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面重建在胆道中的应用
16排螺旋CT多平面、曲面重建技术与低场MRI及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B sr, 0 4 9 1 4 _8 rJ ug 2 0 , 1( ):44 .
Kln eU,Klseh fnB ,Co z ig otra e l n eJ,e .Mo i e s o e- ta 1 df dmehfrh r i
n a r p i t a sa a td t h h so o y o h b o n lw l i e ar h ti d p e o t e p y i lg ft e a d mi a a 1.
【 ] F z b osR . 颂章 , 1 i g hn J 马 ti 主译. 外 科 学. 民 卫生 出版 社 , 疝 人
20 101 . 0 3: 3 . 31
E r ug 1 9 , 6 1 ) 9 19 0 u S r ,9 8 14( 2 :5 -6 . J
Kln eU,C neJ,L mb r ,e .P to h soo ftea - ig o z i egW ta 1 ah p yilg o y h b
poy n ehfrpee t e e pat ( N rpl em s o rpro a nt l y P P) o c inl e i nl s fi io a ns
h ris hmr,9 9,0 4 4 24 0 e a .C i g 19 7 ( ):2 -3 . n
1 6排 螺 旋 C T多 平 面 、 面 重 建 技 术 与 低 场 MR 及 曲 I MR P对 胆 道 梗 阻 性 疾 病 的 诊 断 价 值 C
・
5 ・ 6
中国l床实用医学 2 1 0 0年 1 1月第 4卷第 1 期 1
C iaCi rcMe No 2 1 Vo . No 1 hn l Pa d v 0 0. 1 4, . 1 n
曲面重建技术

曲面重建技术
曲面重建技术是通过对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重建出曲面模型的一种技术。
常见的曲面重建技术包括以下几种:
1. Delaunay三角网格:该方法将点云数据转换为三角网格,
通过最小化三角形的边长和最大化角度来生成平滑的曲面。
这种方法适用于点云密度较高且曲面比较平滑的场景。
2. 体素网格(Voxel Grid):通过将点云数据划分为一系列小的
立方体单元,然后分析每个单元内的点云分布情况,从而确定曲面的形状。
该方法适用于处理点云分布不均匀且曲面存在较大变化的情况。
3. 法向量估计:利用点云数据中的法向量信息来推测曲面的形状。
通过计算每个点的邻域内点的平均法向量,可以得到点云数据的平滑曲面。
该方法对于点云数据中存在噪音和不完整的情况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4. 基于隐函数的方法:用函数来表示曲面,在点云数据的基础上拟合出一个适合曲面的隐函数,并使用隐函数的等值面来表示曲面模型。
这种方法可以较好地处理点云数据中存在噪音和不完整的情况,但对于大规模点云数据的处理较为复杂。
以上仅是一些常见的曲面重建技术,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需求,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曲面重建。
陈旧性Ⅲ度会阴裂伤修补24例临床分析

陈 旧性 Ⅲ度 会 阴裂伤 修 补 2 4例 临床 分 析
茶荣裙 ( 云南省永平 县人 民医院妇产科 , 云南 永平 6 7 2 6 0 0 )
[ 摘
要] 目 的: 探讨陈 旧性 Ⅲ度会阴裂伤手术操作 的要点 和手术细节 的改 良。方 法 : 选取陈 旧性 Ⅲ度会阴裂伤2 4 例, 采用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资 料 : 选取 2 0 0 5年 1月 一 2 0 1 1年 1 2月我院收治 的 陈旧性 Ⅲ度会阴裂伤 2 4例 , 年龄2 4— 4 5岁 , 平均 3 6岁。发病
水 垫撑 开 , 以利剥离 ; ② 用艾里氏钳钳夹 已切 开的阴道黏膜 游 离缘 , 术 者手握钳 柄 以食 指顶起 阴道黏膜 , 用 刀刃刮剥 , 将 黏 膜 下组织推向肛管游离缘一边 , 分离宽度在 1一I . 5 c m之 间。 深 度适 宜黏膜 背面将露 出光 滑发 白的剥离 面 , 肛管 肌壁应均 匀平整 ; ③ Ⅲ度会阴 裂伤 当时已进行过 修补 , 会 阴外 观愈合 , 但 肛门无 功能的 1 例 笔者设计从外阴后联合 至肛 门边缘 的人 字形切 口有利于层次 分离 和缝合 , 即从 会阴后 联合 到肛 门外 口皮 缘作 一 正 中 纵切 口, 切 口末 端 再 向两 侧作 八 字形 切 开
