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美学”练习题及答案(17)
全国7月自学考试美学试题及答案

全国7月自学考试美学试题及答案全国7月自学考试美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真正将崇高作为一个审美范畴进行研究的美学家是( D )A.劳鲍特里B.布瓦洛C.爱迪生D.博克2.从联想的类型来看,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属于(B)A.相似联想B.对比联想C.接近联想D.类比联想3.艺术品的直接性物质存在是( A )A.形式符号层B.意境超验层C.物质实在层D.意象世界层4.在各种艺术意象中,以“天然”和“隐蔽”为主要特点的是( C )A.抽象B.喻象C.兴象D.仿象5.艺术的首要功能是( C )A.认识B.感化C.审美D.启蒙6.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 A )A.哲学方法B.心理学方法C.艺术学方法D.人类学方法7.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是( C )A.先验主体论B.理念论C.绝对精神论D.现象学的基本本体论8.贯穿美学始终的理论基石是( D )A.审美对象B.审美形态C.审美经验D.审美活动9.曾将艺术形象称之为“幻象”的美学家是( A )A.苏珊·朗格B.英伽登C.杜夫海纳D.阿恩海姆10.中国的史前绘画最早见于( C )A.旧石器时代晚期B.旧石器时代中期C.新石器时代D.旧石器时代早期11.西方早期的审美形态的实质是( B )A.诗性与雕塑性的B.戏剧性与雕塑性的C.诗性与音乐性的D.音乐性与戏剧性的12.体现了西方人在丑面前的无奈的审美形态是( C )A.悲剧B.喜剧C.荒诞D.崇高13.认为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的美学家是( B )A.柏拉图B.朗吉弩斯C.康德D.博克14.西方美学史上真正奠定了悲剧理论基础的美学家是( D )A.马克思B.席勒C.康德D.亚里士多德15.自然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是( B )A.哈奇生B.乔治·桑塔亚那C.夏夫玆博里D.狄尔泰16.在审美经验中起着主导作用的五官感觉是( D )A.味觉和嗅觉B.听觉和触觉C.视觉和味觉D.视觉和听觉17.在审美经验的呈现阶段起着关键作用的是( A )A.审美知觉B.审美想象C.审美情感D.审美理解18.模仿说的最高发展阶段是( B )A.现代主义文艺B.现实主义文艺C.浪漫主义文艺D.后现代主义文艺19.“载道说”的完善者是( A )A.孔子B.孟子C.韩愈D.朱熹20.在意象生成过程中起着巨大作用的是( D )A.意象和知觉B.理智和情感C.体验和感受D.意向和想象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审美形态的特征是(ABCD )A.生成性B.贯通性C.兼容性D.二重性E.差异性22.下列想象类型中属于想象活动的初级形式的是(BCD )A.创造性想象B.接近联想C.类似联想D.对比联想E.再造性想象23.艺术品的基本特征有(BCE )A.自律性B.她律性C.形式符号性D.封闭性E.开放性24.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有(AB )A.兴趣B.品位C.能力D.个性E.共性25.倡导生物本能说的美学家是(ABC )A.达尔文B.弗洛伊德C.博克D.席勒E.弗雷泽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26、27小题每小题3分,28、29小题每小题4分,共14分)26.审美形态审美形态是指审美实践活动中展现出来的,以复杂的人生阳台、只有的人生境界为核心的审美情趣、审美风格等感性显现的对象化的形态,以及人们对这种不同形态的逻辑分类。
自考美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自考美学考试题库及答案美学自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哪个时期形成的?A. 古希腊时期B. 古罗马时期C. 文艺复兴时期D. 18世纪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答案:D2. 下列哪位哲学家提出了“美学”这一概念?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黑格尔答案:C3.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A. 自然现象B. 社会现象C. 艺术现象D. 心理现象答案:C4. 在美学中,“崇高”这一概念是由哪位哲学家系统阐述的?A. 康德B. 黑格尔C. 尼采D. 叔本华答案:A5. “艺术终结论”是由哪位现代哲学家提出的?A. 阿多诺B. 德里达C. 海德格尔D. 维特根斯坦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6. 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美的本质B. 美感的心理机制C. 艺术的创作与欣赏D. 社会美的现象答案:A, B, C, D7. 下列哪些属于审美活动的特点?A. 主观性B. 情感性C. 创造性D. 客观性答案:A, B, C8. 艺术创作中的“灵感”通常来源于哪些方面?A. 个人经验B. 社会生活C. 自然界D. 文化传统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9. 美学是一门研究美的规律的科学。
(对/错)答案:对10. 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审美价值。
(对/错)答案:错四、简答题11. 简述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关于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
答案: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了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即无利害、无概念、普遍性和必然性。
无利害指的是审美判断不涉及个人的实际利益;无概念是指审美判断不依赖于具体的概念或定义;普遍性意味着审美判断具有普遍的可传达性;必然性则表明审美判断具有一种普遍的同意要求。
