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进区规则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门要求规章制度

幼儿园大门要求规章制度

幼儿园大门要求规章制度一、开放时间1. 幼儿园大门的开放时间为每天早上7:00至晚上6:00,家长在此时间段可以带领孩子进出幼儿园。

2. 在非开放时间段,幼儿园大门将关闭,家长和其他外来人员不得进入。

二、进出规定1. 家长或监护人必须亲自将孩子送到幼儿园,并在接孩子时亲自到幼儿园领取。

2. 孩子的亲属以外的其他人员,必须携带有效身份证明并经过幼儿园工作人员的同意方可进入。

3. 晚到的家长或监护人在工作人员陪同下方可接孩子,不得擅自进入教室。

4. 家长或其他接孩子的人员需出示接孩子凭证,否则不允许带走孩子。

三、安全规定1. 孩子进出幼儿园必须由家长或监护人陪同,切勿将孩子交给陌生人。

2. 在进出幼儿园时,家长必须佩戴访客证件,以方便工作人员核实身份。

3. 孩子在幼儿园门口不得奔跑、打闹,以免发生意外。

4. 家长应在校园周边停车区停车,切勿在幼儿园门口停车。

四、规范行为1. 家长在幼儿园门口不得大声喧哗、吸烟、喂食等,不得影响幼儿园内秩序。

2. 家长不得将糖果、零食等带进幼儿园,以免影响孩子的正常饮食习惯。

3. 家长不得将孩子带离幼儿园,除非有特殊原因并提前向幼儿园工作人员请假。

4. 家长在幼儿园门口必须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周围环境,确保孩子的安全。

五、其他规定1. 如有急事需要提前接孩子或请假,请提前向幼儿园工作人员说明情况。

2. 孩子在幼儿园门口玩耍或等候时,家长应尽量让孩子保持安静,并避免嬉闹、抢玩具等不当行为。

3. 家长需尊重幼儿园工作人员的工作,如有意见或建议可提出,并配合工作人员做好幼儿园工作。

通过严格执行以上规章制度,我们将确保幼儿园大门的安全和秩序,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希望家长们能够理解并配合,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感谢您的支持和合作。

幼儿入园后规章制度

幼儿入园后规章制度

幼儿入园后规章制度一、室内环境规范1. 幼儿园内部环境清洁整洁,不得乱扔垃圾,保持幼儿园内部干净整洁。

2. 室内应保持通风良好,保持空气流通,室内温度不得过高或过低。

3. 幼儿在室内玩耍时要注意文明礼貌,不得乱扔玩具或其他物品,保持室内环境整洁。

4. 禁止在室内奔跑或打闹,避免发生意外。

5. 幼儿园内禁止吸烟,保持空气清新。

二、进出园规定1. 幼儿入园需准时,并由家长或监护人带领。

2. 家长送孩子进园需向教师报告幼儿出生日期,姓名、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确保幼儿信息准确无误。

3. 家长接孩子离园需准时,并由教师交接。

4. 出于安全考虑,除非有特殊原因,不得擅自接走其他幼儿。

5. 家长需要提前通知园方如有延误接送。

三、安全与卫生规定1. 幼儿入园前需做好洗手准备,确保幼儿身体清洁。

2. 每日提供健康早餐,并确保食物卫生安全。

3. 幼儿排泄需在规定的位置完成,保持环境卫生。

4. 幼儿园孩子不得私自进入厨房、办公室等禁止区域。

5. 定期进行环境卫生消毒,确保孩子安全健康。

6. 疫情期间,遵守相关规定,配合园方的防疫工作。

四、行为准则1. 幼儿要尊敬老师和同学,不得欺负他人或捣乱。

2. 不得随意使用他人物品,尊重他人财物。

3. 遵守园方规定,如有违反将接受相应处罚。

4. 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不得打闹或辱骂他人。

5. 培养良好的协作精神,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五、活动规定1. 配合园方安排的各项活动,积极参与,主动与他人交流。

2. 遵循活动规则,不得擅自离开,保持活动队形。

3. 遵守游戏规则,不得强行插队或欺负他人。

六、禁止事项1. 不得带有危险品入园,如刀具、玩具枪等。

2. 禁止带入过多零食。

3. 不得擅自离园。

4. 不得滥用言语和体罚。

七、其他规定1. 园方有权对幼儿园内规定进行调整,幼儿及家长需服从。

2. 预防意外安全,如发生意外,园方有责任及时通知家长。

3. 家长需配合园方工作,积极参与园方组织的活动。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教案学习进入区域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教案学习进入区域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教案学习进入区域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活动教材第三章《区域活动探索》,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区域标志,了解区域规则,学习进入区域的方法以及区域活动的基本步骤。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识别并说出各个区域的名称和特点。

2. 培养幼儿遵守区域规则的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掌握进入区域的方法,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遵守各个区域的规则,学会进入区域的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各个区域标志,了解区域活动的基本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区域标志卡片、示例图、录音机、音乐CD、故事书等。

2. 学具:小卡片、画笔、纸张、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音乐,引导幼儿跟随音乐做简单的舞蹈动作,活跃课堂气氛。

