山地的抬升作用,终年降水丰沛;④南美洲北宽南窄,略成倒三角形,亚马孙河流域位于南美大陆的最宽处。
⑤暖流增温增湿。
3、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①“地球之肺”:调节全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②“巨大的储水库”:促进全球水循环和调节全球水平衡③“世界生物基因宝库”④“人类医学宝库”4、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土壤养分的来源:枯枝落叶释出养分;岩石风化释放养分(2)流失的途径:淋溶作用养分流失、供给生物养分思考:土壤贫瘠的原因?(3)表现:①地上植被成为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而这是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②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很快丧失,雨林系统则很难恢复。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保护区管理机构与职责
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日 常管理工作,包括资源监测、生态修复、科研宣 教等。
湿地恢复技术原理和实践案例剖析
湿地恢复技术原理
介绍湿地恢复的基本原理,包括生态学、水文学、土壤学等方面 的知识,为湿地恢复提供理论支持。
活动策划
开展观鸟、垂钓、划船等生态旅游活 动,同时注重环保教育,提高游客环 保意识。打造特色湿地景观,提升生 态旅游品质。
05
森林资源保护政策与措施
天然林保护工程介绍及实施效果评估
天然林保护工程概述
包括工程背景、目标、实施范围和保 护对象等。
典型案例分析
介绍国内外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成功案 例,总结其经验教训和可推广之处。
开发途径
利用森林中的非木质资源 ,如药材、香料、果品等 ,进行采集、加工和销售 。
市场前景
随着人们对天然、绿色产 品的需求增加,非木质林 产品市场具有广阔发展空 间。
产业发展
推动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化 、规模化发展,提高产品 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森林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策略
旅游资源开发
挖掘森林的景观、文化、生态等 价值,开发森林旅游项目和产品
实施效果评估
分析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对森林生 态、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等方面的 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人工造林技术要点和推广经验分享
人工造林技术要点
包括树种选择、造林密度、整地 方式、抚育管理等关键技术环节
。
推广经验分享
总结国内外人工造林的成功经验 ,如政策扶持、科技创新、社会 参与等方面的做法,为其他地区
森林、湿地的开发与保护知识讲解-2022年学习资料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知识梳理-小结:森林的作用及破坏后带来的问题-自然资源-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木材及其他林 品-调节气候-森林资源-稳定大气-导致-气候失调-成分-大自然的总调度室-净化空气,-生态环境-美化环境化-环境资源-态环境效益-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自然灾害-吸烟除尘,-频发-防风固沙-森林遭破坏后的生态 境问题-繁衍物种-维护生物-生物多样-多样性-性锐减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知识梳理-7、如果亚马孙丽林被毁,一当首地气候和全球气候可能会发生的变-化-当地气候:气 上升,-温差增大,降水减少,气-候变得干旱,甚至出现旱-50%的大气水来自海洋-t/i/11/11011/ 01-涝失调的局面-水分被带离-11/11111111111111-亚马孙地区-111111隧水11111/11//1/1/1/1-原因:-01101t1/11-11t111t010111t1-来自雨林-破坏碳 平衡,二氧化碳-增加一气温上升;-缺少植被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和吸收及夜晚对地-雨林是个巨大的储水库-面 射的反射,缺少来自-图2.19热带雨林与水循环-雨林蒸发和蒸腾的雨量一-一温差增大;干旱少雨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知识梳理-11、热带迁移农业的不利影响-植被破坏,气候恶化(水旱灾害频繁)-水的蒸腾和下 减少,水循环和水平衡受到破坏;-动植物资源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严重,肥力下降。-12.-雨林破 的根本原因-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发达国家的无度需求及跨国投资手段。3、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直接原因是人类的开发,主要有过度的迁移农业;开辟大型-农牧场;商业性伐木;采矿、修 、城镇建设。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知识梳理-、如果亚马孙丽林被毁,一当首地气候和全球气候可能会发生的变-化-全球气候:温室 应加剧-,全球变暖,全球水旱灾-50%的大气水来自海洋-害明显增加。-水分被带离-t/i/11/11011 101-11/11111111111111-亚马孙地区-111111隧水11111-原因:-/1/11// /1/1/1-01101t1/11-11t111t010111t1-来自雨林-破坏碳氧平衡,二氧化碳-增加 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升温,水旱灾害增加-雨林是个巨大的储水库-图2.19热带雨林与水循环
3森林、湿地的保护

考点(四) 湿地的保护
[考题怎么命——找规律] (2018·全国卷Ⅱ) 素有“华北之肾”之称的白洋淀具有重要
的生态服务价值。白洋淀分布广泛的芦苇,曾是当地居民收入的
重要支撑。但前些年由于其经济价值减弱,居民管护芦苇的积极
性下降,大量芦苇弃收,出现了芦苇倒伏水中的现象。雄安新区 设立[答后,案管] 委(会1)吸全收 面贯水彻体习和近淤平泥总中书的记营关养于物“质建,设减雄缓安水新体区富,一营 养定化要进把程白;洋吸淀收修污复染好物、保(重护金好属”等的),指起示到精净神化,高水度体重、视稳白定洋水淀体的自 净生能态力环的境作保用护,,积提极高推水行环芦境苇质的量资;源为化鸟综类合等利多用种,动 大大物提提高供了栖当息 地地,居[维解民护析管生]护物、第多收(1样割)题性芦,。苇芦的苇积主极要性生。长于湿地中,因此具有减缓水 体富营(2(1)养管 )指化护出、好芦净芦苇化苇对污,白水可洋、维淀维持 生护态芦生功苇物能对多的白样作洋性用淀等。水作体用的。净第化(2)功题能,,可利从 水 于体改净良(2化水)说功质明能,当方提地面高居分白民析洋积其淀极对生管水态护质环、和境收生质割态量芦环;苇境收对的割 白影洋芦响淀苇;生,收态能割环减芦境少苇保芦 可 减 苇护少倒的其伏意倒、义伏腐。和烂腐数烂量的。数量,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 蒸腾作用减弱,导