12. 描述黑格尔的美学思想中“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观点。
答案: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绝对精神)在感性世界中的具体表现。
在他的美学体系中,理念是最真实的存在,而艺术则是理念显现的媒介。
美学 自考 试题及答案

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艺术接受中,每个接受者所具有的先在的自身素质,被现代接受美学称为( A )A.期待视界B.先验图式C.主体经验D.先见之明2.在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过程主要在于( D )A.读B.悟C.观D.品3.意境和意象的区别在于( C )A.意境是指审美的广度,意象是指审美的深度B.意境具有主客一体的特征,意象具有主客对立的特征C.意境属于形而上的领域,意象属于形而下的领域D.意境是一个艺术范畴,意象是一个美学范畴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这段古诗中意象的类型是( B )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5.现实主义艺术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属于(A)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6.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不是表现在( D )A.前者主要是心理学范畴,后者主要是认识论范畴B.前者一般不使用抽象概念,后者需要运用抽象概念C.前者的目的在于求美,后者的目的在于求真D.前者的成果是精神产品,后者的成果不是精神产品7.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 C )A.符号说B.表现说C.游戏说D.教化说8.古人云:“粗绢恶扇,败人意兴”。
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A )A.物质实在层B.形式符号层C.意象世界层D.意境超验层9.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 D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贺拉斯D.席勒10.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里的“乐”,体现了美育的(B )A.形象性B.愉悦性C.独创性D.逻辑性11.叔本华说:“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
这是在强调( B )A.美有绝对一致的评判标准B.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C.审美是纯粹的知性活动D.审美与社会地位毫不相干12.最重要的审美途径是(D )A.自然B.社会C.人生D.艺术叮叮小文库13.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A )A.毕达哥拉斯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14.在朱光潜的美论中,“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是( B )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B.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客观的统一C.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虚幻的D.前者属于内容范畴,后者属于形式范畴15.与美学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当推( B )A.哲学、语言学、精神分析学、社会学B.哲学、文艺学、心理学、伦理学C.哲学、教育学、现象学、文化人类学D.哲学、文艺学、阐释学、符号学16.陶渊明认为,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历年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

历年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A. 艺术作品B. 自然现象C. 社会生活D. 人类心理答案:A2. 以下哪位哲学家不是美学的奠基人?()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尼采答案:D3. 美学中的“形式美”主要强调的是()。
A. 内容的深刻性B. 形式的和谐性C. 情感的表达D. 思想的传递答案:B4. 以下哪项不属于审美体验的范畴?()A. 视觉体验B. 听觉体验C. 触觉体验D. 味觉体验5. 现代美学中“美”的定义通常不包括()。
A. 客观存在B. 主观感受C. 社会文化D. 个人偏好答案:A6. 以下哪种艺术形式不是通过视觉来传达美学价值的?()A. 绘画B. 雕塑C. 音乐D. 电影答案:C7. 以下哪位艺术家不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A. 莫奈B. 梵高C. 高更D. 毕加索答案:D8. 以下哪种理论认为美是主观感受和客观存在共同作用的结果?()A. 形式主义B. 表现主义C. 实用主义D. 存在主义答案:C9. 美学中“丑”的概念通常与以下哪项相对立?()B. 真C. 美D. 恶答案:C10. 以下哪种观点认为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其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A. 模仿论B. 表现论C. 形式主义D. 结构主义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之父是________。
答案:鲍姆加登2. 康德在其著作《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了________的概念。
答案:审美判断3. 美学中的“黄金分割”比例大约是________。