1 c m, 以便提拉肛 门外括约肌 。
2 结果
原 因都 为第一胎经 阴道分娩损伤引起 。当中有 l 例产后进行 修补 外观 I级愈合 , 但肛 门无 收缩功 能, 其他 2 3例 因接生条 件和技术水 平所 限未作修补 。检查 发现 Ⅲ度 会阴裂伤 , 肛 门 指诊 无收缩力和提托力。本组患者经住院 检查 未发现手术禁 忌证 。经 口服肠道消炎药 , 积极进行外 阴、 阴道 的术前准备 而
CT三维重建技术临床应用教程文件

冠状动脉变异CTA 显示
右冠状动脉缺失
冠心病CTA表现
前降支硬斑形成并血管狭窄
冠心病CTA表现
右冠多发钙斑
冠心病CTA表现
前降支硬斑、钙斑形成并血管狭窄
冠心病CTA表现
前降支支架术后评估
冠心病CTA表现
搭桥术后桥血管显示
冠状动脉瘤CTA
第二对角支动脉瘤
冠状动脉动静脉瘘CTA表现
常用的三维技术2
曲面重建 (curve planar reconstruction , CPR) 是MPR的一种特殊方式,在容积数据的基础上, 沿感兴趣区划一条曲线,将扭曲的组织显示在同 一平面上,较好的显示其全景。适用于展示人体 曲面结构的器官,常用于额面骨、输尿管、血管、 肋骨、腰椎等。
常用的三维技术3
常用的三维技术4
表面遮盖显示(shaded surface display , SSD) 通过计算被观察物表面所有相关像素的最高和最 低CT值,保留所选CT阈值范围内像素的影像,将 超出限定的CT阈值的像素透明处理后重组成二维 图像。立体感强,能直观的显示骨骼和大血管的 全景,有利于病变的定位、测量。
先天变异的CTA表现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
先天变异的CTA表现
左侧椎动脉开口变异—起自左颈外动脉
先天变异的CTA表现
双侧椎动脉未汇合
先天变异的CTA表现
左侧椎动脉开口变异—起自左颈外动脉
先天变异的CTA表现
左侧椎动脉先天缺失
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
左侧颈内动脉钙斑
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
双侧颈内动脉硬斑、钙斑并局部血管狭窄
多层面容积重建(Multi Planar Volume Reconstructionm , MPVR)是将不同角度或某一平面选 取的原始数据,采用最大密度(MIP)或最小密度 (Min-IP)投影法进行运算得出图像。MIP是取每一线 束的最大密度进行投影,常用于密度较高的组织结构, 如注射造影剂的血管、明显强化的组织、骨骼等。 Min-IP是取每一线束的最小密度进行投影,常用于观 察气道、肺、含气空腔等。
CT重建

CTVE利用Navigator smooth软件 (GE),Voyager软件(Picker),Fly软件 (Simens)对空腔器官内表面具有相同体 素值范围的部分进行三维表面重建而产 生立体图像,CT值设定为完全透明状态, 透过度(Transparency)为100%。
像素(pixel)图像像素(Picture element)---是构成计算机二维图像矩 阵的最小单位,512×512矩阵时像素 的大小为0.1×0.1mm。像素愈小构成 的矩阵图像愈细。每个像素的数值可 以用CT值或灰价表示。
前言
矩阵(Matrix)—是计算机以二维排 列的数字群方阵图。方阵图的数字量不一, 如512×512
前最高形式的三维重建技术
VR将每个层面容积资料中的所有体素加以利用, 从而获得全面的解剖信息和良好的空间关系。
VR通过对容积内不同体素施加不同的透明度, 可以透过透明部分观察其后的结构,具有深度感, 能更好地显示病变的比邻关系,实现四维立体显示 效果
VR能自动将密度与色彩相结合,不但能在解剖 上区分病变,还可以更好地显示病变与正常组织的 密度差以及病变本身的密度差别。
再利用计算机的模拟导航技术(飞越 方式,漫游技术fly-through sequence 功能键)进行腔内观察。
也可以根据轴位和多平面重组(MPR) 图像确定视点(光标)的位置和观察方向, 分别从头侧或足侧进行腔内观察。
再赋予人工伪色彩和不同的光照强 度,最后用电影形式(move loop mode) 以15-30幀/s的速度连续依此回放。
即可获得类似纤维内窥镜进行和直的阈值 模式。靶器官密度低于背景组织,如含气 的胃肠道、气管等,宜选用“白底黑影 (black in white)” 阈值模式。靶器官密 度高于背景组织,如椎管、造影剂充盈的 胆囊宜选用“黑底白影(white in black)” 阈值模式。
62例多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在低位胆管梗阻中的诊断价值

