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厂处理工艺介绍(李秀琴)

合集下载

净水厂处理工业设计详解(业内人士的良心科普)

净水厂处理工业设计详解(业内人士的良心科普)

净水厂处理工艺详解(业内人士的良心科普)水是生命之源,水占人体组成的70%,科学研究表明,成年人平均每天需水量2500ml 以上,可以说水质是身体健康的基础保障。

拧开水龙头,自来水缓缓流出,我们在享受现代生活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有没有想过这些随开随用的自来水究竟经过了哪些工艺流程才由江河湖海中流入千家万户,有时候流出的水像牛奶一样白,而且里面有大量的气泡,散发出消毒水的味道,要静置几分钟才恢复清澈,这些现象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作为普通消费者的我们又如何去辨别水质的好坏。

农村来的朋友可能知道,以前没有自来水,家里都有一口大水缸,父亲斜着身子,扁担吱呀呀,从池塘挑着水回家,倒进水缸后打上明矾静止一段时间缸底开始出现沉淀,这是农村最原始的水处理工艺。

后来,大家发现将水缸集中在一起,由专人统一打明矾,效率更高,于是水缸越做越大就成了水厂,更为高效的药品也逐步取代了明矾。

目前多数水厂采用的方法是从水源地抽水进水厂统一消毒、沉淀、过滤,最后泵送至用户家中,其中主要用到以下 6 种药品:1.HCLO 次氯酸,由氯库中的氯气加入到水中生成,具有很强的杀菌消毒能力,根据投加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前加氯、后加氯。

图1.氯库2.PAC 聚合氯化铝,溶液储存在加药间,泵送至混合池与水充分搅拌,作用是使水中细微悬浮粒子和胶体离子脱稳,聚集、絮凝、混凝、沉淀,达到净化处理效果。

3.O3 臭氧,由O2 氧气放电生成,强氧化剂,作用是杀菌消毒,溶裂藻类细胞,降低其含量。

按投加位置可分为预(前)臭氧、后臭氧投加点。

使用臭氧进行水处理的优点很多,比如杀菌效果佳,稳定性差易分解,不存在有毒残留物,但大量的使用带来了问题,比如腐蚀金属管道,更重要的是产生了一定量的溴酸盐,你也知道的,这是潜在致癌物,水厂目前应对方法是使用一定量的H2O2 来处理,后面会提到。

图2.氧气罐汽化器即使在夏天也是结满冰霜图3.臭氧发生器(氧气通电产生臭氧)图4.池内臭氧投加点4.H2O2 双氧水,强氧化剂,有杀菌消毒的能力,但主要用于应对溴酸盐,加入水中后与O3 形成竞争关系,避免形成溴酸盐,常在水质较差的月份添加使用。

自来水厂工艺流程概述_自来水厂工艺流程图

自来水厂工艺流程概述_自来水厂工艺流程图

自来水厂工艺流程概述自来水厂工艺流程图现在人们谈到饮用自来水会“心有余悸”,主要是因为害怕自来水生产过程中未能除尽水中的杂质及微生物,又害怕净水过程中混入了一些有毒气体。

基于此,我组成员先到自来水厂参观采访,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

1、自来水是如何生产的?众所周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原水里含有各种各样的杂质。

从给水处理角度考虑,这些杂质可分为悬浮物、胶体、溶解物三大类。

城市水厂净水处理的目的就是去除原水中这些会给人类健康和工业生产带来危害的悬浮物质、胶体物质、细菌及其他有害成分,使净化后的水能满足生活饮用及工业生产的需要。

市自来水总公司水厂采用常规水处理工艺,它包括混合、反应、沉淀、过滤及消毒几个过程。

(1)混凝反应处理原水经取水泵房提升后,首先经过混凝工艺处理,即:原水 + 水处理剂→混合→反应→矾花水自药剂与水均匀混合起直到大颗粒絮凝体形成为止,整个称混凝过程。