答案:1:1.6184. 艺术作品的“三一律”包括时间、地点和________。
答案:情节5. 现代美学中,________理论认为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其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
答案:表现论6. 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提出了“洞穴寓言”,用以说明________。
答案:理念世界与感官世界的关系7. 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诗学》中提出了________的概念。
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
答案
正确答案:B
解析
中国古人认为,美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化育",而不是一种强制性的"教育"。
美育通过怡情养性、化性起伪,使主体在审美中得到精神的陶冶、人格的完善,最终通向人的全面发展。
P248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D、美育是人格教育,德育是情感教育
E、美育是艺术教育,德育是趣味教育
答案
正确答案:ABC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39、简述审美经验超越性的主要体现。
答案
(1)审美经验能够实现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的超越。
(2)审美经验能够实现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的超越。
(3)审美经验能够实现从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的超越。
40、简述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
答案
(1)呈现阶段。
审美主体从审美态度出发,通过感知使对象的特征在主体的意识中呈现出来。
(2)构成阶段。
审美主体通过想象与对象拉开一定的距离,并且形成关于对象的格式塔。
(3)评价阶段。
审美主体通过与对象的精神交流进行交感思考,并对对象的审美价值做出评价。
41、简述席勒美育思想的重要性。
答案
(1)从哲学的高度解释了审美教育的独特目的,把审美教育的目的和审美
活动的性质内在地统一起来。
(2)揭示了审美教育的价值是实现完满人性。
(3)回答了走向完满人性的方式,揭示了人性统一的根据。
四、论述题:本题10分。
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自然美B. 艺术美C. 社会美D. 科学美答案:B2. 下列哪一项不是美学研究的内容?()A. 美的本质B. 美的起源C. 美的规律D. 心理分析答案:D3. 美学作为一门学科,最早是由谁提出的?()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鲍姆加登D. 康德答案:C4. 美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不包括()A. 哲学分析B. 历史研究C. 社会调查D. 实验操作答案:D5. 美学中的“形式美”主要研究的是()A. 艺术作品的内容B. 艺术作品的结构C. 艺术作品的题材D. 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答案:B6. 美学中的“审美经验”指的是()A. 艺术创作经验B. 艺术欣赏经验C. 艺术批评经验D. 艺术市场经验答案:B7. 美学研究的目的是()A. 提高艺术水平B. 培养审美能力C. 丰富艺术理论D. 以上都是答案:D8. 康德认为审美判断的特点是()A. 客观性B. 主观性C. 情感性D. 理性答案:B9. 美学中的“崇高”概念最早是由谁提出的?()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朗吉努斯D. 康德答案:C10. 美学研究中,“审美态度”是指()A. 客观的分析态度B. 主观的感受态度C. 理性的批判态度D. 情感的参与态度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美学研究的领域包括()A. 艺术美学B. 自然美学C. 社会美学D. 技术美学答案:ABCD2. 美学研究中,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A. 形式B. 内容C. 风格D. 作者答案:ABC3. 美学研究中,审美经验的特点包括()A. 主观性B. 情感性C. 直观性D. 客观性答案:ABC4. 以下哪些是美学研究的方法?()A. 比较研究B. 逻辑分析C. 实证研究D. 历史研究答案:ABCD5. 美学研究中,以下哪些是审美的范畴?()A. 优美B. 崇高C. 悲剧D. 喜剧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全国自考《美学》真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美学》真题及答案-卷面总分:100分答题时间:80分钟试卷题量:50题一、单选题(共50题,共100分)1.中国当代美学的哲学基础是()。
A.理念论B.先验主体论C.绝对精神论D.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A.意念B.实践C.精神D.物质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从绝对理念出发,认为审美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的是()。
A.柏拉图B.黑格尔C.康德D.席勒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是()。
A.自由B.实践C.劳动D.阅读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被马克思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是()。
A.资本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C.共产主义社会D.封建社会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在现代社会,人被异化,成为了马尔库塞说的()。