62例多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在低位胆管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技术诊断低位胆管梗阻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临床诊断的62例低位胆管梗阻行多层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后处理技术的影像资料。
结果 62例中良性病变22例,ct正确诊断21例,恶性病变40例,ct正确诊断37例,ct诊断总符合率为93.55%。
其中22例良性胆管梗阻性疾病中包括胆总管结石12例,胆总管炎症6例,十二指肠乳头慢性炎症4例。
40例恶性胆管梗阻性疾病包括胆总管下端段癌13例,胰头癌6例,壶腹癌14例,十二指肠乳头癌7例。
结论多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技术诊断低位胆道梗阻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胆管梗阻;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诊断价值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74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726-02胆管梗阻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一种常见临床征象,引起胆管梗阻的疾病很多,按性质分良性胆管梗阻性疾病及恶性胆管梗阻性疾病;按部位分高位胆管梗阻性疾病及低位胆管梗阻性疾病。
低位胆管梗阻即壶腹周围部疾病所致的梗阻。
壶腹周围部包括vater壶腹,胆总管下端,胰管开口处,十二指肠乳头及附近十二指肠等结构。
低位胆管梗阻的原因中常见有肿瘤性、炎症性和外压性[1],是影像学诊断探讨的难点之一[2]。
大多数需要手术治疗,而术前定位和病因诊断多依赖于影像学检查。
多平面重建(mpr)是多层螺旋ct(msct)腹部诊断中常用的后处理技术。
为探讨多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后处理技术诊断低位胆管梗阻的价值,分析了我院62例低位胆管梗阻患者的ct资料,先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2例低位胆管梗阻的患者中男42例,女20例,年龄32-70岁,平均48.3±3.4岁。
临床上右上腹痛、腹胀38例,皮肤、巩膜黄染54例,发热23例。
64层螺旋CT阴性法胰胆管成像技术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 山西 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放 射科 , 山西 太原 00 0 ) 3 0 1
【 摘要 】 目的
探讨 6 层螺旋 C 4 T阴性法胰胆管成像 (— T P对胆道梗 阻部位 、 N CC ) 性质以及受累范 围的诊断价值 。方法 5 例 2
临床诊断为梗阻性黄疸的患者行 6 层螺旋 C 4 T中上腹部平扫和增强扫描 , 进行 多平 面重建 ( P 、 M R)曲面重建( P ) C R 及最小密度 投影 ( i P, 出 c Mn 1 作 i T诊断并 与手术及病理结 果进行 比较 , 评估 该技术 在诊断胆道 梗阻部 位 、性质 以及受 累范围 的诊 断价值 。结果 N C C 及重 建图像质量优 良,对梗阻部 位 、梗阻性质和胆 管壁及周 围器 官结构受累情况 的诊断准 确率分别 为的 10 5 / ) —T P o %( 2 2 、 5 9 . 5/2 和 1 0 ( / ) 6 %( 0 ) 0 % 5 5 。结论 6 层螺旋 c 2 5 22 4 T阴性法胰胆管成像是一种有效的检查 方法 , 具有强大 的图像后处 理功能 , 对胆道 梗 阻部位 、 性质及胆管壁与周 围器官结构受累情况的诊 断准确率 高 , 具有很好 的临床应用价值。
r n e o i a y t c . s t Bo h N— CP a d isr c n t ci n c n p o i e h g u i i g s h ig o t c u a y o a g fb l r r t Re ul i a s t CT t e o sr to a r v d i h q a  ̄ ma e .T e d a n si a c r c fN-C n u l c TCP f r o
64层螺旋CT胆道三维重建在胆道梗阻疾病中的应用