常用的水处理剂有聚合氯化铝、硫酸铝、三氯化铁等。

汕头市使用的是碱式氯化铝。

根据铝元素的化学性质可知,投入药剂后水中存在电离出来的铝离子,它与水分子存在以下的可逆反应:Al3+ + 3H2O ←→ Al(OH)3 + 3H+氢氧化铝具有吸附作用,可把水中不易沉淀的胶粒及微小悬浮物脱稳、相互聚结,再被吸附架桥,从而形成较大的絮粒,以利于从水中分离、沉降下来。

混合过程要求在加药后迅速完成。

混合的目的是通过水力、机械的剧烈搅拌,使药剂迅速均匀地散于水中。

经混凝反应处理过的水通过道管流入沉淀池,进入净水第二阶段。

(2)沉淀处理混凝阶段形成的絮状体依靠重力作用从水中分离出来的过程称为沉淀,这个过程在沉淀池中进行。

水流入沉淀区后,沿水区整个截面进行分配,进入沉淀区,然后缓慢地流向出口区。

水中的颗粒沉于池底,污泥不断堆积并浓缩,定期排出池外。

(3)过滤处理过滤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有空隙的粒状滤料层通过黏附作用截留水中悬浮颗粒,从而进一步除去水中细小悬浮杂质、有机物、细菌、病毒等,使水澄清的过程。

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研究

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研究

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研究自来水是供给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用水的重要水源,而自来水厂则是生产和供应自来水的重要设施。

在自来水厂中,水处理工艺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自来水的质量和安全。

对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的研究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的研究进行探讨。

自来水厂的水处理工艺主要包括原水处理、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环节。

首先是原水处理,目的是去除原水中的悬浮物、微生物和有机物等杂质。

常见的原水处理工艺包括预氯化、加药混凝、速滤等,其中最常用的是速滤。

速滤是通过将原水经过砂滤层,利用其过滤作用,去除原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物等杂质。

速滤的效果与滤料的质量和厚度、运行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对速滤工艺的研究和优化可以提高水处理效率,提升自来水的质量。

絮凝沉淀是自来水厂中重要的水处理工艺之一,它主要用于处理原水中的浊度较高的水体。

在絮凝沉淀过程中,通过加入絮凝剂,使得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凝聚成较大的颗粒,然后通过沉淀使之沉降下来。

常用的絮凝剂有铝酸盐、铁盐等,它们的添加量、添加方式、混合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絮凝的效果。

对絮凝沉淀工艺的研究和优化可以提高处理效率,降低处理成本。

过滤是自来水厂中的关键环节,它通过充满滤料的过滤器将水中的杂质和微生物截留在滤料中,从而提高水的透明度和卫生安全。

目前流行的过滤方式有砂滤、活性炭滤等,它们的过滤效果和运行成本不同。

对过滤工艺的研究和优化可以提高过滤效果,减少运行成本。

消毒是自来水处理工艺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主要是为了保证自来水中的微生物的安全性。

目前常用的消毒方式有氯气消毒、次氯酸钠消毒、臭氧消毒等,它们的消毒效果和对水质的影响都有所不同。

对消毒工艺的研究和优化可以提高消毒效果,减少对水质的影响。

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的研究不仅可以提高自来水的质量和安全性,还可以降低水处理成本。

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的自来水工艺研究也取得了不少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自来水厂处理工艺

自来水厂处理工艺

如今家家户户都在使用自来水,缓缓流出的自来水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是你知道这些自来水是怎么来的吗?源头在哪?又是如何输送到千家万户的呢?下面贤集网小编就给大家讲讲自来水厂处理工艺流程,让大家好好了解下我们日常的自来水处理有哪些工艺流程。

一、自来水厂处理工艺流程1、混凝反应处理原水经取水泵房提升后,首先经过混凝工艺处理。

即:2、沉淀处理混凝阶段形成的絮状体依靠重力作用从水中分离出来的过程称为沉淀,这个过程在沉淀池中进行。

水流入沉淀区后,沿水区整个截面进行分配,进入沉淀区,然后缓慢地流向出口区。

水中的颗粒沉于池底,污泥不断堆积并浓缩,定期排出池外。

3、过滤处理过滤,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有空隙的粒状滤料层通过黏附作用截留水中悬浮颗粒,从而进一步去除水中细小悬浮杂质、有机物、细菌、病毒等,使水更加澄清的过程。

