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MBA联考写作论证有效性分析超详细解析
2013年MBA联考综合能力真题-写作

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试题四.写作:第56-57小题,共65分,其中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论说文15分,请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的边框区域内。
56. 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
(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备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
)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该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软实力是评判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要素之一,所以如何增强软实力就成了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
其实,这一问题不难解决。
既然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该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要增强软实力,只需搞好本国的文化建设并向世人展示就可以了。
文化有两个特性,一个是普同性,一个是特异性。
所谓普同性,是指不同背景的文化具有相似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如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都肯定善行,否定恶行;所谓特异性,是指不同背景的文化具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如西方文化崇尚个人价值,东方文化固守集体意识,正因为文化具有普同性,所以一国文化就一定会被他国所接受;正因为文化具有特异性,所以一国文化就一定会被他国所关注。
无论是接受还是关注,都体现了该国文化影响力的扩大,也即表明了该国软实力的增强。
文艺作品当然也具有文化的本质属性。
一篇小说、一出歌剧、一部电影等等,虽然一般以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特色等艺术要素取胜,但在这些作品中,也往往肯定了一种生活方式,宣扬了一种价值观念。
这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不管是普同的还是特异的,都会被他国所接受或关注,都能产生文化影响力。
由此可见,只要创作更多的具有本国文化特色的文艺作品,那么文化影响力的扩大就是毫无疑义的,而国家的软实力也必将同步增强。
MBA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写作手法及精选范文

MBA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写作手法及精选范文1.引出论点:在写作开头,可以先明确论点并简要描述其意义和重要性。
2.提供背景信息:接下来,提供一些背景信息,介绍相关概念和定义,以确保读者对论点的理解。
3.分析论据:列举并分析支持论点的论据,可以通过引用研究结果、事实和统计数据来支持观点。
4.考虑反面观点:在论文中,必须考虑和回应反面观点,以增强论证的有效性。
可以列举并分析反面观点,并提供有力的证据和论据来反驳。
5.结合现实案例:通过引用真实的案例、个人经历或公司战略,来支持论点的有效性。
7.强调重要观点:在整个论文中,要强调并重申关键观点,以确保读者对论点的理解并加深印象。
8.总结:在论文的结尾,总结主要观点,并强调论证的有效性和重要性。
可以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或提出行动建议。
精选范文(1250字):Title: The Impact of MBA Education on Leadership Development Introduction:Leadership development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successof organizations, and many individuals pursue an MBA degree to enhance their leadership skills and capabilities. This essayaims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MBA education in developing effective leaders by examining the impact of the curriculum, networking opportunities, and real-world experiences provided by MBA programs.Body:1. Curriculum:2. Networking Opportunities:One of the unique advantages of MBA education is the opportunity for networking. Students are immersed in a diverse cohort of professionals from different industries and backgrounds, providing a fertile ground for exchanging ideas and collaborating. The interaction with classmates, alumni, and faculty facilitates knowledge sharing, peer learning, and the formation of lasting professional relationships. For instance, during MBA programs,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group discussions, team-building activities, and networking events, allowing them to expand their professional network and gain exposure to different leadership styles and perspectives.3. Real-world Experiences:4. Consideration of Counterarguments:Conclusion:。