史国塞厦匿王!J!Q!Q玺12月筮≥!鲞筮堑翅£塾!璺塑!』螋塑塑!丛堕!堕!塑!丛四世堡Q丝:2Q!Q。
Y!!:≥!,盟!:2≥参考文献[1]郁万江.孙咏梅.徐爱德.正常人群环枢关节间隙的cT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1。
l l(5):325-327.[2]曹正霖,钟世镇。
徐达传.寰枢关节的解剖学测鼍及其临床意义[J].中困临床解剖学杂志.2000。
18(4):299-301.[3]朱海波,贾连顺,孙启全,等.寰椎测量及临床意义[J].解剖学杂志,1997,20(60):571.[4]瞿东滨.金大地,江建明,等.齿突形态的测鼍及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99,89(3):366-367.91[5]崔魏,朱嫒.王金财,等.寰枢关节的影像学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9,7(3):215-217.[6]王志业,徐爱德.寰楸关节旋转稳定性的影像学研究进展[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4.3(5):382-385.[7]何灿熙.关于颈拟椎齿突偏移是否为脱位的再认识[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8):882-883.(收稿日期:2010—08—22)(本文编辑:方华玲)64层螺旋C T胆道三维重建在胆道梗阻疾病中的应用王建良朱玉春刘丽华王伟伟袁玉琴【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 T胆道三维重建在胆道梗阻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5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行64层螺旋C T扫描,进行胆道三维重建,对梗阻原因进行定位、定性诊断,并与手术结果对比分析。
结果良性梗阻痛变39例,其中胆总管结石35例,单纯炎性狭窄2例,慢性胰腺炎巨大假囊肿继发胆道扩张l例,胆囊炎术后继发胆总管血肿l例;恶性梗阻病变l l例。
其中胰头癌2例。
胆总管癌4例,胆囊癌伴胆总管结石l例,肝癌肝门侵犯伴胆总管结石l例,转移淋巴结肿大外压3例,50例中定位准确率100%,定性准确率96%。
结论64层螺旋CT胆道三维重建对胆道梗阻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有较高的价值,为临床确诊及指导手术方案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扫描条件(方法):多排螺旋CT(必须有 CPR功能),高压注射器,空腹6-8小时, 检查前15-30分钟口服600ml(有报道要和 800ml)水,扫描前训练呼吸,屏气状态下 扫描,常规在平扫和静脉期做CPR,扫描 范围膈下到胰腺。
小 结
• CPR操作简单,可以在一幅图像上显示胆管(胰 管)全貌和周围比邻的组织关系,更好地显示胆 总管的连续性,是横断位图像和MPR图像的重要 补充,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为临床提 供直观影像,具有很好的诊断作用和临床应用价 值。 • (相关文献报道)利用MPR及CPR技术所得CT 增强图像进行胰胆管重建与MRCP+MRI检查结果 对比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对于胆道梗阻 在定位诊断方面(16排以上CT增强) 无明细差 异。
曲面重建(CPR)在胆道疾病 诊断中的应用
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CT室王升
2014年7月呼和浩特
曲面重建(CPR)是一种二维图像 重组方式,通过路径的选择使迂曲 的解剖结构在一幅图像上得以展示
• MPR图像的二维、冠状位、矢状位不同斜面成像只能显示 同一平面,对于走向不规则、分叉、树枝状的扩张胆道显 示较为局限,当胆道梗阻时失去正常形态及走行、解剖结 构发生变化时胆管、胰管及梗阻病变的显示变得更加困难, 而CPR恰恰克服了这个缺点,尤其管状或条带状结构。 • CPR胆管成像能明确显示胆管梗阻部位的直接征象及间接 征象,能直观的了解病变与扩张胆管的关系,病变范围或 周围病变压迫胆道情况,可以提供更多的有利于诊断和鉴 别诊断的征象,CPR为手工操作,必须画线在扩张的胆管 中央,以层厚2-3mm(在拆薄影像上处理)重建出来的 CPR图像质量较优。CPR对扩张的胆总管成像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