4、过滤后消毒处理经过过滤后,原水浊度进一步降低,同时使残留细菌、病毒等失去混浊物的保护或依附,为消毒创造良好的条件。

消毒并非把微生物全部消灭,而是消灭其中的致病微生物,起到保证饮用水达到饮用水细菌学指标的作用。

同时,消毒使城市水管末梢保持一定余量的氯,以控制细菌繁殖、预防污染。

消毒的加氯量(液氯)在1.0-2.5g/m?之间。

主要是通过氯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在细菌内部起氧化作用,破坏细菌的酶系统从而导致细菌的死亡。

消毒后的水由清水池送经水泵房提升达到一定的水压后,再通过输水管网、配水管网送给千家万户。

二、自来水厂现场处理工艺流程讲完了理论上的自来水厂处理方式后,小编再给你详细讲解自来水厂现场处理工艺流程:1.水源地- 取水泵房- 净水厂,一句话,高扬程,大功率水泵伺候,符合国家规范要求的三类水即可,选用水泵时考虑部分水头损失,根据用户需求量控制好进场水量。

某地取水泵房2.高锰酸钾- 预臭氧- 前加氯,其中高锰酸钾、氯气投加方法是在主进水管道上开孔设置投加点,将药物直接泵送至管道内与水混合,预臭氧有单独的构筑物,池体内部投加充分混合并且要将尾气回收破坏。

净水厂处理工艺详解(业内人士的良心科普)

净水厂处理工艺详解(业内人士的良心科普)

净水厂处理工艺详解(业内人士的良心科普)净水厂处理工艺详解(业内人士的良心科普)水是生命之源,水占人体组成的70%,科学研究表明,成年人平均每天需水量2500ml 以上,可以说水质是身体健康的基础保障。

拧开水龙头,自来水缓缓流出,我们在享受现代生活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有没有想过这些随开随用的自来水究竟经过了哪些工艺流程才由江河湖海中流入千家万户,有时候流出的水像牛奶一样白,而且里面有大量的气泡,散发出消毒水的味道,要静置几分钟才恢复清澈,这些现象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作为普通消费者的我们又如何去辨别水质的好坏。

农村来的朋友可能知道,以前没有自来水,家里都有一口大水缸,父亲斜着身子,扁担吱呀呀,从池塘挑着水回家,倒进水缸后打上明矾静止一段时间缸底开始出现沉淀,这是农村最原始的水处理工艺。

后来,大家发现将水缸集中在一起,由专人统一打明矾,效率更高,于是水缸越做越大就成了水厂,更为高效的药品也逐步取代了明矾。

目前多数水厂采用的方法是从水源地抽水进水厂统一消毒、沉淀、过滤,最后泵送至用户家中,其中主要用到以下 6 种药品:1.HCLO 次氯酸,由氯库中的氯气加入到水中生成,具有很强的杀菌消毒能力,根据投加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前加氯、后加氯。

图 1.氯库2.PAC 聚合氯化铝,溶液储存在加药间,泵送至混合池与水充分搅拌,作用是使水中细微悬浮粒子和胶体离子脱稳,聚集、絮凝、混凝、沉淀,达到净化处理效果。

3.O3 臭氧,由O2 氧气放电生成,强氧化剂,作用是杀菌消毒,溶裂藻类细胞,降低其含量。

按投加位置可分为预(前)臭氧、后臭氧投加点。

使用臭氧进行水处理的优点很多,比如杀菌效果佳,稳定性差易分解,不存在有毒残留物,但大量的使用带来了问题,比如腐蚀金属管道,更重要的是产生了一定量的溴酸盐,你也知道的,这是潜在致癌物,水厂目前应对方法是使用一定量的H2O2 来处理,后面会提到。

图 2.氧气罐汽化器即使在夏天也是结满冰霜图 3.臭氧发生器(氧气通电产生臭氧)图 4.池内臭氧投加点4.H2O2 双氧水,强氧化剂,有杀菌消毒的能力,但主要用于应对溴酸盐,加入水中后与O3 形成竞争关系,避免形成溴酸盐,常在水质较差的月份添加使用。