A.多向度的人B.单面人C.双重性格的人D.多重性格的人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人生境界的提高,关键是()。
A.学习B.觉解C.实践D.艺术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人生境界的特点是它的()。
A.自发性B.内在性C.个体内在性和生成性D.动态性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9.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境界是分层次的,其中的是()。
A.天地境界B.道德境界C.功利境界D.自然境界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0.宗白华认为在人生境界中主于美的是()。
A.功利境界B.学术境界C.艺术境界D.境界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1.伽达默尔认为,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过,而且它的经历存在还获得一种自身具有继续存在意义的特征,那么这东西就属于()。
A.知识B.体验C.美D.存在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2.审美关系是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
A.自由B.限制C.必然D.可能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3.审美关系和审美活动的关系是()。
全国自考美学 自考真题及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美学试卷(课程代码000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这句话揭示了审美对象的A.确定性 B.特殊性 C.实体性 D.开放性2.达尔文认为,雌鸟有能力欣赏雄鸟羽毛的美好,这种观点属于审美发生理论中的A.游戏说 B.劳动说 C.生物本能说 D.巫术说3.审美活动发生的真正前提是A.人开始直立行走 B.人开始制造和使用工具C.人开始使用语言 D.人开始分工合作4.审美体验的获得需要借助于A.情感与想象 B.知识与信念C.判断与推论 D.概括与反思5.“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
”这句话中的“美”是指A.崇高 B.优美 C.悲剧 D.喜剧6.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种类型,即A.数量的崇高与体积的崇高 B.自然的崇高与人性的崇高C.数学的崇高与力学的崇高 D.静态的崇高与动态的崇高7.审美形态的二重性,是指审美形态具有A.民族性与世界性 B.生成性与历史性C.稳定性与当代性 D.连续性与阶段性8.下列关于荒诞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荒诞是一种现代审美形态B.荒诞是入的异化与局限性的表现C.荒诞是对人生存在的无意义状态的体悟D.从内容看,荒诞更接近于喜9.托马斯·门罗的美学思想属于A·理性主义 B.神秘主义 C.科学主义D.人本主义10·里普斯说:“审美的欣赏并非对于一个对象的欣赏,而是对于一个自我的欣赏。
”这句话所体现的美学观是A·内在感官说 B.移情说 C.比德说D.畅神说11.荣格关于艺术起源的学说是A·模仿说 B.游戏说 C.劳动说D.集体无意识说12.艺术品具有审美特质的根源是A.形式 B.意象 C.主题D.情感13.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中介与桥梁是A.艺术欣赏 B.艺术品 C.艺术家 D.艺术技巧14.艺术家感受和体验世界、孕育审美意象的基础与起点是A.艺术想象 B.艺术鉴赏 C.艺术体验 D.艺术敏感15.和“艺术操作与技巧”相关的是A.手中竹 B.眼中竹 C.胸中竹 D.山中竹16.黑格尔把艺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象征型、古典型和A.抽象型 B.原始型 C.写实型 D.浪漫型17.提出“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原则的思想家是A·孔子 B.孟子 C.苟子 D.庄子18.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A.认为美育是一种“人格教育” 8.认为美育是一种“趣味教育”C.将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并称四育D.提出“寓教于乐”19.柏拉图强调“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的理由是A.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B.音乐是吉希腊最流行的艺术形式C.只有音乐才能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力D.音乐比其他艺术更易于普及20.认为“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的思想家是A·亚里士多德 B.席勒 C.马克思D.恩格斯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l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美学”练习题及答案(17)
5.1.结合具体事例,论述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之间区别,并具体分析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艺术是如何向非艺术领域渗透的。
5.2.论述艺术的四个结构层次及其关系,以一件艺术品为例。
参考答案
5.1.结合具体事例,论述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之间区别,并具体分析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艺术是如何向非艺术领域渗透的。