XXMBA联考论证有效性分析(一)参考范文

XXMBA联考论证有效性分析(一)参考范文xxMBA联考论证有效性分析(一) “跑赢老虎”不等同于“过高的竞争目标” 上述材料将“猎人打猎”的故事类比企业经营之道,认为“跑赢老虎是不可能的,企业经营战略也是一样,过高的竞争目标只会浪费企业的大量资源。
”以上论证存在以下问题:“在企业经营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战胜竞争对手,顾客不是选择你,就是选择你的竞争对手。
”这是有失偏颇的。
处于不同的市场地位的企业,如市场领先者、市场跟随者、市场挑战者,其经营策略是不同的。
比方,小企业进入市场初期,想的不是战胜,而是自我的生存,他也很难挑战行业老大的市场地位,此时最好的经营策略就是通过市场细分寻找市场罅隙,先生存再开展。
再有,顾客可能既不选择你的竞争对手,也不选择你,因为你们都无法满足顾客提出的要求。
“在满足顾客需求工只要快对手一步,就可以脱颖而出,战胜竞争对手。
”事实上,有些企业在满足顾客需求上确实是快人一步,但是却成了市场上的“先生先死”。
因为市场的开发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不仅需要企业了解顾客,还要顾客“星星知我心”。
“跑赢老虎是不可能的,企业经营战略也是一样,过高的竞争目标只会浪费企业的大量资源。
”很容易发现这是一个不当类比,上述材料未能将类比要素很好对应,两个猎人所面临的环境和企业的经营环境更是无法相当。
“跑赢老虎”是不可能的,这是人生理极限所决定的。
企业经营战略那么不同,其归跟到底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其方法和工具是多样的,途径也是多样的,战胜“老虎”的方法,对企业而言并非只有“跑”。
满足顾客的需求的方式很多,不仅仅是响应需求,引导需求不也是在和顾客赛跑吗?“286、386、586、奔三、奔四……”不都跑在了顾客的前面吗?竞争未必是企业经营战略的惟一选择,材料中的前提只假设了这一种情况,当前提假设不完全时,材料的结论是不可信的。
合作是管理中强调的一个主题,即便在剧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之间也有合作的可能性,也就是通常所讲的“竞合”。
MBA、MPA、MPAcc写作中的论证有效性分析

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最重要的是思维正确。
如果判断失误,分析混乱,文章的结构、语言再好也无济于事。
因此,思维正确是文章成功的基本保证。
论证有效性分析题的题干为一段有缺陷的论证,要求考生对此做出分析与评论。
分析与评论的内容由考生根据试题自己决定。
论说文的考试形式有三种:命题作文、基于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题作文、案例分析。
每次考试为其中一种形式。
要求考生在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写出思想健康、观点明确、材料充实、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规范、卷面整洁的文章,鼓励考生结合实际发挥创造性。
审题与构思是思维正确的基础,是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的重中之重,考生对此要格外加以关注。
想得清楚,才能写得明白。
审题与构思都属“想”的方面。
怎么想,才能想得清、想得好、想得巧?针对论证有效性分析考试,学苑教育提供了一些审题与构思的思路和方法,供考生写作时参考。
对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来说,审题主要是指仔细审读题干,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发现问题是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找到、找准论证中存在的问题,也就完成了写作的大半。
从题干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的主要特征来看,论证有效性分析的题干主要有十种类型。
了解这十种类型有助于考生在写作考试时快速辨明题干中存在的问题,顺利进入构思与写作的阶段。
十大题干类型1.以偏概全以偏概全是试题题干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这类问题通常是由于思考的片面性造成的,因此,发现以偏概全的基本方法就是:辩证分析两点论。
考生在审题时,只要坚持辩证分析,坚持两点论,就不难发现以偏赅全的毛病。
例1 为了回应本地区很多农户和农村土地所有者的请愿,立法机构花费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颁布严格的法律,阻止乘车者从树上摘果实,在田中践踏,或是偷盗植物样苗。
但是,试比较困扰全国城市的犯罪和暴力,怎能让我们本地的立法者在这些无关痛痒的破坏行为上殚精竭虑?苹果、树叶的命运太不重要了,他们根本无需理睬。
以上便是一个思考简单、片面,只顾一点、不及其余的典型例子。
2013年MBA真题-写作答案

2013年MBA真题-写作
56题——论证有效性分析参考答案要点
1. 归因不当。
软实力能否增强取决于多种因素,文化只是其中之一,仅靠搞好文化建设是远远不够的。
论证却认为“只需搞好本国的文化建设并向世人展示就可以了”。
2. 以偏概全。
论证在验证普同性和特异性时,仅仅通过“如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都肯定善行,否定恶行”和“如西方文化崇尚个人价值,东方文化固守集体意识”的简单枚举就得出了普遍性的结论。
3. 推断过于绝对。
即使文化具有普同性和特异性,也不必然带来“一国文化就一定会被他国所接受和关注的结果”。
因为“接受”和“关注”更多的是取决于主体的需要,而不是客体的特征。
4. 不当类比。
文艺作品虽然具有文化的本质属性,但不表明“一篇小说、一出歌剧、一部电影”就能充分体现文化的本质属性。
论证强行将文化的普同性、特异性与体裁不同的具体作品相套比的做法,实属不当。
5. 论据不确凿。
可以质疑小说、歌剧、电影真的“往往肯定一种生活方式,宣扬一种价值观念”吗?