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研究

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研究

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研究自来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而自来水厂作为生产和供应自来水的重要场所,其水处理工艺的研究对于保障饮用水安全,维护公共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的基本原理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的基本原理包括净水原理、杀菌消毒原理和水质调节原理。

净水原理是指去除水中悬浮物和颗粒物的过程,通常采用沉淀、过滤等方式进行处理。

杀菌消毒原理是指消灭水中的细菌、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过程,通常采用臭氧消毒、氯消毒等方式进行处理。

水质调节原理是指调节水中的PH值、硬度等指标,使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的标准。

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预处理、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环节。

进水经过预处理,去除水中的大颗粒物和悬浮物,通常采用网格过滤器、砂滤器等设备进行处理。

然后,经过絮凝沉淀环节,将水中的微小悬浮物和胶质物聚集成较大的颗粒物,便于后续过滤处理。

接下来,通过过滤环节,去除水中的微粒、胶体和高分子物质,主要采用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等设备进行处理。

经过消毒环节,消灭水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通常采用氯气、次氯酸钠等消毒剂进行处理,最终得到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水质。

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消毒副产物、水质监测技术等方面。

消毒副产物是指在水处理过程中,消毒剂与水中有机和无机物质发生反应产生的有害物质。

目前,针对消毒副产物的排放和处理问题亟待解决。

水质监测技术是指对供水质量进行监测和控制的技术手段,目前存在水质监测手段单一、监测周期长、监测精度低等问题。

如何提高监测手段和技术水平,保障水质安全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两个方面。

在技术创新方面,应加大对消毒副产物的研究,发展新型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以减少消毒副产物的生成。

自来水厂处理工艺设计献综述

自来水厂处理工艺设计献综述
? 为了进一步净化水质,也有选用二氧化氯-臭氧联合工 艺。
二氧化氯-臭氧联合工艺
? 臭氧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 能快速杀灭病菌; 二氧化 氯是一种强消毒剂, 具有高效、持续的消毒效果, 两者 有机结合, 从而能更有效确保出厂水的微生物安全。
预处理
深圳市南山水厂
常规处理
深 度 处 理
江苏吴县水厂工艺流程图
? (一)混合:水泵混合、机械搅拌混合方式和管式静态 混合器
? (二)絮凝:机械和水力絮凝两大类 ? (三)沉淀:主要有平流沉淀池、高密度沉淀池 ? (四)过滤:滤池形式很多,其主要差别在于滤料级配
及冲洗方式的不同。
(一)混合
? 水泵混合:使用气液混合泵,可以提高溶气液制取效 率、简化制取装置、节省场地、大幅降低初次投资、 节省运行成本及维护费用。
? 仅使用混凝剂,由于原水温度、pH往往不是混凝剂的 最佳温度,常不能达到较好的混凝效果,而混凝剂的 消耗量一般比较大。因而,现在的工艺多采用加入助 凝剂的方法,以减少混凝剂的投加量。
? 传统工艺一般采用加氯的方式对原水进行预处理(称 为前加氯),一方面可以消毒,另一方面可以起到助 凝,但往往处理效果不佳,而且易产生氯代甲烷等强 致癌性物质。对于受到污染的水源,加氯量通常很大, 造成成本的增加。
(四)过滤
? 滤池型式很多,其主要差别在于滤料级配及冲洗方式 的不同,一般大、中型以上水厂较适宜采用的滤池型 式为气水反冲均粒滤料滤池和翻板滤池。
1、气水反冲均粒滤料滤池
? 气水反冲均粒滤料滤池在大型水厂中使用最为广泛, 与普通滤池相比,滤料截污能力强,出水水质较好,气 水反冲洗均匀彻底,冲洗水量较小,周期较长,采用自 动化操作管理,运行管理要求比较高,适合于规模较大、 总体水平较高的大、中型水厂。