平衡
致气候趋于干旱
地区
作用
森林破坏的危害
地势起伏大的 湿润地区
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水土流失、洪水频发、 河道淤塞
干旱、半干旱 地区
防风固沙、 保护农田
土地沙化
城市
净化空气、美化环 境、吸烟除尘
城市环境污染加剧
沿海地区 (红树林)
森林、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加强对森林、湿地的执法力度,严厉 打击非法砍伐、破坏湿地等行为,确 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森林、湿地的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森林、湿地的生态补偿机制,对 因保护生态环境而受损的地区或个人 进行经济补偿,以平衡利益关系。
推广生态产品和服务
积极推广森林、湿地的生态产品和服 务,如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以增 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益,提高保护积 极性。
经济利益与生态价值的冲突
开发森林和湿地可能带来短期的经济利益,但长期来看可 能损害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社区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
在发展中国家,森林和湿地的开发往往与当地社区的发展 需求相冲突,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满足社区发展需求是 一个挑战。
保护与开发的平衡策略
制定合理的开发计划
在开发前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估,制定科学的开发计划,确保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森林、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森林、湿地的生态价值 • 森林、湿地的开发利用 • 森林、湿地的保护措施 • 森林、湿地保护与开发的平衡 • 森林、湿地保护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01
森林、湿地的生态价值
森林、湿地的定义与特点
森林
森林是覆盖着树木的地表,通常包括多种树木和灌木,它们 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 态系统之一,它们为人类和生态系统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生态 服务。
湿地
湿地是指那些被水覆盖或浸透的土地,包括沼泽、湖泊、河 流、海岸线等。湿地是地球上最富饶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们 为人类和生态系统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生态服务,如净化水质 、调节气候等。
森林、湿地的生态功能
森林的生态功能
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碳汇之一,它们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有助于减缓 全球气候变化。此外,森林还为人类和生态系统提供了许多其他重要的生态服 务,如提供氧气、净化空气、保持水源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西双版纳的雨林生态农业模式
这样的模式, 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增加了经济效益。解决了开 发与保护的矛盾,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典例剖析
一、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
城市绿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下
图为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示意图。据图回答
第(1)~(2)题。
( 1)简述规划绿地的 分布特点。
答案:(1)城市中心 为片状分布,边缘呈 网状分布(环状分布, 沿主干道呈楔形或条 带状或放射状分布)。
12.雨林破坏的根本原因
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 发达国家的无度需求及跨国投资手段。
13、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
直接原因是人类的开发,主要有过度的迁移农业;开辟大型 农牧场;商业性伐木;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知识梳理
一、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
小结:雨林破坏的原因
发达国家 的无度需 求及跨国 投资手段
原因: 破坏碳氧平衡,二氧化碳 增加——气温上升; 缺少植被白天对太阳辐射 的反射和吸收及夜晚对地 面辐射的反射,缺少来自 雨林蒸发和蒸腾的雨量— —温差增大;干旱少雨
一、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 知识梳理 7、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当地气候和全球气候可能会发生的变 化
全球气候:温室效应加剧 ,全球变暖,全球水旱灾 害理
一、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
14、雨林的两种前途:
知识梳理
一、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
15、对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保护:
知识梳理
一、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
16、雨林的保护措施:三保二设一结合
“三保”:加强环保教育,鼓励保护性开发,建立自然保护区
。“二设”:设立国际基金,加强缓冲区的建设。
“一结合”: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答案:(2)吸附飘(浮)尘,吸收污染 气体,释放氧气。
知识梳理
二、 湿地开发与保护
1、湿地的定义:
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湿地的分类:
(1)天然湿地: 沼泽、滩涂、河流、湖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
(2)人工湿地: 水库、稻田、鱼塘、人工河、人工湖