57题——论说文参考立意
1. 合作的优势
2. 外在压力可以暂缓内部矛盾
3. 赢得竞争需要出新
4. 没有永远的定局
……。
MBA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要点

MBA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要点
有效性分析是对一些观点、主张或论证的合理性、有效性进行评估和
分析的过程。
在MBA写作中,有效性分析是一种常见的写作要求,旨在培
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下面是一些MBA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写
作要点和思路。
1.明确论点和论证方式:首先,需要明确所要分析的论点和论证方式。
论点即作者的观点或者主张,可以通过细读文中相关内容来获取。
而论证
方式则是作者用来支持论点的论证方法,可以是事实论证、逻辑论证、例
证论证等。
2.评估前提条件:在分析论证有效性时,需要评估论证中的前提条件
是否成立和合理。
前提条件是论证的基础,如果前提条件本身有问题,那
么整个论证的有效性就被质疑。
对于前提条件的评估可以从逻辑关系、可
靠性和客观性等方面入手。
5.检查论证的全面性:有效的论证应该是全面的,既考虑了正面的证
据和观点,也考虑了负面的证据和观点。
如果一个论证只着重强调一方面
的证据,而忽略了其他的证据,那么这个论证就是片面的,其有效性也会
受到质疑。
在写作过程中,可以按照以上的要点逐一进行分析,列出每个要点的
分析内容,并根据具体情况逐一展开。
在分析时,需要注重逻辑性和全面性,确保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最后,写作时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逻辑性,避免使用主观偏见、情
感色彩和个人立场来评估论证的有效性。
尽量在客观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并提供充足的理由和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分析结论。
MBAMPAMEM管理类联考论证有效性分析个人整理版

MBAMPAMEM管理类联考论证有效性分析个人整理版论证有效性分析材料集锦2013-1、既然A是B组成部分,A是B必要条件,而文中只要A就B,A 是B充分条件,论证者混淆了两者关系,其论证是欠妥当。
2、论证者关于XX,A和B的定义标准不一致,A定义标准为-B 定义标准为-,因此对XX的分类是有失偏颇的,此外….也不必然…..定义标准不一3、无论AorB都不意味者,更不意味者…..,论证者未分清….何况B 不意味着A4、文中“只要就”与前文观点不一致20121、论证者由“相比”并不能得出“X相对”,论证者将看而相似实则不同两个不同概念联系在一起,并未将两个相对概念加以区分,一是….二是….2、人类与类人猿并不代表….eg 人对自然影响力祖先没有,祖先有的某种能力如爬行人也没有3、人与大自然,并非…..,因为人类拥有社会问题,大自然不存在,比如诚信缺失、贪污腐败贫富差距,教育体制等弊端诸多,社会属性问题20111、文中判断A唯一途径B显然是不太严谨的,A有多种影响因素,除了B,公司经营状态、股票行业前景、政府调控、国际金融环境等,并不只是B…2、…….只是A并不意味者只A不B,A、B可统一,B也有可能A不完全对立3、我们只能….与论证者A论证结论不一致4、“掌握了,就赚”这一结论也是有失偏颇的,概率有不确定性,不必然….eg赢10次5元,输一次100元20101、论述A…并不必然推出….,A可积极,,,,,可消极….,比如2、通过论证A得出…结论有点牵强,A不是…唯一因素,还存在其他因素,如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应对危机能力,国民素质等3、A是B的充分条件,并不能推出B推A,因为B还有其他各种促进因素,如改革开放,党政策,国民素质提升。
4、A会成为另一个B值得商榷,A与B存在诸多不同如地理,B 也存在诸多不同20091、…并不意味着A尺度无意义,A尺度如选拔一人就必须要有相符经验,否则无法开展2、网络发达并不能推出无需教育,因为网络只是依再提,对于如何使用,甄别判断筛选都非网络所能教育。
MBA MPA MPAcc管理类联考作文--论证有效性分析(常见错误+表述)