随后,教师展示区域标志卡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各个区域的名称。

2. 讲解区域规则(5分钟)教师分别介绍各个区域的规则,如:阅读区要保持安静,绘画区要保持干净等,让幼儿理解并遵守。

3. 示例讲解(5分钟)教师通过示例图,讲解如何进入区域,以及区域活动的基本步骤。

如:先洗手,然后选择一个区域,遵守该区域的规则进行活动。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区域,按照示例步骤进入区域进行活动。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区域名称:用大字书写在黑板上,配以相应的图片。

2. 区域规则:用小字书写在黑板上,配以简单的图案。

3. 进入区域步骤:用流程图的形式展示在黑板上。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区域,并说明为什么喜欢。

答案示例:我喜欢阅读区,因为那里有很多有趣的书籍,可以学到很多知识。

2. 作业题目:与家长共同完成一个区域活动,记录活动过程。

答案示例:我和妈妈一起在绘画区画了一幅画,画的是我们一家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示例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幼儿掌握了进入区域的方法和区域活动的基本步骤。

幼儿园扎染坊进区规则

幼儿园扎染坊进区规则

幼儿园扎染坊进区规则
1、环创氛围。

儿童木工教室内色调以木原色为主,营造自然的感觉(建议摆放少量盆栽),教室内摆放装饰用木工工具。

2、功能区域分布明确。

教室具备讲课区,防护区,作品展示区,手动工具区(可加配胶枪区),材料区,木工操作区等等。

3、木工教室安全管理。

教室墙上张贴安全操作知识,工具区靠近拿取处张贴警示标语,儿童木艺老师必须接受过儿童木工安全培训。

4、常用的儿童木工工具。

儿童木工工具在选择上区别于成人木工工具,不管是颜色,材质,设计都必须符合幼儿园儿童的使用需求,同样以南京惜木课堂这家幼儿园创意木工供应商为例,他们所提供的儿童木工工具有锯子,刨子,锤子,锉刀,台虎钳,手摇钻,砂纸,胶水,铅笔,直角尺,直尺等等。

幼儿区域活动规则

幼儿区域活动规则

幼儿区域活动规则在幼儿园的日常管理中,为了保证幼儿的安全和秩序,设置各个区域是非常重要的。

每个区域都有其特定的活动规则,以确保孩子们能够在安全、有序的环境中进行游戏和学习。

以下是我们的幼儿区域活动规则:1. 游戏区域:游戏区域是供孩子们进行各种游戏和角色扮演的区域。

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安全和互动,以下规则需要遵守:- 尊重他人:孩子们应该互相尊重,不可以欺负或者伤害其他孩子。

- 分享玩具:孩子们要学会分享游戏玩具,确保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游戏。

- 保持整洁:在游戏结束后,孩子们需要将玩具放回原位,并保持游戏区域的整洁。

2. 阅读区域:阅读区域是供孩子们阅读故事书和绘本的地方。

为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保护书籍,以下规则需要遵守:- 轻声阅读:在阅读区域,孩子们需要保持安静,轻声阅读,不打扰其他孩子。

- 谨慎翻阅:孩子们应该谨慎翻阅书籍,避免损坏书页或书皮。

- 归还书籍:每个孩子在离开阅读区域前,应该将书籍放回原处,保持阅读区域的整洁。

3. 活动区域:活动区域提供给孩子们进行手工艺、绘画、拼图等创意活动。

为了保护孩子们的安全和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下规则需要遵守:- 使用工具:在进行手工活动时,孩子们应该正确使用工具,避免造成伤害。

- 尊重他人作品:每个人的作品都应该受到尊重,不可以随意涂改或破坏他人的作品。

- 清理材料: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需要清理自己所使用的材料,保持活动区域的整洁。

4. 健身区域:健身区域是供孩子们进行体育活动和锻炼身体的地方。

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安全和秩序,以下规则需要遵守:- 穿戴运动装备:孩子们在进入健身区域时需要穿戴合适的运动鞋和服装,确保安全。

- 不拥挤:在健身区域,孩子们需要保持适当的间距,避免拥挤和相互碰撞。

- 遵守游戏规则: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孩子们需要遵守游戏规则,促进公平竞争和合作精神。

5. 安全提示:为了确保所有孩子的安全,在幼儿区域中需要遵守以下安全提示:- 不奔跑:孩子们不可以在区域中奔跑,以免摔倒或碰撞。

幼儿园进区规则文案

幼儿园进区规则文案

幼儿园进区规则文案1. 幼儿园进区规则:进入幼儿园需要提供孩子的id明、出生证明以及报名证明。

2. 家长需提前预约参观并在规定时间内准时到达,迟到者将无法参观。

3. 参观时家长需配合工作人员的引导,不得随意走动或触摸教具、玩具等物品。

4. 进入幼儿园区域前,家长需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身上没有危险物品,例如火柴、尖锐物品等。