浅析城市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

浅析城市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

浅析城市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摘要:目前,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都来自于自来水厂,自来水厂是城市居民用水的重要处理基地,它的任务就是通过合理的水处理工艺,去除水中的杂志,从而符合水质的要求,能够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本文对自来水厂的净水工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水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生存之本,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经济,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了水体的污染,尤其是近年来城市的供水需求不断增加,产生了严重的供需矛盾,在无法找到清洁的水源的情况下,只能通过自来水厂对水资源进行处理,使之能够用于生活用水。

1 自来水水质问题现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导致环境问题的不断突出,其中包括水资源的污染问题:(1)自来水水质感官性指标不良,存在异味。

浊度是自来水检测指标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感官指标,浊度能有效降低,代表着水中各种非溶解性物质和微生物都能有效去除,而反之则无法去除。

目前,国际上普遍的浊度标准订为1NTU,但大部分国家,尤其是发到国家自来水的浊度都达到了0.1NTU,甚至在0.05NTU以下[1]。

而在我国,24 座省会城市中,若依据浊度< 1NTU 为合格,那我国城市自来水的合格率在80% 以下,这在国际上而言,水质感官性指标的污染是非常严重的。

(2)微生物风险隐患。

在自来水卫生状况中,隐孢子虫和贾第虫等首要的病原微生物是最大的污染性之一。

在我国,自来水企业对于病原微生物的检测认识并不到位,而从事供水的企业,对病原微生物检验的极少,这表明,在我国目前并没有就此方向开展系统的研究,这也是我国城市自来水存在微生物风险隐患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山东、安徽等地,陆续出现了腹泻病患,而调查显示,贾第虫感染率和隐孢子虫感染占了绝大部分,而后经我国水资源管理的相关部门检测发现,在该地区的确存在有致病原生动物存在的水源。

2 检验方法在城市自来水相关指标检测过程中,分别选取了统一城市不同出厂的自来水225份作为卫生质量检测对象,其中早、中、晚各75 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3838-2002)I类 主要适用 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II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 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 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 III 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 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 保护区及游泳区。 IV类 主要适 用于一般工业水区及人体非直接 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V类 主要 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 求水域。
岸边取水构筑物
合建式
分建式
(进水间与泵房合建在一起) (进水间不与泵房合建在一起)
土建结构简单,施工比较容易, 布置紧凑、占地面积小、水泵吸水 但操作管理不便,吸水管路较 管路短、运行管理方便、造价低, 长,增加了水头损失,运行安
适用于水质条件较好的地方。 全性不如合建式。适用于地质 条件较差的情况。
三、水质标准
水质标准:根据用水对象(生 活用水、工业用水)的不同, 所要求的各项水质参数应达到 指标和限值不同。
工业用水种类繁多,水质要求各不相同:食品、 酿造及饮料工业的原料用水,水质要求高于生 活饮用水要求; 纺织、造纸工业用水,要求水质清澈,且对易 于在产品上产生斑点从而影响印染质量或漂白 度的杂志含量加以严格限制。如铁和锰会使纸 或织物产生锈斑。水的硬度过高也会使织物或 纸张产生钙斑。
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介绍
主讲人:李秀琴
云南博世科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Yunnan Bossco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2018年6月
目录
CONTEXT S
01 处理工艺流程
工艺选择前的准备
02
处理工艺介绍
03 ◆混凝 ①混凝剂和助凝剂 ②混合 ③絮凝 ◆沉淀 ◆过滤 ◆消毒
◆浇洒道路绿地用水; ◆管网漏损水量;
水厂设计规模
◆未预见水量;
◆消防用水。
2、工业企业用水应根据生产工艺确定; 3、消防用水量水压及延续时间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建 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及《高层民用建筑设 计防火规范》(GB50045)等设计规范执行; 4、浇洒道路用水按浇撒面积以2.0-3.0L/(m2 ·d ), 浇洒绿地用水按浇撒面积以1.0-3.0L/ (m2 ·d ); 5、城镇配水管网的漏损水量= ( q1+q2+q3 ) ·(10%~12%); 6、未预见水量= (q1+q2+q3 +q4) ·(8%~12%)
混凝剂、助凝 剂