逻辑常见的错误之论证有效性分析解题一、错误类型(1)混淆或偷换概念应特别注意相同概念在不同环境下内涵不同,或不同概念包含一内涵。
材料所犯错误通常是混淆不同概念之间的差异,或者有意将一个概念替换为另一个概念。
例如:我们准许濒死的病人注射海洛因,基于人人平等,也应让其他人注射海洛因。
分析:“濒死的病人”、“人人平等”与“其他人”中的人的涵义各不相同,在概念界定不清的情况下,论述者的结论显然是不足信的。
(2)非黑即白为多于一个答案的总是提供不足(通常两个)的选择,即隐藏了一些选择,最典型的表现是非黑即白的观点,也称非此即彼,其实还有更多的选择。
例如:萨达姆是邪恶的,所以美军是正义之师。
分析:除正邪之争外,还有邪邪之争及许多难分正邪的纷争,所以不能单以萨达姆邪恶便认定美军正义。
(3)类比(或类推)不当类比涉及两种事物的对比或两个时段(事物的动态发展)的比较,但下面这种对比或类推存在逻辑问题。
例如:新加坡的自由汇率改革是成功的,我国的自由汇率改革一定可行。
分析:由“新加坡的自由汇率改革是成功的”推出“我国的自由汇率改革一定可行”属于类比不当。
因为两个国家的金融市场成熟度、监管体制都不同,如此简单地进行类比是值得商榷的。
(4)因果关系使用不当因果关系使用不当,经常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①巧合谬误例如:胡戈吃了一种馒头,出现过敏反应。
因此,胡戈认为这种馒头必然导致过敏反应。
分析:胡戈因为某一特定的馒头而认为该类馒头必然导致过敏反应,这显然是巧合谬误,论述者是将个别情况来肯定某种因果关系,是不妥当的。
②强拉因果例如:记者报道离乡背井的战争难民中的一家人:“他们因为房子被炮火所毁而逃到这里。
”分析:炮火是导致这家人的房子被毁及离乡逃难的根本原因,但房子被毁并不一定导致这家人离开原居住地。
当上述两件事都为某原因导致的结果时,论述者将其中的一事作为了另一事的原因。
③遗漏主因例如:吸烟使香港空气质量每况愈下。
分析:该论述举出无足轻重的次要原因论证,遗漏了真正的主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10月MBA联考写作论证有效性分析超详细解析
来源:社科赛斯独家写作名师张乃心,严禁商业用途、转载,侵权必究。
真题再现
2013年10月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
56.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
(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
“勤俭节约”是中国人民的优良传统,也是近百年流传下来的革命传统,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时期,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国家百废待兴,就是靠全国人民发扬勤俭持家,勤俭建国的艰苦奋斗精神,才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打下了工业化的基础。
时代车轮进了21世纪,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实现了全面开放,与30年前相比,我们面对的国际形势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形势在变,任务在变。
人的观念也要适应这种变化,也要与时俱进。
比如,“勤俭节约”的观念就需要改变的时候了。
我们可以从个人、家庭、国家三个层面对“勤俭节约”的观念进行分析。
先从个人的角度谈起,一个人如果过分强调勤俭节约,就会过度关注“节流”,而不重视“源”,“源”就是要动脑筋,花气力,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能力合法赚钱,个人的财富不是省出来的,只靠节省,财富的积累是有限的,靠源,财富才可能会滚滚而来。
试想,比尔盖茨的财富是靠省出来的吗?
再从家庭的角度分析,一个家庭如果过分强调勤俭节约,也就是秉持“勤俭持家”,对于了年纪的老人,还是应该的,因为他们已经不能出去挣钱了,但对于尚在工作年龄的人,尤其是青年人,提倡勤俭持家有害无益,为了家庭的长远利益,缺钱的时候还可以去借钱,去抵押贷款,为了勤俭持家,能上的学不上,学费是省了,可孩子的前途就耽误了。
即使是学费之外的学习费用,也不能一味节俭。
试想,如果朗朗的家长当年不买钢琴,能有现在的国际钢琴大师朗朗吗?