3、湿地的特点:
(1)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2)分布广泛,类型多样
知识梳理
一、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
4、亚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的主要分布地区
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北美大陆的北部; 热带雨林的主要分布地区是刚果盆地、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 等。
知识梳理
一、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
5、亚马孙地区是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的原因:
(1)是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①纬度:位于南北纬10°之间 ②地形:亚马孙平原面积广大,开口向东,北西南三面为高原山地 ③大气环流: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东北、东南信风携带大量 水汽遇北西南的高原山地抬升,多地形雨 ④洋流:沿岸巴西暖流增温增湿) (2)气候湿热、植被繁茂,交通不便 (3)开发较晚
知识梳理
一、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
1、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重要的环境资源
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木材和林产品;又是不可替 代的环境资源,具有强大的生态作用和环保功效。
2、森林被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水气净美物尘沙
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种和 维护生物多样性;森林还具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 防风固沙等方面的环保功效。
分析:
3、提取信息:“阐 述该绿地系统改善 城市空气质量的原
( 1)简述规划绿地的
理。”
分布特点。
答案:(1)城市中心为 片状分布,边缘呈网状 分布(环状分布,沿主 干道呈楔形或条带状或
4、解读信息:“改 善城市空气质量的 原理”从光合作用 的原理分析;
放射状分布)。
(2)阐述该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 原理。
原因: 破坏碳氧平衡,二氧化碳 增加,温室效应加剧,全 球升温,水旱灾害增加
知识梳理
一、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
8 、雨林群落生产力高的原因:
雨林地区全年高温多雨,雨林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 盛、生物生长迅速。
9、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的原因:
(1)在茂密森林覆盖下,与沙漠地区有相同程度的贫瘠土壤 (2)雨林和沙漠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恢复相 当困难
知识梳理
一、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
10、雨林生态的脆弱性的原因:
(1)雨林作为生产力很高的生物群落,由于有机质和养 分再循环旺盛,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再加上长 期高温多雨的淋洗,雨林中的土壤一般很贫瘠。
(2)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 内,所以地上植被成为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 位,而这又正是最容易遭人类破坏的部分。
(3)雨林一但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很快丧失(整 块土地的肥力就会急剧下降,地表植物也就很难恢复), 雨林生态系统则很难恢复。
知识梳理
一、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
11、热带迁移农业的不利影响
植被破坏,气候恶化(水旱灾害频繁); 水的蒸腾和下渗减少,水循环和水平衡受到破坏; 动植物资源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水土流失严重,肥力下降。
6、热带雨林具有全球环境效应:
雨林对于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影响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有“地球之肺”之称。 (2)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3)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一、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 知识梳理 7、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当地气候和全球气候可能会发生的变 化
当地气候:气温上升, 温差增大,降水减少,气 候变得干旱,甚至出现旱 涝失调的局面
分析:
1、提取信息:“简 述规划绿地的分布 特点”;
2、解读信息:“简 述”不要求分析, “分布特点”从形 状、密度、与相关 事物的关系分析;
(2)阐述该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 原理。
一、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
典例剖析
城市绿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下 图为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示意图。据图回答 第(1)~(2)题。
知识梳理
一、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
3、不同地区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
不同地区
森林(绿地)的主要作用
丘陵、山地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较干旱的地区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城市
美化环境、减弱噪声、调节气候
交通道路两侧
美化环境、减弱噪声、吸烟滞尘、净 化空气
热带雨林
维持全球碳氧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 调节大气成分、促进水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