絮凝池宜与 沉淀池合建; 絮凝池、沉 淀池池型应 根据原水水 质情况和相 似条件下的 运行经验或 通过实验确
定。
过滤:沉淀 后的水,通 过一层或几 层粒状滤料 让水中残余 的细菌和悬 浮杂质进一 步截留分离 出来的方法。
由于每座供水 厂的供水能力 与水厂总平面 布局不同,水 厂清水池的数 量,容量,平 面尺寸,深度 以及结构类型 不同,但其施 工方法与要求 是相通和类似 的。
自来水处理工艺流
◆取水水源 与净水构筑 物的高差无 法克服沿程 水损+局部水 损,需建取 水泵房;
◆取水泵房 水泵的选择 应根据设计 流量和设计 扬程以及运 行中流量和 扬程的变化 范围确定。
在市政给水中, 用来分配原水;
若水厂设有预 处理设施,配 水井设置在预 处理设施后。
混合是将 药剂充分、 均匀地扩 散于水体 的工艺过 程。
土建结构复杂、施工较困难、水泵 电机淹没在水下,故检修较困难。
自来水厂设计规模: Q1=( q1+q2+q3+q4+q5 )Kd(宜取
1.1~1.5)
自来水厂设计处理规模:
Q=Q1+5%Q1(水厂自用水量)
二、水源的选 择
水源:地下水源、地表 水源
水源选择原则: ◆应选择在水质较好、补给充 沛和便于保护和管理的地段; ◆应选择在城市居民区的上游, 要避开污水排放口、污灌区和 其他污染区; ◆应避开地质灾害区、洪水淹 没区和建筑物密集区; ◆应选择地形平坦、工程地质 条件较好及施、维护方便的地 区。
公司案例
05
1.水体功能区 划所规定的取 水地段; 2.可取水量充 沛可靠; 3.原水水质符 合国家有关现 行标准; 4.与农业、水 利综合利用; 5.取水、输水、 净水设施安全 经济和维护方 便; 6.具备施工条
件。水源
地下水 源地表
水源
◆地下水源: 具备确切的 水文资料, 取水量<允 许开采量, 保证不引起 水位持续下 降、水质恶 化及地面沉 降; ◆地表水源: 设计枯水流 量年保证率 达90%-97%。
为将水厂生产 水提供至用户。 泵房设计除符 合《室外给水 设计规范》 (GB500132006),还应 符合《泵站设 计规范》 (GB502652010)
提升泵 房
输配水管网
用户
一、确定设计用 水量
工艺选择前的准 备
1、设计供水量组成部分:
◆综合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
水);
◆工业企业用水;
四、取水构筑

地下取水构筑物:由于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深度、含水层性质不同,地下取水构筑 物形式如下:
1、管井(适用于含水层厚 度大于4m,底板埋藏深度 大于8m)
2、大口井(适用于含水层厚 度小于5m左右渠底埋藏深度 小于15m)
3、渗渠(仅适用于含水层厚 度小于5m,渗渠埋藏深度小 于6m)
地表取水构筑 物:
一级水源:水质良好。地下水只 需消毒处理,地表水经简易净化 处理(如过滤)、消毒后即可供 生活饮用者。 二级水源:水质轻度污染。经常 规净化处理(如絮凝、沉淀、过 滤、消毒等),其水质即可达到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 GB5749-2006 )。 水质浓度超过二级标准限值的水 源水,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的水 源。若限于条件需加以利用时, 应采用相应的净化工艺进行处理。 处理后的水质应符合GB5749规定, 并取得省、市、自治区卫生厅 (局)及主管部门批准。
取水泵
配水


输水管
(渠)
混 合
加 氯
絮凝沉淀



排泥水处理系 统
清水池
加 氯
混合方式的选 择考虑处理水 量的变化。
水厂内部处理工艺
净水厂污泥处理对象 主要是滤池的冲洗废 水和沉淀池的排泥水。 排泥水处理系统通常 包括:调节、浓缩、 平衡、脱水及泥饼处 置等工序
清水池是给水 系统中调节水 厂均匀供水和 满足用户不均 匀用水的调蓄 构筑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