答:(1)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之间的区别:
①艺术品是人工制品而不是自然物。
艺术品不能是自然物,而必须是人工制品。
自然物再美也不能称作“艺术品”。
譬如,一朵怒放的花,一派秀丽的自然风光,我们可以赞美它“风景如画”,但实际上它们只是“自然关”,而不是艺术品。
“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第一个区别是:艺术品必须是人工制品,这是“艺术品”的最基本的必要条件。
②艺术品是精神产品,而不是物质产品。
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人类劳动可分为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两类,它们的产品分为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
艺术品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是人的高级活动——想象活动创造出来的产品,是人工制品中的高级部分。
③艺术品主要是意象思维的结晶,而不是抽象思维的成果。
艺术品与其他非艺术的精神产品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是依凭抽象思维来认识世界,作出理论形态的概括,而是通过艺术家的意象思维来创造非现实的意象世界,并以此来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
艺术品的本质特征是:艺术,是人工制品中一种审美的精神产品,它以创造非现实的
意象世界来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
(2)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之间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跨越的,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两者的界限有日益模糊的趋势。
①经过审美加工和创造,非艺术的自然物和人工制品可以转化成艺术品。
比如,自北宋以来就闻名于世的景德镇陶瓷,它原初也只具有某种实用价值,以后人们在劳动创造中加强其色彩、图案、外形等审美价值,力求做到实用与审美的统一。
到今天,景德镇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文化意义的艺术品而存在的,其审美价值已超过其实用价值。
可见,审美和创造可以使一部分非艺术品和人工制品进入艺术品的行列,从而扩大人类的审美视野,充实人类的审美经验。
②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向非艺术品领域渗透,拓宽艺术品的领地,增添艺术的门类和品种,并使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富有艺术情趣和审美意味。
艺术门类、品种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至今还在继续。
有许多艺术品种,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如西方的风景画,是迟至17、18世纪才形成的。
当代审美文化的发展,已广泛地辐射到物质技术领域。
物质产品除保持实用价值外,其审美价值也应该越来越受到重视。
上海的杨浦大桥、东方明珠电视塔称它们为“艺术品”是当之无愧的。
艺术就这样慢慢地渗入非艺术领域,使许多物质产品同时也有了艺术的品质,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同时因得到升华而更富有情趣。
5.2.论述艺术的四个结构层次及其关系,以一件艺术品为例。
答:艺术品是以审美意象为中心、传达审美经验为目的的多层次
开放系统,由此出发,艺术品可分为四个基本层次结构:物质实在层、形式符号层、意象世界层、意境超验层。
下面试以中国国画为例,论述这四个结构层次及其关系:
(1)物质实在层:指艺术品赖以在时空中存在的物质实体和媒介,如大理石、画布、颜料、纸、舞台、铅字、银幕、胶卷、录像带等。
它是就艺术品首先作为物质实体,是各种物质材料构成的存在而言的。
比如中国传统的泼墨山水,如果不是用宣纸而用别的纸张,就不能造成那种酣畅淋漓的艺术效果,即使同是用宣纸,还有生宣熟宣之分。
所以说,物质实在层是艺术品赖以存在的物质栽体和媒介。
(2)形式符号层:各类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指向意象世界的形式符号,如色彩、线条、形体、音符、旋律、词语等,它们构成艺术品的第二层次。
中国传统国画大致可分为写意画、工笔画,两者的根本区别反映在艺术品的形式符号层是十分明显的,两者因为笔法运用、色彩调用、结构布局等技巧上的不同,营造出截然不同的审美效果。
这说明了形式符号层是艺术品的直接性物质存在。
(3)意象世界层:指建立在前两个层次基础上、非现实的、展现人类审美经验的、能转化为被感性把握的、富有意味的表象世界,这就是艺术品结构中的核心层次。
物质实在层仅仅是艺术品在物理时空中的存在层次,形式符号层则是艺术品由物理时空向心理时空存在转化的过渡层次。
而意象世界层是非实在的精神性存在,是艺术动态结构最为重要、最为核心的层次。
就国画而言,其物理时空意义上物质实在与单纯的形式符号本身并不意味着审美价值,而意象世界中,就有
了鲜活的精神性存在,或青山绿水,乡野村郭,或浩渺烟湖,远山淡水,纯然的精神性存在战胜了物质实在性,消解了形式符号的外在性。
(4)意境超验层:是意象世界背后所蕴含着的富有形而上的人生哲理意味的境界,是一种超越人类特定经验领域的形上之境,艺术品由物质实在、形式符号向意象层次的深化,意味着艺术品从物理时空的存在状态向心理时空存在状态的转化,而从意象世界向意境世界的深化,则更将艺术品推向人生哲理的更高层次,进入了“玄而又玄,众妙之门”的至境。
国画中的笔法、墨意,是艺术家情感与人格的表现,它不去模拟现实实物,亦不纯粹抽象,而是表现出各个时代的生命情调与文化精神,画中所表现的意境是一种非经验的存在,即超验层次的存在。
从国画的例子可以看出,艺术品这四个结构层次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生成的结构系统,又是一个内在统一的有机的整体,其中各个层次相互联系,相互依凭,层层相衔,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它们只有在整体的结构系统中才有其存在价值与各自的地位,离开了整体,每一个单层次都毫无意义。