最后从国家的角度审视,提倡“勤俭节约”弊远大于利。
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演变为世界性经济危机,至今还没有完全走出低谷,2008年之前,中国的高速发展靠投资拉动。
而今,发达国家一个个囊中羞涩。
减少进口,甚至还“要再工业化”把已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再招回去,而且时常举起贸易保主义的大旗,中国经济已经不能靠出口拉动了,怎么办?投资率已经过高了,只能依靠内需。
如何刺激内需呢?如果每个个人、家庭都秉持勤俭节约的古训,内需是绝对刺激不起来的,也就依靠不了,结果是只能单靠投资拉动,其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要刺激内需,必须首先先揭示“勤俭节约”之弊端,树立“能挣敢花”之观念。
只要在法律的约束之下,提倡“能挣”就是提倡“奋斗”,就会给经济带来活力,就不会产生许多“啃老族”,也不会产生许多依赖救济的人,就会激励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创新精神,国家的经济可以发展,科技也可以上去。
提倡“敢花”就是鼓励消费,就能促进货币和物资流通,就不会
产生大量的产品积压,从而也能解决许多企业员工的就业问题。
使他们得到挣钱的机会,并进一步增加消费,试想,如果大家挣了钱,都不舍得花,会有多少人因此下岗失业啊?本来以为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结果是祸害了他人。
就在你为提倡节约每一度电津津乐道的时候,有多少煤矿和电厂的工人因为得不到工资而流泪。
综上所述,“勤俭节约”作为一种传统已经过时了,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如果继续坚持“勤俭节约”的理念,对个人,对家庭,特别是对国家弊大于利,甚至有害无利。
参考范文
范文一
勤俭节约真的过时了吗
作者:山东分校杨同学
上述材料通过一系列有缺陷的论证,试图得出勤俭节约已经过时的结论,现将对其出现的逻辑漏洞进行如下分析:
首先,国际形势的变化并不意味着改变勤俭节约的观念。
随着时代的变迁,勤俭节约这种优良品格更应该被流传下来,而改变的应该是腐朽落后的观念。
正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若一味盲目改变观念将“勤俭节约”弃之,面对当前形势,国家怎能增强实力?个人如何累积财富?
其次,我们强调勤俭节约并不是只“节约”不“开源”。
两者相辅相成并非矛盾关系,一个人只有两者兼备方可成其大业。
若听信作者观点,只注重“开源”而忽视了节约,那么大手大脚的开销势必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进而很快就将取得的财富殆尽,长此以往也不会积聚财富。
再次,且不说勤俭节约与挣钱能力是否有必然联系,即便如此,勤俭节约也不是全面限制开销,而是将不必要的开销节省下来,进而更好的投入到需要的地方。
就像孩子的教育等方面,父母通过勤俭节约,才能更好的将财富聚集起来,更好的促进到孩子的发展。
最后,勤俭节约也不是完全不花钱,而是不乱花钱。
如果政府能够更好的提倡勤俭节约,引导人们将现有的钱财花在该花的地方,内需未必不会带动起来。
而将工人失业也归结在节约上面,未免有些牵强附会。
综上,材料中存在诸多逻辑漏洞,由此得出勤俭节约已经过时的结论难以令人信服。
范文二
勤俭节约过时了吗
作者:北京分校杨同学
上述材料经过一系列有缺陷的论证,是无法得出勤俭节约已经过时的结论的。
首先,在其关于个人层面的论证中,认为过分强调勤俭节约,就会过度关注“节流”,而不重视“源”,然而事实未必如此。
“节流”与“源”并不是不可共存的互斥关系,一个人完全有可能同时注重二者,并且,赚钱与节省相结合,更有利于我们积累更多的财富,从而使我们有更高的支付能力以购买有用的东西,或是积累储蓄以备不时之需。
其次,在其关于家庭层面的论证中,混淆了勤俭持家和减少必要性支出的概念。
勤俭持家指的是减少非必要支出,而像学费这样的必要支出该花还是要花的,因此勤俭持家未必会耽误孩子的前途,更何况,勤俭持家还可能帮助我们提前储备学费,从而能够减少负债压力,因此在此基础上,
其提倡勤俭持家有害无益的结论也就无法达成了。
此外,在其关于国家层面的论证中,过于绝对地认为,如果每个个人、家庭都勤俭节约,内需绝对刺激不起来。
然而实际情况可能是,勤俭节约虽然减少了一部分非必要支出,但能够使我们积累足够的钱去购买真正有需求的东西,例如培训、旅游等,若是如此,勤俭节约则可能有利于刺激内需。
最后,其在此基础上,又由提倡“能挣”就是提倡“奋斗”,经过一系列论证,得出经济和科技可以得到发展的结论,然而,由于其在论证的各个环节均存在漏洞,例如传销提倡能挣但却不能说是提倡奋斗,其可能会给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造成危害,因此其结论无法达成。
同理,其由提倡“敢花”就是鼓励消费经过种种有缺陷的论证,也不能得出就能解决许多就业问题的结论。
综上,上述材料存在论证过程中存在诸多逻辑问题,难以令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