5. 幼儿园进区规则:参观者需遵守院内的禁烟规定,禁止在幼儿园区域内吸烟。

6. 参观者需保持安静,尽量不要大声喧哗,以免打扰幼儿园所内的教学秩序。

7. 家长需要在幼儿园进区期间关闭手机或将手机调至静音模式,以避免打扰幼儿园的教学活动。

8. 参观者不得擅自带宠物进入幼儿园区域,以确保幼儿园的卫生和安全。

9. 参观者不得随意拍摄幼儿或教师的照片或视频,需要事先征得相关人员的同意。

10. 参观者需尊重幼儿园工作人员的指示和规定,不得擅自在校园内转悠或闲逛。

11. 家长需保持园内环境的整洁,不得随意乱扔垃圾或者破坏公物。

12. 进入幼儿园需遵守安全通行规则,走楼梯时不得奔跑、打闹或大声喧哗。

13. 家具、设备等物品若有损坏,参观者需要及时向工作人员报备并进行赔偿。

14. 参观者若携带患有传染病的幼儿,需提前向幼儿园报备,并配合幼儿园的防疫措施。

15. 幼儿园进区期间,参观者不得擅自进入幼儿活动区域或教室内,以免干扰教学秩序。

16. 参观者需遵守幼儿园的饮食规定,不得进食或饮水影响幼儿园内的卫生和环境。

17. 参观者不得擅自给幼儿园人员或幼儿赠送礼物,如有需求可向园方提出申请。

18. 幼儿园进区期间,参观者需配合工作人员的安排,不得干扰幼儿的学习、游戏或休息。

19. 参观者不得将幼儿园区域内的信息、教材等资料外传或用于商业用途。

20. 参观者如有特殊需要,需提前向幼儿园报备,以便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协助和服务。

大班区域活动目标及常规要求

大班区域活动目标及常规要求

大班区域活动目标及常规要求幼儿园大班的区域活动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幼儿提供了自主学习、探索和发展的空间。

为了让区域活动能够顺利、有效地开展,我们需要明确活动的目标以及制定相应的常规要求。

一、大班区域活动目标1、语言发展(1)鼓励幼儿在阅读区积极阅读各类图书,能理解图书中的故事内容,并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

(2)在表演区,幼儿能够大胆地表现角色,用丰富的语言进行对话和表演。

(3)通过讲述活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能清晰、有条理地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想法。

2、科学探索(1)在科学区,幼儿能够主动探索各种科学实验和材料,发现事物的规律和特点。

(2)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如观察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天气的变化等。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尝试通过实验和观察找到问题的答案。

3、艺术创作(1)在美工区,幼儿能够运用各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创意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表现自己的想象和感受。

(2)欣赏和感受艺术作品的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3)鼓励幼儿在艺术活动中发挥个性,展现独特的创造力。

4、社会交往(1)在角色扮演区,幼儿能够与同伴合作,共同扮演角色,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和职业。

(2)学会与他人分享、交流和合作,解决在活动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3)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增强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5、数学认知(1)在数学区,幼儿能够通过操作数学材料,认识数字、形状、空间等概念。

(2)掌握简单的加减法运算,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3)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大班区域活动常规要求1、进区规则(1)幼儿在进区前要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区域,并佩戴相应的区域标志。

(2)每个区域都有一定的人数限制,如果该区域已满,幼儿需要选择其他区域或者等待。

(3)进区时要安静、有序,不得推挤、争抢。

2、操作要求(1)爱护区域内的材料和工具,轻拿轻放,不得损坏。

幼儿园活动区域管理制度

幼儿园活动区域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确保幼儿园活动区域的安全、卫生、有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目标1. 创建安全、舒适、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区域。

2.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我保护意识。

3. 提高幼儿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

三、管理职责1. 幼儿园园长负责制定活动区域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

2. 教务主任负责组织教师参与活动区域的设计、布置和调整。

3. 保教主任负责活动区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4. 教师负责活动区域的具体实施和指导。

5. 保育员负责活动区域的卫生清洁和物品整理。

四、活动区域设置1. 活动区域应包括室内外两个部分,室内区域包括阅读区、建构区、美工区、科学探索区、角色扮演区等;室外区域包括沙池、种植园、运动场等。

2. 活动区域应满足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需求,合理布局,方便幼儿活动。

3. 活动区域内的设施、设备应安全、环保、耐用,符合幼儿身心发展。

五、活动区域管理要求1. 教师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需求,定期更换活动区域的内容和材料。

2. 教师应引导幼儿遵守活动区域的规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活动区域的表现,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行为。

4. 教师应保持活动区域的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

5. 教师应定期检查活动区域的设施、设备,确保其安全、完好。

六、活动区域使用规定1. 幼儿在活动区域活动时,需在教师或保育员的指导下进行。

2. 幼儿在活动区域活动时,应爱护公共设施,不损坏物品。

3. 幼儿在活动区域活动时,应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

4. 幼儿在活动区域活动时,应遵守秩序,不拥挤、不打闹。

5. 幼儿在活动区域活动时,应遵守安全规则,不进行危险行为。

七、监督检查1. 教务处定期对活动区域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管理制度落实到位。

2. 教师应定期自查活动区域,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3. 家长对活动区域的管理有疑问或建议,可向幼儿园反映。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幼儿园园长负责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